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02
融资过程
PE融资方式
01
02
03
私募股权融资
通过私募方式向特定投资 者出售股权,以获得企业 发展所需的资金。
风险投资
投资者对高成长性企业进 行投资,以换取企业的部 分股权,并期望在未来通 过退出实现高额回报。
杠杆收购
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的组合,以较低的初始投 资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购买。
融资规模与投资方
对未来PE融资趋势的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 断完善,预计未来PE融资将更加活跃,
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 不断变化,PE融资将更加规范化和专 业化,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融
资服务。
同时,随着科技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 核心动力,未来PE融资将更加注重对 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产业的投资,推动产
促进战略转型
在PE融资的支持下,蒙牛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快战略转型 和升级,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对PE投资方的影响
投资回报
PE投资方通过投资蒙牛获得了丰 厚的投资回报。在蒙牛上市后, PE投资方获得了股票流通的权利, 可以通过二级市场退出获得资本 增值。
行业资源整合
PE投资方在投资蒙牛的过程中, 也获得了更多的行业资源和人脉 资源,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 行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
融资规模
蒙牛此次PE融资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
此次融资吸引了多家知名PE机构参与, 包括高瓴资本、KKR和鼎晖投资等。
融资过程的关键事件
尽职调查
01
在引入PE融资之前,蒙牛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以确保投资
方的合规性和资金实力。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1999 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自己创业的历程,同年8 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900 万元,通过整合内蒙古8 家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 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 730 万元。

2001 年开始,他们开始考虑一些上市渠道。

首先他们研究当时盛传要建立的深圳创业板,但是后来创业板没做成,这个想法也就搁下了。

同时他们也在寻求A 股上市的可能,但是对于蒙牛当时那样一家没有什么背景的民营企业来说,上A 股恐怕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蒙牛根本等不起。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资,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该公司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当某市市长而把这事又搁下了。

2002 年初,蒙牛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中国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通过相关关系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面之后摩根士丹利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中国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中国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都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士丹利与鼎晖劝蒙牛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中国香港主板。

牛根生是个相当精明的企业家,对摩根士丹利与鼎晖提出的私募建议,他曾经征询过很多专家意见,包括正准备为其做中国香港二板上市的百富勤朱东(现任其执行董事)。

眼看到手的肥肉要被私募抢走,朱东还是非常职业化地给牛根生提供了客观的建议,他认为先私募后上主板是一条可行之路(事实上,在这之前,朱东已向蒙牛提到过中国香港主板的优势)。

这对私募投资者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是一家中国乳制品公司,在进行私募权益融资时,采用了多种策略和手段。

其中之一是发行可转换债券,为公司筹集了资金。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股票上市来融资,但蒙牛乳业选择了另一条路,即私募权益融资。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的具体案例如下:
- 2006 年,蒙牛乳业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4.5 亿美元的私人债券,这些债券可以在 2012 年前转换成股票。

- 2007 年,蒙牛乳业又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3.5 亿美元的债券。

- 2008 年,蒙牛乳业通过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向两家机构投资者发行了 2 亿美元的债券。

这些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为蒙牛乳业提供了资金,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蒙牛PE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PE融资案例分析

