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评估管理规定修订版

合集下载

RFI与RFQ管理规定

RFI与RFQ管理规定

XXXXXXXX有限公司RFI和RFQ管理规定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XXXX有限公司发布RFI和RFQ管理规定1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客户的RFI、RFQ管理业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项目管理程序》《产品开发控制程序》3定义3.1需求文件包:包括RFI、RFQ的需求资料。

其媒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传真、电子邮件、商务函件等等。

3.2《报价BOM》: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的物料清单,包含物料名称、规格及价格信息。

该表单需尽可能详细。

3.3RFI:Request For Information咨询要求书3.4RFQ:Request For Quotations 报价要求书3.5OA: Office Automation协同办公系统3.6NPV: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3.7《设计方案》:包含技术方案说明、外观式样、性能指标、开发周期、安全法律法规评估。

3.8平台方案:在公司现有平台按要求调整制定出的产品方案。

3.9新方案:公司没有产品平台,新制定的产品方案。

3.10预招标:在RFQ阶段寻找目标供应商和我公司一起应对车厂的RFQ工作,所进行的招标。

4职责4.1RFI职责4.1.1市场部门(国际事业部、国内OEM事业部):负责接收、反馈客户的信息及需求,跟进并反馈客户审核结果。

4.1.2技术中心:系统开发部负责RFI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客户需求分析、产品方案设计,组织技术专家做方案评审。

4.1.3工程部:客户有需要时,负责按产品方案对制造、工艺能力及制造成本进行评估。

4.1.4质量管理部:客户有需要时,负责对客户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成本进行评估。

反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规定

反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规定

反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规定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反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建立有效的客户风险管理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风险是指洗钱风险,即因未能遵循反洗钱法律法规或监管要求,客户尽职调查措施薄弱,未能觉察或报告涉嫌洗钱的行为而卷入洗钱案件所带来的各类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

第三条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评定是指机构根据客户身份、风险等级分类标准,对客户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目的是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识别和监控措施,切实防范洗钱风险。

第四条客户风险等级评定的范围包括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

第五条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审慎性原则。

客户风险等级评定对防范洗钱风险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了解客户,提高对客户身份的识别能力,严谨地进行客户风险等级评定。

(二)风险相当原则。

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科学配置反洗钱资源,在洗钱风风险较高的领域应当采取强化反洗钱措施,在洗钱风险较低的领域可以采取简化反洗钱措施。

(三)全面性原则。

应全面考虑客户及地域、业务、行业(职业)等方面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为每一位客户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四)同一性原则。

应建立合理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流程,引导不同不同条线(部门)参与客户风险评估工作,最终确定同一客户唯一的风险等级。

(五)动态管理原则。

应定期或不定期故居客户尽职调查情况,及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及风控措施,确保客户风险等级符合实际情况。

(六)自主管理原则。

经评估认定后,认定自行确定的风险评估标准或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不低于《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风险分类管理指引》或其中某项要求的,可作出不遵循《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或其中某项要求决定,但应书面记录评估论证的方法、过程及结论,以备核查。

银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银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银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银行(以下简称“本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贷款质量,提升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本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零售客户信用评级活动的各分支机构及其评级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零售客户信用评级是指本行以调查核实的客户信息和资料为依据,综合评价客户风险状况,并据以对客户的信用度作出的等级评定。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零第五条 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应遵循“实事求是、统一标准、定期评估、动态管理” 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指客户经理应认真收集并核实被评级对象的职业、收入、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资料及信息,充分评估客户信用风险状况。

“统一标准”是指全行采用统一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参数标准开展评级工作。

“定期评估”是指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信用评级结果进行重检。

“动态管理”是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客户信用评级参数。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客户经理是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收集评级对象的职业、收入、贷款用途、担保情况、联系方式等资料及信息,并对资料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合规性负责。

第七条分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对分行范围内零售客户信用评级进行专项检查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

