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说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的主要倡导人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
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
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
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
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
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
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
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
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
krashen
语言输入假说1.语言输入假说概述2O世纪8O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书中提出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监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 distinction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
Krashen 将他的五大假说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输人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
语言输入假设作为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区分了“学习”与“习得”的概念。
他指出:学习者是通过“学习”和“习得”两种途径来习得第二语言的。
二语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有意识地了解语法规则,背诵单词等;而二语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像儿童习得母语那样,无意识地学会使用母语。
只有在习得一门语言之后才能说掌握了这门语言。
那么,学习者必须要置身适当的语言环境中,接受适当的语言输入,才能自然地习得第二语言。
同时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十l。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t十l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才能习得这门语言。
2.理想语言输入的特点(1)可理解性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作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那么如果学习者不能够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就不能习得语言。
克拉申 语言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克拉申理论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又称“监控理论”)。
此理论主要由五大假说组成: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1] [2]一、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一)习得/学得假说习得/学得假说是克拉申所有假说中最基本的一个,是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
这一假说认为:发展第二语言能力有两个独立的途径:“习得”是下意识过程,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在所有的重要方面都是一致的;“学得”则是有意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了解语言”(即获得有关语言的知识)。
“习得”是潜意识(subconscious)过程,是注重意义的自然交际结果,正如儿童母语习得过程。
“学得”(learning),是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
Krashen认为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语言学得(language learning)。
语言是潜意识过程的产物。
这一过程和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过程很相似。
它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自然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所关注的是交流活动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
语言习得则是正式教育的产物。
正式教育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其结果是学习者能获得一些有意识的和语言相关的知识。
Krashen指出学得不能转换成习得。
例如,使用母语者尽管不懂语法规则,却可以正确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而语言学习者虽然有完备的语法知识,却很难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自如。
因此,对二语习得来讲,自然的语言环境比有意识的学习更为有效。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一、引言监控理论是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
该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本文将对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进行述评,旨在阐明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发展历程以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二、克拉申监控理论概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假说: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其中,习得-学习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潜意识的语言习得过程实现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过程。
监控假说则认为,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根据情况选择使用习得的知识或学习的知识。
三、克拉申监控理论的发展自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提出以来,它一直是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虽然该理论在某些方面仍有争议,但它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监控理论的各个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理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克拉申监控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该理论强调了可理解性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其次,监控假说启示我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应注意运用习得的知识,而非仅依靠学习的知识。
最后,情感过滤假说提醒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以降低情感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它为我们理解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该理论强调可理解性输入、习得-学习差异以及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尽管监控理论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的研究加以解决和完善。
例如,如何准确定义“可理解性输入”以及如何有效降低情感过滤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便更好地将监控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中。
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二克式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输入,促进习得 (二)、改善环境,提高效率 (三)、降低焦虑,激发动机 (四)、习得学得,相辅相成 (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三是非语法程序安排( 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 口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 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四是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 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地 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
一是可理解性(comprehensi1ility)理解输入的语言材 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 而言,只是一种噪音。
二是既有趣又有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要使语 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 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 觉中习得语言。
(三)、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 分。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 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 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 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 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
(四)、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这个假设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
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口的语了, 这就是克拉申所说的可理解输入不是二语 习得的充分条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 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们对语言输入 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 入的多少,这也正是克拉申述的内容。
