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27•【字号】渝府发[2009]28号•【施行日期】2009.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渝府发〔2009〕2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近年来,我市各高等院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为进一步调动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50号)的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高等院校和各教育机构推荐申报、奖励办公室初审、权属公示、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审议,评出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210项,中小学教学成果奖励项目88项(详见附件)。
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对这298项教育教学成果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奖的同志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创新奉献的精神,搞好科研,多出成果。
市政府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向获奖的同志学习,振奋精神,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成果,为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附件: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获奖名单一、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类二、中小学教学成果类(按课题负责人姓氏笔画排序)三等奖(共52项)卢秀、苏公?薄⑿煸饰酢⒗杳嘟⒌?/span>健、杨光荣。
教育部法学学科评估2023
教育部法学学科评估2023摘要:一、引言二、2023年教育部法学学科评估概况1.评估目的2.评估方法3.评估结果三、我国法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挑战1.高校法学教育规模2.法学专业就业形势3.法学学科研究水平与国际地位四、评估结果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1.提升法学教育质量2.推动法学教育改革3.提高法学学科整体实力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2023年教育部法学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我国法学学科的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此次评估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我国法学学科的现状与挑战,并探讨评估结果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二、2023年教育部法学学科评估概况1.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我国高校法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状况,推动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法学学科的培养质量和整体水平。
2.评估方法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科综合实力、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估结果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评选出了一批在各个领域表现优异的法学学科。
具体结果如下:(此处列出具体评估结果)三、我国法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挑战1.高校法学教育规模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培养了大量的法学人才。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过剩现象,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2.法学专业就业形势尽管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但整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较大;另一方面,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3.法学学科研究水平与国际地位在科研方面,我国法学学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顶级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国际地位方面,我国法学学科逐渐崛起,但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四、评估结果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1.提升法学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有利于推动高校重视法学教育质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提高法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2.推动法学教育改革评估结果反映了当前法学教育的不足,为高校提供了改革的动力。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3.07.04•【文号】教社政[2003]5号•【施行日期】2003.07.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机关工作正文教育部关于颁发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教社政[200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直属各高等学校: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业已完成,按照我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经本届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有406项成果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7项,二等奖124项,三等奖234项。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开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应认真总结组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求真务实,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先进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教育部二〇〇三年七月四日附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特等奖1项、一等奖47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7项)中国文学(7项)外国文学(空缺)考古学(空缺)民族学(1项)港澳台问题研究(空缺)国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124项)马克思主义(4项)中国文学(13项)统计学(2项)全国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三等奖234项)。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法学理论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政法大学。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法学院的法学理论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法学理论专业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具有扎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法学理论基础,特别是法理学专业功底(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实证论、比较法学等),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的、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有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具有广阔的就业面,包括法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人大、政府等部门,公检法司等国家司法机关,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理论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30101法学理论研究方向:01法哲学02法学方法论03法社会学二、考核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时间:2019年4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请关注学校及各学院通知)。
报到时须携带复试通知书及所提交申请材料相关复印件的原件,具体安排见后续通知。
复试内容:(1)外语考核;(2)专业考核,包括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3)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政治理论和2门专业课程。
各专业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情况及专业课考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政治理论考试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申请材料(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政审表”、“专家推荐信”(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打印填写),专家推荐信由推荐专家亲自封入单独信封并在封口处骑缝签字;(2)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中;(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应届生须加盖教务或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可从个人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4)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拟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提交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可以提前毕业的证明;(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论文开题报告);(6)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预期目标等),字数不少于5000字;(7)申请人认为能够代表自身学术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材料和能够证明自身外语水平的材料;(8)同等学力考生提交2篇所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全国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的学术论文。
法学教育的“点灯者”——记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肖北庚
先锋谢立言法学教育的﹃点灯者﹄——记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肖北庚平生不偷半日闲,尽心育才满桃园。
对潜心教学四十余载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北庚来说,教书育人是他心目中最崇高最美好的事业,也是他始终不渝的人生追求。
近3年,他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等荣誉。
