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合集下载

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问题

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问题

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问题一﹑国际法院简介海牙国际法庭又称海牙国际法院,其正式名称为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位于荷兰海牙。

是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1945年的《国际法院规约》是以1920年《国际常设法院规约》为基础起草的,是《联合国宪章》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国际法院于1946年04月03日宣布正式成立。

同年制定的《国际法院规则》经过了1972年和1978年两次修改。

国际法院是唯一具有一般管辖权的普遍性国际法院。

法院的管辖权有两个方面:首先,法院须就各国行使主权自愿向其提交的争端做出裁决。

其次,大会或安全理事会可就任何法律问题咨询法院意见,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其他机关和专门机构也可就其活动范围内出现的法律问题咨询法院意见。

海牙国际法庭由15名法官组成。

法官候选人需要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分别获得绝对多数赞成票才能当选,每届任期9年,每三年改选1/3,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全体法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举院长,院长每届任期三年。

法官是国际法院的灵魂,他们人数虽少,但还得考虑到地区均衡,尤其是照顾到世界各大文化和主要法系。

据此原则,亚洲三名,非洲三名,拉美两名,西欧、北美、大洋洲五名,东欧两名。

二﹑关于国际法院判决执行问题的案例“执行”一词在布莱克法律词典中被解释为“强制服从法律”。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规定,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主要在三种情况下发挥作用:一是两国或者多国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二是某一国家根据强制管辖,将他国置于国际法院管辖之下,以解决其争端;三是就正式认可的联合国机关和专门机构提交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

因此,国际法院审理的案件包括诉讼争议案件和咨询案件。

从国际实践来看,尽管在大多数案件中,当事国并未明确声明不执行国际法院判决,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实践表明当事国并未“合理”、“善意”的完全遵守国际法院判决,而仅是部分履行。

由于国际法院并无关于遵守执行其判决的标准或定义,使得国家可以通过执行部分判决或者声称会遵守判决来规避最终判决的执行。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真实故事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真实故事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真实故事作者:佚名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3年第04期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在北京时间2月25日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6名美国外交人员被困伊朗,为了救出他们,中情局特工想出一个异想天开的营救计划——用假装拍电影的方式前往营救。

实际上,这部颇具好莱坞式英雄情结的电影,是以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真实故事为蓝本的。

整个营救过程听起来荒谬,但它确实发生过。

6名美外交人员趁乱逃脱1979年11月4日,一群伊朗革命激进分子冲入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使馆内66名外交人员与平民被挟持,整场危机延续了444天,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全部获释。

电影《逃离德黑兰》说的就是这444天的混乱中的一段插曲。

事件发生时,有6名美国外交人员趁乱逃脱。

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这6人在伊朗东躲西藏,后来藏匿到加拿大外交官的家中。

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非常清楚,这6人被发现是迟早的事,一旦被发现,到时不只这6人,加拿大政府也可能被卷入这场外交风暴中。

美国中情局最终决定由伪装大师门德斯策划此次营救任务。

门德斯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6名外交官顺利通过伊朗安检。

由于他们在大使馆任职,因此身份很容易被识破。

门德斯为此想出了一个超乎人们想象的疯狂计划——把他们伪装成为拍电影来伊朗选址的好莱坞工作人员。

假制片人实施真计划门德斯创建了一个伪造的电影制作公司“第六工作室”,并打印商业名片、雇佣员工,以防有伊朗人打电话来核实。

他还在娱乐报纸上做了有关这部电影的广告。

当时门德斯的好莱坞朋友手上刚好有一个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剧本,但其拍摄计划已落空,这恰好给门德斯提供了资源。

最终门德斯将这部伪造的科幻电影命名为《阿尔戈号》。

“阿尔戈”号是希腊神话中的一条船,由伊阿宋等希腊英雄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建成,众英雄乘此船取得金羊毛。

细心的门德斯还给这6名美国外交官安排了相关的好莱坞从业履历、加拿大化名和伪造护照。

1979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1979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Case Concerning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Staff in Tehran国际法院,1979 年1979 年11 月4 日,在美国驻德黑兰使馆外示威的一部分伊朗人袭击了美国使馆。

尽管美国使馆一再请求伊朗当局给予帮助,但是,伊朗的保安部队并没有进行干预或试图解除这一局势。

结果,美国使馆的整个馆舍被侵占,美国使馆人员和非美籍的工作人员被扣留,使馆的档案文件被捣毁。

11 月5 日,美国驻伊朗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的领事馆也在伊朗当局未采取任何制止措施的情况下遭到占领。

自那时起,占领者一直控制着上述美国使领馆,并将至少28 名使馆外交人员、至少20 名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其他两名美国国民扣押在使馆馆舍内作为人质。

此外,美国驻伊朗代办及另两位外交人员也被扣押在伊朗外交部的建筑物之内。

扣押人质者在11 月18 日和20 日先后释放了13 名人质,但从此后拒绝释放其他人质,以迫使美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

据称,人质们经常被捆绑和蒙面,处于极端困难和与世隔绝的境地且受到审判甚至被处死的威胁。

自美国使馆遭到占领之后,伊朗政府未采取任何措施来终止对美使馆馆舍及其人员的侵犯行为,也未对美使馆及有关人员遭受的损害进行赔偿,相反却对伊朗人占领使馆和扣押人质的行为表示赞同和认可,并拒绝与美国就此问题进行谈判。

1979 年11 月29 日,美国向国际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1)伊朗政府因容许、鼓励以及未加防止和惩处伊朗人侵犯美国使领馆及其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它根据1961 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L963 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73 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55 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有关条款对美国所负的国际法律义务。

(2)依上述国际法律义务,伊朗政府负有特别义务立即保证释放目前被扣押在美国驻德黑兰使馆馆舍内的所有美国国民,并保证允许所有这些人员以及在德黑兰的其他所有美国国民安全地离开伊朗。

1979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1979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Case Concerning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Staff in Tehran国际法院,1979年1979年11月4日,在美国驻德黑兰使馆外示威的一部分伊朗人袭击了美国使馆。

尽管美国使馆一再请求伊朗当局给予帮助,但是,伊朗的保安部队并没有进行干预或试图解除这一局势。

结果,美国使馆的整个馆舍被侵占,美国使馆人员和非美籍的工作人员被扣留,使馆的档案文件被捣毁。

11月5日,美国驻伊朗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的领事馆也在伊朗当局未采取任何制止措施的情况下遭到占领。

自那时起,占领者一直控制着上述美国使领馆,并将至少28名使馆外交人员、至少20名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其他两名美国国民扣押在使馆馆舍内作为人质。

此外,美国驻伊朗代办及另两位外交人员也被扣押在伊朗外交部的建筑物之内。

扣押人质者在11月18日和20日先后释放了13名人质,但从此后拒绝释放其他人质,以迫使美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

据称,人质们经常被捆绑和蒙面,处于极端困难和与世隔绝的境地且受到审判甚至被处死的威胁。

自美国使馆遭到占领之后,伊朗政府未采取任何措施来终止对美使馆馆舍及其人员的侵犯行为,也未对美使馆及有关人员遭受的损害进行赔偿,相反却对伊朗人占领使馆和扣押人质的行为表示赞同和认可,并拒绝与美国就此问题进行谈判。

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国际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1)伊朗政府因容许、鼓励以及未加防止和惩处伊朗人侵犯美国使领馆及其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它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L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有关条款对美国所负的国际法律义务。

