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
ESC国际专家共识Takotsubo综合征护理课件
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 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
04
Takotsubo综合 征的非药物治疗与 护理
非药物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03
04
关注身体状况
留意自己身体状况,如出现胸 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及时
就医检查。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控制情绪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激动、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身体
健康的影响。
患者教育及自我管理
了解疾病知识
通过阅读、讲座等方式了解 Takotsubo综合征的病因、症 状、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变 化及治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 效果。
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病友交流,分 享经验和感受,减轻心理压力。
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该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ST 段抬高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心尖部扩张,而其他部位收缩功能正常。
02
Takotsubo综合 征的护理原则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情绪调节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关系,提供 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心碎综合征
“幸福的烦恼”-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TTS也会因为极度幸福
而发作。
• 在研究中,研究员们分析了成立于2011年以来不同国家的1750名心碎综合症患者的资料。
• 团队发现在490名患者身上发现了明显的情绪原因。在这些病例中,4%的人是因为幸福和愉悦感引发 了TTS,比如婚礼,支持的球队赢球等。另外一方面,95%的人则是因为伤心和压力感造成的,比如 配偶死亡,参加婚礼,分手等。其中一例就是一个胖子被困在在浴缸里。
愿岁月静好,你我都好
培南抗感染。
• 穿刺术后 1 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 • 心电图:V2~V6 导联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 0.2~0.5mV。 • 心肌损伤标志物示肌钙蛋白 16.9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 64.3 ng/ml、肌红蛋白>500
ng/ml;B 型钠尿肽 1550 pg/ml。
• 血脂示总胆固醇 3.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96 mmol/L。 • 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194 U/L、总胆红素 125 U/L、直接胆红素 105.7 U/L、总胆汁酸
•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与1年 内生存率改善相关。
•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TTS患者,可能受益于心理康复治疗。
• 上述病例: • ① 存在应激触发因素(手术);超声发现典型的心尖球形样变; • ② 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或斑块; • ③ 血清肌钙蛋白升高,有心电图ST段抬高改变; • ④ 排除嗜铬细胞瘤、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颅内出血、阻塞性冠状动
• 在“心碎”组和“幸福”组中,女性都占据了TTS病例的95%,“心碎”组的平均年龄是65岁。“幸 福”组的平均年龄是71岁。研究团队说这次发现还支持了之前关于TTS的理论,就是发病者通常是绝 经后的女性。
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家庭护理指导内容
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基本的心肺 复苏技能和急救知识,以便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
指导患者家属关注患者的病情 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症 状观察等,及时发现并应对异 常情况。
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 护理,包括饮食调整、康复训 练、心理支持等,促进患者康 复。
社会支持资源利用建议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是常见的呼 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机械
通气时间长、误吸、卧床等。
肾功能不全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易出现急性 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无尿等 。危险因素包括低血压、缺血再灌
注损伤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神经保护
维持血压稳定,避免脑灌注压过 低;控制体温,避免高温加重脑 损伤;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分析
相互补充
减少并发症
西医治疗可迅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中医 治疗可调节患者脏腑功能,两者相互补充 ,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单一治疗可能带来 的并发症,如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促进康复
整体调理
中医治疗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 势,如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可帮助患者 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如加入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互助组织 、参加康复训练课程等,以获得更多的
