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之识人法

合集下载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治理山西期间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识人之术,被誉为“曾氏四条识人之术”。

这四条识人之术包括:审时度势、明辨是非、善于用人、明辨才能。

下面分别对这四条识人之术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审时度势。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会有所变化,所以在识人时要善于审时度势。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变革,才能在政治、军事和社会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因此,在识人时,曾国藩注重观察一个人是否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是否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

其次是明辨是非。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是识别其价值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他强调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来判断其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在识人时,曾国藩注重观察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是否遵守道义和法律,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第三是善于用人。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是识别其价值和潜力的关键。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才能和能力,才能在工作和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在识人时,曾国藩注重观察一个人是否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是否具备领导和管理他人的能力。

最后是明辨才能。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必须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和职责相匹配。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和发展。

在识人时,曾国藩注重观察一个人是否具备适应岗位和职责的能力和经验,是否具备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总结起来,曾国藩的四条识人之术是一套全面科学的识人方法。

在识人时,我们应当审时度势,明辨是非,善于用人,明辨才能。

只有通过这些准则,才能更好地识别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在工作和事业中找到合适的人才,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教您识人的“五看”秘诀

教您识人的“五看”秘诀

一、【如何“识人”】那么如何看清楚一个人?如何分辨好坏?曾国藩可谓是国学大师,他曾经说过这么一段,教我们识人: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正邪看眼色,夭寿看脚踵,若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

真是精辟绝伦,你看:“功名看器宇”,说看一个人未来的功名如何,你要看他的器和宇,器是什么?是眼界,所谓眼界决定境界;宇是什么?宇是心胸肚量。

一个人有了境界,又兼具宽阔的心胸和海纳百川的肚量,这人的功名还远吗?再来看: “事业看精神”。

说是这个人事业成不成功,要看他的精神你看一个时刻精神饱满,敬业有恒心的人,事业有没有未来?如何分别好人和恶人呢?“正邪看眼色”,一个眼神飘忽,说话眼珠子转动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正人君子,而眼神时刻清朗正气,稳定直视的人,必然心无愧疚,是善人。

“夭寿看脚踵”,这是看什么? 脚跟子大不大,走路不稳会折寿?(笑)这里“夭寿”不单指的是健康长寿,包含平安稳健。

我们举一个生动的例子:大象行走,是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是不是给人感觉厚重老实?大象是陆地上哺乳动物中活的最长的,意外死亡率也很低。

再有,您有去池边喂过龟与鲤鱼吗?想象一下,你丢一把食物,那些汹涌活跃的锦鲤是不是争抢翻腾?他们活多少岁?那旁边岸上的龟,你丢个食物下去,他慢悠悠叼走,迟来的,你可能还多丢一点喂他,然后他也慢慢的吃。

这些龟活多久?最后我们来看:“若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 这句话说的比较明白,一个人思维逻辑是否缜密,从他说的话就能够听出来。

假如这个人说话颠三倒四,那说明他自己还没想明白。

他自己都没想明白,怎么能委以重任呢?对于看人的好坏,《论语》中也有这么一句话: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或者喜爱,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再来评判他。

深一层的含义是,君子应当明辨是非,不从众。

用一个经典的故事来说:康熙晚年没有立太子,众位阿哥明争暗斗,其中就有一个“八贤王”八阿哥,经营的一手好人脉,朝野上下都说他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人心所向,大多数人都站在他那一边。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是指被誉为“古代识人之典范”的八位历史名人所创造出来的识人方法,他们分别是:
1、老子:“识人之道,观其志。

”老子认为,要识人,首先应观察一个人的志向,如果他的志向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孟子:“识人之道,观其行。

”孟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并尽自己的本分,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3、庄子:“识人之道,观其心。

”庄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他的内心是纯洁的,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4、孔子:“识人之道,观其言。

”孔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如果他的言行举止得体,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5、韩非子:“识人之道,观其情。

”韩非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如果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6、墨子:“识人之道,观其事。

”墨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如果他能够做到务实利他,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7、荀子:“识人之道,观其衣。

”荀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穿着,如果他的衣着朴素而整洁,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8、魏文帝:“识人之道,观其赏。

”魏文帝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赏罚,如果他的惩罚刚正不阿,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孔子识人的三个方法

孔子识人的三个方法

孔子识人的三个方法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圣人,他有着非常独特和深刻的人际关系观。

