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和临床应用
麻醉学13.1椎管内麻醉
直入穿刺法----颈椎、胸椎上段级腰椎 侧入穿刺法----胸椎中下段,老年人
4. 硬膜外腔的确定:
阻力突然消失:气泡压缩法 负压现象:悬滴法
第三节 硬膜外阻滞(epidural anesthesia)
(七)硬膜外阻滞置管方法
1. 置管操作步骤:
测量距离 插入导管 退针 调整导管深度(3~5cm) 接注射器,测试
3. 恶心、呕吐
血压骤降、兴奋呕吐中心;迷走亢奋,胃肠蠕动增加;手术牵拉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
二 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并发症
● 头痛
表现---穿刺后6~12小时内 原因---脑脊液漏 颅内压降低 预防---操作注意事项/病人准备 治疗---轻度:卧床2~3天
中度:平卧,输液2500~4000ml,镇静、镇痛 严重:硬膜外充填血疗法
2. 插管注意事项:
导管越过针斜口而需回退时,将导管与针一起退出 穿刺过程中患者异感 导管内出血
第三节 硬膜外阻滞(epidural anesthesia)
(八)硬膜外阻滞平面及范围的调节 ● 主要因素:穿刺部位 ● 部位确定的情况下: 1. 导管的位置和方向 2. 药物容量和注药速度:快速注药时血管吸收增加 3. 患者情况:婴幼儿,老年人,妊娠后期及一些病理因素
第二章 椎管内麻醉 (Intrathecal Anesthesia)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 张亚梅
椎管内麻醉(intrathecal anesthesia)包括蛛网膜 下腔阻滞即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和硬膜外麻醉 (epidural anesthesia)。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则可取两者的优点,在 临床麻醉中应用日趋广泛。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程 度 。③ 要加 强对 对患 者 的术 中情 况监 测 。
1 . 2 方法 :1 9 0 例患者中 ,9 8 例为全身麻醉 ,9 2 例为椎 管内麻 醉。在实施麻醉之前 ,要对患者做常规 的检查 ,其 中包括心率 、 心电图 、血压 、呼吸、x线胸片 、血 、尿常规、血氧饱和度等 ,
同 时还 要 深 静 脉 穿刺 ,以此 来 检测 患 者 在 术 中静 脉压 的实 时 变 化 ,从 而指 导输 液 量 。同时 ,对 于合 并其 他疾 病 的高 龄患 者 ,要 根 据其 具体 状况 ,给予相 应 的药物 做好 控制 工作 。 1 . 2 . 1 椎 管 内麻 醉方法 :椎 管 内麻 醉通 常用 于横 膈 以下部 位 的手 术 ,例如 下肢 、盆腔 、腰 部和 腹部 等部 位 的手 术 ,同时 还适 合胸
冠心 病6 1 例 ,高血 压 7 2 例 ,肺 部疾 病6 8 例 ,脑梗 死 1 9 例 ,糖 尿病 4 2 例 ,严 重 贫血2 1 例 ,脑 出血 9 例 ,电解质 紊乱 7 例 ,低 蛋 白血症 l l 例 。急诊 手 术6 9 例 ,择 期手 术 1 2 1 例。
经过本次研究可知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手术患者
中的应用十分重。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①在术前 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控制与处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
要去治疗 ,对于有肺部感染的患者要实行抗炎治疗 ,对于心律不 齐的患者则要进行心电图监护等。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
的高龄患者 的麻 醉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按 照 自愿 的原 则 ,随 机抽 取2 0 1 2 年6 月 ~2 0 1 3 年 6 月 所 收治 的1 9 0 例接 受椎 管 内麻醉 或是 全 身麻 醉的 高龄 患者 为本
经典椎管内麻醉
对于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脊髓空洞症等,采用经典椎管内麻 醉可能会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采用经典椎管内麻醉前,医生 需要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
严密监测 在麻醉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 常情况。
术前评估 在麻醉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 过敏史等,为制定合适的麻醉方 案提供依据。
经典椎管内麻醉
目录
• 椎管内麻醉的概述 • 经典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经典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 • 经典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 • 经典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 经典椎管内麻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椎管内麻醉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 管内的某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 到阻滞,从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 醉作用的方法。
椎管内麻醉与神经功能保护