帮助和支持。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建议政府加大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 的医疗保障力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07 总结与展望
共识主要成果总结
完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搏骤停后综合 征的疗效评价标准尚不统一,需 要制定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标
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摘要
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摘要您是否遇到过心电图酷似STEMI、心肌酶异常升高而冠脉造影阴性的胸痛患者,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结果。
然而确实有一个叫作“心碎综合征(broken heart syndrome)”的疾病表现为以上所有表现。
这种疾病的正式名称叫作Takotsubo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TTS),也曾称为“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myocardiopathy)”、“心尖球形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此病于1990年被报道,最早的病例可见于1983年。
2018年TTS的国际专家共识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TTS的临床表现TT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第一印象很难与AMI区分。
某些患者可能是由于新出现的心电图改变和心脏标志物升高而诊断TTS。
由于严重躯体应激导致的TTS的临床表现可能会被原发疾病掩盖,而精神应激引起的TTS患者胸痛、心悸的发生频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TTS患者的首发表现可能是TTS引起并发症的表现,如心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或心源性猝死。
TTS的诱因TTS的诊断标准1.患者表现为短暂的左室功能障碍(运动减弱、运动不全或运动障碍),表现为心尖球形或心室中段、基底部或局限性运动障碍。
右室也可受累。
出现运动障碍的的区域或发展趋势往往超出单一冠脉分支的供血区域。
2.精神、躯体或混合的应激引起TTS事件,但这不是必须的条件。
3.神经系统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TIA、抽搐)和嗜铬细胞瘤可能成为TTS的诱因。
4.新近发生的心电图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T波倒置、QTc 延长),极少数病例无心电图改变。
5.大多数病例有心脏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中度升高,BNP 显著升高较常见。
6.严重的冠脉疾病与TTS并不矛盾,可以共存。
7.无感染性心肌炎证据。
8.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
心碎综合症
心碎综合症基本概念心碎综合症即应激性心肌病,是指人因经历失恋、失去亲人等重大外部事件打击从而产生极度哀伤心理时,左心室急剧收缩的症状,临床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
自日本首次发现此病后,医学界对此有研究,此病发生率占急性心脏病发病率的1%。
发病因素病因是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
此病1990年在日本被首次发现。
病因是,遭遇惊吓或剧烈的感情打击,情绪波动过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增高(肾上腺素水平要比正常时高30倍,甚至比心肌梗塞时还要高4到5倍),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会影响心肌肌肉的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造成心脏上半部突然收缩(心尖部球形改变),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
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了人的精神、思维只由大脑控制,与心脏并无直接联系。
但是,心脏与人的心理究竟有无关联呢?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心碎综合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关联因素:“心碎综合征”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
美国学者最早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现为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为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
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临床表现心碎综合症的好发年龄为中老年人,95%是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妇女。
症状:多于应激后4-24小时起病;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喘憋、气短。
体征:痛苦面容、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率增快、心音减低;严重出现急性肺水肿、甚至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1.心电图:心碎综合症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都有类似的变化,无法显示心脏功能不正常的正确位置和严重程度。
2.心肌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会较正常高出数10倍,而心碎综合症则只会高于上线少许。
3.超声心动图:心碎综合症患者有特异性表现,左心室形状类似有着圆底和狭窄的颈的烧瓶。
4.冠脉造影:心碎综合症患者冠脉造影多为阴性,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则显示相应冠脉的狭窄病变。
心碎综合症
心碎综合症定义心碎综合症(Broken heart syndrome)通常指人因经历失恋、失去亲人等重大外部事件打击从而产生极度哀伤心理时,左心室急剧收缩的症状,临床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
自日本首先发现“心碎综合征”后,医学界开始对此症进行研究,证明任何人种都有罹患这个病症的机会,比率占急性心脏病发病患的1%。
发现最早刊登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亨特·钱皮恩等人的一篇文章,将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称为“心碎综合征”或“心碎综合症”。
