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最后,我要时刻关注教学方法的调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及时反馈和指导对学生们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鼓励他们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数量观念:通过学习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增强对物体质量的感知,建立数量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探索意识: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勇于尝试、善于发现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质量单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称量500克糖果。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天平使用难点:如物体放置不稳、天平不平衡时如何调整,以及读取数据时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
-应用难点:如计算购物时多个物品的总质量,或将食谱中的质量单位转换为实际烹饪时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同时,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难点。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词。
无论是在购买食品、衣物,还是在测量物体的重量时,都会用到它们。
那么,什么是克和千克呢?它们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克,是一个很小的重量单位。
如果我们拿起一枚 2 分的硬币,它的重量大约就是 1 克。
想象一下,1 克是多么轻啊!一颗小糖果、一小片纸屑,它们的重量可能就接近 1 克。
克通常用于测量比较轻的物体,比如药片、金戒指、小零食等等。
而千克,就比克要大多了。
1 千克等于 1000 克。
如果说克是小巧玲珑的小精灵,那么千克就是强壮有力的巨人。
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大约重 5 千克;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可能在 50 千克到 100 千克之间。
千克常常用来衡量较重的东西,像大米、面粉、家具等等。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克和千克的差异,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准备一个电子秤,先放上一些小物件,比如几颗红枣、几个回形针,看看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可能只有几克或者几十克。
然后,再放上一个大书包、一袋水果,这时电子秤上的数字可能就会跳到几千克。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克和千克所代表的不同量级。
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克和千克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
食品包装上通常会标明净含量是多少克或者多少千克。
比如一包薯片,上面写着“净含量 100 克”,这就告诉我们这包薯片的重量是 100 克。
而大米、食用油等大宗商品,则往往是以千克为单位标注的。
在厨房里,克和千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按照食谱做菜时,经常会看到“盐 5 克”“糖 10 克”这样的描述。
如果没有准确地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很可能就会做出味道不太理想的菜肴。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认识克和千克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体验,比如用天平称一称小物件的重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重量单位。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工业生产中,克和千克的准确测量更是至关重要。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2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
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
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
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
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
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
克与千克的认识和计算
克与千克的认识和计算克和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
下面将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和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一、克和千克的概念和定义1. 克:克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符号为"g"。
1克等于1千分之一千克,即1g = 1/1000 kg。
2. 千克: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符号为"kg"。
1千克等于1000克,即1 kg = 1000 g。
二、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克转千克:将克转换为千克,只需将克数除以1000即可。
例如,5000克等于多少千克?5000克÷1000=5千克。
2.千克转克:将千克转换为克,只需将千克数乘以1000即可。
例如,7千克等于多少克?7千克×1000=7000克。
三、克和千克的使用场景克和千克常常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被使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克和千克的使用场景:1.食品配料计量:在烹饪过程中,通常会用克来计量食材的重量,例如面粉、糖、盐等。
2.宝石和珠宝测量:在宝石和珠宝行业中,克通常被用来测量宝石的重量,以便评估其价值。
3.医疗药剂计量:在医疗领域,药物的剂量常常用克来计量,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
4.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室中,克和千克通常被用来测量实验样品的重量,以便进行准确的实验记录和分析。
四、如何进行克和千克的计算进行克和千克的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保留有效数字:在进行计算时,应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位数,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单位换算:在进行克和千克的互相换算时,需根据单位换算关系进行除法或乘法运算。
3.单位转换:在进行其他单位的计算时,需将克或千克转换为其它单位,如毫克、磅等。
举例说明:1.如果有一个物体的重量是350克,要将其转换为千克,可以使用克转千克的换算关系:350克÷1000=0.35千克。
2.如果有一个物体的重量是0.75千克,要将其转换为克,可以使用千克转克的换算关系:0.75千克×1000=750克。
克和千克的知识点总结
克和千克的知识点总结
一、克和千克的认识。
1. 概念。
- 克(g)和千克(kg)都是质量单位。
克是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通常用于计量较轻的物品,像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用于计量较重的物品,例如两袋盐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2. 单位换算。
- 1千克 = 1000克。
这是克和千克之间的基本换算关系。
例如,如果有3000克的物品,换算成千克就是3000÷1000 = 3千克;如果有5千克的物品,换算成克就是5×1000 = 5000克。
3. 生活中的应用。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根据物品的轻重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描述。
- 计量较轻的物品,如小零食(一片薯片大约重几克)、药品(一片药可能重零点几克)等用克作单位。
- 计量较重的物品,如人的体重(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可能是几十千克)、一袋大米(通常是5千克、10千克等)、水果(一箱苹果可能重5千克)等用千克作单位。
- 在购买商品时,我们也会看到商品标签上标注的质量单位,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商品的重量信息。
例如,在超市购买糖果,可能会看到标签上写着“每袋糖果500克”;购买大米时,会看到“10千克装”等字样。
4. 称量工具。
-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
天平通过比较两边物体的质量来确定物品的重量,当两边平衡时,说明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例如,在实验室中称化学药品的质量,就会用到天平。
- 称较重的物品,一般使用台秤或电子秤。
在菜市场,菜贩会用台秤称蔬菜、肉类等物品的重量;在商店里,电子秤可以快速准确地称出商品的质量,如称水果、干货等。
克和千克的认识
分别用手掂一掂, 感觉怎么样?
