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认知结构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 社会认知

虚假一致偏差
• 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 这种倾向称为虚假一致偏差,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 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 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 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 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 为别人好交际。 • 罗斯等人在一项经典研究中,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身 上戴一块写有字的大广告牌子在校园里漫步30分钟,有些 人同意,而有些人则拒绝了。可是两类人都认为大学生中 有2/3的人同意他们的选择(同意或拒绝)。显然,他们 的估计都不是正确的。这种偏差存在于许多人身上,正是 由于认为有很多人的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同自己的一致, 所以人们才坚信自己的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吸烟的中学 生普遍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也同他一样吸烟。在西方的社会 调查中,常常发现持有一定政见的人认为大多数其他人的 观点同自己一致。

戴恩(Dion)等1972年做过一个实验,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晕轮效应。 他们让被研究者分别看高吸引力、无吸引力和吸引力一般的三类人 的照片,然后让他们对照片上这些人的某些特征进行评定,结果如 下表:
评定特征 高吸引者 一般吸引者 无吸引力者
受欢迎性
婚姻能力 职业地位
65.39
1.70 2.25
62.42
内向(被 试判断 %) 3 86 11 63
单独外向 单独内向 先外后内 先内后外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 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 前提:a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 b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
0.71 2.02

《认识结构作业设计方案》

《认识结构作业设计方案》

《认识结构》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认识结构》是一门重要的心理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结构和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人类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信息加工过程,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认识结构的基本观点、原理和分类,理解认知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机制。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认识结构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认知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三、教学内容设计1. 认知结构的基本观点2. 认知过程的分类和特点3. 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演变4. 认知心理学的钻研方法和技术5. 认知结构与个体差别的干系6. 认知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的基本观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调查钻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定期组织考试和测验,检验学生对认知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 安置作业和教室练习,促使学生主动进修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鼓励学生参与教室讨论和互动,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进修效果。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的认知心理学教材,如《认知心理学导论》等。

2.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内容的呈现。

3. 实例资料:收集相关案例和钻研报告,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七、教学环节安排1. 第一周:认知结构的基本观点介绍2. 第二周:认知过程的分类和特点分析3. 第三周: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演变探讨4. 第四周:认知心理学的钻研方法和技术介绍5. 第五周:认知结构与个体差别的干系讨论6. 第六周:认知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八、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进修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评判。

第五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

第五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


因此,广义的知识概念包含三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对外办事的 程序性知识和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二)广义知识学习阶段

1、新知识习得阶段 习得阶段主要包括注意一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知识进 入命题网络四个步骤。前三步可以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的相关成分解释。 第四步可以用奥苏伯尔的同化论解释。

3、后期阶段:
到了初中和高中时期,策略发展处于后期阶段。某些青少年在他们 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在无成人知道下,自觉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学习, 而且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
第三节 几种复杂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一、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理解的条件
(一)阅读过程
1、阅读含义:
广义的阅读是指人们用于获取文本内容的阅读;狭义的阅读是指中 小学生在语文课上的阅读。




学习的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学 科知识都是有逻辑意义的材料。 第二,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 础。如果学生已经具有同化新材料的原有知识,则有逻辑 意义的新材料对学生来说是可以学会的,因此这种材料被 称为潜在有意义的材料。 第三,将材料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学生心理意义的一个 重要条件是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三、广义知识的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型


(一)广义的知识分类
1、陈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2、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 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由于运用 概念和规则办事的指向性不同,使得程序性知识又分为;两个亚类。 (1)智慧技能: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 (2)认知策略: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第五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章 认知学习理论

3.符号性表征(SymbolicRepresentation) 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 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些符号既不是 直接的事物,也不必是现实世界的映象, 而可以是抽象的、间接性的和任意性的。 借助于这些抽象的符号,个体可以通过 抽象思维去推理、解释周围的事物。这 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 的后期及其以后的年代。
1、位置学习实验
为了考察有机体学习结果的实质,设计该实 验 训练小白鼠走迷津到达食物箱 从起点到终点有三条途径通向食品箱 途径1最短,途径2次之,途经3最长

