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标本采集发生差错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血标本采集发生差错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3-09-04T11:37:43.5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文学琴薛成余孝红[导读] 4~6月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后未再发生因查对不严而造成采血试管错误情况。
文学琴薛成余孝红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人民医院 61123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中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2012年1~3月份我科发生的静脉采血的差错及原因,针对发生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012年4~6月发生静脉采血差错由1.2%下降至0.2%。结论: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强化核心制度落实,加强沟通及现场监督,同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可有效防止静脉采血差错的发生。【关键词】静脉血标本差错原因分析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297-02 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留取血液标本的方法,用于绝大多数临床化学、血清学和免疫学、全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形态学、血液寄生虫学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等。静脉采血差错指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的试管错误、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采血错误、血标本不合格等的总称。静脉采血是一项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静脉采血的质量会引起检验结果的偏差,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导致诊断治疗的错误,并引起医疗纠纷,故在进行静脉采血中出现的差错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2012年1~3月我科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发生的差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并在2012年4-6月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1~3月份共采集静脉血液标本2458份,发生采血差错31份,其中采血量不足15份,采血试管错误7份,采血错误2份,血标本凝固3份,血标本溶血2份,严重脂血1份,静脉输液侧采血1份。2012年4-6月共采集静脉血液标本2480份,发生采血差错5份,均为采血量不足。
2、静脉采血差错原因分析 2.1 采血量不足 15份采血量不足的标本中13份由于老年人由于正常生理的退行性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导致红细胞的沉降率增加,血液呈高粘滞状态,血液粘度增高会引起血液阻力增加,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1]。有些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血管细、弹性差、循环差,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难度大,进行多管抽血时,血量不足。2份真空采血管管帽松动或有裂痕无真空而护士操作前未能仔细检查。
2.2 采血试管错误在7份采血试管发生错误的血液标本中,主要是由于护士在做试管标记时未进行认真核对,将需要抗凝的检验条码贴在了含促凝剂试管上,也有将需要促凝的检验条码贴在了抗凝试管上,导致试管条码信息与实际不符,影响检验结果。护士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只查对了患者的信息,未再认真核对试管是否正确。
2.3 采血错误 2份采血错误是由于护士在进行静脉采血时未对患者信息进行三查七对,静脉采血时张冠李戴,发生了严重的差错。
2.4 血标本凝固和溶血 3份凝固的血标本是由于护士静脉采血后未及时充分颠倒试管,抗凝剂与血液未充分混匀。2份溶血的血标本是由于护士在静脉采血后颠倒试管时动作过大,造成了标本溶血。
2.5 脂血和输液侧采血护士在进行静脉采血前未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未做好告知,患者未素食三天。个别护士对静脉采血的相关知识不了解,输液侧禁止进行静脉采血。
2.6 工作流程不合理每天早上进行集中静脉采血时的血标本多,而只有一名护士,既要完成常规的工作,又要完成20余份血标本的采集,工作强度大,人员安排不合理,容易造成差错发生。
3、护理对策 3.1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我院集中由检验科主任对新来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操作前告知与沟通,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熟悉静脉采血目的及注意事项;护士在进行血管条件差,穿刺较为困难的患者时,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来完成操作;护士在确定穿刺成功后排除针头阻塞应及时调整针头位置,防止针头紧贴血管壁而致引流不畅[2];对老年患者,尤其二次采血以确认为血粘度高者,可采用注射器采血法[2];对有些外周静脉穿刺难度大的患者,护士还应掌握股静脉穿刺法。静脉采血前护士应严格检查采血管质量,如管帽松动或者管壁有裂痕不能使用,在采血过程中,护士应预见性备用采血管,如穿刺成功排除针头相关因素而无血液流出和流血量不足,应马上更换采血管采血。有学者认为,严格按程序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将血液按照先抗凝管后非抗凝管的顺序缓慢注入,可有效防止血液的溶血和凝固。[3][4] 3.2 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查对制度作为护理的十大核心制度之一,护士除了掌握其内容,还需在工作中落实到实处。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先要查对标记好的试管与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标记好的试管是否正确,还需仔细核查病人的姓名、床号、床头卡、腕带、进食情况,已确认病人的信息准确无误后才可进行静脉采血。在操作中、操作后进行反复查对。本组有7例是因为查对不严而造成错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后,4~6月未出现同类错误。
3.3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我科每天早上需要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约20-25名,而采血时间只有30分钟。我们从4月份开始由一名护理人员前一天将需要采集的标本打印出条码,做好采血管,夜班护士核对信息,早晨采血时再次核对所有信息,避免差错的发生。另外我们将每天早上07:30—08:00进行集中静脉采血,调整为每天早上06:30—08:00进行集中静脉采血工作,同时增加一名护理人员早上6时上班,协同采血,这样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配合了病人早餐进餐的时间。
3.4 加强沟通、定期监督我院定期由检验科将收集到的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到科室,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加强监督,及时整改。检验科还定期与护理部进行沟通,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对新进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的培训,加强采集血液标本的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及采集血液标本的技巧。
4、结果
我科2012年1~3月份共采集静脉血液标本2458份,发生采血差错31份,其中采血量不足15份,采血试管错误7份,采血错误2份,血标本凝固3份,血标本溶血2份,严重脂血1份,静脉输液侧采血1份。采取改进措施后,我科2012年4-6月共采集静脉血液标本2480份,发生采血差错5份,均为采血量不足。改进后差错率由改进前的1.20%降至0.20%,改进措施后静脉采血差错率明显下降。
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