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内容摘要】深圳城市最初由散点状布局发展起来,再迅速向外蔓延或沿轴扩展,工业导向性明显,城市空间结构演替激烈,其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改变着各自的位置和形态,阶段性特征明显。同时,城市空间结构也在经济发展、宏观政策、规划控制的演变机制作用下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深圳城市空间结构工业导向性放射圈层式演变机制

城市是由各种不同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组合而成,在城市的各种活动中,生产、商业和居住活动是其最主要的三大活动,而由这类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就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它们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地改变着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并通过用地形态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特征。

一、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及特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城乡二元、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化,工业导向性明显,城市扩展迅速,空间结构演替激烈。根据其特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分为3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和2000年至今,其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演化呈现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典型特征。

1.工业空间

深圳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导向型,1980年以前,深圳的工业发展还未起步,工业用地比例非常低;90年代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空间迅速扩张;2000年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城乡一体化格局明显(图1)。工业空间从起步阶段、发展最快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特征明显,变化迅速。(1)80年代初,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特区内的罗湖、蛇口片区,用地比例较低,规模小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工业空间呈散点状分布,大多在居住空间外围。

(2)90年代,发展最快,结构变化最快。城市工业迅速发展阶段,工业空间变化剧烈,工业分布由特区内向特区外全面扩张,工业斑块开始出现,标志着工业区模式的发展。工业空间主要沿着东西向的北环、深惠和南北向的广深拓展,特区内工业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蛇口、上步和罗湖等老工业区成团块状扩张,特区外的工业用地还未形成沿路带状,工业斑块规模较小。

(3)2000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形势出现,特区内部的工业逐渐减少,原有工业斑块缩小或消失,空间置换现象开始出现,工业空间向特区外地区蔓延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区外的工业空间沿路多方向拓展,并出现了轴间填充的情况,主要交通干线带状工业用地逐步形成。特区外已有的工业斑块继续增大,规模效应明显,并包围居住空间继续蔓延和填充。

2.居住空间

深圳的居住空间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1980年以前,工业发展尚未起步,居住形式以农村居民点为主;80年代以后特区的居住随着工业厂房相邻而建;90年代工业空间迅速扩张带动了居住的郊区化;2000年后,居住空间呈团块状继续拓展,大面积的居住用地日益增多,密度加大。居住空间(图2)从散点式、斑块化到居住郊区化,比内地大城市的居住空间演化速度快,阶段性特征明显。(1)80年代初,速度较慢,分散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居住空间主要是以村落散点式分布,特区内的居住空间伴随着工业多分布在罗湖与蛇口地区,深南大道两侧有零星分布。

(2)90年代,扩张速度较快,大量飞地形成。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居住空间由特区内向特区外全面扩张,居住斑块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大,标志着大量居住小区的建设和农民房的建设。居住空间主要沿着东西向的深南、深惠和南北向的广深拓展,深南大道两侧居住明显增多,体现了居住空间的区位优势。特区内工业区的成熟,使得居住空间进一步扩大,特区外居住大多被工业空间所包围,犬牙交错,居住配套不完善。

(3)2000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速度最快。特区内部的居住斑块进一步扩大,小斑块合并,居住飞地增多,居住郊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区外的居住空间多方向拓展,居住斑块继续增大,规模效应明显,形成了居住品质和特区相同的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坂田、龙华等大面积居住片区,布局上进一步整体化。

3.商业空间

特区成立之初,商业空间主要集中在罗湖的深南大道和京九铁路两侧,马路经济效益明显,商业规模较小。90年代后罗湖商圈日益成熟,特区内其他区商业网点增多,但缺乏大规模商业区,商业集聚效应不突出,特区外商业以散点形式出现,大多集中在各镇中心区,无规模效应,商业配套严重不足。2000年后,伴随着深圳组团跳跃式发展,特区内罗湖、福田、南山商圈规模效应突出,特区外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等商圈发展日趋成熟,各镇中心原有的商业斑块逐渐扩大,但从空间分布和规模配比上仍然不足。

二、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以工业为先导,随后是住宅和商业设施的相继建设,由于城市化速度较快,其工业、居住和商业等内部空间演变的特征和阶段具有特殊性,但聚集型空间扩展仍是其主要的空间增长方式,城市空间结构从核心点集中发展到核心—外围结构的轴线扩展,最终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

80年代初是深圳以罗湖和蛇口为核心点的形成阶段,此时城市形态尚未成型,人口密度很低,城市功能单一,用地类型较少。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用地异质性增强,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以罗湖为核心向四周扩张,圈层式格局出现,内圈层的用地格局变化剧烈,整体以集中发展为主。90年代后,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一方面特区内福田、南山的建设兴起,预示着城市副中心的出现;另一方面,1993年,宝安县撤县建区,特区外沿广深、深惠路向外珠链式扩展到宝安和龙岗,使得特区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

大变化,以特区内和特区外两部分组成的“核心—外围”结构形成,功能圈层开始分化,内圈层形成了明显的居住和商业功能区,中圈层为居住、工业、教育、交通等用地的混合区域,外圈层的用地结构混合化,出现新增的工业和居住用地。2000年以后,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工业外迁,居住郊区化、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空间“西进东拓”,以特区为核心,对外公路为骨架,外围城镇呈梯度分布的城市放射状圈层结构逐渐形成(图3)。这一时期,不同圈层的增长速度与差异明显,其中外圈层的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中圈层,中圈层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对趋缓,内圈层用地主要以城市更新为主,实现功能转化与置换。内圈层的居住、商业功能强化,南山的崛起使得之前位于中圈层的教育和高新产业纳入到内圈层的范围,突出了内圈层的空间异质性和功能多样化。随着高铁和地铁建设,中圈层的居住和交通功能增强,而工业进一步向外圈层转移。

总体来说,深圳城市空间最初是从散点状布局发展起来,再迅速蔓延或沿轴扩展,使城市因发展先后的不同而形成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并具备以下特征:

(1)城市内部用地功能组合较多,不同圈层的功能组合有所不同,外圈层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2)第三产业和旧居住区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工业中心则向外围地区转移。

(3)居住空间随工业逐渐由城市核心区向新区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