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运输 (3)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主动运输: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过程。
被运输底物与跨膜载体蛋白结合,通过载体蛋白构象改变,从而将底物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到膜的另一侧。
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归纳为: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提供能量(耦联转运蛋白)以及光能驱动。
2.被动运输: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转。
运转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3.钠钾泵(Na+-K+):又称Na+-K+ATPase,能水解ATP,使α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Na+泵出细胞,而将K+泵入细胞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4.钙泵(Ca+):又称Ca+-ATPase,在肌细胞的肌质网膜上含量丰富的跨膜运转蛋白,属于P型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钙离子从细胞质基质泵到肌质网内。
5.协同运转:两种溶质协同跨膜运输的过程。
两种溶质运输方向相同称为同向协同运输,相反则称为反向协同运输,是一种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过程。
6.溶酶体: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形态不一、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方面起重要作用。
7.信号肽: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8.信号转导: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作用,通过影响细胞内信使的水平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9.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或配体)选择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它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10.常染色质:细胞间期核中处于分裂状态、压缩程度相对较低、着色较浅的染色质。
11.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保持高度凝聚状态、颜色较深、不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汇编2023年1、(2023·湖北)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
以下需要借助膜上载体蛋白进入细胞的实例是()A.水进入根毛细胞B.乙醇进入胃壁细胞C.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D.K 逆浓度梯度进入根毛细胞【答案】D【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水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载体蛋白,A 错误;B、乙醇进入胃壁细胞为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C、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D、K+在逆浓度梯度下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D。
2、(2023·湖北)食物进入口腔中会引起唾液分泌量的增加。
唾液腺细胞内的淀粉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答案】D【分析】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方式,该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详解】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唾液淀粉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通过胞吐过程实现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2023·湖南)将人的红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I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发生了皱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皱缩的红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B.红细胞在皱缩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失水C.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D.在红细胞皱缩过程中,细胞质浓度逐渐升高【答案】A【分析】渗透作用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扩散到高浓度一侧的现象。
高中生物必修一4.1被动运输(34张PPT)
细胞液浓度范围=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 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
(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1)判断细胞的死活;
相当于
浓度差
β、绡缴腾熔镰的浓度低射有梅物胞透邃给胸膜吸2水进玻向——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动物细胞的像 酸 架 馨料₂ 中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细脆失水被缩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保持原状态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生理盐水
换成植物细胞后现象是否也一样?
浓度越高越吸水,反之失水。 “水往高处流”
(水分进出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如果将装置中的 漏斗换成动物细 胞会发生什么现 象?
提出问题: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清水细胞内溶液细胞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与红细胞相似
细胞质外界溶液细胞膜
蔗糖溶液清水半透膜
变 小
原 生 质 层脱 离细胞壁
基本不 变
清 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 生 质 层恢 复原来位置
基 本不 变
验 论比?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思 考 1、你知道这里的“质”与“壁”分别指什么吗?“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2、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是什么?外在因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在因素: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 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开,从而发生质 壁分离。3、 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变大复原——细胞液浓度变小
细胞生物学课后题及答案
一、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及其主要功能膜泡运输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的膜泡靶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主要分为一下三种类型:COPⅠ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COPⅡ衣被小泡:介导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网格蛋白衣被小泡:介导质膜→胞内体、高尔基体→胞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物质运输二、试述物质跨膜的种类及其特点主要有三种途径:(一)被动运输: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
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2、促进扩散:特点: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二)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③都有载体蛋白。
(三)吞排作用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试述Na+—K+泵的工作原理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
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
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
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3个Na+,转进2个K+。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题组一概念·结论速判1.基于对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理解,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1)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跨膜运输。
(×分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
(2)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3)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分析:胞吞、胞吐也消耗ATP。
(4)细菌和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的。
(√(5)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消化道中的氨基酸是主动运输。
(√·题组二被动运输2.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B.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解析】选A。
简单扩散是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其物质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B、C、D项错误,A项正确。
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简单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蛋白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蛋白【解析】选D。
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被动运输,运输方向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A项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项错误;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C项错误;简单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不需要载体蛋白,D项正确。
·题组三主动运输4.(2021·德州高一检测)如图为物质X和Y跨膜运出细胞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X可能是H2OB.物质Y可能是O2C.物质X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物质X和Y运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解析】选A。
物质X运输方向为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所以不可能是H2O,A错误;物质Y的运输方向为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可能是O2,B正确;物质X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正确;物质X运出细胞一定消耗能量,物质Y运出细胞不消耗能量,D正确。