克拉申监控理论
克拉申监控理论⼀、综述克拉申是美国南加州⼤学的教师,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语⾔习得,并于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包括“五⼤假说”,它们是:(1)习得——学得假说。
(2)情感过滤假说。
(3)监控假说。
(4)输⼊假说。
(5)⾃然顺序假说。
(⼀)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在习得者第⼆语⾔能⼒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的认识。
“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的⾃然交际的结果,⼉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过程。
与之相对的是“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的了解和对其语⾔形式和语法概念的掌握。
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语⾔能⼒的发展,才是⼈们运⽤语⾔时的⽣产机制,⽽对语⾔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运⽤中起监控作⽤,⽽不能视为语⾔能⼒本⾝的⼀部分。
克拉申断⾔,学得的知识与习得的知识⼆者是相互独⽴的,不存在转换关系。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是语⾔使⽤者⽤以对所表达的语⾔进⾏编辑的⽅式。
语⾔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能⼒。
⽽语⾔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知识,只是在第⼆语⾔运⽤时起监控或编辑作⽤。
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的是检查语⾔输出的正确性。
它能否发挥作⽤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时间充分,即语⾔使⽤者必须要有⾜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语法规则;2.懂得语法规则,即语⾔使⽤者必须具有所学语⾔的语法概念及语⾔规则知识。
3.关注语⾔形式,即语⾔使⽤者的注意⼒必须集中在所⽤语⾔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的正确性。
(三)语⾔输⼊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在五⼤假说中,语⾔输⼊假说⽆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最具重要性。
克拉申二语习得假说
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说克拉申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所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以及引发讨论最多的理论。
克拉申的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习得”和“学得”有什么区别?它们在学习者形成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是克拉申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它们在心理过程、发生环境、知识性质和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等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并且这两个过程也不能互相转化。
“习得”是下意识(subconscious )的过程,类似于儿童获得母语的过程。
习得者的注意力放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非语言本身的形式上。
通过自然交际,习得者下意识地将语言进行内化,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
“学得”则是有意识(conscious )的过程,学习者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而非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学习者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习得”来的语言,储存在大脑的语言区;学得来的语言,贝U不在语言区存储。
“习得”与“学得”的区别(2)监控假说( The Mo nitor Hypothesis )“监控”即注意、留心、纠正语言的形式。
克拉申认为,“习得”使人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二语学习者通过“习得”的知识生成语言输出;“学习”起到的作用有限,主要是让人有意识地判断和调整自己的语言形式,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
这种判断、留意、调整的过程就是监控的过程。
监控既可能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也可能在其之后。
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 )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的主要倡导人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
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
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
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
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
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1 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2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在关系。
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
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
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在口头表达时,人们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
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进行。
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
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 公式。
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 + 1 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 假说组成
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 进行。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 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他 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克拉申认为,只 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 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 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 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 i + 1 公式。i 代表习 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 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 i + 1 的输入 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 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 入。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可理解性 ( comprehensibility)。理解输入的 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 incomprehensible ) 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 一种噪音。 2)既有趣又有关 ( 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 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 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 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 ( not grammatically
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悉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 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 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悉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 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悉得的必要 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 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comprehensible input “i+1”。+ 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 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 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 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稍 后我们详细说明。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 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 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 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 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 (5)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设来说明心理或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 响。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 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 响着他悉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因素是:1)动机(Motivation) 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2)信心(Selfconfidence)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 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忧虑程度(Anxiety) 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 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 这一假设有点偏语言教学经验谈,它的重要性也常被忽视。(后来 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试图说外语而又说不出来时因焦虑而在脑部产 生的电流,可以电死一只老鼠,可见学外语时的焦虑程度之高。) 情感因素的作用:语言输入→Filter→语言习得机制→习得到的能 力 2、监察模式与外语教学
