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脾脏PPT课件

15
16
脾转移瘤
• 极少见,主要原发病变是乳腺癌和肺癌
17
脾梗死
18
polysplenia
1.有一个或多个副脾。为结节状或球状的组织,密度或增强 特性与正常脾脏相同。
2.脾脏异位,可位于右侧腹部。 3.多同时有多脏器的移位症,如右位心、异位的肝、胃肠、
胆囊胆道等,即内脏异位症。 4.个别病例有可能同时发生胆囊先天缺如、心脏与大血管发
31
出血坏死型
• 体积:常明显增大,且为弥漫性。 • 密度: 很不均匀,坏死区域的CT值比水肿更低,出血广泛
时,密度普遍升高,可能掩盖坏死。 • 胰腺边缘轮廓 :由于炎性渗出,胰腺边界模糊不清。 • 胰周改变:脂肪坏死、积液、肾前筋膜增厚
32
33
胰腺肿瘤
1.囊性肿瘤 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潜在恶变 2.实性肿瘤 胰腺癌 胰岛细胞瘤 胃泌素瘤 胰高血糖素瘤 转移瘤 淋巴瘤 肉瘤
13
14
脾淋巴管瘤
• 成因:局部淋巴液引流受阻,积聚而形成囊状扩张。又称 淋巴水瘤,为良性淋巴管畸形。
• 病理上分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和囊状。囊状主要见于身体 的软组织部位。
• 病变累及多个脏器称淋巴管瘤病。 • 影像学表现:脾大,单或多个低密度灶,界清,内见粗大
间隔,CT值偏高(含有蛋白);增强后瘤壁及间隔强化, 中心无强化。 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病变。
胆总管梗阻性扩张,包括胆总管、胆囊、总肝管、肝内胆 管异常扩张,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可不扩大。
37
38
39
40
MRI表现
在T1WI+FS 上胰腺癌表现为低信号,GRE动态增强动脉
期和实质期均为低信号
16
脾转移瘤
• 极少见,主要原发病变是乳腺癌和肺癌
17
脾梗死
18
polysplenia
1.有一个或多个副脾。为结节状或球状的组织,密度或增强 特性与正常脾脏相同。
2.脾脏异位,可位于右侧腹部。 3.多同时有多脏器的移位症,如右位心、异位的肝、胃肠、
胆囊胆道等,即内脏异位症。 4.个别病例有可能同时发生胆囊先天缺如、心脏与大血管发
31
出血坏死型
• 体积:常明显增大,且为弥漫性。 • 密度: 很不均匀,坏死区域的CT值比水肿更低,出血广泛
时,密度普遍升高,可能掩盖坏死。 • 胰腺边缘轮廓 :由于炎性渗出,胰腺边界模糊不清。 • 胰周改变:脂肪坏死、积液、肾前筋膜增厚
32
33
胰腺肿瘤
1.囊性肿瘤 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潜在恶变 2.实性肿瘤 胰腺癌 胰岛细胞瘤 胃泌素瘤 胰高血糖素瘤 转移瘤 淋巴瘤 肉瘤
13
14
脾淋巴管瘤
• 成因:局部淋巴液引流受阻,积聚而形成囊状扩张。又称 淋巴水瘤,为良性淋巴管畸形。
• 病理上分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和囊状。囊状主要见于身体 的软组织部位。
• 病变累及多个脏器称淋巴管瘤病。 • 影像学表现:脾大,单或多个低密度灶,界清,内见粗大
间隔,CT值偏高(含有蛋白);增强后瘤壁及间隔强化, 中心无强化。 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病变。
胆总管梗阻性扩张,包括胆总管、胆囊、总肝管、肝内胆 管异常扩张,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可不扩大。
37
38
39
40
MRI表现
在T1WI+FS 上胰腺癌表现为低信号,GRE动态增强动脉
期和实质期均为低信号
《脾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精品文档
二、脾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一)探测仪器 脾的探测选用高分辨力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5.0MHz,仪器增益条件与肝超声探测 相同。
精品文档
(二)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探测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不宜在饱餐后进 行,空腹探测图像更清晰,以免脾过多的向后 方移动。为清楚显示脾门区、胰尾、左肾附近 肿物或进行左上腹部鉴别诊断,可在空腹情况 下饮水300-500ml后再查,小儿可在哺乳后进 行。
好发于肢体皮下组织,在脾很少见。
声像图表现为脾增大,内见由无数大小不等的 ,具有菲薄光整囊壁的小无回声区构成的蜂窝样 团块,瘤体后方回声增强。淋巴管瘤体积较大, 缺乏张力,加压扫查常可见瘤体变形,与海绵状
血管瘤相鉴别。 精品文档
3. 脾恶性淋巴瘤
常为全身性淋巴瘤的一种表现。根据 其生长方式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精品文档
(二)多囊脾
此病为先天性多囊性疾病 在脾脏的表现。
声像图表现:
脾明显增大而失去正常 形态,肋缘下探及大部份脾 。脾实质内布满了大小不一 、紧密相连的无回声区,边 缘尚光滑整齐。也可因挤压 而变形,囊肿之间已无正常 脾实质回声,均表现为因囊 肿而引起的回声增强。常探 及多囊肝、多囊肾图像。
精品文档
病灶多以实性回声为主内部出现不规则的液性暗区病灶外周可见声晕后方回声一般无增强或有稍有增强48三鉴别诊断1脾肿瘤与脾结核鉴别脾结核为类圆形混合型回声边缘不清晰内可见散在的强回声光斑后方有声影
民大附院电诊室 莫德格
精品文档
目的
1.掌握肋间斜切及侧腰部冠状切面 的脾脏超声表现。
2.掌握脾肿大程度的确定依据。
精品文档
脾淋巴瘤
精品文档
4.转移瘤 分三种类型