钱皮恩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999年至2003年间共接治了19名急诊患者,这些病人出现了胸痛、憋气等症状,与心脏病发作时的症状相似,但与心脏病患者不同的是,在卧床休息和接受少量治疗后,他们就康复了。
这些患者基本上全都是已绝经的老年妇女。
她们患病的原因包括丈夫、父母或孩子等亲人去世所带来的巨大悲痛或者遭遇车祸、抢劫等造成的严重惊吓,以及激烈争辩、出庭和公众演讲等紧张带来的强烈刺激。
通过磁共振等检查显示,她们并没有患心脏病。
人群分析约1000家医院的数据记录,剔除高血压、吸烟和其他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女性平均发病率是男性的7.5倍,其中55岁以下女性的发病率是同龄男性的9.5倍,55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比年轻女性高3倍。
一种观点认为它与荷尔蒙有关,还有人认为男性心脏细胞比女性心脏细胞有更多肾上腺素受体。
男性心脏细胞有更多肾上腺素受体意味着男性能更好地处理压力。
产生时间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一生中通常只会“心碎”一次,只有10%的患者二次出现心碎综合征。
另外,与心肌梗塞多发于冬季不同,心碎综合征往往出现在夏季。
病因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
此病1990年在日本被首次发现。
病因是,遭遇惊吓或剧烈的感情打击,情绪波动过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增高(肾上腺素水平要比正常时高30倍,甚至比心肌梗塞时还要高4到5倍),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会影响心肌肌肉的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造成心脏上半部突然收缩(心尖部球形改变),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
Takotsubo综合征知识
Takotsubo综合征知识1. Takotsubo综合征概述Takotsubo综合征又称心碎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囊综合征等。
其名称的由来是该病发生后,心室造影中心室呈现类似日本的捕章鱼罐的形状,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章鱼罐”心肌病。
Takotsubo综合征最常见症状为急性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心电图可呈酷似心肌梗死改变,当酶学出现改变时,常误诊为急性心梗(AMI)。
在疑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中,大约有1%~3%为Takotsubo综合征;在疑似STEMI的女性患者中,大约有5%~6%为Takotsubo综合征。
典型Takotsubo综合征患者左室中部及心尖部室壁运动障碍,少数累及右心室。
其流行病学及病因目前还不明确,情感应激(生气、惊吓、争吵、过度兴奋等)或躯体导致的应激刺激(哮喘、过敏反应等)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可能起关键作用。
2.Takotsubo综合征的诊断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缺乏特异性,与AMI非常相似。
目前尚无良好、可靠的非侵入性工具,可用进行Takotsubo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左心室造影被认为是排除或确诊TTS 的“金标准”。
表1 Takotsubo综合征国际诊断标准《2018 Takotsubo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指出,出现ST段抬高的患者应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以排除AMI。
非ST段抬高的患者可考虑先采用Inter TAK诊断评分,如表2。
概率低(InterTAK≤70分)的患者应进行造影,评分高(InterTAK≥70分)者应考虑经胸超声心动图。
表2 Inter TAK诊断评分另外,急性期Takotsubo综合征诊断的心脏磁共振标准,包括典型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水肿和缺乏不可逆组织损伤的证据(晚期钆增强[LGE])。
3.Takotsubo综合征的管理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与改善患者1年随访时生存率相关。
令人“心碎”的“心碎综合征”
/NONGCUN XINJISHU /农村新技术医疗保健·综合令人人“心碎心碎”的““心碎综合征心碎综合征”吴老太因丈夫去世悲痛欲绝,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前几日在家中突然胸痛晕倒,被送到医院时,还曾一度休克,医生都认为吴老太心肌梗死可能性大。
但吴老太的冠状动脉和左心室的造影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她的冠状动脉并没有狭窄,心尖的形态也与众不同,最终确诊是应激性心肌病,也就是俗称的“心碎综合征”。
人们常说伤心时感觉心都碎了,这是对悲伤情绪的夸张说法,但现实中,因过度悲伤等情绪引发心脏病、甚至猝死的情况并不少见。
专家指出,心碎综合征通常是因人经历重大外部事件打击,在极度哀伤或愤怒时,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
当然,它并不代表心真的会碎,患者心脏通常也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是那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
“心碎”和儿茶酚胺有关目前,心碎综合征的病因并十分不明确,不过,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病与儿茶酚胺有关。
儿茶酚胺是一类激素,在人们遇到突发状况时,它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促进代谢等,从而让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属于一种保护机制。
但是当它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时,就会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造成类似于心梗的症状,如突发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晕厥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除了与儿茶酚胺有关,研究还发现,心碎综合征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
心理学专家将人的性格分为A 型和B 型,A 型性格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喜欢争强好胜等;B 型性格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