1个2分硬币约重一克
分别用手掂一掂, 感觉怎么样?
1粒口香糖约重一克
• 大约重一克的物品有 : 一枚校徽 , 一粒钮扣 ,两 粒黄豆……
认识 千克
1 袋盐重 1 千克。
也就说1000个1克就 是1千克
1 袋砂糖重 500 克, 2 袋砂糖正好是 1 千克。
1千克=1000克
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 克 )。 一袋洗衣粉重1( 千克 )。 一管牙膏重100( 克 )。 一只鸡重2( 克 )。 一位小朋友重23( 千克)。 一个西瓜重3(千克 )。
聪 聪 给 姥 姥 的 一 封 信
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 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 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 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 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 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 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 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 的米饭吃光 。
1 千克爆米花和 1 千克铁比,哪个重一些?认识 克和 千克
重 1 千克。
饼干 110 克 5 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 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克、千克”的来历:
以前, 中国人用斤作为 重量单位,英国人用英镑作为 重量单位,重量单位不一样, 在进行买卖物品时出现不同的 意见,使交易不方便,所以各 国统一用“克、千克”等作为 重量单位,而我国在1990 年才开始使用。
克与千克的关 系
1千克=1000克
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重 1 千克
重 2 千克
重 500 克
150( 克 )
1(千克)
750(克)
300( 克)
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
(kg)
重 1 千克。
饼干 110 克
5 千克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 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斤,公斤是我们国家以前的质量单位。 现在为了和国外方便买卖,世界各国 都统一用“克”和“千克”作为质量单位。
认 识 克
1枚2分硬币约重1克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 大约是1克?
大约重一克的物品有 :
一枚校徽 , 一粒钮扣 ,两粒黄豆……
大约重一克的物品有 :
一枚校徽 , 一粒钮扣 ,两粒黄豆……
曲别针大约重1克。
2粒
大约是1克。
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一袋盐500克,两袋重多少克?
500克 + 500克 = 1000克
1000克 = 1千克
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 :
5个土豆 , 三个易拉罐啤酒 ,15个鸡蛋 ……
4千克
( 4000)克
2千克
( )克 2000
(
3
)千克
3000克
6000克
( 6 )千克
杆秤
体重秤
弹 簧 秤
• 家里常用的
磅 秤
• 夏天卖西瓜和大米的地方 用磅秤.
盘
在商场卖食品的地方.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500 克 ____
____ 600 克 ____ 200 克
30 千克 ____ ____ 35 千克 ____ 65 千克
我们今天春游啦!我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
有50千克重的 两个,150克重的 一个…
50克
我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我 看到了许多动物,我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 、
3000千克
和脖子长达3克的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4、《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同学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同学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同学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同学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协助同学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同学的猜测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同学始终怀着丰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
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对克与千克的认识
对克与千克的认识
对克与千克的认识
一、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克和千克两个单位来描述物品的重量。
但是,对于这两个单位,很多人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克和千克的定义、转换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什么是克和千克?
