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集体心理特征

合集下载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当今的军人生在和平年代,基本上远离了战火硝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的方面的需求也已经得了基本的满足,对于大部分的军人而言,吃饱穿暖不成问题,然而艰苦紧张和封闭的军营生活,也会使官兵心理压力明显增大,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如何提高一个军人的素质现在应该着重从思想和心理方面入手,发现并且及时解决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个军种,军区的必不可少的任务。

1、与战友的人际关系不融洽人都是群居的动物,就必然离不开正常的人际交往,一个被孤立或者愿意独处的人遇到不良的情绪往往找不到倾诉和帮助的对象,这样就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军人一方面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喜欢自我沉思,久而久之,产生了孤独感,严重的会得抑郁症。

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希望在战友当中出类拔萃,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者往往产生激烈的冲突。

内向的军人容易相处,但不会融洽。

而一些性格外向的军人,往往不太懂得忍让和包容,这样就容易与战友起冲突。

2、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部队也是一个竞争的集体,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些军人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过分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对工作中的困难预计不足,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设计得十分完美,但往往受现实环境的限制,不能如愿以偿,因而便产生了理想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也有一部分军人觉得自己学历低,出身贫贱,受能力的限制,觉得当兵就是混日子,混口饭吃,态度消极,造成工作上的不思进取。

3、不能安心于部队生活有些官兵来自城市家庭,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到部队后感到部队环境差、工作条件差,原本向往的军营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一时间难以适应,心里还一直想着外面的花花世界。

这就造成他们不能安心的训练和工作,甚至会当逃兵。

如果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又比较差,社会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情绪、情感不稳,遇到挫折时就会有悲观失望、痛不欲生等表现。

军人集体心理特征

军人集体心理特征

军人集体心理特征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组织严密的集体,具有明确的集体目标,完善的组织体系,严格而自觉的纪律,和谐的集体人际关系,健康的集体舆论,共同的理想、信念、世界观。

军人集体的特殊性,加速了军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群体凝聚力的形成。

研究和探讨军人集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加强军人集体建设和各级组织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军人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状况:(一)以集体活动为中心的凝结性所有人一旦参军加入部队行列,就都打下军人“集体”的烙印。

军人生活在这个集体里,从起床、早操、操课、训练,到熄灯就寝,无时无刻不处在集体之中。

因此,以集体活动为中心,成为军人集体的最重要特点。

人与人之间地理位置越接近,越容易自然发生人际交往关系:人们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

越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感受,越容易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军人的活动以集体为中心,在连队集体内部,军人交往的距离之近、交往的频率之高,是军队之外的其他任何人群都不能比拟的。

这种因集体活动导致在时空上非常接近的因素,成为军人之间能够形成亲密无间战友关系的十分有利的客观外在条件。

(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服从性所有人都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在部队内部,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这是军队的铁的纪律,也是军队夺取胜利、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

严密的组织系统和铁的纪律,正是军人集体区别于其他群众的一个显著特征。

军人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共同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军人之间大量的交往活动是上下级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既体现民主和平等,也体现集中和服从,因而军人集体的行动无不打下服从的烙印,军人集体行动的服从性与平等性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服从性主要体现在工作关系上。

是正式组织意义上的等级关系,是非情感性的;平等性是就人格和态度而言的,包括政治上的平等和情感上的相容。

士兵要听从军官指挥,向军官学习,下级要服从上级,接受上级的指导。

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

军人心理学8

军人心理学8

军人心理学8第三节军人集体的形成与凝聚力军人集体的形成是在共同的集体活动中实现的,集体成员之间从最初的生疏到凝合,经历了适应、沟通、认同的心理过程。

研究军人集体形成过程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可以加强对军人集体建设的指导,提高军人群体的凝聚水平。

一、军人集体形成的心理分析军人集体的形成通常要经历五个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一)机械聚合阶段这是指刚刚编成的军人群体。

由于军人来自四面八方,从未有过交往,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因而在个性特点、情感色彩、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互不了解。

人际信息交流网络没有形成,处于自闭状态。

因而,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集体。

在这个阶段,军人的言行明显表现出一种“自我抑制现象”,即言语随和,行为积极性、顺从性高,乐于助人,不好的行为不敢随意流露。

言行上尽可能反映出好的、易适应环境的一面,其另一面被自我抑制住了。

这种自我抑制现象主要是由于军人新到一个环境,上进心强,并力图获得领导和大家的好感,因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投机性”。