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
托尔曼的结论:

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 作,而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学习达到 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 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即在 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迷津的“认知地图”

3、
学习过程 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 进行尝试,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 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 一起的认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 地图。 强调预期在学习中的作用。预期的 证实 是一种内在的强化。
四、简短评价
贡献 把认知观点引入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 派将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 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 目的性。 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 式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 局限 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忽视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

2、学习的准备性:
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 的任何人--最最基本概念是最简单而又最有力的- -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合适的机会使其发展步步向前, 引导智慧发展--比如儿童用可触摸的材料进行学习.

桑代克认知结构范文

桑代克认知结构范文

桑代克认知结构范文桑代克(Jerome S. Bruner)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被誉为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认知结构的研究方面。

桑代克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们理解和理解世界的基础,它是心智活动的核心。

桑代克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了主观的解释和理解对于认知活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通过组织和塑造信息来构建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而这种组织和塑造是基于个体的知觉、思考、经验和个人的价值观等因素。

因此,认知结构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主观的框架,它影响着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解释。

桑代克进一步发展了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结构模型,即"操作性思维"(Enactive thinking)、"图像式思维"(Iconic thinking)和"符号式思维"(Symbolic thinking)。

操作性思维是指通过对物体和环境进行实际的操作来理解世界的过程。

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他们在玩具盒中找到想要的玩具,或者在解决问题时使用工具等。

图像式思维是一种基于感知图像的认知过程。

它包括对真实或内在感知的图像的构建和处理,通过图像思维,人们能够将物体或场景在脑海中重新呈现,并进行观察和比较。

符号式思维是一种基于符号系统的认知过程。

符号是一种代表特定含义的标志,如语言、数字和符号。

通过符号式思维,人们能够将感知和想法转化为符号,并使用符号进行推理和沟通。

桑代克认为这三种思维形式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关联和转换。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操作性思维逐渐转变为图像式思维,然后再转变为符号式思维。

他认为这种认知结构的转变是随着孩子的成熟和学习经验的积累逐渐发生的。

此外,桑代克还强调了社会文化和语言对认知结构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对于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11周盼盼:第五章《知识的建构》教案

10-11周盼盼:第五章《知识的建构》教案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第一节知识及知识建构一、知识及其类型(一)知识(最常用却最难界定。

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或按照不同的理论观点进行阐述)1.哲学认识论中反映论观点:感性知识VS理性知识2.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结构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是储存在个体长时记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通过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而进行建构的结果。

3.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不同学者定义差别较大)布卢姆: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把某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

知识这一类别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

加涅:知识是言语信息,即用言语符号来标志某种事物或表述某些事实。

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二)知识的分类1.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来划分(代表人物:安德森)1)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即传统上所说的狭义的知识)(1)定义: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用口头和书面言语进行陈述。

“两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及“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等规则和事实;“活到老,学到老”、“生命在于运动”、“知识就是力量”等观点、信念。

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方法性知识)(1)定义: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例:骑自行车、管理课堂、操作电脑2.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的划分(代表人物:布卢姆)1)具体知识(1)定义:具体知识是指具体的、独立的信息,主要指具体指称物的符号。

第五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章 认知学习理论
作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学习
什么是信息加工?
接收
存储
处理
传送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复述
编码
感觉 记忆
注 意
知 觉
工作 记忆
长时 记忆
提取
反应
一、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1、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一个实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面将呈现一幅图片,请注意看。
预备……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6、复习
复习方法:
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 尝试回忆 部分与整体结合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二、学习的基本阶段
(1)注意:对可以接触到的教学信息保持 警觉和敏感,
(2)目标预期:明确所要达到的具体学习 目标。影响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 (3)提取先前知识:回忆与当前的学习相 关的旧知识。 (准备)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4、信息加工过程的提取
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取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的提取
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取
定义: 积极地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将信 息激活并转换到工作记忆中使用的过程。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的提取
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取
一个问题: 前天的晚餐是什么?
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感觉记忆的作用:
临时存储