(2)依上述国际法律义务,伊朗政府负有特别义务立即保证释放目前被扣押在美国驻德黑兰使馆馆舍内的所有美国国民,并保证允许所有这些人员以及在德黑兰的其他所有美国国民安全地离开伊朗。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政府已经违反并且仍在违反1961年《维也 伊朗政府已经违反并且仍在违反 年 纳外交关系公约》 纳外交关系公约》、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 年 约》、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及领事权利条 年 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罚对国际保护人员 年 包括外交代表犯罪的公约》 联合国宪章》 包括外交代表犯罪的公约》、《联合国宪章》和国 际惯例,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 :(1) 际惯例,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 )伊朗违反了 对美国承担的各项条约义务;( ;(2) 对美国承担的各项条约义务;( )伊朗有义务立 即释放拘禁于大使馆的所有人员及拘禁于伊朗外交 部的3人 并保证他们安全离境;( ;(3) 部的 人,并保证他们安全离境;( )伊朗政府应 对其不法行为向美国赔偿损失;( ;(4) 对其不法行为向美国赔偿损失;( )将对此罪行 负责的人员送交主管当局惩处; 负责的人员送交主管当局惩处;同时请求采取临时 保全措施。 保全措施。
• 对于伊朗提出的各项理由,在政治上有道 对于伊朗提出的各项理由, 但在法律上那是说不过去的。 理,但在法律上那是说不过去的。正如国 际法院所说的,即使这些事实都是真实, 际法院所说的,即使这些事实都是真实, 也不能说明伊朗的做法是正确, 也不能说明伊朗的做法是正确,不能免除 伊朗的法律责任。 伊朗的法律责任。
• 伊朗外交部长在给国际法院的两封信 中认为美国曾在伊朗进行犯罪活动, 因而伊朗的行为是合理的。
外交、领事
• 领事特权与豁免低于外交特权与豁免,按照国际 领事特权与豁免低于外交特权与豁免, 外交特权与豁免 习惯法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领事特权主要 习惯法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特权主要 包括:①人身不可侵犯权。 包括 ①人身不可侵犯权。接受国对领事官员应表 示适当尊重,采取一切适当步骤防止 适当步骤防止领事官员的 示适当尊重,采取一切适当步骤防止领事官员的 人身自由或尊严受到任何侵犯。 人身自由或尊严受到任何侵犯。领事官员除非犯 有严重罪行,不得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 有严重罪行,不得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不得 施以监禁或对其人身自由加以任何其他方式之拘 束,但为执行有确定效力之司法裁决者不在此限 。

公法案例

公法案例

1.湖广铁路债券案1979年11月,美国公民杰克逊等人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法院起诉,就1911年清政府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偿还债券本息2.2亿美元及诉讼费。

美国法院受理该案,并于1982年9月依据1976年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作出缺席判决,判决中国偿还4139万美元。

对此,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法原则多次向美国政府申明立场,同时,委派美国律师在开庭时作特别出庭,抗辩美国法院对中国的管辖。

此案后经重审和上诉,直到1987年3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驳回原告请求。

这场历时8年的案件最终完结。

2.光华寮案光华寮是位于日本京都左京区的一座约1000平方米的五层楼房。

该寮建于1931年,原属于日本洛东公寓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京都大学受日本政府委托,将该寮租用,作为当时中国留学生居住之用。

日本投降后,该寮无人管理,由中国留学生组织自治委员会自行管理,该寮改称为“光华寮”。

1950年,前中国国民政府驻日代表把“光华寮”买下作为留日学生宿舍。

1961年,台湾当局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在日本将该寮登记为“中华民国国家财产”。

1967年,台湾当局要收回该寮,并要求居住在“光华寮”里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搬出。

在遭到后者拒绝后,台湾当局以“驻日大使”陈之迈的名义向京都地方法院起诉。

1977年9月16日,该法院确认该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财产,驳回起诉。

原告不服,上诉到大阪高等法院,该法院于1982年4月14日撤销原判,发回京都地方法院重审。

京都地方法院于1986年2月判决该寮属于台湾当局。

被告不服,上诉到大阪高等法院,高等法院维持原判。

同年5月,被告向日本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撤销大阪高等法院作出的错误判决。

2007年3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就光华寮诉讼案作出裁决认定,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后,中国的国际法的主体资格已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当局就丧失了诉讼资格,撤销之前大阪高等法院等4次判决结果,将本案发回一审的京都地方法院重审。

在德黑兰的美国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在德黑兰的美国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在德黑兰的美国外交和领事人员案(美国诉伊朗,1980年)一、背景本案的一般背景就是从夏-列萨-巴列维政府被推翻和阿雅图拉-霍梅尼政权建立以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但直接导致本案的事件则是1979年11月4日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门前所举行的示威游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当时示威者袭击了大使馆的馆舍。

虽然使馆一再要求伊朗当局给予援助和保护,伊朗的卫队还是置之不顾。

示威者终于闯进使馆,拘捕了使馆人员,领事人员和非美籍的工作人员,以及当时在使馆的来宾;外交和领事的档案文件遭到洗劫。

使馆人员及在袭击中拘捕的其他人员被扣作“人质”,知道1981年1月20日为止,时间长达十四个月之久,其中只有13人在1979年11月18日和20日获释,病重的副领事于1980年7月获释。

在美国履行某些条件以后示威者将人质释放,美国无论如何认为这是无法接受的。

二、向国际法院提出的请求书美国除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呼吁外,于1979年11月20日向国际法院对伊朗起诉,请法院审理并宣布:伊朗政府违反了对美国承担的各项条约义务;伊朗有义务立即释放拘于大使馆内的全部美国人以及被拘于伊朗外交部的三个人,并保证让它们以及在伊朗的其他一切美国人安全离境而不得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审讯;伊朗应就上述侵权行为对美国赔偿损失,并将应对此罪行负责的人员送交主管当局惩处。

美国根据1961年的《维也纳外交关系条约》、1963年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强制解决争端择议定书》第1条、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及领事权利条约》和1973年《关于防止及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认为法院有管辖权。

与提出请求书的同时,美国还根据法院规约第41条提出请求指示临时保全措施,特别是请求立即释放被拘于大使馆和伊朗外交部的美国人员,并将使馆馆舍归还美国当局。

三、临时保全措施1.程序法院开庭前,院长根据《国际法院规则》第74条致电两国政府请它们“以能使法院作出之任何命令……发生适当的效力的方式行事”。

《国际公法》经典案例(二)

《国际公法》经典案例(二)

