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兴衰》史料集锦

合集下载

《东汉的兴衰》史料集锦

《东汉的兴衰》史料集锦

《东汉的兴衰》史料集锦《东汉的兴衰》教学资源资料与注释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残害奴婢材料(建武七年)五⽉……诏吏⼈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①听之。

敢拘制不还,以卖⼈法从事。

……⼗⼀年,春⼆⽉⼰卯,诏⽈:“天地之性⼈为贵。

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癸亥,诏⽈:“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

”冬⼗⽉壬午,诏除奴婢射伤⼈弃市律。

……(⼗⼆年)三⽉癸⾣,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讼者,及狱官未报,⼀切免为庶(民)⼈]。

……(⼗三年)冬⼗⼆⽉甲寅,诏益州民⾃⼋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切免为庶(民)[⼈];或依托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敢拘留者,⽐青、徐⼆州以略⼈法从事。

……(⼗四年)⼗⼆⽉癸卯诏益、凉⼆州奴婢,⾃⼋年以来⾃讼在所官,⼀切免为庶(民)[⼈],卖者⽆还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下《光武帝纪》【注释】①恣:放纵,⽆拘束。

【解读】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以来⼀直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

鉴于西汉末年⾄新莽时期,因没能解决⼟地和奴婢问题,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刘秀在称帝的第⼆年,统⼀战争还在进⾏之时,便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

26—38年,光武帝先后九次下诏,令释放奴婢和禁⽌残害奴婢,或提⾼奴婢的法律地位。

这些诏书规定得⼗分详细,其中包括:民有被卖为奴婢⽽愿归随⽗母者听其⾃便,奴婢主⼈若拘留不放者依法治罪;对于没有被释放的官私奴婢,亦要求在法律上给予⼀定的⼈⾝保障;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灸伤奴婢者须依法治罪,免被烧伤者为庶民;废除了奴婢射伤⼈处死的法律。

此外,诏令还规定,朝廷应发给鰥寡孤独及⽆法⽣活的贫民救济之粮,其⽤意亦在于减少贫民卖⾝为奴的可能。

尽管这些诏令有很⼤的局限性,但它在⼀定程度上阻⽌了⾃耕农沦为奴⾪的发展趋势,对于增加⽣产劳动⼒,缓和阶级⽭盾,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定的作⽤。

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只有⼗分之⼆,⽥园荒芜。

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好转,⼟地逐渐得到垦辟。

人教版中学历史《东汉的兴衰》

人教版中学历史《东汉的兴衰》

小人当道的政治情况。
材料二☺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政治统治腐朽 自然灾害频繁
人民苦难深重
官逼民反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
背景(原因) 2、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3、自然灾害频繁
献帝 9 54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东汉中后期宦官外戚争权简表
太后
外戚
争权宦官
窦太后
窦宪
郑众等
邓太后
邓骘
李闰、江京等
阎太后 梁皇后 梁太后 梁太后
阎显 梁商、梁冀
梁冀 梁冀
孙程等19人 \ \ \
梁太后 窦太后
梁冀 窦武
单超等5人 曹节、张让等
皇帝早逝
幼主继位
_太__后__听政
为奴婢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问题。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罚(经济)
措施2: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
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措的减施轻②3:了合人光民武并的帝负下郡担诏。县:“,并省裁四百减余官县,员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 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社会局面?
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你会 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
学习与探究
小组探究:光武帝统治的措施?(从材料中总结出各个措施)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衰


公元25年,南阳豪族 刘秀登上帝位,重建汉 朝,史称光武帝。定都 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 东,史称“东汉”。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的形成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性勤 于稼穑,而兄伯升(縯)好侠养士,常 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 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 大义。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 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 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 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 柔道行之。”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汉武帝为什么以“柔道”治理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莽钱范
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制度本身的 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为什么当代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 历史》中评价王莽:“他尽信中国古典, 真的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
这些倒行逆施的复古改制行为,在现实社 会中完全行不通,必然走向失败。不合时宜的 改革激化了矛盾,在绿林军和赤眉军的打击下, 新朝政府迅速覆灭。Leabharlann 三原因东汉的衰败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不断膨胀,形成地方割据 势力。