准,抓住机会劝说蒙牛办理者;并且外国PE机构有和方式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资 子公司 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 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 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 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2002年9月24日,China Dairy Holdings扩大法定股本1亿倍,并开始对外发售股份,股 份从1000股扩大为1000亿股,分为一股十票投票权的A类股5200股和一股一票投票权的 B类股99999994800股,并规定原来的1000股旧股算作A类股份,包含于5200股A类股 份之内。
价格预订了3.67亿股上市公司股票(IPO半年后可转30%,一年后可全部转股)。
2003年10月20日,毛里求斯公司以3.038元/股的价格增持了9600万股“蒙牛股份”(其 于“蒙牛股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81.1%),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8.27计算,这 笔款项的资金数量恰好等于二次增资资金
90.6% (即5102:48680)。
2003年9月30日,开曼公司重新分类股票类别,将已发行的A类、B类股票赎回,并新 发行900亿股普通股,加100亿股可换股债券,每股面值均为0.001美元。“金牛”、 “银牛”、摩根士丹利、鼎晖和英联投资原持有的B类股票一起转换成普通股,转换后 的普通股持有量为:“金牛”16340股(16.34%)、“银牛”34680股(34.68%)、摩 根士丹利32685股(32.69%)、鼎晖10372股(10.37%)、英联投资5923股(5.92%)。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
得到资金支持和安全原料保证得到全球乳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乳筹得大量资金并依靠香港主板提升品牌全球知名度获得良好声誉获得外国香港上市中粮入股爱氏晨曦入股实现与国际乳业接轨声誉获得外国投资者关注蒙牛案例中的主要干系者原始股东得到高额收益外资系得到高额收益普通股民得到一直具有良好期望收益率的蓝筹股国内奶业市场得到快速和稳步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好奶为养殖户带来效益为国家gdp做出贡献1999年900万元注册资金到2011年总资产超200亿元一财务战略的定位蒙牛从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着眼注重引入各项财务管理工具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及改善资产负债的状况
蒙牛案例中的主要干系者
原始股东 得到高额收益 外资系 得到高额收益
国内奶业市场 得到快速和稳步的 发展,为消费者带 来好奶,为养殖户 带来效益,为国家 GDP做出贡献,
普通股民 得到一直具有良 好期望收益率的 蓝筹股
1999年900万元注册资金,到2011年总资产超200亿元
(一)财务战略的定位
2、资本 信贷市场 不完全
3、经济 体制对 民营企 业的不 支持
第二阶段:“中国牛”
战略目标: 蒙牛乳业 与伊利站 在同一条 竞争线上
成就: 2003年 成为中国 乳业领导 品牌
成功之道: 大胆向前, 灵活筹资
筹资模式:半正式制度筹资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第一阶段:引入外国私募基金
作为战略投资者
(二)财务战略的选择
一般来说,财务战略有三种路径选择: 扩张型、稳健型、防御收缩型。蒙牛 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 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 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宜采取 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 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 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直身 处初创期、成长期正是蒙牛选择扩张 型财务战略的现实基础。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目录蒙牛乳业简介3(一)创立3(二)开展历程3(三)技术投入4(四)价格策略4(五)营销渠道5乳品产业分析5(一)开展道路5(二)规模5(三)开展潜力6(四)进出口情况6与国内主要竞争者比较6(一)市场占有比较6(二)竞争者竞争力比照9(三)营销创新11蒙牛融资案例分析--企业融资报告GROUP ONE蒙牛乳业财务状况分析12(一)赢利能力指标分析12(二)资产周转能力分析13(三)负债和偿债能力分析13(四)资产流动性指标分析13(五)风险分解分析14(六)蒙牛乳业资产负债表构造分析14融资方案14(一)第一次融资方案14(二)第二轮融资方案15独特的鼓励机制17(一)蒙牛乳业控制权转移的股权鼓励机制设计17(二)与业绩相关的奖惩机制设计17(三)鼓励性股权构造设计18(四)公司权益方案设计18蒙牛股份资本运作成功启示19前景展望20(一)未来3至5年的规划20(二)未来新产品的分布图20(三)潜在的客户群体潜在的市场前景20蒙牛乳业简介(一)创立蒙牛集团是一家经营以乳制品为主的民营上市企业,创立于1999年8月,其前身是蒙牛乳业XX公司。

董事长牛根生是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伊利集团前副总裁.蒙牛集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员工万余人。

(二)开展历程●"先建市场,后建工厂〞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

公司成立之初董事会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

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

当时,比照"哑铃型企业"的说法,蒙牛把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研发与销售在内,生产加工在外)的企业组织形式,称作"杠铃型"。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4、你如何看待蒙牛引入风险投资的成本?
2004年6月10日,蒙牛股票在香港挂牌上市,可以说蒙牛引入风险投资的选择是成功的。此后一直有关于摩根等投资方赚得太“狠”的争议,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共赢的过程。
首先,蒙牛迫切需要资金来抓住发展的机遇。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对于蒙牛那样一家尚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又是重品牌轻资产的商业模式,银行贷款当然是有限的。所以蒙牛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举措是非常正确的,可以说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蒙牛不会有如此神速的进步。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D
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蒙牛2001年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2002年为7786万元。3家投资机构投入资金约合人民币2.1亿元,间接获得大陆蒙牛60.4%的股权,对蒙牛的估值为3.5亿元。其测算方法可能是根据2001年的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预测2002年的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将未来收入折现,折现率为0.1,推算出蒙牛当时的价值为4个亿。
第三,投资机构促成了蒙牛激励管理水平的提升
摩根在两次投资时都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牛根的权力来控制“蒙牛”的管理团队,从而确保原发起人和溢价股东的投资收益。
首先,首轮投资的一部分,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为了激励管理层股东改善蒙牛集团的表现,设定了表现目标,若管理层股东能够达到有关表现目标,便有权转换其所持A类股份成为B类股份,实现控股权和收益权的一致;若蒙牛没有完成目标,外资系将以极大的股权比例获得收益权。
三是治理结构要求专业化的技巧,这些技巧必须通过董事会各层次的委员会得到最佳地执行。在摩根等金融机构进入蒙牛后,立刻成立了或完善了企业的薪酬委员会(5名)、审核委员会(3人)、提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把国际上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引进蒙牛内部,帮助蒙牛建立领先的企业治理机制。