扎根教学一线,教学成果丰硕今年是肖北庚教授从事教学工作的第42年,自1981年参加工作起,肖北庚教授一直扎根教学一线,其中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9年,1990年开始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1993年从事法学教学,现担任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行政法治分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四十多年来,肖北庚教授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管理,潜心育人与科学研究,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2015年,肖北庚教授在法学院设立“筑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不让任何困难学生因贫困影响学习;同时,肖北庚教授还担任法学院“助梦成长室”辅导员和“卓越法律人才班”班主任,并通过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制课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让学生充分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30年来,肖北庚教授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为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学素养和职业能力而努力。
在肖北庚教授看来,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基础的职业能力、公正的情怀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即使担任公务繁忙的法学院主要负责人,肖北庚教授仍坚持每年为学生开设3-5门课程。
对肖北庚教授而言,为学生上课从不是一种负担,“我特别愿意跟学生打交道,我认为老师的生命力在于教学,三尺讲台是老师的人生舞台,今年上半年我开设了线上课程《宪法学》,线下课程《逻辑学》,这是给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还给研究生开设了《比较宪法学》《政府采购法则》两门课程,给博士生开设了《现代行政法则》课程,这一学期共开设5门课程。
张文显
张文显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男,汉族,1951年8月28日(农历)出生,河南省南阳人,1975年11月入党,1970年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哲学博士。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级大法官著名法学家、现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个人经历该照片为张文显着法官服(2张)1970.02——1972.07 石油部二机厂工作。
1972.07——1974.08 中共河南省南阳地委工作。
1974.08——1977.07 吉林大学法律系政法专业学习。
1977.07——1985.10 吉林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其间:1979.09—1982.09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09—1983.01 北京大学法律系进修,1983.08—1985.0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85.10——1988.10 吉林大学法律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1988.10——1991.10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1988.10 破格晋升为教授,1989.10—1990.01 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1.10——1994.01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10 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4.02——1996.02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6.02——2002.12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96.09—2000.07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1999.09 转聘为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2.12——2004.07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2004.07——2007.12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2007.12——2008.01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2008.01——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征文评审结果
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征文评审结果1. 引言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作为法学界的重要学术盛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的关注和参与。
而征文评审结果作为论坛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展现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的征文评审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期深刻理解法学研究的重要内涵。
2. 征文评审结果概述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的征文评审结果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
在本次评审中,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法理学、法史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等。
评审结果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法学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深度评估主题内容在评审结果中,涉及到的论文主题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国家治理、社会发展、法治建设等。
这些主题内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际问题,充分展现了学者们对当下社会现实和法治建设的关注与思考。
部分论文还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评述,进一步展现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4. 文章撰写特点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征文评审结果。
对于评审结果中涉及的主题内容,我们将重点突出,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论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深刻内涵。
文章会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本次撰写的文章中,笔者将共享对征文评审结果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对评审论文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探讨学术研究的新趋势和新局面,以及学术研究对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从而展现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学术界的责任与担当。
6. 总结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的征文评审结果体现了法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评审结果中呈现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论文内容,为法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分析,期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术研究的重要内涵和学术界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出版单位或适用范围1 教育发展战略郝克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著作广东教育出版社2 教育心理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教育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4 基础教育魏国栋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5 教育经济与管理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价学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6 教育心理莫雷华南师范大学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系列实验研究论文心理学报7 体育卫生美育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大中小学校8 教育经济与管理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社会学著作南京师大出版社1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廖哲勋田慧生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新论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1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2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刘海峰厦门大学中国考试发展史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3 国防军事教育雷渊深军事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教育发展史著作军事科学出版社14 国防军事教育于清吉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研究研究报告军委、各总部15 国防军事教育向德全空军工程大学军事教育评价发展研究研究报告总部机关、军事院校二等奖(73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出版单位1 高等教育陈洪捷北京大学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 比较教育周满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世界教育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3 比较教育陈向明北京大学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4 高等教育王孙禺清华大学工程教育与工业竞争力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5 教育经济与管理丁小浩北京大学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6 教育心理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儿童的社会技能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7 德育王健敏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学习论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8 教育发展战略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著作广东教育出版社9 教育心理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论文中国特殊教育10 