《国际公法》经典案例(二)案例八执行联合国职务时遭受伤害赔偿案1948年,在巴勒斯坦发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中,一些联合国官员、警察人员和观察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9月17日,联合国瑞典籍调解专员伯纳多特伯爵和法籍首席观察员塞雷上校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控制区内遭到暗杀事件发生以后,联合国秘书长承担了对那些在联合国领取薪金或津贴的受害人支付适当赔偿的责任,同时将国家对联合国应负责任的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大会鉴于会员国在这一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遂于同年12月3日通过决议,请求国际法院就下述问题发表咨询意见:“一、如果联合国代表执行职务时,在涉及国家责任的情况下受到伤害,联合国作为一个组织是否有能力对应负责任的法律上的或事实上的政府提出国际请求,以便就a.联合国和b.受害人或经其授权的人员所受的损害取得应有的赔偿?二、如果对问题b的回答是肯定的,应如何协调联合国的行动与受害人国籍国所可能享有的此类权利之间的关系?”1949年4月11日,国际法院就本案发表了咨询意见.法院认为,要确定联合国是否具有提出国际请求的能力,首先必须确定《联合国宪章》是否赋予了联合国以其会员国必须予以尊重的权利, 换言之,首先必须确定联合国是否具有国际人格.由于宪章对这一问题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考虑宪章想要赋予联合国以哪些特性.法院认为,联合国是国家集体活动逐渐增加的产物,为了实现其目的和宗旨,它必须要具备国际人格.从宪章的规定来看,它并不限于使联合国仅仅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而是为它建立了机关,设定了具体任务,并规定了它和它的会员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联合国和有关国家缔结条约和它在广泛领域内负有重要政治使命的事实也证明它和它的会员国具有明显不同的身份.鉴于联合国预期行使和享有且事实上正在行使和享有的职能和权利只能在它具有大部分国际人格和国际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得到解释,法院得出结论,认为联合国是一个国际人格者.不过,按照法院的解释,这并不是说联合国是一个国家,或者说它国家具有相同的法律人格和权利义务,也不是说它是一个不论何种意义的“超国家”.这甚至并不意味着它的所有权利和义务都是国际性的,只是说它是一个国际法主体,能够享有国际权利和负担国际义务,并有能力通过提起国际请求来维护它的权利.在确定联合国具有国际人格之后,法院进一步讨论联合国的国际权利当中是否包括提出大会决议中所称的那种国际请求的权利的问题.法院认为,诸如联合国一类的实体的权利和义务取决于其组织文件所明示或默示规定的以及在实践中加以发展的其自身的宗旨和职能,而联合国的会员国已经赋予了它在履行职能所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国际请求的能力.对于因违反其对联合国所负担的国际义务而对它造成损害的它的会员国,联合国无疑有提起国际请求的能力.这种损害包括对联合国本身的利益、它的行政机关、财产和受它保护的利益所造成的损害,即问题a中所称的损害.问题b是法院遇到的一个新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能从传统的外交保护的规则中得出答案,而只能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并考虑宪章的规定来加以解决.法院认为,宪章并没有明确赋予联合国就该问题中所称“受害人或他所授权的人员”所受的损害提出赔偿请求的能力,然而根据国际法,必须认为联合国拥有为使它履行自身职责所必须默示赋予它的那些权利.为了实现自身的宗旨和履行自身的职能,联合国必然要委派代表去局势动荡的地区执行重要任务.为了确保这些任务能够得以有效而独立地执行,为了对其代表提供有效的支持,为了保证这些代表以及联合国本身的独立性,联合国必须对其代表给予充分的和可以依靠的保护.因此,一旦损害发生,联合国应能要求责任国对其过错予以补救,特别应能就联合国代表因该国过错所可能遭受的损害自该国获得赔偿.不过,在因其代表遭受损害而请求赔偿时,联合国并不是在代其代表求偿,而是在维护自己享有的、确保有关国家遵守其对联合国所负担的义务的权利.法院指出,作为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代表,联合国会员国有权依国际法创立一个具有客观的国际人格和国际求偿能力的实体(即联合国),因此,法院对问题一的上述见解同样适用于责任国属于非联合国会员国的情况.关于在联合国对其代表的职能保护权与该代表的国籍国对他的外交保护权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的问题,法院认为,任何法律规则都没有规定哪种权利当属优先,也没有规定在两者发生冲突时联合国或有关国家不得提出国际请求.在法院看来,联合国和有关国家应当从善意和常识出发来求得这一问题的解决,它们可以通过缔结一项一般性的条约或在某一特定案件发生时订立协定的方式来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冲突.法院最后指出,联合国对其代表的保护行动的依据并不是受害人的国籍,而是他作为联合国代表的身份.因此,即使责任国是受害人的国籍国,也不影响联合国的国际求偿能力.结果,法院分别以15票对0票和11票对4票对问题a和问题b作了肯定答复,并以10票对5票就问题二发表咨询意见如下:“联合国作为一个组织就其代表所受的损害提出赔偿请求时,它只能以对它自身所负担的义务遭到违反为根据;遵守这一规则通常会防止联合国的行动和代表的国籍国可能享有的权利之间的冲突,并从而协调它们的请求;此外,必须考虑每一特定案件的情况,并由联合国和个别国家缔结一般性的或特殊性的协定来实现这一协调.”法院的上述咨询意见发表之后,大会通过决议授权秘书长采取必要步骤执行联合国的赔偿要求.秘书长要求以色列正式道歉,采取进一步措施逮捕凶手并赔偿54624美元.以色列政府于1950年6月接受了这一要求.由于伯纳多特伯爵的家属没有提出赔偿要求,上述赔偿款项只作为对联合国本身所受损害的赔偿.案例九卓长仁劫机案1983年,从沈阳机场运载105名乘客飞往上海的中国民航296号班机,自沈阳东塔机场起飞后,被机上乘客卓长仨、姜洪军、安卫建、王彦大、吴云飞和高东萍等6名持枪歹徒采用暴力和威胁的方式劫持.他们用枪射击驾驶舱门锁,破门闯入驾驶舱后,对舱内人员射击,将报务员王永昌和领航员王培富击成重伤.威逼机长王仪轩和副驾驶员和长林改变航程,并用枪顶着机长的头和威胁乘客要与全杌同归于尽, 还强行乱推驾驶杆,使飞机在颠簸倾斜、忽高忽低(最低离地面600米)的状态下飞行,严重危及着飞机和全机人员的安全.飞机被迫在我国渤海湾、沈阳、大连和丹东的上空盘旋后飞经朝鲜人民共和国,又飞人了韩国领空,被韩国4架鬼怪式战斗机拦截,迫降在该国的春川军用机场.飞机降落后,罪犯们又控制飞机和机上人员长达8小时之久.最后向韩国当局缴械并受到拘留.事发后,韩国有关当局对事实进行了调查,并迅速将情况通知了中国政府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会.中国外交部收到通知后,向韩国提出请求按照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立即将被劫持的航空器以及机组人员和乘客交给中国民航当局,并将劫机嫌疑犯引渡给中国处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会主席阿萨德?科泰特,秘书长朗贝尔致电韩国当局,表示对中国民航296号班机被非法劫持一事的密切关注,并相信韩国将不遗余力地安全地交还乘客、机组人员和飞机,按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大会的决议和韩国参加的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规定对劫机嫌疑犯予以惩处.随后经韩国民航局局长金彻荣的同意,中国民航局局长沈图率民航工作组一行33人于1983年5月7日赴汉城协商处理这一事件.经与韩国代表谈判签署了一份关于交还乘客、机组人员和飞机问题的备忘录.按备忘录规定,被劫持的飞机上的乘客除3名日本乘客回日本外,其余中国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先后返回中国.被劫持的飞机经韩国有关部门作了技术检修后归还了中国.对于劫机嫌疑犯,韩国拒绝了中国的引渡请求,而坚持由其自行决定进行审讯和实施法律制裁.1983年6月1日,韩国汉城地方检察院以违反韩国《航空安全法》、《移民管制法》和《武器及爆炸物品管制法》对6名劫机嫌疑犯提起诉讼.7月18日,汉城地方刑事法院开始审判.经审理后法院作出判决,判处卓长仨、姜洪军有期徒刑6年,安卫建、王彦大有期徒刑4年,吴云飞和高东萍有期徒刑2年.案例十张振海劫机案张振海,别名张萤,男,中国公民,生于1954年1月10扫,系中国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四季青乡四季青村人.1987年10月至12月,在他担任邯郸市丛台区四季青乡四季青村棉机配件厂厂长期间,曾单独或伙同他人贪污公款9639元人民币,他本人分得5505元人民币.邯郸市丛台区人民检察院认定张振海的行为已构成贪污罪.鉴于他能坦白罪行,积极退赔赃款,故于1989年12月2日该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他免予起诉.但张振海却对人民检察院的审查不满,蓄意劫机外逃.1989年12月16日,他携其妻张××,子张××登上了从北京经由上海、旧金山飞往纽约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 981航班B2++8号飞机(机上共有乘客和机组人员223名.张振海及其妻和子买的是去上海的机票),飞机起飞约20分钟后,张振海将他在背面写有“飞行员请把飞机降落在南朝鲜,3分钟不答应我就把飞机炸了”的壹角人民币纸币递给机组乘务员交机长.后又对乘务员和机长威胁说:“我要去南朝鲜,我带了300克TNT炸药”, “我们全家都来了,不想活了”,“你别骗我,你要是骗我,落地后我也把飞机炸掉”.同时,他还用右手食指拉着一根尼龙引线作出随时引爆腰间爆炸装置的姿态来威胁机组人员.鉴于此种情形,机长为了保护飞机和乘客的安全,不得不同意将飞机飞往韩国.由于韩国的机场拒绝飞机降落,飞机在油料不足的情况下,被迫降落在日本国福冈市的福冈机场(降落时间是1989年12月16日14时52分).事发后,中国驻日本使、领馆非常重视,派人亲临现场处理有关事宜.日本当局也给予了合作,使得被劫持的飞机和机上人员包括张振海的妻和子顺利返回中国.对于劫机嫌疑犯张振海,中国要求日本将其引渡回国处理.按照日本的《逃犯引渡法》,在决定是否引渡时须经法院审理.故中方首先向日方提交了请求日方将张振海临时拘留的照会,和中国有关机关签发的逮捕令.日方收到照会和中方的逮捕令后,其法院于12月末将张振海临时拘留,并将其从福冈转移到东京关押.后又应日方要求,中国派出了一个由有关机关派员组成的小组于1990年1月赴日就引渡张振海一事进行商谈.2月,中方正式提交了请求引渡的照会和对解释中国法律的一份法律意见书,以及证明张振海犯有劫机罪行和有关证据.其后又提交了补充照会.中国在照会中指出:张振海非法劫持中国民航班机,严重威胁了飞机、机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并直接损害了世界人民对民用航空安全的信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o条、第79条、第1o7条和中日双方均为缔约国的1970年订于海牙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第1条,已构成劫持飞机罪.中方还明确表示,为对张振海的犯罪行为依法进行制裁,请求日本政府将张振海引渡给中国,中国司法机关将就其劫机犯罪行为对他依法进行审判,而不对他以劫机罪以外的罪行进行处罚.日本法院经过审查决定同意引渡张振海.故日方于1990年4月28日将张振海引渡给中国.张振海被引渡回中国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分院以张掖海的行为已经构成劫机罪为由,于1990年6月30日对他提起诉讼.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0年7月18日对本案依法进行公开审理后认为,被告张振海以爆炸飞机威胁乘客生命安全的危险方法劫持飞机,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已构成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飞机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罪犯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第1o条、第79条、第52条(……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在必要时候,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及第6o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予以没收),比照第107条,对张振海的罪行类推定为劫持飞机罪,并宣布判处张振海有期徒刑8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张振海对该判决不上诉.