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全套9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件
• 拮据(jū)
• 一代天骄(jiāo)
• 哺育(bǔ) • 暗然失色(àn)
•
专题一
【点拨】A项中“决”应为“诀”,“抹”应读mò;B 项中“屑”应读xiè,“瑕”应为“暇”;D项中“缔” 应读dì,“暗”应为“黯”。 【答案】C
专题一
7.[2018•德州]填入下面语段括号中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 项是( B ) 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 走tóu( )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zào( )动, 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 )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 垠的原野,迸( )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专题一
【点拨】A项正确。B项中“愠”应读yùn,“蹊”应读 qī。C项中“攒”应读cuán,“攘”应读rǎng。D项中 “迸”应读bèng,“鲜”应xiǎn。 【答案】A
专题一
4.[2018•黄石]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技俩 云翳 迫不急待 怒不可遏 B.嘻闹 诘难 粼次栉比 对答如流 C.蓬蒿 决别 如坐针毡 昏昏噩噩 D.藩篱 尴尬 涕泗横流 恪尽职守
2 泄签慨衷瀚娴湛器昧垢颔嶂 帖琐已惦斜伦接崇幕损嚣擅 峭纽摩绎
3A
4D
5C
6C
7B
专题一
1.易错字音
溃• ( 镌(
kuì juān
)退 )刻
锃• (zèng )亮
• 窒(
zhì
)息
荻( dí )港 杀• 戮( lù ) 甲胄•• (zhòu) 秀颀( qí )
凛( lǐn )冽
• 佃• (
diàn
•••• 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会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 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9课《美丽的颜色》(共56张PPT)
7.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 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镭人格化,形 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 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 章的感染力。
8. “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 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 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 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 用? 【答案】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 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 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 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6. 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镭
居里夫人在实验室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 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 丽的,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 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 今天我们就走过居里夫人的世界,感受她那伟大 的灵魂。
教学目标:
1. 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每一个镜头。 (重点)
【答案】“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 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 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 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 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重难点小结
这部分文字描写居里夫人在极端艰苦 的条件下提炼镭的“反自然”的工作和生 活,以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乐。小木屋 的简陋与居里夫妇的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人居里夫妇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课堂拓展
人要有毅力, 否则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
9 美丽的颜色
散 文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题目解读 “美丽的颜色”既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 (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课件(共27张PPT)
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 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 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门不同学科的最高科 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 一生中获得了难以数计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智慧 超群、硕果累累。
1.从文中划出描写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语句,并概括 出环境的特点。
工作环境 棚屋的破旧
夏天:“燥热” 冬天:“冻僵”
工作设备
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
2.在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 下,做着如此困难的工作,居 里夫人怎么说,她的感觉是什 么?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 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6段)
A.卒 B.猝
➢猝:突然。 ➢卒:士兵;完毕,结束;死;终于。
• 拓展: _____不及防 ___死 ___业 不费一兵一____ ___章显志
整体感知
思考:速度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章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 取镭的过程。
探究:“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 苦而且微妙的快乐……”勾画出描写“艰苦” 和“快乐”的语句,并概括其特点。
这些引用的话语,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 使行文更加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
拓展延伸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 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 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 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
2024年度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课件
和作者的意图。
关键语句作用探讨
关键语句在文章结构中起着承上 启下、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等作 用,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
章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3
9
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2024/3/23
文章结构赏析
01
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等结构安排,理解作者如何
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2024/3/23
意象分析
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 解读诗人的情感。
品味语言
通过赏析诗歌中的语言,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 美和情感美。
12
经典散文名篇解读与欣赏
《岳阳楼记》
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巩固写作基础 。
拓展写作技能
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强化写作训练
提供大量的写作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 作能力。
2024/3/23
20
常见作文类型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和技巧,如如何选材、 如何安排情节等,帮助 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 方法。
2024/3/23
23
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培养
2024/3/23
倾听能力培养
通过听力训练、听取信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包括理解他人观点、捕捉关键信 息、做出合适回应等。
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
期末复习:人物传记复习课件(共29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要成就: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测定了一些放射性 元素的半衰期,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
尔化学奖。
好友爱因斯坦评价: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 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法国科学院院长晓发尔的评价:玛丽∙居里是一个伟大的学 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和为科学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
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
者。
14
人物传记阅读2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一、写作对象 客观性: 玛丽∙居里—艾芙∙居里:母女关系。
写作视角: 运用第三人称“她”,客观叙述和描写,介绍和评价。
15
人物传记阅读2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二、写作目的 赞颂性: 玛丽∙居里——赞颂玛丽∙居里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传记文学复习
1
人物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 般由别人记叙(他传);自述生平的, 成为自传。
2
3
人物传记和回忆性散文比较
文体
回忆性散文
传记
课文
藤野先生 回忆我的 列夫∙托尔 美丽的颜
母亲
斯泰
色
作者
鲁迅
朱德
茨威格 艾芙∙居里
写作对象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托尔斯泰 居里夫人
与作者关 系
7-9段: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他 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 之情。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为肯定某人、事、景、物, 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9
人物传记阅读1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新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修改病句》
2.语句杂糅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 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析: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 的"作者之手")
【提醒:常见的介词有“对、通过、在、使、从、由于”等词,使句子 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需准确把握句子的真 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字、词删去。】
2.缺少谓语
原因:状语较长,省略了谓语中心语
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析:句中主语是“中国人民”,状语是“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 社会主义强国”,句子缺少谓语。应在句子末尾加上“而努力” 作谓语)
(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析:“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 否”。)这样的两面词还有: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等。
(二)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
例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例题解析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给着 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C、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 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4《一着惊海天》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 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9)
第二部分(5—19段)
部分来自《点拨》
4. 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 比喻的好处。 【答案】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 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 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 冷汗。
部分来自《点拨》
5. 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答案】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 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 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 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 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 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殚(dān )精竭虑 镌(juān)刻 桅( wéi)杆
娴(xián)熟
二 写一写字形
浩hàn( 瀚 )
部分来自《点拨》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镌刻: 雕刻。 4.浩瀚: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5.娴熟:熟练。
着舰过程
导思1. 文章是如何 描写着舰过程的? 品析重点语句。
困难
导思3. 文中哪些 内容写出了当时中 国研发着舰技术面 临的困难?