1. 克:克是一个小单位,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品的重量。
其定义为1克等于物品质量为1千克的1/1000。
2. 千克:千克是一个大单位,常用于测量较大物品的重量。
其定义为1千克等于1000克。
三、两者的转换
1. 克转千克:将克数除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千克数。
例如,4000克 = 4千克
2. 千克转克:将千克数乘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克数。
例如,3.5千克 = 3500克
四、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在购物中
在超市或商场购物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商品的重量标示,有的是用克表示重量,有的是用千克表示。
在做选择时需要注意分辨,以免误选或计算不便。
2. 在食品的烹饪中
在做菜时,常常需要按照食谱中的要求称出食材的重量,以保证菜品的味道和口感。
通常情况下,需要用到克和千克单位。
3. 在药品的使用中
在量取药品时,往往需要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称取药品的重量,并且需要按照克和千克的单位来进行计算,并且有些药品剂量非常小,需要用到毫克或是微克单位。
五、结语
克和千克是描述重量的基本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处广泛。
了
解它们的定义、转换以及应用,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避免因为重量单位的错误而带来的麻烦和损失。
标准重量单位的认识克和千克
标准重量单位的认识克和千克标准重量单位的认识——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的重量单位。
其中,克和千克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两个重量单位。
它们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也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克和千克这两个标准重量单位的概念、用途以及转换关系。
一、克和千克的概念克(g)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
克的定义是以铂金国际原器为基准制造的质量,被确认为0.001千克。
因其基本单位的特殊性,克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测量、制药业、化妆品等领域中。
千克(kg)是公制质量单位,是SI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质量单位,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质量单位。
千克的定义是以某种材料制作的原型千克铂金柱的质量,被确认为1千克。
千克是一种较大的重量单位,常用于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中。
二、克和千克的用途克和千克作为质量的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科学研究:在科学实验中,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
例如化学实验中,需要精确称取特定质量的试剂,克可以提供精确的质量测量。
而千克则常用于天文学中对星球、恒星质量的测量。
2. 商业交易:在商业活动中,克和千克常用于衡量商品的重量。
无论是超市购物还是市场交易,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品以克或千克作为重量单位出售。
如食品、蔬菜、肉类和日用品等,都使用千克来衡量其重量。
3. 体重计量:克和千克也常用于测量人类和动物的体重。
无论是医疗检查、健康管理还是饲养管理,体重的精确测量对于评估健康状况和提供适当的照顾至关重要。
4. 工程建筑:在工程建筑领域,千克常用于计量各种材料的重量,如水泥、砂子、钢筋等。
通过千克的计量,可以准确控制工程质量,并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克和千克的转换关系克和千克之间存在着较为简单的转换关系。
千克是克的一千倍,即1千克=1000克。
这是因为千表示一千的意思,所以千克就是一千克的意思,相当于1000克。
反过来,1克=0.001千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词。
无论是在购买食品、蔬菜、水果,还是在称量自己的体重时,都会用到它们。
那么,克和千克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克和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克是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通常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比如一枚硬币、一片药片、一颗巧克力豆等等。
而千克则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一般用于称量较重的物体,像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一个人的体重等。
想象一下,我们去超市买水果,如果水果的价格是以每克来计算的,那是不是会很麻烦?因为水果的重量通常都比较大,如果用克来表示,数字会非常大,不方便计算和理解。
所以,这时候就用到了千克。
比如,我们会看到苹果是每千克多少钱,这样就简单多了。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克和千克,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实验。
先准备一个电子秤,然后找一些常见的物品来称一称。
比如,拿一个鸡蛋,放在电子秤上,你可能会发现它的重量大约是 50 克左右。
再拿一本比较厚的书,称一称,可能会有 500 克,也就是半千克。
接着,找一个书包,把里面装满书和文具,称一下,可能会有 2 千克到 3 千克。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不同物品大概的重量,对克和千克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克和千克的换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不同单位的质量表述,需要进行换算才能更好地理解。
1 千克等于 1000 克,这是一个基本的换算关系。
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是 2000 克,那么换算成千克就是 2 千克。
反过来,如果一个物体重 35 千克,换算成克就是 3500 克。
再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包零食的包装上写着“净含量 50 克”,而另一包写着“净含量 05 千克”,如果不懂得换算,就很难比较哪一包的量更多。
通过换算,我们知道 05 千克等于 500 克,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后者的量更多。
对于小朋友来说,学习克和千克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克和千克的认识》评课稿
克和千克的认识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但对于它们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真正理解清楚了呢?本文将从克和千克的定义、转换关系以及应用等方面对它们进行评述,以加深大家对这两个单位的认识。
二、克和千克的定义1. 克(kg)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符号为kg。
它是最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1kg相当于1000克。
2. 千克(kg)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符号为kg。
它是克的衍生单位,也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千克是公制中最基本的质量单位,是计量最大的单位。
1千克等于1000克。
三、克和千克的转换关系克和千克之间有着确定的转换关系。
按照国际单位制,1千克等于1000克,即1kg = 1000g。
这意味着如果要将克转换为千克,只需将克数除以1000即可;要将千克转换为克,只需将千克数乘以1000即可。
例如,我们有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500克,要将其转换为千克。
根据转换关系,3500克除以1000等于3.5千克。
同理,如果一个物体质量为2.5千克,要将其转换为克,就需要将2.5千克乘以1000,得到2500克。
四、克和千克的应用1. 日常生活克和千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购买食品时,通常会看到商品的净重以克或千克为单位;在称重食材、配料以及测量药物剂量等方面,克和千克也被广泛应用。
