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
乡村医生培养研究报告
乡村医生培养研究报告乡村医生培养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乡村医生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基层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他们为乡村地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治工作。
乡村医生的培养对于农村地区的健康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方案1. 提供全面的基础医学教育。
乡村医生的培养应该从基础医学知识的教育开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乡村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基础。
2.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乡村医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包括临床实践和基层卫生工作实践。
通过实践的锻炼,乡村医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技能,更好地为乡村地区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3. 多元化的培养途径。
乡村医生的培养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包括职业学校、医学院、培训班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人员参与乡村医生培养,增加乡村医生队伍的广度和深度。
三、培养效果评估1. 学术水平评估。
乡村医生的培养效果应该通过学术水平的评估来衡量,包括通过考试、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参与等。
这样可以确保乡村医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 实践能力评估。
乡村医生的实践能力是评估培养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实践能力的评估,可以了解乡村医生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并掌握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
3. 居民满意度评估。
乡村医生的培养效果也应该通过居民满意度的评估来衡量。
通过居民的反馈,可以了解乡村医生在乡村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调整培养方案和提高培养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培养资源不足。
由于乡村医生的培养要求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培养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议政府增加投入,提供更多的培养资源。
2. 基层卫生工作繁重。
乡村医生的工作压力较大,一个乡村医生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任务,导致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建议政府加强对基层卫生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乡村医生的工作负担。
3.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乡村医生培训课程建设探析
绩, 但业务素质整体不高 , 知识结构不合 理 , 仍是 目前存 在主
要 问题 。凋 研 显 示 , 培 训 课 程 建 设 过 程 中 , 程 目标 没 有 在 课
细化 , 只注重 医学知识 的专业 课 , 理论课 与实践 脱节现 象普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 工作 实行登记 考核制度 , 乡村 医生参 加在岗培训 活动主要是课程培训 , 程考核方式 以书面考试 课 为主 , 课程考核缺乏实 际临床 技能 的操作 , 乡村医生 往往 能
医学教育
21年 02
第 5
・
8 - 7
乡村 医 生 培 训 课 程 建 设 探 析
王 朋, 戴伟娟 , 雷 嘉 , 原 田
( 济宁 医学院 , 山东 济宁  ̄2 7 6 0 ) [ 摘要 ] 乡村 医生课程建设在 乡村 医生培训 中 占有重要地位 , 乡村 医生培训课程 的制定 、 从 实施 和评 估等方 面进行研 究, 为卫 生主管部 门应重视 乡村 医生培训课 程建设 , 认 加强 乡村 医生培训课程调研 , 定培 制
( ) 程 目标 细化 程 度 低 。 二 课
视 乡村 医生教育培训 工作 , 取得 了显著成 绩 , 乡村 医生 的综
合 素质有 了较 大提高 。随着科 技 的发 展 、 社会 的进步 、 医学 模式 的转变 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的加快 , 乡村 医生 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 以适应新农村 卫生事业 的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 设是 当前深 化医药卫 生体制 改革 的重点任务之一 , 根据 卫生部 下发的《9 120 19—00年全 国乡村
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 乡村 医生课 程培训 目标也 在不 断发展 , 对课程 目标的宏观把握和具体量 化显得极 为重要 。
谈农村医学专业的“校医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人才短缺 , 整体素质 亟待提 高。我校 农村 医学专业
立 了 以 农 村 医学 职 业 技 能操 作 为 主 线 . 改 方式 . 改
医 金堡壁鲞 : : 2 ± ! : : 握 全
施 了“ 教 — — 学—— 做 ” 一 体化
能型人才 。
用更加科 学的多元化 教学手段 取代传统 的 讲授加 演示的教学 手段 。充分利用 实训基地 和
实习 医院的各种教学模 型 , 进行仿 真训练 , 使 学 生及早 了解 临床知识 ,逐步形成一 种 以学生 为 主体 、 教师 为主导的教学格局 。
( 4 ) 建 设 精 品课 程
模式
课 程优化成五 大模 块 : 文化基 础课程模 块 、 医学 人文概要模块 、 专业基础 课程模块 、 专 业核 心课程模块 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
( 2 ) 创 新 教 学 方 式 ・ 在教学 方式上 , 采 用了案例教 学法 、 模 拟 教
习医 院共 同建 立和完 善教学 质量 监控体 系 , 建
立以能力为核 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突 出技 能考 核, 考核与 乡村 医生岗位相对 接 , 使教学评 价与 岗位 职业能力评价接轨 。 实现 了考 核内容 、 评价 标 准与临床实 际工作的统一 ,保 证了人才培 养 质量 。 五、 “ 校医合作 ”人才培养横 式的成效及 展
望
我 校是 国家 级示 范校建 设 的首批 学 校 , 农 村 医学 专业是重点 建设专业 之一 。我 校农村 医 学专业 经过 了近 三十年 的建设 ,尤其是 近两 年 的示范 校重点专业 建设 ,构建 了学校 与医院合 作培养 的“ 2 + 1 ” 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式 , 建立 了
三年制中专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大众文化成为影 响聋哑大学生 阅读取向的主要因素。 在对
影 响聋哑大学生阅读选 择的因素 中, “ 网上书评 ,媒体 推荐 ” 虽
读书活动。 另外, 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健康向上的读物 , 树
立 正确 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 。A
然是 聋哑 大学生的第二选择 , 但在重要 程度 上排 在第一 , 其占 比达到 了 5 6 . 9 %。“ 畅销书排行榜 ” 占比虽然排在第三( 3 1 . 5 %) ,
化。虽然有些卫校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设置了一定的选修课 程。 但是限于师资, 开设选修课程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1 . 3 锞程 内容偏离 I 尊 位
革进行 归纳总结 。 提 出建立 以岗位 能力需求为根本 、 以系统为主线 、 以脏 器为基础 、 以问题为 中心的课程体 系。 为三年制 中
专农村 医学专业课程体 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 词 : 三年制 中专; 农村 医学专业; 课程体 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C A2 3 .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 0 6 - 0 1 3 8 - - 0 2 发达地 区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y , m 。
选择 “ 朋友推荐” 的人数 最多 , 其次为“ 作者个人 的魅力 ” 、 “ 校 园 社 团、 图书馆 的推荐” 。 大众文化传播载体极大地拓展 了阅读空间 , 通过 了解聋哑
比网络 阅读 , 能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空间。如何引导聋哑大学生 掌握正 确的阅读方法 , 合理控制 阅读 时间 , 倡导健康 的阅读方
本思路还是没有脱离从基础到临床、 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 生物
医学模 式 , 课程体系还是建立在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 的体 系之 上, 没有进行必要 的整合和补充 , 缺乏 岗位所需的主要技能 , 比 修养 ; 为 了毕 业后 找到如意的工作 , 聋哑大学生必须顺利 完成 学业 , 他们阅读的第三动机就是应对各种考试及完成作业。
医学教育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报告
