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47629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a.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海底世界第二课时9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1山东省胶州市营海镇关王庙小学【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九课【教学要求:】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通过第3、4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3、4段中的句与句之间联系,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建设绿色的家园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地方都被污染了:高高的烟囱把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到了天空中;许多工厂把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海里,污染了我们的水源……可是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海深处。
正如书上说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海底资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深入的学习一下课文,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二、读课文1、生分读课文(2生顺读)2、老师指点、小结三、教学第2、3自然段㈠、齐读第1段师:谁能告诉老师,大海深处是怎样的?(从课本上找出一句话来)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师:说得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写景色奇异的。
㈡、学习第2、3段1、生自读第2段2、师:这一段有几句话?(4句)对!一起来看一下。
师: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澎湃)哪位同学能够形容一下,怎样才算波涛澎湃?(可让学生用手势表演)3、师:你看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怎样?(出示投影:海底依然宁静。
)(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师: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依然”,保持句子意思不变?师:为什么呢?(出示投影: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和上一句连起来说一遍。
)4、如果你是潜水员,潜到海底会怎么样呢?(投影:演示附表)(越往下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师:在这里你发现了什么?(点点光亮)板书师:500米以下就全黑了,照理什么光亮也没有,这里却有许多光点,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看看哪个字应该重读。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b862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7.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研究主题: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时,不能就课文讲课文,更不能把课文作为说教的例子,而是要充分利用,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
课前,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链接探究。
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情景式、启发式、探究式、直观式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想象、勇于创新,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
初步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补充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体会总分总结构: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海底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2ce8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4.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类和特性。
2、提高学生对海洋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3、认识海洋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
2、讲解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如珊瑚、藻类、鲸鱼等。
五、教学方法
2、班级讨论,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并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六、教学流程
1、引入:播放海洋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海洋生态的兴趣。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七、板书设计
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生命多样性丰富、物种复杂、食物链复杂
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污染
重要性:维护生态平衡
八、作业布置
请结合课上所学,写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的文章。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和班级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一定的思考。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讲解的速度和语
言的简明性,避免出现语言难以理解和信息量过大的情况。
同时在班级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避免出现学生互相抄袭的情况。
课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5篇)
![课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968f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0.png)
课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课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篇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能正确读写“依然、是否、窃窃私语、普通、贝壳、免费长途旅行、显微镜、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等。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教学准备:课前通过读书、查阅资料或上网等,广泛了解海洋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到海底世界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的?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第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海底世界的?讨论板书:2、3、4、5、62、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板书)3、结尾又怎么写的呢?齐读。
海底世界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板书)4、第2、3、4、5、6这五个自然段,哪几自然段写了景色奇异?哪几自然段写了物产丰富?5、小结:作者这样向我们介绍海底世界,条理多么清楚啊!文章条理清楚,总结这么写,简单明了。
再齐读第七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第二——六自然段。
1、过渡,让我们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八个字合作学习第2-6自然段。
2、讨论如何合作学习。