在他的著作《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识人的三个方法的阐述。

这三个方法是:观察言谈举止、观察朋友的朋友、通过测试来辨别。

首先,孔子认为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了解他品质和能力的重要方法。

孔子强调言谈的重要性,对于举止和言辞都有严格的要求。

他说:“君子言不必信,义不必举,人行中庸。

”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言辞应当真实可信,符合道德准则,而且行为应该有中庸之道。

而不合适的言谈和举止则可能意味着这个人的品质和个性值得怀疑。

其次,孔子强调朋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间接地表达出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

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当通过观察他的朋友的朋友来了解他的品质和行为。

如果一个人有许多优秀和道德高尚的朋友,那么很可能他本人也具备着优秀的品质。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品质低劣的人,那么很可能他本人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孔子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朋友是他们的道德和品质的一个反映。

最后,孔子认为通过测试来辨别一个人的真实品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他曾问学生们:“有力于行,有力于学,干净利索,正直诚实,虽然好事少,应当与人交?”这个问题意味着一个人要具备行动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表现得干净利索、正直诚实。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符合这些要求,那么他就值得与人交往。

孔子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在实际行动和学习中的表现,可以了解他的能力和道德品质。

通过这三个方法,孔子试图揭示一个人的真实品质和能力,以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的方法虽然简单却非常实用,可以帮助人们识别真正值得信赖和交往的人。

在当今社会,这些方法依然适用,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交往那些优秀的人。

总结起来,孔子识人的三个方法,分别是观察言谈举止、观察朋友的朋友以及通过测试来辨别。

这三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方法不仅在古代适用,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曾国藩十二个识人方法

曾国藩十二个识人方法

曾国藩十二个识人方法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被誉为“平定回部的功臣”和“治理河南的能臣”。

曾国藩在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策略和方法,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识人”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曾国藩的十二个识人方法,并探讨它们对今天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启示。

1.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本心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本性和本心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他的行为和情绪。

所以,他总是尝试着了解一个人的本心,以便更好地评估他的品德和潜力。

2.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为人处世的态度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品德和性格。

因此,他总是尝试着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为人处世。

3.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所处的环境和境遇曾国藩认为,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境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和性格。

因此,他总是尝试着了解一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性格和潜力。

4.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所学和所能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可以反映出他的潜力和素质。

因此,他总是尝试着了解一个人的学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评估他的潜力和能力。

5.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是否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可以反映出他的品德和素质。

因此,他总是尝试着观察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评估他的品德和素质。

6.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是否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可以反映出他的品德和素质。

因此,他总是尝试着观察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品德和素质。

7.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是否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心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心,可以反映出他的潜力和能力。

因此,他总是尝试着观察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评估他的潜力和能力。

8. 识人之术在于看其是否有忍耐力和毅力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忍耐力和毅力,可以反映出他的品德和素质。

罕见的识人之术!

罕见的识人之术!

许多人都感慨,识人太难,总是因为轻信他人,上当受骗,或者蒙受损失。

那么,如何识人呢?老祖宗已经为我们留下了精准的识人方法,告诉我们,只要实践这些道理,就能够明明白白做人,准确认识他人,不再因为识人产生损失。

第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这个方法,是曾国藩为我们留下来的,大意就是:看一个人,先看他的眼睛和鼻子,相貌堂堂的人,眼睛和鼻子都长得端正。

其次,要看一个人的嘴唇,因为,从他讲出来的话语,你能判断出他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

另外,识人,还要看他的气势,他表现出来的风貌,这些外在的东西,都能表面出来,他的本质是什么样的。

如果学会了这个功夫,那么,看人都不会走眼,都能够很快判断出来一个人的本性,明白他是一个君子,还是一个不可以深交的小人。

第二,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一个人的人品,在他穷困的时候,最能看出来!如果这个人虽然穷,却很有志气,并不愿意食嗟来之食,那么,这个人足以深交。

如果这个人虽然穷,却穷得没了尊严,没了自我,什么下贱的事情都愿意干,那么,他绝对不可以交往。

另外,还要观看一个人地位卑贱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

如果一个人身处最卑微的处境,却依然能够保持本心,愿意为他人做出奉献,那么,这种人,也是十分可交的,因为,他的本性是善良的、真诚的、无私的!第三,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这是庄子为我们留下来的智慧箴言,告诉给我们识人之术,即派他去很远的地方做事,观察他离开了大家以后,能不能忠诚。