研究关注椎管内麻醉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神 经系统疾病和手术中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 思路和方法。
研究展望
椎管内麻醉的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椎管内麻醉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作用机制、神经传导通路等,有助于发现新的 药物和治疗方法。
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研究
随着椎管内麻醉的广泛应用,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研究应关注如何提高椎管 内麻醉的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放置麻醉导管
将麻醉导管放置在椎管内适当 的深度,并固定好,以确保麻
醉药物的顺利注入。
操作后的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麻醉恢复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 血氧饱和度等。
拔除导管
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
**二、EA机制及生理影响
(一)局麻药作用的部位:椎旁阻滞、经根蛛网 膜绒毛阻滞脊神经根、以及局麻药弥散--“延迟” 的脊麻为主要作用方式。
**二、EA机制及生理影响
(二)局麻药在硬膜外间隙的扩散 1局麻药的容量和浓度;2局麻药的速度 0.3-0.75ml/s 3体位;4身高;5年龄;6妊娠 1/3局麻药量.原因:足月 子宫压迫下腔V;7动脉硬化;8其他脱水、休克及恶液 质病人—减量。
**(八)EA失败
一般有三种情况:
(1).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阻滞范围过窄 或偏于一侧);(2). 阻滞不全(病人有痛感, 肌肉不松弛);(3).完全无效。
1.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的原因:
(1)穿刺点离手术部位太远,内脏神经阻滞不 全,牵拉内脏出现疼痛;(2)多次EA致硬膜外 间隙出现粘连,局麻药扩散受阻等。
(六)CEA置管方法
2. 插管注意事项
(1)导管芯插入引导不应越过穿刺针斜口;(2)导 管遇阻力时;(3)插管时若病人出现肢体异常或 弹跳;(4)导管内流出全血;(5)胶布固定注射器 心.
**(七)EA平面与范围的调节 最重要的是穿刺部位.其他如导管的位置和方 向、 药物容量、注药速度、体位及全身情况等 均起重要作用。 1.导管的位置和方向 2. 药物容量和注药速度 3.体位 4.病人的情况
2.预防:思想重视;谨慎从事。 3.处理:最好改换其他麻醉方法。
(二)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
发生率为0.2%-2.8%. 预防措施: (1)导管宜从背正中入路置入,导管前端不要过于
尖锐; (2)注局麻药前应轻轻抽吸; (3) 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 (4)导管及注射器内如有血染, 应警惕导管入V的可
能性.
4对内脏的影响 5对肌肉张力的影响 反射性松弛;局麻药。
小儿椎管内麻醉
病例五:小儿胸科手术的椎管内麻醉应用
总结词
小儿胸科手术中应用椎管内麻醉,可以提 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 适。
VS
详细描述
胸科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之一,在 胸科手术中,为了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 ,可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该方法可减轻 手术引起的疼痛,并且有助于术后镇痛。 同时,椎管内麻醉还可以用于胸部疾病的 诊断性检查和介入性治疗中,提供较好的 镇痛效果。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 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以及麻醉深度和神经 系统功能等。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术后镇痛和恢复
术后镇痛
手术后,患儿可能会感到疼痛,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镇 痛治疗,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术后恢复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包括肢体活动、感 觉和神经系统功能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小儿椎管内麻醉
2023-10-27
目 录
• 概述 •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学基础 •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特殊考虑 •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 •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最新研究和发展 •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病例分享和讨论
01
概述
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小儿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在小儿脊柱间隙穿刺插入导管,通过导管注射局部麻 醉药,使特定节段的脊神经被阻滞的麻醉方法。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总结词