结合学生回答把第2—6自然段读一读,再找一找什么地方写景色奇异,什么地方写物产丰富的,最后用直线画出重点的句子来。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7600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5.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学生自由选择探究问题,自读自悟。
在反馈中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借助教材,恰当地帮助学生进行词、句、段、篇的积累与运用。
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来练习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录像、课件课前活动: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就和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交上了朋友,课下同学们积极搜集了许多关于大海的资料,在课前,我们展示交流的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导探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海底世界》,教师板书。
1、情境导入:刚才,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在海边漫步,在海底畅游,感到心旷神怡,兴奋无比。
那么,通过初读课文,海底世界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表达,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教师板书2、引导探究:在这节课上,我们主要来研究什么问题呢?我们打开语文书,一起来学习。
二、学生探究。
1、选择探究:请大家从景色奇异或者是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来学习。
大家打算如何来学呢?读——默读全文。
标——重点词句。
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去品味与赏析文中语言。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引导。
(一)景色奇异:哪位同学选择的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的这个特点?指名反馈,随机引导。
1、宁静——窃窃私语(1)为什么海面和海底的反差会那么大呢?看来他是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f3a9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次《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分为“观察海洋生物”和“海底环境保护”
两个部分。
一、观察海洋生物
1. 利用图片展示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如海星、海马、鲸鱼等,引
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视频播放展示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海洋
生物的好奇心。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并分享其特
点和生活习性。
二、海底环境保护
1. 观看录像介绍海洋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海
洋环境受到的威胁。
2. 分发资料,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
与环保活动。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计划,并向全班汇
报计划内容。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了解海洋生物的同时,培养他们对
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关注自然环境、热爱生态文明的情感。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动者。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03a07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d.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海底世界的特点,深入了解海洋生物。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特点,了解生物。
2.教学难点: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提问海底世界的特点。
(2)展示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出本节课内容。
2.精读课文
(1)再次分析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重点介绍一些有趣的海洋生物。
3.环保教育
(1)讨论海洋面临的问题,如污染、过度捕捞等。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海洋。
4.总结
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环保教育环节,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与环保相关的作业,如制作环保手抄报等。
2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
![2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7730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2.png)
二、教学内容
1.海底世界的生物分类和特点。
2.海底地形及对生物的影响。
3.探讨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
2.新课导入(10分钟)
(1)介绍海底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学情分析
四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海底世界的知识,如简单的海洋生物分类、海底地形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海底生物的详细分类、生态特点以及海底地形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的了解尚浅,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深入学习。
-严格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海洋生态。
-减少海洋污染,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禁止乱倒垃圾。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5.典型例题五:
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海底生物观察实验。
答案:实验名称:观察海底生物的适应策略。
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显微镜、载玻片、海水样本、海底生物标本。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海底生物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海底探险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海底生物的分类、特点和适应策略,结合具体生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生态保护意识、地理空间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其生态保护意识。此外,通过绘制海底世界生物分布图,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地理空间观念。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学会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总之,本节课将有助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b379ab3284254b35effd345e.png)