【生物】被动运输第3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本P67
3.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 浓度均比细胞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 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不结合 具有
水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图示
三、被动运输
被动 运输
实例
运输方向、 转运 是否耗能 蛋白
①气体:O2、CO2等
②甘油、乙醇、苯 自由 等脂溶性的小分
不需要
扩散 子有机物
顺浓度梯度
③少部分水
(高→低)
影响 因素
坐标图分析
扩
内外浓度差 散
速
、温度等 率
浓度差
①离子和一些小 协助 分子有机物,如 扩散 葡萄糖进入红细
水通道
水的跨膜运输方式:
细胞膜
1、少量自由扩散
2、主要协助扩散(水通道
蛋白)
Peter Agre
总结——思维导图
细胞的吸
细 水和失水
胞
的
物
质
输
入
自由扩散
和
输
出 协助扩散
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 1.半透膜。 2.浓度差。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吸水 动物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形态不变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4.1 被动运输(第3课时)
目录
CONTENTS
01 渗透作用 02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03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04 被动运输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小题1.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和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活动。
2.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3.质粒:除核区DNA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
4.分辨率:指能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D=0.61λ/N·sin(α/2)5.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指以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异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位置的方法。
6.细胞融合:指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
7.荧光漂白恢复技术:使用亲脂性或亲水性的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绿色荧光蛋白等与蛋白或脂质耦联,用于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体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运动及其迁移速率。
8.膜脂主要包括甘油磷脂、鞘脂和固醇三种基本类型。
9.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
根据磷脂分子可以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10.膜转运蛋白的分类: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11.胞吞作用:细胞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颗粒性物质或液体等摄取到细胞内,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形成的囊泡较小,称为胞饮作用。
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形成的囊泡较大,称为吞噬作用。
12.氧化磷酸化:指在呼吸链上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由ADP被磷酸化形成ATP的酶促过程。
13.ATP合酶。
状如蘑菇,属F型质子泵。
分为球形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
F0由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
14.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高一生物科目上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科目上册知识点归纳1.高一生物科目上册知识点归纳篇一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高一生物科目上册知识点归纳篇二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3.高一生物科目上册知识点归纳篇三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被动运输》 教学设计
《被动运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被动运输的概念和两种主要方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2)阐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特点和实例。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构建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和协调性,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概念和特点。
(2)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
2、教学难点(1)协助扩散中载体蛋白的作用机制。
(2)构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被动运输的概念、方式和特点。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动画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模型构建法:引导学生构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加深对被动运输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生活的环境图片,提出问题: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被动运输。
2、新课讲授(1)自由扩散①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
②特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③实例: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
④多媒体展示自由扩散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的运输过程。
(2)协助扩散①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②特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③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讲解载体蛋白的作用机制,通过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3)比较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比较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点,填写表格。
3、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被动运输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和纠正。
4、模型构建让学生分组构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展示并交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单元教案设计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统编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章节教案4.1《被动运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被动运输”是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主动运输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说出动、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的相应细胞结构。
科学思维:理解渗透现象的原理及其发生的条件,并能用此现象解释动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的原生质是否为一层半透膜。
社会责任:将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方面,做到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教学重难点:1.理解动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2.说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3.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关实验。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渗透现象:玻璃纸(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分子不可以。
PPT播放渗透装置的动画,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单位时间内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烧杯的水分子数。
问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不会,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透过。
问题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不会,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水分子数等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
问题4:为什么漏斗管内的液面不会无限升高?玻璃纸(半透膜)的两侧由于存在浓度差,水分子就有从浓度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渗透的趋势。
而漏斗内的液面不断升高,与清水的液面会产生一个压力,会使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压向清水侧,这个压力随着液面不断升高而不断增大。
压向清水侧的水分子会越来越多,会逐渐与因为浓度差而渗透到漏斗的水分子的量保持平衡。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尝试在下面几幅坐标图中画出物质 进出细胞不同方式的曲线图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自由扩散
运 输 速 率
浓Hale Waihona Puke 差协助扩散运 输 速 率
能量
主动运输
载体有专一性且数量有限, 在协助扩散和主 动运输中,载体具有“饱和效应”
三、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1。胞吐
2。胞吞
胞吞
人体的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 细胞,都属于细胞的胞吞作用,对于人体起了免疫保 护的作用。
二、主动运输
(1)条件: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转,需要 载体蛋白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 放出的能量 (2)特点: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选择
性)、从低到高。
(3)例如:离子、葡萄糖、氨基酸
注意:载体种类和数量决定选择性,能量决定运
转速率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 吐
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大分子运输特点:
1 运输形式:胞吞和胞吐 2 运输方向:与浓度无关 3 有无载体:不需要,细胞膜和囊泡 4 是否需要能量:需要,由ATP供能
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总结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通过胞吐向外分泌物质。
都需要能量,不需载体, 以小泡的形式进行
再厉!