小儿椎管内麻醉的未来趋势是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小儿椎管内麻醉的未来趋势是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 发展。未来将有更多针对特定情况、特定疾病的小儿椎管内麻醉技术和方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同时 ,还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如如何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减少并发症等问题。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技术椎管内麻醉系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方法,后者还包括骶管阻滞。
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主要作用于脊神经根所引起的阻滞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通称为脊麻;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使脊神经根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简称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
椎管的解剖与生理基础1、脊椎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融合成一块的5节骶椎以及4节尾椎组成。
脊柱正常时呈双“C“形,呈现4个弯曲,颈曲和腰曲向前,胸曲和骶曲向后。
2、典型椎骨包括椎体及椎弓两个主要部分。
椎体的功能是承重,两侧椎弓(椎弓根及椎板)从外侧向后围成椎孔,起保护脊髓的作用。
椎弓根上下有切迹,相邻的切迹围成椎围成椎间孔,供脊神经通过。
3、椎体和椎间盘在腹侧通过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连接和支撑,相邻两节椎骨的椎弓由三条韧带相互连接,从内向外的顺序是:黄韧带、棘间韧带及棘上韧带,在背侧通过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维持其稳定性。
正中入路穿刺时,穿刺针将穿过上述背侧的三个韧带和位于椎板与相邻椎骨的棘突之间的椭圆形间隙。
脊髓及脊神经1、椎管内容有脊髓及其被膜(脊膜)、脂肪组织和静脉丛。
脊膜从内向外分三层,即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
硬脊膜从枕大孔以下开始分为内、外两层。
软脊膜与脊髓紧密相贴,蛛网膜通常与厚而坚韧的硬脊膜紧密相贴。
软脊膜覆盖脊髓表面与蛛网膜之间形成蛛网膜下腔。
硬脊膜与蛛网膜两层之间的潜在腔隙即硬膜下间隙,而硬脊膜内、外两层之间的间隙为硬膜外间隙。
2、脊髓在头端通过枕骨大孔与脑干相连,尾端终止于脊髓圆锥,在胚胎期充满整个椎管腔,至小儿终止于第3腰椎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上移,成人则在第1、2腰椎之间。
一般颈部下段脊髓与脊椎相差一个节段,上胸段差2个节段,下胸段差3个节段,腰椎则差4~5个节段。
因此,成人在第2腰椎以下的蛛网膜下腔只有脊神经根,即马尾神经。
不同椎管内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e iua n s ei ru C E go p,t op it a k a de iua a etei go p( S A ru )o epit pd — pd rl et s go p(S A1 ru ) w on c — n pd rl n s s ru C E 2go p, n on iu a h a b h a e rl n s ei ru E )n op it pd rl n s ei go p(A )A etei eoea d5m n ts 1 n ts n a et s go p( A1 dt on iua et s ru E 2. n shsab fr n iue, 5miue d a h a a w e a h a a
22 2第0第 期 0年 月 5 4 1宫切 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陈 江 水
浙 江省 奉 化市 人 民 医院麻 醉科 , 江奉 化 浙
3 50 15 0
[ 摘要】目的 比较 四种不 同的椎 管 内麻 醉 方式 在全 子 宫切 除术 中的 临床 麻 醉效 果 。 方 法 选 择 择期 行全 子 宫 切 除术
联合椎管内麻醉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 阻滞既发挥 了腰麻 作用迅速 , 肌橙完 善的特点 , 可通 又
过硬膜外给药, 延长麻醉时问, 还可实施术后镇痛, 目前已被
广 泛应用 于临床 。我 院 自2O O0年 7 月采用 此项麻醉新 方法
 ̄T 肌注鲁米那 1 m , 品 O5曙人 手术室常规吸氧 , l i n 0  ̄阿托 0 . I, I
由表 1 可见 ,P D 、 R S 、 P H .I组 : 、 明显 高 于 ( P( 0晒) I组 :1 . .I T 略高于 , 问 比较 : 组 I组 、 明显高于 Ⅱ
管 引起的m压 、 心率 、 血浆 , 儿茶 酚胺浓度 , 糖变化 明显低 血 于对照组 , 而有效肪止 了各种并发症 的发生 。 从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1 年第 1 卷第 2 02 / 5 期
J e a r r o 1. o2 F mm 1 M d ̄e &P e 1 5N . ̄ y 0 2 o aV . 2/
15 8
与 比 较 * P <0 0 * *P (0 O ; 问 比 较 △ P (0 0 , △ P <0 0 。 .5. l组 5 △ l