高等教育徐小洲浙江大学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1 高等教育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2 教育心理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论文心理学报13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育文化学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4 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华东师范大学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5 高等教育柯佑祥华中科技大学适度盈利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著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 教育心理叶浩生南京师范大学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论文心理学报17 基础教育张楚廷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哲学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8 教育心理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学习的苦乐关新论论文教育研究19 高等教育陈昌贵中山大学人才回归与使用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20 教育心理蔡笑岳广州大学西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智力发展与教育著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1 基础教育张爱芬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2 教育经济与管理李从松清华大学中国大学贫困生研究著作湖北人民出版社23 比较教育冯增俊华南师范大学走向新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4 职业技术教育蒋作斌中共湖南省益阳市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与模式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25 教育经济与管理曾天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现象剖析著作广西教育出版社2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陈平原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十讲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7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方晓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著作海南出版社28 教育经济与管理王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府主导多元筹资制度创新——“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论文教育发展研究29 基础教育应俊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型课程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30 德育安云风首都师范大学性伦理学新论著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1 基础教育罗星凯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教育研究32 德育谢海光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33 比较教育陈永明华东师范大学日本教育——中日比较与展望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34 教育经济与管理马永霞北京理工大学个人高等教育投资论著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35 高等教育杨德广上海师范大学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36 高等教育赵婷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论文教育研究37 德育胡珍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与性教育研究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38 德育郑永廷中山大学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著作中山大学出版社39 基础教育华国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差异教学论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40 成人教育王蓉北京农业职业成人高等教育学著作中国农业大学出学院版社41 德育程天权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调研研究报告内部报告42 基础教育郝德永渤海大学课程研制方法论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43 体育卫生美育廖文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44 基础教育张文涛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加大课堂密度促进分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高等教育出版社45 比较教育汪霞南京大学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 职业技术教育邓泽民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47 德育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德育十论著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48 高等教育张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教育部49 高等教育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高等教育研究50 高等教育戚业国华东师范大学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51 基础教育李光树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学论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52 职业技术教育李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高职人才报告论文职业技术教育53 基础教育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反思性教学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4 基础教育郭思乐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走向生本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55 体育卫生美育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中国音乐教育56 基础教育杨荣上海市实验小学超越“围墙”——小学开放教育初探研究报告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57 体育卫生美育于可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的研究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58 高等教育肖海涛深圳大学大学的理念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9 职业技术教育王军伟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教材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60 教育发展战略张力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世纪初我国教育与人才战略研究研究报告教育部61 基础教育张先亮浙江师范大学中学生语文水平标准研究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62 基础教育杨明华上海市大同中学走向创新,走向未来——大同中学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报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3 基础教育王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青少年科普创新在行动中研究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64 基础教育胡平平安徽省教育厅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研究研究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65 国防军事教育刘志辉国防大学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著作国防大学出版社66 国防军事教育袁文先国防大学军队院校教育学著作国防大学出版社67 国防军事教育李元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临战及战争时期军队院校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总参谋部68 国防军事教育车先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创新教育论著作国防大学出版社69 国防军事教育陈庆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军事装备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总参军训和军种部70 国防军事教育方江海军司令部军训部海军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海军71 国防军事教育桂剑国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军队指挥院校跨世纪教员队伍建设研究著作军队指挥院校72 国防军事教育孙大淮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军校创造性教学方法研究研究报告军队院校73国防军事教育库桂生国防大学关于调整改革院校和训练机构体制编制的建议研究报告总参谋部三等奖(197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出版单位1 教育心理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论文教育研究2 教育心理张庆林西南大学创造性研究手册著作四川教育出版社3 教育心理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4 教育心理王晓均深圳大学情绪智力——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论文中国社会科学5 教育心理王沛西北师范大学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著作甘肃教育出版社6 教育心理桑标华东师范大学超常与普通儿童元记忆知识发展的实验研究论文心理科学7 教育心理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儿童心理辅导著作安徽大学出版社8 教育心理方平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综合量表的特点及中国城市修订版常模的研制量表首都师范大学9 教育心理张明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困难学生视空间工作记忆提取能力的多指标分析论文心理科学10 教育心理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目标定向与进步反馈对优差生写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心理科学杂志11 教育心理才让措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小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中国藏学12 