医学教育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医学教育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报告的撰写者。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就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医学教育改革也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和完善。
首先,医学教育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毕业后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其次,医学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和实用。
当前的医学课程设置仍然沿袭传统的专业分支架构,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无法满足新时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此外,医学教育考核手段依然传统化和单一化,过分注重知识记忆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
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挑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变化,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当前的迫切需求。
其次,医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过高。
医学教育对实验室设备、教学材料等资源的需求量大,加上临床实习和研究的费用,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经济负担较重。
另外,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难题。
医学教师队伍中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优秀人才,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
三、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医学教育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改革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
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和临床实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诊疗水平,培养具备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其次,优化医学课程设置。
结合国内外医学发展的趋势,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加强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引入前沿医学知识,使医学教育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此外,改进医学教育的考核体系。
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充分尊重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农村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案。
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主要面向农村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培养从事农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具体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适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和一定的院前急救能力,具有处理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能力和社区卫生管理能力,能胜任农村社区医生岗位,从事基层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医学人才。
学校制定了校医合作三结合三站式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即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习领域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学习内容与执业准入相结合。
三站式,是按照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要求相一致的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分别在核心课程期末考试、岗前培训、毕业前考核:第一站为笔试,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第二站为体格检查与操作;第三站为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试题库进行电脑模拟答题。
三、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农村医学专业(100300)四、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五、基本学制3年, 其中学生在校学习2年,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1年在临床顶岗实习。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
获得 了用人单位对农村 医学专业 的总体需求情况 。对于一些 问 卷没 有调研到 或无 法调研 到的信息 , 我们 以个别 面谈 、 电话访 谈作为补充 。 通过调研 , 使我们较全面 、 准确地把握了 目前用人 单位对 乡村医生人才需求状况及 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
1 乡 村 医 生 现 状调 查 和 需 求 分 析
去、 用得上 、 留得 住 ” 的应 用 型 医 疗 人 才 。我 校 组 织 各 科 室 主 任 及 骨 干 教 师 到 鄂 尔 多 斯 市 周 边 的 乡 卫 生 院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
心、村卫生室等 1 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农 村医学人才需求情况 与专业改革调研 , 现将人才需求 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如下 。
比较理想和合理 。当前受教育程度低的乡村 医生通过在我校 3
年 的半脱产 继续教育 和培训 , 可 以不断提高 医技水平 , 更好 地 为农 民服务 。
裹 4 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表l O 基层 卫生人员流失原因
表 5 在职继续教 育培训情况 明细
2 农村 医学专业职业能力评价、 人 才岗位胜任力评价情况
况、 人才流失情况 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1 . 1 年龄 结构 调 查 结果 分析 ( 见表 I )
表 1 年龄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 , 乡村医生文化程度为高 中或中专学历 的有 8 2人 , 占调查总人数的 7 1 . 9 3 %; 大专及 以上学历 的只有 1 1 人, 占调查总人数 的 9 . 6 5 %;初 中学历有 2 1 人 ,占调 查总人数的 1 8 . 4 2 %。农村 卫生人员低学历者 比例 过大 , 高 中和 中专学历人
的8 8 . 6 0 %, 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人员 占 I 1 . 4 0 %。 在接受过 培
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的实践探析——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Vol.28No.10Oct.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10期(上)2012年10月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改善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凸显了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医学院校应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分送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学司[2010]13号)提到,自2010年起,国家将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1赣南医学院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赣南医学院从2006年起,分三年为江西省赣州市订单式培养临床医学大专生,直接服务基层医疗单位,探索和实践了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既整合了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政府、学校、卫生局三方互赢之态,为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获得了基层医院、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良好的社会反响.