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用意?
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文中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3.文中以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比意味着什么呢?
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B选项中《绿色蝈蝈》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选B。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陋室铭》【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3】
《陋室铭》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论证“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出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2.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
文中先以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再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最后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
文中分别将菊、牡丹和莲比喻为隐士、富贵者和君子,十分贴切。
3.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爱莲说》
1.第一段以议论开头,有什么作用?
作者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作者写陶渊明爱菊,正是对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扬。
《爱莲说》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为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17】
《爱莲说》
1.蕃(fán):多。
2.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淤(yū)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4.染:沾染(污秽)。
5.濯(zhuó:洗涤。清涟,
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Leabharlann Baidu里指清水。
7.妖:美丽而不端庄。
8.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全篇仅10句话,119个字,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等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因此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爱莲说》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它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2)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香远益清)
3.形容词作使动词
(1)乱:使……受到扰乱。(无丝竹之乱耳)
(2)劳:使……感到劳累。(无案牍之劳形)
重点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者也,古汉语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之一)
斯是陋室。(是,判断动词)
2.倒装句
何陋之有?(强调宾语“何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1.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虚词
《陋室铭》
1.斯:指示代词,这。(斯是陋室)
2.惟:只。(惟吾德馨)
《爱莲说》
1.独:仅,只。(晋陶渊明独爱菊)
2.焉:助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7)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8)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
(9)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马致远在《灭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刚西下,”;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是离愁”
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而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淡定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特点之二:韵美。通阅全文,给人一种一唱一和的感觉。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琅琅上口,通篇9句话一韵到底。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这种参差的句式,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在听觉上给人美妙的音乐感。
特点之三:意长。文毕意不尽,余味绵长。作者长期以来深悟宦海的起落沉浮,以陋室为爆发点,思如泉涌,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但其主旨如音乐般曲尽而余音绕梁。结尾一个问号,更留给人们一个丰富的想像空间。孔子的话是以一种反诘的修辞方法间接肯定,不是作者直接的肯定,孔子的说法就是绝对地正确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文章的意长缘自文章的意境与张力。
把握重点
《陋室铭》
1.文章开篇有何特点?文中哪个词统领全篇?
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
2.试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文中的含义。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年)擢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亭亭玉立。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17】
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亍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不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事亰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亰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丌陋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5、6】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代表作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2.(2015•浙江杭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和选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
B.《丑小鸭》《绿色蝈蝈》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3.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噫!菊之爱)
古今异义
《陋室铭》
1.鸿
古义:大,渊博。(谈笑有鸿儒)
今义:鸿雁,书信。
2.形
古义:形体,身体。(无案牍之劳形)
今义:形状,形体。
《爱莲说》
1.植
古义:树立。(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今义:种植。
2.鲜
古义:很少,稀。(陶后鲜有闻)
今义:新鲜。
C.我们学过的小说中又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D.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同为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解析: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1-6题为直接默写,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7、8、9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句子。平时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1)风正一帆悬(2)千里共婵娟(3)后天下之乐而乐(4)落红不是无情物(5)生子当如孙仲谋(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8)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断肠人在天涯剪不断,理还乱。
3.省略句
省略主语
濯清涟而不妖(省略主语“莲”)
成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考题例析
1.(2015•山西中考)默写。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3)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当时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这下可气坏了策知县,便令人把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至一间半,刘禹锡又据此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7】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令搬到一间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一词多义
之
1.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3.助词,可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名:出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蔓:长枝蔓;枝:生枝杈。(不蔓不枝)
2.形容词作动词
(1)灵:显灵,有灵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16】
《爱莲说》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小品文。通过对莲可贵品质的赞美,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理清结构
《陋室铭》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爱莲说》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写作特色
《陋室铭》
1.本文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
在短短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排比、对偶、白描、用典、引言等手法,而且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陋室铭》
1.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3.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金经:指佛经。
6.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
7.案牍(dú):公事文书。
2.将散文特点与诗化语言相结合是本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也是一种创新。使得文章充满着理性而又不失其飞扬的文采,读来尤如行云流水般轻巧却又不失回味之隽永。
特点之一:字精。用字精至极点,多一字,若画蛇添足;少一字,如群龙无首。全文仅81字,高度概括了陋室与德馨,并能在81个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而且很多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步运用多种方法。说“精”实不为过。
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文中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3.文中以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比意味着什么呢?