• 小皇帝政局下,外戚、宦官和士大夫势力的 相互倾轧争斗。 • 黄巾起义严重削弱了东汉政权,各地豪强展 开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樊氏庄园)治田殖至 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 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 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 驽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 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司马彪《续汉书》
豪强地主大庄园的粮仓 豪强地主大庄园的粮仓
东汉豪强地主的特点?
① 政治上: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 官宦世家。 ② 经济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 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③ 军事上:拥有“家兵”、“部曲”之 类的私人武装。 ④ 文化上: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 把持地方舆论。

部编版初中历史东汉的兴衰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东汉的兴衰ppt全文课件

18
人教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课件1
东汉衰败
为了镇压叛乱军,在北方涌现出了一大 批军阀势力,伴随着汉室威信的衰落,东汉名 存实亡。
人教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课件1
19
人教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课件1
东汉衰败
人教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课件1
黄巾起义形势图
20
人教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课件1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人教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课件1
21
2
西汉的灭亡
西汉的灭亡
王莽
公元9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即为历 史上的“新”朝。
3
王莽改制
“新”朝 王莽改制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特点:托古改制 结果:引发社会混乱,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失败原因:不合时宜的改革激化社会矛盾
4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5
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时 间: 公元25年 建立者: 刘秀(光武帝) 都 城: 洛阳
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
8
光武中兴
东汉集市画像砖
9
光武中兴
弋射收获画像砖
10
光武中兴
东汉庭院画像砖
11
光武中兴
影响(结果)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政权,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 长期混乱的局面,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 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三、黄巾起义——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时 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太平道的创始人) 原 因:朝政腐败,自然灾害频繁,人民苦难深重 结 果:起义被镇压 影 响: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猜猜“我”是谁?
汉景帝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 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 光 武 帝 刘 秀
经济凋 敝,吸 取新朝

1.九次下令释放奴婢

2.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灭亡教 4.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训 5.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
治 国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 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 荣局面。那么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 共同原因?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第1赋3课敛,东征汉的发兴如亡雨…(民)饥馑…死于 道,以百万数”——《汉书•谷永传》
材料2:“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后汉 书•光武帝传》(物价腾贵,米价由汉文帝时的每石数十钱涨至 两千钱) 思考:材料说明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对东汉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童谣鲜明地勾勒出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平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东汉的衰亡
政治统治腐朽 自然灾害频繁 人民苦难深重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A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

17东汉的兴衰

17东汉的兴衰

二、东汉后期政局的混乱
东汉
东汉中后期 的政局混乱
帝陵
的石 辟邪
外戚宦官争权夺利 刺史坐大一方
外戚专权
宦官乱政
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和在位时间表 皇帝
和 帝
殇 帝 安 帝 顺 帝 冲 帝 质 帝 桓 帝
即位年龄
10岁
100天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在位时间
公元88—105年
公元 106年 公元 106—125年 公元
一、“光武中兴” 1.王莽改制与 农民起义爆发 2.东汉的建立 3.“光武中兴”
王莽食古不化,以恢复周礼 制度为执政改革的目标。他除 了按周礼频繁改动官职、地名 等之外,还将奴婢改称“私 属”,以“王田”之名将土地 国有化,盐、铁、酒、铸钱及 山林川泽也收归国有,上述事 物私人不得买卖,并计划由国 家主导分配人均占有100亩田 地。这些政策脱离实际,而且 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 遭到了上下一致的抵触。
东汉末年墓葬壁砖上留有 工匠随手书写的“仓天乃死” 字迹,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起义军头 裹黄色发 巾,因而 号称“黄 巾军”
四川南充 “三国主 题雕塑长 廊”中的 张角起义 群像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先觉者,通过符水治病来扩大影响。 太平道宣称天地之间有鬼神监察人们的言行,并根据言行善恶来 增减人们的寿命和福报,号召信徒遵守教义、共建太平新世界。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太平道发展到全国各州,信徒人数达到了几 十万,并按照地区组建成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全国共设三十 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
四川南充“三国主题雕塑长 廊”中的曹操入兖州塑像
东汉末年, 势力较大的割据 军阀主要有北方 的袁绍和曹操、 南方的孙策和刘 备等十一支力量。