融资案例分析ppt课件

融资案例分析ppt课件
主要来源: 6500 股权融资
银行贷款 2200
14419.2 35427.9
14801.9 17350 -1200
58328.6 29110 32150
投资活动所 10766.4 用净现金
17818.3
73790.5
4
(二)、融资方式选择分析
• 变革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限制,但 短期内无法上市,而且上市后发起人的股 份3年内不能转让和出售。
• 2004年摩根士丹利等行使第一轮可转债券 转换权,至2005年6月三家行使全部的剩余 可转债,基本退出蒙牛。
11
(七)、案例总结
这三家私募投资者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 在短短三年内获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投资收益 回报率约500%,因此不少人都觉得蒙牛被贱卖了, 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分析;
1、价格高低是由当时融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 定的,牛根生等蒙牛团队确实尽了他们的努力, 摩根等以约9.5倍(按融资后计算的)市盈率的价格 入股蒙牛,这在当时的传统行业私募融资市场中 不算低。
18
案例介绍
方兴东,中国互联网界的“互联网旗手”和“中国博客之父”,对中国互联网 Web2.0的发展普及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网的前身(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 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 大创始人陈天桥和 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 Granite 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其后活跃在中国的 VC要是不知道Blog、Podcast、RSS、P2P 等术语,不看博客、播客、视频、交友等 项目就是落伍的标志。

蒙牛PE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PE投资案例分析

A股 上市
A股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较高,对于蒙牛这样没有背景的民 营企业而言,上A股需要几年的时间,处于高速成长期的 蒙牛等不起。
香港 上市
蒙牛的历史短、规模小,不符合上香港主板的条件; 香港二板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不感兴趣,会导致企业 再融资困难。
银行信贷 发行债券
蒙牛作为一家新进入市场不久的企业,在企业的规模、声誉劣 势和资本信贷市场的不完全以及在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受到 的体制歧视”的环境下,难以获得政府、国有商业银行等机构 的金融支持,发行债券更是不可及的方式。
很明显,利用海外PE投资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是当时 蒙牛最好的选择!
二、蒙牛是否被贱卖
我们认为:蒙牛被贱卖了!
1、市盈率不合理,过低了。 2、风险与收益不相当。
二、蒙牛是否被贱卖
1、出资价格的确定:市盈率不合理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13价值被低估 ;14-20 时正常水平 ;21-28时价值 被高估;28+时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在运用市盈率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有: 在运用市盈率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有: ⑴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速度:2002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都高于9%,属于高速 发展期。 ⑵基准利率:市盈率与基准利率一般负相关,也就是说地基准利率相应高的市盈 率,而我国的基准利率并不高。 ⑶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越具有发展潜力适应相应就会越大。蒙牛此时发展速度已 超过当时已上市三年的伊利,发展潜力很大。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当时的市盈率应该较高。因此,这次的PE业务中市盈率 的确定不合理,也即以9.5倍市盈率确定有些低。这意味这蒙牛市值被低估了,私 募投资者以较低的出资得到了价值更高的股份。 综上所述,无论与当时经验值比较,还是从影响市盈率的因素分析,蒙牛以 9.5倍的市盈率进行估值都有失公允,蒙牛市值被低估,也就是说国外投资者以较 少的出资拿到了蒙牛1/3的股权。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蒙牛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蒙牛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蒙牛蒙牛总部位于内蒙古,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

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蒙牛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主席为牛根生。

在蒙牛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融资,前两次是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向其注资,第三次是2009年中粮联手厚朴基金投资61亿元港币收购蒙牛20%的股份。

这里主要介绍前两次风投在蒙牛发展中的运作。

2002年,蒙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资金十分渴求,资本的注入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虽然蒙牛的业绩得到投资机构的认可,但是根据中国法律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权无法自由交易,更不必说在国际上流通了。

因此投资机构的钱并不能直接投给蒙牛。

为了接受摩根、英联、鼎辉这三家机构的投资,蒙牛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重组。

2002年9月23日,蒙牛的10位发起人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

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

10月,金牛和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购得开曼公司A类股票5102股,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三家投资机构总投资2597.37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亿元),购得了开曼公司B类股票48980股。

根据开曼公司法,公司的股份可以分成A类和B类,A类一股有十票投票权,B类一股有一票投票权。

此时,双方投票权之比恰好为51%:49%,但是,股份数量比例却是9.4%:90.6%。

为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三家投资机构为蒙牛设定了“表现目标”,达到这个目标时每股A类股票可转为10股B类股票,管理团队享有的股权和投票权将统一为51%。