2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永登县红城镇进化小学李孟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3. 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认识中心句子的作用,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文章围绕事物主要特点,通过几个典型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视频激趣师:同学们,我国的土地很辽阔,如果把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土地连在一起,那就大极了,可是你们知道,地球上比陆地更大的是什么吗?生:海洋!师:(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在这张地图上,蓝色的是海洋,海洋这么大,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海底世界》,去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浩瀚无垠的大海令人向往,就让老师先带着大家到海底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边欣赏,边思考,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师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生欣赏完毕回答问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探究1、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课文是如何具体描绘海底世界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自然段的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海底景色非常的奇异?(2)教师引导同学们读懂这一自然段的句子,体会海底的宁静、黑暗以及深海里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形成的光点,如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
(3)用惊喜的语气,朗读深海黑暗中有光点闪烁的奇妙景象的句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海底动物声音的奇妙。
(1)师提问:宁静的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呢?生:不是。
(并回答描写海底动物声音的句子)师:哦,原来海底有这么多的声音!那么海底是不是很热闹?生:不是。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e95e5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2.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七单元)【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3.能说出第 4 自然段和第5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并学会围绕一个意思介绍一种事物。
【课时学习过程】主题情境创设:校园广播站通知(播放音频)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
本单元学习结束,我们将举行三年级“奇妙世界我来说”主题解说比赛,并选出“星级解说员”,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导入课题: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奇妙的世界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 23 课《海底世界》,向作者学习“如何清楚的介绍一种事物”。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与学生回顾单元主题,创设“奇妙世界我来说”主题解说比赛,鼓励学生争当“星级解说员”的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以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
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任务一:初识海底,揭神秘之纱活动一:整体回顾,感知特点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指名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预设: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结:这种开头提问,结尾回答的写法,前后呼应,可真巧妙呀!这样的开头不仅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还点明了课文要介绍的正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活动二:梳理内容,理清结构(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出示思维导图,提示学生一个自然段表达一个意思。
(2)以微课的形式回顾第四单元所学“概括自然段大意的方法”。
(3)默读2-6 自然段,在学习单上完成思维导图。
(4)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作者正是从海底的光线、声音、动物、植物和矿物这五方面进行介绍,带我们认识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思维路径,以思维导图为支架,通过回顾第四单元所学的“概括大意的几种方法”,找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不仅使旧的语文要素得到了巩固,又将新的语文要素得以落实。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1070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3.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免费、长途旅行、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具准备:1、CAI课件、多媒体电脑。
2、展牌:光、声音、动物、植物、矿物3、头饰: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放课件导入: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蓝色的部分表示海洋,被海洋所包围的是陆地。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
这样辽阔的海洋底下是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放录像)2、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3《海底世界》,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对神奇的海底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
读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老师跟读)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会认吗?其它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三、精读课文1、创设情境:现在,我来做船长,你们就是潜水员,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发现了情况立即向船长报告。
2、汇报交流(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B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读出气势。
多么奇异的景象啊!(板:宁静)(2)“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游动”A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师范读。
B你们想像到了这种奇异的景象吗?请大家边想边读一读。
C海底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板书:黑暗却有光)(3)“――窃窃私语―――”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B请你和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C(演示放水中听音器)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听声音)D自己读一读。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09f0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7.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并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表现事物特点的方法。
3.通过体验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家乡的情感,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想图片,引入课题1.猜图揭题。
聚光灯出示图片:海底一角。
学生猜图。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继续畅游海底世界。