同时,在这个阶段,军人同家庭、亲戚、朋友的信息交流正处于频繁时期,家庭的各种嘱托和要求能及时地起作用。

军人的自发性交往也较频繁。

(二)有机联系阶段通过初步的接触和交往,原来互不相识的军人群体,慢慢产生了一种“凝聚力”,即从机械聚合状态逐步过渡到自愿结合起来的境界。

军人在广泛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的同时,还在选择世界观、情趣、个性品质等与自己较一致的军人,亦即寻找“知己人”,做为信息交流重点。

由于他们对集体成员已有所了解,情感的亲疏性业已形成,在需要明确自己态度的场合,就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倾向。

部队实践证明,这个阶段是集体发展过程中的十字路口,弄得不好,就会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进而严重影响到今后集体主义教育的正确实施。

因而,要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模范作用好、活动能力强、有群众威信的军人作为骨干,使他们成为军人信息交流网络的核心,集体有了多个骨干组成的信息交流网络,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军人的群体心理

3 军人的群体心理

1. 什么是军人的士气

士气是军人对已经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任
务情境的一种反应倾向。士气是以对情境的认
知判断为基础,以情绪和行动为表现形式,以 战斗意志、求胜欲望或必胜信念为核心。
8
《军事心理学》 原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阎 力
2. 士气的表现与作用

士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 • • • • •
军人心理上的彼此认同 军人在心理与行为上的高度相似或一致 军人对部队的心理依恋 身处于部队集体当中时的安全感 离开部队集体时的孤独感 对回归部队的渴望感
《军事心理学》 原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阎 力
5
军人对军队归属感的行为表现

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团队规定的行为方式
《军事心理学》 原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阎 力
11
四、军队的传统与作风

军队传统是军队文化的表现,是一支军队从其
创立之日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以及与观念
体系相一致的组织行为方式的总和。

作风是军队传统在行为风格上的表现。 传统与作风具有历史传承性。
《军事心理学》 原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阎 力
2.
3. 4.
5.
6.
认知判断:客观真实 vs 主观错误 情绪反应:积极肯定 vs 消极悲观 行动表现:勇敢果断 vs 犹疑怯懦 战斗意志:顽强 vs 软弱/瓦解/丧失 求胜欲望:强烈 vs 低落 胜利信念:坚定不移 vs 悲观失望 决定军人的行为方向和行为方式
《军事心理学》 原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阎 力
荣誉感是归属感的表现。
具体表现为:
• • • •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意识正确:军人需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和需求有清晰的认识。

2. 人际关系和谐:军人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同事、上级和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有效沟通。

3. 环境适应良好:军人需要具备适应各种军事环境的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任务等,并能应对突发情况。

4. 情绪积极稳定:军人需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能够应对压力和挑战,不轻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5. 意志品质健全:军人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包括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自制力等,能够应对高强度训练和作战任务的挑战。

6. 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军人的行为方式需要符合其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军人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点,行为方式也要符合其发展规律。

7. 良好的应对能力:军人需要具备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任务,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8. 心理承受力强:军人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应对军事行动中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9. 情感表达恰当:军人需要能够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爱、恨、喜、怒等,能够与他人建立真诚的情感联系。

10. 精神状态良好:军人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包括睡眠充足、精神饱满、思维清晰等,能够保持高效率的军事行动。

军人心理健康

军人心理健康

2021/6/16
5
2.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基本特征
• 1、智力正常 • 2、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 3、具有健全的人格 • 4、情绪和情感稳定、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 • 5、有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为 • 6、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2021/6/16
6
3.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 军人心理健康的特征与一般人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军队任务特殊,要求严格,因此 在具体内容方面多一些要求。为了达到这 些要求,一方面通过体检等军事职业适宜 性选拔,选出适宜从事军事职业的人进入 军队;另一方面,军人在服役期间通过部 队的培养教育和训练,不断的进行自我修 正和自我完善,以适应军事职业的心理健 康要求。
2021/6/16
17
五、挫折心理学
• 挫折在心理学上的解释:个体有目的的 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 反应。
2021/6/16
18
有何不当之处 恳请各位战友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21/6/16
19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21/6/16
14
• 3、合理泄放心理压力:说、唱、动、静。
• 4、进行心理咨询:及时有效的消除心理隐患 、疏导出现的心理问题。
2法
• 1、学会合理的认知模式 • 压力是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外部事件有
令人愉快和令人不愉快二类,无论哪种都要求人们付出 努力,去应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应对就是适 应(要求人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适应意味着 体力和脑力的付出,包括对事件性质、强度、对个人能 力的评估等,那么承受的能力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可因 为不同的身体状况而承受能力不同,这就说明压力不是 外部事件本身,更多是我们主观体验。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军人作为一个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其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本文开展了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与应对措施,为军队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军人;心理健康;心理教育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认真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努力打造具有阳光心态的“四有”军人。