A类股票转为B类后三家机构间接持有大陆蒙牛32.7%的股权。

一年后蒙牛提前完成了任务,外资允许“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B类股票,管理层股东在开曼群岛公司中所占有的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终于一致,均为51%。

财管专题学习材料1——蒙牛融资案例

财管专题学习材料1——蒙牛融资案例

引例——蒙牛在蒙牛集团迅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它在市场销售、企业管理、财务监控、技术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外,与国际私募资本联姻,也为它获得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2002年经过七八个月的接触、讨论和一次又一次的谈判,蒙牛最后选定了三家私募权益基金(Private Equity)机构: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有限公司O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2002年12月19日,这三家金融机构与蒙牛签订了投资合同,第一轮投资2600万美元,后来第二轮又增加投资3500万美元,这是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接受的最大一笔国际投资。

于此同时,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的回报率也达到了500%。

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曾说,“我们的资本线路走了其他企业曾经想也不敢想的道路。

”中国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和创投活动,融资渠道的缺乏导致其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瓶颈。

截至2007年底,我国主板上市公司超过154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仅200余家。

,这与我国庞大的企业总数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非常困难。

有分析认为,为了解决这些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国应发展私墓基金行业。

私募基金必将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股权融资形式。

蒙牛的私募融资经历能否给尚处于融资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一些启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蒙牛当初为什么选择引入国际私募权益资本?蒙牛与国际私募投资者们采取了什么样的融资设计?蒙牛和摩根等国际私募投资机构从中都收获了什么?蒙牛乳业私募权益(PE)融资1.案例背景我国是世界上牛奶占有量较低的国家之一。

乳制品行业虽然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但未来一二十年内需求仍会持续增长。

近年来,人们对于健康、营养的需求呈日益上升的趋势,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基础,使得牛奶的需求逐年上升。

蒙牛适时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遇,创造了中国乳业市场最大的奇迹。

截至成年,在中国液态奶市场中,销售额最高的三家司依次为蒙牛、伊利和光明乳业,三家公司共中国总体液态奶市场的51.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蒙牛给许多有项目或技术寻求资本扶持的人演绎了一个完美的梦,但更多地给那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靠自有资金艰难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一个可借鉴的融资模式。

一旦拥有资本市场的倾力支持,结合项目的良性发展,蒙牛的神化可望再次重演。

1、蒙牛的融资行为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有900万元,通过整合内8家蒙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根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

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下,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1.1首轮融资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BVI)。

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人系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BVI)。

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

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

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开曼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1.2次轮融资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国民币2.9亿元。

一方面蒙牛业务发展神速2003年预计可实现税后利润2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是三家公司增加了投入。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一﹑蒙牛简介牛根生,生于1954年。

从1992年开始,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到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随后,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蒙牛集团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

在2001年,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刚起步,还未进行过大规模融资。

作为零售行业,蒙牛急需提升其生产能力、铺开其物流链来占领市场,对资金有大量需求,而这些资金主要通过融资市场来取得。

蒙牛选择了引入风险投资者,计划在企业取得一定的成长后,再到主板上市。

对蒙牛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有三家,为摩根士丹利(美国),英联(英国),鼎晖投资(中国)。

二﹑投资背景国际风投公司在退出了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后,把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险较低的行业,其中餐饮食品企业由于发展前景好、风险较低而被看好。

1999年成立之初,蒙牛的营业额只有3700万元。

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摩根等投行进入了蒙牛使其近10年快速发展,仅2008年上半年蒙牛的营业额即达到137亿元,其中仅2002年蒙牛的销售额就增长了20倍。

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三、风险投资实施过程1.第一轮投资计划实施2002年12月,摩根士丹利公司、北京鼎晖创业投资中心和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注资蒙牛2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6亿元),获得了蒙牛乳业49%的股权。

这个注资的过程,可分为壳公司结构的搭建、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对赌协议的签订三个过程。

①壳公司结构的搭建2002年6月5日,在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跨国公司的帮助下,蒙牛在境外注册了几家壳公司:中国乳业控股公司作为将来上市的主体壳公司,MS Dairy 、CDH、 CIC3家壳公司分别作为3家风险投资方持股的代表公司,这四家公司均位于开曼。

蒙牛融资案例报告

蒙牛融资案例报告

蒙牛融资案例报告1. 引言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蒙牛的成功离不开其持续的融资活动,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蒙牛在某一次融资中的案例,并分析其融资成功的原因。

2. 背景在过去的几年中,蒙牛乳业一直在不断扩大其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然而,为了支持其进一步的增长和扩张,蒙牛需要大量的资金。