历史部编版《东汉的兴衰》_课件-完美版

历史部编版《东汉的兴衰》_课件-完美版
影响: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出现治世的局面。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课堂小练习 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量的相互角逐 结果: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
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3.黄巾起义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1.它是东汉的首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中 国历史上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有 “千年帝都”之称。“它”是( D ) A.长安 B.北京 C.南京 D.洛阳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4.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 不同特征是( A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太,在当,天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 吉 天 甲 立 黄 已
治,使其名存实亡。 。

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意味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呢?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 了东汉统治,地方 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三足鼎立。220
改刺史为州牧。
年,曹丕建立魏
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国。东汉灭亡。
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如何治国→根据材料分析当务之急是什么?(目的), 归纳汉光武帝的治国思想?
(1)目的: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面;恢复和发展经济 (2)治国思想:以柔道治天下
光武中兴
阅读课本,结合材料,了解在汉政光武治帝上为和巩军固事对上全加国的强统中治央采集取权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汉光武帝①)多诏曰次:下“令民自释八放年奴以来婢被,略禁为奴止婢残者—害,—皆《奴一后婢切汉免书为·庶光人武。帝纪”》
材料二:“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②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后田汉书租·光武帝纪》
材料三:(汉光武帝)诏曰:“解王莽之繁密,还汉室之轻法。” ——《后汉书·循吏传》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时)
2100万
105年
5300多万
——据范晔《后汉书·郡国一》《后汉 书·郡国五》编
社会安定,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光武中兴”。
课后活动1:对比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思考其共同点及启示。
背景
措施
影响
文景 之治
光武 中兴
西 政 初
步汉局发建稳措 ① ② ③展立定施 都 都 都共 采 重 减,,注进“提同取视轻重一倡以点了农人农步勤德:“业民业减俭化休生负生轻治民养产担产赋国”生;,,税。,息轻提(废”徭倡三除政 薄以 十酷策 赋农税刑; ;为一;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总结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总结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总结【知识清单】知识点1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在西汉后期,王朝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那时的皇帝或依赖“外戚”,或对朝政置若罔闻,使得朝政大权逐渐旁落,腐败现象如毒瘤般滋生蔓延。

地主阶级贪婪地兼并大量土地,无数农民因此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他们或沦为任人驱使的奴婢,或被迫流亡异地,生活苦不堪言。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犹如干柴遇烈火,愈发激烈。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

然而,王莽实施的一系列施政措施不但未能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如同火上浇油,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各地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般迅速燃起。

西汉宗室刘秀抓住时机,以“复汉”为旗帜,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军,共同反抗王莽的统治。

刘秀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率军击败王莽的主力部队,势力得以不断扩张。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东汉自此拉开序幕,刘秀便是光武帝。

彼时,全国各地仍存在诸多大小割据势力,刘秀又花费了十余年时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方才削平群雄,实现国家统一。

为了稳固对全国的统治,光武帝在政治和军事层面双管齐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稳定社会局面。

在他的治理下,多次下达释放奴婢的命令,并严禁残害奴婢的行为,让这些曾经身处苦难的人们重获自由;把荒地和山林分配给农民耕种,同时减轻田租,让农民有地可种、轻装上阵;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彰显仁政。