二、脾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一)探测仪器 脾的探测选用高分辨力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5.0MHz,仪器增益条件与肝超声探测 相同。
精品文档
(二)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探测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不宜在饱餐后进 行,空腹探测图像更清晰,以免脾过多的向后 方移动。为清楚显示脾门区、胰尾、左肾附近 肿物或进行左上腹部鉴别诊断,可在空腹情况 下饮水300-500ml后再查,小儿可在哺乳后进 行。
好发于肢体皮下组织,在脾很少见。
声像图表现为脾增大,内见由无数大小不等的 ,具有菲薄光整囊壁的小无回声区构成的蜂窝样 团块,瘤体后方回声增强。淋巴管瘤体积较大, 缺乏张力,加压扫查常可见瘤体变形,与海绵状
血管瘤相鉴别。 精品文档
3. 脾恶性淋巴瘤
常为全身性淋巴瘤的一种表现。根据 其生长方式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精品文档
(二)多囊脾
此病为先天性多囊性疾病 在脾脏的表现。
声像图表现:
脾明显增大而失去正常 形态,肋缘下探及大部份脾 。脾实质内布满了大小不一 、紧密相连的无回声区,边 缘尚光滑整齐。也可因挤压 而变形,囊肿之间已无正常 脾实质回声,均表现为因囊 肿而引起的回声增强。常探 及多囊肝、多囊肾图像。
精品文档
病灶多以实性回声为主内部出现不规则的液性暗区病灶外周可见声晕后方回声一般无增强或有稍有增强48三鉴别诊断1脾肿瘤与脾结核鉴别脾结核为类圆形混合型回声边缘不清晰内可见散在的强回声光斑后方有声影
民大附院电诊室 莫德格
精品文档
目的
1.掌握肋间斜切及侧腰部冠状切面 的脾脏超声表现。
2.掌握脾肿大程度的确定依据。
精品文档
脾淋巴瘤
精品文档
4.转移瘤 分三种类型
脾脏的解剖及生理概述PPT课件

脾脓肿、脾结核等多为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时全 身感染的并发症,脾切除可有效去除病灶。
5、造血系统疾病
1)脾切除能够去除破坏血细胞的场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脾切除的最佳适应证,脾切除
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脾切除后患者黄疸消退、贫血 改善,但手术不能纠正红细胞骨架蛋白缺失或减少等内在 缺陷。4岁以下患儿除非有严重贫血、明显发育障碍或反 复出现溶血危象外,一般不宜施行脾切除。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行脾切除的适应证亦局限于伴有明 显脾肿大的重症患者,以改善压迫症状和消除脾功能亢进, 仅能部分纠正贫血、减少输血次数,效果不如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显著。
2) 脾切除能减少自身抗体的生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可选择脾切除以减轻溶血和血小板的破坏,但 均非首选,仅适用于肾上Βιβλιοθήκη 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 出现激素依赖时。
脾切除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疗效可达5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达80%。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时可 急诊行脾切除术。
近10年来,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 镜脾切除术已成功得到推广应用。具有创伤小、 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2、保脾手术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对脾脏重要功能缺乏认识,错误观念误导 脾外科领域几个世纪,认为脾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 无辜性脾切除被奉为经典。
二十世纪脾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证实 脾脏虽非生命必需器官,但拥有重要功能,无辜性脾切除 受到广泛质疑,各种保留性脾手术应运而生。
目录
1
解剖及生理
2
脾切除概述
3
手术适应证
4
术后并发症
一、脾脏的解剖及生理概述
脾脏结构ppt课件

02
脾脏的组织结构
脾脏表面覆盖着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脾脏被膜
脾脏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包含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脾脏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脾脏被膜的组成
脾脏被膜能够限制脾脏的过度扩张,维持脾脏的正常形态和位置。同时,被膜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缓冲外力对脾脏的冲击,保护脾脏免受损伤。
05
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脾脏疾病的类型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脾脏疾病,如脾脏肿瘤、脾脏破裂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脾脏切除、部分脾脏切除等。
手术治疗