保证知觉连续性
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
2、工作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一个实验:
请回忆 19 23 15 21 22 14 27

儿发心第5章 儿童认知-皮亚杰(韩宏莉201208)

儿发心第5章 儿童认知-皮亚杰(韩宏莉201208)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他认为: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
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
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认识起源于动作,认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
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实现的。
用。
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 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B更大” (不守恒)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一样大” (守恒)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 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三座山”实验 ---自我中心
“三座山”实验---自我中心思维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
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 观点。
实验者从A、B、C、D 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 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 A 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 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 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
B
C D
第二个成就:“客体永久性”概念确立:当物体从 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这并非是客体不存在了, 而是被藏在了某个地方。 在六个月以前,婴儿对物体的的认知是,看不见的 东西是不存在的。球滚入床下,因目不能见,他就认 为球不存在了。接近二岁的幼儿就会知道球仍在床下, 只是眼睛看不见而已。
18-24个月:已能充分理解客体永久性
通过可逆性体现:守恒实验 通过互反性体现:A>B意味着B<A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 1957年10月4日,苏联先于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使美国朝野震惊,担心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苏 联。他们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发射卫星上落后于苏联, 主要是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 的科学技术人才。为了与苏联抗衡,他们决心改革教 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 1958年美国 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推行新的教育政策,注重智 力开发和天才的培养,以多出快出具有高度科研能力 和掌握尖端技术的人才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了包 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参加的教育改革工 作会议,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问题。布鲁纳 担任会议主席。会议结束时,他就所讨论的问题作了 总结。会后,该总结以“教育过程”为书名出版。 该著提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集中在提高教育质量 和发展智力上,这次的教育改革会议主要是要解决教 些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样一些问题。 会议得出的结论是:。
• 超越所给信息-在感知外界时,人不只要把 所感受到的信息归入某一类别进行推理还 要根据有关的类别进行推理,形成相应的 预期。 • 学习者掌握信息很重要,但是 掌握信息本 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还应该通过归类、 推理超越所给信息,形成更丰富的理解。
• 例如,看到一种有羽毛并长翅膀的动物,会判断是鸟, 并推理会飞、孪生、鸣唱 • 当我们看到前面站着一位留着长发、穿着花衣服的人 时,我们是否仅看到了这些呢? 从字面上说,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但是我们所得到的, 可能远远超越了所给予的这些简单的信息。 • 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个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 腿……。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 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 • 首先,我们要做出决策:这是个女子;然后,我们根 据已知的有关女子的知识做出推断。布鲁纳由此认为, 只有通过使类别(在这个例子中,女子是个类别),才 有可能做出推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的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学习观。

发现学习: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

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三教学观动机原则: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

第五章 知识的建构

第五章 知识的建构
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1)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过程
知识建构的机制:同化与顺应
首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新知识的同化。
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
4.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学一般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观念;第二,引发认知冲突;第三,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或形成新观念。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创设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
2)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
3)引发认知冲突。让学习者意识到与原有观念相对立的事实或观点,这是转变学生的错误观念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这是引发认知冲突的重要条件。
4)鼓励学生交Hale Waihona Puke 讨论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1.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知识的整合:
(1)结构良好领域与结构不良领域
斯皮罗等把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该知识领域的问题是比较规则和确定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明确的规则,反之 则是不确定的。
(2) 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
斯皮罗(R.J.Spiro)等按照学习所达到的深度和水平的不同,学习可分为两阶段:初级知识获得与高级知识获得。初级知识获得是某一知识的主题的入门性学习阶段;高级知识获得,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具体情境中。
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
3.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

米德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玩耍阶段 2.游戏阶段 3.博弈阶段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一)社会经济地位 (二)社会文化环境 (三)家庭 (四)角色扮演 (五)他人的评价 (六)参照群体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段、阶层的社会自 我意识 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如自我成 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
(一)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得有关自 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常发生在个体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的时候。