第八条分行零售银行部负责分行范围内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评价和信息反馈。

第九条总行风险管理部职责(一)负责制定、修改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及办法;(二)负责独立开展对分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的专项检查工作,指导和监督全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工作,评价分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总体情况;(三)负责对零售客户信用评级模板/模型进行验证和维护;(四)负责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培训工作;(五)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其他工作。

第十条总行零售银行部职责(一)负责协助总行风险管理部拟订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及办法;(二)负责协助总行风险管理部开发与修订零售客户信用评级模板/模型;(三)负责协助总行风险管理部监督和检查分行零售客户信用评级工作;(四)负责协助总行风险管理部开展零售客户信用评级的培训工作。

(全新版)客服部末位淘汰管理规章

(全新版)客服部末位淘汰管理规章

(全新版)客服部末位淘汰管理规章一、总则1.1 目的为确保客服部服务质量,提高客服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管理规章。

本规章采用末位淘汰制,对客服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以激发团队活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1.2 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我公司客服部所有在职员工。

1.3 执行时间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评估机制2.1 评估周期客服人员的绩效评估周期为每月一次。

2.2 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为四大类: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团队协作、成长与进步。

每类指标设有一定的分值,具体如下:- 业务能力:30分- 服务态度:30分- 团队协作:20分- 成长与进步:20分2.3 评估方式评估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客户满意度调查、同事评价、上级评价等。

2.4 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以下)。

三、末位淘汰制度3.1 淘汰标准每月评估结果显示,排名末位的客服人员视为不合格。

3.2 淘汰流程1. 每月评估结束后,人力资源部根据评估结果公布淘汰名单。

2. 淘汰名单公布后,将对被淘汰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离职意向。

3. 如被淘汰人员同意离职,将与公司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如不同意,将根据公司规定进行调岗或培训。

4. 淘汰人员离职后,将根据公司招聘计划及时补充新员工。

3.3 淘汰后的培训与支持1. 对于淘汰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其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技巧。

2. 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鼓励淘汰人员参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3. 在淘汰人员重新回到岗位后,对其进行持续关注和指导,确保其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四、激励机制4.1 优秀员工奖励每月评估结果显示,排名前三的客服人员视为优秀员工,将获得一定的奖励。

4.2 晋升通道对于表现优秀的客服人员,公司将提供晋升通道,优先考虑担任管理岗位或重要岗位。

五、附则5.1 解释权本规章的解释权归我公司所有。

(完整版)客户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客户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客户分级管理制度客户分级管理制度是指一种用于管理和分类客户的制度,通过将客户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指标进行分类,从而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在这个制度中,通常会根据客户的价值、需求及忠诚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级。

客户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确保企业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级别,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追踪客户的特征和行为,进而为不同级别的客户提供相应程度的关怀和支持。

一个典型的客户分级管理制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客户分类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确定客户分类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客户的消费水平、购买频次、忠诚度、产品偏好以及潜在价值等。

2. 客户分级:根据客户分类标准,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常见的客户分级可以包括VIP客户、核心客户、潜力客户和一般客户等。

3. 客户维护策略:针对不同级别的客户,制定相应的维护策略。

对于高级别的客户,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定制化的产品、优先购买权以及更高的优惠折扣等。

对于一般客户,可以提供常规的客户支持和维护。

4. 资源分配:根据客户的级别,合理分配企业的资源,确保重要客户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支持。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销售、客户服务、营销活动和产品研发等。

5. 监测和评估:建立客户分级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客户进行评估和更新分类。

根据客户的行为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客户分级和相应的管理策略。

客户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从而提升销售额、降低营销成本,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举例来说,一个银行可以采用客户分级管理制度来管理他们的客户。

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消费习惯和理财需求等方面进行客户分级。

例如,高净值客户可以被归类为VIP客户,享受专属的理财顾问服务和高端金融产品。

普通客户则可以享受常规的银行服务和产品。

公司客户服务标准和客户体验管理制度

公司客户服务标准和客户体验管理制度

公司客户服务标准和客户体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公司客户服务水平,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涉及客户服务和客户体验的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客户服务标准第三条公司要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客户供应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第四条公司要建立健全客户服务标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要求在接到客户咨询、投诉或要求服务的电话、邮件、短信等沟通方式后,客户服务人员应尽快回复,供应解决方案或估计解决时间,并定时履行承诺。