或者让他在你眼皮子下做事,观察他是在伪装,还是在踏实做人。

或者呢,也可以让他在繁杂的环境当中,去主事,看他有没有那个能力。

当然了,也可以突然仓促地交给他一件事,看他有没有信用?通过这些测试的方法,都能有效地识人!“不识人,一世苦”!相信在读了这三个识人方法以后,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的!。

曾国藩9种识人之术

曾国藩9种识人之术

曾国藩9种识人之术
1.以貌取人:曾国藩认为相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因此他会通过观察对方的相貌来判断其为人之道和操守。

2. 观其言行:曾国藩认为言行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来了解其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水平。

3. 观其谈吐: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反映其文化素养和修养水平,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言语表达方式和词汇使用来了解其素养和水平。

4. 观其交友: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交友可以反映其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交友圈子来了解其为人品格。

5. 观其行为: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反映其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行为举止来了解其为人为官的能力和道德标准。

6. 观其交往: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交往可以反映其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对象来了解其为人为官的能力和道德标准。

7. 观其教育: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教育可以反映其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能力,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教育背景和学历来了解其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素养。

8. 观其才干: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才干可以反映其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素养,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工作经验和业绩来了解其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素养。

9. 观其信仰: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信仰可以反映其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他会通过对方的信仰背景和信仰理念来了解其为人为官的能力和道德标准。

国学大师曾仕强:看一个人的嘴唇,就会知道他是不是聪明人

国学大师曾仕强:看一个人的嘴唇,就会知道他是不是聪明人

国学⼤师曾仕强:看⼀个⼈的嘴唇,就会知道他是不是聪明⼈《清史稿》中记载着曾国藩说过的这样⼀句话:“尤知⼈,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见辄品⽬其材,悉当。

”曾国藩在识⼈、⽤⼈上很有成就,获得了很多⼈的⾼度评价,郭嵩焘评价他:“以美化教育⼈才为⼰任,⽽尤以知⼈名天下。

”恃才傲物的左宗棠也对他识⼈⽤⼈的能⼒⼗分赞赏,他认为曾国藩知⼈之明,谋国之忠,⾃愧不如元辅。

也正是因为过⼈的知⼈、⽤⼈能⼒,让曾国藩得以取得成就。

从古⾄今,历史证明了在识⼈⽤⼈⽅⾯有⾃⼰独到见解和诀窍的管理者,都会取得不凡的成就。

作为领导,不论是中国式管理还是西⽅式管理,能做到识⼈善任的领导者,在管理上便是成功的,事业也会⼀帆风顺。

邪正看眼⿐,聪明看嘴唇曾国藩有⾃⼰独到的看⼈诀窍,总结起来就是⼋个重点,如果可以掌握这⼋个重点,好好体会并参悟其中的含义,尝试将它们运⽤到你的⽇常⽣活中,你也能够洞察⼈⼼。

识⼈⽤⼈,有时只需对⽇常细节,多加留意。

看⼀个⼈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看他是邪是正,忠、奸是中国⼈长久以来看⼈最注重的⼀项。

如果对⽅与你对视时,眼神闪躲,飘忽不定,不敢正眼看你,多半是⼼虚的表现,证明这个⼈没有诚意,甚⾄是⼼术不正。

那,直勾勾地盯着你就是“正”了吗?不⼀定,如果对⽅⼀直盯着你,甚⾄是恶狠狠地瞪着你,则更需要⼩⼼提防,最好与他保持距离,敬⽽远之,⼩⼼被对⽅陷害拖下⽔。

同理,⿐梁也是如此。

如果⿐梁不正,则说明⼼不正。

⼝为出纳官,不嫌⼤。

所谓,嘴要⼤,才能吃四⽅。

⼝腔在五官中是⾮常重要的部分,嘴⼤的⼈⼀般较为豪放,性格坚毅,精⼒充沛,且愿意拼搏。

嘴唇厚的⼈往往⽐较忠厚,上唇可以掩住下唇的⼈⼤多⽐较实在,讲信⽤,为⼈处世会更加以诚相待。

⽽嘴唇薄的⼈,会让⼈觉得薄情,容易乱讲话,⼈也⽐较轻浮,容易因为祸从⼝出⽽得罪⼈,给⾃⼰树敌。

功名看⽓宇,事业看精神⼀个⼈有没有功名,事业是否成功,曾国藩认为要⽓概和精神。

⼈争⼀⼝⽓,佛争⼀炷⾹,额头饱满、⽓宇轩昂的⼈,往往很有信⼼,与⼈相处时,会⾃带⽓场可以将现场的所有⼈带动起来,带给周围⼈信⼼,也能⽀撑起整个场合,给⼈⽆所畏惧的⽓质,令⼈慑服。