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说
克拉申关于⼆语习得的五个假说三、克拉申关于⼆语习得的五个假说克拉申是⼆语习得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的学者,他所提出的语⾔习得理论,是近⼏⼗年来影响⼴泛、解释全⾯以及引发讨论最多的理论。
克拉申的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习得”和“学得”有什么区别?它们在学习者形成第⼆语⾔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什么作⽤?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是克拉申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两个独⽴的过程,它们在⼼理过程、发⽣环境、知识性质和知识在⼤脑中的储存等诸多⽅⾯都各不相同,并且这两个过程也不能互相转化。
“习得”是下意识(subconscious)的过程,类似于⼉童获得母语的过程。
习得者的注意⼒放在语⾔所传递的信息上,⽽⾮语⾔本⾝的形式上。
通过⾃然交际,习得者下意识地将语⾔进⾏内化,⾃然⽽然地获得语⾔能⼒。
“学得”则是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学习者将注意⼒放在语⾔形式上⽽⾮语⾔所传递的信息上,学习者通过听教师讲解语⾔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习得”来的语⾔,储存在⼤脑的语⾔区;学得来的语⾔,则不在语⾔区存储。
“习得”与“学得”的区别习得学得获得⽅式⾃然交际关注语⾔传达的意义对语⾔的正式学习关注语⾔形式⼼理过程下意识、内隐学习有意识,外显学习知识类型隐形的语⾔知识难以⽤语⾔表达的程序性知识显性的语⾔知识可以明确阐述的陈述性知识储存⽅式⼤脑左半球语⾔区在左半球,不⼀定在语⾔区功能⽤于语⾔的⾃动加⼯,是语⾔理解与⽣成的主要源头主要⽤来监控语⾔的加⼯过程,⽤于语⾔输出的监控和调整(2)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即注意、留⼼、纠正语⾔的形式。
克拉申认为,“习得”使⼈获得真正的语⾔能⼒,⼆语学习者通过“习得”的知识⽣成语⾔输出;“学习”起到的作⽤有限,主要是让⼈有意识地判断和调整⾃⼰的语⾔形式,注意⾃⼰的语⾔是否正确。
浅谈对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
浅谈对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二语习得是指在自然或者有指导的情况下,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受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的启发,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二语习得理论,在其著作《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监察模型”。
克拉申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为情感因素和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该理论由5大假说构成,分别为: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下面我将就这五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习得与学习假说习得和学习假说是克拉申五种假说中最重要的,也是广为语言学家和从业者所熟悉的。
习得和学习为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者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语言的能力。
习得是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行为与过程,例如儿童获取第一语言就是一种习得过程,其结果便是形成语感。
这种习得来自于自然环境中有意义的交流,谈话者注重的是表达意思而非语法规则正确与否。
而学习是可观察且有意识的,在语言学习中,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区分语言习得与学习的标准是学习者对语言规则运用的有意识程度,而非语言环境。
此外,克拉申还提出了著名的“无接口”理论,即习得的知识与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两种相互独立的知识,无法转换。
然而,对克拉申的这种“无接口”理论有部分人士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学习者在课堂环境中学到二语语法知识是他们关于目的语语法理性知识的主要来源。
经过反复操练和实践运用以后,这种外显知识即学习的知识可变得程序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转化为内隐知识,即习得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有接口”理论。
笔者认为,这种不同意见的出现很有意义,既体现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为二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二、监控假说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在用第二语言表达时,常常会不自觉留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
这种“注意”或“留心”其实就是监控过程。
其基本意思为:言语由“习得系统”产生,学习只有一种功能,即“监察”或“编辑”。
(完整word版)克拉申二语习得五假说
Krashen’s five hypothesis——Krashen’s Monitor Theory Five basic hypotheses:1)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Acquisition: naturally,subconscious,informal,Learning:consciously,formal,’know about the second language,analysis and correction of errors formally and explicitly addressed.Krashen supports this claim as follows:(i)there can be acquisition without learning。
Competent language learners mayspeak the language without consciouslyknowing the rules。
(ii)there are cases where people can 'know' a rule but do not use it in normalinteraction。
(iii)in any case, nobody knows all the rules of a language。
Grammatical explanations even in languages as widely studied as English do not cover the largely unconsciously knowledge of a native—speaker。
It often takes linguists years to describe rules which are relatively easily acquired (Ellis 1985).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are not defined by 'where' a second language occurs。
krashen
语言输入假说1.语言输入假说概述2O世纪8O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书中提出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监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 distinction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
Krashen 将他的五大假说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输人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
语言输入假设作为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区分了“学习”与“习得”的概念。
他指出:学习者是通过“学习”和“习得”两种途径来习得第二语言的。
二语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有意识地了解语法规则,背诵单词等;而二语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像儿童习得母语那样,无意识地学会使用母语。
只有在习得一门语言之后才能说掌握了这门语言。
那么,学习者必须要置身适当的语言环境中,接受适当的语言输入,才能自然地习得第二语言。
同时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十l。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t十l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才能习得这门语言。
2.理想语言输入的特点(1)可理解性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作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那么如果学习者不能够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就不能习得语言。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1 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2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
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
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
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在口头表达时,人们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
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进行。
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
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 公式。