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如栓塞、射频消融等,对脾脏进行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脾脏疾病。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辐射损伤或骨髓衰竭,脾脏可能会重新启动造血功能。
脾脏中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经过血液的细菌和颗粒,并形成脾索,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
脾脏还通过产生补体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来参与炎症和凝血过程。
脾脏具有滤血作用,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04
脾脏的疾病
脾脏肿大是指脾脏体积增大,通常是由于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脾脏呈扁长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分内侧面、外侧面、前缘和后缘四个部分。
大小
脾脏的大小因人而异,成年人的脾脏长约10-12cm,宽约6-8cm,厚约3-4cm,重量在100-250g之间。
脾脏由被膜、小梁、白髓和红髓四个部分组成。被膜是一层结缔组织,包裹着整个脾脏;小梁是脾脏内的粗大突起,将脾脏分为许多小叶;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组织构成,是脾脏内的免疫应答中心;红髓则由脾窦和脾索组成,是血液储存和滤过的主要场所。
脾脏的组织结构
脾脏表面覆盖着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脾脏被膜
脾脏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包含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脾脏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脾脏被膜的组成
脾脏被膜能够限制脾脏的过度扩张,维持脾脏的正常形态和位置。同时,被膜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缓冲外力对脾脏的冲击,保护脾脏免受损伤。
05
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脾脏疾病的类型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脾脏疾病,如脾脏肿瘤、脾脏破裂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脾脏切除、部分脾脏切除等。
手术治疗
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如栓塞、射频消融等,对脾脏进行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脾脏疾病。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辐射损伤或骨髓衰竭,脾脏可能会重新启动造血功能。
脾脏中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经过血液的细菌和颗粒,并形成脾索,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
脾脏还通过产生补体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来参与炎症和凝血过程。
脾脏具有滤血作用,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04
脾脏的疾病
脾脏肿大是指脾脏体积增大,通常是由于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脾脏呈扁长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分内侧面、外侧面、前缘和后缘四个部分。
大小
脾脏的大小因人而异,成年人的脾脏长约10-12cm,宽约6-8cm,厚约3-4cm,重量在100-250g之间。
脾脏由被膜、小梁、白髓和红髓四个部分组成。被膜是一层结缔组织,包裹着整个脾脏;小梁是脾脏内的粗大突起,将脾脏分为许多小叶;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组织构成,是脾脏内的免疫应答中心;红髓则由脾窦和脾索组成,是血液储存和滤过的主要场所。
脾脏肿大PPT课件

3.慢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所致的脾脏肿大,一般为轻、中度肿大,症 状有贫血、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可有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系明 显增生活跃、血清间接或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增高。
4.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快,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 脾脏多呈轻度肿大;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随着病情发展,脾脏可高 度肿大。外周血检查可见未成熟早期白细胞,骨髓象可见大量原始细 胞或幼稚白细胞,一般根据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检查可区分各型白血 病。
.