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承担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与作为用人单位的卫生部门(卫生局、医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依据卫生部门(卫生局、医院)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和岗位的需求状况,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充分利用院校和卫生部门(卫生局、医院)的智力、物质、场地资源进行教育教学,“量身订做”卫生部门(卫生局、医院)需要的医疗卫生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卫生部门(卫生局、医院)就业,从而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现状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赣南医学院又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项目编号03-114-137)工作,对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订单定向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为达到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赣南医学院根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总体目标和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GMER),构建了“3.5+1.5”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及要求,强调定向医学生的知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的实践探析———以赣南医学院为例夏丹,谢清平,钟丽凤(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本文从赣南医学院探索和实践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出发,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项目,对改进和完善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农村医学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定向培养;医学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10-0181-03基金项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03-114-137)181--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尤其突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校学习三年半,毕业实习一年半,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以保证定向医学生毕业后能够向乡镇及社区提供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赣南医学院已连续三年招收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两个本科专业学生760余人及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专科学生200余人.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免费定向医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职业定位准确,专业思想巩固,学习积极性高.2完善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的建议探索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农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优势与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还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引导、协调、监督作用,同时,还要争取基层用人单位大力支持和全程参与.2.1发挥学校面向基层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功能学校应在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中做到“规范、准确”,从免费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学校都要给予更加特别的全程关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编定专门的行政班级,遴选辅导员,从严要求,规范管理.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免费定向医学生特色课程.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专门为农村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人才的一种医学人才培养方式,除具有医学教育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将来的能力结构.因此,在对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要在充分调查研究本区域范围的多发疾病,针对这些病,充分发掘优势资源和师资,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在完成全科医学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地方病、常见病的讲授与实践,增开《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健康教育》等课程.要针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目标岗位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为基层用人单位输送人才.因此,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针对基层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让免费定向医学生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历.医学院校要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将农村卫生服务实际需要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诚信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医学院校应培养免费定向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学生履行教育合同的义务,保证毕业时不到其他用人单位应聘、严格按照入学所签协议履行各项职责、积极完成定向协议所规定的基层服务年限.医学院校要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纳入培养目标中,贯穿到大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农民看病需求与基层医疗卫生现状等方面鼓励免费定向医学生以积极、端正、健康、阳光的心态到基层服务,在确保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热情服务基层,真正做到留得住、用得上.医学院校要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更清晰地对个人、对将来的就业环境进行评估,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在充分考虑国家需求的前提下,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要建设一支适应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订单定向医学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医学教育功底和较强的实践示范能力,更要对地方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有一定的了解、实践治疗和研究背景,这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订单生的质量,学校应配备一定资历的师资来完成对免费医学生的培养.2.2发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引导、协调、监管、督促作用实施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还要靠政府“有形的手”的强力推动,发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引导、协调、监管、督促作用.政府要严格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免费定向医学生就业.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的医学人才能被社会接受,学以致用,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在免费定向教育完成后,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约定,182--安排合格学生到基层工作,落实就业政策.免费定向医学生分配到定向的基层单位服务后,政府和学校应做好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后续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免费定向医学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和协议执行情况.相关机构应及时、定期和用人单位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到基层服务的政策支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可积极寻求互惠、互利、互信的合作基础,整合资源,建立“四方共赢”(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本人)合作机制,在政策上继续加强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到基层服务的优惠,保证免费定向医学生充分感受到免费定向医学教育所带来的不仅是就业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一个平台.