曾国藩识人术

曾国藩识人术

曾国藩识人术曾国藩识人术——曾国藩相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四句话一:“广收”,即网罗人才范围一定要广,而且选拔人才还要有诚。

二:“慎用”,就是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谨慎地使用人才。

三:“勤教”,指对人才要经常地进行教导、培育、栽培。

四:“严绳”,是指用严明的制度、纪律、规章,以及奖惩的各种办法来使一个人才更加符合用人者的要求。

周文王“六征法”:一:“观诚”。

诚是诚实的诚,就是观察一个人是否诚信。

二:“考志”,就是通过言语来考察一个人是不是有志向。

三:“视中”,即通过声音和气息判定一个人内心是否有浮气。

四:“观色”,就是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表情。

五:“观隐”,这是最难的,即平常我们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

所以,传统相术把观察一个人的内心放到了最要紧的位置上。

六:“揆德”,看一个人道德情操。

中国古代此类记载非常多。

如《史记》记载刘邦去世前,想到吕后已经要代替刘氏天下,安排后事说“安刘氏者必( 周 )勃也”。

周勃虽然不善于言辞,但很忠诚,最后能够安定刘姓江山的,一定是他。

果然,后来陈平和周勃两个人联手平定诸吕之乱,稳定了汉朝的江山。

曾国藩识人之术,:人物心性才情变化的九大征状。

"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

"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

"这实际上就是九种识相之法。

观神识人,可以辨别他的忠奸贤肖;观精识人,可以看出他是否聪明;观筋识人,可以识出他的胆量;观骨识人,可以知道他的强弱;观气识人,可以发现他是否沉得住气,是否具有临危不乱的素质;观色识人,可以知道他的情绪状态,厚道之人,气色温和柔顺,勇敢之人,气色刚毅,聪明的人,气色豁达;观仪识人,可以识其修养高低,"端庄厚重是贵相";观容识人,可以识其内心品质;观言识人,可以判断其性格,所谓言为心声,性急之人,说话爽快;性柔之人,说话平缓。

曾国藩十大识人技巧

曾国藩十大识人技巧

曾国藩十大识人技巧曾国藩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官员、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家。

他在史书中被称为“曾侯乙”,以其深谋远虑和高超的治理能力在历史上留下了卓越的业绩。

曾国藩不但在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他的“识人择善,用人慎不误”的处事风格,更是颇有名气。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讨论“曾国藩十大识人技巧”。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曾国藩在训练自己的识人能力时,极为注重开发自己的感官,特别是眼睛和耳朵。

他常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身边的优秀之人,从而引导他们加入自己的团队。

二、认真分析身边的人物曾国藩在分析身边的人时,善于从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对人进行分析。

这使他能够迅速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在使用人才时更加得心应手。

三、重视团队精神曾国藩在使用人才时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他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和理念,寻求符合其要求的人才,通过团队精神的培养,不断地加强团队发展的实力。

四、对接触到的每一个人给予尊重曾国藩显然是一位十分尊重他人的人,他不仅会对自己的下属、同事等团队成员给予尊重,还会对所有接触到的人给予同等的待遇。

无论是进入国门办事的使节、还是偶然路过的行人,曾国藩都会以同样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五、追求真诚和诚信曾国藩在使用人才时是非常追求真诚和诚信的人,他认为一个人的诚信度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他往往要求人们要诚实,不欺瞒,把工作能力真实地呈现出来。

六、崇尚专业知识曾国藩非常崇尚专业知识,并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工作中胸有成竹。

他倾向于选拔那些在专业领域有卓越表现的人,并鼓励和赞赏那些不断学习的人。

七、关注人才的思维方式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习惯以及态度能够非常明确地表露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才干,他会密切关注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从中分析出该人的优势和缺陷。

曾国藩看人识人的方法

曾国藩看人识人的方法

曾国藩看人识人的方法
1. 观其言: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反映他的思想和性格。