因此,蒙牛决定进行一次融资活动,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3. 融资目标和策略蒙牛的融资目标是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蒙牛采取了以下策略:3.1 寻求投资者蒙牛与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接触,并向其介绍了自身的业务模式、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与投资者的沟通和洽谈,蒙牛成功吸引了多家机构的关注和兴趣。

3.2 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为了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蒙牛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蒙牛准备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向投资者展示了其过去的业绩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做出决策以及评估回报率都非常重要。

3.3 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兴趣,蒙牛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回报条件。

这些回报条件包括优惠股权、股息和未来的增值潜力等。

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蒙牛成功吸引了投资者的资金。

4. 融资结果通过与投资者的沟通和洽谈,蒙牛最终成功筹集到了所需的资金。

这笔融资为蒙牛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帮助其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

融资后,蒙牛的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增长。

5. 融资成功的原因蒙牛融资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5.1 市场领导地位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蒙牛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这使得投资者对蒙牛的投资前景充满信心,愿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5.2 优秀的业绩和潜力蒙牛过去的业绩表现出色,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

同时,蒙牛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这使得投资者相信蒙牛有能力实现高回报。

5.3 详细的商业计划和回报策略蒙牛准备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回报条件。

案例分析—蒙牛乳业

案例分析—蒙牛乳业


由于非正式制度的融资模式所能筹集到的 资本数量有限,在这一阶段 ,蒙牛乳业秉 承“先有市场 ,后有厂房” 的经营思路, 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活动,而是 通过自身的人力资本优势和管理创新来降 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如再生产方面 采用 “虚拟生产” 方式,通过承包、 租 赁、 托管一批企业,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本 优势对其进行技术改造 ,从而使蒙牛节约出 一大笔资本性支出。再如,除“虚拟生产” 外 , 蒙牛乳业还把奶站基地、 运输车辆与 员工后勤系统都外包给了其他社会主体来 运营 , 把传统的 “体内循环” 变为 “体外 循环” ,缓解金融资本压力。
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私募股权投 资)的方式?




第一:蒙牛乳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共 同影响着蒙牛选择外资PE(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 方式。 第二:同其他民营企业一样,蒙牛乳业也面临着 “融资难”的困境,对于萦牛那样一家尚不知名 的民营企业 又是重品牌轻资产的商业模式,银 行贷款当然也非常有限。 第三:2002年起,蒙牛乳业逐渐发展大公司经营 战略由“蒙古牛“转变为“中国牛”,先前的只 靠“关系”进行民间借贷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 足蒙牛乳业高速成长的需要。 第四:由于蒙牛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香 港主板的条件,而香港二板的流动性不好,对投 资者不感兴趣,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融资困境。



2002 年起 ,蒙牛乳业逐渐发展壮大 ,公司经营战略由 “蒙古牛” 转变为 “中国牛” ,先前的只靠 “关系” 或者原始人出资的非正式制度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 蒙牛乳业高速成长的需要而通过管理创新缓解融资压 力已不可行 ,因此蒙牛乳业开始寻觅其他的融资模式扩 充金融资本。本。当时国内中小企业板尚未引入 ,而蒙 牛乳业作为发展中的中小民营企业 ,也不具备在主板上 市的条件 ,因此 ,对蒙牛乳业而言 ,通过正式制度融资仍 然不可行。在这种背景下 ,蒙牛乳业惟一的选择是利用 半正式制度融资模式引入私募资金。因而使得摩根、 鼎辉和英联三家外国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被成功 引入蒙牛乳业。

蒙牛经典的融资案例

蒙牛经典的融资案例

蒙牛经典的融资案例第一篇:蒙牛经典的融资案例蒙牛融资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

失业的牛根生决定自己创业!凑集启动资金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道坎,几个人跑遍全国、东拼西凑了900万元,于1999年8月18日注册成立了“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

900万元相对于创业者心中的宏大目标实在太寒酸了,但牛根生们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

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

过了这道坎蒙牛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了,它的销售收入开始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

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产量由初期的5万吨增至2003年的90万吨。

根据AC尼尔森在中国24个省份的调查,2004年1月蒙牛液态奶的市场份额为20.6%(以销售额计)。

有种笑谈:资本是狗,你追它追不上,它追你跑不掉。

当初牛根生为凑900万元历尽了千辛万苦。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仍然十分渴求,资本的注入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当时国内握有数亿资本的投资人不在少数,而蒙牛却是被顶级国际投资人相中的。

