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资料.
持久性有机污染
POPs公约控制的十二种物质
杀虫剂: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毒 杀芬、七氯、DDT、六氯苯、氯丹和灭 蚁灵 工业化学品:多氯联苯、六氯苯 副产物:二噁英、呋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定义
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长距离传输 和食物链积聚,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 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1. 全球关注的化学品
持久性 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中存留数年时间。即使15年内 停止使用POPs,最早也要到未来第七代人体内才不会检出。 生物累积性 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
容易通过周围媒介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 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
DDT在体内积累到万分之五时就会 引起肝细胞坏死并损害神经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持久污染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 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签署了《关于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 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 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 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 "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这类有机污染物 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 之中。
有机金属化合物 Dimethylmercury, Tetraethyllead, Organotins
人类合成的化学品有700万种,约10余万种进入环境
2. 无处不在的化学品污染
• 种类繁多的污染源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工业废气 固体废弃物……
• 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地表水、地下水 空气(室内空气) 土壤、沉积物……
POPs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概述
POPs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概述一、什么是POPs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巨大的有机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具有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和潜在的迁移性、蓄积性的特点,且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主要的POPs包括多氯联苯(PCBs)、杀虫剂DDT、滴滴涕(Dieldrin)以及多溴联苯醚(PBDEs)等。
二、POPs的危害POP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长期内积累并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甚至会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对于环境而言,POPs会危害野生动植物,破坏生态平衡,对水、土壤、空气等造成污染。
三、POPs的治理方法1.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治理POPs污染的重要途径。
不同国家间可以采取共同行动,签署国际协议来共同约束和控制POPs的排放和使用。
例如,斯德哥尔摩公约就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协议,旨在减少和消除POPs在全球的使用和排放。
2. 替代技术替代技术是治理POPs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研发和推广替代的环保产品和技术,可以减少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从根本上减少POPs的排放。
3. 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对环境中POPs的监测和风险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
只有了解POPs的分布情况和潜在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4. 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正确处理和处理有毒有害废物也是降低POPs污染的有效途径。
采用科学的废物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回收等,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
四、结语POPs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治理起来必须各个国家和政府机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广替代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以及规范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我们可以有效减少POPs的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
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药剂,使污染物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 物,再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
生物处理方法
总结词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方法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达到 净化水质的目的。
通过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微生物膜,使污染物在膜上被吸附和 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污染控制技术
研究和发展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和净化技术,包括吸附 、催化燃烧、生物降解等。
综合治理技术
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发展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对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的全面控制和治理。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污染物的发现与鉴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出现和 鉴定将成为研究重点。
应急监测
在发生突发事件或污染事故时 ,进行实时监测,评估污染状 况和影响。
研究监测
针对特定研究目的,进行长期 或周期性的监测,以深入了解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和变 化规律。
0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
物理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总结词
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染物的方 法
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 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全球范围内的污染监测与治理
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研 究,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