2.专业礼貌待客:要求客户服务人员始终以友好、礼貌的态度接待客户,耐性倾听客户需求,并及时、准确地供应相关服务信息和帮忙。

3.乐观自动解决问题: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投诉和看法,客户服务人员应认真对待,自动找寻解决方案,并及时反馈给客户,确保问题得到妥当解决。

4.保护客户隐私:客户服务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公司相关隐私保护规定,保护客户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5.定期回访客户:为了解客户对公司服务的满意度和改进需求,公司要定期回访客户,听取和总结客户看法,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第五条公司要建立客户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设立客户服务监督员:公司要设立客户服务监督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客户服务质量评估:定期对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手记客户满意度信息,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3.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公司要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客户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仿佛问题再次发生。

4.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考核、奖惩等方式,对客户服务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的连续改进。

第三章客户体验管理第六条公司要乐观推动客户体验管理,不绝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七条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体验管理制度,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计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要依据客户需求不绝研发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确保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客户投诉管理考核制度范本

客户投诉管理考核制度范本

客户投诉管理考核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单位服务质量,有效改进服务工作,提升客户满意度,根据《客户投诉管理和考核办法》,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第二条本考核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各室、部、中心、局、公司、分公司,以及驻场专业化公司及外包服务方。

第三条本考核制度旨在对客户投诉处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客户投诉得到及时、合理解决,提高客户满意率。

二、考核指标第四条考核指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投诉处理及时性:投诉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响应和处理。

2. 投诉处理满意度:根据客户对投诉处理的反馈,评估处理结果是否符合客户期望。

3. 投诉处理流程规范性:投诉处理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有无违规操作。

4. 投诉处理有效性:投诉处理后,是否能够有效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投诉信息保密性: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是否妥善保管客户信息,防止泄露。

三、考核流程第五条考核周期:本考核制度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结束后对上一季度投诉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第六条考核程序:1. 投诉部门在考核周期结束后,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

2. 运营管理部对书面报告进行审核,结合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投诉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3.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优秀等级占比不低于50%。

4. 运营管理部将考核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对优秀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合格部门进行约谈和整改指导。

四、考核奖惩第七条奖励措施:1. 考核结果为优秀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

2. 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个人,给予一定的荣誉表彰和奖金奖励。

第八条惩罚措施:1. 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2. 整改期间,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

3. 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扣除相应奖金,并对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整。

五、附则第九条本考核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条本考核制度的解释权归运营管理部所有,如有争议,双方可协商解决。

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_规章制度_

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_规章制度_

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建立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体系,提升人身保险公司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人身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身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实施服务评价,建立“评价、查找、整改、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

第三条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评价。

服务评价应当覆盖人身保险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与客户的所有接触点。

(二)客户导向。

服务评价应当以客户感受为中心,对人身保险公司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持续改进。

服务评价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人身保险公司不断改善服务水平。

(四)客观透明。

服务评价应当考虑不同人身保险公司因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和服务地域导致的客观差异,评价过程公正、规范、科学,评价结果真实、客观、透明。

第四条服务评价工作由服务评价委员会统一组织、指导和协调。

服务评价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服务评价委员会接受中国保监会的管理和指导,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为服务评价委员会直接主管部门。

第五条服务评价委员会下设人身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专家委员会,负责满意度指数测评机制的制定、评估和修订。

第二章评价体系第六条开业满三个会计年度的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总公司,以及上述公司所辖的开业满三个会计年度的省级分公司、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应当参与服务评价。

第七条服务评价应当从影响服务质量的销售、承保、保全、理赔、咨询回访、投诉等环节,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全面评估。