教育心理李宏翰广西师范大学预期记忆的老化研究:理论与实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3 教育信息技术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4 教育信息技术张舒予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概论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15 民族教育胡春梅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教育发展研究著作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刘复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7 高等教育刘莉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8 教育信息技术丁新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论文中国远程教育19 成人教育孙绿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若干专题研究研究报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 基础教育张维忠浙江师范大学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1 成人教育黄健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2 比较教育吴遵民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3 高等教育谢安邦华东师范大学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研究论文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4 基础教育马云鹏东北师范大学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论文教育研究25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陶天麟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教育史著作云南教育出版社26 基础教育何金娣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著作上海远东出版社27 民族教育李黎明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少数民族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研究论文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采用28 基础教育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价值论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29 高等教育高耀明上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著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3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毛亚庆北京师范大学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1 民族教育吴晓蓉西南大学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著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32 基础教育陈富昌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教育办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研究报告湖南省教育厅33 成人教育余凤英长江大学7省市14所三级医院护理队伍的需求调查与相应对策论文中华护理杂志34 基础教育吴子健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学生创新力培养序研究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35 基础教育刘志军河南大学课堂评价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6 民族教育刘玉彬大连民族学院语码转换理论在民族高等院校多层次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大连民族学院37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黄书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38 高等教育张德祥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社会学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39 高等教育范文曜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学科费用及绩效评估为基础的高水平大学拨款模式设计研究报告教育部40 教育信息技术张少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引论著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1 高等教育杨志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现状、问题与今后的对策研究报告教育部42 德育詹万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43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意向调查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45 高等教育方展画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著作山东教育出版社47 高等教育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成熟的思考论文中国高等教育48 高等教育张继如内蒙古大学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著作内蒙古大学出版社49 教育信息技术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0 教育信息技术符美瑜贵州省教育学会LOGO技术用于西部中学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研究研究报告实验学校51 德育孙来斌武汉大学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2 德育戴钢书电子科技大学德育环境研究著作人民出版社53 高等教育李福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4 基础教育张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学习方略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55 高等教育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当前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状况调查论文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56 职业技术教育牛征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57 高等教育袁韶莹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高等教育史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58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当代教育学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59 基础教育霍益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著作广西教育出版社60 基础教育乔际平首都师范大学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61 基础教育李希贵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语文实验室计划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62 职业技术教育马叔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北京教育出版社63 教育信息技术游泽清天津师范大学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64 高等教育林金辉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论文教育研究65 基础教育王敏勤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谐教学的原理与模式著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6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王坤庆华中师范大学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67 高等教育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著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8 德育刘守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69 基础教育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实验研究著作重庆出版社70 教育信息技术李艺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模型建构论文教育研究71 高等教育章仁彪同济大学“全球化”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纲论文教育改革与管理72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当代主体教育论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73 教育经济与管理朱家存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4 高等教育李岚南华大学面向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并行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山西教育学院学报75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刘世民四川师范大学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著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76 基础教育张熊飞陕西师范大学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77 基础教育孔企平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8 高等教育林汉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类博士培养新模式探索研究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9 基础教育江东霞上海市长宁区实验小学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8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理念探析——历史,现在与未来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81 基础教育宋秋前浙江海洋学院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82 教育发展战略刘大为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司西部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研究咨询报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教育部83 教育发展战略胡瑞文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做大、做强、做活”上海教育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研究咨询报告上海市教委84 