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1 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2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
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
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
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在口头表达时,人们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
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进行。
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
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 公式。
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 + 1 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一)概述
克拉申赞同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律是有一定 的顺序的。克拉申还通过实验得出习得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语素是 按照一定的顺序的,这种顺序不受学习者母语和年龄的影响,称为自然 顺序。 科德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中提出的内在大纲 (builtin syllabus),并提出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 映。科德还认为,当教师的教学安排与学生习得规律内在大纲不一致时 ,就会影响二语习得。
四、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监控假说的内容
1、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人脑
潜意识系统
意识系统
习得
驱动话语输出
学习
监控者
2、监控:对输出的言语形式进行检查和控制。学习只对表达有作用, 对理解不起作用。换句话说:说话者的话语内容及流利程度由“习得”
决定;监控的作用是改变说出或写出的话语形式的错误。
许多学者认为,习得与学习这两个过程在实践中是难易区分的。事实上在习得发生 的目的语环境,也可以伴随着“学习”过程,在学习发生的环境也可以产生习得过程, 二者并不因环境不同而截然分开。有学者提出了有接口理论,认为学习的知识可以转化为 习得的知识。学习的知识经过反复操练会程序化、自动化,从而转化为内隐知识。 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不仅在课堂中接受正规的学习,他们还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课 外阅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动。正式的课堂教学与非正式的课外习得应该互相补充。 习得的知识也可渗透到学习的知识中。二语学习者在应用二语过程中,不断发现语言规 律,总结语言知识并创造性使用这些规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意识的学习。
3.习得是首要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而学习实际
上是辅助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 [A1]: 这点要重点说,主要就是大人和小孩学习的区 别
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的 进行。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克 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 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 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 i + 1 公式。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 i + 1 的输入并不需要 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 入。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 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 incomprehensible ) 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 2 既有趣又有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 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 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 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 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 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4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1)。 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地 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 (4)情感过滤假说(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这个假说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 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 “吸收”(intake)。 克拉申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是: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 影响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2)性格。自信,性格外 向,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 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焦虑感较强者,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反之,则容易得到更 多的输入。 (5)自然顺序假说(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一个特定的自然顺序进行的。在语言习得 的过程中,一些语法结构会先于其它语法结构被学习者掌握,而且这种先后顺序与学习者的 年龄、母语背景及学习条件等无关。例如,在儿童和成年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 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无论有没有课堂教学的指导, 这种顺序都是不变的。 克拉申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 们的目的是要学生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说 克拉申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所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是近几十 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以及引发讨论最多的理论。 克拉申的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习得”和“学得”有什么区别?它们在学习者形成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什么作 用?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是克拉申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它们在心理过程、发生环境、知识性质和 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等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并且这两个过程也不能互相转化。“习得”是 下意识(subconscious)的过程,类似于儿童获得母语的过程。习得者的注意力放在语言所 传递的信息上,而非语言本身的形式上。通过自然交际,习得者下意识地将语言进行内化, 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学得”则是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学习者将注意力放 在语言形式上而非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学习者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 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习得” 来的语言,储存在大脑的语言区;学得来的语言,则不在语言区存储。 “习得”与“学得”的区别 习得学得 获得方式自然交际 关注语言传达的意义 对语言的正式学习 关注语言形式 心理过程下意识、内隐学习有意识,外显学习 知识类型隐形的语言知识 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程序性知识 显性的语言知识 可以明确阐述的陈述性知识 储存方式大脑左半球语言区在左半球,不一定在语言区 功能用于语言的自动加工,是语言理 解与生成的主要源头 主要用来监控语言的加工过程, 用于语言输出的监控和调整 (2)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监控”即注意、留心、纠正语言的形式。克拉申认为,“习得”使人获得真正的语言 能力,二语学习者通过“习得”的知识生成语言输出;“学习”起到的作用有限,主要是让 人有意识地判断和调整自己的语言形式,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这种判断、留意、调整 的过程就是监控的过程。 监控既可能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也可能在其之后。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 三个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 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 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 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根据监控的程度,二语学习者分为三类:1)监控过多者,即过度关 注语言形式,结结巴巴,词不达意;2)监控不足者,即不受外界干扰,对语言错误的纠正 只凭感觉;3)监控合理者,即以不影响交际为前提运用监控手段。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时, 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
批注 [A2]: 可以举一些外国人说中文的好玩的例子
批注 [A3]: 这四点 就是做 APP 可以借鉴的了
批注 [A4]: 这是不是和用户痛点快点啥的有关,个性化定 制 批注 [A5]: 这点很有用啊 ! 因为复数啊 所有格啊 时 态啊 是英语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