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2 外延中杂质的再分布
LOGO
外延层中含有和衬底中的杂质不同类型的
杂质,或者是同一种类型的杂质,但是其 浓度不同。 通常希望外延层和衬底之间界面处的掺杂 浓度梯度很陡,但是由于外延生长是在高 温下进行,衬底中及其他部分的杂质会进 入外延层,使得外延层和衬底之间界面处 的杂质浓度梯度变平
二、选择硅源
LOGO
SiCl4 :沉积温度高(1150~1250℃),导致严重的自掺杂和外
扩散 优点:反应室壁上很少沉积,减少了壁上Si颗粒剥落的沾污 适用:沉积厚的可忍受自掺杂和外扩散的外延层 SiHCl3:沉积温度稍低(1100~1150 ℃)并不优于SiCl4,很 少用 SiH2Cl2:较低温度(1050~1100 ℃)减少了自掺杂和外扩 散,可以得到高质量外延层,比SiCl4和SiH4更小的缺 陷密度,增加器件的产出 SiH4: 低温(1000~1100 ℃),非常少的自掺杂和外扩散, 较陡浓度梯度的外延层,没有逆向腐蚀, 缺点: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热分解,引起反应壁上的严重淀积 适合:长薄的外延层
5-4 硅外延层的缺陷
LOGO
分类:
一:表面缺陷,也叫宏观缺陷 如云雾,划道,亮点,塌边,角锥, 滑移线等 二:内部结构缺陷,也叫微观缺陷 如层错,位错
5-4-1外延片的表面缺陷
LOGO
云雾状表面
外延片表面呈乳白色条纹,在光亮处肉眼可 以看到。 一般由于氢气纯度低,含水过多,或气相抛 光浓度过大,生长温度太低等引起的。 角锥体:又称三角锥或乳突。形状像沙丘, 用肉眼可以看到。
雾状表面缺陷 ①雾圈
②白雾 ③残迹 ④花雾 ①雾圈 ②白雾
LOGO
③残迹
④花雾
LOGO
角锥体
LOGO
亮点:外形为乌黑发亮的小圆点 塌边:又叫取向平面,它是外延生长后
在片子边缘部分比中间部分低形成一圈 或一部分宽1~2mm左右的斜平面。 形成原因:衬底加工时造成片边磨损 偏离衬底片晶向。
外延生长的主动(人为)掺杂
LOGO
外延用N型掺杂剂:PCL3,ASCI3,SbCI3,AsH3
P型掺杂剂BCL3,BBr3,B2H6 方式:在反应气体中(硅源、氢气)中加入掺杂剂 ※注意掺杂浓度计算, 固相中 掺杂剂/硅≠气相中 掺杂剂/硅 影响掺杂的因素:衬底温度、沉积的速度、掺杂剂摩 尔分数、反应室几何尺寸、衬底及系统等等 没有一个简单的准则,要针对每个过程经验地确定
LOGO
3微缺陷:杂质沾污,特别是Fe和Ni 产生:杂质沾污,Fe、Ni的影响最大 消除: 1 工艺中注意基座及系统的清洁处理 2 采用吸杂技术:利用背面的位错吸收有害 杂质,是外延层中的有害杂质和微缺陷减 少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LOGO
5-4 外延生长的工艺问题
一、外延生长设备
LOGO
立式:旋转,掺杂均匀性好 圆桶式:不易颗粒沾污、 辐射加热:均匀性好,减少应 力
LOGO
划痕:由机械损伤引

星形线(滑移线):
各种表面缺陷的来源
LOGO
主要来源于沾污和硅片的预处理过程 角锥体:沙丘状突起,外来杂质上的非均匀成核;衬底
上微小的局部的晶向偏离,造成生长速度的差异 云雾状表面:氢气的纯度低,含水过多,气相抛光浓度 过大,生长温度低等 划痕:机械损伤、表面不洁 亮点:发亮的小圆点,抛光不充分,表面污染,颗粒脱 落等 塌边:边缘部分低,衬底加工时造成晶体向偏离 滑移线:平行的高低不平的线条,热应力造成
内部缺陷的产生及消除办法
LOGO
1、外延层中层错的产生机制及消除办法 衬底上微小的划痕、浅平坑、沾污都可能成为 层错的成核源 层错多发生在衬底-外延层的交界处 消除:a)选择好的衬底,清洁 b)外延前气相抛光 c)外延前热处理
LOGO
2、外延层中位错的产生机制及消除办法 产生机制: 1 原衬底位错延伸引入的 2 掺杂和异质外延时,外延层和衬底间晶格参数差异引 入内应力导致失配位错。 3 超过了屈服强度的热应力引起滑移 消除办法:1 选择无位错衬底 2 双掺杂技术:同时引入原子半径不同的两种杂质原子 3采用红外辐射加热或在硅片上方安置热反射器
LOGO
N气,N基座,N系统,杂质不是来源衬底片,因 此称为外掺杂 N扩散,N衬底,N邻片的杂质来源于衬底片,通 称为自掺杂 广义上:外延生长时由衬底、基座和系统等 带来的杂质进入到外延层中的非人为控制 的掺杂称为自掺杂 外掺杂:主要指人为控制的掺杂
5-3-3外延层生长中的自掺杂
LOGO
造成自掺杂的主要原因
抑制自掺杂
LOGO
1. 采用低温外延技术和不含卤素的硅源, 2. 应用较稳定的掺杂剂:使用蒸发速度和扩散系数较小 3. 4.