此案经移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后依法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振海劫机案的判决.案例十一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1979年11月4日,在美国驻德黑兰使馆外示威的一部分伊朗人袭击了美国使馆.尽管美国使馆一再请求伊朗当局给予帮助,但是,伊朗的保安部队并没有进行干预或试图解除这一局势.结果,美国使馆的整个馆舍被侵占,美国使馆人员和当时位于使馆内的来宾均遭逮捕.此后不久,美国驻伊朗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的领事馆也在伊朗当局未采取任何制止措施的情况下遭到占领.自那时起,占领者一直控制着上述美国使领馆,他们洗劫了使馆及其领事部的档案和文件,并将至少28名使馆外交人员、至少20名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其他两名美国国民扣押在使馆馆舍内作为人质.此外,美国驻伊朗代办及另两位外交人员也被扣押在伊朗外交部的建筑物之内.扣押人质者在11月18日和2o日先后释放了13名人质,但从此后拒绝释放其他人质,以迫使美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据称,人质们经常被捆绑和蒙面,处于极端困难和与世隔绝的境地且受到审判甚至被处死的威胁.自美国使馆遭到占领之后,伊朗政府未采取任何措施来终止对美使馆馆舍及其人员的侵犯行为,也未对美使馆及有关人员遭受的损害进行赔偿,相反却对伊朗人占领使馆和扣押人质的行为表示赞同和认可,并拒绝与美国就此问题进行谈判.1979年11月29日,美国政府向国际法院书记处递交了一份申请书,对伊朗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1)伊朗政府因容许、鼓励以及未加防止和惩处伊朗人侵犯美国使领馆及其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它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L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有关条款对美国所负的国际法律义务.(2)依上述国际法律义务,伊朗政府负有特别义务立即保证释放目前被扣押在美国驻德黑兰使馆馆舍内的所有美国国民,并保证允许所有这些人员以及在德黑兰的其他所有美国国民安全地离开伊朗.(3)为维护美国自身的权利和它对其国民进行外交保护的权利,伊朗政府应按照法院确定的数额,就其前述违反其对美国所负的国际法律义务的行为向美国支付赔偿.(4)伊朗政府应将对美国使馆馆舍、使馆人员和领馆馆舍犯有罪行的有关人员交送本国主管当局追诉.同年12月9日,伊朗外交部长代表伊朗政府致函国际法院.认为法院“不能,也不应审理此案”,理由是这一所谓“人质问题”涉及美国过去25年向在伊朗从事的“无耻剥削”、颠覆合法政府、干涉内政等各种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准则的活动,它仅仅是这一全面问题的“一个非中心的和次要的方面”,而且是伊朗伊斯兰革命所引起的反响之一,而对这种反响的任何审查“在本质上直接属于伊朗国家主权范围之内的事项”.1979年12月1o日,国际法院在伊朗未出庭的情况下开庭审理本案.次年5月24日,法院就本案实质问题作出判决.法院认为,作为外交代表的接受国的伊朗有义务采取适当步骤保护美国使馆不受侵犯.在1979年11月4日的事件中,伊朗当局能够充分认识到它们根据有效条约所负担的义务,也能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它们采取行动,而且也拥有受其支配的、可用来履行其义务的手段,但对于袭击使馆的行为没有采取任何预防和制止措施,也没有迫使袭击者撤出使馆馆舍和释放人质.在美国使馆遭到占领以后,伊朗政府有义务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以结束对使馆馆舍及使馆人员的侵犯,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害,但它并没有履行这些义务,反而立即对这些侵犯行为表示认可,并决定长期维持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局面,以此作为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袭击者的行为转化为伊朗国家的行为,袭击者成为伊朗的国家机关,伊朗国家应对他们的行为负担国际责任.法院并不认为存在着可使伊朗政府的行为成为正当的“特殊情况”.在法院看来,即使伊朗政府对美国政府的指控属实,它也应用外交法所规定的正背手段来追究美国及其外交代表的责任,而不应对其使馆及其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法院据此作出以下判决:(1)法院以13票对2票判定,伊朗由于实施了法院在本判决中所确认的行为而在某些方面违反了(且仍在违反)它根据美、伊两国间有效的国际条约和长期公认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对美国所负担的国际义务.(2)法院以13票对2票判定,伊朗因违反这些义务的行为而对美国负有国际法上的责任.(3)法院以15票对0票判定伊朗政府必须立即采取一切步骤以对1979年11月4日及此后事件所导致的局势进行补救,为此目的,必须①立即终止对正在伊朗被扣作人质的美国代办、其他外交和领事人员以及其他美国国民的非法扣押,而且必须立即释放所有这些人员,并将其委托给第三国保护;②保证所有上述人员取得离开伊朗所必需的一切手段,包括运输工具;③立即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及其驻伊领馆的馆舍、财产、档案和文件交由保管国保管.(4)法院以15票对0票判定,不得将任何美国外交或领事人员扣留在伊朗,以对其实施任何形式的司法程序或使其在这些司法程序中作证3 (5)法院以12票对3票判定,伊朗政府有义务赔偿1979年11月4日及此后事件给美国造成的损害.(6)法院以14票对1票判定如当事国不能这成协议|此种赔偿的形式和数额应留待法院在本案随后的程序中予以确定. 丨*法院上述实质判决作出之后,美、伊双方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之下进行了紧张谈判,并于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次日,美国人质全部获释.美国随后请求法院中止关于赔偿要求的诉讼,法院据此将本案从其案件总表上注销.案例十二庇护案1948年10月3日,秘鲁发生了一起未遂军事叛乱.次日,|秘鲁当局发布命令,指控美洲人民革命同盟组织指挥了这起叛乱,同时宣布通过国内法院对该同盟领导人维克托?劳尔?哈雅、德?拉?托雷及其他同盟成员进行追诉.自该日起至次年2月初,秘鲁一直处于戒严状态.1949年1月3日,托雷前往哥伦比亚驻秘鲁使馆寻求庇护.次日,哥伦比亚大使通知秘鲁政府它已对托雷给予庇护,同时请求秘鲁政府向托雷颁发他离开秘鲁所需要的通行许可证.同年1月14日,该大使宣布托雷已被确定为政治避难者.秘鲁对此提出异议,并拒绝向托雷颁发通行许可证.哥、秘两国随后就此事进行了外交接触,并于同年8月31日签订《利马协定》,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同年10月15日,哥伦比亚政府向国际法院书记处提出诉讼请求书,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1)根据1911年7月18日《玻利维亚引渡协定》、1928年2月2o日《哈瓦那庇护公约》和美洲一般国际法,庇护国哥伦比亚有权为该项庇护的目的确定避难者被指控的罪行的性质;(2)领土所属国秘鲁有义务向该避难者颁发通行许可证.在随后进行的书面和口头程序中,秘鲁政府请求法院驳回哥伦比亚政府的上述诉讼请求,判决并宣布对托雷准予庇护和维持该项庇护的行为违反了1928年《哈瓦那庇护公约》第1条第1款(不得庇护普通罪犯〉、第2条第2款(庇护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及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哥伦比亚政府在其最后意见中请求法院驳回秘鲁政府的反诉请求,理由是该项请求与本国的请求无直接联系,它的提出违反了《国际法院规则》第63条的规定,而且它不在法院的管辖范围之内.1950年11月20日,国际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法院首先对哥伦比亚政府用来支持其第一项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逐一进行了分析.法院指出,与领域庇护不同,在外交庇护的情况下,避难者置身于罪行发生地国境内.决定对避难者给予外交庇护有损领土国的主权,它使犯罪者逃脱领土国的管辖,并构成对纯属该国管辖事项的干涉,如果庇护国有权单方面确定避难者所犯罪行的性质,则将对领土国的主权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不能承认这种有损领土主权的外交庇护,除非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它的法律依据得到了确立.而且,在没有相反规则的情况下,必须承认庇护国和领土国享有同等的确定避难者所犯罪行的性质的权利.就本案而言,尽管1911年《玻利维亚引渡协定》第18条规定缔约国承认“符合国际法原则的庇护制度”,但这些原则并没有肯定庇护国有权对避难者所犯罪行的性质单方面作出决定性的确定.1928年《哈瓦那庇护公约》也没有赋予庇护国以单方面确定避难者所犯罪行的性质的权利(以下简称“单方确定权”).虽然1933年《蒙得维的亚政治庇护公约》第2条确认庇护国享有这种权利,但这一条款对当时尚未批准该公约的秘鲁并不适用.此外,哥伦比亚政府未能证明存在一项承认庇护国的“单方确定权”的、专门适用于拉美国家之间的区域习惯,囡为它未能证明它所主张的这项“权利”已得到这些国家长期、一致的实践的确认.在法院看来,哥伦比亚政府为证明存在这一区域习惯所引证的条约或者与本案问题无关,或者对“单方确定权”未作出规定,或者虽然作出了肯定的规定但只获得少数国家的批准,而它所提及的实践中的庇护情况也是变化无常、彼此矛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权益考虑的影响,因此均不能作为存在一项它所主张的区域习惯的证据.即使在少数拉美国家之间存在这么一项规则,对于通过拒绝批准1933年《蒙得维的亚政治庇护公约》来表示反对这一规则的秘鲁来说,这种规则也没有拘束力.关于哥伦比亚政府提出的第二项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只有在庇护国合法地给予和继续庇护且领土国首先要求避难者离开本国的情况下,庇护国才能要求领土国颁发避难者离开该国所需要的通行许可证.本案中,秘鲁并未对托雷提出离境要求,因而没有义务为他颁发通行许可证.法院随后审查了秘鲁的反诉请求,认为秘鲁政府未能证明托雷参与军事叛乱这种行为本身构成1928年《哈瓦那庇护公约》第l条第1款所称的“普通罪行”,与此同时,哥伦比亚政府也未能证明其使馆对托雷给予庇护之时存在着该公约第2条第2款所要求的“紧迫危险”(紧急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托雷请求避难之时距叛乱发生之日已有3月之久.此外,该款所称的“紧急情况”也并不包括遭受正常的法律追诉的危险.法院指出, 除非在法治被专横行为所取代的情况下,原则上不能用庇护(即使是对政治犯的庇护)来对抗司法.庇护可以保证避难者的安全,但不能认为因此可以反对法律的正背适用和依法设立的法庭的管辖,否则将使外交代表违反其所负有尊重接受国法律的义务,也将违反拉美国家奉行的礼让、睦邻、不干涉等古老传统。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外交特权、国家责任)[1]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外交特权、国家责任)[1]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国家责任【问题】外交与领事特权和豁免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哪些行为可归于国家而成为国家行为?【案情】1979年11月4日,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外进行游行示威的伊朗人袭击了大使馆馆舍。