政府要积极为免费定向医学生后续的在岗培训、继续教育、专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政策支持,以确保这支队伍能真正长期服务在基层,让免费定向医学生专业有发展,服务有提高,信念更坚定,从而实现免费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的初衷.2.3发挥基层用人单位对免费定向医学教育大力支持和全程参与作用基层用人单位要从对农村医疗卫生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分析出发,结合当地居民的多发病、常见病,积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基层用人单位可以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层用人应充分发挥扎根于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为政府和高等医学院校制定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的相关政策,提高免费定向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建设性意见,积极配合政府、学校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后续调查提供大力支持.学校就可以依据当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注重适应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掘优势资源和师资,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知识、确定传授方法及达到的效用,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以此来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层用人单位要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提供切实、有效的岗位.只有基层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有效实施订单式或免费定向医学教育.各基层用人单位应严格根据卫生部2006年发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提出的“基层卫生院每1万人配备2-3名医生”的意见,结合当地人口常规发展向政府提供切实、有效的免费定向医学生岗位需求数量.此外,基层用人单位要注重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免费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将奔赴签订的定向乡镇卫生院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城市转到农村的初期,学生都将渡过一定的适应期,这时,基层单位应给予学生在生活、心理、学习、工作、风险保障等多方面的关怀,以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环境,尽快成长.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是产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升医学教育质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迎合了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对订单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应根据后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加以调整和进一步地研究.———————————————————参考文献:〔1〕黄林邦.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2〕黄林邦,刘民,肖呈生.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9).〔3〕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4〕邓寿群,刘民.走产学结合之路,构建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培养人才模式———析赣南医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经验[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3).〔5〕延霞.“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8(6).〔6〕刘民,谢清平,汪行舟.定向培养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1(12).183--。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讨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摘要】目前农村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届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少之又少。
农村缺乏真正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探索加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医学人才;医学教育农村卫生服务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而农村人才问题已成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因此,加强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重视基层医学人才教育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1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1.1缺乏专业培训,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农村卫生机构人才紧缺,农村卫生人员没时间脱产培训,导致工学矛盾。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替代法”、“托管制”等,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一是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部分医务人员看重培训后的“证书”而非培训内容[1];二是部分医务人员由赤脚医生转型而来,年龄偏大,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三是若这批人员离开岗位,新人员难以接手。
由于缺乏具体的培训政策和机制导致缺乏专业培训成为阻碍农村卫生人才素质提高的关键问题。
1.2学历教育滞后,结构不合理目前各地农村机构医务人员学历仍以大专、中专为主[2]。
成人教育未与时俱进,教材大纲未针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编写。
即使医务人员有意提高学历但因工作繁重和体制不完善纵然花费大量精力但仍收效甚微,难有提升。
1.3实用型人才紧缺,医学生不愿下基层现本科生及研究生中,众多学生不愿下基层,而专科学生中也只有大多数学生愿意回到基层。
医学生不愿下基层的原因:①基层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②职务晋升机会少;③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④基层条件差,设备少,生活艰苦[3]。
1.4医学教育问题突出,教育模式与农村需求不符作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源地的高等医学院校,在引导人类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难题、树立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现在许多学校把“研究型”和“高精尖”人才服务于上层作为宗旨,而把服务于农村的医务人员的培养认为是职业教育的任务。
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 4
中 国高 等 医 学 教 育
21 年 01
第 8期
农 村 山 区 医疗 卫 生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韩 飞舟
( 首都 医科大学燕京 医学院 , 北京 110 ) 030
[ 要] 农村 山区医疗卫生人 才的培养 , 摘 是我 国卫 生事业均衡发展 中最艰 巨的任务 , 通过 开办北 京农
3 班风 良好。班级 目标 明确 , . 同学 关 系和 谐 , 团组 织 班
有力 , 论氛 围健 康 , 舆 组织 纪律严 明。没有学生 因违 纪受到
处分 。
4全 面发 展 。在 德 智 体 美 各 方 面 得 到 全 面 发 展 , 艺 、 . 文
入 动态补充 阶段 : 北京山区半山区的乡镇和村两级 卫生服务
机 构 的人 才 需 求 不 足 的状 况 目前 尚未 得 到 改 善 , 生 人 才 严 卫 重 不 足 成 为 北 京 山区 半 山 区医 疗 卫 生 事 业 发 展 的 主 要 瓶 颈 。
体育 、 团、 会实践 、 社 社 志愿 者 等 各 项 素 质 教 育 和 创 新 实 践 能
为 了尽快缓解北京农 村 山区半 山 区卫 生人 才紧缺 的状 况, 由首都 医科大学燕京 医学 院举办北京 山区半山 区临床医 学专科 定向班 , 采取定 向招生 、 向培养 、 向就业 的培养体 定 定
用 以 加 强 山 区 半 山 区定 向班 建 设 。组 织 系 列 方 面 有 5种 力 量, 即学 院党 委 负 责 全 面部 署 , 生 办 公 室 负 责 制 度 管 理 , 学 教 科 办公 室 负 责教 学 管 理 , 委 负 责 党 团 建 设 , 系 负 责 综 合 团 学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农村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农村医学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专业负责人:李永调研人员:李永张仲舒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一、行业现状分析(一)我国基层医疗人才资源现状(乡镇职业助理医师)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匮乏、县级医疗机构尚招录不到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下,要确保经过长达10年培养、国家直接投入愈亿元资金的免费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安心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发挥人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突出培养过程管理,努力实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目标。