4.如图所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 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的识别与②有关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
体蛋白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图表题归类解析
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的图表题归类解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且常以表格、图像或曲线模型等形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判定。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获取并应用试题所给予的相关信息,下面试举例说明之。
一、数据表格类例1 (2013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解析:根据表格,神经细胞外Na+浓度较高,细胞内K+浓度较高,K+和Na+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A项、C项错误;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项错误;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项正确。
答案:D变式1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A.鱼滕酮对K+和Mg2+的载体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B.乌本苷抑制K+载体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C.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由表格看出,用鱼滕酮处理后,细胞对K+和Mg2+的都受到影响;用乌本苷处理后,只有细胞对K+的吸收受到影响、而细胞对Mg2+的吸收不会受到影响。
考虑到细胞对K+和Mg2+的吸收都属于主动运输,ATP 的供应和载体都会影响这个过程。
若A TP的供应受影响,则两种离子的吸收都受到影响,故可判断鱼滕酮通过影响A TP供应来影响吸收,而乌本苷则通过影响K+的载体来影响对K+的吸收。
答案:A【技巧点拨】(1)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H2O、CO2 、O2等小分子;甘油、乙二醇等脂溶性物质。
(2)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的物质:①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②带电粒子,如Na+、K+、Ca2+等;③逆浓度运输的物质都是主动运输。
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大分子的运输
①内吞作用=胞吞
胞吞:当细胞摄取
大分子时,首先是大 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 表面,这部分细胞膜 内陷形成小囊,包围 着大分子。然后小囊 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 形成囊泡,进入细胞 内部。
②外排作用 = 胞吐
• 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 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 子排除细胞。
2.方式: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思考:什么是扩散?
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
的过程,称为扩散。
自由扩散
概念: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 扩散。
注:物质通过磷脂分子之间的间隙进出细胞
细胞膜
自 由 扩 散
自由扩散
特征: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 比方:球往低处滚
二1.、影影响响物物质质跨跨膜膜运运输输的的因素因及素模及型模构型建 构建
(1)物质浓度: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2)氧气浓度:
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3)温度:
主动运输
可影响 生物膜的流动性 和 酶的活性 ,因而会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例1. (2014·安徽卷,2)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
细 胞 内 浓 度
细胞外浓度
时间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等浓度→等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不一定,主动运输是一个主动选择吸收的 过程,物质的进出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 需要,而非浓度差。
主动运输的意义: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胞的特性,它保证 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 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
影响因素: 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被动运输高三知识点
被动运输高三知识点被动运输是生物体通过外界力量或环境条件实现的运输方式。
在生物学的学习中,高三的学生们需要掌握被动运输的相关知识点,以加深对植物和动物体内物质运输的理解。
本文将从植物体和动物体两个方面,分别介绍被动运输的相关知识点。
一、植物体的被动运输植物体的被动运输主要通过根系和茎叶实现。
植物体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再通过茎叶将水分和养分送达到整个植物体。
这种被动运输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因素:1. 渗透压差:植物根系吸收水分时,土壤中的水分浓度较高,而植物体内的浓度较低,这种浓度差使得水分被迫进入植物根细胞内部。
2. 吸力作用:由于植物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蒸腾,水分子会沿着植物体内部的导管系统上升,形成吸力作用。
这种吸力作用可以帮助水分沿着茎叶向上运输。
3. 导管系统:植物的导管系统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主要负责水分和溶质的运输,韧皮部主要负责有机物的运输。
这些导管系统的存在为植物实现了长距离的被动运输提供了便利。
二、动物体的被动运输动物体的被动运输与植物体类似,也主要依赖外界力量或环境条件来实现。
以下是动物体被动运输的几个知识点:1. 血流:动物的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和血管系统的结构,实现了物质的运输。
血液中携带的氧气和养分被送达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到心脏和肺部排出体外。
2. 呼吸:动物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带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的过程主要通过肺部的换气作用实现。
3. 毛发和羽毛:部分动物体表面具有毛发或羽毛,这些结构可以帮助动物在风中保持稳定,避免被风吹走。
4. 水中生物的浮力:水中生物利用水的浮力来保持身体的浮在水中。
例如,鳃鱼通过调节体内气体的含量来调整自身浮力。
总结:被动运输是生物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对于高三生物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分别介绍了植物和动物体的被动运输知识点,并且通过简洁明了的描述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学习被动运输相关知识,可以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原理,提升对生物学的整体把握能力。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第1课时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跨膜运输的形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形式。
2.细胞对小分子或离子等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但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4.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5.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一、基本概念1.自由扩散是指参与的简单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2.协助扩散是指参与的扩散。
需要载体蛋白进出逆浓度细胞,不仅需要膜上3.主动运输是指物质载体蛋白。
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的参与,还需要4.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进出细胞。
二、跨膜运输的结构基础[识图填空]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比较[填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是被动运输的唯一共同点(×)(3)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4)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5)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物质通过胞吞、胞吐作用出入细胞的过程仅穿过一层膜(×)2.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哪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与其相同( )A.O2B.H2O C.Cl-解析:选C 图中物质的运输消耗能量且逆浓度梯度,所以是主动运输,O2、H2O的运输是自由扩散,Cl-的运输是主动运输。