的衬底和埋层掺杂剂 外延前高温加热衬底,使衬底表面附近形成一杂质耗 尽层; 采用背面封闭技术,在背面预先生长高纯的SiO2或多 晶硅封闭后再外延; 采用二段外延生长技术:覆盖—吹气—生长 减压生长技术:使已蒸发到气相中的杂质被抽走 在HCl刻蚀后采用低温吹气的工艺以保证XCl3被带出 系统
三、外延层的表征
LOGO
表面质量、厚度、晶体缺陷、电学性质 表面质量:光学显微镜、表面扫描激光缺陷计数器 厚度:现代分析天平称重(平均厚度)
红外反射测量技术 层错法(测量特征腐蚀坑边长) 晶体缺陷: 电学性质:四探针法 扩展电阻探针
LOGO
只考虑衬底中杂质扩散进入外延层时: N(x,t)=N1(x,t) ±N2(x,t)
N1为衬底中杂质在外延层中的分布
常规外延生长时,相当于一个恒定界面浓度杂 质源的余误差分布 N2为掺入杂质Nf在外延层中的分布
5-3-1 外延层中的杂质及掺杂
LOGO
1.外延层中的杂质
外延层中杂质来源很多,总的载流子浓度N总可以表示 为:N总=N衬底N气N邻片N扩散N基座N系统 N衬底:衬底中挥发出来的杂质掺入外延层中的杂质浓度 分量 N气:外延层中来自混合气体的杂质浓度分量 N邻片:外延层中来自相邻衬底的杂质浓度分量 N扩散:衬底中杂质经固相扩散进入外延层的杂质浓度分量 N基座:来自基座的杂质浓度分量 N系统:除上述因素外整个生长系统引入的杂质浓度分量
LOGO
外延控制
5-3 硅外延层电阻率的控制
LOGO
不同器件对外延层的电参数要求是不同的,
通常VLSI要求:在重掺杂的衬底(10191021cm-3)上生长一层轻掺杂(1014-1017cm-3) 的外延层 CMOS器件要求:衬底均匀掺杂 双极型IC要求:衬底中有埋层(轻掺杂的衬底 中扩散有重掺杂的隔离区域) 这就需要在外延生长过程中,精确控制外延层 中的杂质浓度和分布来解决
造成自掺杂的其他原因
LOGO
卤化物硅源外延生长时,对衬底的腐蚀作
用造成衬底中的杂质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进 入停滞层中,一部分被还原掺入外延层中 基座,生长系统的污染 衬底杂质→基座→外延层 反应室的记忆效应
LOGO
对于埋层衬底:由于高浓度的埋层很快被轻掺
杂的材料覆盖,自掺杂效应中止 对于重掺杂衬底:正面被封住,边缘及背面的 蒸发仍可继续,但随时间减少 由于自掺杂和外扩散的存在,设置了一个外延 层的最小厚度和掺杂水平的极限,同时使界面 处杂质分布变缓,造成器件特性偏离,可靠性 降低,因而必须减少它
外延生长时衬底受热,杂质由衬底内部扩散到表面, 再由表面蒸发到气相中,它们的一部分在停滞层内 贮存,并沿气流方向扩散,然后在外延生长时又重 新掺入外延层中。外延生长开始后,衬底正面的蒸 发受到抑制,自掺杂主要来自衬底背面杂质的蒸发。
外延最初阶段,表面蒸发控制,V=NsubK
经过一段时间后,固态扩散控制,V∝D k很小时, V=NsubK 与时间无关
5. 6. 7.
5-3-4 外延层的夹层
LOGO
外延层的夹层指的是外延层和衬底界面
附近出现的高阻层或反型层。
外延夹层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LOGO
一种认为P型杂质沾污,造成N型外延层被高度补偿
解决办法:P型杂质主要来源于SiCL4,只要提 高SiCL4的纯度及做好外延前的清洁处理就可以解 决。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衬底引起的 当衬底中硼的含量大于31016cm-3时,外延层中就 容易出现夹层。这是由于高温时硼扩散的比锑快, 结果使得硼扩散到外延层中补偿了N型杂质,形成 了一个高阻层或反型层。 解决办法:一是提高重掺杂单晶质量;二是在 工艺中防止引入P型杂质,降低单晶中B的量;三是 在外延生长时可以先长一层N型低阻层作为过渡层, 控制夹层,但这不是根本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