(二)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
基层医疗机构医护工作者中无规定学历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
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2万人,平均每村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1.25个,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98人(我国平均每千人口医生数已达1.65人)。
农村需要实用型卫生人才。
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缺乏较高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在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中,70%~80%为中专及以下学历者。
乡村卫生室更是缺乏正规医务人员,大多为当年的赤脚医生,有助理医师或医师执照者极少。
当前农村医疗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很难满足为当地农民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部《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中就乡村医生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准入制度,新进入乡村医生队伍的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建立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制度。
明确规定培训的合格标准,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注销其执业资格。
要充分发挥高、中等医学院校的作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
各高校医学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医学教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广泛而深入。
虽然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1]。
不少乡镇卫生院出现人才断层。
相当部分卫生院只有3~4人,连基本的防疫、妇幼保健工作任务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
由于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农民“小病抗,大病养”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2]。
因此培养农村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探索高校培养农村医学专业人才模式,成为摆在各个医学院校面前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我国的医学本科教育偏向于“学术型”,这是因为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课堂教育,轻视技能教育;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忽视操作技能实践;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造成我国卫生人才“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用型人才不足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精英式”高等医学教育理念,趋同性“研究型”高等医学办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将受到严峻挑战。
特别是在针对性极强的农村医生培养问题上,“研究型”、“精英式”的教育理念,不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束缚了学校和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发展空间,也会造成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空缺和技术短板。
参考国外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与我国的高职高专人才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其差异可获得一些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有益的启示,同时借鉴这些经验以期使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3]。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摘要: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将全科医学、公共卫生服务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乡镇(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基层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我校承担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任务[1],从2010年起,学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的基础上,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乡镇(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1.整体分析我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再次明确本次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设想是:按照乡镇(社区)医疗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践分段式教学。
将传统的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型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具体改革内容2.1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群的改革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
在我校组织的基层医生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意见的调查中,大部分基层医生对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评价较低,而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非常重视,认为这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2]有密切关系。
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评估报告
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评估报告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及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中职学校中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文件精神及具体要求,在我校各级领导的的统筹安排与周密组织下以及农村医学专业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农村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经过两年的建设,医学影象课程体系改革及相关工作初显成效。
二、目的及意义为了正确评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及实用性,总体把握农村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进度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正确评估农村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是否符合我市农村医学行业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当前课程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理清优化方案及措施,为进一步的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三、评估内容此次评估的的主要内容及任务为:全面评估农村医学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是否合理;深入探讨农村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是否符合我市农村医学行业发展需要;认真比对课程体系建设是否符合农村医学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全面把握课程体系改革配套保障性措施是否健全等。
四、评估办法此次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工作一线调查法;专家访谈论证法;调查问卷法;电话咨询法;教学研讨法;实施过程记录反馈法。
五、评估工作组织实施1、计划与组织:在我校各级领导的统一组织以及农村医学专业建设直到委员会的指导下,组成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农村医学行业一线工作专家组成的调查评估小组。