呈现出完整的海底世界图片。
揭示课题并板书:海底世界。
2.复习回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师生互动。
体验声音师:海底世界的景色到底奇异在哪儿呢?(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并交流)1.海底宁静。
(1)播放视频:波涛汹涌的海面和宁静的海底。
(2)出示文字: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3)师:多奇特的画面呀,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
2.海底静中有声。
(1)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景色奇异?(出示课文第二小节关于声音的句子)(2)师:怎样才叫窃窃私语?谁能用“窃窃私语”造句?(3)师:除了这些声音,海底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播放视频)(4)师: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甸式练习: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5)出示语句: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6)师:它们在吃东西、行进、遇到危险时发出声音,仿佛在说什么?(7)指导朗读:你们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句子吗?谁愿意来读一读?(8)总结: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有了动物们的窃窃私语,变得还真热闹。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2e59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4.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
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
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
2、同学们词语掌握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
1、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
(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学生自学,师行间巡视。
指名汇报补充朗读体会。
过渡: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2、学习第3自然段:(1)个别读。
思考:哪个词最能体现动物发声的特点?(2)什么叫“窃窃私语”?(3)个别表演——同桌表演(4)全班有感情读“窃窃私语”声。
(5)播放课件声音——四名同学学动物声音(6)齐读句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7)拓展练习问:海底动物还可能发出哪些声音?课件出示填空练习(8)齐读自然段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王老师还知道鲸群能像合唱队一样唱歌呢。
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3、学习第4自然段:(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汇报,师板书。
海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3)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
(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https://img.taocdn.com/s3/m/f5679c90f242336c1fb95e36.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1 、认读本课词语,理解“依然、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
2、通过感受语言文字以及所搜集的资料和图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3、了解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总分”构段法。
2、通过文章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1、课件、多媒体电脑。
2、展牌:光、声音、动物、植物、矿物五、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激趣导入1、复习词语2、让我们一起到海底世界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的?(播放音乐图片:海底世界)欣赏视频后,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大海深处到底是什么样吗?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那就让我们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展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学习第2、3自然段1.同学们大声朗读第2、3自然段,你发现了海底有那些景色奇异的地方?2.汇报交流(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学生换词练习说话。
B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读出气势。
多么奇异的景象啊!(板:宁静)(2)“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游动”A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师范读。
B你们想像到了这种奇异的景象吗?请大家边想边读一读。
C海底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板书:黑暗却有光)同学们,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是怎样的呢?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吗?(也不是。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c9ccfc1c5da50e2534d7faf.png)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海底给了你们怎样的感受(生说)那你们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出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3、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那好,我们一起去游览那神奇的海底世界!(课件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片)师朗诵:在深蓝的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快乐地游来游去,他们互相玩耍着、嬉戏着,成群结队地穿过造型奇特的珊瑚,穿过茂密的森林,啊!多么美丽迷人的(海底世界)啊!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学习“海底景色奇异”这部分。
1、师:是不是还想看呀!(是)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是意犹未尽!不过,没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品味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一定也会让你留连忘返的。
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用波浪线把它勾画出来,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读文,划句子,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当海面上波涛汹涌(播放海面视频)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这奇异的景色。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指名说不是)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呢(生说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同学们,请你们看(师与一学生悄悄对话)你们听到我对他说什么了吗(指名没有)师小结:私下里小声地、悄悄地说话,这就是“窃窃私语”。