因此,他会观察一个人的言辞是否得体、真实、诚恳,以及是否有逻辑和深度。

2. 观其行:除了言语,曾国藩也会观察一个人的行为。

他会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端正、稳重、有条理,以及是否有决心和毅力。

3. 观其神: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和能力。

因此,他会观察一个人的眼神、神态、气色等,以及是否有自信和决心。

4. 观其友: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朋友也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和能力。

因此,他会观察一个人的朋友是否有品德、有才能,以及是否与他志同道合。

5. 观其敌:除了朋友,曾国藩也会观察一个人的敌人。

他认为,一个人的敌人也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和能力。

因此,他会观察一个人的敌人是否有实力、有智慧,以及是否与他有仇怨。

总之,曾国藩的识人之术是一种综合的观察和分析方法,他会从多个方面观察一个人,以判断他的性格、能力和潜力。

这种方法虽然不是绝对准确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以及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1. 观其言行:即通过观察一个人说话和做事的方式来了解他的性格、品德和能力。

需要细心观察,不仅要看其外表,更要关注他的言辞、表情、身体语言等细节,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2. 见其交际: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社交行为来了解他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和背景。

需要留意他的交友圈子、聚会方式、话题重心,了解他的朋友、业务关系、政治关系等,从中了解其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3. 问其家庭:即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家庭情况来了解他的性格、背景和人生经历。

需要了解他的家庭成员、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从中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和了解他的价值观、情感和背景。

4. 辨其名人:即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名誉、声望和成就来了解他的能力、品德和文化素养。

需要了解他的职称、业绩、荣誉、名气等,从中判断他的能力、品德和文化素养。

诸葛亮识人术:谨记七句口诀,洞悉人心,看穿一个人的本质!

诸葛亮识人术:谨记七句口诀,洞悉人心,看穿一个人的本质!

诸葛亮识人术:谨记七句口诀,洞悉人心,看穿一个人的本质!人的一生,就是和各种人打交道的过程,虽然职业不同,但本质上对象都是人。

贵人相助,名师指路,可以让我们事业更进一步;小人陷害,背后使坏,往往让我们防不胜防。

怎么样透过面具,真实了解一个人的品性、才能,就非常重要。

诸葛亮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智慧的代表,察人识人有自己独有的秘诀,他认为,考察一个人,要从这七方面来看,屡试不爽,百发百中。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用是非之事来询问他,从而观察他的心智拿大是大非的事情来问他,看他在大事上是否是非分明,善恶分明,好坏分明。

凡是是非不分的人,绝不可以委以重任,因为这种人往往见风使舵,没有原则,关键时刻容易感触损人利己,有损国家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一些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人,能力越大,社会危害越大。

所以,一开始就要考察这个人的性格秉性,不然后期祸患无穷。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和他辩论一个问题,把他辨的没话说而激怒他,从而观察他应变的能力和本身的气度诸葛亮看来,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而要考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要用突然之语,把他激怒,看他的气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大才的人往往能够急中生智,在紧急状态下生出灵感智慧,使事态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用计谋来咨询他,从而观察他的学识想要考察对方的见识,就要对他提出各个层面的事情考察他,让他给出相应的应答对策,看他考虑问题是否长远,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识。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把灾祸劫难告诉他,从而观察他的勇气、胆识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挫折、祸患、失败,即使心里充满了恐惧,也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去客服困难,勇于一搏。

一个人,如果没有丧失勇气自信,那么他是不会被打倒的,他一直在成功的路上。

而一旦失去勇气,他就失去了所有。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用酒把他灌醉,从而观察他的品性。

(酒后吐真言)所谓酒品即人品,一个人喝醉后很容易看出他是什么样类型的人。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

曾国藩4条识人之术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治理江南地区时,总结出了一些识人之术,这些识人之术不仅适用于政治和军事领域,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曾国藩的四条识人之术。

第一条:观其言行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和品德。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从中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品德。

如果对方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如果对方言行粗鲁,不讲礼貌,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粗鄙无礼的人。

第二条:听其言语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和态度。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听对方的言语,从中了解对方的思想和态度。

如果对方言语清晰、有条理,表达得恰当,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思维敏捷、有见识的人;如果对方言语含糊、不清晰,表达得不恰当,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思维迟钝、不够敏捷的人。

