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指导自学1、阅读课本113-115页中实验6-4、6-5、6-6,弄清实验过程及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在课本中划出。
2、完成学案“学习内容一”。
(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一、学生回顾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1、CO2与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CaCO3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教师演示实验6-4、实验6-5,学生记录现象并进行讨论得出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1、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能溶于水三、学生总结归纳上述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填入学案中的表三。
四、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后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成了红色?学生讨论后提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进行相关实验,得出结论: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五、回应““死狗洞之谜”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
六、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二氧化碳的用途,完成表三。
(四)课堂小结【当堂训练】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4、(多选)以下的事实或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有()A、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B、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面上C、一个两端(均挂有纸袋)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袋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倾斜;D、用二氧化碳气流吹肥皂泡,肥皂泡在空气中下沉。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实验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A、步骤: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B、现象: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C、分析:接触二氧化碳的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沉到烧杯底部。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A、步骤: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现象:塑料瓶变瘪。
C、分析:瓶子扁了,说明瓶内压强降低,证明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密度为1.997 g/L),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干冰及其用途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能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实验:(说明:本实验中用到的小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的纸花)操作喷稀醋酸喷水直接放入CO2中喷水后放入CO2中,取出再烘干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烘干后变紫分析稀醋酸能使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干燥的CO2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结论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b.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的缘故。
化学实验中常用这个现象来检验二氧化碳。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理解辨析1、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
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新课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结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 色石蕊变红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6)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观察纸花 颜色的变化;
现象: 纸花由红变紫
结论: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
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D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
__没__有__颜色,_没__有__气味的气体,_难____溶于水。相 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可___燃___性和__还__原___性。工业 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还__原__性, 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可__燃___性。
3、选择题
(1).CO与H2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D ) A 溶解性 B 可燃性 C 还原性 D 毒性
(2).鉴别H2与CO应选择的合理方法是( C )
A 闻气味试验毒性
B 点燃看火焰的颜色
C 检验燃烧的产物
D 看能否还原灼热的CuO
(3).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与H2的混合气体,下列有关水 煤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温馨提示: 紫色石蕊是一种天然色素,遇酸变红色。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2)在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醋酸,观察纸花颜色的变化;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将石蕊试纸润湿后放入试管C中观察 活动元一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
干冰易升华 吸热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能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用途
灭火 制碳酸饮料 光合作用 舞台效果 保鲜剂、制冷剂 人工降雨
活学活用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资料卡
温馨提示
石蕊 是一种天然色素,溶于水后可形 成紫色的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提供的药品和试剂: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CO2的性质, 将石蕊试纸直接放入试管B中观察 操作实验,书面记录,交流汇报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活动元三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
实验室如何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实验室长期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 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元四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石蕊试纸 是将纸张浸入含石蕊试纸的溶 液中,取出烘干制成,石蕊试 纸在酸性溶液呈红色。
一支空试管A 一支装有干燥二氧化碳的试管B 一支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C
装有水的喷壶
镊子
石蕊试纸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唐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认识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
4.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3.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2.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1.二氧化碳与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准备: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
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新鲜鸡血、抗凝血剂、氧化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还有一种与CO2在组成上非常相似的气体CO,它们的性质是否也很相似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备课资料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O+CO2HCO3H+Ca(OH)2CaCO:2CO+O22CO:CuO+CO Cu+CO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O+CO2H CO3H2 CaCO(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Ⅲ.纸花不变色;Ⅳ.(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
(3)该同学进行4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
O+CO2H葡萄糖(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答案:(1)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2)光合(3)②、③点拨:(1)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工业排放的废气含大量二氧化碳及大面积地破坏森林和植被。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5: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拓展延伸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它难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答案:D点拨:C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A错误;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金刚石很硬,但石墨很软,故B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颜色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故C错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因此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正确。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运用对比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归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和还原性原理。
三、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对比探究,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由结构掌握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出发归纳整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利弊。
(二)引入:复习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出问题:CO与CO2的性质是否相同?(三)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分段阅读并自学课本相应内容(四)师生互动完成教学学习内容一: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收集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17并填写学案【实物展示】CO气体(装于集气瓶中,并加上双孔塞和分液漏斗)【提问】CO的物理性质【列表总结】CO2与CO的物理性质【思考与讨论】 CO2与的CO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学习内容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17-118并填写学案。
【提出问题】CO2与的CO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还是不同?【投影】CO2的化学性质:①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与水反应生成酸;③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④本身无毒但不供给呼吸。