认真制定评估方案、设计评估内容,并且组织参与该项工作的老师进行培训。
2、实施与执行:组织专业老师到一线调查,听取专业意见,重点分析课程体系建设是否涵盖农村医学工作全部职业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组织参与教学的老师开展教学研讨会,认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理、实一体”课程分配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同时在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投入教学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管理做好过程记录,真实反映教学实施的具体效果。
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a x lr ste v ro sa r a he o e om ig t e c n o tnt n u rc l m y tm. nd e po e h a iu pp o c sfrrf r n het a hig c n e sa d c riu u s se
人员数 量 和学 历情况 的研 究 报道较 多 , 强调 提高 乡
1 研究材 料 、 象和方 法 对 I 材料 、 象 . I 对
现有 乡 村卫 生人 员脱 产 、 脱产 培训 的教学 计 半 划 , 学 内容及 调查 问卷 等 。近 两年 在我 校 参加 培 教 训 的乡村 卫生 人员 共 3 2人 ,在 岗的 乡村 医生 1 6 7 2 名 进行 了知 识需 求状 况 问卷 调查 ( 岗的 乡村 医生 在 均 已经 过半 年 到 1 年半 的培训 ) 。年龄 2 0~4 0岁 ,
・
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教学 内容和 课程体 系改革
贺生 刘安丽
【 摘要 】 通过对 乡村 生人员继续教育教学 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的调查分析 ,找出了当前 乡
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教学 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 的问题 ,探讨 了改革教学 内容和课程结构体 系的方
法和 途 径 。
【 关键词 】 乡村卫生人员 ; 继续教育 ; 教学内容; 课程结构 【 中图分类号 】 G 4 6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l7 — 5 9 2 0 )9 0 4 — 2 8 6 (0 8 0 — 9 9 0 61
村卫生 人 员的学 历层 次 和专业 技 术水 平 , 学过 程 教 中多 采用 普通 中专 或大专 的课程 体 系和 教学 内容 , 而针 对 乡 村卫 生 人 员 实 际 T作 岗 位 和 当地 卫 生 服 务需 求 状 况进 行 课 程 体 系 和教 学 内 容设 置 改 革 的 研 究则 少见报道 近 年来 , 随着社会 的发 展 、 科技 的 进 步 和人 民生活 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 乡村卫 生 服务 需
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
农村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农村地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农村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地区积极探索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加强了教学资源的配置。
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学校和医疗机构加强了合作,积极引进了临床医学高端教育资源。
例如,一些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教授和专家被派驻到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医院进行授课和指导,丰富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资源。
同时,学校和医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了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的是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地区加强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开设了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将学生送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基层医疗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学校和医院还积极组织临床医学竞赛和病例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还注重了社会实践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医学教育忽视了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农村临床医学人才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农村地区注重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并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
学生被鼓励参加社区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了解农村地区的医疗问题和卫生需求,加深对患者的关心与理解。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
总之,农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在促进农村地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 (2)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为加强毕节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医学专业的建设,课题组深入行业调研,积极探索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为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等提供重要的运行保障和指导。
标签: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010年,国家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第一个项目是“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毕节市卫生学校作为全国1000所“示范校”建设学校之一,为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内涵建设,组织调研组深入行业开展调查研究。
1.研究背景随着医改新政不断的深化,保障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增加,人才缺口也更加突出。
贵州省的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好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
按《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定,毕节市至少需要卫技人员1.2万人,目前尚缺5000余人,缺口最大的是乡镇卫生院。
2.研究目的2012年9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农村医学专业作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在区域农村医学专业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卫生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3.研究内容农村医学专业就业岗位及准入要求;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和人才结构状况;毕业生就业岗位基本情况;专业对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4.研究对象包括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市、县、区卫生局)相关人员;二级及以下公立和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一线医生。
5.研究方法本研究由学校农村医学专业临床学科骨干教师完成。
通过查阅文献,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包括座谈会讨论、个别面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摘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为依据,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我校农村医学专业致力于服务社会和把握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将该专业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原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农村医学专业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具有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医技水平的医务工作者。
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1.1 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研究其素质、知识、技能结构,并使其和教学模块相对应。