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 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 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二)自我估价
(二)选择性遗忘 (三)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四)缺陷补偿 (五)自我防御性归因 (六)自我故障 (七)降低自我觉知
(一)向下的社会比较

所谓比下有余
(二)选择性遗忘

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对回忆 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三)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 可靠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 靠性。
(二)可能自我

1.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 的 人的认知表象。(与个体的潜能和未来相关) 可能自我具有跨时间维度的相对稳定性 2.可能自我的功能: 激励未来的行为(即动机功能) 评价与解释的功能

(三)自我不一致


(二)社会文化环境

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不同

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学习理论重在研究学习者对环境刺激(信息)的内部加工过程与机制,而不限于外显的刺激与反应。

该理论强调学习是主动的心智活动,是内在认知表征的形成丰富或改组的过程,而不简单是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

认知理论发端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以法兰克福大学的韦特海默为首。

认知学习理论包括两种倾向:(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为加涅和安德森。

(2)认知结构理论。

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儿第一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人是如何加工保持信息的?——阿特金斯和谢夫林提出了记忆模型。

而后加涅提出了学习模型。

我们开始解释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人的学习和记忆包括一系列的信息加工流程,包括从外界接受和采集信息,进行识别编码和保存,在需要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加以应用。

人对信息加工流程进行不断的执行控制时,通过各种策略来调节,促进对记忆信息的获取编码存储提取。

具体过程为:1环境信息(刺激)作用于感受器,进入感觉登记器,形成感觉记忆。

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时间很短,在此时间内,人对信息进行最初步加工,通过与具体感觉相仿的具体形象的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

在进入感觉登记器中的众多信息之中,人只对其中的一部分信息给于注意,进行知觉识别,赋予意义,这些信息便进入了短时记忆,新信息得到暂时保存和加工,并与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包括抽象的语义和具体的感觉形象)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认为只有5~9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可包含很多有联系有组织的信息,人通过把零散的信息组织成更大的有意义单元可扩大短时记忆中保持的信息数量。

(这种把零散的信息组织成更大的有意义的单元的过程称为组块)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但学习者不断对信息进行重复,就可以使信息保持激活的状态从而在短时记忆里保持更长的时间。

通过对信息的复述,以及对信息进行意义解释,从而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就可把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以便在以后需要时再回忆起来。

第五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个体头脑中 得知识结构
2 学习得最佳方式:发现学习 (1)定义: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得条件自己独 立思考,自行发现教材得结构、结论和规律得学习。 (2)发现学习得要素:
运用自己得头脑 使知识成为自己得 自我奖励 通过假设进行问题解决
[趣闻轶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 些十分顽皮得孩子,她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得吵闹声 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得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 个办法。
第二节 托尔曼得符号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托尔曼
实验一:位置学习实验
白鼠学习方位得迷宫图
通道按长短分成等级。 通道1优于通道2,通道2优 于通道3。若通道1在A点 被堵而不通,则白鼠走通 道2。当通道1在B点被堵 时,若白鼠“顿悟”通道2 同通道1一样被拦住,她们 就走通道3。
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
也就是完形主义心理学派得开端和标志。
• 飞驰列车窗外得电线杆、房舍等和列车 一起飞奔; • 玩具: 万花筒 • 万花筒实验 • 速示器实验
韦特海默得理论
运动错觉得发生不就是在感觉水平上, 不就是在视网膜区,而就是在感知中, 即在意识之中。
从外面进来得、互不关联得一些感觉 都被看作就是一种组织起来得整体, 其自身带有自己得意义。韦特海默称 这种总体感觉为“格式塔”
命题:就是陈述性知识得最小单位。相当于头脑中得一个观 念。命题(观念)总就是由两个及以上多个概念组成。
命题就是观念得表征,观念就是命题得思想 命题可以陈述简单得事实,也可以陈述一般得规则、法则、 原理和定律。如果概念以定义得形式表示,则概念得定义本 身也就是一个命题。
※ 天安门有34米高 ※ 三角形得面积等于二分之一底乘高
求简律 :思维倾向于在复杂得模式中看见最简单得格式塔。 即“看见最简单得形状得倾向”。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一、名词解释1.知识2.概念形成3.概念同化4.陈述性知识5.程序性知识6.命题和命题网络7.知识的表征8.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9.变式10.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11.图式12.知识的理解13.知识的应用14.知识的迁移二、填空题1.心理学家一般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____或____表征。