第八条除特别说明外,服务评价应当覆盖人身保险公司所有个人业务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包括经公司授权委托提供销售或其他服务的第三方渠道。

第九条服务评价由人身保险公司在服务评价委员会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实施,覆盖总公司、省级分公司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两个层级。

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

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

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以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从而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客户风险评级是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行为历史等进行评估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级,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风险特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避免可能的风险事件发生,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

二、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的意义1. 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

客户风险评级可以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帮助金融机构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

2.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客户风险评级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3. 促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客户风险评级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增强其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的构建1. 风险评级标准的建立。

金融机构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行为历史等因素,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评级标准,明确评级规则、评级标准和评级指标。

2. 风险评级模型的建立。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特征和历史数据,建立风险评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风险评级流程的建立。

金融机构应明确风险评级的流程和程序,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处理、风险评估、评级结果生成、评级结果审核等环节,确保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风险评级管理的责任分工。

金融机构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客户风险评级管理中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监督评级过程的执行和结果的使用。

5. 风险评级结果的应用和监控。

金融机构应根据客户的风险评级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定期对风险评级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四、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制度的实施1. 落实责任。

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最新版)

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最新版)

xx 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规范 xx 银行(下称“本行" )客户信用评级管理,防范授信业务风险,完善本行内部评级体系,依据 xx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银监发[ 2022 ] 67 号)以及《xx 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政策(试行)》,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客户信用评级属于债务人评级,是本行对授信客户和担保客户资信状况的评价确认 .客户信用评级结果是本行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入和退出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参考因素。

本行客户信用评级遵循以下原则:(一) 统一标准:总行统一制定评级管理办法,由各级机构获得评级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实施。

同一客户在本行内部只能有一个评级.(二) 集中认定:除中小企业业务部门管理的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客户,其他客户等级认定集中在总行和一级分行.(三) 定期评估:每年根据客户最新年度财务报表及其他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评级更新。

(四) 动态调整:客户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 ,及时进行评级更新。

本办法合用于本行总行及国内机构的非金融机构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工作。

第二章基本概念客户信用等级本行将客户按信用等级划分为 A、B、C、D 四大类,分为 AAA、AA、A、 BBB+、 BBB、 BBB-、 BB+、 BB、 BB—、B+、 B-、CCC、CC、 C、 D 十五个信用等级.D 级为违约级别,其余为非违约级别。

各信用等级含义如下:AAA :信用极佳,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未来一年内几乎无违约可能性.AA :信用优良,偿债能力强,未来一年内基本无违约可能性。

A :信用良好,偿债能力较强,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小。

BBB+ :信用较好,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较小,违约可能性略低于 BBB 级.BBB:信用较好,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较小.BBB- :信用较好,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较小,违约可能性略高于 BBB 级。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政策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政策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政策一、概述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客户信用管理主要是指建立和完善客户信用档案,确保客户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能够按时付款,从而有效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

良好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坏账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制度原则1. 诚实守信原则:客户信用管理应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原则,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2. 风险防范原则:客户信用管理应注重风险防范,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坏账风险。

3. 合理授信原则: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经济实力,合理授信,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

4. 依法合规原则:客户信用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依法经营,合规经营。

三、制度内容1. 客户信用评估(1)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信用状况、经营状态等。

(2)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资产负债状况、经营情况等综合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3)定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和评估,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及时调整信用额度。

2. 客户信用控制(1)制定授信政策,明确授信标准和程序,确保授信决策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2)对高风险客户实施特别监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信用风险。

(3)对于违约客户,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防止损失扩大。

3. 客户信用监控(1)建立客户信用监控机制,定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监控。

(2)及时发现客户的风险状况,采取措施预防坏账风险的发生。

(3)对欠款客户进行催收工作,督促客户按时付款,减少应收账款的占用。

4. 客户信用管理(1)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和权限,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3)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

四、制度执行1. 领导重视: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客户信用管理工作,指导和支持相关部门做好客户信用管理工作。