高等教育张掌然武汉大学思维训练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85 教育经济与管理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论文教育研究8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张人杰广州大学中小学教育与教师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87 教育信息技术李龙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过程设计著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88 基础教育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论文教育研究89 基础教育袭普良北京市第十七中学教学的再创造——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创造的理论与实践著作同心出版社90 教育经济与管理孙绵涛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论文教育研究91 教育信息技术林福宗清华大学网上教学行为与教学系统设计论文Behavior&InformationTechnology92 职业技术教育马必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93 教育心理吴增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当代青年心理辅导著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4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胡淑云北京教育学院九品官人法考论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5 基础教育封莉蓉宋庆龄幼儿园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幼儿园质的案例研究研究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96 基础教育张曼玲上海市卢湾区教育局新世纪中小学校长培养的创新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97 基础教育李培湘西华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研究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98 德育毕世响福建师范大学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生活道德教育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99 基础教育和学新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应用论文教育研究100 德育郭成沈阳师范大学大学校园文化的嬗变和构建著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01 基础教育温恒福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实施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新技术著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02 基础教育谢宏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研究报告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03 基础教育汪潮浙江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著作杭州大学出版104 德育沈壮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教育研究105 基础教育曹中平湖南师范大学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著作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06 体育卫生美育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07 基础教育王秀兰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主动教育理论构建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108 基础教育王在勇山东省滨州市教学研究室农村地区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研究著作山东教育出版社109 基础教育钱源伟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0 体育卫生美育邓宗琦华中师范大学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11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儿童精神哲学著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12 德育扈中平华南师范大学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13 高等教育周其凤北京大学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研究报告北京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结项验收评审结果的通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结项验收评审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12.06•【文号】•【施行日期】2023.12.06•【效力等级】司法政务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结项验收评审结果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承担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研究任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202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题目及招标公告,经评审,确定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等63个课题组为中标单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作为课题管理部门,通过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预审等形式,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各课题组在课题指导单位指导下,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2023年9月,61个课题组提交了研究报告,2个课题组提交了延期结项申请。
2023年10—11月,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结项验收评审。
综合各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总体表现,经课题管理部门、指导部门和评审专家综合评议并经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审定,评定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的《司法服务保障促进共同富裕研究》等20个课题研究报告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的《司法服务保障促进共同富裕研究》等41个课题研究报告为合格课题研究成果。
上述课题研究成果将以适当方式进行转化。
各级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部署安排,把调查研究与做实“公正与效率”主题结合起来,以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为牵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完善调研制度、创新调研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以高质量调研服务保障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8
张国庆,男,1956年10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访问韩国庆熙大学、香港大学等。
主要学科领域为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等。
围绕上述领域,先后出版《行政管理学概论》、《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教育部全国骨干课程推荐教材、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公共政策导论》、《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首都管理体制改革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内部研究报告)、《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论》等教材与专著;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中央政府部委、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研究项目10余项。
获得多项教学奖和科研奖,包括两次获得“北京大学年度优秀教学奖”(1989-1990;1993-1994),两次获得“北京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首届行政管理优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本科生课程:《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行政学专题研究》《行政领导学专题研究》《当代中国政府管理重要著作与前沿课题研究》■博士研究生课程:《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前沿与重要著作研读》现在北京大学开设:博士生课程:《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前沿与重要著作研读》硕士生课程:《公共行政专题研究》、《行政领导学专题研究》本科生课程:《行政学专题研究》、《公共关系学》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指导2003-2007届行政管理学专业学士学位论文7篇;■指导2003-2007届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11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3.28•【分类】其他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厅字〔2023〕5号),促进应用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应用法学研究成果评价规范及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评选活动现已完成。
评审标准注重司法实务对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与科学反馈,坚持促进应用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对2017-2023年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的法学论文进行严格筛选,每届各推选出2000篇进入评审,邀请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法律实务及理论研究部门的资深专家,按照专业领域,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终评等程序,并专门成立由法律实务部门资深专家及科研院所知名学者参加的评审委员会,对拟获奖论文逐一进行评议,最终评选出第一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20篇,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20篇。