牵拉反应 明显者 , 体胖 、 腹肌 紧张者 , 单凭硬膜外 阻滞会出现 肌松 不完 全 、 脉辅 助用药亦 不能解 决的问题 . 静 这就 给手术 操作带来 了一定 的 困难。 而 C E S g可 嚣 补腰 麻和 硬膜 外阻
J e 1 即 &Pa V 1 5 N , M ( t f r o. 。 o2 II e 1
町 20 02
硬膜外穿 刺 针到 达蛛 网膜 下 腔 , 确定 脑 脊 液 溢 出后 , 人 注
0 7%布比卡因 15 L 0 5 m +1%葡萄糖 1 L m +麻黄素 1 0 注
外科学—麻醉—椎管内麻醉
(3)导管的位置和方向:头向置管时,药物易向头端扩散;尾向置管时,药液多向尾端扩散;如导管 偏向一侧,可出现单侧麻醉
(4)注药速度:注药速度愈快,阻滞范围越广,反之阻滞范围窄
(5)患者情况:老年、动脉硬化、妊娠、脱水、恶病质等患者,注药后麻醉范围较其他患者为广,故 应减少用量。
浸润。腰穿针经皮丘垂直刺入,逐层徐缓进针,针达黄韧带时阻力增大,穿过时阻力消失,伴有 落空感,再进针刺破硬膜和蛛网膜时可出现破膜感,拔出针芯见有脑脊液自针内滴出,表明穿刺 成功,注入局麻药1.5~3ml后,将注射器连同穿刺针一同拔出
(2)侧入法:用于直入穿刺困难者。在脊柱正中旁开1~1.5cm处,针干与皮肤呈75°,对准椎间孔刺 入,避开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经黄韧带进入蛛网膜下腔
(3)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椎管内麻醉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增加,易诱发恶心、呕吐。骶 神经阻滞后,可致尿潴留等。
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又称腰麻或脊麻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 适用于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及肛门会阴部的手术
2 禁忌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颅内高压,椎管内病变 (2)休克 (3)穿刺部位或周围有感染灶 (4)脓毒症 (5)脊柱畸形、外伤或结核 (6)急性心衰或冠心病发作 (7)凝血功能障碍 (8)难以合作者。
(二)操作方法
1 体位 一般取侧卧位,患者两手抱膝,大腿贴腹,下颌贴胸,腰背部尽量向后弓,使棘间隙尽量张开,
背部与床面垂直,与床沿齐平。 2 定位
两髂嵴连线与脊柱中线交会点即L3~L4间隙或L4棘突。成人一般选L3~L4间隙。
临床麻醉学重点:椎管内麻醉相关考点总结
临床麻醉学重点:椎管内麻醉相关考点总结
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临床麻醉学重点:椎管内麻醉相关考点总结做了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俗称腰麻或脊麻)和硬膜外阻滞,其中硬膜外阻滞包括骶管阻滞。
在此总结一些有关椎管内麻醉的考点。
腰麻是指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暂时使脊神经根的前根和后根神经传导阻滞;硬膜外阻滞是指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传导。
首先,我们了解椎管内麻醉的解剖特点,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包括向前的颈曲、腰曲和向后的胸曲、骶曲。
仰卧位时,脊椎最高点位于C3和L3,最低点位于T5和骶部。
新生儿脊髓终止于第3或第4腰椎,成人脊髓终止于第1、2腰椎之间。
因此,蛛网膜下隙穿刺,成人应选择第2腰椎以下间隙,小儿应在第3腰椎以下间隙穿刺。
局麻药的作用部位是脊髓和神经根,作用机制是穿过神经膜,抑制Na+通道,阻断神经传导。
阻滞顺序为,自主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有髓鞘的本体感觉纤维。
具体顺序为:血管舒缩神经纤维冷感消失温感消失对不同温度的识别慢痛快痛触觉消
失运动麻痹压力感消失本体感消失。
腰麻的特点是所需麻醉药的剂量和容量较小,能使感觉和运动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
硬膜外阻滞的特点是局麻药的剂量和容
量较大,药物由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全身的副作用,可以置管而连续给药,有利于时间长短不能确定的手术。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麻醉则取两者的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日趋广泛。
临床麻醉学课件椎管内麻醉
呼吸停止,立即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六、麻醉期间管理
(三)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13%~42%
1.原因
(1)脊麻→BP过低→脑缺氧→呕吐中枢(+)→恶心呕吐 (2)迷走神经亢进→胃肠蠕动增强→恶心呕吐 (3)术中牵拉→迷走-迷走反射(+)→恶心呕吐 (4)对术中辅助药敏感
3.常用局麻药
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
应用局麻药的注意事项
(1)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1:20万 / 1:40万 高血压病人免加或仅用1:40或1:75万 (2)局麻药的浓度和容量 (3)局麻药的混合使用:长效+短效,快+慢 (4)注药方法
1)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5ml,排除脊麻,试探耐受性 2)分次注药或一次注入预定量 3)追加维持量:首次总量的1/2~1/3
一、概述
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传导功 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称蛛网膜下隙阻滞