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B选项中《绿色蝈蝈》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选B。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陋室铭》【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3】
《陋室铭》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论证“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出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2.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
文中先以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再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最后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
文中分别将菊、牡丹和莲比喻为隐士、富贵者和君子,十分贴切。
3.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爱莲说》
1.第一段以议论开头,有什么作用?
作者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作者写陶渊明爱菊,正是对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扬。
《爱莲说》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为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17】
《爱莲说》
1.蕃(fán):多。
2.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淤(yū)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4.染:沾染(污秽)。
5.濯(zhuó:洗涤。清涟,
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Leabharlann Baidu里指清水。
7.妖:美丽而不端庄。
8.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全篇仅10句话,119个字,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等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因此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爱莲说》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它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2)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香远益清)
3.形容词作使动词
(1)乱:使……受到扰乱。(无丝竹之乱耳)
(2)劳:使……感到劳累。(无案牍之劳形)
重点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者也,古汉语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之一)
斯是陋室。(是,判断动词)
2.倒装句
何陋之有?(强调宾语“何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1.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虚词
《陋室铭》
1.斯:指示代词,这。(斯是陋室)
2.惟:只。(惟吾德馨)
《爱莲说》
1.独:仅,只。(晋陶渊明独爱菊)
2.焉:助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7)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8)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
(9)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马致远在《灭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刚西下,”;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是离愁”
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而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淡定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特点之二:韵美。通阅全文,给人一种一唱一和的感觉。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琅琅上口,通篇9句话一韵到底。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这种参差的句式,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在听觉上给人美妙的音乐感。
特点之三:意长。文毕意不尽,余味绵长。作者长期以来深悟宦海的起落沉浮,以陋室为爆发点,思如泉涌,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但其主旨如音乐般曲尽而余音绕梁。结尾一个问号,更留给人们一个丰富的想像空间。孔子的话是以一种反诘的修辞方法间接肯定,不是作者直接的肯定,孔子的说法就是绝对地正确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文章的意长缘自文章的意境与张力。
把握重点
《陋室铭》
1.文章开篇有何特点?文中哪个词统领全篇?
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
2.试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文中的含义。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年)擢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亭亭玉立。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17】
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亍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不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事亰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亰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丌陋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5、6】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代表作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2.(2015•浙江杭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和选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
B.《丑小鸭》《绿色蝈蝈》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3.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噫!菊之爱)
古今异义
《陋室铭》
1.鸿
古义:大,渊博。(谈笑有鸿儒)
今义:鸿雁,书信。
2.形
古义:形体,身体。(无案牍之劳形)
今义:形状,形体。
《爱莲说》
1.植
古义:树立。(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今义:种植。
2.鲜
古义:很少,稀。(陶后鲜有闻)
今义:新鲜。
C.我们学过的小说中又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D.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同为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解析: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1-6题为直接默写,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7、8、9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句子。平时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1)风正一帆悬(2)千里共婵娟(3)后天下之乐而乐(4)落红不是无情物(5)生子当如孙仲谋(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8)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断肠人在天涯剪不断,理还乱。
3.省略句
省略主语
濯清涟而不妖(省略主语“莲”)
成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考题例析
1.(2015•山西中考)默写。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3)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当时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这下可气坏了策知县,便令人把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至一间半,刘禹锡又据此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7】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令搬到一间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一词多义
之
1.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3.助词,可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名:出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蔓:长枝蔓;枝:生枝杈。(不蔓不枝)
2.形容词作动词
(1)灵:显灵,有灵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ppt16】
《爱莲说》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小品文。通过对莲可贵品质的赞美,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理清结构
《陋室铭》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爱莲说》
初中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讲解与梳理运用
写作特色
《陋室铭》
1.本文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
在短短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排比、对偶、白描、用典、引言等手法,而且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陋室铭》
1.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3.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金经:指佛经。
6.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
7.案牍(dú):公事文书。
2.将散文特点与诗化语言相结合是本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也是一种创新。使得文章充满着理性而又不失其飞扬的文采,读来尤如行云流水般轻巧却又不失回味之隽永。
特点之一:字精。用字精至极点,多一字,若画蛇添足;少一字,如群龙无首。全文仅81字,高度概括了陋室与德馨,并能在81个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而且很多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步运用多种方法。说“精”实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