的化学性质相似【假设】CO与CO2【验证】1、点燃纯净的CO气体,并用干冷的锥形瓶罩于火焰的上方,再往锥形瓶中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2、将CO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3、将CO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观看CO气体的毒性视频。
【学生讨论并总结】CO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毒性。
【反思与拓展】1、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从下至上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2、CO的还原性——CO还原氧化铜(观看视频,学生讨论总结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3.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重点难点】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学习内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21-12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是28,密度比空气略小。
收集时采用排水集气法。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可作燃料。
CO 是可燃性气体,当里面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O 2=====点燃2CO 2。
煤炉里常发生的反应:下层C +O 2=====点燃CO 2;中层CO 2+C=====高温2CO ;上层2CO +O 2=====点燃2CO 2,所以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 在燃烧。
(2)毒性: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还原性:用CO 还原CuO 时,试管中的CuO 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前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Cu +CO 2,其中还原剂是CO,氧化剂是CuO,CuO 被还原,被氧化的是CO 。
CuO 发生了还原反应,CO 发生了氧化反应。
这个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CO 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来冶铁。
【讨论交流】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2.如何除掉CO 2中的CO ?如何除掉CO 中的CO 2? 【温馨点拨】1.便于我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的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三、教学过程【设问引入】在具体上本节内容前请大家思考以下2个问题【展示课件】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猜想】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是植物的粮食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是灭火的先锋。
【点评引入】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除了有大家提到的这些性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提问】那么在同学们的了解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不能支持呼吸【追问】那么这些性质是你们确实感受到的,还是老师告诉你的呢?你们有没有具体的事实或实验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实验来让同学们更了解它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讲学)课标定位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检查时,木条应放在瓶口。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uO+CO Cu+CO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现象: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 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 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知识在线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1)验证CO 2是否集满的方法,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检查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集气瓶底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2)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见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 2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022年九年级上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检测(附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上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17江苏扬州中考)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H2B.N2C.O2D.CO2答案 D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N2和O2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不是温室气体;氢气不是温室气体。
故本题选D。
2.(2017湖南永州中考)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红色—紫色—红色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紫色—蓝色D.红色—无色—红色答案 B 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H2CO3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溶液恢复中性,石蕊溶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因此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3.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通过红热的铁丝C.用燃着的木条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答案 A 要除去CO 中含有的少量CO2,加入的物质只能与CO2反应,不与CO 反应,且反应后不能产生新的气体杂质。
红热的铁丝不与CO2反应,B项错;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不能除去CO2,C项错;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CO发生反应,D项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不与CO反应,A项正确。
4.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 D D项中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物理性质);A项中的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且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的性质;B项中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C项中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D。
5.实验室中常用如图所示装置,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反应完成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会减少,减少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C.为保证实验安全和得到纯净的还原铁粉,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答案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故B项错误。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一、单选题1.实验室要收集一试管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A. B. C. D.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B. CO和CO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 反应CO+CuO Cu+CO2说明CO和CO2都有还原性D.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3.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足量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红色→紫色→无色B. 红色→无色→紫色C. 蓝色→紫色→无色D. 无色→紫色→红色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5.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7.下列关于碳和碳和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C. 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C.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或爆炸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 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C.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人工降雨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灭火D. 用作化工原料1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 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12.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 碳过量很多B. 氧化铜过量很多C. 反应还没有发生D. 装置漏气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二、多选题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溶液 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 CuSO4溶液 H2SO4溶液加入足量的氧化铜、过滤A. AB. BC. CD. D1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C. 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D.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16.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某同学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明显现象B.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C. 试管内液面上升D.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17.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B.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18.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A. B. C.D.19.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C.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D.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三、填空题20.现有① 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
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标准状况下
无色
无味
密度 密度比空气稍小
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 ××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现象 · 产生了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2CO + O2 点燃 2CO2
用途 作燃料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 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 CO2
随堂训练
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B )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随堂训练
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C )
CO + H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毒性
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