一、概述分类ຫໍສະໝຸດ 1.给药方式:单次法、连续法 2.麻醉平面:鞍麻:会阴及臀部
✓ 低位脊麻:<T10 ✓ 中位脊麻:T5—T9 ✓ 高位脊麻:>T4
3.局麻药液比重
✓ 重比重 ✓ 等比重 ✓ 轻比重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机制及其对生理的影响
一、概述
将局麻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部分脊N的传导 功能,使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消失的麻醉方法, 称为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简称硬膜外阻滞
1.单次法 2.连续法
一、概述
分类
1.高位硬膜外阻滞 2.中位硬膜外阻滞 3.低位硬膜外阻滞
C5~T6→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 T6~12→腹部手术 腰部各间隙→下肢及盆腔手术
临床麻醉的临床应用
临床麻醉的临床应用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某些治疗过程中处于无意识状态,以减轻疼痛和焦虑。
在临床上,麻醉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临床麻醉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麻醉的分类根据作用部位和方式,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是一种将患者完全置于无意识状态的麻醉方式,常用于大手术或需要全身麻醉的情况下。
局部麻醉则是只使某个部位无痛感的麻醉方式,适用于一些小手术或局部疾病的治疗。
而椎管内麻醉是通过在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使下身或腰麻的麻醉方式,常用于产科手术或其他需要下半身麻醉的情况下。
二、临床麻醉的应用范围临床麻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各个科室和各种手术。
在外科手术中,麻醉可以帮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使医生更加专注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产科手术中,椎管内麻醉可以帮助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降低分娩的风险和提高母婴的安全。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可以保持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
此外,麻醉还可以用于一些非手术治疗,如放射治疗、内窥镜检查等过程中,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三、临床麻醉的关键技术临床麻醉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才能正确应用麻醉。
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身体状况和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其次,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特点和麻醉需要来确定麻醉方案。
最后,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方案,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四、临床麻醉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临床麻醉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随着麻醉药物的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提升,麻醉手术将更加安全和精准。
同时,随着医疗机器人和智能监测设备的应用,麻醉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椎管内麻醉
整理课件
11
(五) 骶管
整理课件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 脊神经
➢ 脊神经共31对: 颈8、胸12、腰5、骶5、尾1。
➢ 脊神经粗细: 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 阻滞顺序: 交感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整理课件
13
(七) 脑脊液
➢ 脑脊液在腰麻时起稀释和扩散局麻药的作用 ➢ 脑脊液容积:总容积约 120 ~ 150ml
整理课件
23
(三)蛛网膜下腔麻醉局麻药液
➢ 1、局麻药药液比重: 重比重液、轻比重液、等比重液。
➢(1)布比卡因 lO%葡萄糖稀释布比卡因(重比重) 注射用水稀释布比卡因(轻比重) 0.5%原液、或用盐水稀释(等比重)
➢(2)罗哌卡因
整理课件
24
(四)麻醉平面的调节
➢ 1、穿刺间隙: L 2 ~3 3~4间隙穿刺
➢ ⑧ 特点:抬头、直立加重 平卧减轻或消失
➢ ⑨ 预防:细针、平卧 ➢ 治疗:轻度头痛自行消失
中度疼痛:平卧、药物 严重者头痛:硬膜外间隙 注入盐水或自体血补片
整理课件
28
四、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Block
➢(一)适应证和禁忌症 ➢ 1、适应证:
适应证广泛,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 横膈以下的各种腹部、腰部、下肢手术。 也可用于颈部、上肢、胸部手术, 操作难度大、管理要求高,慎用! ➢ 2、禁忌症:与腰麻相同!