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探索生态修复和补 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文档资料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念及特征1.1 概念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称POPS,简是指人类合成的,在环境中能够持久存在,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网)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学物质。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其大气、水体及土壤中都能检测到该物质的存在,是越来越突出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
1.2 特征1.2.1 持久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抗化学分解、抗光解、抗生物降解的性质,在土壤、水及大气中都难以降解,残留时间较长,一般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2 个月,在土壤中大于6 个月[1] 。
如二恶英类物质在水中的半衰期为166天到2119 年,在土壤中约17到273 年。
1.2.2 生物积累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的亲脂性,进入生物体后,在生物体的脂肪组织中积累,通过周围的一些媒介或食物链富集到食物链上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最终通过一层层的传递在人体内不断积累,达到中毒的浓度。
1.2.3 半挥发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很多都是具有半挥发性的物质,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挥发,以蒸汽的形式进入大气层,附在大气的颗粒物上难以被降解,可以远距离的迁移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就连北极圈这种离污染源极远的地方也可以检测到该物质的存在。
1.2.4 高毒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对内脏如肝、肾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有极大的毒性,而且可以致癌,如可造成先天缺陷、智能降低、癌症、内分泌系统故障和生殖问题等。
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2.1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作为农业大国,在我国的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的生产及使用农药,很多都是含有机氯且在后来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都被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范围,包括作为杀虫剂使用的滴滴涕、氯丹、六氯苯、氯丹和毒杀芬这五种产品。
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部分地区还会少量使用这几类杀虫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性质及去除技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性质及去除技术由于持久性有机物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生物蓄积性、高毒性等特点,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加剧,该污染物也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持久性有机物的特性和分类,探讨该污染物的去除技术,以期更好地对其进行处理,减少污染危害,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性质;产生问题;去除技术引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一类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半挥发性,难降解性和高脂溶性,它们可以在远距离甚至全球范围内迁移和扩散,并通过食物链集中在生物中。
累积的有机污染物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
目前,污染已经蔓延到地球的几乎每个角落,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以及全球生态环境,并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述1.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分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有三种类型:农药,工业化学品和制成品。
其中,农药污染物主要来自农业。
农药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尽管在许多发达国家,相关农药产品和化学含量较高的产品的使用正在减少,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它们仍大量使用。
农药。
此外,城市垃圾焚烧,医院垃圾,废木材和家具,汽车尾气,有色金属生产,铸造和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玻璃等也是持久性有机物的重要来源。
污染物。
1.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性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持久性、长期性和生物蓄积性。
在环境中,它们对正常的生物降解,光解和化学分解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因此,一旦它们进入环境,它们就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水,土壤和沉积物中。
同时,由于它们易于进入脂肪组织生物学,其积累浓度将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增加。
此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内分泌失调,动物和人类的生殖和免疫系统,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动物和人类的死亡。
它们不仅危害暴露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个人,而且影响其后代的健康。
7章 (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01
国际化学品协会理事会(ICCA)推荐
POPs的来源与种类
杀虫剂 (Pesticides) POPs 工业化学品(Industrial chemicals) 生产中的副产品(Unintended
by-products)
3、POPs的来源与种类
不完全燃烧与热解的产物如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主 要 内 容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简介
POPs的危害与主要来源 POPs研究现状和防治 水体> 180天,土壤> 360天; II. 生物蓄积性:根据生物富集系数>5000;
III.远距离迁移性:根据蒸气压, 0.01-1kPa;
木材及废家具的焚烧、汽车尾气、有色金属生产和铸
造、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等工业的废 气,都是城市大气POPs的主要来源。
符合POPs定义的物质有数千种之多,它们通常是具
有某些特殊化学结构的同系物或异构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规定的12种POPs
艾氏剂(Aldrin): 有机氯农药 狄氏剂(Dieldrin): 有机氯农药 异狄氏剂(Endrin): 有机氯农药 滴滴涕(DDT): 有机氯农药,也用作农药中间体 氯丹(Chlordane): 有机氯农药 毒杀芬(Toxaphene): 有机氯农药 六氯苯(Hexachlobenzene): 有机氯农药,也用作精细化工产品 灭蚁灵(Mirex): 有机氯农药 七氯(Heptachlor):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PCBs): 精细化工产品 二恶英和呋喃类(PCDDs/PCDFs): 非故意制造的副产品或者二次 污染物质
DDT化学结构式