在行政方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严厉惩处贪官污吏,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又明智地允许北方民族内迁,有效缓和了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逐渐恢复并繁荣发展,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农业方面,当时普遍采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水利工程方面,王景肩负起治理黄河的重任,他运用卓越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让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土地重新变为肥沃的良田,造福无数百姓。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三、黄巾起义
背景: 背景:
时间: 宗教:
时间: 领导人: 领导人:
宗教:
结果: 结果: 影响: 影响:
(2)材料二讲述了黄巾军起义得到了天下人的响应,这场起义的性质是 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
性质: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原因:由于东汉后期
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 在民间蔓延。 (3)黄巾军起义的结果如何?这次起义有何影响? 结果:失败。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火 眼 金 睛
公元 25 年 刘秀 公元前25年,西汉宗室刘邦建立东汉,他巩固统 治,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汉武中兴”。 光武中兴
东汉中期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迈,导致外 年幼 戚权力膨胀,后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走向 衰亡。
东汉后期,天灾人祸,时局动荡,184年,经 过精心策划,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 黄巾 张角 使东汉一蹶不振。
依靠宦官
畸形政局乱朝纲—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1: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年幼的汉质帝 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 死了他。 材料2:汉灵帝被迫称宦官张让为父亲,称宦官赵忠为母亲。其父兄子弟 遍布天下,横征暴敛,拍卖官爵,权势无边。导致东汉后期的官吏如狼 似虎,搜刮百姓。 材料3:(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永兴二年) 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 人夫食妇。 阅读这三则材料,你有何感受?你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地主阶级争权夺利,遭殃是老百姓。外戚、宦官――地主阶级中最腐 朽的势力交替专权100余年,人民被逼向死亡的边缘正值这时,东汉后 期灾荒连年,真是雪上加霜,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活下去, 184年爆发 了黄巾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东汉的兴衰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东汉的兴衰精品课件
因而,政治腐败,正直官员遭陷害排齐,社会混乱,人民遭殃,政局不稳。 材料一: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人们流离失所,田地荒芜。
起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发。
与 分 享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即位时平均年龄: 9.5岁 平均寿命是: 24岁 继位皇帝年幼,无法主持朝政。 因而,“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
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
外戚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二: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
西立汉了宗东室汉刘王秀朝称。帝之,后定又都经洛过阳长,达建十立数汉年朝的,统史一 称战东争汉,(先光后武灭兴掉,了为各东地汉的)割。据政权,使中国大
第地一再次位归皇于帝统一:,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
三年,谥刘号秀光就武是,光庙武号世帝祖。
光武中兴
光武初年,社会状况怎样?
光武帝对光于面临武的困中境,兴他又采取什
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岁苍
在天
甲已
——
子死
,,
黄 巾 军 预 言
天黄 下天 大当 吉立 。;
黄巾起义的特点
你能解释这则语言预言是含义吗?
比较黄巾起义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
黄巾军提出预言,明确了 斗争目标——“黄天当立”, 起义时间——“岁在甲子”。
有组织 有准备
4.爆发、经过、结果
享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是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政治情况。
材料三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外戚专权,把持朝政的政治状况。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衰
王莽改制
“新”朝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特点:托古改制
结果:引发社会混乱,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失败原因: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 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 《宋书·礼志序

不合时宜的改革激化社会矛盾
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前6— 57),字文叔,汉景帝后 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 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 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 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 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 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 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 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 意,庙号世祖。
等五人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桓帝皇后窦氏临朝,窦武执政 曹节、王甫
废帝 17岁 在位6 灵帝皇后何氏临朝,何进执政 张让、段珪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 什么后果?
三、东汉的衰败
1、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2、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3、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
结果:东汉分崩离析, 名存实亡。
甲、
经济





民Leabharlann 政 治乙、 文 教 治 国
重视人才
中央、地方官学
察举、佂辟
征 皇帝下诏指名征聘 辟 公卿或州郡长官聘为掾属
均不具强制力 可应聘可拒聘
结局
影响: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 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史 称“光武中兴”
隐患: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 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二、光光武中兴武
“柔道”治理天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 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 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 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衰

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汉皇帝 即位年龄与寿命
皇帝 即位年龄 寿命(岁) (岁)
和帝
10
殇帝
1
安帝
13
27 2
你能发现此表中
31 的问题吗?
顺帝
11
30
冲帝
2
3
质帝
8
9
桓帝
15
36
灵帝
12
34
少帝
14
24
献帝
9
54
1.东汉后期政治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把持朝政
宦官 得宠
夺回君权 诛杀 外戚
皇帝 早逝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东汉的兴衰
猜猜“我”是谁?
汉景帝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 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文帝
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 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
汉高祖 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东 汉
背景:2. 王莽 建新朝进行改制但改制失败。 3. 农民 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的 时间:公元25年
建 立
建立者:刘秀(汉光武帝)
都 城:洛阳
东汉初期社会概况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 重 。 …… 父 子 流 亡 , 夫 妇 离 散 , 庐 落 丘 墟 , 田 畴 芜 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
汉武帝 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西汉后期朝政
材料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 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东汉的兴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汉的兴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史料实证]《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国家人口有1000多万,到光武帝建武中元二
年(公元57年),国家人口超过2100万。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B )
A.“文景之治”
B.“
【解析】由题干材料“东汉初年国家人口有1000多万,到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
57年),国家人口超过2100万”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治
汉文帝、汉景帝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减轻赋税和徭役 ☆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光武帝 ☆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 民负担 ☆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 吏 ☆允许北方民族内迁
【解析】根据材料表格中所给信息可知,西汉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 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下令释 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整顿吏治,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景之治和 光武中兴的相同点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正确。
统治者注重吏治,惩处贪官污吏
相 背景 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同 内容 统治者都重视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免刑罚等
点 结果 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局面
试题类型
技巧指导
示例
解答概念型选择题要注意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
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
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即在题干中提出一个
国措施,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使得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光武中兴”,B正确。
2.[历史解释]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
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的主要影响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的兴衰》教学资源资料与注释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材料(建武七年)五月……诏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①听之。

