二语习得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复习题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P19)(1)。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研
究的理
论初创阶段。
在这一时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尚未分离。
当时站
主导地位的是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方法。
(2)上世纪70年代,第二
语言习得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大发展的阶段。
偏
误分析应运而生,产生了“中介语”理论假设。
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创建,一是以Dulay和Burt为代表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二是克拉伸的“监控模式”等(3)上世纪
80 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受其他学科的影响
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如语言学视角、社会语言
学视角、认知视角等。
2. 语言输入观P18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输入在
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
用,强调外在因素的中心地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在因素是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否定学习者内在因素的作用。
(2)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反,心灵学派认为,学习
者的内在因素,即语言习得机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把语言习得机制
看做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
(3)“互动论”的观点。
Elis认为,在互动论的旗帜下包括
两个不同理论:一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认知互动理论”二是“社会互动理论”。
认
知互动理论不单单强调语言输入环境的重要性,也不仅仅强调语言习得内在因素的重要性,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3. 学习策略的含义P304: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整个语言习得或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某个
特定阶段相关联的心理行为或行动。
学习策略的分类P306:(一)Skehan(1989)的
分类:1.根据学习者处理学习情景的能力来分(1)主动参与策略(active task approach)学习者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并参与练习活动,反映积极。
(2)解释与确认策
略(clar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学习者利用查字典和意译的方式,获得词语等的
应用实例,并从句子里确认词语等的意义。
2.根据学习者的方法素质来分(1)跨语言比较策略学习者把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推论出二者的同和异。
(2)归纳策略对语言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找出一定规律。
3. .根据学习者的评价能力来分:(1)监控策略学习者验证自己的假设,自我纠正,
注意错误产生的原因。
(2)自我评价策略根据精确性和完整性来检验自己语言学习的
成果。
(二)O’Malley等(1987)的分类:O’Malley等根据信息加工模型把学习策略
分为三类 1.认知策略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的分析、转换或综合以解决问题。
这些
策略都具有认知处理的功能。
(1)重复策略学习者通过练习和不出声的复述,反复模仿
语言结构。
(2)记笔记策略学习者把口头呈现的的重要的语言点记录下来。
(3)关联
策略学习者把新信息和记忆里的旧信息相联系。
2.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知识,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来管理语言学习。
这类策略具有执行功能。
(1)直接注意策略学习者对语言输入里的某些方面进行集中注意,从而忽略干扰事物。
(2)自我管理策略学习者了解哪些条件可以有助于学习,并可以自己创造安排这些条件。
3.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自己选择与其他学习者或目的语者进行接触的方式。
(1)合作策略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学习,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并共同分享信息,模仿语言行为。
(2)要求解释策略学习者向教师或目的语本族语者要求重复、意译和解释某种语言现象。
(三)Oxford 的分类
学习策略直接策略记忆/认知/补偿策略简介策略元认知/情感/社会策略
Ellis认为Oxford的分类是最好理解的1.直接策略直接影响语言学习,需要对语言进行心理操作。
2.简介策略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自我、控制焦虑和增加与他人合作机会等
间接影响语言学习。
4.如何区分:母语、目的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
P2 对于学习者来说,“母语”与“目的语”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5.简述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166
主要内容(1)调节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维果茨基指出,正像人类要通过工具作用于物质世界一样,人类通过符号工具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
在这些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调节工具,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3)个体话语与内在言语在第二语言形成的初级阶段,使用的第二语言只为了实现和他人的交流,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时的语言是社会语言;随着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增多,学习者能慢慢的感悟到语言点特征,但还不能完全掌握,这时会出现个体话语,标志着语言已经从社会层面向个人层面过渡,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能力正在提高;最后,当学习者能完全掌握语言时,个体话语会自动消失内化为内在语言,成为学习者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学习者思维的工具。
(4)活动理论“活动”指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集体互动、交流合作等社会实践。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社会性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机会,使学习者能够接触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把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系。
意义:首先,从学科交叉来讲,社会文化理论体系原本是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视野。
其次,从社会文化理论
的内容来看,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1)社会理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
工具,具有调节个人行为和调节与他人关系的作用,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也是在参与社会
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2)对于习得过程的解释,社会文化理论不同于行为
主义倡导的新习惯的形成,也不同于心灵学派普遍语法中原则与参数理论,而是关注学习
的社会属性,将习得看做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将外在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实现
都语言自我调控的过程,把学习者、社会、语言联系在一起。