因此,A 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另外,从性别的角度看,心碎综合征多见于绝经期的妇女,其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
心碎综合征可治愈心脏病一般都会给患者留下永久的伤害,而且病情不易好转。
而心碎综合征不同于其他心脏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20 句要点
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20 句要点Takotsubo 综合征(TTS)是由未知原因导致短暂性左室心尖球囊样扩张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 发表了「Takotsubo 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共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TTS 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病理生理学,第二部分详述了TTS 的诊断、预后和管理。
本文为专家共识要点总结,发表在ACC 官网上。
1. Takotsubo 综合征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心脏疾病,其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最新观点认为TTS 可能与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临床并发症相关,其患病率很有可能被低估。
2. TTS 因其在发病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形态与捕章鱼的篓子而得名,在不同文献中,其有多种命名,包括「心碎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和「心尖球形综合征」等。
3. TTS 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难以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4. TTS 约占所有疑似ST 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的1%-3%,将近5%-6% 疑似STEMI 的女性患者可能为TTS。
5. TTS 诊断往往极具挑战性,因为不仅临床症状类似,心电图改变和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也与急性心梗极其相似。
目前仍缺乏快速、可靠诊断TTS 的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冠脉造影同时左室造影仍是排除或诊断TTS 的金标准。
6. TTS 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证据表明是交感神经激活是发病的核心机制。
大多数情况下,TTS 由明确的情绪或躯体因素促发。
另外,TTS 与导致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例如嗜铬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内特定区域激活的疾病相关。
7. 躯体因素诱发TTS 较情感因素更为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患者躯体压力事件更多见,而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情绪诱因的影响。
8. 目前证据支持TTS 是由于交感神经、肾上腺急性释放儿茶酚胺或药物治疗使儿茶酚胺浓度急性升高导致的。
2023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心搏骤停(ca rdiacarrest,CA)是指未预料到的短时间内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循环征象消失的一种严重临床事件,其发病率高,生存率低,是全球重大医学难题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成人CA的平均发病率为55/10万[1],我国CA发病率约为40.7/10万[2],2018年美国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OHCA)发病率为74.3/10万[3]。
尽管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和急救技术不断改进,CA早期的自主循环恢复(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 ROSC)率有所升高,但出院存活率仍很低。
2018年美国统计数据显示,O HCA患者存活出院率为10.4%,功能状态良好出院率为8.2%[3]。
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我国OHCA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存活出院率更低4,5]。
国内一项针对北京地区9897例OHCA患者的研究显示,复苏成功率为5%,存活出院率仅为1.3%,神经功能良好者仅占1%[4]。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9万成年人发生院内心搏骤停(in-hospitalcardiacarrest, IHCA), 2017年美国GWTG-R(getwiththeguidelines-resuscitation) 数据库登记处的IHCA患者出院存活率为25%,其中85%的存活患者出院时神经学结果良好6]。
2014年北京12家医院582242例患者中JHCA 发病率为1.75%,ROS(率为35.5%,存活出院率为9.1%,神经功能良好出院率为6.4%[7]。
CA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更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提高CA患者的神经功能良好存活率是急危重症临床工作的重大挑战。
CA患者救治结果取决千患者的原发病、目击者高质量心肺复苏CP R)及复苏生存链的每一个环节。
带你了解心碎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又被称为Takotsubo(章鱼瓶)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以及发作性左心室心尖部膨隆,是一种以左心室的短暂性局部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类似于心肌梗死,但没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或急性斑块破裂的血管造影证据。
该病最早于1990年由日本学者Dote等发现并报道,由于在急性期收缩末期时左心室的形状和外观类似于日本传统的抓章鱼篓,故将其命名为Takotsubo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的危害引起的并发症放任不管的话后遗症比较严重。
一项研究表明,18.4%—35.0%的心碎综合征患者会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心力衰竭,并需要机械通气辅助治疗,5年随访后患有并发症者死亡率达到了41%,严重超出了预期。