➢ 2、体位/比重: 调节手术床 利用体位
➢ 3、注药速度: ➢ 4、局麻药的容积: ➢ 5、局麻药的剂量:
整理课件
25
(五)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发症
➢ 1、术中并发症
➢(1)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
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Intrathecal Anesthesia),简称椎管内麻,是一种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来实现全身麻醉的方法。
它是临床麻醉学中重要的麻醉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和术后镇痛。
本文将介绍椎管内麻醉的原理、步骤、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原理椎管内麻醉的原理是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脊髓腔内,使药物通过脊髓液的循环迅速扩散到脑和脊髓的相关神经结构,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其中,用于椎管内麻醉的主要药物是局麻药。
二、步骤椎管内麻醉的步骤如下:1. 患者准备:患者保持躺卧位,放松身体,暴露腰椎部位。
2. 局麻药物准备:将一定剂量的局麻药物装入注射器,并确保无气泡。
3.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对腰椎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 局麻药物注射:医生穿刺腰椎间隙,将注射器插入脊髓腔内,然后将局麻药物缓慢注射,使药物充分扩散。
5. 观察效果:注射局麻药物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变化,以确保麻醉效果的达到。
三、适应症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以下情况:1. 体表浅麻醉效果欠佳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能够提供更深的麻醉效果,适用于一些对疼痛敏感或麻醉要求较高的手术。
2. 长时间手术。
由于椎管内麻醉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3. 术后疼痛控制。
椎管内麻醉可以提供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四、禁忌症椎管内麻醉有一些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反对或无法接受椎管内穿刺的患者,如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等。
2. 严重的脊椎畸形或腰椎间隙狭窄,无法安全穿刺。
3. 过敏史或过敏反应高风险。
4. 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感染性脑脊髓炎等疾病。
五、并发症椎管内麻醉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以下情况:1. 低血压和心率下降。
由于药物的扩散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下降,需要及时处理。
2. 脊髓神经损伤。
极少数情况下,椎管内麻醉可能会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引起感觉和运动障碍。
椎管内麻醉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的临床诊治
椎管内阻滞定义与分类
▪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毒性作用,以及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可以分为 1.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 2.椎管内阻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 3.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的相关并发症。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1)咖啡因250 mg静脉注射,或者是300 mg口服,需反复给药;口服 醋氮酰胺250 mg,每日三次,连续三天。
(2)茶碱:用氨茶碱替代。氨茶碱0.2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 脉滴注,至少30 min输完,一天一次连续两天输注。(超过50%的患者在 给氨茶碱的30 min后,头痛有明显改善,两天治疗后, 93.8%的患者得 到明显改善)。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4.腰硬联合阻滞可降低头痛发生率,建议选用25~27 G非切割型的蛛网膜下隙穿 刺针。 5.在硬膜外隙阻力消失实验中,使用不可压缩介质(通常是生理盐水),较使用 空气意外穿破硬脊膜的发生率低。 6.超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硬膜外穿刺时硬膜穿破的风险。 ▪ 临床研究表明,预防性的硬膜外隙注入生理盐水,可明显的降低硬膜外血补丁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5.伴随症状: (1)前庭症状:恶心呕吐头晕。 (2)耳蜗症状:听觉丧失,听觉过敏,耳鸣,听力损害主要发生在低频 范围,发病原因是由于脑脊液的丢失,导致脑脊液压力下降,这种压力的 改变传导至内耳,并打破了内耳内外淋巴结压力的平衡。 (3)视觉症状:发生率为14%,畏光、闪光暗点、复视、调节困难等, 因为眼球的运动神经(III,IV,VI对颅神经)麻痹而导致眼外肌功能障碍。 (4)骨骼肌症状:颈部强直,肩痛。
昆医大临床麻醉学见习指导06椎管内麻醉
见习06椎管内麻醉一.目的要求(一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范围。
(二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准备。
(三了解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实施方法。
(四了解影响局麻药在椎管内麻醉扩散的因素及麻醉管理。
二.见习时数:3小时≡.见习方法:(一观看实物,熟悉椎管内麻醉所需的器械用物及局麻药的配制。
(二选择典型病例示教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阻滞的实施。
(三观摩椎管内麻醉教学录相带。
(四讨论总结上述两种麻醉方法的异同,适应证及禁忌证。
四.见习内容:(一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的实施过程。
(二箭管阻滞的实施过程(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的实施过程1.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1核对病人,手术部位和麻醉前用药。
(2按无菌要求准备麻醉用具(硬膜外麻醉穿刺包包括硬膜外腔穿刺针、硬膜外导管、2ml注射器,配药用的20ml注射器,粗细针头,消毒钳、纱布、无菌孔巾或棉垫,毛细玻璃管、手套、接头和小药杯等,配制所需的麻醉药。
举例:1.5—2%利多卡因;0.1—0.2-0.25%丁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0.5%布比卡因,均内含肾上腺素1:20万。
(3病人侧卧,屈膝,腰背向后突。