2.按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把迁移分为____和____。

3.概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习得:____和____。

4.按照桑代克的迁移理论,先后两项学习之间产生迁移的原因是____。

5.按迁移的性质,可把迁移分为____、____和____。

6.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可用____表征,也可用____表征。

7.根据一般与特殊维度,可以将程序性知识分为____、____两类。

8.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类:____和____。

9.按迁移的方向来划分,迁移分为____和____。

10.程序性知识是以____来表征。

11.在教学条件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____和____。

12.一个人原来的概念要发生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事例或案例2.认为顿悟情境中的关系是产生迁移的根本的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说B.概括说C.共同元素说D.定势说3.经过人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义又有一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 )。

A.联结性陈述知识B.联结性程序知识C.运算性陈述知识D.运算性程序知识4.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

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D.ABC都对5.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6.“举一反三”所说的是( )。

教心第五章

教心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点|认知学习理论名词解释:感觉记忆:来自环境中的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如眼耳等,进入感觉登记器,称为感觉记忆。

信息保留时间很短,约0.25-3秒。

人只对其中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

容量有限。

是人们当前明确意识到的内容。

长时记忆:存储容量无限,且长久。

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组合学习:当学生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先行组织者:先于某种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它能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学生更有效的同化和理解新内容。

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或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

规则。

关系、原理等的说明。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认识。

比如怎样驾驶、怎样进行推理等。

图式:就是关于某一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构成了感知。

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

双重编码理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有两种表征形式,言语符号表征和视觉形象表征,同时运用这两种表征方式的信息比用单一方式的信息得到更好保持。

加工深度理论;人往往在不同的加工深度层次上对外界刺激进行心理加工,只有得到很深加工的信息才能被长期保持。

深度的认知加工就是赋予信息以意义,理解信息的深层含义。

第五章____学习迁移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第五章____学习迁移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14.自下而上、自上而下?15.背景知识
四、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一般迁移: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11.(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 D.格式塔心理学
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3.( ?)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9.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10.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4.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五、简答题
1.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
1.BC [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2.ACE [解析]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

儿童发展理论,讲义第五章 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儿童发展理论,讲义第五章 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本章中心讲授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包括:1.认知结构的建构性;2.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3.从动作到运算——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4.语言与思维的关系;5.学习与发展。

第一节日内瓦学派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一、认知结构及其机能皮亚杰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是因为人脑中存在着一个认知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不仅指具有解剖学意义的实际结构(如中枢神经组织的结构或呼吸系统的结构),也包括功能意义上的结构。

认知结构决定着人能否获得知识以及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皮亚杰把自己的发展理论叫做发生认识论。

认知结构及其机能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从动作到运算——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阶段论与平衡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学习与发展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知结构具有所有生物体结构的共有的机能,那就是组织和适应,所谓组织指的是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建构),而适应是指结构的同化和顺化两种机能及这两种机能之间的关系。

生命是一种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有机体与环境间实现各种不同形态的、向前推进的平衡的过程,人的认知,或者说是智慧,也是一种生命现象,因此,可以把人的智慧看作是生物适应的一个特例,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而所谓适应,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是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

1.同化和顺化的机能把当前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接纳到已有的整体结构之中,叫作智慧的同化。

改变原有的结构以便接纳新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叫作智慧的顺化。

因此,智慧的适应与其他形态的适应一样,是同化机制与顺化机制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平衡过程。

适应必须在个体内部具有连贯性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一旦缺乏了这种连贯性,就不可能产生适应状态。