习主席强调指出,面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考试,我军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

各级心理工作者要针对刚入军营的“90后”官兵抗压能力弱,自我意识强等特点,把准思想脉搏,找准心理问题成因耐心释疑解惑,打造”四有”革命军人阳光心态,增强官兵投身改革强军的思想动力。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立身做人和成长进步的基础,是提高部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军人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负荷远远超过普通人。

心理素质在官兵全面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

因此军人较之社会其它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培养勇敢、自信、果断、沉着、冷静的革命军人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障。

信息化战争给参战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形势下,能否保持正确的认识,稳定的情绪,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高昂的战斗状态直接影响战争中人员和武器装备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战争的结局。

军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中,恐惧心理是造成精神失常,削弱甚至丧失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军人存在的主要心理现状及典型案例。

(一)适应能力差。

实现由一名普通百姓向军人的转变,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军事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掌握组织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迅速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

(2)抗挫折能力差。

军人心理的许多问题是因无法战胜挫折和失败而引起的。

有的因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因为自己的心胸狭窄。

例如某部战士小林由于没有在部队入党,压力较大,破罐子破摔,与排长大打一架。

当代青年军人的心理变化与调适

当代青年军人的心理变化与调适

当代青年军人的心理变化与调适摘要:本文在客观分析当代青年军人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教育、引导、环境、咨询四个方面提出了搞好心理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青年军人;心理变化;调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部队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向,这种变化固然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价值观念的变更、社会主导文化的影响等客观因素,但与官兵的心理变化不无关系。

因此,着眼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研究当代青年军人的心理变化及其调适,已经成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代青年军人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一)当代青年军人的一般心理特征1.需要的多层次性。

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当代军人的需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强烈的求新需要。

对因循守旧的旧思想、旧作法、旧形式产生逆反心理,亲睐带有新鲜气息的新思想、新作法、新形式。

在基层政治教育中,愿意听新鲜生动的教育内容,乐于接受推陈出新的教育方法,而对老生常谈的传统话题和呆板老套的教育形式则兴趣不大。

(2)较强的参与意识。

积极要求”参政”、”议政”,对部队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入团入党、选配骨干、评功评奖、套改士官等,要求加大透明度,尊重群众意见。

(3)强烈的成才欲望。

一是立志军营成才,表现为积极报考军校,钻研本职业务;二是兼顾后路成才,表现为学习军地两用技术,学习社会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力求掌握一技之长,为复转后谋职作准备。

2.动机的复杂性。

一是动机多元化。

如报考军校的动机,就存在几种情况:满腔爱国情,立志献身军营;怀有虚荣心,图名增添光彩;迫于父母命,无奈投笔从戎;就业压力大,谋求未来出路;怀有好奇心,从众报考军校等。

二是动机利益化。

表现为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主义,对待工作往往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为价值判断标准。

如新兵下连队时,愿意到汽车连等能学到一技之长的连队,不乐意去工程营等单位;愿意学驾驶,不愿意养猪种菜等。

军人心理素质标准

军人心理素质标准

军事心理
军事群体心理是军事组织中成员的共同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

主要包括群体动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压力、群体效力和以群体为核心的军队士气等。

群体动力是群体活动的动向和力量,是群体成员内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及成员对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越强,群体越团结,目标越一致,就越能体现军队所具有的群体特征。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间相互选择的总数目与群体成员中可能存在的相互选择的总数目之比。

群体压力是群体成员的意见和行动与群体不一致而感到孤立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

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既有保持一致、维持集体行动等积极意义,也有排斥不同意见、抑制群体创造性等消极影响。

士气是群体精神和群体意志的综合体现,是构成军队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的基本要素。

士气高低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发挥。

作战指挥心理是参战人员在战场上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

探讨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

探讨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

探讨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摘要】心理素质是军人综合素质关键部分之一,处于核心地位,在构建军人整体素质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培养军人的健康人格,能够提高军人心理健康,能够增强军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未来战争的成败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的研究是军事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综述了国内军人心理素质的结构和特点,对军事心理学和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参考。

【关键词】军人;心理素质;结构与特点【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1-0001-02军事职业是一种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特殊职业,军人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大,对其心理素养的要求也比普通人高。