(4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
(5按无菌操作以穿刺点为中心,从内向外顺序消毒皮肤,消毒范围要满足穿刺操作需要。
(6穿刺方法直入法:于穿刺点(即上下两个棘突的中点用局麻药作一小皮丘,然后由外向内逐层浸润,再换用16或18号连硬穿刺针穿刺,动作要轻、慢,稳,经皮肤,皮下、棘间韧带达黄韧带,针尖刺入黄韧带时有阻力感,此时以2ml注射器盛生理盐水和空气少许注射,气泡被压缩不能注入时,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多有突破感(落空感,拔出针芯,检查有无液体连续均匀滴出,如为阴性,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示穿刺针斜口(即勺状□已完全进入硬膜外腔。
也可测试负压现象,即拔出穿刺针芯,在针蒂上悬挂一滴局麻药或生理盐水,当针尖穿过黄韧带而进入硬膜外腔时,可见悬滴被吸入。
调整好斜口方向,随即经穿刺针向头或向舐端置入导管,等导管进入硬膜外腔3—5Cm时,拔退穿刺针,保留固定导管,并连接于装有麻醉药的注射器,置于无菌保护中。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麻醉通常被认为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对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可逆抑制,其主要特征是感觉丧失,特别是疼痛。
麻醉这个词来自希腊词naesthesis。
麻醉,顾名思义,麻是指麻木和麻痹,而醉是指在醉酒昏迷。
因此,麻醉的意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丧失感觉,以达到无痛无知觉手术治疗的目的。
麻醉学是应用与麻醉有关的基本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消除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麻醉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诊复苏医学、重症监护监护与治疗、疼痛诊断与治疗等相关医学及其机理。
它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和重症监护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临床麻醉?临床麻醉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条件下顺利接受手术治疗,俗话说:“手术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是手术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守护神”。
麻醉医师,又称手术室的医生,不仅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操作技术,保证患者手术无痛、顺利进行,还使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功能。
如果由于手术、麻醉或患者原有疾病,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问题,将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维持患者生命功能的稳定,确保患者安全。
二、临床麻醉常见的方法临床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适用于所有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
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和下肢的手术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进行精准局部阻滞。
无论选择哪种麻醉方法,病人都会有一个顺利的手术。
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的方法:目前全身麻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另一种是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麻醉药品和吸入麻醉药品产生麻醉作用。
《椎管内麻醉》PPT课件
麻醉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 予适当的麻醉前用药,如 镇静药、镇痛药等,以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操作过程
患者体位
将患者放置在合适的体位 ,如侧卧位或俯卧位,以 便于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 。
椎管内穿刺
在X线或超声引导下,进行 椎管内穿刺,确定穿刺针 的位置和深度。
麻醉药物注射
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 使药物在脊髓和神经根周 围扩散,达到麻醉效果。
其他应用场景
椎管内麻醉还可用于某些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神经源性膀胱、脊柱疾病的 诊断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烧伤、危重患者的治疗中,椎管内麻醉也可能发挥重 要作用。
06
椎管内麻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椎管内麻醉技术的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椎管内麻醉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更精确的麻醉药物 剂量控制、更安全的麻醉操作方法等。
术后护理
椎管内麻醉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 发症,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应及时 处理并加强护理。
03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
操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 史、药物过敏史、脊柱情 况等信息。
麻醉前禁食
要求患者在麻醉前禁食68小时,以避免麻醉过程 中出现呕吐和误吸。
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推进技术革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需要不 断推进椎管内麻醉技术的革新,探 索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和技 术。
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水 平,未来需要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 ,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水平。
THANK YOU感谢各位观看Fra bibliotek尿潴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穿刺间隙 ➢ 药物种类、浓度、剂量及比重 ➢ 注药速度、针口方向 ➢ 病人特征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术中并发症
➢ 低血压 ➢ 呼吸抑制 ➢ 恶心呕吐:
①、平面过高; ②、迷走神经亢进; ③、内脏牵拉; ④、辅助用药;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再思考