今天看来摩根们选择投资目标的功夫令人佩服,他们不愧是最精明的“猎狗”。

牛根生当然没有跑,2002年10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

点评:用自己的钱滋养自己的梦常有些人拿着一项技术甚至仅仅是点子来寻求资金开创他们的事业。

这其实非常的困难,简单地说难在三个方面:技术或点子的可行性以及创业者的执行能力尚未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投资人的利益缺乏有效保障;投资人与创业团队难以就剩余索取权分配达成共识。

所以不论中外,创业者都是靠自己及亲朋好友的积蓄起步的。

蒙牛PE案例分析

蒙牛PE案例分析

3、 通过IPO外资成功退出
第三次套利
第二次套利
2005年6月13日,PE在 剩余的70%可转债换
上实为的亿在(含际前从第市现 在 股3.对约的投为52首 了 蒙 为一亿0蒙合收资1日 退 牛 新次0股.22, 出 乳 股牛益机4股套年4.收 业 ,P7份港的:构利E的8益 另I机P中亿元投取PO, 外构初,E发港/资得机因1即2始股行亿.元5中了构正))最 在获式购,终 十取投买在月1时权时6回6.收 年了0资蒙之仅,,日上6报港益 内蒙牛后有获三,,市率元乳的的得公P为 一牛到E公的业司231机达次2股亿002价司0上以0%构0到多4或份多的格0市每行年股股了5换,分的亿六股使1年票,2股减5个当月多认港0的同的0批购元主%权按。权,要利每还。相退,股就股第三的亿元股有2比权 迫 份 三 家 价 股 。出这0净一总0刚 不 , 次 以 格 ,,一4刚 及 并 套 每 , 套资个投年三权到 待 减 现 股 抛 现产重资,家利期 地 持 。 售 又4.(要的9三三 转 完 此 了 近P显5E港摊的资天 换 成 番11家机然0.9元, 成 了 ,亿薄隐金4国构也 股金要则 的算来 减为自 持三 。PE家 经机境 此构外 操们资 作 的投资持10收1.2.6亿益8亿港。股元份。,套现
3523.3827万美元,购买未来转股价0.096美元/股的债权,等于以0.74港元/股的价格
预订了3.67亿股上市公司股票
2003年9月
•鉴于牛根生团队取得了2003年的辉煌成果,“金牛”和“银牛”在股份转化为普通 股的同时,获得以面值认购新的普通股的权利,新认购的股份数量上限是“金牛”和 “银牛”的合计持股数量不能超过开曼公司总股本的66%,即可以新认购43636股。 这样,蒙牛系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股比变为65.9%:34.1%。

蒙牛案例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蒙牛融资全景解析作者简介:李彤,工科硕士,汇源他加她饮品公司投资总监,长期从事资本运营项目。

蒙牛!蒙牛!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

失业的牛根生决定自己创业!凑集启动资金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道坎,几个人跑遍全国、东拼西凑了900万元,于1999年8月18日注册成立了“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

900万元相对于创业者心中的宏大目标实在太寒酸了,但牛根生们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

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

过了这道坎蒙牛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了,它的销售收入开始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

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产量由初期的5万吨增至2003年的90万吨。

根据AC尼尔森在中国24个省份的调查,2004年1月蒙牛液态奶的市场份额为20.6%(以销售额计)。

有种笑谈:资本是狗,你追它追不上,它追你跑不掉。

当初牛根生为凑900万元历尽了千辛万苦。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仍然十分渴求,资本的注入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当时国内握有数亿资本的投资人不在少数,而蒙牛却是被顶级国际投资人相中的。

今天看来摩根们选择投资目标的功夫令人佩服,他们不愧是最精明的“猎狗”。

牛根生当然没有跑,2002年10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

点评:用自己的钱滋养自己的梦常有些人拿着一项技术甚至仅仅是点子来寻求资金开创他们的事业。

这其实非常的困难,简单地说难在三个方面:技术或点子的可行性以及创业者的执行能力尚未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投资人的利益缺乏有效保障;投资人与创业团队难以就剩余索取权分配达成共识。

蒙牛集团上市前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上市前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上市前融资案例分析发表时间: 2008-03-28 来源:龙耀资本作者: Sun 浏览次数: 2712报告内容1 关于蒙牛1.1 关于蒙牛集团蒙牛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产品。

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集团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截至2007年底,蒙牛总资产76亿元,员工规模达3万人,市值超过250亿港币。

1.2 董事长简介牛根生,蒙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共党员,生于1954年1月。

牛根生从事乳业近30年,曾担任伊利副总裁,1999年被迫离开伊利后创立蒙牛。

牛根生带领蒙牛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并成功借力资本市场,创造了中国企业成长第一速度--“蒙牛速度”。