和癌症的关系在线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名为《更多证据将心碎综合征与癌症联系起来》(2019-07-17)的新闻中报道,克里斯蒂安·坦普林博士(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急性心脏病护理主任)建议患有心碎综合征的人接受癌症筛查,“我们的研究还应提高肿瘤学家和血液学家的认识,即在接受癌症诊断或治疗时出现胸痛、呼吸急促或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应考虑心碎综合征”。
在对1604名心碎综合征患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267人患有癌症,最常见的是乳腺癌,其次是影响胃肠系统、呼吸道、内脏器官和皮肤的肿瘤。
该研究样本量较小,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多发于老年女性大多数患有心碎综合征的患者为绝经后女性。
在国际心碎综合征登记研究的患者中,89.8%为女性患者;对全国住院患者样本数据中的心碎综合征患者分析,约90%的患者年龄超过了50岁,90%的患者是女性。
如何应对心碎综合征情感安抚引发心碎综合征的最常见因素是极端激烈的情绪。
因此,家人对患者进行情感安抚效果比较明显,可以通过患者的亲人、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情感上的安抚,避免更深的伤害。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和负面情绪的关系,分析负面情绪的成因,改变一些引发负面情绪的不良认知,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告知其预后良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碎综合征诊断标准
心碎综合征诊断标准一、胸痛症状1. 患者经历突然发作的剧烈胸痛,常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性或窒息性疼痛,难以忍受。
2. 胸痛可向颈部、肩部、背部、下颌等部位放射,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左手臂或左下腹。
3. 胸痛持续时间通常较短,约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但也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
二、心肌酶学指标1.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升高。
CK-MB是心肌特异性较高的酶,其升高提示心肌损伤。
2.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升高。
LDH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但此酶在人体内分布广泛,特异性相对较低。
3.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升高。
α-HBDH是LDH的亚型之一,对诊断心肌损伤也有一定价值。
三、心电图变化1.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T波倒置或Q波形成等。
2. 严重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T波倒置或Q波不稳定性等。
3.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其他心律失常。
四、影像学检查1. 心导管检查:可用于测定心肌灌注压和心排出量等指标,判断心肌功能。
2.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观察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检测心肌缺血或梗死。
3. CT或MRI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
五、病史和临床表现1. 患者常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寒冷刺激或其他应激情况。
2. 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3. 部分患者可伴有呼吸困难、晕厥、低血压等严重症状。
4. 患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
5. 患者一般无心脏病史,但可能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根据以上胸痛症状、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变化、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对心碎综合征进行诊断。
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表现和可能的应激情况。
别让“心碎综合征”掳去你的生命
别让“心碎综合征”掳去你的生命作者:苏光路来源:《科学养生》2019年第06期稍微留意,你会发现,一对老夫妻,一个去世后不久,另一个便憔悴不堪,甚至紧随而逝。
在你乔迁新居后,新邻居总是有高龄老者相继去世,搬家之前,他们原本是挺健康的。
这种奇怪的夺命现象,被健康学家称为“心碎综合征”,它是一种发端于心理,之后作用于生理,直至摧毁健康的心理精神致命因素。
2018年4月,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葬礼后的转天,老布什就因血液感染被送医治疗。
耶鲁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健康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夫斯基发推特对老布什能否恢复健康表示担忧,而提出“心碎综合征”命题,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就是尼古拉斯。
他在推特上写道:“妻子死后,丈夫住院的风险立刻就会明显升高,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情况就会更糟。
”尼古拉斯和他的专题研究团队将此现象称为“鳏寡效应”,是“心碎综合征”的一种。
其内涵是,夫妻中的一方去世后,难以摆脱的巨大悲伤,有可能摧毁另一方的健康。
这就是老布什紧随妻子芭芭拉而去的合理解释。
尼古拉斯提供的多项研究统计数据显示,配偶去世后,鳏寡者死亡的风险会明显升高,尤其是前3个月,死亡风险升高幅度为30%~90%。
尼古拉斯研究分析了1.3万人的翔实数据,发现“鳏寡效应”的确存在,尽管还有某些深层原因有待揭示。
但可以肯定的是,丧偶带来的悲伤和压力会有害健康。
事情是明摆着的,另一半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他(她)会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你,尤其是在你体衰多病的关键时刻,诸如按时吃药、衣服增减、脚下磕绊等等。
一旦失去这唯一的依靠,身体出现问题完全是情理之中的。
由小恙迁延成大病,便不足为奇了。
“心碎综合征”也叫应激性心肌病,它是一种由心理或生理应激所导致的、与冠状动脉阻塞无关的急性心衰综合征。
诱病原因是突然降临的大悲伤或大惊喜,体内与应激有关的激素会急剧增加,导致心脏收缩异常,造成生命危险。
