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第3课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必修3

高中政治 第3课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必修3

应用 示例
2.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 人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一亿。近年来,随着中 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 泛,世界各国的汉语热持续升温,外国学生 学汉语的热情日益高涨,汉语日益成为世界 范围内的热门语言。这一现象说明( )
应用 示例
A.汉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语言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D.世界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解析: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材料无 关。 答案:B
答案:A
精讲 阐释
二、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 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 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 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 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 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 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栏 目 链 接
精讲 阐释
一、全面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1.原因。
各民族生产活动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 政治运行等因素各有不同,所以各民族改造客 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在实践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产生的文化也多种多样。
精讲 阐释
应用 示例
误区一: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无差别。
解析: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 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 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 化载体来展现。
应用 示例
误区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文化精粹。

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 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 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端午节。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
文化的韵味。
[归纳总结]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地位与作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重要动力。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1)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 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2)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 律。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 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 少的色彩。 [思考] 共性包含个性还是个性包含共性? 提示:个性是丰富多彩的,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寓于 个性之中。
解析:民族节庆活动可以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可以表达民族情感,①②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展示一 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节庆 活动能增强民族凝聚力,④错误。
答案:A
2.2018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1 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3 届常会在毛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比较项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区别别地位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示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联系都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能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

高中政治 第三课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三课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中国、东盟、日本、韩国、泰国等文化各具特色说 明了什么?我们如何对待不同特色的文化?
○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自 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从文化的共 性与个性角度来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
○理解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 等的原则。


(二)民族节日
1、形成: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 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作用: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 感情的集中表达。
3、功能: 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的平台。
考考你
你去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吗?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选 择你熟悉的一处给大家分享?
回族:开斋节 苗族:苗年




傣族:泼水节
(
少 数 民 族
)
布依族:查白歌节
狂欢节
西



复活节


感恩节
万圣节
(一)民族文化
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 文化。
2、民族文化的功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 族的独特标识
3、民族文化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每个民族、国家独特的文化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课第一框
本课时采用2015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时政素材导入, 通过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并思考对 待多样性文化的正确态度。然后利用探究性活动,通过不 同民族的节日,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及表 现,进而进一步认识到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通过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理解文化多 样性的重要价值,从而突破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教学重点。

人教版政治高二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3课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人教版政治高二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3课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必要性、原因)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 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重要动力。
2、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 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麦加神庙等 等,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 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
试一试
•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制作总监路健康表示,开幕式 要上“中国菜”,而且是外国人概念里的“中国 菜”。就象请客吃饭,客人想吃什么你炒什么。客 人吃完了特满意,主人就非常高兴。这说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③文化发展开始趋同 • ④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和睦相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怎么保护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埃及金字塔
古罗马圆形竞技场
自由女神像
泰姬陵
巴特农神庙
阿富汗的巴米扬是世
界上最高的立佛,有6尊
傍山而凿的佛像。其中一 尊叫塞尔萨尔,造于公元 五世纪,高55米,着红色
袈裟;还有一尊叫沙玛玛, 身披蓝色袈裟。塔利班不 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炸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 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 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 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 明繁荣进步。

必修3政治人教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配套课件]

必修3政治人教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配套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1课时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①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
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②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的长期积淀。③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________________的集 民族情感 中展示,是______________的集中表达。
[答案]C
误区 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 注意: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 误区 2: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的。世界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而不是各国文化 的简单相加。
误区 3: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弱化本民族的文化。 注意:没有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尊重文化多
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
化。
【典题】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
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
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 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这些都说明( ①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多样性。从材料中的“大放
异彩”、“折服全球”、“享誉世界”等关键信息中,可以看出世
文化“大花园”的形成离不开相互尊重,因此①③说法正确且符
合题意,④的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而正是因为不同的民 族艺术具备各自的特点,才有了世界文化“大花园”的缤纷,所 以②入选。故选 C。