23
鉴别
• 鉴别
1.感染性脾大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皮肤淤点、肝脾及淋巴结肿 大,脾大一般为轻度,质软。这类疾病包括伤寒、败血症、病毒性肝 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等疾病,一般通过相应病原体检测可作出 诊断。
2.肝硬化有肝炎或饮酒等病史,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 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出血倾向、腹水等,体检见腹壁静脉曲张,脾 脏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者可表现为巨脾, 晚期可发生脾功能亢进。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B超等 检查可作出诊断。
脾脏肿大
.
1
•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
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 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 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 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
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地柔软的 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年人的脾长约
CT脾脏各径线测量: ①脾厚径(t):脾门中心层面之脾内缘至脾外缘 的最短径;②脾长径(b): 脾门中心层面脾的最 长径(前后直线);③:脾上、下径(l):脾的上缘至 脾的下缘的垂直距离,即脾下极床位减去脾上 极床位;④脾肋单元计数(ru) :脾最大截面之层 面脾外缘占据肋单元数。
4.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快,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 脾脏多呈轻度肿大;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随着病情发展,脾脏可高 度肿大。外周血检查可见未成熟早期白细胞,骨髓象可见大量原始细 胞或幼稚白细胞,一般根据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检查可区分各型白血 病。
.
23
鉴别
• 鉴别
1.感染性脾大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皮肤淤点、肝脾及淋巴结肿 大,脾大一般为轻度,质软。这类疾病包括伤寒、败血症、病毒性肝 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等疾病,一般通过相应病原体检测可作出 诊断。
2.肝硬化有肝炎或饮酒等病史,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 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出血倾向、腹水等,体检见腹壁静脉曲张,脾 脏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者可表现为巨脾, 晚期可发生脾功能亢进。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B超等 检查可作出诊断。
脾脏肿大
.
1
•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
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 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 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 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
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地柔软的 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年人的脾长约
CT脾脏各径线测量: ①脾厚径(t):脾门中心层面之脾内缘至脾外缘 的最短径;②脾长径(b): 脾门中心层面脾的最 长径(前后直线);③:脾上、下径(l):脾的上缘至 脾的下缘的垂直距离,即脾下极床位减去脾上 极床位;④脾肋单元计数(ru) :脾最大截面之层 面脾外缘占据肋单元数。
脾脏CTMRI影像诊断PPT课件

脾脏CT/MRI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 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脾脏CT/MRI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于维 持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脾脏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 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脾脏CT/MRI影像诊断能够提供直观、 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帮助医生全面了 解脾脏的形态和功能状况,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观众提问
关于脾脏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问 题
专家解答
针对观众问题,深入解析脾脏 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注意
事项
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
多模态成像
将脾脏CT/MRI影像与超声、核 医学等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结合 ,实现多模态成像,提供更全面
的疾病信息。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影像领域与其他相关学 科的合作,共同开展脾脏疾病的 临床与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
综合诊疗
将多种医学影像技术整合应用于 脾脏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提高诊
CT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脾 脏的形态、大小、密度以 及病灶的位置和范围,有 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诊断价值
CT检查对于发现脾脏肿瘤 、血管病变以及钙化等具 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脾脏MRI影像诊断技术
适用范围
MRI检查适用于观察脾脏 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尤其 对于血管病变、肿瘤和炎 症的诊断具有优势。
影像特点
评估脾脏功能
脾脏CT/MRI影像诊断还可以评估脾脏的功能状况,如脾 脏的血流灌注、淋巴回流等,为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和 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02
CATALOGUE
脾脏CT/MRI影像诊断技术
脾脏CT影像诊断技术
01
脾脏CT/MRI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于维 持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脾脏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 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脾脏CT/MRI影像诊断能够提供直观、 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帮助医生全面了 解脾脏的形态和功能状况,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观众提问
关于脾脏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问 题
专家解答
针对观众问题,深入解析脾脏 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注意
事项
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
多模态成像
将脾脏CT/MRI影像与超声、核 医学等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结合 ,实现多模态成像,提供更全面