为什么搬家后的老人也容易发生“心碎综合征”呢?原因是老年人都有自己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大到作息时间,小到运动健身的去处,一旦搬家,老人固有的生活习惯就會被扰乱,寻觅新健身场所还问题不大,但是作息规律的改变会使老人很受伤的。
Takotsubo综合征国际共识
•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TTS患者,可能受益于心理康复治疗。
并发症及临床预后
• 既往一般认为TTS是良性疾病,但近几年的 观察研究显示,其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 率与接受指南指导治疗下的ACS患者相当。 TTS虽为可逆性疾病,但急性期的血流动力 学不稳定性和电不稳定性使得约五分之一的 患者可能发生严重不良院内事件。
诊断流程
• InterTAK诊断评分包括7个参数,分别为女性、情绪触发、生理触发、ST 段压低(aVR导联除外)、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QT间期延长,按其 诊断重要性排列,最高分值可达100分。
• 目前,急性TTS的心脏磁共振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水 肿、不存在不可逆性组织损伤证据。
TTS分类
• 可根据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分布 情况区分四种TTS主要类型。 目 前广泛认可的、最常见的TTS类 型是心尖部膨胀型,也是TTS的 典型类型。其他非典型TTS类型 近年来逐渐得到认可,包括心室 中层、基底或局灶性室壁运动模 式。
诊断流程
• 心电图上出现ST段抬高的患者,应接受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以排除急性心梗;对于非ST段抬高者,可考虑InterTAK诊断评分。 InterTAK评分≤70分的低概率患者应进行左室造影,而评分≥70分的患 者应考虑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 缺血性卒中或癫痫发作引起的TTS较少出现胸痛,可能由于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并发症或突然的血流动力 学恶化所致。相反,情绪紧张的患者出现胸痛和心悸的几率较大。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由心衰、肺水 肿、卒中、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
诊断标准
• TTS诊断通常具有一定挑战性,因其临床表型可能与急性心梗非常相似。尽管目前缺乏能够快速可靠地诊 断TTS的无创方法,但使用左室冠状动脉造影可视为排除或确诊TTS的金标准。
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1
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心脏骤停时全身组织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氧,炎症因子释放,产生各种代谢产物,自主循环恢复(r et ur n of s pont aneous ci r cul at i on,RO SC)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紊乱或障碍,称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 C A S)。
2008 年由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等多个相关学会将心脏骤停患者ROSC 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状态统一命名为P C A S[1],并将其分成四个病理损伤过程: ①心脏骤停后脑损伤; ②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 ③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 ④持续致病性病因和诱因等[2]。
在我国,心脏骤停发生率约40.7 /10 万( 95%C I 38.1 ~43. 3),总体复苏成功率只有4. 0%[3],院外心脏骤停(o u t-o f- h o s p it a l ca r d i ac a rr e s t,O H C A)患者出院生存率更是仅有1% 。
PCAS 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复苏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在ROSC 后进行积极干预可以明显改善PCAS 患者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
针对我国急诊医师对PCAS 存在认识不足、临床经验有限及治疗不规范等现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共识编制组,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急诊医师管理PCAS。
1 PCAS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PCAS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由心脏骤停原发病因、缺血损伤及再灌注后并发症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具体病理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发病前的基础器官功能水平、心脏骤停的病因,以及缺血后无灌注时间等。
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PCAS 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心碎综合征的治疗
心碎综合征的治疗
1、心碎琮合征常见临床症状为胸病、呼吸困难或牵展,务必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卷利,丸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是排除或魏珍心碎综合征的金标准。
2、心碎然合征治疗上暂无临床路径,基本强碉早期对症治疗,但务必避免相同原因再次诱发,大多患者预后良好。
3、尽管心碎然合征是一种良性病情,但与ACS(急性冠脉绘合征)患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发生率相仿,并且合并休克的患者住院时何长、住院期间死亡率高,远期预后差。
4、长期良好的BNP(B型利尿钠肽)水平管理有助于改善远期预后,一般初期患者BNP明显增高,经系统治疗后会明显下降,其变化比同期心肮帙死患者显著。
5、心碎绥合征多发生于葩经后女性,伴有心电图ST段和(或)心肌桶妥白升而,但通常有心理或躯体诱因发病,故此类患者就珍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询问家属,巨大的心理打击可能会增加心碎综合征的患病率,医护人员应加以重视,卷别区分急性总脉琼台征,早期介入该类疾痣,给予恰身的治疗,降低家属及患者的拈神及经济省担。
6、心碎玲合征合并精神障喏(抑郁、焦虑),该部分患者可能获益于精神、心脏联合康复干预。
其并非只是单纯的心脏疾病,需要通过新的跨学科途径来增加多学科医护人员的认识。
