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宋教仁案的最新研究成果(2)
(3)在行刺者武士英房间发现应桂馨名片,从 应处抄出其与北京的国务院内务部秘书洪述祖 来往密电,由密电内容得知内阁总理赵秉钧有 主使之嫌。不过这些抄获文件,多系密电隐语, 并且几乎是洪、应两人之间的片面之词,确实 内容如何,亦可作不同解读。且有证据显示袁 事后曾问及洪祖述杀宋之事,洪说出实情,袁 当即变脸,洪因此急忙躲去天津。
民国《礼制》(1912年8月17日)
“男子寻常相见行脱帽礼,女子寻常相见 一鞠躬礼;庆典、祀典、婚礼、丧礼、 聘问,男子脱帽三鞠躬,女子不脱帽; 公宴、公礼式及寻常庆吊、交际宴会, 男子用脱帽一鞠躬,女子不脱帽。”
二、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宋教仁案与二月革命
洪宪帝制与护国战争
有关宋教仁案的最新研究成果(1)
剪去发辫后中国人的发式
剪掉发辫并不是恢复重新束发于头顶的 旧制,而是留短发:年岁大的人头发前 半部仍剃光,后半部留至耳门;青壮年 则多剃平头。后以西洋发式时髦,许多 人每逢立夏,依例剪平头;每逢立秋, 依例留分头。
《今昔女子观》(1912年2月1日,《申报》)
昔日女子缠足多,今日女子多天足。 昔日女子能文者少,今日女子入学堂者多。 昔日女子多柔顺之所,今日女子多英爽之气。 昔日女子谨守闺中羞不见客,今日女子靴声橐
(1)袁只是个老官僚、独人班。他所争的重点实在只 是个人的权位和荣誉,袁也有心附义,但却做了个继 任总统,已稍嫌美中不足,再因国民党又对他不信任 而防范兹严,约法改制,强迫他做了个虚君,其手下 愤愤不平,必欲革“革命”之命。
(2)袁与宋案并无直接关系,恰恰相反,他很赏识宋 教仁的才干,是手下人“为君分忧”,自作主张操办 了这一蠢事。就如同七十年代美国的“水门案”与尼 克松本无直接关系,以及“江南命案”与蒋经国本无 直接关系,都是手下忠诚者“为君分忧”弄出的乱子 一样。
2、军阀统治和混乱的中国
A、直系军阀:(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冯国璋、
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
美国、
英国
B、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 西)段祺瑞、卢永祥 日本
C、奉系军阀:(奉天、黑龙江、吉林)张作霖、 张学良、张宗昌 日本
D、冯系军阀:(西北地区)冯玉祥 苏联
E、晋系军阀:(山西)阎锡山 日本
二次革命
民国的乱象和帝制的复辟
1915年袁世凯登基 蔡锷首举义旗
(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中国如 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 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 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 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深得袁 世凯的赞许,称之为“至理名言”。
1915年,袁世凯感到自己登基 称帝的时机已经到来,因为最 近的《顺天时报》篇篇都是劝 他尽早举行朝贺仪式,然后再 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召宴外 国使臣。这正好与与袁氏祖茔 守坟人韩诚带来的消息相应验。 原来前不久,韩诚匆匆忙忙赶 来京城向袁世凯报告:袁家祖 坟夜忽冒红光,形同火炬;祖 茔附近还生长出一株状似盘龙 的紫藤树。韩诚还将一块刻着 “天命攸归”字样的泥土斑驳 的石块送上,说是最近在袁氏 祖茔中发现的。
“众望所归”的闹 剧
云南护国军将领合影。左起:李日垓、罗佩金、蔡锷、殷 承环、李烈钧
三、军阀割据
什么是军阀 军阀的势力范围
1、什么是军阀
较多人的看法,大体有三点:1、它是以军阀 首领个人为中心,以家族、亲族、同乡、同学、 师生等人际关系来维系的私人掌握的军队;2、 他们控制着一定的地盘,借以取得相对固定的 财源、兵源和政治资本;3、在他们控制的地 盘内, 军事权力高于一切,文官听命于军人, 行政权受军事权的控制。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社会习俗的改革
断发、放足、易服 改称谓、废跪拜礼、以人力车代轿、保
护并解放贱民 禁止吸食鸦片
改正朔,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
“留头不留发”,“一人 不剃全家斩,全家不剃 全村斩”
1912年3月,临时总统 府出了大总统令,“凡 未去发辫者,于令到之 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 净尽”
一根辫子代表的是 “封建余孽”,剪除 辫子就是一种和专制 王朝决裂的象征,新 的社会风尚的推广也 起到了不彻底的改变 人的思想的作用。
橐。 昔日女子主中馈惟酒食是议,今日女子结队成
军,颇有铁血主义。
革命的象征——中山装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1912年3月2日)
“官厅为治事之名称,职员乃人民之公仆, 本非特殊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 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 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礼。嗣 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 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 官厅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