DDT分子的平面结构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第七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二、特性:1.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
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
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
4.在一定的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影响。
三、POPs判定基准:判定一种物质是否是POPs应当建立科学的判定基准,化学品协会国际理事会(ICCA)所推荐的判定基准包括:1.持久性基准:用半衰期来判断,在水体中为180 d,在底泥中为360 d,在土壤中为360 d;2.生物蓄积性基准:用生物富集系数来判断,BCF〉5000;3.关于远距离迁移并返回到地球上的基准:半衰期2d(空气中)以及蒸气压在0.01~1 kPa;4.判定在偏远的极地地区一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基准:该物质在水体中质量浓度〉10 ng/L。
四、POPs的基本性质:1.持久性POPs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等作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因此在环境中不宜被分解,能够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多介质环境中残留数年或更长时间。
半衰期:污染物挥发到其浓度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2.半挥发性半挥发性使POPs能发生远距离迁移,但不能永久停留在大气中,最终沉降到地面。
饱和蒸气压和亨利常数。
3.生物富积性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它们在水生生物内浓度升高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因子(BCF):指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或生物组织内的浓度与水中浓度之比。
它是估算水生生物富集化学物质能力的一个量度。
鱼作为有效的标准测试物。
KOW、SW、KOC、Kd。
4.高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等。
POPs进入生物体后,其毒性作用大致分为两种:⑴来自POPs本身特定的化学结构的毒性,其毒性作用相当于物质所具有的生理作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常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常识一、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是指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2、性质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4个重要的特性:(1)环境持久性:由于POPs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它们难于被分解。
(2)生物累积性:由于其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它能在生物体脂肪组织中进行生物积累,在动物和人体内达到中毒的浓度。
(3)远距离迁移能力:能通过蒸发作用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移,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
(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3、种类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分为3类:一类是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二类是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三类是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危害?POPs之所以成为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正是由于其能够对野生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典型地包括:1、对免疫系统的危害POPs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影响巨噬细胞的活性、降低生物体的病毒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海豚的T细胞淋巴球增殖能力的降低和体内富集的滴滴涕等杀虫剂类POPs显著相关,海豹食用了被PCBs污染的鱼会导致维生素A和甲状腺激素的缺乏而易感染细菌。
一项对因纽特人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婴儿的健康T细胞和受感染T细胞的比率与母乳的喂养时间及母乳中杀虫剂类POPs的含量相关。
2、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多种POPs被证实为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它们与雌激素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会影响受体的活动进而改变基因组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共43页PPT资料
二恶英类
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下列工业来源类别具有相对 较高的形成和向环境中排放这些化学品的潜在性:
(1)废物焚烧炉,包括城市生活废物、危险性或医疗废物 或下水道中污物的多用途焚烧炉 (2)燃烧危险废物的水泥窑; (3)以元素氯或可生成元素氯的化学品为漂白剂的纸浆生 产 (4)冶金工业中的下列热处理过程:铜的再生生产、钢铁工 业的烧结工厂、铝的再生生产、锌的再生生产
9、六氯(代)苯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农作物真菌病。
工业产品
多氯联苯(PCB)
又称氯化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有机物, 是联苯苯环上的氢原子为氯所取代而形成 的一类氯化物。PCB用途很广,可作绝缘油、 热载体和润滑油等,还可作许多种工业产 品的添加剂。曾用于变压器、电容器、油
漆、复印纸的生产和塑料工业 。
POPs的生物学毒性具体表现为以下 几个方面:
• 内分泌干扰 • 免疫毒性 • 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 致癌性 • 其他毒性
内分泌干扰
通过体外实验已证实POPs中有多种物质都 是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某些能模拟雌激素 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发挥雌激素作用,有 些能发挥雄激素作用有些则能与芳香烃受体结 合后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效应。
这些内分泌干扰物与相关受体结合后不易解
离,不易被分解排出,因而扰乱内分泌系统的正 常功能。实验表明,POPs能减轻性器官的重量, 抑制精子的产生,男性雌性化,少女初潮提前等。
免疫毒性
POPs对生物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抑制 免疫系统正常反应的发生, 影响巨噬细胞的活 性, 降低生物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等。研究发 现美国佛罗里达海岸的宽吻海豚肝血中T细胞 淋巴球增殖能力的降低和体内富集的有机氯有 显著性相关。
二恶英类
二恶英也可从下列来源类别无意生成和排放出来, 包括:
环境化学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环境化学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成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热点。
环境化学作为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行为和效应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指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易积累和迁移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高毒性、高生物积累性和长期存在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常见的POPs包括多氯联苯(PCBs)、农药(如DDT)、多溴联苯醚(PBDEs)等。
