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小学三年级古诗两首语文教案(精品)
小学三年级古诗两首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2.解题。
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看图、读诗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2.读诗。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
①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恰恰”。
③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交流。
(四)理解诗意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时时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六)扩展1.自学、讨论杜甫的另一诗《绝句》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本文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想象其意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课后3个生字,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古诗。
3、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
情感目标:本文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想象其意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课后3个生字,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流程一、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诗, 多读几遍, 要读通顺, 读流利。
二、对比解释, 初步理解。
1、同桌沟通, 说说诗句的意思。
2、师适当讲解, 大致理解就行。
三、感情朗读, 体会意境1、出示画面和节奏提示, 让学生自主品读, 同桌合作读读听听2、师简介及写作背景, 帮助诗人能表达的思想感情, 历代诗人对它的题诗3、在熟读读的基础上背诵。
四、检查识字五、练习1、评一评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描写的春景与本诗描写的春景有什么不同?(自由讨论)生:杜甫的诗写花很多, 千朵万朵来表现春天, 这首诗没写那么多的花, 而写了燕子。
生:这首诗写的是野生的花和草, 而黄四娘家的花是自己种的。
2、想一想:乌衣巷繁荣时是怎样一种景象?自由说, 发挥想象力。
六、作业:背诵古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 学习《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 简介(一)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 哪些还没读懂, 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紫z!川chu1n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古诗两首二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教学目的:★熟悉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精确。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相互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借助解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沟通,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
(2)沟通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诵读全诗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4、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的:★熟悉“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揭题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
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索吗?(依据学生质疑,板书)(简洁的疑问依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日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1、四人一组思索、争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沟通。
教师相机引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希望同学们能与家长共同完成这个作业,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古诗的魅力融入我们的生活。”
例如:“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生字词,它们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中的重要角色。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笔画和结构,我们一起写一写。”
2.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例如:“请同学们注意这句诗,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4.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古诗两首》,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2.感受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如友情、亲情、热爱自然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记忆。
例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一起认识了生字词,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学会了朗读和书写。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2.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这两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景引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介绍《古诗两首》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它们都来自于唐代伟大的诗人。这位诗人用他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三年级上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掌握两首诗的背景知识,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1.两首诗的意境及情感表达。
2.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向学生介绍两首古诗的诗人及创作背景。
b.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朗读与背诵a.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
b.学生自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c.学生分组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3.理解诗句意思a.老师讲解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b.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意思。
4.课堂讨论a.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b.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挖掘诗句内涵。
5.拓展延伸a.学生分享其他类似题材的古诗。
b.老师讲解其他相关古诗的背景及意思。
b.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诗人及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2.在朗读和背诵环节,老师注重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3.在理解诗句意思环节,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课堂氛围。
5.拓展延伸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分享其他古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a.对生僻字词的讲解还需加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b.对学生的背诵要求要更高,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背诵。
c.在课堂讨论环节,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避免一刀切。