尽管大使馆曾多次呼吁伊朗当局给予援助,但伊朗保安部队并没有干预或控制这种局势,结果大使馆馆舍被占领,使馆人员,包括领事及非美籍人员和当时在大使馆的来宾,均被拘禁。

11月5日,在伊朗的领事馆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

从那时起,该大使馆和领事馆馆舍一直在占领者手中,占领者搜索并掠夺外交和领事档案与文件。

除释放13人外,其余的被拘禁人员均被扣作人质,以迫使美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

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国际法院就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处境及美国驻伊朗的外交和领事人员被扣为人质的问题对伊朗提起诉讼。

【双方主张及理由】美方声称,伊朗政府已经违反并且仍在违反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及领事权利条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罚对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犯罪的公约》、《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惯例,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1)伊朗违反了对美国承担的各项条约义务;(2)伊朗有义务立即释放拘禁于大使馆的所有人员及拘禁于伊朗外交部的3人,并保证他们安全离境;(3)伊朗政府应对其不法行为向美国赔偿损失;(4)将对此罪行负责的人员送交主管当局惩处;同时请求采取临时保全措施。

伊朗政府辩称,国际法院不能、也不应该受理此案。

由于这个问题仅代表一个全面问题的非中心的、次要的侧面,不应该将全面的问题分割开来研究。

25年来,美国一直在干涉伊朗内政,剥削伊朗,对伊朗人民犯下了无数违反国际法准则和人道主义的罪行。

伊美冲突中所包括的问题不是美国起诉书所根据的条约的解释和适用的问题,而是其他许多更基本和更复杂的问题。

【判决及其依据】1979年12月15日,国际法院指示了临时措施。

德黑兰人质事件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

德黑兰人质事件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

德黑兰人质事件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word格式德黑兰人质事件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德黑兰人质事件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一、使馆法律地位的各派观点,一, 派遣国领域说这是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

顾名思义,一国驻他国使馆直接视为派遣国的领域范围,因而在使馆内发生的任何犯罪应该适用派遣国刑法。

,二,驻在国领域说国际法院判决认为使馆馆舍所在地并不是派遣国领土的延伸部分,在其内发生的犯罪行为,应被视为发生在驻在国领土上。

同样我国国际法权威王铁崖教授明确批判了西方学者的所谓”治外法权说”,认为,在使馆内发生的犯罪,在法律上将认为是在驻在国境内发生的,除非犯罪者享有豁免权,属驻在国管辖。

,三,拟制领土说根据《维也纳外交公约》的规定,一国驻外大使馆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派遣国的司法管辖,那么在本国驻外使馆内发生的犯罪,也应适用本国刑法,而使馆属于拟制领土。

