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及其控制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噪声及其控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
2. 教学重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原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噪声发生器、噪声控制器、声级计、麦克风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测量工具、记录表格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噪声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噪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
3. 噪声的传播:让学生用麦克风捕捉噪声,观察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4. 噪声的控制:让学生使用噪声控制器和声级计,探究不同控制方法对噪声的影响。
5.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册,分析噪声的控制效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
2. 活动重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噪声污染,探究噪声控制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噪声的概念和危害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噪声视频作为课堂的引入,希望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对噪声有更深刻的理解。
1.3.噪音及其控制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噪音及其控制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希望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噪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共有的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2. 学会通过实例分析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通过实例分析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音演示器材、实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噪音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噪音的存在。
2. 讲解:讲解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噪音问题。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观看一些实例图片,分析其中的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噪音控制的小实验,如制作隔音板、降低噪音的装置等。
5.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降低噪音污染。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活动难点:如何通过实例分析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噪音的基本知识,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噪音控制的实践,如观察家里的噪音源,想出办法进行控制等。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噪音控制的发明创新,如设计一种降低噪音的装置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意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常见的噪声源和噪声的测量方法;掌握噪声的传播和衰减规律;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噪声的传播和衰减规律。
2.教学难点: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噪声的感受,引导学生对噪声的概念进行思考和讨论。
2.概念解释(10分钟)介绍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噪声的分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
3.常见噪声源(15分钟)介绍常见的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并对每种噪声源进行测量和分析。
4.噪声的测量方法(15分钟)介绍噪声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间断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5.噪声的传播和衰减规律(20分钟)介绍噪声的传播方式和衰减规律,包括自由传播、衰减传播和衍射传播等,并进行实例分析和讨论。
6.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25分钟)介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和睡眠障碍等,并介绍噪声的防治方法,如使用耳塞、采取隔音措施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7.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四、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例分析、小组活动、课堂练习等。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录音、视频、音频资源等。
五、教学评价方法1.问答评价:根据课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噪声的概念和分类是否掌握。
2.实验评价: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对噪声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讨论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噪声及其控制_教案

噪声及其控制_教案一、课程教材1.教材名称:噪声及其控制3.出版社:4.发布日期:5.适用对象:高级工程师、研究生二、课程目标1.理解噪声的定义和特性。
2.了解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3.掌握噪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规律。
4.熟悉噪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
5.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和特性a.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b.噪声的频率、振幅、声压级等特性c.噪声的谱分析和声谱密度b.噪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c.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3.噪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a.噪声评价标准的国家和国际标准b.噪声测量仪器和方法c.噪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4.噪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a.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b.噪声控制的工程手段和技术途径c.噪声控制的实际案例分析5.噪声控制的设计和实施a.噪声控制的工程设计方法和计算准则b.噪声控制的材料和设备选择c.噪声控制的施工和管理要点四、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下噪声控制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3.实验演示:进行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掌握噪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不同场景的噪声问题,共同制定噪声控制方案。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噪声概念、特性、测量方法和控制原理的理解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噪声测量实验,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噪声测试技术的掌握情况。
3.小组项目:要求学生组成小组,独立完成一个噪声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撰写项目报告,评价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出版社。
2.:《噪声控制原理与实践》,出版社。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噪声的定义和特性第三周:噪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第四周:噪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第五周:噪声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1一、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1.3噪声及其控制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噪声及其控制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一堂以“1.3噪声及其控制”为主题的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噪声的概念,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噪声的定义和特点,噪声控制方法的原理。
2. 重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实践操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器材。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街头噪声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噪声控制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噪声的定义、特点和危害,介绍噪声控制的方法和原理。
3. 实验:分组进行噪声控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控制的效果。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噪声控制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实践操作。
2. 难点:噪声的定义和特点,噪声控制方法的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噪声控制的应用,开展家庭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并在生活中积极应用,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视频选择我选择了街头噪声的视频来引入课题,因为我相信直观的视听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噪声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我特意挑选了噪声较为典型的场景,如繁忙的街头、工厂车间等,以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解环节的内容呈现在讲解噪声的定义、特点和危害时,我使用了PPT来辅助展示,以确保信息的清晰和准确。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噪声的控制方法以及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等级,知道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等级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声音源。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并讨论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介绍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2)介绍噪声的等级: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噪声计是测量噪声等级的工具。
(3)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隔声、吸声、消声。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如街道噪声、工厂噪声等,并讨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
3. 噪声的控制方法:a. 隔声b. 吸声c. 消声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工厂附近的居民受到工厂噪声的困扰,请你给出解决工厂噪声问题的方法。
答案:可以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方法来控制工厂噪声。
2. 题目: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控制噪声,并说明控制噪声的意义。
答案:可以举例说明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场合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关闭门窗、戴耳塞、降低音响音量等。
控制噪声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等级和控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噪声及其控制》 教学设计

《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知道声音强弱的单位及噪声的等级划分。
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2、教学难点从物理学和环保角度对噪声的理解。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控制噪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嘈杂的街市声音和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声音的不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噪声。
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两段声音,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呢?(二)新课讲授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举例说明:如电锯切割木材时发出的声音、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声音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举例说明:如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的声音、建筑工地施工的声音等。
2、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工厂里机器运转、设备加工等产生的噪声。
(2)交通噪声: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3)社会噪声:如集贸市场、娱乐场所、家庭生活等产生的噪声。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身边常见的噪声来源。
3、噪声的危害(1)影响听力: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2)影响睡眠和休息:噪声会使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3)影响心理健康:噪声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4)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
2/3
人们用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0dB,90dB 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③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的影响 教材表格内容 过渡:由于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现代城市把控 制噪声列为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噪声的治理势在必行。 4.噪声的控制(板书) 设问: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追问: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 学生讨论回答:(声源、传声介质、人耳) 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方法: 生:回答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控制噪声事例: (1)控制噪声声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阻断噪声的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脑思考: 教材中四幅图控制噪声分别属于哪一种途径? 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点评回答结果 三、当堂巩固 1.课堂练习 (1)从环保角度,你是如何认识噪声的? (2)举例说明噪声的主要来源?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噪声的危害。 (4)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2.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方法?请同学谈本 节课的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外探究: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活动)。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鼓励学生
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 积 极 回
成了噪声。
答
设问:通过刚才的阅读,你对噪声有何看法?
(学生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
2.噪声的来源(板书)
(1)学生先讨论噪声的来源
(2)屏显噪声来源图示(配声音)
(3)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际生活的感受,谈谈噪声的主要来源。
(4)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
(5)屏显分类结果
3.噪声的危害(板书)
(1)实验探究
A.二人一组,用时间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_____次/分。
B.用单放机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再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___次/
分。
设问:比较二次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
生:据实验探究结果,发ຫໍສະໝຸດ 看法。追问:这一变化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各自发表看法
师:点评回答情况
(2)从物理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认识噪声的危害
(屏显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①噪声的危害性:噪声被列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污染之一,其危害表现在:使
人心烦意乱、神经紧张,损害人的听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工作。
3/3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
1.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
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
引发思考
2.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
鸣声……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引入新课:令人厌烦的噪声(板书)
噪声及其控制
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目标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4.培养防治噪声污染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
5.让学生认识到将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噪声的分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秒表、单放机。
教学过程
二、新课教学
1.乐音和噪声(板书)
师:屏显信息快递
生:自主阅读,学习了解
(1)从物理学角度看: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1/3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