六、板书设计1.课题:《古诗两首》2.诗人及创作背景3.诗句及意思4.拓展延伸七、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节紧凑。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反思深刻,有利于教师成长。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精选教课方案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精选教课方案一第 1 课时 : 学习《夜书所见》教课目标 :认识生字 . 会写〝促 . 深. 忆〞等 10 个字 .正确 . 流畅 .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领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 背诵课文 .教课重难点 :领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2.解题 : 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 能够知道是写作者在夜晚的所见所闻.二.初知诗意1.自主学习 , 放声朗诵古诗 ,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把这首古诗读通 . 读正确 .2.同桌互读 . 要修业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 , 相互评论 , 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 , 正音 .三. 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 , 借助说明 . 联合图意 , 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 ?划出小组内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2.全班沟通 , 理解诗意(1)小组报告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指引学生相互增补诗意, 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 . 说生动 .(2)沟通不懂的地方 .指引学生领会诗人的心情.3.朗读全诗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4.练习背诵四. 指导写字〝促 . 深〞 .第 2 课时 :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课目标 :认识〝促 . 忆. 异. 〞等 7 个生字 . 会写〝促 . 深. 忆〞等 10 个字.正确 . 流畅 .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领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 背诵课文 .教课重难点 :领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课过程 :一. 揭题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 . 王维很有才干 , 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走开家乡 , 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 . 连接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 , 想想 , 哪个字写出了诗人走开亲人的心境 ?( 忆)环绕〝忆〞字 , 你能发问 , 启迪大家思虑吗 ?( 依据学生怀疑 , 板书 )( 简单的疑问依据诗题释疑, 要点为 : 〝九月九日〞 : 重阳节 , 先人有在重阳节这日插着茱萸 , 登高喝酒民俗 ; 〝山东〞 : 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 与今日常说的山东不一样 .)三.精读理解1.四人一组思虑 . 议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沟通 .教师相机指引 .如: 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 , 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②诗人会如何想念亲人呢?( 〝倍思亲〞 . 〝倍〞 : 加倍 ) 什么时候〝倍思亲〞 ?( 〝每逢佳节〞 , 〝逢〞 : 碰到 .) 可见诗人平常如何 ?③诗人为何会平常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进而理解〝独在他乡为异客〞④朗诵指导 : 〝是啊 ,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 , 看见的全部的面貌也是陌生的 , 怎能不感觉孤单 . 孤独呢 ?让我们读出诗人孤独的 , 极度想念亲人的感觉 .( 指名读评: 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 评论)如: 第二句诗①诗人极度想念亲人 , 想到兄弟们干什么 ?( 生齐读三四行 ) 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 标出字 : 遥. 遍, 说字义 ) 再说句意 .( 板书 : 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 , 总和兄弟们一同登高 , 可见单独在外 , 多么遗憾啊 . 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必定在想念着诗人呢 . 此刻 , 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 , 谈谈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 , 怎么说 ?3.朗诵指导 , 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③练习背诵 .( 师生接龙背指名背)四.拓展总结1.今日就是中秋节 , 我们寄宿在学校 , 不可以回家 , 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想念吧!学生各抒己见 .2.写字指导要点写〝异 . 遥. 插〞字板书设计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 宋) 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光景思乡之情忆人物追想童年想念亲人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精选教课方案二学习目标1.认识〝促 . 忆. 异〞等 7 个生字 . 会写〝促 . 深. 忆〞等 10 个生字 .2.正确 . 流畅 .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 领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 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 , 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 .2. 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3.学生采集描绘秋景或表达想念家乡的古诗 , 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沟通资料 , 认识背景1.学生沟通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 : 我国宋朝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 有一年秋季 , 他走开家乡 , 单独在外 . 一个夜晚 , 他出门漫步 , 触景生情 , 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 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 :( 出示课文挂图 ) 瞧, 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形 , 请大家认真看图 ,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 , 初步感知1.自由朗诵 : 放声朗诵古诗 ,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读通 . 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 要修业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 . 相互评论 . 相互指点 .3.自学古诗 : 借助课后说明或联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 , 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 沟通已读懂的字词 . 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 老师巡回指导 .5.讲堂沟通 : 小组指派代表沟通 , 一同解决疑难问题 .再读感悟 , 领会感情1.自由读诗 , 边读边在脑海中涌现画面 : 诗歌描述了一幅如何的情形 ?2.小组沟通 , 组内成员相互增补 .3.指名描述画面 , 教师可相机指引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 . 说生动 .4.领会感情 : 若是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 . 单独在外的诗人 , 看到眼前的情形 , 你会产生如何的心情 ?5.感情朗诵 :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诵古诗 . 经过赛读 . 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联合 , 熟读成诵依据诗意 , 参照插图 , 熟读课文 , 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察看范字 , 沟通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想念家乡. 想念亲人的古诗 , 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古诗 , 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发问 : 你认识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 小组合作 , 议论自学1.依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 , 小组议论确立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a. 自读 : 读准字音 , 并借助课后说明或工具书理解词义.b. 自思 : 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 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迷惑.c.沟通:读读. 谈谈. 问问.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 , 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沟通 , 解决疑难1.每组读诗 , 谈谈读懂了什么 , 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余组的同学与老师参加此中 , 或议论解决或增补己见 .感情朗诵 , 启迪想象1. 指名朗诵诗文 . 问: 你们感觉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如何的思想感情?2. 指引以情促读 . 问: 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类思想感情吗?3.指引以读促发想象 . 问 : 同学们在读时脑筋中产生了一种如何的情形 , 能沟通一下吗 ?4.学生沟通想象的景像 , 并再次有感情朗诵 .熟读成诵 , 品赏文字1.自由朗诵 , 达以成诵 .2.同桌互读 , 练习背诵 .3.品赏文字 , 陈述感觉 . 问: 你感觉这首诗中 , 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 ?