高中政治 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 ②从饮食来看,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饮食口味各有不同, 素有“东酸、西辣、北咸、南甜”的说法。从世界范围看, 中国倾向于合餐制,西方多采用分食制。合餐制反映出中 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而分食制反映了西方人强烈的独立 意识和自由观念。
• 5.教材P32“探究问题” • 提示:(1)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具有跨越国界的力
• (2)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中秋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 的那达慕大会、巴西的狂欢节、英国的复活节、美国的感 恩节、西班牙的西红柿节等。
• 3.教材P30“探究问题”
• 提示:(1)丽江古城依地势地形巧妙建设而成,体现了古代 纳西族人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环保理念, 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复活节岛上雕刻精湛的 石雕巨人,反映了复活节岛人的雕刻艺术和宗教信仰;岛 上奇怪的象形文字,反映了复活节岛人的语言文化。阿布 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体现了古代努比亚人较高的 天文科技、精湛的建筑艺术、虔诚的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色。
透视文化多样性
•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 文的化重多要样动性力是。人类社会的____基__本__特__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 2.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 由于各民族间________________、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
因素的不同,决定经了济各的民和族政文治化的之间存在着差异。
•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文化是________,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 化又是___民__族__的_,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 ________,世有界普的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 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共性
•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是一回事吗
比较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元化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2.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并能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学习,掌握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世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2.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3.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四、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什么是文化》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资料,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多元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1.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4. 课后练习1.阅读文化差异案例,并了解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2.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

第二课时《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经典艺术作品和文化符号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3. 课堂讲解1.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沿革;2.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 课后练习1.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多元文化的发展、融合和创新;2.建立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分享彼此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时《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分组调查、时间观察等方式,了解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点。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 课堂讲解1.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差异;2.研究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作用和方法。

4. 课后练习1.分析某一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探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小组分享文化调查报告,通过讨论和辩论,探究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高中政治 第三课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三课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完整版ppt
Hale Waihona Puke 12应用 示例误区一: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无差别。
解析: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 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 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 化载体来展现。
完整版ppt
13
应用 示例
误区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文化精粹。
解析: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有先进健康有 益的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的文化。每一个民族 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 都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因而应辩证地对待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
完整版ppt
3
精讲 阐释
2.表现。
(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 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 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 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完整版ppt
6
应用 示例
1.“在进行文化比较的时候,一个重要 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 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态度,一种无益的心理 自慰,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 主义( )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 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 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承认各国 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完整版ppt
4
精讲 阐释
3.作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使 世界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也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重要动力。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的必然要求。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3课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

◆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体会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能力。

运用所学的道理分析说明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启发、引导为主,同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三、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四、教学建议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总体上首先要把握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三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和意义等知识是教学重、难点,且较为抽象。

建议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多应用PPT图片或视频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探究导入2009年2月5日,张艺谋奥运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队的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

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他们的中国式的写意圆了世界一份梦想,这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

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教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表演中,导演组选择戏曲、汉字、画卷等等艺术形式,旨在向世界人民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学生:探究中国传统建筑、传统体育、中国服饰的魅力(为中华文化的存在而骄傲)归纳:展示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高中政治第03课第01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必修3)

高中政治第03课第01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必修3)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知识体系】【知识要点】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地位):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①形成: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作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③功能: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的平台。

(2)文化遗产:①含义: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群、遗址等。

②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类共同文化财富。

③作用: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的世界性(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的民族性(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3)结论: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节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节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秀教案

第三课《第一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文化多样性形式上的两个集中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2、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内容上的表现;理解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3、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因以及坚持的原则二、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文化多样性学习,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坚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及坚持的原则【教学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学方法】采用材料分析导入,学案引导深入,教师讲授归纳提炼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一)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特意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这部片子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著名风景,画图中有太极拳、腰鼓、风筝、京剧及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飞机场、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

片子短小精悍,但是极具冲击力,尤其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问: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体育项目、民族服饰呢?归纳:介绍中国传统的建筑、体育项目、民族服饰,因为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可以快速感染奥运评委,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起到推动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文化多样性”这一课题。

(导入二):处理P28探究1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正是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使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处理P29探究2:感知文化多样性形式上的两个集中表现)归纳: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从这些节日及习俗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人民的精彩社会生活。

高中政治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人教版必修3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 族文化。 求同存异) 族文化。 (求同存异)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知识整合
2、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 正确的态度是 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尊重 的文化
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 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 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 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 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进步。 进步。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一律平等的原则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 的繁荣。 的繁荣。
汉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回族: 回族:开斋节 傣族: 傣族:泼水节
苗族: 苗族:苗年
布依族: 布依族:查白歌节

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

理解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作业反思】【知识梳理】〖课前预习〗要求: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⑴民族节日从形成看,它是下一个民族的长期积淀;从作用看,它是展示,也是表达;从功能看,通过民族节日,我们可以领略。