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

……十一年,春二月己卯,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八月)癸亥,诏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人]。

”冬十月壬午,诏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十二年)三月癸酉,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人]。

……(十三年)冬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人];或依托为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敢拘留者,比青、徐二州以略人法从事。

……(十四年)十二月癸卯诏益、凉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民)[人],卖者无还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注释】①恣:放纵,无拘束。

【解读】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以来一直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

鉴于西汉末年至新莽时期,因没能解决土地和奴婢问题,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刘秀在称帝的第二年,统一战争还在进行之时,便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

26—38年,光武帝先后九次下诏,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

这些诏书规定得十分详细,其中包括: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归随父母者听其自便,奴婢主人若拘留不放者依法治罪;对于没有被释放的官私奴婢,亦要求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灸伤奴婢者须依法治罪,免被烧伤者为庶民;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处死的法律。

此外,诏令还规定,朝廷应发给鰥寡孤独及无法生活的贫民救济之粮,其用意亦在于减少贫民卖身为奴的可能。

尽管这些诏令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农沦为奴隶的发展趋势,对于增加生产劳动力,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定的作用。

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田园荒芜。

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好转,土地逐渐得到垦辟。

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超过2100万。

光武帝精兵简政材料(建武六年)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

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

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

”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建武七年)三月丁酉,诏曰:“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①,令还复民伍。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注释】①轻车:驾轻车作战的士兵,西汉兵种之一。

骑士、材官、楼船士: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西北产马各郡训练骑兵,称骑士;内郡平原及山阻地区训练步卒,称材官;江淮以南各郡训练水军,称楼船士或楼船。

军假吏:军队中临时设置、非正式的军吏【解读】东汉初年,社会腐败,民生凋敝,人口锐减。

为了巩固统治秩序,稳定社会,建武六年(30年),光武帝刘秀下诏精兵简政,提出了一系列政策。

从上述光武帝诏书看,可以知道当时精兵简政的大致内容和规模:一次就裁并了400多个县,约相当于当时实际控制县数的三分之一;后又“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即大约减少了当时官员的十分之一,达数万人之多;第二年,又大量地复员军队。

这些措施,既减少国家开支和减轻百姓负担,也因大批军队的复员为农业生产增加了劳动人口,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东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材料一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中元二年,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口(三)[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人。

永平、建初之际,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迄于孝和,民户滋殖。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郡国一》刘昭注补材料二光武中元二年,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

明帝永平十八年,户五百八十六万五百七十三,口三千四百一十二万五千二十一。

章帝章和二年,户七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四,口四千三百三十五万六千三百六十七。

和帝元兴元年,户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顷八十亩百四十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郡国五》刘昭注补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至和帝元兴元年(105年)的人口及垦田增加表【解读】考察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标志性的指标,莫过于看当时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是否得到较快的增长。

史载“王莽末,天下早蝗,黄金一斤,易粜一斛”(《后汉书·光武帝纪》),通货膨胀已达到令普通百姓无法生存的地步,加上连年战争所造成的人口锐减,使得西汉末年近6000万人口,到了东汉初年时,全国的户籍,仅仅剩下了1000多万。

田野到处长满野谷和荆棘,野蚕成茧结满山坡。

“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后汉书·光武帝纪》)。

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关中饥,人相食”(《资治通鉴》),可见天下经济的窘困。

但是,经过东汉初30多年光武帝的励精图治,经济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人口增加。