第三条:看其交友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交友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和品德。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交友情况,从中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品德。

如果对方的交友广泛,朋友众多,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待人友善、性格开朗的人;如果对方的交友圈子狭窄,朋友不多,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的人。

第四条:察其为人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可以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修养。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为人处世,从中了解对方的品德和修养。

如果对方为人正直、诚实守信,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如果对方为人虚伪、不诚实,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品德低下、没有修养的人。

曾国藩的四条识人之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识人之术,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老祖宗留下的六条识人术

老祖宗留下的六条识人术

老祖宗留下的六条识人术
老祖宗留下的六条识人术如下:
1.期之以急而观其信:在局势紧张,事态急迫的情况下与其相约,看他是否
言必行、行必果,从而验证他是否守信。

2.期之以利而观其欲:用钱财利益来对其进行考验,看他为私而贪还是毫不
动心,从而验证他有没有私欲。

3.期之以难而观其守:让其处身于危难之中,从而观察他的立场是否变化,
气节是否丧失,从而验证他有没有做人的操守。

4.待之以酒而观其品:酒能让人情绪失控,狂放不羁,与其把酒言欢,推杯
换盏,看他酒后如何自持,能不能控制丑行,从而验证他的人品。

5.待之以敬而观其性:人性通常好言好语听得入耳,听到奉承之言容易乐而
忘形,对其曲意逢迎,看其是骄傲自大还是谦虚谨慎,从而验证他的真实性情。

6.待之以轻而观其德:君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故意对其看轻慢
待,观察他是心生怨气还是看淡得失,从而验证他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怀。

老祖宗的这2句识人口诀,经典实用,教你准确看人

老祖宗的这2句识人口诀,经典实用,教你准确看人

老祖宗的这2句识人口诀,经典实用,教你准确看人记住老祖宗的这2句识人术口诀,教你看透人心,一看一个准老子《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物志·序》则说:“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

由此可见,能够知己知彼、知人善任,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特别对于领导等管理者来说,识人、知人是第一要务。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很会用人。

一个只会用自己的人,一辈子做不了大的事情。

一个人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事情,都是很小琐碎的事情;只要稍微大一点,你就必须要透过很多的人,彼此合作,你才有办法!”这一点就是刘邦和项羽之间最大区别,也决定了2人的最终成败。

正如刘邦所说:“韩信、张良、萧何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

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是他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取“会用人”,但正确用人的前提是“会识人”。

如何学习识人技巧呢?就应该多学习借鉴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这2句#识人术#口诀,非常经典,可以帮你看人八九不离十。

记住老祖宗的这2句口诀,教你一分钟识人,一看一个准!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学习!1、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释义: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内心,便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

首先看“心者貌之根”,这句话代表老祖宗也认可“相由心生”的说法。

至于说如何正确以貌取人,我们还要借鉴其他识人术口诀。

比如,曾国藩说:“神正则人正,神邪则人奸”,《菜根谭》中说:遇到表情阴沉、沉默寡言的人,千万不要对他推心置腹表露内心;遇到满脸怒气自以为是的人,在他面前就要小心提防不多说话。

人到四十岁就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因为人的相貌会随着心灵的变化而变化,你的长相就是你灵魂的模样。

大智慧者必面色谦和,大善者必面色宽容,大骄傲者往往面色谦逊平和。

有巨大成就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等等。

曾国藩识人四法

曾国藩识人四法

曾国藩识人四法曾国藩,清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其执政严明、勤政爱民、开创新政而著称于世。

在他长达44年的官场生涯中,曾国藩通过对人才的挖掘、选拔和培养,为清朝政治、军事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识人四法”更是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

曾国藩在《曾国藩全集》中详细论述了自己识人四法,这四法是:格物致知、明辨诚伪、知人善任、作为范例。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曾国藩的识人四法。

首先是“格物致知”。

曾国藩提出,要想识人任用,首先要明了世事规律,了解人性原理,只有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才能深刻理解人的行为、动机和本性。

只有掌握了实质性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到以德服人,取信于人,从而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其次是“明辨诚伪”。

曾国藩认为,识人任用首要的是诚信。

只有明辨诚伪,才能避免被表象所蒙蔽,从而看清一个人的实质和品行。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真假、善恶,要把握住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态度和品行,避免被表面的虚伪所迷惑,要以真正的优秀和踏实的品德为标准。