最后,从语言习得的过程来看,最近发展区、活动理论等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确实起到了促进学习者习得进程的作用。
局限:(1)研究范围比较小,(2)研究很多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不能反映自然状态下
的习得状况。
(3)研究的时间比较短,缺乏长时间的纵向研究(4)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关注的语言习得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社会文化理论几乎没有提到。
6.“习得”“学习”
这两个过程P4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习得和学习是一对对应的概念。
习得是指“非正式”的语言
获得。
学习是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就语
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而学习一般
的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形语言知识”,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自动化处理:自动化处理迅速而且大都受到分散的注意,以并行处理方式运作,是
通过练习建立起来的,受信道容量的限制很少,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控制性处理:控制性处理较慢,以序列方式运作。
因为它是临时性的,而且大都受到
集中注意的控制,受信道容量的限制。
控制性处理可以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8. 什
么是歧义容忍度;什么是移情;什么是关键期假说190,286 歧义容忍度主要指学习者对具有歧义性、陌生性、异质性的学习材料或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
度,这种态度涵盖着从主动接受到消极抵制之间的不同层面,如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
的语义不明、所指不清、发音含混等现象。
移情就是能体会他人的情感。
移情首先是一个理解的心理过程,消除隔阂,在情感上
充分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接受他人的思想,以达到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认同。
其
根本的问题是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从而达到情感方面的沟通并预测相互间某种行为
可能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所谓“关键期”又称“临界期”,是指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可
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速地习得一门语言。
自然语言习得的
关键期是2岁开始至青春期(约12、3岁左右)到来之前。
此阶段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而轻松的进行。
9. 请比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内隐
知识”“外显知识”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55,4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信息,人们可以了解并报告出来;它的掌握是有或无的
状态,必须是被完整的获得;学习者通过被告知可以突然的获得;可以被学习者意识到,
能从口头上来交流;习得方式有两种:对环境信息进行编码,对以往目标的结果进行存储。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完成不同认知任务的知识;它的掌握可能是部分的;通过
技能练习而逐渐获得的;一般不被学习者意识到,不能从口头上来交流;习得方式:类推。
外显知识是通过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形式得来的知识,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形式练习
可以促进其发展。
内隐知识是通过交际来使用语言从而无意识地获得发展的知识,完全不
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功能练习可以促进其发展。
10. 可教性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52
只有当所教的语言结构接近学习者现阶段在自然环境中有能力习得的语言结构时,正
式课堂教学才能促进语言习得;超越学习者心理语言接受程度的课堂教学无法帮助他们掌
握所教的内容,也无法使他们跨越语言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可教性假设”。
11. 行为
主义和心灵主义在看待语言习得方面有何不同?8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思维现象,而是一种行为。
语言学习过程就是
人们的行为形成过程,这种行为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习惯的养成,是对外界刺激不
断作出反应的结果。
因此,外在环境因素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
心灵主义语言学习理论从人的大脑本身去寻找语言习得的答案,认为语言习得是在人
类与生俱来的大脑语言习得机制和实际语言接触共同作用的基础上,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起
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是参与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
外界因素对语言习得所能
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12.什么是普遍语法?202 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由一些原则、条件和规则构
成的系统。
这些所有人类语言具有的因素或特征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
当然,我指的是生
物学上的必然性而不是逻辑上的必然性。
普遍语法表达的是人类语言的本质,而且在所有
人类语言中都是不变的。
” 13.什么是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213
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不可能通过所接触的有限的语言输入获得的。
儿童如果没有先天的
语言习得机制的帮助,是不可能在贫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发现目的语规则的,由于语言
输入的贫乏,儿童只能借助于普遍语法来获得母语的语言能力。
儿童在认知水平很低的情
况下很难掌握抽象的概念,而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最为抽象的知识,如果没有天赋的普遍语
法这种生物遗传属性,儿童是学不会语言的。
这就是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14.克拉申
的语言监控模式包含哪些内容?111 1,“习得”与“学习”的假说。
克拉申认为成人第
二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两种独立的方式
获得第二语言规则,即“下意识的语言习得”和“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2,自然习
得顺序假说。
指儿童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
3,监控假说。
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学习者在说话之前会有意识地判断和调整语言形式。
4,输入假说。
学习者的习得按照自然顺序,通过理解在下一阶段将要习得的结构来进行。
输入的语言难度要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能力。
即“i+1”。
5,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指
组织学习者充分利用所接受的可理解输入来习得语言的心理障碍。
15、什么是语言习得
机制?有哪些特点?
含义: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叫做\
语言习得机制(LAD)\。
这种语言习得机制离开人类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其最终目的是
使语言规则(即普遍语法)内化。
特点:①具有遗传属性,为人类独有。
正常人从出生到
十二岁,语言习得机制发生作用,因此所有正常人都能学会自己的母语。
②能使儿童加工
语言材料,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建立抽象规则。
③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的大脑中,
无需学习。
17、如何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对比分析的兴起和衰落?