2.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化而实现的。

特定发展水平的格式,只能在主体认知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经验组织和构造作用时,与此水平相适应的任务才能解决,否则就不可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能说出你看见的东西, 为了能说出你看见的东西,就不得不让你的大 脑左半球看见这一物体。 脑左半球看见这一物体。
认知结构
4
1.2.2 关于触觉
让患者将双手放在身后,将某些物体如勺子、 让患者将双手放在身后,将某些物体如勺子、 钢笔、 手表等放在患者手中: 钢笔、书、手表等放在患者手中:
放在右手中,患者能够叫出物品的名称, 放在右手中,患者能够叫出物品的名称,描述它指 出它的用途。 出它的用途。 但是,放在左手,患者不能说出物品的名字, 但是,放在左手,患者不能说出物品的名字,也不 能描述它。 能描述它。
认知结构
10
2.1.2 大小恒常性
返程路上, 返程路上,肯格看到一群野牛正在几英里外吃 肯格问:它们是什么昆虫。 草。肯格问:它们是什么昆虫。特恩布鲁说是 野牛,肯格立即笑了。 野牛,肯格立即笑了。
在一起开车接近吃草的野牛的时候, 在一起开车接近吃草的野牛的时候,当肯格看到动 物的形体在不断增大时,他小声说,这应该是魔法。 物的形体在不断增大时,他小声说,这应该是魔法。 当继续来到爱德华湖边时,看到两三英里外的渔船, 当继续来到爱德华湖边时,看到两三英里外的渔船, 肯格不相信这东西能够装下几个人。 肯格不相信这东西能够装下几个人。 在回森林前的日子里, 在回森林前的日子里,肯格观察远处的动物并试着 猜测它们是什么。 猜测它们是什么。
俾格米人视觉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优势。 俾格米人视觉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优势。
认知结构 11
3 认知受社会环境影响
1911年的一匹会算数的马 年的一匹会算数的马——聪明的汉斯的 年的一匹会算数的马 聪明的汉斯的 故事。 故事。 期望的作用: 期望的作用:
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萧伯纳的名著)效应 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萧伯纳的名著) 窈窕淑女》 由于亨利·赫吉斯的教育 赫吉斯的教育、 《窈窕淑女》,由于亨利 赫吉斯的教育、鼓励和 期望,伊莉莎·多利特才得以才华出众 多利特才得以才华出众。 期望,伊莉莎 多利特才得以才华出众。
1.3 脑的功能分化与开发
左半球:语言上的优势; 左半球:语言上的优势; 右半球: 右半球:空间关系和形状等视觉任务上更占优 势。 更多的活动让人脑更为健康: 更多的活动让人脑更为健康:
丰富环境相比贫乏环境的老鼠,大脑皮层增重较多。 丰富环境相比贫乏环境的老鼠,大脑皮层增重较多。
开发右脑。 开发右脑。
第5章 认知结构 章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王水雄
认知结构
1
本讲结构
认知的基础 认知如何受到自然条件影响 认知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认知的偏差与结构
认知结构
2
1.1 认知的界定
认知:人们认识和感知什么, 认知:人们认识和感知什么,以及如何认识和 感知,进而在思维、 感知,进而在思维、推理和智力上得以发展的 过程。 过程。
如果只向大脑右半球呈现某一物品的图片, 如果只向大脑右半球呈现某一物品的图片,他 不能说出物品的名字也不能描述它, 不能说出物品的名字也不能描述它, 但是如果允许患者伸出左手到屏幕后触摸, 但是如果允许患者伸出左手到屏幕后触摸,他 们总能找到与视觉呈现相同的物品。 们总能找到与视觉呈现相同的物品。
认知结构 5
认知结构 15
4.3 《穿长条睡衣的男孩》 穿长条睡衣的男孩》
认知结构Βιβλιοθήκη 164.3 《穿长条睡衣的男孩》 穿长条睡衣的男孩》
认知结构
17
4.4 《骨中罪》 骨中罪》
认知结构
18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橡树学校对1~6年级学 年级学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橡树学校对 生的研究。 生的研究。