2. 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客户信用管理制度的实施。

客户工作质量评价标准2019版(消防社会化服务标准)

客户工作质量评价标准2019版(消防社会化服务标准)

消防社会化服务标准Q/440402ZHXF 026-2019客户工作质量评价标准2019-02-18 发布2019-02-28 实施珠海智慧消防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客户消防安全工作质量基本要求 (2)4.1消防安全管理组织 (2)4.2消防安全职责 (2)5消防社会化服务对客户的工作质量要求 (6)5.1服务准备阶段 (6)5.2服务阶段 (7)5.3其他安全管理要求 (8)6客户消防安全评价 (9)6.1评价组织 (9)6.2评价方法 (9)6.3评价结果 (9)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珠海智慧消防设备检测有限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智慧消防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亚军、段经纬、段超。

本标准首次发布。

II客户工作质量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消防社会化服务的业主单位,主要规定了客户消防安全工作质量基本要求、消防社会化服务对客户的工作质量要求及客户消防安全工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281-2010 火警受理系统GB/T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440-2007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A653-2006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A/T1339-2017 119接警调度工作规程J14149-2018 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3术语与定义3.1勘查评估实地查看、现场调查,并且对勘查对象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估计和评判。

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标准版)

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标准版)

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标准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客户信用管理,规范企业客户信用行为,提高企业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对客户信用的评估、控制、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合法权益。

(二)客观公正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客观、公正地评估客户信用状况,避免主观臆断和歧视。

(三)动态管理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定期更新客户信用档案,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政策。

(四)风险可控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确保企业信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防止因客户信用风险引发企业经营风险。

第二章客户信用评估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第五条客户信用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客户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

(二)财务状况: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三)经营状况:包括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产品质量、研发能力等。

(四)信用记录:包括信贷记录、商业信用记录、司法信用记录等。

第六条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第七条企业应将客户信用评估结果作为信用决策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信用政策。

第三章客户信用控制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控制制度,对客户信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第九条客户信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信用额度: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控制客户赊销规模。

(二)信用期限: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相应的信用期限,控制客户赊账时间。

(三)保证金制度:要求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四)信用保险:通过购买信用保险,转移部分信用风险。

客户交付管理规定(3篇)

客户交付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客户交付管理工作,确保客户满意度,提高公司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客户交付活动,包括产品交付、服务交付、项目交付等。

第三条客户交付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户至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二)规范管理,确保交付过程可控;(三)高效执行,提高交付效率;(四)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交付质量。

第二章客户需求管理第四条客户需求管理是客户交付管理工作的基础,应确保以下内容:(一)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包括产品功能、性能、质量、价格、交货期等;(二)准确记录客户需求,建立客户需求档案;(三)对客户需求进行分类、评估和优先级排序;(四)制定客户需求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变更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条客户需求管理流程:1. 市场部或销售部收集客户需求;2. 技术部对客户需求进行评估,提出技术可行性分析;3. 财务部对客户需求进行成本核算,评估经济效益;4. 经公司领导审批后,制定客户需求计划;5. 各相关部门根据客户需求计划,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第三章产品交付管理第六条产品交付管理应确保以下内容:(一)产品符合客户需求,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二)产品交付及时,满足客户交货期要求;(三)产品包装规范,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四)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相关资料。

第七条产品交付管理流程:1. 市场部或销售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明确交付产品、数量、时间、质量等;2. 生产部根据销售合同组织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3. 质检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4. 物流部负责产品包装、运输,确保产品安全、及时送达;5. 客户验收产品,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估;6. 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客户满意度。

第四章服务交付管理第八条服务交付管理应确保以下内容:(一)服务符合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对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二)服务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三)服务流程规范,确保服务过程可控;(四)服务费用合理,明确收费标准。

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贷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提高信贷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贷款通则》及有关信贷管理制度和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是指公司为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根据同行业统一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和标准,以偿债能力为核心,分别对企业法人客户、事业法人客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为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评定其信用等级.信用评级是信贷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基础性工作。