2 蒙牛融资历程2001年,蒙牛集团销售收入约7.3亿元。

为了寻求更快发展,蒙牛集团需要更多资金,牛根生开始与国内外投资者接触,欲借力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004年6月蒙牛集团上市前,牛根生先后引入两轮投资。

详情参阅表1 蒙牛上市前融资历程一览3 蒙牛融资策略3.1 投资者选择企业融资,既可以选择战略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财务投资者。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战略投资者往往是相关产业内的知名公司,其对目标企业的投资出发点,更多在于自身产业的战略布局而非单纯的金融利益,比如法国达能对杭州娃哈哈的投资即属于战略投资。

而财务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资金投资回报率,所以它们一般不会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决策。

基于经营决策权掌控方面的考虑,牛根生决定引入财务投资者而不是战略投资者。

3.2 对赌协议投资者一方面想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想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在与投资方的谈判博弈中,牛根生将信心更多地寄托在蒙牛的高速成长上。

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规定,2003年-2006年,蒙牛业绩复合年增长率不得低于50%。

如果达不到该预期,蒙牛管理团队支付投资方78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反之,投资方奖励蒙牛管理团队相应股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蒙牛融资案例分析小组成员:杨帆1201212159,汪乙戈1201212088,孔团有1201211927,陈磊1201211831,谭清1201212077,陈天鹏12012118351、创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何处?为什么?牛根生和他的创业伙伴跑遍全国,费劲艰辛筹措到了900万元。

这些钱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和信任,所以说这也相当于自己的钱。

创业期,创业者依托的更多是创意、技术专利和人脉,而这些创业者认为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很难像固定资产一样度量。

企业实力小,没有固定资产,就很难从银行等传统资金渠道获得融资。

凭借一纸创业计划书,创业者的领导力、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等都不明确,投资风险极高,所以创业者基本都是靠亲朋好友筹得创业资金的。

2、蒙牛引入风险投资时的估值大约是多少?可能的估值方法是什么?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

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3)现金流折现: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4)资产法: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

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蒙牛2001年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2002年为7786万元。

3家投资机构投入资金约合人民币2.1亿元,间接获得大陆蒙牛60.4%的股权,对蒙牛的估值为3.5亿元。

其测算方法可能是根据2001年的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预测2002年的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将未来收入折现,折现率为0.1,推算出蒙牛当时的价值为4个亿。

3、风险资本在投资蒙牛时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控制自身的风险同时又适当顾及蒙牛管理层的利益并加以激励?三家国际投资机构首先是设计了股权与投票权的差异化安排:管理团队持有的A类股票享有的投票权10倍于投资人所持的B类股票,这样投资人享有90.6%的收益权而管理团队则握有51%的投票权。

其次,三家投资机构为蒙牛设定了“表现目标”,达到这个目标时每股A类股票可转为10 股B类股票,管理团队享有的股权和投票权将统一为51%。

4、你如何看待蒙牛引入风险投资的成本?2004年6月10日,蒙牛股票在香港挂牌上市,可以说蒙牛引入风险投资的选择是成功的。

此后一直有关于摩根等投资方赚得太“狠”的争议,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共赢的过程。

首先,蒙牛迫切需要资金来抓住发展的机遇。

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对于蒙牛那样一家尚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又是重品牌轻资产的商业模式,银行贷款当然是有限的。

所以蒙牛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举措是非常正确的,可以说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蒙牛不会有如此神速的进步。

其次,是私募投资者为蒙牛上市作好了准备工作。

三家机构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

蒙牛在香港上市的整个过程也主要由私募资金来主导。

蒙牛管理团队知道私募资金与他们利益一致,且具备他们所不具备的专业能力,故对摩根等的运作相当放手。

私募资金的品牌以及他们对蒙牛的投入让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更放心。

事实证明,当高质量的风险基金在上市之前进入某家公司的时候,这家公司上市的过程会更平稳、顺利、成功。

最后,我们回到成本问题上来。

成本高低是由当时融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摩根等以约10倍市盈率的价格入股蒙牛,这在当时的传统行业私募融资市场中不算低。

可以说就是当时企业私募市场上供需关系的反映。

如果我们今天觉得外资确实赚多了,根本原因在于国内资本市场没有发展好,蒙牛从本土资金来源融资不成功,只能考虑有限的几家对中国传统产业有兴趣的外资私募基金。

5、如何理解蒙牛在一轮轮融资时其价值不断的提升?曾见过一个统计,创业投资促进了许多早中期的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款、总资产、净资产、员工人数等指标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0%。

蒙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第一,蒙牛通过融资获得所需发展资金,并成功上市运营蒙牛1999年至2002年短短三年间它的总资产从1 000多万元增长到近10亿元,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0多亿元。