椎管内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处理
椎管内麻醉和临床应用
椎管内麻醉
• 定义: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间隙,使药物 在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椎管内麻醉包括: –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 –硬膜外阻滞(Epidural Anesthesia) –骶管阻滞 (Caudal Anesthesia)
椎管解剖与生理
7节 12节 5节 5节 (融合成一块) 3-4节
椎管解剖 — 椎管骨骼结构
成人脊椎 - 4个弯曲 curves
➢颈曲、腰曲向前 ➢胸曲、骶曲向后
椎管解剖 — 椎管骨骼结构
脊椎结构
➢ 锥体 body ➢ 后方的椎弓 ➢ 棘突 spinous
椎管解剖 —椎管外软组织
• 三条韧带(由外到内) ➢ 棘上韧带 ➢ 棘间韧带 ➢ 黄韧带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再思考
➢ 麻醉后低血压的定义 :低于术前基础值30%或收缩压绝 对值低于90mmHg。
➢ 术中只要血压降至基础值的30%应及时处理 ➢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发生血
压下降,如果病人心率不低于60次/分,提升血压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为主,尽量避免使用麻黄 素与多巴胺。此类药物可使心率增加,増加心肌耗氧 量,易诱发心绞痛,故不作为首选药物。
• 病人体位 position
➢ 坐位 ➢ 侧位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穿刺方法
➢直入法 midline approach ➢侧入法 para-midline
approach ➢旁正中穿刺法: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正中直入法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 机理 :麻醉后交感神经受阻滞致血管张力降低是产生低血压的基本 原因
➢ 美国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中规定,产科病人在实施椎管内麻醉前必 须经静脉注入1000ml液体。
➢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椎管内麻醉前注入一定量晶体液或胶 体液可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椎管内麻醉时必须补充 足够的液体应视为常规。
丁卡因 10~12 8~10 6~8 4~6 15 0.1 0.33 75~120
利多卡因 100~120 80~100 60~80 40~60 120 布比卡因 12~15 7.5~12 4~7.5 2.5~6 20
2~4 75~120 0.5~0.75 180~360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 椎管解剖
椎管骨骼结构 椎管外软组织 脊髓及脊神经 椎管内腔和间隙
• 椎管内生理
蛛网膜下腔生理 硬膜外腔生理
•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
药物的作用部位 阻滞顺序
椎管解剖 — 椎管骨骼结构
脊椎组成
➢颈椎 cervical ➢胸椎 thoracic ➢腰椎 lumbar ➢骶椎 sacrum ➢尾椎 coccyx
侧入法 旁正中穿刺法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蛛网膜下腔常用局麻药剂量及浓度表
药名
高平面 (mg)
中平面 低平面 (mg) (mg)
鞍区 (mg)
最高 剂量
最低 有效 浓度
(mg) (%)
常用浓度 (%)
维持时间 (min)
普鲁卡因 120~180 100~150 75~125 50~100 180 2.5 5~6 45~90
➢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Epidural Anesthesia
➢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CSEA
➢ 骶管阻滞麻醉 Cauda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nesthesia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简称:脊麻
通过腰穿,把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的脑脊液中,使脊神经、背根神经节及 脊髓表面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
硬膜刺破后头痛
联合阻滞麻醉时,使用了笔尖式联阻针,对硬膜损伤 极小,麻醉后头痛发 生率很低,一般<0.5%。
硬膜外穿刺时刺破硬膜后所致头痛发生率高达50%以上
椎管解剖 — 脊髓及脊神经
脊髓 spinal cord
➢ 起自枕骨大孔 ➢ (成人)止于第二腰椎 脊神经 - 31对 spinal nerve
➢颈 8 对 ➢胸 12 对 ➢腰 5 对 ➢骶 5 对 ➢尾 1 对
椎管解剖 -- 椎管内腔和间隙
• 脊髓由脊膜所包裹 • 脊膜(由内至外)分为:
➢ 软膜 pia mater ➢ 蛛网膜 arachnoid mater ➢ 硬脊膜 dura mater • 硬膜外腔 epidural space 硬脊膜内、外层之间的区域 • 蛛网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 软膜和蛛网膜之间的区域
椎管内生理
蛛网膜下腔生理
腔内:脑脊液CSF 容量:25-30ml(椎管内) 比重:1.003-1.005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
药物的作用部位
➢ 脊神经根 spinal nerve root ➢ 脊髓表面
阻滞顺序
植物神经 → 感觉神经 → 运动神经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Spinal Anesthesia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再思考
椎管内麻醉与辅助用药
➢ 度氟合剂(哌替啶与氟哌啶)是传统用药模式 ➢ 目前普遍提倡的用药方法:
咪达唑伦:0.02-0.04mg/kg 芬太尼:1-2μg/kg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术后并发症
➢ 头痛 ➢ 尿潴留 ➢ 较少见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再思考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适应症
➢ 下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 ➢ 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如:痔切除术 ➢ 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膀胱手术 ➢ 下肢手术,如:截肢手术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禁忌症
➢ 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和小儿等不合作病人 ➢ 严重低血容量、凝血功能异常 ➢ 穿刺部位存在炎症或感染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脊椎外伤或有严重腰背痛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