那海里的这些小动物们在窃窃私语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你们同桌两个同学就像蜜蜂、小鸟一样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吧!既然如此,我们怎样才能听到海底的声音呢(生说: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现在,就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仔细聆听海底的声音吧!(播放声音课件)你们听到了什么(指名说)(出示: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你们听得真仔细!除了这些声音,海底动物还可能发出哪些声音(指名说)师:哦,你还能想象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的声音,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还想到了哪些声音(生说)你们说得真好。
海底世界教案第二课时
![海底世界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2dc7ed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3.png)
海底世界教案第二课时篇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2. 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1.抓住中心词“各种各样的声音”、“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差异很大”等具体展开分析,配以多媒体感知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模仿文中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想象海底其它的各种声音。
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文章围绕事物主要特点,通过几个典型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走进“海底世界”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
(齐读课题)2.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师:你找对了,这句话其实也是课文的中心句,它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的确,海底是一个——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二、精读感悟,畅游“海底世界”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汇报并板书:动物植物(一)抓住“声音”说”趣”1.默读2、3小节,想想这两小节分别介绍了海底动物的什么?(板书:声音活动)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海底动物声音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齐读。
点红: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1)作者把海底的声音写得多么形象啊!请你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比喻:海底有的声音像——,有的声音像——,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c1e502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7a.png)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点击课件,齐读课题)2、有小朋友去过海底吗?(没有)开动开动小脑筋,想象一下那神秘的海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自由说,学生自己评)过渡:小朋友们的想象大胆而又丰富,那么你们想去海底看看吗?(想)好,我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出发了!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时,海面上?(点击课件)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海面?(评议)2、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3、那么海底有什么声音呢?想听吗?(想)(板书:声音)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点击课件,师生齐听)4、这是谁发出的声音?5、那么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谁来说说,可以用上有的像(边说边点击课件)6、这么多的声音,还会有其他声音吗?(有)那是什么声音?(指名说)所以这里用了省略号。
7、这些声音都是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所以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到。
学习窃窃私语谁能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声音?(指名读评议)8、读完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用了一种我们学过的修辞方法?(比喻)9、这些声音都是海底的动物在什么时候发出的?(指名读)10、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也给老师的耳朵增加一些美的旋律!(齐读)过渡:海底的动物除了会发出声音,还会怎样?这可是它们的最大特点了,而且是各有各的特点(板书:活动特点)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的运动方式读读,然后告诉大家。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说边说边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海底世界》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ppt课件1】【图片网址】/i?word=%C6%E6%C3%EE%B5%C4%BA%A3%B5%D7%CA%C0%BD%E7&tn=baidui 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pn=132、请打开书,翻到课文,齐读第一自然段。
是啊,孩子们,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想不想去看看这样的海底世界?【ppt课件2】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海底世界视频】:(截取其中三分钟)/v/b/57817692-2166385801.html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底世界?用一句话概括。
【ppt课件3: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海底是怎样奇异的一个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慢慢品味。
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我们现在是三年级学生了,读课文时不但要读准确,读熟练,还要学着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用笔做勾画,这才叫会读书。
也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今天老师就要看看,咱班小朋友,谁最会读书。
1、【ppt课件4】:小声读课文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感受的景色奇异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就在它的后面打个问号,把你想问的话写在旁边。
指名读,自读课文标注。
2、全班交流说你的读书收获,你从哪里感受到海底的神奇和奇异?相机出示:【自学课文C:思考1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百度搜索:自学课文】/netkj/zhxh/hdsj/zxkw.htm “依然”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仍然”,“还是”等,板书:宁静)什么是“波涛澎湃”?课件感受“宁静”【百度搜索:自学课文B 海面波涛】/netkj/zhxh/hdsj/zxkw.htm海面上波涛澎湃,而海底却依然很宁静,多么奇异的景色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齐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百度搜索:自学课文D :思考2,齐读】/netkj/zhxh/hdsj/zxkw.htm除了宁静,还有什么奇异的地方?(点拨,读书,板书:黑暗)黑到什么样?我们跟随潜水员一起来感受一下【百度搜索:自学课文E :黑暗的深海】/netkj/zhxh/hdsj/zxkw.htm(模拟演示)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那些闪烁的光点是什么?(点击光点,感受“奇异”)奇异在哪儿?读出你的感受。