2.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克和千克更是不可或缺的单位。
无论是测量微小颗粒的质量,还是研究宇宙中恒星的质量,克和千克都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质量表示方法。
3. 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克和千克被广泛应用于测量材料的质量。
例如,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准确测量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重量,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五、结论通过本文的评述,我们对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而千克是克的衍生单位。
它们之间有着确定的转换关系,1千克等于1000克。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学习技巧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学习技巧
1.理解基本概念:首先,需要理解克和千克的基本概念。
克
(g)和千克(k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其中1千克等于
1000克。
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
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2.实际应用:将克和千克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例
如水果、蔬菜、玩具等。
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质量,可以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3.练习转换: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可以通过
练习将克转换为千克或将千克转换为克来加强记忆。
4.制作记忆工具:制作一些简单的记忆工具,如卡片或海
报,上面列出不同物品的质量,以帮助他们记忆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5.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和测试来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通
过做一些练习题或参加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加强记忆。
总之,学习小学数学中的克和千克需要理解基本概念,与实际物品联系起来,熟练掌握转换关系,并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克、千克的认识
盘秤
弹簧秤 电子秤
磅秤
1千克有多重?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例如:
1袋洗衣粉 重1千克
2袋食盐重 1千克
这5个苹果的质 量大约是1千克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 克作单位。千克又叫公斤。千 克用符号kg表示。
探究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500克+500克=1000克 盘秤指针指向1,即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5.应用题。 (1)说说下面每种物品一包重多少。几包重1千克?
每包白砂糖 每包瓜子 500g,2包重 200g,5包 1千克。 重1千克。
每袋洗衣 每包饼干 粉1kg,1 100g,10包 包重1千克。 重1千克。
(教材第4页“自主练习” )
(2)
①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 铅球最重,羽毛球最轻。
5( 克 )
2(千克)
25(千克 )
400( 克 )
(2)在( )里填上正确的数。
重( 300 )克
重( 4 )千克
重( 600 )克
重( 20)千克
(3)在 里填上“>”“<”或“=”。
<
2千克 = 2000克
56千克 6900克
2100克1千克
(教材第7页“自主练习” )
(4) ②买5千克小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
买特价小米买2千克和专柜小米3千克
2×3+3×6=24(元) 答:需要24元。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买5千克香米共多少钱?
5×4=20(元)
答:买5千克香米共20元。
(教材第7页“自主练习”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 用符号g表示;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千克作单位,千克用符号kg表示。千克又叫 公斤。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精选18篇)《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
(三)教学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
(四)教学准备:课件、台秤、天平、2分硬币、小食品、六袋重1千克的物品、味精、弹簧秤等。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游戏:背一背。
指一名同学分别背起一胖一瘦两位学生。
2、汇报调查情况。
你所看到的物品的净含量。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千克克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常见的秤。
(1)说一说。
你认识哪些秤。
课件出示几种秤,介绍弹簧秤的用法。
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2、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1)猜一猜。
猜老师讲桌上的物品谁轻谁重。
(2)称一称,掂一掂。
每组领取一袋物品称一称,用手掂一掂,谈感受。
(3)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4)估一估。
估计同学的体重并验证。
(5)称一称。
称盆子里任意一件物品。
3、认识克,感受1克。
(1)称一称,掂一掂。
教师用天平称出10个2分硬币,引出1个2分硬币重1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谈感受。
(2)比一比。
两手分别掂量1克和1千克,比较谈感受。
(3)找一找,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感受10克、100克先猜再看。
4、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
(1)算一算,称一称,想一想。
思考:1袋味精是100克,10袋是多少呢?(2)讨论、总结。
讨论: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
板书:1000克=1千克2千克是多少克?5千克、8千克呢?三、理解延伸课件出示:1、想一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克和千克的认识
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 1克呢!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 鸵鸟,大约有 100 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 重 1 500 克。
世界上最大的袋 鼠大约重40千克,最 小的约重4克。
1912年在大西 洋捕到的一条蓝鲸 大约重150吨,它 的肾大约重1吨。
课外实践题: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_5_0_0_ 克 _6_0__0 克 __2_0_0 克
450( 克 ) 30(千克 ) 200( 克 )
180(克 )
5(千克)
8(千克)
1千克=( 1000 )克 5000克=( 5 )千克 3千克=( 3000 )克 9000克=( 9 )千克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三十克。(× ) (3)一包感冒冲剂约重10克。 (√ (4)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g) (kg)
重 1 千克。
饼干 110 克
5 千克
500克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 物品的质量。
斤、公斤、两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1枚2分硬币约重1克
一袋挂面重500克,两袋重多少克?