以具体教学任务、掌握技能等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将实训、见习、实习的技能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全面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1.2 “双证书”原则:将对应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使毕业生获得学历证书和一年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1.3 行业全程参与的原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认真研究医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职业岗位及岗位要求具有的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以实际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并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把校医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主线,加大医院参与力度,聘请行业实践专家全程参与,校医共建实现培养目标。
1.4 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主持此项工作。
做到思想统一、理念统一、执行有力。
全员参与,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要广开思路,解放思想,又要科学严肃,使改革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
进行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
选取了鹤岗在我校培训212名乡村医生中的54人展开问卷抽样调查,并对我校农村医学专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查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业时间、收入状况、工作满意度及岗位培训情况等项目内容。
完善校医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医合作三结合三站式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农村医学专业宜采取”2+1+1”培养模式,定向招生方式,“校医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有所用”原则设置课程。
标签: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不能满足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建立有利于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环境,是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建设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1调研基本情况
1.1调研资料与方法我校选取了鹤岗地区在我校培训的乡村医生中54人展开问卷抽样调查,并对我校农村医学专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查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业时间、收入状况、工作满意度及岗位培训情况等项目内容。
1.2调研结果与分析
1.2.1年龄与性别调查结果和分析在收回的54 份问卷中,男性35人,女性19人。
乡村医生年龄集中在35~44岁,结构相对合理,年轻乡村医生相对较少,直接后果是导致农村卫生后续人员不足,不利于乡村卫生队伍的新老交替。
1.2.2文化程度调查结果和分析调查数据显示,乡村医生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学历的3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12人,,小学以下学历的人数为0,而初中学历有10人。
1.2.3从业时间调查结果和分析数据统计得出,乡村医生有38人从业时间在15年以上,工作11~15年的10人。
1.2.4培訓情况调查结果和分析数据统计得出,在这54人当中曾接受过岗前培训占总人数的88.75%;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的占5.45%。
在从业过程中,接受培训的有46人,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有8人。
1.2.5工作收入与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分析数据统计得出,村医月收入集中在600~2200元/月,月收入低于600元的8人,而高于2200元有30人。
调查显示
对目前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的45人,不满意的5人。
1.2.6对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和分析从统计的结果看黑龙江省农村基层对我校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非常不理想,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就业难的问题一时还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政府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由政府出面安排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先见习后就业。
1.2.7对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存在问题和成因情况调查结果和分析数据统计得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认为收入较低的28人,医技水平不高的14人,而受教育程度低有5人。
数据统计得出,造成以上问题原因为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35人,领导重视不够的8人,而卫生人员自身原因的有6人。
1.3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我国医学卫生人才”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用型人才不足的现状。
针对这种现状,我校增设医士专业,从1997年起,我校医士专业调整为社区医学专业,于1998年将社区医学专业调整全科医学专业。
2000年将社区医学专业转换为卫生保健(全科医学)专业。
2010年开设了农村医学专业,并招收1个班共36人。
2011年我校负责佳木斯和鹤岗地区乡村医生普通中专学历教育的教学工作。
1.4职业岗位(群)的情况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
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需求量少。
目前3年制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的是”通用型”医学人才。
1.5职业资格和行业规范要求情况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只能到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执业。
1.6相关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培养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重点,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在农村、基层和社区乡鎮卫生所(室)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综合卫生服务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招生对象与学制: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学制3年,毕业学历中专。
职业资格是助理执业医师,就业方向为基层、乡村、工矿企业、社区等乡镇卫生所(室)从事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综合卫生服务工作,毕业后可以参加成人专科教育入学考试,继续升学深造。
1.7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开始于1985年,至今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面向省内外招生,学制3年,为省内外林区和地方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2调研分析与建议
2.1调研结论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乡村医生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打破了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完善了校医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医合作三结合三站式人才培养模式。
2.2调研建议关于创新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农村医学专业宜采取”2+1+1”培养模式。
采取定向招生方式和“校医合作” 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有所用”原则设置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秀敏,毕光忠,张文清.对试办医学高职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1,(01).
[2]宋晓明.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人力需求现状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3]刘进中,李枫.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4]金和柏,尹德齐,周偶阳;为农村培养医学人才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