环境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了解POPs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过程。
POPs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
这些物质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径进入环境,并在生物体内积累。
环境化学家通过分析采样物质中的POPs含量和组成,揭示了它们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POPs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也是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大气降水、沉积物、植物等途径进入水体,进而进入食物链。
在生物体内,POPs会发生生物富集,即从底层生物向上层生物的传递。
这种生物富集现象使得高级食物链的生物体更容易受到POPs的影响,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在了解POPs的来源和迁移过程的基础上,环境化学家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控制和降解POPs的方法。
其中,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是两种常见的方法。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POPs进行分解和降解,从而减少其在环境中的存在。
化学降解则是通过化学手段对POPs进行分解和转化,使其变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些方法的研究需要环境化学家对POPs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深入的了解。
除了控制和降解POPs,环境化学家还致力于研究POP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POPs的毒性和生物积累性使得它们在环境中的存在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一些POPs还被认为与癌症、生殖系统异常、免疫系统损害等人类健康问题有关。
最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正式版
02
种类
02 种类
2.1 多环芳烃类
国际POPs公约2001年规定的首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包括(3类12种 ):
➢ 机氯杀虫剂 :艾氏剂、氯丹、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 、灭蚁灵、毒杀芬、氯联苯
➢ 工业化学品: 包括多氯联苯(PCBs)、六氯苯(HCB) ➢ 生产中的副产品:二噁英、呋喃 1998年(欧洲环境部长会议,丹麦奥尔胡斯)规定的多环芳烃污染
05
处理技术
05 处理技术
5.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蒸馏、萃取 和汽提等,是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 本等国家广泛用于治理城市固体垃圾排放气中的 二噁英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成本高、操作相 对简便,适用于高浓度POPs工业废水或废液及 事故性污染的处理。但它只是将POPs进行相转 移,并未从环境中消除POPs,不能从根本上解 决POPs的污染问题。物理法可对污染物起到浓 缩富集并部分处理的作用,常用做一种预处理手 段与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
物还有以下四种:六溴联苯,林丹,多环芳烃和开蓬(十氯酮) 2004年欧盟会议又扩增了9种:开蓬,六溴联苯,六六六(包括林丹
),多环芳烃,六氯丁二烯,八溴联苯醚,十溴联苯醚,五氯苯 ,多氯化萘(PCN)和短链氯化石蜡。
02 种类
2.2 石油类
石油是一类物质的总称,是由上千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复杂混合物,主要含三类烃——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约含98
04
危害
05
治理技术
01
定义及性质
01 定义及性质
1.1 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是指 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 ,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 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 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 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 工合成的有机物。
持续性有机污染物
• 通过食物链富集,对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危害 (POPs具有很强的亲脂憎水性,能在生物器官的脂肪组织中产生积
累,沿食物链放大)
• 能够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地许 (POPs具有半挥发性,能在大气中长距离迁移,并通过一系列效应 沉积到边远地区,从而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
• 在相应浓度下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毒害
• 土壤中
POPs在食物链上发生传递和迁移
生物体中
在食物链上得到生物富集和放大
多氯联苯(PCBs)
• 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 类化合物
• PCBs的异构体由210个
PCBs的物理性质
• 纯化合物为晶体,混合物为油状液体。低氯化物为液态,流动性好, 随氯的增多,粘度增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迁 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 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 和人工的有机污染物质。
POPs的四个特性
• 能在环境中持久的存在(POPs物质具有抗光解性、化学分解和
沉积物
PCBs的主要转化途经
• 光化学分解 紫外光的激发使碳氢键断裂,而产生芳自由基和氯自由基,
而使PCBs脱氯
• 生物转化 被生物降解或通过生物代谢作用而发生转化
PCBs的处理
• 唯一方法:焚烧 但焚烧也会产生强致癌物质,所以焚烧亦非良策
POPs最初是通过大气或水体进入环境的
• 大气/颗粒物中
大气中POPs或以气体形式存在,或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 发生扩散和迁移,导致POPs全球性污染
汽油和柴油引擎尾气颗粒物中也存在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它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与常规污染物不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危害更大:在自然环境中滞留时间长,极难降解,毒性极强,能导致全球性的传播。
被生物体摄入后不易分解,并沿着食物链浓缩放大,对人类和动物危害巨大。
很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根据POPs的定义,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四个重要的特性:(1)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
由于POPs物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
(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
由于POPs 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
(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低地区。
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远距离的迁移,同时这一适度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能够重新沉降到地球上。
(4)在一定的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影响。