习写生字 , 当堂展评1.出示生字 : 忆. 异. 逢. 佳. 信. 遥. 遍. 插, 组词朗诵 .2. 谈谈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练写生字 , 或相互评点或大堂展评 .拓展活动1.你还读过哪些描绘秋景的诗 , 背给同学听听 .2.有时机到公园或野外里逛逛 , 看看哪些光景反应了秋季的特色 , 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如何的思想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精选教课方案三教材剖析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季里想念家乡 . 想念亲人的感情 . 南宋诗人叶绍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 , 因秋风落叶 , 感觉孤单愁闷 , 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猜想是儿童在捉蟋蟀 , 不由回想起自己的故土和童年的生活 , 于是那种愁闷之情又被一种和蔼之情所取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 , 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 , 他当时只有十七岁 , 正在长安牟取功名 . 恰逢重阳佳节 , 作者孤身流浪于繁荣喧闹的帝都, 倍感孤单 , 特别想念家同乡人 . 情之所至 , 诗人直抒胸臆 , 写出了〝独在他乡为异课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编选本课的企图是 , 增添学生相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累积 , 感觉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 学习这两首古诗 , 能够经过频频吟诵 , 感觉诗歌优美的音韵 . 完好的境界和包含此中美好的感情 . 要充足调换学生对秋季的印象 , 进而理解诗人感情的生发和变化 . 能够让同学采集一些与秋季相关的古诗句 , 在课长进行沟通 .一.学习目标1.认识〝促 . 忆. 异〞等 7 个生字 . 会写〝促 . 深. 忆〞等 10 个生字 .2.正确 . 流畅 .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 领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 背诵这两首古诗 .3.学习借助说明理解诗意 , 领会诗歌感情 , 激发和培育学习古诗的兴趣 , 要懂得热爱家乡 , 珍惜亲情 .二. 教课要点 :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 领会此中的境界 .三.教课难点 : 学习借助说明理解诗意 , 领会诗歌感情 , 激发和培育学习古诗的兴趣, 要懂得热爱家乡 , 珍惜亲情 .四.教课方法 : 赏识教课法五. 教课准备1.课文插图 .2.学生采集描绘秋景或表达想念家乡的古诗 , 读读背背 .六.教课时间 :2 课时七.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 学习《夜书所见》二. 沟通资料 , 认识背景1.学生沟通已知的资料 .2.教师引述 : 我国宋朝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 有一年秋季 , 他走开家乡 , 单独在外 . 一个夜晚 , 他出门漫步 , 触景生情 , 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 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 :( 出示挂图 ) 瞧, 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形 , 请大家认真看图 ,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 , 初步感知1.自由朗诵 . 放声朗诵古诗 ,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把这首诗读通 . 读正确 .2.同桌互读 . 要修业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 , 相互评论 , 相互指点 .3.自学古诗 . 借助课后说明或联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 ,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 沟通已读懂的字词 , 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 老师巡回指导 .5.讲堂沟通 . 小组指派代表沟通 , 一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 , 领会感情1.自由读诗 , 边读边在脑海中涌现画面 : 诗歌描述了如何的情形 ?2.指名描述画面 , 教师可相机指引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 . 说生动 .3.领会感情 . 若是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 . 单独在外的诗人 , 看到眼前的情形 , 你会是如何的心情 ?4.感情朗诵 . 带着你领会到的感情朗诵古诗 . 经过赛读 . 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 图文联合 , 熟读成诵六. 依据诗意 , 参照插图 , 熟读课文 , 练习背诵 .七. 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察看范字 , 沟通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八.拓展活动九. 你还读过哪些想念家乡 . 想念亲人的古诗 , 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背诵古诗 , 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发问 : 你认识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 小组合作 , 议论自学1.依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 , 小组议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 . 自学基本步骤 :(1) 自读 : 读准字音 , 并借助说明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 自思 : 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 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迷惑 .(3) 沟通: 读读 . 谈谈 . 问问.(4) 有感情的朗诵 , 背诵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 , 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沟通 , 解决疑难1. 每组谈谈读懂了什么 , 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议论的结果.2. 其余组的同学与老师参加此中, 或议论解决或增补己见 .四.感情朗诵 , 启迪想象1.指名朗诵诗文 . 发问 : 你们感觉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如何的思想感情 ?2.指引以情促读 . 发问 : 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类思想感情吗 ?3.3.指引以读启迪想象 . 发问 : 同学们在朗诵时脑筋中形成了如何的画面 , 能沟通一下吗 ?4.学生沟通想象的情形 , 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诵 .5.熟读成诵 , 品赏文字五. 自由朗诵 , 练习背诵 .六. 品赏文字 , 陈述感觉 . 问: 你感觉这首诗中 , 哪些在用得特别好 ?七. 练写生字 , 当堂展评1.出示生字 : 促. 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读记. 组词 .2.谈谈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 , 同桌相互评点或当堂展评 .八.拓展活动1.你还读过哪些描绘秋景的诗 , 背给同学听听 .2.有时机到公园或野外里逛逛 , 看看哪些光景反应了秋季的特色 , 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如何的感觉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见: 梧叶挑促织一灯明听: 寒声孤单孤独感: 动客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念家乡 .亲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a.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b.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c.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古代诗人的趣事,如诗人的生活背景、创作灵感等,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心和兴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指导。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讨论答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方法目标:运用启发式、情境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两首》,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6.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7.课后作业: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古诗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古诗两首》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古诗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可能影响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二是学生对于古诗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的掌握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三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品)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⒈板书课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课文。