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希望各级人民法院和广大应用法学研究人员学习借鉴上述优秀成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高质量应用法学研究服务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附件:1.第一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获奖名单2.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获奖名单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3月28日附件1第一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作者单位以论文发表时为准)1.民法典编纂与中国民法学体系的发展作者: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原载于《法学家》2019年第3期)2.滥用知情权的逻辑及展开作者:王锡锌北京大学(原载于《法学研究》2017年第6期)3.地方法院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作者:左卫民四川大学(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4.我国民法典分则创设居住权制度的立法理由作者:申卫星清华大学(原载于《现代法学》2018年第2期)5.关于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原载于《中国应用法学》2019年第5期)6.网络侵财犯罪刑法规制与定性的基本问题作者: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原载于《中外法学》2017年第4期)7.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作者:孙长永西南政法大学(原载于《法学研究》2018年第1期)8.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作者: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原载于《中国法学》2017年第6期)9.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侵害救济研究——兼评《九民纪要》的相关裁判规则作者:李建伟中国政法大学(原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4期)10.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作者:沈亮最高人民法院(原载于《人民司法》2018年第34期)11.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1983-2012作者:宋亚辉南京大学(原载于《法学研究》2017年第5期)12.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困局与破解之维作者:陈小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载于《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13.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作者:陈兴良北京大学(原载于《法学家》2017年第5期)14.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之变作者: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原载于《东方法学》2018年第1期)15.聂树斌案再审:由来、问题与意义作者: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原载于《中国法学》2017年第4期)16.混合共同担保的法律规则:裁判分歧与制度完善作者: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原载于《清华法学》2017年第5期)17.民法分则物权编立法研究作者:崔建远暨南大学(原载于《中国法学》2017年第2期)18.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探微作者:喻海松最高人民法院(原载于《中国应用法学》2017年第4期)19.民法典编纂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作者:程啸清华大学(原载于《中国法学》2019年第4期)20.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原则新探作者:程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原载于《法商研究》2019年第19期)附件2第二届“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作者单位以论文发表时为准)1.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政府理论的核心命题作者: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原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20年第6期)2.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及伦理规制作者:王禄生东南大学(原载于《法商研究》2019年第2期)3.认罪认罚案件如何实现“以审判为中心”作者:龙宗智四川大学(原载于《中国应用法学》2022年第4期)4.为什么说我国已经进入轻罪时代作者:卢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原载于《中国应用法学》2022年第3期)5.检察机关如何行使好保留的职务犯罪侦查权作者:朱孝清中国法学会(原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年第1期)6.法秩序统一原理下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刑民衔接适用作者:刘艳红中国政法大学(原载于《现代法学》2021年第4期)7.诉源治理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方向作者:李占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原载于《法律适用》2022年第10期)8.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作者: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原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9.夫妻债务的基本类型、责任基础与责任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夫妻债务解释》实体法评析作者:汪洋清华大学(原载于《当代法学》2019年第3期)10.论公安侦查权与行政权的衔接作者:张泽涛广州大学(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11.互联网经济下重读“竞争关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意义——以京、沪、粤法院2000-2018年的相关案件为引证作者:陈兵南开大学(原载于《法学》2019年第7期)12.量刑建议的若干问题作者:陈国庆最高人民检察院(原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年第5期)13.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八大争议问题作者:陈瑞华北京大学(原载于《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4期)14.司法审查中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标准作者:周佑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21年第3期)15.警务数据采集与运用中的法律问题探究作者:高文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载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6.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贯彻实施《民法典》绿色条款作者: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原载于《法律适用》2020年第23期)17.防卫过当不法判断的立场、标准与逻辑作者:梁根林北京大学(原载于《法学》2019年第2期)18.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的衔接难题与破解之道作者:程雷中国人民大学(原载于《中国法学》2019年第2期)19.个人信息泄露侵权责任构成中的“损害”——兼论风险社会中损害的观念化作者: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20.非法人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困局及其破解作者:谭启平西南政法大学(原载于《法学研究》2020年第6期)。
学科团队带头人孙长永教授简介一
施鹏鹏教授
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诉讼法与 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1980年 出生,福建晋江人,法国埃克斯· 马 赛三大“私法· 刑事科学”博士,西 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 全面掌握法语、英语,具备德语、 意大利语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和初 步的听说能力, 2009被评为西南政 法大学教授,是目前西南政法大学 最年轻的教授。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 《陪审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年版),博士论文获得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论文 “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评析” (作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5期) 获第九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获 奖作品名单二等奖。
学科(团队)带头人孙长永教授简介(四)
2002年10月,作为主要撰稿人的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上、下)》(法 律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徐静村主编)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 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1月,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1年12月,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 研究”项目(徐静村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教学 成果奖一等奖; 2001年7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7月,专著《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获得全国第四届中 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0年11月,作为主要撰稿人的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上、下)》(法 律出版社1997年版,徐静村主编)获得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 果一等奖; 2000年11月,论文“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获得司法部 “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3.12.01
•【字号】沪教委法〔2023〕53号
•【施行日期】2023.1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
沪教委法〔2023〕53号
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教育法学交叉学科快速发展,继续推进教育法治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开展教育法学学术研究和开展教育法治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务工作、服务保障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骨干人才,经个人申请、高校申报,市教委组织专家评审,研究决定同济大学陈吉栋等18位同志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见附件1)。
市教委将对2022年度入选且继续申报的“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见附件2)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和工作指导。