POPs 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POPs 有12种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笨并-p-二恶英)、呋喃(多氯二笨并呋喃)这12种被称为“肮脏的一打(DirtyDozen)”:目前,POPs的巨大危害和淘汰、削减的必要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普知识问答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普知识问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是指在自然界中发生循环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不易分解,对环境和生物造成长期且广泛的危害,因此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POP的科普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不易分解,具有长期的半衰期(即分解速率很慢)、广泛的分布、易超越地理和生物界限,可以在远离原产地的地方发现,以及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2. 半衰期是什么?答:半衰期指化学物质降解为其半衰期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半衰期较长,因此它们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也很长。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种类?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多氯联苯(PCB)、有机氯农药(如DDT)、拟除虫菊酯(如马拉硫磷)、聚氯化二苯酚(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有哪些?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来自化工、农业、工业生产、固体废物处理和焚烧等多种渠道。
这些化学物质在制造、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泄漏、散发或排放到环境中。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有广泛的影响。
它们可以进入土壤、水域和大气中,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严重危害野生动植物和人类健康。
此外,它们还会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导致生物体内浓度不断升高。
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危害?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和生殖等系统的损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引发癌症、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还会对婴儿和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7. 如何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答: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高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意识,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采用低毒、无毒的替代品,建立废弃物的安全处置系统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艾氏剂和狄氏剂曾在我国研制但未规模生产。
异狄氏剂从未研制也未生产和使用。
七氯曾有生产和使用,累计产量小于100吨, 环保部2009年第23号公告:
用于铁路枕木的防虫防腐,20世纪80年代 2009年4月16日,环境保护部联合
停产。
10个相关管理部门发布了“禁止生
毒杀芬:70、80年代曾有大量生产和使用, 产、流芬 氯丹,灭蚁灵,七氯
精细化工品
多氯联苯(PCBs)
非故意生产副产品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 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
多氯联苯(PCBs):
• 多氯联苯与有机氯农药的化学结构十分类似,主要用于电 机制造、化学工业以及船舶油漆中,也可用作变压器油、 热载体和增塑剂等。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很难进行生物分 解,因此,一旦进入人和动物体内, 即聚集在脂肪组织、 肝和脑中,引起对肝脑的损害。PCBs 随同动物性食品和 饲料进人人和动物体内。PC Bs 对鱼类毒性很强。能使 新生畜体重降低 ,先天性缺陷增加。成畜呈现 内分泌系 统紊乱,恶性肿瘤增加 。并与野生物种的生殖力衰竭 、 发育和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
虾体内则为 0.44*10-6浓度提
高约30倍
淤泥中的DDT含量 浓度为0.016*10-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迁移性
持久 性
积聚 性
POPs 因其半挥发性,能从水体或土壤中以蒸气形式进入 大气环境或附在大气环境的颗粒物 上,能在大气环境中作远距
离迁移,并通过“全球蒸馏效应”和“蚱蜢跳效应”沉积到地 球的偏远极地地区,从而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 。
– 2001年5月23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
– 2004年5月17日,公约正式生效。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研究发现, 人免疫系统的失常与婴出生前 和出生后暴露于PCBs和PCDDs的程度有关。 通过对加拿大因纽特人的婴儿研究发现, 母乳 喂养和奶粉喂养婴儿的健康T细胞和受感染T 细胞的比率与母乳的喂养时间及母乳中有机氯 的含量密切相关。
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生物体内脂肪组织富集的POPs可通过胎 盘和哺乳影响胚胎发育, 导致畸形、死胎、发 育迟缓等现象。暴露于高浓度POPs的鸟类的 产卵率会相应降低, 进而使其种群数目不断减 少, 甚至灭绝。
二恶英类
(7)焚尸炉 (8)机动车辆,特别是使用含铅汽油的车辆 (9)动物遗骸的销毁 (10)纺织品和皮革染色(使用氯代醌)和修整(碱萃取)
(11)处理报废车辆的破碎作业工厂
(12)铜制电缆线的低温燃烧
(13)废油提炼
目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POPs物质一旦通过各种途径进人生物体内 就会在生物体内的脂肪组织、胚胎和肝脏等器 官中积累下来, 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生物体造成 伤害。而且可以肯定的是:POPs物质对人体造 成损害,一般不是某一种或某一族的POPs单独 作用,而是某几族POPs相互协同的结果。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持久性 生物蓄积性 半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性
高毒性
持久性
POPs 半衰期较长,同 时具有高脂溶性和低水 溶性,容易在生物体内 富集而难以排出体外。
生物蓄积性
POPs易溶于脂肪,可通过 食物链(网) 在生物体内蓄 积并逐级放大,对人体健
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物蓄积性
不同的POPs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蓄积程度存在 较大差异,影响POPs在生物体内蓄积因素主 要有: (1)化合物氯取代的位置和氯取代的多少。 (2)生物体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别越高,其 体内的生物蓄积量相应越大。 (3)生物体代谢特征的差异会导致POPs在不同 生物体内的滞留时间有较大的差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光降解 采用中压汞灯作为紫外光源对 正己烷相中2, 2’, 5, 5’- 四溴联苯 进行了光降解研究. 试验发现, 正己烷相中其紫外光降解遵从 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检测到其 降解产物主要为更低溴代的多 溴联苯及联苯。
紫外光降解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分别研究了六氯苯在正 己烷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为有机气 溶胶表层模拟介质时的光解,发现六氯苯在 正己烷和DIOP 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约为 5 min 和5 h ,相差70 多倍. 研究发现蒽醌和甲 氧酚类气溶胶组分对六氯苯的光解具有光 敏化作用,其反应机制可能分别为能量转移 和去氢反应. 六氯苯光解的主要产物是五氯 酚.