,四,主权所及说该说首先承认各国驻外使馆属于驻在国领域,并且他受派遣国指挥和管辖,其原因在于国家主权。

那么该使馆是主权所及之处。

该主权”神圣不可侵word格式犯”。

二、本文所持使馆的法律地位观点,一,使馆及其使馆内人员的权利取决两国的条约,尽管《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馆及其工作人员所享有的广泛的特权与豁免,包括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该公约第 22 条第 3 款特别规定,”使馆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其他财产与使馆交通工具免受搜查、征用、扣押或强制执行。

”但国际法院在国际法院1979年12月15日关于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美国诉伊朗 ,要求指示临时措施的决议中指出”自古以来各民族间在处理领事关系上所建立的不受妨碍的行动准则,在促进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保证外国侨民注侨居国领土上受到保护并得到帮助等方面,在当代国际法的整个体制内,并没有减少其重要性”。

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使馆地位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而使馆的地位与驻在国和派遣国密切相关,当两国关系密切时,使馆地位重要,两国可能会确认其是派遣国的主权延伸,当两国关系紧张时,双方在试探各方诚意时,那么使馆可能只是一个办公场所。

《逃离德黑兰》的外交风波

《逃离德黑兰》的外交风波

《逃离德黑兰》的外交风波作者:刘超来源:《中国经贸聚焦》2013年第04期力捧CIA 冷落真实英雄实际上,《逃离德黑兰》上映不久,加拿大前驻伊朗大使肯恩·泰勒就表示了不满,他曾在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冒着极大危险救出电影中提到的那6个美国人。

他说:“我觉得这部电影轻视了加拿大在那场危机中的作用,把我们描绘成旁观者的角色,在整个人质救援行动中置身事外。

”在这6名美国人逃出大使馆之后,泰勒收留了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护照和机票,帮助他们顺利逃离德黑兰。

泰勒因此也成为当时加美两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泰勒说:“这部电影让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我在电影中只是充当了开门迎客、闭门送客的角色,这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他还特别提到,美国前总统卡特曾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上表示“加拿大对营救行动的提出和成功执行做出了90%的贡献”,但这部电影几乎把所有的荣誉都给了美国CIA(中央情报局)。

他说:“没有加拿大的付出就不可能有这部电影,我们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收留了这些美国人,而CIA当时几乎没起到多大作用,我想还是卡特说得对,90%要感谢加拿大,剩下的10%才是CIA的功劳。

”他还指出电影中神勇的CIA探员托尼·门德斯只在德黑兰呆了1天半。

这部电影也没有提到约翰·谢尔顿,当年加拿大驻德黑兰使馆的助理,是他接到了这些美国人的求救电话并立即答应为他们提供庇护。

如今,谢尔顿已去世,他的遗孀对这部电影表示失望。

去年9月,《逃离德黑兰》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的时候,在场的泰勒的朋友就表示了愤怒。

该影片结尾处有段后记,其中提到泰勒因为成功解救人质获得了荣誉和口碑,但又说是CIA决定让加拿大揽下功劳,以示感激,似乎在暗示泰勒配不上这些荣誉。

泰勒则将这段后记谴责为“不光彩的和耻辱的”并要求对此段文字进行修改,否则将在加拿大引发众怒。

在多伦多首映之后,导演本·阿弗莱克立刻邀请泰勒飞往洛杉矶对后记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感谢加拿大的内容。

国际法案例

国际法案例

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3237号决议,要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联合国大会的会议和工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遂在联合国总部外设立了办事处。

1987年,美国总统签署了1988-1989年度的《对外关系授权法》,其中一部分即为著名的《反恐怖主义法》,该法系特别针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规定在美国管辖范围内设立和维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办事机构为非法。

而根据1947年美国与联合国订立的《总部协定》第11条至第13条的规定,美国有义务允许联合国代表团的人员进入和留在美国执行公务。

联合国秘书长认为,美国《反恐怖主义法》违反了《总部协定》,并认为美国不会完全尊重《总部协定》。

这样,《反恐怖主义法》与《总部协定》之间就存在冲突。

秘书长认为应该援用《总部协定》第21条的程序来解决这一冲突,美国则认为自己仍然在评估适用该立法会出现的情况,此时就采取争端解决措施是不恰当的。

《总部协定》第21条规定如下:联合国和美国关于解释和适用本协定或任何补充协定之争端,如未能由谈判以及其他双方同意的办法解决,应提交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最终仲裁。

三名仲裁员中一名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名,一名由美国国务卿提名,还有一名由秘书长和国务卿共同提名,如双方就第三名仲裁员无法达成一致,则第三名仲裁员由国际法院院长指派。

问:(1)联合国和美国之间是否存在争端?如果是,那么争端是否是关于《总部协定》的解释和适用的问题?为什么?1、存在争端;关于《总部协定》的解释和适用的问题。

(2)美国不考虑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将国内法置于国际协定之上是否违法?为什么?2、国际法优于国内法是长期以来一直为司法判决所支持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美国的做法是有法律责任的。

(3)美国是否有义务用仲裁解决争端?为什么?3、有义务遵守用仲裁解决争端的义务针对南非罗得西亚种族主义政权,联合国安理会自1965年开始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要求所有国家不承认这个非法的种族主义政权。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案例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案例

九、苏联间谍马尔琴柯等五人被中国驱逐出境案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一等秘书维•伊•马尔琴柯夫妇,三等秘书尤•阿•谢苗诺夫夫妇及其武官处翻译阿•阿•科洛索夫在中国进行间谍活动。

1974年1月15日晚,他们在北京市郊区与苏联派遣特务李洪枢等秘密接头,交接情报、文件、电台、联络时间表、密写工具和伪造的边境通告证等间谍用品,以及活动经费等,被我国公安人员和民兵当场抓获。

人赃俱在,罪证确凿。

对苏联驻华大使馆人员的间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各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并于1月19日宣布维•伊•马尔琴柯夫妇,尤•阿•谢苗诺夫夫妇和阿•阿•科洛索夫为不受欢迎的人,立即驱逐出境。

本案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一)外交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外交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这是为了保证外交代表的正常外交活动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的权利和待遇。

由于外交人员职务上的需要,给予使馆人员以外交特权与豁免,才能使他们在履行职务时不受任何干扰和压力。

正如该公约的序言指出的:“确认此等特权与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二)外交人员的活动是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并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外交人员虽然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受到驻在国的尊敬和享有优厚的礼遇,根据国际惯例,使馆及其外交人员在享受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同时,其行为和活动必须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对驻在国负有一系列的义务,如果外交人员的行为严重地危害当地的社会秩序或驻在国的安全,如行凶打人、酒后开车肇事、或进行政治阴谋和间谋活动等,驻在国可以在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监视现场,临时拘捕等予以制止。

《国际法》案例-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国际法》案例-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1979 年 11 月 29 日,美国在国际法院对伊朗提起诉讼,称 1979 年 11 月伊 朗游行示威者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和领事馆, 并将美国外交与领事人员扣为人 质; 伊朗政府不仅未能制止上述事件, 而且有证据表明也参与并认可了这些事件。

美国认为, 伊朗政府已经违反且仍在继续违反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习惯法 的义务,要求国际法院裁决并宣布伊朗政府:(1)容许、放纵以及不制止和惩罚 上述行为,违反了其对美国的国际法义务;(2)有特别义务立即保证释放目前扣 押在美国大使馆内的全部美国公民;(3)应对其国际不法行为向美国赔偿损失; (4)应将有关责任人交付司法机关审判。

美国请求国际法院颁布临时保全措施, 要求伊朗政府立即释放全部美国人质并立即恢复美国对馆舍的控制。

伊朗政府致函国际法院,质疑仅将问题限制在占领使馆馆舍本身,认为德黑 兰事件只是代表整个问题的一个“微小的”和“次要的”方面,不能单独予以对 待,不能不考虑到二十五年来美国对伊朗内政的粗暴干涉,它构成对国际法的严 重、粗暴和连续性的践踏,从而把伊朗违反外交法规范与美国违反一般国际法其 他规则直接联系起来。