500克 + 500克 = 1000克
1000克 = 1千克 1000g = 1kg
写给爷爷的一封信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 壮,身高已12经0厘12米0千克,体重已30达千3克0克, 每天早 上吃一60个克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 以吃掉130个0克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 爸妈妈一起1能千把克1克 的米饭吃光。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一、克的定义克(g)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简称g。
它是衡量物体质量大小的基本单位之一。
克是国际公制的单位,也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
在计量方面,克作为一个小单位,一般用于衡量轻微或细小的物质质量,如粉末、药物、烹饪食材等。
二、千克的定义千克(kg)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简称kg。
它是衡量物体质量大小的基本单位之一,相当于1000克。
千克是国际公制的主要质量单位,通常用于衡量大型物体的质量,比如人体、家具、车辆以及一般商品的质量。
三、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克和千克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即1千克等于1000克。
这个换算关系可以用来在克和千克之间进行转换。
比如,如果要将500克转换为千克,只需要将克数除以1000,即可得到0.5千克。
同样地,如果要将2千克转换为克,只需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即可得到2000克。
四、克和千克的使用场景由于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克和千克常用来衡量实验样品的质量,如化学试剂、生物材料、物理实验中的被测物等。
科学研究中精确且准确的质量测量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医药领域:在医学和药学领域中,克和千克用于衡量药物的剂量和物质的质量。
医生和药师需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准确地计算出需要使用的药物质量。
3.烹饪和食品工业:在烹饪和食品行业,克和千克常用于食材的称量。
厨师和食品工作者需要严格按照食谱中规定的克或千克的数量,确保菜品的口感和质量。
4.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克和千克也有一定的应用范围。
例如,在购买生活用品、食品和药品时,可以参考包装上标注的克或千克数字,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五、结论克和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分别用于衡量不同范围内物体的质量。
克常用于衡量小质量物体,而千克则适用于较大质量物体。
克和千克之间有明确的换算关系,方便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医药领域、烹饪和日常生活中,克和千克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为实现准确的质量测量提供了便利。
《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2、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二、说教学目标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
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设计理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根竹乡江口小学黄美霞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在设计本课时,重点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并将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动贯彻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应用意识。
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 1个、5个、10个、20个2分硬币或1角硬币,通过肌肉感觉来逐步感知1克、5克、10克、20克有多重。
通过左手放2分硬币,右手放小物品,感觉左右平衡后来估计小物品有多重。
通过掂一袋1千克重的洗衣粉,感受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几克、几十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作了如下的调查:①你在大家发购物(注:学校傍边的小卖部)或者在超市购物时看过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了吗?②你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③你估计 1枚2分硬币(或者新出版的1角硬币)有多重?④你会认秤吗?你都知道有哪些秤?通过对一个班的48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①有40人从没有看过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
②学生大多知道的是克和千克,还有斤、公斤和两。
③有15人听家长说大约是1-10克左右,还有8人说很轻,有19人说不知道。
④48人都会认大家发小卖部的电子秤,其中有28人会认盘秤。
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是模糊的,对1克和1千克的认识更是模糊的,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
看来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质量观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的估测意识还需加强。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2分的硬币(约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弹簧秤。
学前准备: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质量。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吧?如果郭彦恒(本班比较肥大的同学)和吴发澄(本班比较弱小的同学)玩跷跷板,会怎样呢?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体是有轻、有重的。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轻,哪些物体重?师:提问: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什么单位?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如果有学生说出克和千克就说真了不起,那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组组的物品对比中,发现质量较轻的是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并认识物品的质量标识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形成能力1、交流汇报。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教师投影出示上述物品的质量标注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2、认识秤师:刚才我们说的一袋茶叶400克,一袋面粉25千克等等,都是看包装袋上的说明知道的?那除了看说明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来称。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秤(课件一起展示),你在哪见过这些秤?3、认识天平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王老师带来一架天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我出示天平(同时投影出示模型)在实验室用的多,一般称较轻的物体质量,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每一架天平都配有一套砝码,称物品时把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有时还可调节游码)4、认识“克”师:出示一枚两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说说感觉怎样?(很轻)师:请你猜猜这个硬币大约几克?生:………….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两分的硬币到底有多重?师:那我们就用天平来称一称,好吗?再次感受。