实例3
666降解微生物
嫌气性降解菌13.4,7旱地加水可以加速对Y六六六的降解。 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cvis)可将丙体六六六 降解为间二氯苯和转化成少量甲体六六六
实例4
苍白杆菌菌株TP-D1可将保护性杀菌剂百菌 清(2,4,5,6-四氯-1,3-二氰基苯)降解 为1,3-二酰胺-四氯苯和4-羟基-三氯苯二腈 (TPN-OH). 两面神菌属(Janibacter sp.)命名为JY11菌 株可以降解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 白腐真菌产生的白腐真菌细胞色素P450可降 解五氯酚。 假单孢菌PB-02可降解五氯硝基苯 施氏假单胞菌可降解除草剂丁草胺
微生物共代谢降解技术
共代谢作用: 共代谢作用:微生物在利用碳源和能源的同 对难降解性污染物进行异化作用, 时,对难降解性污染物进行异化作用,但 是在污染物降解转化的过程中,微生物不 是在污染物降解转化的过程中,微生物不 能从待降解污染物中获得维持生长的碳源 或能源。 或能源。 Lajoie 发现以甲烷和甲醇作为初级能源物 发现以甲烷和甲醇 甲烷和甲醇作为初级能源物 质时, 质时,甲烷营养型的微生物可代谢在单一 基质下不能降解的化合物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基质下不能降解的化合物三氯乙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主要特点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第一,蓄积性。就是它能够长期的在环境里存留,一般来讲在化学成份里它有氯,在有机 碳的化合物结构里加上氯原子,这个化合物的稳定性就要增加很多。当然,它对整个生态系统也好,对人体健康 的威胁也好都会长期的存在。
分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国际POPs公约首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分为有机氯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和非故意生产的副产物三类。
第一类——杀虫剂: ⑴艾氏剂(aldrin):施于土壤中,用于清除白蚁、蚱蜢、南瓜十二星叶甲和其他昆虫。 1949年开始生产,已被72个国家禁止,10个国家限制。⑵氯丹(chlordane):控制白蚁和火蚁,作为广谱杀虫 剂用于各种作物和居民区草坪中,1945年开始生产,已被57个国家禁止,17个国家限制。⑶滴滴涕(DDT):曾用 作农药杀虫剂,用于防治蚊蝇传播的疾病,1942年开始生产,已被65个国家禁止,26个国家限制。⑷狄氏剂 (dieldrin):用来控制白蚁、纺织品害虫,防治热带蚊蝇传播疾病,部分用于农业,产生于1948年,被67个国 家禁止,9个国家限制。⑸异狄氏剂(endrin):喷洒棉花和谷物等作物叶片杀虫剂,也用于控制啮齿动物, 1951年开始生产,已被67个国家禁止,9个国家限制。⑹七氯:用来杀灭火蚁、白蚁、蚱蜢、作物病虫害以及传 播疾病的蚊蝇等带菌媒介,1948年开始生产,已被59个国家禁止,11个国家限制。⑺六氯代苯(HCB):首先用 于处理种子,是粮食作物的杀真菌剂,已被59个国家禁止,9个国家限制。⑻灭蚁灵(mirex):用于杀灭火蚁、 白蚁以及其他蚂蚁,已被52个国家禁止,10个国家限制。⑼毒杀芬(toxaphene):棉花、谷类、水果、坚果和 蔬菜杀虫剂,1948年开始生产,已被57个国家禁止,12个国家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3
3
背景
种类: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UNEP) 提出了需要采取国际行动的 首批 12 种 POPs,它们 是艾氏剂、 狄氏剂、异狄氏剂、DDT、氯丹、六 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七氯、多氯 联苯、二噁英和苯并呋喃。 自2004 年《关于就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 取国际行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 至今,经过各个缔约国的积极配合和 不懈努力,规定的受控物质已从最初 的12种有机污染物扩大到了22 种, 并得到了严格控制和很大程度的削减。
2020/7/3
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POPs修复技术根据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这些方法各 具特色且适用范围不同,其中化学方法因其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 好、适用性强等特近年得到快速地发展。
2020/7/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1.物理法
物理法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与化学、生物方 法进行配合来实现 POPs 的进一步削减,以达到 更 彻底的修复效果. 其中,吸附法在饮用水净 化、重金 属去除、污水脱色除臭等方面应用广 泛,但是涉及其 对 POPs 的吸附效果和作用机 理的研究较少,新型吸附材料也丞待开发。
2020/7/3
4
背景
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全球范 围内的调查和研究显示, POPs 的危 害仍不容小觑.其具有“三致” ( 致 癌、致畸、致突 变)效应,对人类和 动物的生殖、遗传、免疫、神经、 内 分泌等系统等具有强烈的危害作用。 1987—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先后5次针 对特定区域人群母乳中POPs的水平和 趋势进行了调查,2001年公约修正案 中所列的POPs均有检出,其中甚至包 括多溴联苯醚( PBDEs)等新型POPs。
2020/7/3
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法( GC)和色质联用法( GC /MS)