周围人
导思2:文章重点描
写着舰过程,为什
关键词: 自豪、爱国
么还要描写现场人 的神态及心理?
写作手法
监载机着舰 导思4.文章为了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都运用了 哪些手法?
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部分来自《点拨》
2. 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 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 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 着舰作铺垫。
期末复习之古诗文系列-4.渡荆门送别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考点三:重要词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来从楚国游( 往 )
山随平野尽( 平坦广阔的原野 )
江入大荒流( 长江 ) 江入大荒流( 辽远无际的原野 )
云生结海楼(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 美丽景象。
)
仍怜故乡水( 依然 )
仍怜故乡水( 喜爱 )
考点四:文本品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 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记__叙__,它交代了远渡的 _地__点__和此行的_目__的__。
或:明月映入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下的明镜, 天边云霞纷涌如同美丽的海市蜃楼。
9.此诗想象奇特,颈联描绘出了哪两幅美丽 的画面?
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 镜); 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变幻多姿)。
10.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 析。
示例一:运用衬托手法,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 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 岸辽阔、天空高远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 彩。
【背景信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 所作。
【诗歌大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我乘舟远渡,路过荆门一带,来到 楚地游历。
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 长江水流入这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 一面明镜,云气变幻莫测,生成海 市蜃楼。
19.品味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 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 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思念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第 13 页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
2.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活用类型: 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 含义:_散__步__。___
3.一词多义。
(1)共???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副词,共同 为字共.三十有四? 副词,一共 ?
?
第 14 页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最后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 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 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 的心境,也透露了不能为朝廷尽忠的郁愤。
第3页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_即__使__。___ 今义:虽__然__。____ (3)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__到__了__。__ 今义:_表__示__另__提__一__事__。____ (4)良.多趣味 古义:甚__,__很__。__ 今义:较__好__。____
第 24 页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
3.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 活用类型: 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___ 含义:_向__东__或__向__西__。______ (2)互相轩.邈. 活用类型: 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____ 含义: _往__高__处__远__处__伸__展__。_______ (3)横柯上.蔽 活用类型: 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 含义:_在__上__面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九 名著专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九名著阅读专题及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完成填空。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参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作者笔下,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_也会"偷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要儿般哭闹。
”2.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3.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 ”的保姆________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国的记者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
(2)同学们,《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读本,你应该读得差不多了吧,书中最能打动你的人物是谁呢?试以人物的事例简单分析打动你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6.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文段,完成题目。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
9美丽的颜色 作业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学会读书,不仅需要搭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
分析问题。________这种方法会让你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书的方法很
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自己的。
①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就可以从全局把握一本书。 ②你可以设想自
语文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9.美丽的颜色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cù)
炽.热(chì )
沥.青( lì ) 吹嘘.(xū ) 笼.罩( lǒnɡ)
荧.光(yínɡ ) 幼稚.( zhì) 轮 kuò( 廓 )
duó( 踱 )步 zhòu( 骤 )雨 zhì( 窒 )息
棱角屠呦呦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 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当父亲以《诗经》 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945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 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 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生物药学。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 非常勤奋,在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 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 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当时正值中 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 人员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一开始, 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 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 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
期末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一、综合性学习。
1.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签名之寓】 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谈笑有鸿儒【活动二:加友之辩】 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
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
(50字左右)【活动三:分享之思】 针对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完成下面的倡议书,与好友分享。
【活动四:互动之趣】 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端午节的留言,请你也仿写一句,与微信好友互动。
甲:艾叶清香扑鼻来。
乙:粽子香甜惹人爱。
丙:龙舟激越江上赛。
——————————2.“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则广告语。
示例: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则励志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名著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