学生活动:每个同学拿一个两分的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实际重量。
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回形针、瓜子、开心果、纽扣、药片等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掂量、感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事例,初步建立 1克的质量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1克很轻很轻的质量意识,从而让1克的质量概念逐渐清晰、深刻。
)师:同学们举例说出了这么多重约 1克的物体。
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
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
(学生掂量并感受)师:估一估一个鸡蛋的质量,开始学生可能胡乱猜,不用加以肯定或否定,让最接近的说说你是怎样猜的,后让其它的学生再按照他的方法掂一掂,此时准确率比原先应该高许多)介绍估重高手,想不想再来估一次,估估我们的数学书(高了低了)下面请你把自己带来的物品让你的同桌掂一掂,不要看说明,你也像老师一样说多了,少了,猜到接近就可以了,最后告诉到底是几克。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性的掂量、猜测活动,巩固学生对较轻质量的认识,为学生估计生活中的物品的质量做了知识的储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的主动,积极性很高,充满喜悦之情。
)5、称物品的质量师:我们桌上都有一袋盐,估估这袋盐的质量。
生:500克。
师:怎么这么准?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说明,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生:1000克。
(板书1000克)6、认识“千克”师:如果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合适吗?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一个盘秤。
我简介盘秤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将两袋盐放入塑料袋,用盘秤称出质量为1千克。
(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我让同桌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书包有多重吗?验证背一背的游戏,估一估你同桌的体重,称两个(一胖一瘦)在此之间,那每个小朋友到底有多重,有兴趣的我们课后在称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和称量两袋食盐的质量,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7、认识1000克=1千克师:现在樱桃与菠萝正在争吵,请同学们来评评理。
(多媒体播放课件:一个樱桃重 1克,一个菠萝重1千克,樱桃与菠萝争吵:1000个樱桃冲着菠萝说:“我们个多,我们比你重”;1千克的菠萝冲着樱桃说:“我个大,我比你们重”。
)师:你们说一说 1000个樱桃和一个菠萝到底谁重?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菠萝重,有的说是樱桃重,还有的说是一样重。
师:我们来称一称,继续播放课件: 1000个樱桃上到天平的左盘,1个菠萝跳到天平的右盘,来回几次摇晃后到达平衡。
你发现了什么?生: 1000个樱桃和一个菠萝一样重。
(1000个1克和1千克相等)师:我们已经知道两袋盐的重量是500+500=1000(克),现在又知道了1000个1克和1千克相等。
也就是说 1000克=1千克(补充“=”注意读法),还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教师投影演示,并让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和称量两袋食盐的质量,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又通过评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认识更加深刻,清晰而又牢固地建立了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三、应用拓展、内化新知1、认识常用的盘秤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秤,也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你还见过哪几种秤?说给大家听一听。
(大屏幕出示各种秤)2、学会用秤称物品(练习读取盘秤上的数值)请你称一称你从家里带来的物品,看有多重?出示盘秤。
(介绍用法)。
请各小组互相合作。
)3、培养估测意识( 1)先称1 千克的苹果数一数有几个,再估出3千克的苹果,称一称,看估得准不准。
( 2)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合适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秤,并学会读取盘秤上的数,正确检验学生的估计结果,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构建层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表示物体的质量用克,什么情况下用千克?板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称比较轻的物品德重量,常用克做单位。
称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1千克=1000克[反思]:这是一堂克和千克的新授课。
整堂课以“感受生活化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亲力亲为,亲手实践,重视实干、实效、实在、实际。
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
设计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导入来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再以学生天天都能接触的实物入手,称重量、掂重量,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整个教学活动还突出学生的亲手实践。
从1克到1000克的逐一认识,都是有学生实实在在的经历和自我感受,掂一掂、拎一拎、称一称,这样的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学知识,而是我们为学生提供得一片天地,能让孩子的心灵在指尖舞动,让他们尽显思维,对这些数学知识有最深刻的了解。
在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一些有层次性、过渡性的题目,由简到难,增加对比度,并和学过的知识融汇贯通,达到传授新知(克和千克的认识)、巩固旧知(长度单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