GC法是环境监测中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最常用的手段。该法适于分析易挥 发、热 稳定性好的有机物,并以其快速高效、 操作简便、价格相对低廉而备受人们重视。 美国环保局( EPA)推 荐GC 法作为分析农药、 多环芳烃、二噁英等的标准分析方法,我国 目前在测定二噁英、多氯联苯及有机 氯农 药等POPs时也主要采用GC法。GC/MS联用技 术把色谱法的高灵敏度与质谱法的高分辨率 结合起来,大大扩展了GC方法的应用。
2020/7/3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3.生物法:POPs多以痕量水平存在于环境中,生物法可通过动物、 植物或微生物等的吸附和降解作用来实现对POPs的转移和削减,具 体可分为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2020/7/3
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动、植物修复 :动物修复是利 用土壤中的蚯蚓等来吸收、富 集 土壤中 POPs,并通过其自 身的代谢作用将部分有害 物质 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对土 壤条件要求较为 严格。植物修 复作为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具 有相当大 的前景,该方法可通 过植物对污染物的直接或间接 吸收、富集、迁移、转化、代 谢作用来达到环境净化的目的。
2020/7/3
15
有效防治POPs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我国 POPs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相关 的环境背景资料,研究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有必要大力开展有关POPs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从而制定出 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的控制措施。
2020/7/3
5
背景
案例:日本1968年和台湾1979年曾发生 因食用被PCBs污染的米糠油而导致上千 人中毒的事件,中毒者不仅发生急性中 毒症状,而且接触过 PCBs 的 妇女在7 年后生下的婴儿出现色素沉着过度、指 甲和牙齿变形到7岁时仍智力发育不全、 行为异常等现象。
2020/7/3
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
2020/7/3
1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利用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把 POPs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甚 至矿化,是一种 操作简单、成 本低廉的修复方法,其中,膜生 物反应器( MBR) 利用微生物分 解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并通过超 滤膜将悬浮固体、高分子物质 及细菌从水中去除,被广泛应用 于处理医疗、农业、 市政污水。
主要吸附材料种类:活性炭( AC)、环糊精 (CDs) 、生物炭、碳纳米管( CNTs)等
2020/7/3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2.化学方法:针对POPs的光解、超声波处理、超临界水氧化、电化 学还原等化学修复方法,利用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使水体、土壤 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得到降解 或去除,此类方法速度快、效率高、 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是当下针对 POPs的主要修复手段。但在反 应过 程中可能会生成副产物,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一些方法能 耗较高,对反应条件要求也比较严格.
2020/7/3
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
2.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HPLC法适于检测分子量大、挥发性低、 热稳定 性差的有机污染物,这恰恰弥 补了GC法的不足。我国《水和废水监 测分析方法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 方法》,分别将HPLC法定为测定水中 的多环芳烃以及空气中苯并(a)芘的 局推荐方法,在发达国家更是将HPLC 法作为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20/7/3
1
一、背景 二、分析技术 三、处理技术
目录
2020/7/3
2
背景
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 是指具有持久性、生物蓄 积性、半挥发性和毒性, 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 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对人 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 害的有机化合物。
研究POPs的存在、分布、迁移、转化、归宿、代谢 和处理都离不 开分析化学。环境中POPs的分析对 象广,污染含量低,多氯联苯、 二噁英又有多种异构体,因此分析手段必须灵敏而准确、速度快、 自动化 程度高。常用的POPs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 谱 /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以及毛细管 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