2001和2002年蒙牛投资的资金基本靠相对较小规模的扩股增资所得,但这样做的风险和成本较大且可持续性不好确定,而且融到的资金有限,仅凭蒙牛自身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此时的蒙牛集团资金来源非常有限,资金的制约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蒙牛迫切需要突破融资瓶颈。

摩根为蒙牛的两次注资共4.77亿元,帮助蒙牛迅速发展起来。

在蒙牛的上市运作过程中摩根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蒙牛上市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摩根的加入蒙牛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并有助于其他方面资源的获取。

第二,投资机构帮助蒙牛公司完善治理结构一是公司所有权结构。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它是公司治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代理权竞争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纵观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在股权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病,而蒙牛的多元股权结构有效避免了制度上的弊病。

蒙牛的高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蒙牛的兴衰与每一个蒙牛人紧密联系。

新的大股东的加入发挥了监督职能,可以制约管理层的行为,防止发生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另外三家有实力的投资者股东背景也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了信心。

二是董事会结构和其他公司治理机构。

董事会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

在蒙牛股份成立初期,蒙牛的董事会成员均是当初蒙牛的创业者。

在三家国际投资机构投资后,虽然三家私募投资机构所拥有的股权比例不高,但都委任一名董事作为非执行董事进入了蒙牛董事会,比例占到董事人数的1/3。

三家机构委任的董事均是其部门高管,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三是治理结构要求专业化的技巧,这些技巧必须通过董事会各层次的委员会得到最佳地执行。

在摩根等金融机构进入蒙牛后,立刻成立了或完善了企业的薪酬委员会(5名)、审核委员会(3人)、提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把国际上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引进蒙牛内部,帮助蒙牛建立领先的企业治理机制。

第三,投资机构促成了蒙牛激励管理水平的提升摩根在两次投资时都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牛根生的权力来控制“蒙牛”的管理团队,从而确保原发起人和溢价股东的投资收益。

首先,首轮投资的一部分,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为了激励管理层股东改善蒙牛集团的表现,设定了表现目标,若管理层股东能够达到有关表现目标,便有权转换其所持A类股份成为B类股份,实现控股权和收益权的一致;若蒙牛没有完成目标,外资系将以极大的股权比例获得收益权。

其次,私募投资者和蒙牛管理层签订“对赌协议”。

使用这样的“对赌协议”是投资人比较常用的一个手段。

当双方对出资价格本身达不成完全一致时,那么价格就一定要跟公司未来的增长挂起钩来。

如果公司要求投资人给出较高的价格,那么就会对公司的增长率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保证现在付出的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如果公司没有达到这个增长率,投资人就会多占一些股份。

再次,摩根为了激励蒙牛的帮助蒙牛设计了“权益计划”和“牛氏信托”。

“权益计划”几乎为蒙牛的老股东提供了8倍的升值空间,激励力度相当大。

牛根生通过“牛氏信托”掌握了这些权益计划的绝对控制权,以此作为建立激励机制的资源,同时也强化了他在企业内部最高管理者的地位。

6、对蒙牛融资你有什么体会?第一,蒙牛融资的成功源于蒙牛拥有良好的自身条件1999-2002年,蒙牛不到3年就过了年销售额10亿元的大关,加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集团。

其良好的发展潜力与专业化从业水准是吸收海外著名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的重要。

蒙牛自创立之始,就解决了股权结构不清晰这一许多中国企业先天不足的问题。

没有政府性投资和国内投资机构人股,是一家完全100%由自然人持股的企业。

作为一个纯民营的股份制企业,蒙牛在体制上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第二,蒙牛适时地选择了有力的合作伙伴首先,探索其他融资渠道失败给蒙牛提供了引入外资的机会,蒙牛对摩根提出的引入私募投资者的建议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多方请教当时香港以及内地的业界人士,最终开始与摩根接触进行谈判。

其次,在融资谈判时,蒙牛也极力寻求其他优秀投资机构以引入多家投资机构。

鼎晖和英联投资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蒙牛再谈判中的地位。

事实上,2002年蒙牛接触英联投资后,“英联”的加入把投资出价抬高了20%。

第三,私募投资机构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投资水平三家投资机构再为蒙牛提供了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以外,还给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股权激励机制,董事会结构权力有效制衡等优化了公司治理。

另外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

不可否认的是摩根的加入提升了蒙牛的信誉以及影响力。

这些都有利于蒙牛成功利用外资崛起。

第四,私募投资机构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和退出机制摩根深入对蒙牛以及对中国的经济法律环境的认识为蒙牛私募融资提供了可行的外资进入方式即以红筹股的形式海外上市。

这使得民营企业蒙牛避开法律障碍而募集到海外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