本项目原则上支持周期3年。
年度项目结项“不合格”的,将不再支持下一年度项目研究。
各有关高校要切实落实好相关配套措施,做好对入选人员的支持保障
工作。
附件(略):1.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任务表
2.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入选申报人员任务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23年12月1日。
教师近年主要科研成果获奖一览表
范忠信
大陆法系对中国法律的影响
论文
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中国法律史学会
16
范忠信
中国法律思想史
教材
司法部优秀法学教材奖
三等奖
司法部
17
姚莉
刑事证据引出规则
论文
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司法部
18
姚莉
刑事诉讼法学
教材
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司法部
19
姚莉
证据法学
教材
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
武汉市人民政府
12
石佑启
WTO对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影响
论文
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
武汉市人民政府
13
洪浩
检察权论
著作
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优秀
武汉市人民政府
14
刘笋
WTO法律规则体系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
优秀
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优秀
武汉市人民政府
论文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三等
湖北省人民政府
8
高利红
余耀军
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
论文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专题优秀文章
二等奖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9
陈小君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
专著
民法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
一等
中国法学会
10
王广辉
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著作
优秀著作奖
法学学者周大伟简介
法学学者周大伟简介周大伟,法学学者,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
他是中国知名的民事法学专家,其研究领域包括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等。
周大伟的学术成就备受瞩目。
他曾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侵权法律制度的重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合同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侵权法与合同法的比较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的资助。
此外,他还曾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周大伟的学术著作广受好评。
他出版了多部专著,包括《侵权法的基本原理》、《合同法的基本原理》、《物权法的基本原理》等。
此外,他还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清华法学》、《人民法院报》等国内外知名法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周大伟的学术思想深刻独到,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主张在法律理论研究中注重实证研究,同时也强调法律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
他认为,法律理论研究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法律实践,注重对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此外,他还主张在法律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了学术研究,周大伟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法律实践。
他曾担任多个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专家顾问,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
此外,他还曾在多个法律案件中担任专家咨询和鉴定工作,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周大伟是一位学术成就突出、思想深刻独到、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学学者。
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中国法学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法学会202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
中国法学会202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摘要:一、引言二、202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的具体内容1.研究课题的分类2.研究课题的重点领域三、课题申请与评审流程1.申请条件2.申请材料3.评审程序4.评审标准四、课题资助与奖励1.资助额度2.资助方式3.奖励政策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为了推动我国法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中国法学会于2023年度设立了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02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的具体内容、申请与评审流程,以及课题的资助与奖励政策。
二、202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的具体内容1.研究课题的分类202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委托课题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法学基础理论研究(2)法律制度研究(3)法律史学研究(4)法学教育研究(5)法律实践研究(6)法学交叉学科研究2.研究课题的重点领域(1)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研究(2)宪法实施与完善研究(3)民法典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4)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法律研究(5)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法律研究(6)民生保障与法治建设研究三、课题申请与评审流程1.申请条件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法学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法学研究者;(2)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申请材料申请人需提交以下材料:(1)课题申请书;(2)课题研究大纲;(3)申请人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清单;(4)其他相关材料。
3.评审程序(1)形式审查: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申请资格;(2)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入选课题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3)立项审批:评审结果报中国法学会批准,公布立项名单。
4.评审标准评审标准主要包括:(1)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2)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思路清晰;(3)申请人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4)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法学一级学科
法学一级学科基本情况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法学人才培养质量全国领先,2003年首批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在教育部对全国法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六。
法学一级学科已拥有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等15个硕士学位专业,有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法学理论、法律史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司法制度等11个博士授权点。
特色与优势学校法学一级学科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究人员(总人数283人,高级职称170人、中级职称10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69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72人、45岁以下者145人),拥有10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48项)、经费1121.9万元,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近80项,出版专著、译著227部,教材150余部,拥有中外文藏书242.6万册、中外文期刊949种(含电子版)、专业实验室7660米2、仪器设备价值1800余万元,学校为每个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和每位法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配备了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
五年来,学校直接投入法学学科建设的总经费约2500万元。
与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相比,学校法学一级学科特色优势鲜明:(1)法学学科总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各层次、各类型高质量法律人才,法学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全国领先,有13人入选“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有21位国家大法官、大检察官。
五年来,法学学科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30余人、硕士研究生3500余人,授予博士学位近150人、硕士学位2500余人。
(2)首批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3)经济法学科居全国第一位、诉讼法学居全国第二位,其他二级学科博士点居全国前十位。
法学 教育部学科评估