的疾病信息。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影像领域与其他相关学 科的合作,共同开展脾脏疾病的 临床与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
综合诊疗
将多种医学影像技术整合应用于 脾脏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提高诊
CT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脾 脏的形态、大小、密度以 及病灶的位置和范围,有 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诊断价值
CT检查对于发现脾脏肿瘤 、血管病变以及钙化等具 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脾脏MRI影像诊断技术
适用范围
MRI检查适用于观察脾脏 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尤其 对于血管病变、肿瘤和炎 症的诊断具有优势。
影像特点
评估脾脏功能
脾脏CT/MRI影像诊断还可以评估脾脏的功能状况,如脾 脏的血流灌注、淋巴回流等,为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和 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02
CATALOGUE
脾脏CT/MRI影像诊断技术
脾脏CT影像诊断技术
01
脏腑(心肺脾)PPT课件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色泽红润,质地 柔软。心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房接收回流的血液,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出。
心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心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营养需求。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 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生相克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 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 生肝;同时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 心克肺,肺克肝。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状 态。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完 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02 心
心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的位置和形态
详细描述
肺脾关系失调可能导致咳嗽、 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 调理肺脾功能以改善症状。
肺部感染可能影响脾脏的正常 功能,而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脏腑(心肺脾)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脏腑概述 •心 •肺 •脾 • 心肺脾的综合关系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概念
脏腑
中医学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 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
六腑。
五脏
主要指心、肝、脾、肺、肾,是人 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具有藏精气而 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
脾对消化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详细描述
脾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 脾还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脾还
心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心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营养需求。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 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生相克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 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 生肝;同时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 心克肺,肺克肝。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状 态。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完 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02 心
心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的位置和形态
详细描述
肺脾关系失调可能导致咳嗽、 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 调理肺脾功能以改善症状。
肺部感染可能影响脾脏的正常 功能,而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脏腑(心肺脾)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脏腑概述 •心 •肺 •脾 • 心肺脾的综合关系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概念
脏腑
中医学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 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
六腑。
五脏
主要指心、肝、脾、肺、肾,是人 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具有藏精气而 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
脾对消化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详细描述
脾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 脾还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脾还
脾脏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 脉内径可达l-2cm,脾门区及脾实质内可见增 宽的搏动性脾动脉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团探 测方向不同而呈红或蓝色,收缩期色彩明亮鲜 艳,舒张期较暗淡。脉冲多普勒呈收缩期单峰, 舒张期有持续血流信号的动脉型频谱,其流速、 流量等血流参数均高于正常脾脏。脾静脉彩色 多普勒血流团探测方向不同而呈红或蓝色,色 彩鲜艳丰富,脉冲多普勒检查,可见持续性宽 带状血流频谱,血流速度、血流量明显大于正 常脾脏。
5
• 检查体位:
• 1. 常规采用右侧卧位或右侧45°卧位。
• 2. 仰卧位:检查时脾脏不会因体位变 动而显著移位,即使脾脏较小或萎缩者 也可显示。但易受肋骨声影干扰而影响 观察
2020/11/24
6
• 1.仰卧位,将探头置于左侧腋中线与腋 后线之间,使声速朝向脊柱,以显示脾。
• 2.前倾冠状断面扫查 由上诉冠状断面, 将探头声速平面向前腹壁慢转动,直至 显示脾门和脾门血管断面时冻结。测量 脾传统长经和后经。同时动态观察脾脏 与邻近器官如肾、胃和膈的关系,并注 意有无胸腔积液、腹水和膈下积液。
•
2020/11/24
12
• 脾脏常见疾病包括:
• 1.弥漫性脾大 6.脾结核
• 2.脾囊肿 7.脾脓肿及真菌感染性脓
• 3.脾肿瘤
肿
• 4.脾外伤
• 5.脾梗死
2020/11/24
13
• 脾脏弥漫性肿大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 以下三种:
• (1)感染性脾肿大 • (2)充血性脾肿大 • (3)血液病及其它原因致脾肿大。
• ②在囊肿内可见多个小圆形附着在内壁 上的子囊回声;
• ③脾实质受囊肿压迫多呈扁平状。有畜 牧区生活史,卡松尼(Casoni)试验阳 性可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