第三是“知人善任”。

曾国藩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才能准确判断其人才和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任用对的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发现和挖掘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合适地把人放在合适的职位上,发挥其所长,才能实现人尽其才,事事顺利。

最后是“作为范例”。

曾国藩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做一个模范,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他人。

只有自己率先垂范,才能树立榜样,让他人心服口服,努力跟随,达到“上行下效”的目的。

曾国藩自己一生严格要求自己,恪守廉洁正直、勤政爱民的原则,深得人民拥戴和尊敬,成为整个官场的楷模。

总的来说,曾国藩的“识人四法”是对人才选拔和人际关系处理的一套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体系,其实质是倡导诚信做人、用人唯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后人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来说,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如何识人

如何识人



心---如何识人
中国古圣贤识人观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
品德和能力是人才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德靠才来发挥,才靠 德来统帅。
子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度哉?” 孔子提出了识人的三步观察法:
第一步,视其所以,就是看他的日常言行,看他过去及现在不同境况下如 何行事。这是通过言行这一表现,形成直接印象。
四种性格的强项
热情待人 迅速做出抉择 热切表达自己的想法 快速执行 容易引人注意 高度控制,树立权威 调节和团结的角色 留意细节思考深刻 平静风暴的最佳人选 记录、制图、制表 枯燥的日常例行工作 分析疑难问题
领导不同性格的部属
友善亲切 强调和谐
资讯丰富 见闻广博 给予回应 表示理解
表现自信 强调行动
提供挑战 强调机会 确定范围 鼓励开创
陈述立场 加以鼓励
显示弹性 展现幽默 容易接近 共同分享 给予肯定 赞赏价值
互动倾听 平等争论
给予自主 奖励成果 强调理由 清晰目的 条理分明 计划步骤
强调卓越 诉诸原则
互设目标 协同信赖 行事公平 强调意义
事实数据 注重细节
系统支持 新旧关联 客观合理 前后一致
MBTI16种性格类型特征与咨询职业
INFJ
特征 探索意念、人际关系和物 质欲望的意义和它们的关 系。对别人有洞察力;尽 责,能够有条理地、果断 地去实践其理念
职业倾向 -宗教 -咨询服务 -教学/教导 -艺术 能够让其情感、智力或精 神发展的职业
MBTI16种性格类型特征与咨询职业
INFP
特征 理想主义者,忠于自己的 价值观及自己所重视的人。 有好奇心,快速判断事情 的可能与否;适应力强, 有弹性;往往能包容与自 己价值观没有抵触的所有 人。

识人是成事的关键3

识人是成事的关键3

识人是成事的关键
——认识方法荟萃(三)
一、国李悝识人5法
1、居视其所战亲,看他平常都与谁在一起
2、富视其所与,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
3、达视其所举,处于显赫时,看他如何选拔下手
4、窘视其所不为,处于困境时,看他操守如何
5、贪视其所不取,人在贪困潦倒时,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二、孔子“三步识人术”
1、视其所为:看对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一个生活社交圈的状况,是思想境界高低的“标尺”。

2、观其所由:看对方追求的是什么样的食物,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方式如何
3、察其所安:看对方的情感取向,看他“心安”或“情系”何处
三、孔子9种鉴别人才的方法
1、故君子远而观其忠
2、故君子近而观其敬
3、故君子烦而观其能
4、卒然问之而观其知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8、醉之以酒而观其测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四、从心理学角度识人
1、从人的言行看品德
2、从人的行为看思想
3、从人的做事看内心
4、从人的眼神看心术
5、从人的谈吐看知识
6、从人的表现看内涵
7、从人的性格看修养
8、从人的业绩看能力
9、从人的对手看身手
10、从人的朋友看为人
11、从人的历史看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

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

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1)喜。

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乐。

验其癖性爱好,不玩物丧志。

(3)怒。

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惧。

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

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

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

孟子: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1)居视其所亲。

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

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视其所与。

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3)达视其所举。

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

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4)穷视其所不为。

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

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5)贫视其所不取。

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即将其灌醉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即用物质利益引诱他,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托给他办一些事,看他是否讲信用。

诸葛亮心书七问夫人之性,莫难察焉,善恶既殊,情貌不一。

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4、司马光《资治通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为善者,善无不至;挟才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比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为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矣,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这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于颠覆者多矣。