【ppt课件5】齐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多么有趣、多么奇异的景色啊!一起来感受一下(再读)拓展资料:海底冷灯/netkj/zhxh/hdsj/jsqy2.htm 还有更神奇的呢!海底的这些小动物们还常常在做什么?(窃窃私语)你是怎么知道的?【ppt课件6:】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思考:“是否”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是否”什么意思?你能给换个词吗?(是不是)这样的问句我们叫它“设问”。
分角色读。
男女生互换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海底怎么样?(有声音)刚才和潜水员一起到了海底,听到有动物的声音了吗?(没有)那是怎么听到动物的窃窃私语的?(用水中听音器),不用水中听音器能听到吗?不能。
为什么?想听听是怎样的声音吗?戴上听音器仔细的听一听【百度搜索:自学课文G:海底声音】/netkj/zhxh/hdsj/zxkw.htm你听到了什么?这声音有多大?所以叫“窃窃私语”。
(板书:窃窃私语)小动物们是怎样窃窃私语的?(ppt课件7:齐读句子1)2: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师:比较一下,句子1和句子2有什么不一样?那个句子更好?为什么?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修辞方法?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句子吗?那我们用笔把它勾画出来并好好地读一读吧。
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师生合读。
还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启发想象,想到我们熟悉的声音。
)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ppt 课件8】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_,有的像____,还有的好像在___。
下课了,同学们在做各种活动。
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__。
集市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有的_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__。
仿写句子。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海底的奇异。
(齐读)这些声音都是怎么发出来的呢?(ppt 课件9:齐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链接ppt18:资料:所有的海底动物都会发出声音】一切海洋动物都会发出声音一般人都以为鱼类全是哑巴,显然这是不对的。
所有的海洋动物都会发出声音。
许多鱼类会发出各种令人惊奇的声音。
鼓鱼发出的声音“咚咚”,犹如擂鼓一般。
鲶鱼游来游去,声音酷似蜜蜂“嗡嗡”。
河豚鱼、参鱼、鲣鱼发出的声音,分别像狗叫、小猪叫和小耗子叫。
金枪鱼发出的声音“淅沥、淅沥”,像在下着雨。
对虾“刷刷”地发出像扫地的声音。
鲨鱼受伤时,它会向同伴发出“求救呻吟声”,仅仅在几秒钟后,远处的同伴便会闻讯赶来。
海牛妈妈总喜欢用两片胸鳍搂住小海牛,一半浮在水上,一般沉在水中,发出的声音像在唱一支美妙动听的歌曲,多么像一个搂着婴儿的母亲在给孩子唱催眠曲啊!科学家发现鲸鱼会唱歌,声音很象婉转的鸟鸣。
鲸鱼在海里无论独处或群游,唱的都是同样的歌,但节奏不相同,也不是齐唱。
将鲸鱼历年唱的歌相比较,竟发现同一年内所有的鲸鱼都唱同样的歌,但到第二年又换唱新歌。
它唱的歌还经常有新的内容,但不管这新变化如何复杂,所有的鲸鱼都能互相跟上来。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时,天气晴朗,海底会突然响起雷声,想起小猫一样的喵喵声,响起“咯咯”的欢笑声,"呱呱"的蛙鸣声,"呼噜""呼噜"的打鼾声……师: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多么奇妙、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所以作者说——齐读: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的、物产丰富的世界![ppt18上的链接到ppt3]师:景色奇异我们感受到了,物产丰富表现在哪里呢?请大家默读4、5、6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海底物产丰富,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提示:波浪线、横线、重点号或小括号等。
师生交流。
相机板书:动物多 植物多 矿物多。
师:海底的物产真的很丰富。
从哪儿看出动物多?(不止三万,是十五万)书中写了哪些动物,怎么活动的?(“ppt3”上链接到“ppt 课件10 11、12、13”) 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式。
海参靠肌肉大家不要以为我是一条什么“虫”,我的名字叫海参,虽然“我”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身上还有一个个小凸起,叫人看了害怕。
你知道吗?我虽然样子难看,但营养丰富,是山珍海味中的珍品。
不过,我是个笨家伙,没有腿,没有脚,靠肌肉的伸缩爬行。
每小时爬多远?说出惭愧——每小时只能爬四米。
海参梭子鱼深海鱼类,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火车还快,是一个独特的海洋动物,梭子鱼是最强悍的海洋食肉性鱼类之一,其生存及抵御攻击能力几乎可与鲨鱼相匹敌。
躲在草丛中的梭子鱼捕食中的梭子鱼我们是章鱼和乌贼。
我们在遭到凶猛的大鱼攻击时,就会迅速放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然后再趁机逃走。
我们的墨汁里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人。
我们只有在危险的情况下,才会施放墨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们的身体能制造墨汁,并贮藏在身体下方的圆形囊里,贮满一囊墨汁要很长时间,所以不到万分危急我们是不施放的。
章鱼乌贼【百度搜索:自学课文I:鱼类运动】/netkj/zhxh/hdsj/zxkw.htm师:多么有趣多么奇异的海底动物啊!读出你的感受(“ppt13”链接到“ppt10”即上图1.齐读)这段的几句话都是围绕一个句子写的,是哪句话?谁能找出来?这个句子叫什么句?把它标注在旁边(中心句)在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有这样的句子?(小镇的早晨,中心句在后面)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善于发现这样的句子,并标注出来。
然后仔细读读,体会它的好处。
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引读)我们知道,在陆地上,有山峰、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可是你知道吗,海底也有。
(齐读句子)海底的植物还很特别呢?谁来说一说?(点击“ppt10”链接到“ppt课件14”: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引导仿写句子)海底还有什么?(齐读“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pt 课件15】中看出什么?有的时候,因为需要,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写出来,就用几句话简单的概况一下,这样的写法叫——略写。
这段就是略写。
略写的好处是只用一两句话就能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略写的好处。
(引读)哪部分是详写?你觉得详写好还是略写好?为什么?有详有略才能使文章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这种方法,让你的作文详略得当,生动感人。
现在让我们再来齐读4、5、6自然段,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海底怎么样?是啊,闪烁的光点,奇妙的声音,有趣的动物,丰富的物产,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难怪作者这样说(课件,齐读: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再读)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海底,迷人的海底,令人向往的海底世界!让我们再一次高声赞叹!再读: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么美的海底世界,你一定想让它永驻心中,并与别人分享,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你喜欢的段落或背诵他们,看谁能把自己的喜爱之情通过自己的朗读传递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喜悦和惊喜。
除了这些,你还想积累摘录哪些句子?(打比方的、拟人的、设问句、作比较的、列数字的、抓中心句)善于把文中的好句子摘录下来,背诵下来,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信同学们都能学会并掌握这种方法。
其实,这神秘的海底还有许多秘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现在等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