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课件(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 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 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 佛狸祠。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 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 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 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 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 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 主旨。
分 尚 凭 抒 明 能 谁 报 烈 析 饭 问 国 士用 否 : 无 暮廉 ? 廉 颇 门 年颇 老 壮 壮典 矣 志 心 , 难 不 酬 已 之 之 愤 志
• 总之,《水龙吟》借景抒情。上阕以江水、远 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 广阔而淡远的画面……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景 写到人,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 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 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 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气象阔大。由客观 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 在推进中深化、升华。当夕阳西沉,孤雁哀鸣, 赏心亭上的词人,怎不对远在北方的故乡万分 思念。怎能不将其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看了又 看,悲愤地拍打起亭子上的栏杆呢?然而,这 一切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思考:上阕中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
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 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 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 几次大举北伐。
建 功 立 业 , 令 人 仰 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 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 少万兜鍪(móu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 谋。
《永遇乐》
• 步入晚年的词人,屡遭打击,空怀抱负,雄心 不死,渴望听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辛弃疾仍不心死,做着 英雄的“梦”,他做寻觅孙权的梦,是因为时 无英雄;他做刘裕业绩的梦,是因为南宋萎靡, 难成大器;他做元嘉草草败绩的梦,是为警戒 时人,不要重蹈覆辙;他梦见中原的烽火,是 因为他伤时忧国;他梦见廉颇待诏,是希望自 己虽老也能重用,一展夙愿。然而,梦终归是 梦,辛弃疾心里也十分清楚,留给他的只有无 尽悲痛。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张翰:念鱼归隐 -乡思、仇恨 、激愤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为国为民 桓温:时光流逝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
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 (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
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
被起用,但都不长。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忆烽火岁月 用佛狸祠典
抒身世之慨 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 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 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 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 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 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 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 老,遂不召。”
扩展阅读
青玉案 元夕
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 景象;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
(一)《水龙吟》:张翰,许汜、刘备,桓温
• 1、张翰——“尽西风,季鹰归未?“作者写晋人张 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 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 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 • 2、许汜、刘备——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 气”,写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 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 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 3、桓温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 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 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 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张翰:念鱼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时光流逝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张翰:念鱼归隐 -乡思、仇恨 、激愤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时光流逝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江景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山景
落日、断鸿、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人的动作
找出富有表现 力的动词,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感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苦闷
急切悲愤 忧愤孤寂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 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 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 救国的热情。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六、体会情感
• 同是登临,同是用问句结束, 两首词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 不同的心境?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 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 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 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 用刘义隆典: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江景 山景 落日、断鸿、 游子
江景 山景 落日 断鸿 游子
意 境? 修辞手法? 深层含义?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修辞手法? 山景 落日 深层含义? 断鸿 游子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深层含义? 断鸿 游子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永遇乐》表现手法:
1、运用典故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2、对比
刘裕——刘义隆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比较《念奴娇》与《永遇乐》的异同:
相同点:
①内容上:均借某地怀古
②意境上:均雄浑壮阔(豪放派)
③主旨上:均怀古伤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
不同点: ①苏轼:风格开阔明朗,旷达乐观。(抒情直抒胸臆) ②辛弃疾:风格含蓄蕴藉,激愤沉郁,读来心情更沉重。 (抒情多与典故结合)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 悲凉心情。 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 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 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 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 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 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 悲凉心情。 深层含义? 断鸿 游子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 悲凉心情。 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 抗敌救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激愤
七、艺术手法
• 两首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分 别有哪些?试作归纳。
《水龙吟》艺术特色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 意境却极沉郁。” ——《白雨斋诗话》 (一)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 景交融。 (二) 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 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 (三)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 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永遇乐》:借古讽今
诗人登停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 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孙权
刘裕
(英雄 风流)
(气吞万里如虎)
五、赏析典故
• 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分别用了 哪些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 • • • • •
(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恰当地用典,可使 诗文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如不了解 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例: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用了三国赤壁之战的典故。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该对联写的是谁?
--------辛弃疾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辛诗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 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一、作者简介:
号稼轩,宋代历城人。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 是个英雄。
(1140-1207)字幼安,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 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 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 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 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 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 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 死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水龙吟》来自百度文库
• 正值壮年的词人,慷慨激愤,拍遍栏杆,忧 愤难泄,恨恨地唱出:“倩何人换取,红巾 翠袖,搵英雄泪?”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 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 在滴血! • 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 • 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伤感落泪。 • 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就做了三军的统 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 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思考: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 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 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 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 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 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 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
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
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
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 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张翰:念鱼归隐 -乡思、仇恨 、激愤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为国为民 桓温:时光流逝 -控诉当朝、哀叹虚
掷年华、报国壮志难酬
(二)《永遇乐》 (1)全词有哪些典故?
▲ 孙权 ▲ 刘裕
▲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 ▲佛狸祠 ▲廉颇老矣 (2)这些典故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