法学教育部学科评估法学教育部学科评估类型文章评估目的•了解法学教育部学科的发展状况•确定改进和提高法学教育的重点领域•评估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评估内容1.学科建设和团队–学科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学科师资队伍和结构–学科研究项目和成果2.课程设置和教学水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用–学生评价和毕业生就业情况3.科研和学术贡献–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学术影响力和学科知名度4.社会影响和服务–参与的社会实践和法律援助活动–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社会声誉和社会服务能力评估方法1.资料收集–学科发展规划和学术报告–教师队伍和学生情况统计数据–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清单2.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学科进行评估–制定评估指标和评分标准–采用打分和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3.学生调研–进行学生满意度的调查–探讨学生对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看法4.样本案例分析–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评估结果经过上述评估方法对法学教育部学科进行综合评估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科建设和团队方面,虽然学科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有明确规划,但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 课程设置和教学水平方面,教学大纲和教材选用较为科学,但教学方法仍有一定改进空间。
3. 科研和学术贡献方面,学科在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有一定表现,但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仍需要提升。
4. 社会影响和服务方面,学科参与社会实践和法律援助活动积极,但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和交流尚待加强。
改进建议1.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人才,提高师资结构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2.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教师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增加学术成果影响力,提高学科学术知名度。
4.拓宽学科社会服务渠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法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法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谨向您呈交本次法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以展示我们学校在法学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
一、立项依据近年来,我校法学教学团队不断努力,致力于提高法学教学质量,培养具备扎实法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法学人才。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学科特点,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高质量的法学教学研究。
二、项目背景我校法学教学成果奖的申报项目是《法律实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该项目旨在团队成员多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法学实务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应用,取得具体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三、研究内容1. 实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重视实地教学的应用,通过参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单位,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深刻体验法律业务操作,并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致力于挖掘真实案例,将其引入法学课堂,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模拟法庭的教学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论和实践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开展模拟法庭实践。
学生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庭审,体验法庭程序,锻炼自己的辩论和表达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四、研究成果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的法学教学成果显著,取得了以下成绩:1.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实地教学、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模式的应用,广泛获得学生的好评。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研究团队与教师积极合作,在不同课程中尝试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为更好地推进法学教育提供了借鉴。
3. 学校法学教学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通过本次研究成果的推广,我校法学教学模式被多所高校借鉴,广泛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提升了全国法学教育的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法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全面概括了我校法学教学团队多年来在教学研究上的努力与创新。
该申报人为我校光华法学院教师现任浙江大学国际法讨论所
国际法学教学团队对赵骏教学优秀度评价
该申报人赵骏是我校光华法学院教师,现任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执行所长,是重点培养的学术骨干。
2009年进校以来,其始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科学态度端正,学术作风严谨,创新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
在课堂教学方面,该申报人近两年开设有《比较企业法(双语)》、《世贸组织法(全英文)》、《国际法(双语)》、《国际贸易法(双语)》、《外商法(全英文)》等本硕课程,教学评价优秀率为100%.在教学特色上,基于多年的法学教育和工作背景,该申报人以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为媒介,综合法系和英美法系不同的法学教育理念,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苏格拉底诘问式等教学方法,将课前文献研读与课上案例讨论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术批判精神得到了提升,还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此外,该申请人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阅读分工、课堂讨论分组的形式,不仅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还达到思维碰撞、取长补短的良好效果。
这些课程获得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曾获得过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
在教学建设和方面,该申报人侧重于双语教学模式以及法学教育的比较研究,近年主持了《双语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方法之研究—以〈比较企业法为例》,《法学课程中双语教学与案例分析的结合》等项目,其中《A》获得了第三届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此外,该申报人就法学教育的比较问题在上发表了题为《A 。
》一文。
上述研究成果,对我校,尤其是光华法学院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及法学教育的颇有助益.
综上所述,基于赵骏在课堂教学及教学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本人特此推荐赵骏申报优质教学奖。
金彭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法学教育研究成果
奖评审结果公示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三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来源: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作者:佚名日期:2013年09月24日浏览:860第三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会于2013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205会议室举行,依据民主程序完成评审。
评审结果如下:
奖项姓名所在单位成果名称
一等奖(3名)刘坤轮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研究王伟复旦大学法学院
中国近代史留洋法学博士考
(1905-1950)
李红海华中科技大学
统一司法考试与合格法律人才的培
养与选拔
二等奖(6名)丁相顺中国人民大学
比较法视野下的东亚法律人才养成
制度改革
聂鑫清华大学法学院美国法学教育模式利弊检讨
冀祥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
学研究所
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
尹超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文化视域中的法学教育比较研
究——以德日英美为例
朱立恒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
院
法治进程中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王健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
生教育院
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
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法律教育改革
与发展研究报告
三等奖(10名)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
路
王立民华东政法大学诊所法律教育的理论与实务
何志鹏吉林大学法学院我国法学实践教育之反思
曾令良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
究所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
要素议
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
时代发展呼唤临床法学-- 兼谈中
国法学教育的三大转变
岳彩申西南政法大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
李政辉
浙江财经学院法学
院
美国案例教学法的批判历程与启示蒋志如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
院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
究
赵骏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
院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EG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ND
THE REFORM OF 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李承亮武汉大学法学院德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法
本次评选结果将于2013年9月21日至9月28日向社会公示。
公示期间如有问题可以书面形式向秘书处提出(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823室,电话,联系人:徐淑艳)。
公示结束后评选结果生效。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
北京市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
201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