评级结果是信贷准入、退出和核定客户授信额度、定价、期限以及确定担保方式的重要依据.第三条评级分为内部评级和委托评级。

(一)内部评级是指公司自行组织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其结果不得对外公布,也不得告知任何单位或个人。

(二)委托评级是指根据客户申请,由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信用评估机构、依据公司的评级办法和评级指标体系,评定其信用等级,其结果经客户申请可对外公布.第四条评级采取“以定量分析为主,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评级应实事求是,做到指标统一、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科学、客观、公正、严谨。

第五条涉及客户的评级资料,未经客户同意不得对外提供;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第二章评级对象和分类第六条评级对象.除经营期不足一个会计年度或经营期已满一个会计年度,但根据经营计划远未达产,且无法提供评级所需财务数据的新建客户、拟建或在建项目公司和办理低风险业务的客户外,其他客户应该按本办法评定信用等级。

具体对象包括:(一)已建立信用关系的客户;(二)申请建立信用关系的客户;(三)为公司贷款客户提供保证担保的客户(不含担保公司)。

第七条根据客户行业特点和评级需要,将客户分为以下八类。

(一)工业类:包括加工制造业、矿产开采等;(二)农业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等;(三)商贸类: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娱乐业、宾馆酒店业、租赁业、外贸业等;(四)交通运输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水上运输等;(五)房地产类: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六)建筑安装类:包括建筑、工程公司、设备安装企业等;(七)公用事业类:包括医院、学校、文化、传媒、公共服务业等;(八)综合类:上述以外的其他企业。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征信评级管理规定模版 (2)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征信评级管理规定模版 (2)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征信评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操作,防范业务风险,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内部控制指引》等法规及公司相关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按照选择客户的标准对客户资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公司将按照本规定对其进行征信。

本规定所称“征信”是指公司对申请从事融资融券业务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等客户信息进行调查了解,以书面和电子方式予以记载、保存,据以评估客户信用等级的过程。

第二章客户征信及征信审查第三条申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符合如下条件:(一)个人投资者。

1、年满十八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2、非公司股东(持有公司5%以下流通股份的股东除外)及关联人,并且具有合法的证券投资资格,不存在法律、法规、规章和沪、深证券交易所规则禁止或限制进入证券市场的情形;3、在公司从事证券交易的时间满6个月;4、普通账户是规范账户,且已纳入第三方存管;5、已经接受了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参与了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适当性知识测试,并且得分不低于80分;6、办理了限售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事项的申明和承诺;7、不存在公司认为不适合从事信用交易的其他情形。

(二)机构投资者。

1、合法登记且年审正常的机构;2、非公司股东(持有公司5%以下流通股份的股东除外)及关联人,具有合法的证券投资资格,不存在法律、法规、规章和沪、深证券交易所规则禁止或限制其投资证券市场的情形;3、在公司从事证券交易的时间满6个月;4、普通账户是规范账户,且已纳入三方存管;5、法定代表人所授权经办人员接受了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参与了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适当性知识测试,并且得分不低于80分;6、办理了限售股等事项的申明和承诺;7、不存在公司认为不适合从事信用交易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客户征信包括客户提供征信材料、客户填写征信信息、公司审查及第三方征信等四个方面。

(完整版)客户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客户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客户分级管理制度客户分级管理制度随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关键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实现持续发展,我们公司制定了完整的客户分级管理制度,旨在科学、全面地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更精准地对待不同级别的客户。

一、背景介绍客户分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该制度将客户分为四个等级,依据客户贡献度、消费金额、发展潜力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客户等级给予不同的服务和待遇。

二、客户分级标准1. A级客户:A级客户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具备较高的贡献度、消费金额和发展潜力。

A级客户享受最优先的服务和最大的优惠政策。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会谈、研讨会和考察等方式,与A级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双方的发展。