国际法院在其颁布的临时保全措施中认为, 归咎于美国的罪过在伊朗看来固 然重要且与本案有关,但是,占领使馆并且将受国际保护人员作为人质,不能够 被视为是微小的和次要的问题。

即使伊朗指控的美国在伊朗的外交人员的犯罪行 为成立,法院所考虑的是这些行为则是否构成伊朗行动的理由和在本案中的辩 解,然而,法院不能够接受这种解释,这是因为外交法本身即构成对外交或领事 人员的非法活动的保护及其解决办法。

国际法院进一步认为,外交法规则是“构 成自成一体的规范,一方面规定接受国保护赋予馆舍便利、特权与豁免的义务, 另一方面, 则预见到了对特权与豁免的可能的滥用问题并特别规定处理此类情形”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有效的。

法院认为,伊朗政府的“被动性”不仅严重违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明 文规定的保护使馆及其人员的义务,而且伊朗政府成员随后又对继续占领使馆、 扣留使馆人员予以充分支持。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领事人员案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亲美的伊朗王国政府被推翻。

在革命过程中,示威游行的伊朗学生冲击并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扣留了美国驻伊使馆的外交领事人员。

为此,美国于l980年宣布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资产。

在释放人质谈判未能迅速取得结果的情况下,卡特政府派遣特种部队潜入伊朗使用武力营救人质,但行动遭到失败。

与此同时,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海牙国际法院对伊朗提起诉讼,请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保全措施,同时请求法院判定伊朗违反了《维也纳外交领事关系公约》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伊朗对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其理由之一是认为扣押美国外交人员是民众的行为,不是伊朗政府的行为,因此美伊两国之间不存在争端。

案件进行过程中,美伊两国继续进行了谈判,并最终达成了解决的方案,被扣押的美国外交领事人员获得了释放。

(1)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国际争端?理由何在?答: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属于国际争端。

因为革命过程中的运动是国家行为,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争执。

(2)美伊纠纷如果是国际争端,请问它属于法律性争端还是政治性争端?答:美伊纠纷属于法律性争端。

(3)美国冻结伊朗在美资产的行为属于反报还是报复?理由何在?答:属于报复。

反报是一国用同样或类似行为回报另一国的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的行为。

报复是一国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相应强制措施,实际上是带有惩罚性质的强制措施。

在此案中,伊朗存在不法行为,美国对其进行报复。

(4)美伊谈判解决人质问题,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答:和平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包括:谈判、协商、斡旋、调查、和解。

因此美伊之间关于人质问题的谈判属于非强制方法中的政治方法。

(5)美国能否在谈判的同时,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为什么?答:美国可以在谈判的同时,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因为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争端解决的方式。

外交保护权属于国家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包括“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本案的一般背景就是从夏-列萨-巴列维政府被推翻和阿雅图拉-霍梅尼政权建立以来,美国与伊朗在政治上摩擦日益升级。

直接导致本案的事件则是1979年11月4日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门前所举行的示威游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当时示威者袭击了大使馆的馆舍。

虽然使馆一再要求伊朗当局给予援助和保护,伊朗的卫队还是置之不顾。

示威者终于闯进使馆,拘捕了使馆人员,领事人员和非美籍的工作人员,以及当时在使馆的来宾;扣留了使馆内的美国使馆人员和领事人员和非美籍的工作人员共五十多人,把他们扣作“人质”,并将使馆的档案文件捣毁,造成一件严重侵犯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的事件。

11月5日,在伊朗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的美国领事馆亦发生同样事件。

直到1981年1月20日为止,时间长达十四个月之久,其中只有13人在1979年11月18日和20日获释,病重的副领事于1980年7月获释。

事件发生后,美国于11月9日请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开会考虑采取确保释放人质和交还使馆房屋的行动。

安理会在1979年12月4日要求伊朗释放“人质”,并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

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国际法院起诉,请国际法院宣布:伊朗政府违反对美国承担的条约义务,伊朗政府应立即释放拘留在德黑兰大使馆和在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的领事馆的全部美国人和拘留在伊朗外交部的三个人,保证他们安全离境并不得对他们进行任何审讯,伊朗应对此侵权行为赔偿美国的损失并将造成此侵权事故的人员交主管当局惩处。

美国同时请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保全措施。

1979年12月9日,伊朗外交部长致信国际法院,要求国际法院不要受理此案。

伊朗政府在信中声称:“(1)人质问题只是整个问题中的一个非中心的和次要的方面,……这问题涉及二十五年来美国干涉伊朗内政的事情。

(2)人质问题应看作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一个问题。

它基本上和直接地是伊朗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伊朗认为,临时保全实际上就是对案情实质作出判决,那是不能接受的。

国际公法案例

国际公法案例

国际公法案例-美国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诉伊朗和伊朗Markazi银行案案件事实在美国驻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案发生后,阿尔及利亚介入,为两国解决人质危机进行调解,并于1981年1月19日发表了两项声明,即一份“一般声明”和一份“解决求偿声明”。

一般声明记录了两国为解决人质危机而作的核心承诺,其中伊朗承诺释放所有人质,以换取美国将伊朗在美的财产恢复到1979年11月14日前的状态,即冻结令颁布前的状态;美国则承诺终结在美国法院进行的所有针对伊朗和伊朗国有企业的诉讼,并使这类诉讼的决定和判决无效,禁止任何进一步的诉讼和求偿,通过美伊之间的仲裁来解决所有的求偿。

解决求偿声明建立了一个伊美求偿法庭作为解决伊美之间求偿的机构。

该法庭设在荷兰的海牙。

按照伊美两国最初同意的方式,伊朗应该在担保账户内存入并保持不少于5亿美元用于支付有利于美国的赔款,因为伊美求偿法庭只受理1982年1月19日前提出申请的案件(政府间的求偿除外),所以经过十年后,这些案件的审理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

1992年5月,因为伊朗对美国做出了一笔大额赔付,担保账户内的资金仅剩余2.5亿美元。

此后伊朗没有再向担保帐户内注资,理由是剩下的数额已经足够支付剩余案件的赔偿。

1993年9月12日,美国和联邦储备银行诉伊朗和伊朗Markazi银行,要求伊朗继续向担保账户内注入资金,以使该账户内的资金数额不低于5亿美元。

而伊朗认为担保账户内的金额已经足以支付剩余案件的索赔数额,所以它没有义务再向担保账户内注资。

本案诉讼由此而生。

原告诉讼主张及理由原告认为,被告由于未能保持该担保账户中的余额不少于5亿美元而违反了一般声明中第七段的义务。

原告要求伊美求偿法庭判令被告向担保账户中补充资金至5亿美元并保持这一余额水平直至所有针对伊朗的赔偿请求都得到满足。

此外,原告还要求,在被告尚未完成向担保账户补充资金至5亿美元的任何时刻,伊美求偿法庭允许原告将任何有利于伊朗,而向美国的求偿款额都存入该担保账户,直到该账户内的余额达到5亿美元时为止。

关于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的一些法理分析

关于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的一些法理分析

关于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的一些法理分析如若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摒除两国长久以来的积怨和矛盾,且不去管事件发生后的国际形势和政治因素(诸如美营救人质失败、两国之间的制裁和反制以及后来爆发的两伊战争对事件的影响),只从单纯的从法理的角度分析的话,1979年伊朗民众冲击美驻伊大使馆掠夺并扣押美国人质事件其实是很明了的。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关系权利条约》以及联合国宪章有关条款,并结合伊朗政府前期的相关不作为以及后期政府对人质的扣押行为的事实,完全可以得出伊朗民众冲击使馆事件应该由伊朗政府承担国家责任的结论。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出分析:首先,伊朗民众在美国主义大使馆外进行游行示威活动,袭击并进入了美国大使馆,尽管大使馆曾多次向伊朗当局呼救,但伊朗保安部队没有干预或控制局势,最总导致大使馆被占领。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第二十二条规定,使馆馆舍不得侵犯;接受国官吏非经使馆馆长许可,不得进入使馆馆舍;接受国负有特殊责任,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或有损使馆尊严之情事。

