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根竹乡江口小学黄美霞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在设计本课时,重点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并将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动贯彻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应用意识。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 1个、5个、10个、20个2分硬币或1角硬币,通过肌肉感觉来逐步感知1克、5克、10克、20克有多重。通过左手放2分硬币,右手放小物品,感觉左右平衡后来估计小物品有多重。通过掂一袋1千克重的洗衣粉,感受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几克、几十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作了如下的调查:①你在大家发购物(注:学校傍边的小卖部)或者在超市购物时看过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了吗?②你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③你估计 1枚2分硬币(或者新出版的1角硬币)有多重?
④你会认秤吗?你都知道有哪些秤?通过对一个班的48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①有40人从没有看过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②学生大多知道的是克和千克,还有斤、公斤和两。③有15人听家长说大约是1-10克左右,还有8人说很轻,有19人说不知道。④48人都会认大家发小卖部的电子秤,其中有28人会认盘秤。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是模糊的,对1克和1千克的认识更是模糊的,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看来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
的观念的质量观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的估测意识还需加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2分的硬币(约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弹簧秤。
学前准备: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质量。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吧?如果郭彦恒(本班比较肥大的同学)和吴发澄(本班比较弱小的同学)玩跷跷板,会怎样呢?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体是有轻、有重的。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轻,哪些物体重?
师:提问: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什么单位?
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如果有学生说出克和千克就说真了不起,那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组组的物品对比中,发现质量较轻的是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并认识物品的质量标识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形成能力
1、交流汇报。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教师投影出示上述物品的质量标注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
么发现吗?
2、认识秤
师:刚才我们说的一袋茶叶400克,一袋面粉25千克等等,都是看包装袋上的说明知道的?那除了看说明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秤(课件一起展示),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3、认识天平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王老师带来一架天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我出示天平(同时投影出示模型)在实验室用的多,一般称较轻的物体质量,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每一架天平都配有一套砝码,称物品时把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有时还可调节游码)
4、认识“克”
师:出示一枚两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说说感觉怎样?(很轻)
师:请你猜猜这个硬币大约几克?
生:………….
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两分的硬币到底有多重?
师:那我们就用天平来称一称,好吗?
再次感受。学生活动:每个同学拿一个两分的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实际重量。
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回形针、瓜子、开心果、纽扣、药片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掂量、感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事例,初步建立 1克的质量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1克很轻很轻的质量意识,从而让1克的质量概念逐渐清晰、深刻。)
师:同学们举例说出了这么多重约 1克的物体。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学生掂量并感受)
师:估一估一个鸡蛋的质量,开始学生可能胡乱猜,不用加以肯定或否定,让最接近的说说你是怎样猜的,后让其它的学生再按照他的方法掂一掂,此时准确率比原先应该高许多)介绍估重高手,想不想再来估一次,估估我们的数学书(高了低了)
下面请你把自己带来的物品让你的同桌掂一掂,不要看说明,你也像老师一样说多了,少了,猜到接近就可以了,最后告诉到底是几克。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性的掂量、猜测活动,巩固学生对较轻质量的认识,为学生估计生活中的物品的质量做了知识的储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的主动,积极性很高,充满喜悦之情。)
5、称物品的质量
师:我们桌上都有一袋盐,估估这袋盐的质量。
生:500克。
师:怎么这么准?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说明,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6、认识“千克”
师:如果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合适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一个盘秤。
我简介盘秤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将两袋盐放入塑料袋,用盘秤称出质量为1千克。(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我让同桌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书包有多重吗?验证
背一背的游戏,估一估你同桌的体重,称两个(一胖一瘦)在此之间,那每个小朋友到底有多重,有兴趣的我们课后在称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和称量两袋食盐的质量,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
7、认识1000克=1千克
师:现在樱桃与菠萝正在争吵,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多媒体播放课件:一个樱桃重 1克,一个菠萝重1千克,樱桃与菠萝争吵:1000个樱桃冲着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