⒈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⒈认读生字“径”“飘”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⒊指名读课文。
⒋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回答问题:⑴为什么称为“寒山”?⑵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⒊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⒋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⒈背诵《山行》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⒈揭题,解题。
⑴板书课题。
⑵指名读题。
⑶解题。
⑷介绍作者。
⒉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⑵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⑶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
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 2.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
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最新《古诗两首》三年级语文教案(精品)
《古诗两首》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并动手画一画。
2、过程与方法:在读、画、背中初步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三、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并动手画一画。
四、课前准备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古诗意境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
2. 朗读教学法: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 生字词卡片:准备与两首古诗相关的生字词卡片。
3. 古诗文本: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标注出生僻字词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习效果。
(2)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一(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2)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5)教师总结,强调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3. 学习古诗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2)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5)教师总结,强调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三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三篇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与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非常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一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教学目的:★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二、初知诗意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3、指名读古诗,正音.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2)交流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3.诵读全诗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4、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促、深.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的:★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三、精读理解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如:第一句诗.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 倍思亲. 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 每逢佳节, 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④朗读指导: 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如:第二句诗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3、朗读指导,并背诵.①自由练读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四、拓展总结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学生畅所欲言.2.写字指导重点写异、遥、插字板书设计: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景物思乡之情忆人物追忆童年思念亲人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a、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b、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c、交流:读读、说说、问问.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感情朗读,启发想象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品赏文字1.自由朗读,达以成诵.2.同桌互读,练习背诵.3.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习写生字,当堂展评1.出示生字: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2.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拓展活动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选教学设计三教材分析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情所代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编选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两首古诗,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情感.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可以让同学收集一些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句,在课上进行交流.一、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这两首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三、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四、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夜书所见》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六、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七、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八、拓展活动九、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1.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3.3.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5.熟读成诵,品赏文字五、自由朗读,练习背诵.六、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在用得特别好?七、练写生字,当堂展评1.出示生字:促、忆、异、逢、佳、倍、遥、遍、插,读记、组词.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练写生字,同桌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八、拓展活动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板书设计:夜书所见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听:寒声孤独寂寞感:动客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家乡、亲人)相关文章:1.小学一年级语文《天气预报》优选教学设计案例三篇2.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优选教学教案三篇3.三年级下册语文《在夏天里成长》优质教学设计教案4.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精选教学设计示例5.小学六年级语文《尊敬普通人》优选教案范文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先学:
1、根据老师预习常规要求预习课文;
2、回忆背过的有关这两个诗人的诗或查找诗人的其他诗读一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二课时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
“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
)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
(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总结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