近年来,随着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军队建设发展和紧急军事斗争准备任务日益繁重以及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增多,军人的心理素质也面临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

因此,从事军事心理工作者对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的研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目前军人心理素质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1)军人心理素质的概念;2)军人心理素质的结构和特点;(3)军人心理素质与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

1.军人心理素质的概念关于心理素质和概念,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尚达到一致的认识。

总的来说,目前心理学者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理解持有2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心理素质是与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物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等并列的一种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部分。

由于这种划分比较细致,便于实际工作中军人的心理素质研究工作的开展,因而目前部队军人心理素质研究者大多数对心理素质的概念从狭义的概念理解。

第二种广义的理解:是指人的各种心理特征(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即聪慧、忠诚、自信、耐挫、勇敢等方面。

2.军人心理素质的结构和特点2.1 兵种特点研究者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和艾森克成人问卷(EPQ)的方法得出,军人的心理素质与兵种类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空军>海军>陆军。

军人心理学复习提纲2.0

军人心理学复习提纲2.0
(二)坚持知与行相统一
(三)坚持矫正与发展相统一
气质与性格的不同
决定因素不同,气质是先天的;体现自然特征;性格是由后天社会实践决定的,反应社会属性。
可塑性程度不同,气质变化慢,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大,环境对性格塑造作用明显。
评价性质不同,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的评价。
气质与性格的联系
气质影响性格
导论
第一节军人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军人心理学的对象
军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军人在军事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
人的心理=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一)神经症
(二)心境障碍
(三)恐怖症
(四)应激相关障碍
(五)心理生理障碍
(六)癔症
(七)人格障碍
(八)精神分裂症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
一、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一)适应问题
(二)自我意识问题
(三)人际关系问题
(四)性问题
二、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
(二)生活事件
(三)特殊的人格特征
(四)应对方式
(五)军人的职业方式特点的影响
三、军人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
(一)心理防御机制
(二)意义寻觅法
(三)认知调控法
(四)活动调控法
(五)合理宣泄法
(六)身心放松法
军人心理素质教育
一、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是我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军人整体素质水平的基础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手册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手册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手册在中国,军人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保卫国家、人民安全的重任。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因此,关注军人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和支持,是提升我国军事实力的关键因素。

一、引言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的变化,中国军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和关注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援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的现状、维护方法、家庭与社会支持以及促进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现状1.心理压力来源军人在履行使命过程中,面临诸多心理压力,如战备训练、执行任务、晋升竞争等。

这些压力长时间累积,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心理问题表现军人在心理压力影响下,可能出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凝聚力以及军人的生活质量。

三、军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1.心理调适技巧为应对心理压力,军人们需要学会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运用应对压力的策略,以及开展心理疏导与沟通,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2.环境适应与调节在军事训练中,军人需要逐步适应并调节恶劣环境、高强度训练等带来的心理压力,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同时,加强团队协作,促进个人成长,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

四、家庭与社会支持1.家庭角色与关爱家庭是军人心理健康的坚实后盾。

家庭成员应关注军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与支持,帮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释放压力。

2.社会资源与心理援助社会应建立健全心理援助体系,为军人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政策、舆论等资源,营造关爱军人的社会氛围。

五、心理健康促进策略1.政策与制度保障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军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支持与投入。

例如,完善心理选拔制度,确保军人心理健康素质;建立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实时咨询等服务。

2.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心理辅导人员。

2021青年军人普遍心理问题与疏导策略范文1

2021青年军人普遍心理问题与疏导策略范文1

2021青年军人普遍心理问题与疏导策略范文 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其在日常生活、学习、训练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

青年军人作为军队战斗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论其工作在机关、基层、作战单位还是院校,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新形势下随着强军目标的提出,关注青年军人心理特点和规律,改善青年军人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青年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一)适应性心理问题。

人的一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建立积极的适应机制,达到自我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会在变动中出现心理适应不良问题。

军人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要面临许多新情况,随时准备执行新任务,适应新环境。

常存在于青年军人中的适应性心理障碍主要由身份转变、工作调动、任务转化、军队日常习惯适应等原因引起。

以新兵入伍的角色转变为例,当实现从一名老百姓到一名军人的角色转变时,有些青年军人由于平日依赖性强,社会交往能力弱,缺乏吃苦精神,不能适应军营的特殊环境,出现孤独、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而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训练、生活等,该现象常见于大学生军人和独生子女军人中。

(二)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诸多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不良而引起的。