因此,早期的心理干预可能,会减低“心碎擦合征”的患病率;早期的新种康复介入有望能梃高“心碎综合征”的治愈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20 句要点都在这了
2018-07-28 20:36 来源:丁香园作者:iang
字体大小
- |+
Takotsubo 综合征(TTS)是由未知原因导致短暂性左室心尖球囊样扩张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 发表了「Takotsubo 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共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TTS 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病理生理学,第二部分详述了TTS 的诊断、预后和管理。
本文为专家共识要点总结,发表在ACC 官网上。
1. Takotsubo 综合征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心脏疾病,其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最新观点认为TTS 可能与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临床并发症相关,其患病率很有可能被低估。
2. TTS 因其在发病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形态与捕章鱼的篓子而得名,在不同文献中,其有多种命名,包括「心碎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和「心尖球形综合征」等。
3. TTS 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难以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4. TTS 约占所有疑似ST 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的1%-3%,将近5%-6% 疑似STEMI 的女性患者可能为TTS。
5. TTS 诊断往往极具挑战性,因为不仅临床症状类似,心电图改变和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也与急性心梗极其相似。
目前仍缺乏快速、可靠诊断TTS 的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冠脉造影同时左室造影仍是排除或诊断TTS 的金标准。
6. TTS 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证据表明是交感神经激活是发病的核心机制。
大多数情况下,TTS 由明确的情绪或躯体因素促发。
另外,TTS 与导致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例如嗜铬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内特定区域激活的疾病相关。
7. 躯体因素诱发TTS 较情感因素更为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患者躯体压力事件更多见,而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情绪诱因的影响。
8. 目前证据支持TTS 是由于交感神经、肾上腺急性释放儿茶酚胺或药物治疗使儿茶酚胺浓度急性升高导致的。
TTS 主要发生在冠脉微循环和心肌细胞易受到应激损害的人群。
9. 尽管目前已发现多种TTS 解剖变异,但根据心室壁异常运动分布范围,TTS 主要分为4 中类型:心尖型(本类型最常见也最为人知晓,被认为是典型TTS 类型)、心中型、心底型和局灶型。
10.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并非按时间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在一天中某一时刻,一周中的某一天或一年中的某些月份/ 季节。
大多数研究表明TTS 好发于夏季,仅有一项研究显示冬季为TTS 发病高峰期。
11. 心电图表现为ST 段抬高的患者应紧急行冠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而非ST 段抬高的患者可考虑采用InterTAK 诊断评分。
评分低(InterTAK ≤ 70 分)的患者应同时行冠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评分高(InterTAK ≥ 70 分)者应考虑经胸超声心动图。
12. InterTAK 诊断评分包括七项参数:女性、情绪诱因、躯体诱因、无ST 段压低(除外aVR 导联)、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QT 间期延长,最高分100 分。
13. 最近,急性期TTS 诊断的心脏磁共振标准得以确立,标准包括典型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水肿和缺乏不可逆组织损伤的证据。
14. 尽管TTS 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目前观察显示,TTS 患者与按指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和死亡发生率相仿。
15. 因为缺乏针对TTS 患者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目前尚无针对TTS 的管理指南,所有治疗策略均基于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
16. 由于TTS 在临床上难以同ACS 区分,所以首次接诊应将患者收至具有影像学检查能力和心导管室的心脏病科,并根据ACS 指南进行治疗,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和肝素。
若有需要,可给予吗啡和氧疗。
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后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
17. 由于TTS 患者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直至左心室射血分数完全恢复之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合理的,但这一假设缺乏试验支持。
因为潜在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应慎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动使用,尤其是对于心动过缓和QTc>500 ms 的患者。
18. 研究显示,ACEI 或ARB 可改善TTS 患者1 年存活率,而β受体阻滞剂对存活率无益。
19. TTS 患者常合并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焦虑),这部分患者可能获益于精神- 心脏联合康复干预。
20. TTS 并非只是心脏疾病,需要通过新的、跨学科的途径来增加包括心脏科医生在内的多学科医生的认识。
为进一步建立有效治疗TTS 的循证策略,我们需要开展大型随机前瞻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