3.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
水分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解析:选B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4.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载体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载体C.乙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乙运出细胞一定需要能量解析:选C 图中膜外甲浓度高、乙浓度低,膜内甲浓度低、乙浓度高,所以甲进入细胞不需要能量,运出细胞需要能量;乙进入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则必然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协助,运出细胞不一定需要能量。
【人教生物必修1知识梳理及训练】4.1 被动运输
人教生物必修1知识梳理及训练4.1 被动运输知识点1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01半透膜的扩散。
2.渗透作用的原理(1)漏斗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02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数。
(2)发生渗透作用的液面高度差H不会一直升高的原因: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升03相等时(二者的方向相反,静水压向下、渗透压向上),通过半透膜进出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04相等,因此,液面就不再升高了。
(3)渗透方向:05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06低的一侧渗透。
3.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2)知识归纳1.渗透平衡≠浓度相等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
渗透平衡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液面高(同样的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也高);浓度差越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2.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研究渗透作用时溶液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相同,但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即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的数目多,溶剂分子的数目少,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3.水的运输特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扩散速率更快。
知识点2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12.现象(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3)3.结论(1)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是05渗透作用。
(2)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06半透膜。
知识点3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1.成熟植物细胞结构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实验原理(2)实验仪器和材料09显微镜;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100.3__g/mL的蔗糖溶液、11清水。
(3)实验过程(4)实验结果外界溶液中央液泡大小颜色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17逐渐变小紫色逐渐加深18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基本不变清水19逐渐变大紫色逐渐变浅与细胞壁逐渐紧贴20基本不变(5)实验结论①植物细胞的21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课程预习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课程预习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物质跨膜运输主要有三种方式:(1)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两类蛋白负责物质的跨膜转运: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2)主动运输:由ATP直接提供能量(Na+一K+泵,Ca2+泵和质子泵),由ATP 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运输)以及光能驱动三种基本类型。
(3)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两类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类胞吐作用(组成型外排与调节型外排);膜融合与膜泡运输。
一、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一)脂双层的不透性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膜上存在膜转运蛋白(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s),负责无机离子和水溶性有机小分子的跨膜转运。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它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只能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的被动运输。
1.载体蛋白及其功能载体蛋白是几乎是所有类型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
载体蛋白又称为通透酶(permease),因其在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可与特异性底物(溶质)结合,一种特异性载体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或离子。
转运过程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曲线。
既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又可被微量的某种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以及对pH的依赖性等。
2.通道蛋白及其功能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与带电荷的离子通过。
目前发现的通道蛋白已有100余种。
大多数通道蛋白能够形成与离子转运有关的选择性开关的多次跨膜通道,故又称为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的举例离子通道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具有离子选择性: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的离子的大小与电荷都有高度的选择性,而且转运速率高,可达106个离子/s,其速率是已知任何一种载体蛋白的最快速率的1000倍以上。
高中生物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测试(教师版)含答案
必修1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30分)1。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 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C。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答案】C【解析】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甲图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胞吞和胞吐是耗能过程,需要细胞内部提供能量,D正确。
2.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6h时,由于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故A正确;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故B错误;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故C正确;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ATP,故D正确。
被动运输说课稿
被动运输说课稿被动运输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本课时的内容是被动运输。
2. 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讲解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渗透、渗透性运输、游离离子运输、活性载体机制等,要求学生掌握渗透运输的基本概念及运输机制,理解游离离子运输的基本特征和活性载体机制的重要性。
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被动运输的概念,理解渗透性运输、游离离子运输的基本原理,了解活性载体机制的基本特性。
(2)能力目标:学习分析被动运输的运输机制,掌握被动运输的诸多问题,学会正确应用被动运输机制。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被动运输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1. 启发法:首先让学生从现象出发,思考被动运输的基本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由现象到原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被动运输机制的实质,有趣并有益于学习。