到了光武帝去世那年(57年),全国的户籍人口达2100万。

又经过平帝、章帝两朝的发展,到了和帝永元十七年(105年),全国户籍人口达到5300多万,户口达到923万多,耕田的数额也达到7320000余顷,已基本回升到接近西汉的最高水平。

我们说,在生产力不高的古代,人口数量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是说明社会比较安定,逃亡脱籍的流动人口少;二是说明经济发展正常,人民生活相对改善,人口的自然增值率较高,非正常的死亡率较低。

外戚、宦官专权材料一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①,临朝者六后②,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上《呈后纪上》材料二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像,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

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③,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

于是中官始盛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注释】①四帝:即安、质、桓、灵四帝。

②六后:即章帝窦太后、和意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

(案:当时皇后的谥号由两个字组成。

第一个字是其皇帝丈夫的谥号,第二字则是皇后本人的谥号。

例如和熹邓太后的“和”字是其丈夫汉和帝的谥号,“熹”是她自己的谥号,两字连成她完整的谥号。

)③指诛窦宪。

憝:恶也【解读】89年,汉章帝死,由年仅10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

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力完全落入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

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稍长后,于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郑众因功封侯。

宦官遂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

此后,这种外戚与宦官之间围绕皇权展开争斗的政治局面,一直贯穿于东汉中后期的历史之中,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结果是政治越来越腐败,逐渐走向皇朝的衰亡。

所谓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

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他们是豪强地主上层的代表。

东汉的外戚,主要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

这四大家族,集功臣与外戚于一身,势力非常强大。

除了马皇后一门能够自我谦抑外,其余的几家,都是专横跋扈,操弄政治,显赫一时。

东汉中后期,外戚为了专权,无不拥立幼小的皇帝即位。

其中和帝10岁即位,殇帝不到1岁即位,安帝13岁即位,顺帝11岁即位,冲帝2岁即位,质帝8岁即位,桓帝15岁即位,灵帝12岁即位,弘农王14岁即位,献帝9岁即位。

所谓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帝家族的男子。

自东汉开始专用阉人。

东汉自和帝开始,外戚专立幼帝以便专权。

小皇帝长大后,不甘为傀儡,但满朝文武已遍是外戚扶持的亲信,只得依靠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夺回政权。

宦官因此而有功,因此而封侯赐爵,遂从此权归宦官,由外戚专权转而为宦官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专权的宦官主要有:和帝时期的郑众(铲除外戚窦宪),顺帝时期的孙程(铲除外戚阎显),桓帝时期的“五侯单超、徐璜、具瑷、左倌、唐衡(除掉了外戚梁冀),灵帝时的“十常侍”(以张让、赵忠为首领的宦官)等。

东汉外戚与宦官专权局面形成的深层原因,是封建皇权的专制和皇位世袭制。

光武帝以内朝的尚书台制衡外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三公”,加强了皇权,同时不设丞相,而是“虽置三公”但“事归台阁”。

即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使三公成为虚位,另一方面又扩大尚书台的职权,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以使所有权力集于皇帝一身。

其结果是中央“三公”只有名分却无实权,当继位的皇帝年幼或无能时,宰相不能发挥作用维持,大权很容易旁落到外戚或宦官之手。

这些人借皇帝名义发号施令,为非作歹,祸乱朝纲。

东汉的戚、宦政治在历史上很典型,充分暴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

东汉后期灾荒连年,广大农民无衣无食材料一(建和元年)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

(元嘉元年)京师旱。

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

河水溢。

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

(永兴二年六月)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永寿元年)二月,司隶①、冀州饥,人相食。

(延蟲九年正月己酉)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

盗贼征发,南州②尤甚。

(延熹九年)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材料二(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熹平四年)夏四月,郡国七大水。

(熹平六年)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注释】①司隶:州,即洛阳。

②南州:指长沙、桂阳、零陵等郡,即今湖南、广西等地。

【解读】东汉后期,尤其是桓帝、灵帝时期,水早、蝗虫、地震、瘟疫等灾害频繁,而此时正是外戚和宦官势力极为猖獗之时,政治的腐败更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整个社会处于极度的衰敝之中。

从材料可见,当时人吃人的现象比较普遍,表明天灾人祸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盗贼征发”,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最终激起了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

黄巾军的反抗瓦解了腐朽的东汉王朝,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