凡用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5、《人物志》刘邵关于性格:厉直刚毅,才在矫正,失在激讦;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地多疑。

6、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两个考核人的标准:八观:(1)在一个人通达、过着很顺利的日子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

(2)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

(3)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

(4)在他听取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

(5)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好和嗜癖。

(6)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

(7)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

(8)当他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1)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开放。

(2)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

(3)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

(4)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

(5)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6)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六戚四隐:所谓“六戚四隐”的标准就是:鉴定一个人的品质,除了要有以上标准之外,还要听取他六类亲戚、四种接近他的人对他所作的评价。

六类亲戚是:父、母、兄、弟、妻、子;四类接近他的人是:朋友、老相识或同事、乡亲和邻居。

这些人代表了他不同时间、生活侧面和生活空间内对他最为熟悉的群体,所发表的看法和见解也必然是最为客观和全面而公正的。

所以,要全面的考察一个人,不但要能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能够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高尚、不论是邪恶阴险还是正派善良都将一一明察而不会有丝毫的疏漏。

这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能知人的道理。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1、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2、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

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3、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

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4、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

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5、止则观其所好。

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6、习则观其所言。

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

等相处得久了,再听听他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一致,跟当初的差别越大,人品越不好!7 、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穷没关系,穷人不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本质好。

8、贱则观其所不为。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特好。

1、喜则以验其守,让人高兴来检验他的操守;2、乐之以验其僻,让人愉快来检验他是否邪僻;3、怒之以验其节,让人发怒来检验他的节制能力;4、惧之以验其持,让人害怕来检验他是否保持气节;5、哀之以验其人,让人悲哀来检验他是否有仁爱之心;6、苦之以验其志。

让人痛苦来检验他是否意志坚强。

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孔子识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7、“八验”---庄子1、远使之以观其忠。

把一个人派到很远的地方,做一件很小的事,看他能不能做到位,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忠诚度。

2、近使之以观其敬。

把下属放在身边工作,工作之外相处多一点,看他对你是不是够尊敬,以此来考察他的自我定位。

让下属明白,跟领导的关系再好,该尊敬还要尊敬,工作还要做到位。

下属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3、烦使之以观其能。

领导不断地给下属压担子,看他的能力倾向。

作为员工应该记住,领导在提拔你之前,一定会不断给你加压。

这时候你需要做两件事:第一,能做的就做,做不到的,要如实跟领导说。

领导是故意让你做不到,看看你做不到时是不是主动说。

你明明做不到还承诺,说明你虚伪。

第二,如果你做不了,要当面跟领导说,我做不了这么多。

不能当面跟领导说“好,好,好”,背后发牢骚,你这叫“两面三刀”。

所以当领导反复给你压担子时,能做几件是几件,实在做不完的,要坦荡跟领导说“我能力有限,做不完”,而且永远不要发牢骚。

4、猝然问焉以观其智。

突然问下属一个问题,看他的反应速度、智谋、思想的成熟程度和工作能力。

突然发问,下属没有时间准备,依此来看这个人的水平。

5、急与之期以观其信。

突然约会,看一个人的信誉。

突然的约会不要随便答应,如果你在约定的时间根本到不了还爽快地答应人家,说明你信誉不好。

6、醉之以酒以观其性。

一个人喝醉之后,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如果醉酒之后的行为跟清醒时差别很大,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性格扭曲、心理阴暗,比较可怕,不能用。

7、杂之以处以观其色。

把下属放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看看他跟别人打交道的能力如何。

8、示之以利以观其廉。

给下属一点好处,看他是不是喜欢占便宜。

8、六韬选将识人八法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贤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湛湛而无诚者,有好谋而无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有诡激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而反易人者,有嗃嗃而反静悫者,有势虚形劣而出外无所不至,无所不遂者。

天下所贱,圣人所贵.凡人莫知,非有大明,不见其际.此士之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也。

"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9、战国时李构的“识人五法”。

第一,居视其所亲。

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

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

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视其所不为。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

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则不可重用;10、曾国藩相术口诀:观其貌: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一、曾国藩四条识人术:1、才不足则多谋;2、识不足则多虑;3、威不足则多怒;4、信不足则多言;二、小人识别:1、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

2、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人而深思。

3、小心者,从其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三、君子与小人的对比:1、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则难忘。

3、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

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

四、君子、小人十大区别:一、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