2. B级客户:B级客户具备较高的贡献度和消费金额,但其发展潜力相对较低。

B级客户享受次优先的服务和适度的优惠政策。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电话、邮件等方式与B级客户保持联系,并根据市场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 C级客户:C级客户具备一定的贡献度和消费金额,但其发展潜力较为有限。

C级客户享受基础的服务和一定的优惠政策。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网络沟通和产品培训等方式与C级客户保持联系,关注其需求变化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4. D级客户:D级客户是我们公司的普通客户,其贡献度、消费金额和发展潜力相对较低。

D级客户享受基本的服务和标准的产品价格。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产品宣讲会等方式向D级客户传递产品信息,并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

三、客户分级管理措施1. 客户评估与分类:我公司将对所有客户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分类,准确划分客户的等级。

评估主要依据为客户贡献度、消费金额、发展潜力、合作历史等方面的数据。

2. 服务差异化:针对不同级别的客户,我公司将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

比如,对于A级客户,在产品供应的同时,我们还将提供个性化的需求分析、解决方案定制等服务;对于D级客户,则提供基本的产品和标准的服务。

货代公司客户账期管理制度

货代公司客户账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客户账期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客户账期管理活动。

第三条客户账期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合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确保账期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客户至上:尊重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客户满意。

3. 风险可控: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账期管理风险可控。

4. 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确保账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章客户信用评估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对潜在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客户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时间等。

2. 客户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3. 客户经营状况:包括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等。

4. 客户信用记录:包括贷款、信用卡、商业信用等。

第五条客户信用评估结果分为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信用等级越高,风险越小。

第三章账期管理第六条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明确账期及付款方式。

第七条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不同的账期,具体如下:1. A级客户:账期30天。

2. B级客户:账期45天。

3. C级客户:账期60天。

4. D级客户:账期90天。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应收账款台账:详细记录客户应收账款情况。

2. 应收账款催收:定期对客户进行催收,确保账款及时回收。

3. 应收账款核销:对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降低坏账风险。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九条公司应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 信用风险:通过信用评估、限制信用额度等方式,降低客户信用风险。

2. 操作风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

3.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第五章责任与考核第十条各部门、岗位应明确职责,确保账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一条公司对账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 账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户评估管理规定修订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3.3客户评估管理制度
1.评价标准管理。

(1)每季度对各级经销商进行评估与级别调整,不仅有利于激励经销商对公
司产品的经营热情,也有利于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重点支持。

(2)对专营经销商要以销售业绩(绝对值和相对值兼顾)、卖场布鬟与样品
展示、主推力度、价格维护、顾客关系与信用度等指标。

对物流商除上述评估指标外,还要考核其配送服务、售后服务、网络拓展与网络维护水平。

(3)评估工作在办事处经理主持下定期进行,由业务经理、内务主管及统计
员参与,最后结果记入客户档案,并将结果上报销售计划部。

2.协调与分解销售目标。

(1)客户与公司签订了年度经销协议后,业务经理应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在每月的25号前与客户协商制订月度销售目标。

对客户的积点奖励将依据计划目
标的完成情况进行。

(2)通过对经销商实际销售业绩的完成情况,对其销售趋势与经营潜力和障
碍进行分析判断,评估经销商的经营能力与努力程度。

(3)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客户进行ABC分类管理,对A类客户,可以进行广告、新品率先投放、强力促销和给予特供品等支持;B类客户可以适当进行
支持。

3.网络整体评估。

(1)各地区办事处是公司客户网络维护的第一责任者,公司营销副总与锖售计划部经理将定期对各办事处所辖的客户网络进行巡访、评估,作为考核办事处工作的主要依据。

公司对客户网络的评估将侧重以下方面:客户数量的增长幅度;重点客户(销售额前20名)销售额的增长幅度;网络维护效果(巡访频率
与巡访效果)。

(2)各办事处所辖网络如果出现客户流失现象,应及时上报销售计划部,并
说明流失原因。

销售计划部将对流失情况进行核查,提出应对策略。

每季度,业务经理应在办事处经理的主持下对经销商网络管理工作进行分
析、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