2. 讨论法:在讲授每一种被动运输方式时,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 实验法:开展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被动运输的实际,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被动运输的机制。
三、说教学流程1. 教师活动(1)设置问题:教师设置一个现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被动运输的有关知识。
(2)理论讲解:系统讲解被动运输的概念,详细介绍渗透性运输、游离离子运输、活性载体机制等内容,使学生理解被动运输机制的基本原理。
(3)讨论:让学生就被动运输的相关问题,进行团队讨论,让学生探索被动运输的实质。
(4)检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讨论结果,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2. 学生活动(1)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把被动运输的相关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讨论:参与团队讨论,就被动运输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3)演示:完成老师布置的演示实验任务,加深对被动运输机制的理解。
四、总结本节讲解被动运输,我采用启发法和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被动运输机制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学习被动运输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
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 围水环境高63倍; 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 浆高30倍;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1.胞吞
实例:白细胞吞噬病菌
2.胞吐
实例: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
输过程
3.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_ 流动性 。 4.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 能量 供应,如果分泌细 胞的ATP合成受阻,则胞吐作用不能继续进行。
2.特点: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
3.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思考与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细胞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因为两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 梯度进行的。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不同点:前者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后者必须载体蛋白 协助才能实现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细 胞 外
1.方向:高浓度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低浓度,即顺浓度梯度
2.特点: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3.实例:水、氧气、二氧化碳、乙醇、甘油、苯等
被动运输
自Hale Waihona Puke 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1.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即顺浓度梯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 细胞
需要消耗 (ATP)
小肠上皮细胞 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离子 进入细胞等
小试锋芒
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
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D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1.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些物质是逆浓度 梯度跨膜运输进入细胞
2.为什么这些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进入细胞呢?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能量
细
胞
内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1.方向:低浓度 高浓度,即逆浓度梯度 2.特点: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
结论:
浓度差
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的浓度 差成正比关系,自由扩散过程 只受浓度影响。
结论:
浓度差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
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关系,
超过范围后协助扩散过程物质运
输速率受载体的限制。
(3)主动运输 葡萄糖跨小肠上皮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物质运输速率
能量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成正比关系,超过一 定的范围后,物质的运输速率受载体的限制。
课堂小结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小分子运输
大分子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胞吞 胞吐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目 运输方向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高→低
高→低
主动运输 低→高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不需要 不消耗
举例:
O2、CO2、水、 甘油、乙醇、 苯等
需要
2.钾离子在植物体中可以由浓度低的部位运向浓
度高的部位,但是在缺氧的条件下,其运输的速度
减慢。这说明钾离子的运输属于( C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3.下列哪一项与矿质离子的吸收没有联系( D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高尔基体
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分析:
3.实例:Na+,K+和Ca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 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4.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 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 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注意: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一种载体只能与一种相应的被运 输的物质相结合。也就是说,不同的物质需要不同的载体运输。
(1)物质A、B、C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_自__由__扩__散_、 _协__助__扩__散_、主__动__运__输__。
(2)某种物质能专一性地破坏物质C的载体蛋白,若 用其处理细胞后,物质B跨膜运输的速率将__不__变____, 物质C跨膜运输的速率将__下__降____。
(3)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中的曲线甲相符的是 ___物__质__A___,与曲线乙相符的是_物__质__B或C___。
合作探究
(1)自由扩散 O2跨红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浓度差 (mmol/L)
0
1.5
3
4.5
6
7.5
9
速率 0 8 16 24 32 40 48
物质运输速率
(2)协助扩散 葡萄糖跨红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浓度差 (mmol/L)
0
1.5
3
4.5
6
7.5
9
速率 0 8 16 24 32 32 32
物质运输速率
需要。推测这些物质进入细 胞可能与蛋白质有关。
3、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 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 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小肠上皮细胞上有能转运 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 葡萄糖的蛋白质。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本节聚焦: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 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这对于细胞的生活 有什么意义?
讲课人:牛亮亮
问题探讨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 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不能通过脂双层的物质,细 胞需要吗?如果需要它们怎样才 能进入细胞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