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 而窒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应注意通风。发 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 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思考与交流
我们的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 些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乙硫 醇),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 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如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
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 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原理
CO + CuO
Cu + CO2
(河南专版)2021_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增分课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01 知识管理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
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也不________。
(2)与水能反响生成碳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可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响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注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反响有本质上的区别。
当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时,仅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响,其余的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
用途:(1)促进植物________;(2)可用于______;(3)生产化肥及作气体肥料;(4)用于______等。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危害:全球气候______,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使土地______,造成农业减产等。
防治措施:减少使用______燃料;大力开发利用______,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大力________,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02 根底题1.(南宁中考)以下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应呼吸 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2.(衡阳中考)如下图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复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3.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4.(绥化中考)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活中的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步行代车 B.循环使用教科书C.出门随手关灯 D.乱砍滥伐森林5.(永州中考)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展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6.(阜新中考)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以下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一样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03 中档题7.某班同学在对CO2进展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表达CO2的功,又可以表达CO2的过的是( ) 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8.(莱芜中考)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以下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9.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进展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响(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①从b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枯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①②D.④③①②③10.(梧州中考)在2021 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赣榆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的用途。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关实验。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CO2+H2O===H2CO3;(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Ca(OH)2===CaCO3↓+H2O。
3.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有CO2、O3、CH4和氟氯代烷等;(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等。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师生合作】1.完成教材P117的“实验6-3”和“实验6-4”,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①观察CO2的颜色、状态,闻气味集气瓶中的气体无色无味通常情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在烧杯中点燃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沿烧杯壁倾倒CO2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③向一个收集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一段时间后,塑料瓶瘪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④往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师生合作】2.完成教材P118的“实验6-5”,探究二氧化碳是溶解于水还是与水反应。
(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I喷稀醋酸II喷水III直接放入IV喷水放入烘干第IV朵花现象小花变红色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色小花变紫色分析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说明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说明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这种酸性物质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结论①通过实验(Ⅰ)与(Ⅳ),可以验证酸的一个化学性质为酸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根据烘干后小花的变化,可以说明碳酸不稳定;③通过(Ⅰ)~(Ⅳ)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课时)第二课时[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分析[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2一氧化碳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用)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2 一氧化碳一、知识必备 知识点1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 22CO 2【燃烧的现象】① 发出蓝色火焰; ② 放热; ③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2CO+O 22CO 2、CO 2+C 2CO 、C+O 2CO 2(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3. 一氧化碳的用途:⏹ 可燃性:作气体燃料(2CO+O 22CO 2)。
⏹ 还原性:冶炼金属(3CO+Fe 2O 32Fe+3CO 2、CO+CuO Cu+CO 2)。
知识点2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1稀盐酸 2大理石 3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 5木炭 6氧化铜 7氢氧化钙溶液【实验操作】①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② 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③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④ 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② ① ③ ④ ⑤ ⑥ ⑦【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注意事项】①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
化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供稿人:徐刚复审人:徐刚审稿人:马玲主审人:刘俊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认识温室效应及防治措施。
3、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二、学习过程
知识概念方法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
2+ H
2
O== H
2
CO
3
X K b1 .C om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2+Ca(O H)
2
== Ca CO
3
↓+ H
2
O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造成温室效应
2、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知识点四: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可燃性:2CO+O
2点燃2CO
2
,
2
还原性:CO+CuO点燃Cu+ CO
2
毒性,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学习反馈
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H2作燃料驱动火箭
D.含碳燃料的燃烧
2.下列有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物理性质的是()
3. 的下列用途中,既利用了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于灭火
B.参与光合作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干冰作制冷剂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反应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灼热的氧化铜
C.石灰水
D.灼热的木炭
5.将干冰放到空气中,其周围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
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升华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升华时产生大量白色的气体
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白色气体
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X k B 1 . c o m
6.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溶液变为___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呈_____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
3
_________________,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钙片的标签如右图所示,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正确。
(2)为测定钙片中的含钙量,小明每次取10片钙
片放入已称量的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的化
学反应是:,
充分反应后再称量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
小明做
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物质的质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反应前:烧杯+盐
22 g22 g22 g22 g
酸
10片钙片8 g8 g8 g8 g
反应后:烧杯+剩
余物
①请列式计算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②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并建议厂家如何改正标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