自我实现的预言在低年级学生身上比高年级更为明 显。
认知结构 12
3.1 《情迷步话机》 情迷步话机》
认知结构
13
4.1 认知的偏差与结构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
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变动的过程, 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变动的过程,既有认知 结构会渗入到新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去发挥影响。 结构会渗入到新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去发挥影响。
认知结构 14
4.2 认知偏差与责任分散
凯蒂·热娜娅的悲剧 凯蒂 热娜娅的悲剧 达利和拉特那的研究:癫痫症发作情境下的救援问题。 达利和拉特那的研究:癫痫症发作情境下的救援问题。
一个解释:责任分散。 一个解释:责任分散。 另外一个可以用作解释的因素:预测性焦虑。 另外一个可以用作解释的因素:预测性焦虑。
认知结构 9
2.1.1 关于大小恒常性
1950年代末,人类学家特恩布鲁与扎伊尔 年代末, 年代末 (现在的刚果)Ituri森林俾格米部落小伙子肯 现在的刚果) 森林俾格米部落小伙子肯 格一路到另一个部落路上发生的事情: 格一路到另一个部落路上发生的事情:
肯格有生以来从未看到过远处的风景,他指着鲁文 肯格有生以来从未看到过远处的风景, 佐里山问那是山还是云雾。 佐里山问那是山还是云雾。 去看山的路上下了大暴雨,到了山脚下雨才停, 去看山的路上下了大暴雨,到了山脚下雨才停,天 放晴。肯格抬头仰视群山时, 放晴。肯格抬头仰视群山时,眼前的情形让他简直 说不出话来。 说不出话来。
认知结构
3
1.2.1 人脑的构成
割裂脑人的实验 关于视觉: 关于视觉:
光束闪烁的情况下,说只看到右视野上的闪光( 光束闪烁的情况下,说只看到右视野上的闪光(左 半脑看到),左视野上的闪光看不到, ),左视野上的闪光看不到 半脑看到),左视野上的闪光看不到, 但是能够指认整个视野中的光线闪烁的位置。 但是能够指认整个视野中的光线闪烁的位置。
认知结构
6
1.4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认知结构
7
1.5 《搏击俱乐部》 搏击俱乐部》
认知结构
8
2 认知受自然条件影响
不管物体距离你多远, 不管物体距离你多远,知觉的大小恒常性作为 一种知觉策略都能够使你知觉出熟悉物体的真 实大小。 实大小。
电影导演可以设计一种船在大风暴中颠簸的场景。 电影导演可以设计一种船在大风暴中颠簸的场景。 其实这个场面是用一艘0.6米长的模型船在特殊布 其实这个场面是用一艘 米长的模型船在特殊布 置的水池中拍摄的, 置的水池中拍摄的,但我们的知觉却判断这艘船与 真船大小相同。 真船大小相同。 这不仅是因为知觉的大小恒常性在起作用, 这不仅是因为知觉的大小恒常性在起作用,也是由 于缺少能提供线索的对照物。 于缺少能提供线索的对照物。
类似的研究:当一个小孩欺负另一个小孩时, 类似的研究:当一个小孩欺负另一个小孩时,其同龄 伙伴将有何行为表现, 伙伴将有何行为表现,即那些同龄伙伴会强化欺负行 为呢,还是为受害者出面干涉? 为呢,还是为受害者出面干涉?
结果:同伴会用 结果:同伴会用54%的时间作为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来强化这 的时间作为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来强化这 种欺负行为, 的时间主动模仿欺负行为, 种欺负行为,用21%的时间主动模仿欺负行为,只有 的时间主动模仿欺负行为 只有25%的 的 时间是用来保护受害者并出面进行干涉。 时间是用来保护受害者并出面进行干涉。
阿希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
A组:聪明的、灵巧的、勤勉的、热情的、坚定的、 组 聪明的、灵巧的、勤勉的、热情的、坚定的、 现实的、 现实的、谨慎的 B组:聪明的、灵巧的、勤勉的、冷酷的、坚定的、 组 聪明的、灵巧的、勤勉的、冷酷的、坚定的、 现实的、 现实的、谨慎的
阿希关于从众现象的研究。 阿希关于从众现象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