(2)文化遗产①是的重要标志。

②对于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于具有独特作用。

④是财富。

2.透视文化多样性⑴什么是文化多样性?⑵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⑶文化多样性的价值(重要作用):3.尊重文化多样性⑴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⑵如何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合作探究〗【课内探究案】▲探究交流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1)地方戏陷入困境甚至失传可以说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地方戏剧种上世纪50年代有317个,80年代初有360多个,到现在保存下来的仅200多个。

近20年有100多个剧种已经消亡。

高密茂腔就差点失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流行于胶东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其特点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应用价值。

对此现象,有人认为应当保护,有人认为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的态度是什么?(2)辨析: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美容、韩国电器、韩国服饰等也汹涌而来。

对此,有人认为,对待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讲义 新人教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讲义 新人教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节日①地位: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某某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①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意义:(1)对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对世界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原那么: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然而韩国、越南虽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点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吃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做年粽。

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中国、韩国、越南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这既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②③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④不正确。

答案:D2.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优劣之分③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相容的④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可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可以交流、借鉴、融合的,因此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故应选C项。

答案:C3.不同的传统节日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

这些传统节日②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源泉③中轴线展示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④中轴线的保护将确保传统文化的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作为文化遗产,能够反映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也有利于展示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①③符合题意;北京历史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其源泉应是社会实践,②表述错误;④中“确保”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答案:C5.近年来,每当春节来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领导人开始向华人“拜年”,或者亲自参加庆祝活动;一些国际组织也举办迎春活动。

这表明( )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中国的春节成为其他国家民族庆祝的节日,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C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解析: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表现了民族文化的不同,这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在其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故选D。

答案:D7.每年的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的方法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

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

而在巴西乡村,人们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这些都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②说法错误;③④正确体现了题意,应选。

故本题选D。

答案:D8.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就是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说明( )A.各民族文化都大同小异B.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D.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的历史不同造成的解析:各民族文化有同有异,而非大同小异,A观点错误。

文化多样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而并非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B观点错误。

题干说明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又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C正确。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造成的,D错误。

答案:C9.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D.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消除文化差异解析:材料阐明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C项。

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不等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大民族主义就是典型代表,排除A项。

文化交流是为了张扬个性,而不是消除差异,故排除B、D两项。

答案:C10.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表明( )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各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应相互借鉴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个性,①②符合题意。

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11.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的理念。

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就应该( )A.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高度重视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析: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因此,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C、D不合题意。

答案:A1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态度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试题难度不大。

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②正确。

③④没有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要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A13.第34届法国巴黎“明日杂技节”,上海杂技团凭借意境空灵唯美的创意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

这是中国杂技首次以精湛动人的“艺术呈现”震撼了西方杂技界。

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有时尚的也有经典的解析:本题以世界杂技节为命题背景,考查文化多样性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材料强调了中国杂技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反映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 符合题意;A、D不符合材料主旨。

C错在“一致性”上。

答案:B14.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由中华经济发展交流协会与《财富与人生》杂志共同组织发起的中法书画艺术交流峰会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是一场中法文化与艺术的碰撞,共同见证了中法艺术文化的精髓。

中法两国“以文会友”已成为各国间相互学习借鉴的典范。

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任何国家都认同文化多样性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④文化交流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中法书画艺术交流峰会的开展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太绝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④观点错误。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2分)15.(16分)翻开人类文化的历史,我们看到,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的一切文化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都应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

我们认为,不同文化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什么主张?(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不同的文化?答案:(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主张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我国主张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①尊重不同的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不同的文化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共同要求。

不同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6.(16分)2014年12月26日,广东省顺德市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从2004年“中国厨师之乡”到2014年“世界美食之都”,10年时间,顺德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美食硬实力,让粤菜这个代表中国美食文化的符号再次受到世界的瞩目。

顺德市“世界美食之都”的申报工作自2010年起由中国烹饪协会启动,历时四年多,终于成功。

这不仅是粤菜餐饮人的自豪,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烹饪协会推动中餐“走出去”的良好开端。

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①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饮食文化积淀深厚,由于我国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饮食上也形成了许多风味。

一样的食材可以做出不同的样式,一道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足见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我们要努力让中餐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③我们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对外交往的积极主动性,加快中国美食世界申遗的步伐,推动中餐加快“走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