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它是建立在当时的行为主义心理
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之上的。
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是语言迁移,由于对比分析目的不同,又分为“强势说”和“弱势说”。
对比分析提供了一种语言比较的方法和程序,让我
们可以语言间的一些不同,当时的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法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在60年
代曾经盛极一时。
但是它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从70年代初开始
走向衰落,主要体现在:①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语言学,它的核心思想“刺激―反应”理论已经受到乔姆斯基的激烈抨击和批判。
②结构主义语言学并没有为对比分
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③对比分析将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等同于语言习得的“难度”是不符合逻辑的。
对比分析我们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全盘肯定,对比分析仍然是观察
和分析学习者语言系统的一个良好起点。
18、请举例分析偏误分析价值和历史局限。
价值:①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
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它并非探讨学习者的母语语言系统或目的语系统本身的规律,而
是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规律。
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来观察和分析第二
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因此偏误分析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
②偏误
分析为70年代心灵学派与行为主义理论进行的论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③偏误分析提出
了一套系统的描写和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程序和方法,为偏误分析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局限:偏误分析的局限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两个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
的问题是,偏误分析资料的收集常常不是在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获得,而是通过测
试取得,不能准确的反映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在研究范围上,偏误分析有四个问题:①偏
误分析只考察了学习者的偏误,而忽视了学习者语言系统中正确的部分,对学习者第二语
言习得过程的了解不完整;②从目前的偏误分析研究来看,纵向研究少,多是横向研究和
静态分析,很难看到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偏误,不能了解学习者习得过程的全貌;③
研究发现,学习者对于觉得困难的语言项目会采取回避的策略,由于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偏误,因此无法采集到被回避的语言项目的使用情况;④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都还存在问题(收集资料、鉴别偏误、描写偏误、解释偏误、评估偏误)。
19、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
本假设有哪些?
①中介语具有独立性,Corder:学习者存在一个“内在大纲”,Nemser:学习者的语
言是一种“内部结构化的”系统,Selinker:把中介语和母语及目的语放在同一个平台进
行比较,反映出他对中介语系统独立性的立场。
②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独立系统。
三位学者都认为中介语是一个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
Corder强调通过考察学习者的“系统偏误”从而窥测其“内
在大纲”,Nemser :“近似系统”是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Selinker: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输出”。
③中介语具有系统性。
Corder强调学习者“系统偏误”对研究学习者内在大纲的重要性, Nemser:学习者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规律可循的“自主结构”, Selinker所说的系统性是建立在他所建构的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
④中介语的动态特征。
Corder 的“过渡方言”或者“过渡能力”强调学习者语言系统动态发展的特征,Nemser用“近似系统”强调阐述学习者语言系统不断向目的语系统靠拢的过程,Selinker提出的五个中心过程均是引发中介语系统发展的潜在动因。
⑤“僵化”的心理机制。
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Selinker 把僵化产生的原因归于学习者激活的“潜在的心理结构”,即一般意义上的认知结构。
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依靠这种潜在的心理结构学习第二语言,因而无法达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⑥学习者的策略。
Selinker提出两个策略,即“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但是他在讨论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时没有将它们与“学习者的策略”加以明确的区分。
学习者的策略指的是学习者所从事的旨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行为或行动,这些行为通常是学习者有意或至少是潜在有意而为。
学习者的策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性策略。
20、什么是语用迁移?
语用迁移指的是学习者所具有的语用知识对第二语言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以及学习所施加的影响,这种语用知识指的是与第二语言以外的语言和文化相联系的语用知识。
21、简要阐述中介语产生的心理过程和潜在的心理机制?
Selinker对中介语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大部分成年第二语言学习者是依靠一种普通的认知结构来学习第二语言的,他把这种认知结构称为“潜在的心理结构”,,Selinker用五个“中心过程来描述这种潜在的心理机制”:语言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语语言材料的泛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以及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22、如何看待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僵化现象?(P55)
“僵化”是指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不论其是否继续学习,僵化可以发生在学习者的任何一个学习阶段,也会产生于中介语系统的任何一个层面。
其典型表现就是“回退”现象,即早期出现的错误有重复出现。
举例:学习者用-ed表示所有英语动词过去式
产生僵化的原因有:语言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语语言材料的泛华、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以及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23、什么是重述?什么是负反馈?(P196)
重述是指母语者对非母语者不合规则话语的一种反应或反馈,即是通过订正学习者的
错误、重新组合学习者的前述话语这些方式给予反馈。
也就是所谓的“负反馈” 24、什
么是系统变异?什么是自由变异?(P130)
系统变异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言语情景式第二语
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主要原因。
自由变异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在同一情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
功能。
这种变异不受语境因素的影响。
25、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变异有哪些特点?(P131) 1、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
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大量语言变异现象,这是由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或中介语,一直
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
2、在母语者的语言变异现象中很难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
言变异现象。
因为母语者的语言边现象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语言变异司空见惯,但也有限。
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在语言形式上常常是目的语规则的。
3、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比母语者的语言变异更加剧烈、频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