伊朗政府在可以预见并接收到美使馆的求助信号后没有采取积极的控制游行示威的措施,反而采取了漠视不作为并放任事件发展甚至希望事件恶化的态度,从而间接导致了美国使馆被游行民众所袭击并占领。

根据条约规定,伊朗政府明显没有履行相关的条约义务,需要承当相应的国际责任。

其次,占领者在占领大使馆后出现了疯狂的搜索掠夺并焚毁外交与领事档案文件的情况。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第二十四条和四十五条规定,使馆档案及文件无论何时,亦不论位于何处,均属不得侵犯;遇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或遇使馆长期或暂时撤退时,接受国务应尊重并保护使馆馆舍以及使馆财产与档案,纵有武装冲突情事,亦应如此办理。

美国使馆的外交文件和档案处于使馆内部,属于使馆的特权与豁免的范围内,占领者焚毁档案的行为无疑是违反条约规定的,而且性质相当恶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国家责任
〖案情〗
1979年11月4日,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外进行游行示威的伊朗人袭击了大使馆馆舍。

尽管大使馆曾多次呼吁伊朗当局给予援助,但伊朗保安部队并没有干预或控制这种局势,结果大使馆馆舍被占领,使馆人员,包括领事及非美籍人员和当时在大使馆的来宾,均被拘禁。

11月5日,在伊朗的领事馆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

从那时起,该大使馆和领事馆馆舍一直在占领者手中,占领者搜索并掠夺外交和领事档案与文件。

除释放13人外,其余的被拘禁人员均被扣作人质,以迫使美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

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国际法院就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处境及美国驻伊朗的外交和领事人员被扣为人质的问题对伊朗提起诉讼。

〖双方主张及理由〗
美方声称,伊朗政府已经违反并且仍在违反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55年《美伊友好经济关系及领事权利条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罚对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犯罪的公约》、《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惯例,请求法院判决并宣布:(1)伊朗违反了对美国承担的各项条约义务;(2)伊朗有义务立即释放拘禁于大使馆的所有人员及拘禁于伊朗外交部的3人,并保证他们安全离境;(3)伊朗政府应对其不法行为向美国赔偿损失;(4)将对此罪行负责的人员送交主管当局惩处;同时请求采取临时保全措施。

伊朗政府辩称,国际法院不能、也不应该受理此案。

由于这个问题仅代表一个全面问题的非中心的、次要的侧面,不应该将全面的问题分割开来研究。

25年来,美国一直在干涉伊朗内政,剥削伊朗,对伊朗人民犯下了无数违反国际法准则和人道主义的罪行。

伊美冲突中所包括的问题不是美国起诉书所根据的条约的解释和适用的问题,而是其他许多更基本和更复杂的问题。

〖判决及其依据〗
1979年12月15日,国际法院指示了临时措施。

法院认为:在处理国家关系上,没有比外交使节及大使馆不受侵犯权更基本的先决条件。

纵观历史,各种信仰及文化的国家都为此目的遵循上述相互义务;这些义务,特别是保证外交人员人身安全及不受追诉的义务,乃是他们的代表性质和外交职务所必不可少的、绝对的和固有的。

外交机构及其特权与豁免是经受了多少世纪以来的考验,并证明是在国际社会中有效合作的一种重要工具;而且不问各国的宪政及社会制度为何,它都有助于国家间达到互相理解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自古以来,各民族间在处理领事关系上所建立的不受妨碍的行为准则,在促进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保证外国侨民在侨居国领土上受到保护并得到帮助方面,在当代国际法条件下,仍不失重要性;因此,领事官员及雇员的特权与豁免,领事馆舍及档案的不可侵犯权,同样是深深根植于国际法的原则。

任何一国固然不负有同他国维持外交关系或领事关系的义务,但却不能不承认那些不可回避的、固有的义务,这些义务现已被编纂在1961年和1963年的维也纳公约中,而伊朗和美国都是缔约国。

本案所请求之事的局势继续存在,揭示了有关人员仍置身于困乏、痛苦、忧虑,甚至是生命和健康的威胁之中,并因而可能造成严重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法院还不能不注意到伊美作为缔约国的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罚对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犯罪的公约》的规定。

鉴于上述种种考虑,根据本法院规约第41条的规定,本法院认为基于目前情况,有必要指示临时措施,以保全所要求的权利。

为此,本法院一致同意指示下列临时措施:
1.(1)伊朗政府应立即保证归还美国大使馆、办事处及领事馆,恢复美国当局对上述馆舍绝对的控制和占有,并应按两国间的有效条约及一般国际法的规定,保证其不受侵犯并得到有效的保护;
(2)伊朗政府应立即无例外地释放一切被扣押在美国大使馆或伊朗外交部中或在其他地方作为人质的全部美国公民,并应依两国间有效条约和一般国际法,对上述全体人员提供充分的保护;
(3)伊朗政府应从即日起,对美国外交领事人员提供依两国间有效条约和一般国际法所享有的充分的保护、特权和豁免,包括一切刑事的管辖豁免,以及离开伊朗的自由和便利。

2.美伊两国政府不得采取,并应保证不采取可能加剧两国间紧张局势或使解决现有争端更加困难的行动。

1980年5月24日,法院对本案实质部分作出判决。

法院驳回了伊朗的主张,认为对本案有管辖权。

法院将实质部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事实包括袭击、占领使领馆及其财产、毁坏档案、扣留人质的行为。

这段期间的事件不能直接归因于伊朗国家,因为还不能证明这些行为是代表国家或由国家机关负责以便执行某种职务而作出的,所以不能归因于国家。

但这不是说伊朗国家对这一阶段的事实就没有任何责任,因为伊朗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与它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是不相符的。

维也纳外交和领事关系公约的许多条款规定使领馆及外交与领事人员不可侵犯和接受国有义务予以保护,这不仅仅是条约法的规则,而且是国际法的普遍规则。

事件发生后,美国使馆请求伊朗当局给予援助和保护,但伊朗当局没有采取适当步骤保护使领馆及其人员和制止事态的发展,伊朗已完全违反了它的条约义务。

第二阶段的事实是武装分子完全占领使领馆,外交和领事人员被扣作人质。

法院指出,根据维也纳公约,伊朗有义务立即采取一切措施尽快结束这一场侵犯使领馆及其人员的事件,使一切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

但伊朗政府没有这样做,反而赞同和支持武装分子的行为,从而使非法占领和扣留人质得以继续下去。

伊朗政府的这种赞同和支持就使武装分子的行为转化为伊朗国家的行为,因此伊朗再次违反了它的条约义务。

总之,伊朗在许多方面业已违反,并正在违反它根据国际条约和长期确立的国际法规则所承担的义务。

伊朗违反对美国所承担的义务,根据国际法应负国际责任。

1981年1月19日,美国和伊朗缔结了一些解决此争端的协议,人质获释。

此案最终以政治方法得到解决。

〖评析〗
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是使领馆及其人员的代表性和职务需要所必不可少的,不仅是条约法的规则,而且是习惯法的规则,任何国家均应尊重这些特权与豁免,并给予使领馆及其人员特别保护。

如果一国未履行其义务,就引起国家责任。

在本案中,伊朗对武装分子袭击、占领使领馆和扣留人质的行为本来不负责,但它在美国使馆请求伊朗当局给予援助和保护时采取不作为的态度,这就违反了其应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领馆及其人员的国际义务。

而且,伊朗政府还赞同和支
持武装分子的行为。

通过这种国家行为,武装分子的非法行为就可归于伊朗国家而成为伊朗的国家行为,这构成伊朗对其国际义务的再次违反。

因此,伊朗要承担国家责任。

〖问题〗
(1)外交与领事特权和豁免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哪些行为可归于国家而成为国家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