军人群体有其独特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模式,社会性和独立性更强,在这样一个以集体生活为主的组织中,人际关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青年军人常有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有孤独、封闭、羞怯、敌对等。

现今部队中的青年军人多为"80后""90 后"独生子女,其个性更加鲜明,独立能力相对较差。

加之军队中可交往对象的选择范围有限,很多人易出现孤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性格内向的青年军人,严重的孤独感会使人产生挫败感、狂躁感,甚至使人心灰意冷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军人心理学

军人心理学

第四章
军人集体心理
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组织严密的集体,具有明确的集体 目标,完善的组织体系,严格而自觉的纪律,和谐的集体人际 关系,健康的集体舆论,共同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军人集 体的特殊性,加速了军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集体凝聚 力的形成。
第一节
军人集体心理的特征与作用
军人集体是集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军人集体是为了实现有 工艺价值的社会目标,按一定编制组织起来的、有严密组织纪 律和心理亲和力的群体。
(一)军人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为我们非常熟悉并 随时会接触和感受到的精神现象。它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心理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对待客观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 依据心理活动的性质和形态,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 志过程,简称知、情、意。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 与意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集体心理的含义 (一)集体及其特征
集体有群体发展而来,是群体的最高形式。集体较之于其 它的群体具有自己独有特征:首先,集体的合目的性。其次, 集体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再次,集体成员具有共同的思想 道德标准,密切的心理沟通。
(二)集体心理
集体心理就其根本来说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具体地说,它主要受两类因素的影响。一是共同的劳动条件和 任务。二是对劳动条件和共同活动的结果满意程度。 集体心理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如下方面: 集体意识:主要包括集体社会目的、集体道德标准体系、
军 人 心 理 学
章节
一、绪论 二、军人心理过程 三、军人个性心理 四、军人集体心理 五、高科技战争中军人心理 六、军人心理健康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军人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 研究对象。一门学科与另一门学科的 主要区别也在于其研究对象和特殊矛 盾性,军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了揭 示和运用军人心里矛盾运动规律。

军人心理素质

军人心理素质

军人心理素质
心理稳定性
军人需要具备心理稳定性,即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能保持
冷静、稳定和理智。

这种稳定性是决定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是否出
色的关键因素之一。

军人能够以坚定的信念、果断的决策和冷静的
思考来应对紧急情况,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抗压能力
军人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即在面对各种艰难和复杂的情
况下能够承受并适应压力。

军事任务常常伴随着高度的紧张和压力,只有拥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才能在困难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应对挑战。

自我管理能力
军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即能够合理规划时间、处
理情绪,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军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紧张,军人需
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任务和休息时间,以保持身体
和心理的健康。

同时,军人还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挫
折和困难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轻易放弃。

团队合作精神
军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即能够与战友们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在战场上,团队合作是决定一次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军人需要具备倾听、沟通、协调和信任的能力,积极参与团队
活动,相互支持和帮助。

逆境应对能力
军人需要具备良好的逆境应对能力,即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
够坚持和克服。

战场上常常伴随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军人需要
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战胜困难。

良好的军人心理素质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战斗力、保护自身和战友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军人应通过系统训练和
心理辅导,全面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履行使命做好准备。

军人心理学教案

军人心理学教案

军人心理学教案引言:军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军人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

在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军人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了解和应用军人心理学知识对于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为军事院校和部队单位提供一套系统的军人心理学教学内容,以帮助军人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升心理韧性。

第一部分:军人心理特点1.1军人职业特点1.2军人心理素质要求1.3军人心理压力来源第二部分:军人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2.1军人常见心理问题2.1.1焦虑2.1.2抑郁2.1.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2.1.4睡眠障碍2.2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2.2.1心理咨询与治疗2.2.2心理健康教育2.2.3心理训练与锻炼2.2.4团体心理辅导第三部分:军人心理素质提升3.1心理韧性训练3.1.1应对压力的训练3.1.2情绪管理训练3.1.3自我效能提升训练3.2心理健康促进3.2.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2.2心理健康宣传与普及3.2.3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第四部分:军人心理问题预防4.1心理筛查与评估4.1.1新兵入伍心理筛查4.1.2特殊岗位心理评估4.1.3定期心理健康检查4.2心理干预与支持4.2.1紧急心理干预4.2.2心理援助4.2.3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第五部分:军人心理学实践与应用5.1军事训练中心理学应用5.1.1心理训练与军事训练相结合5.1.2心理应激管理与军事行动5.1.3心理韧性与战斗力提升5.2军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5.2.1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建设5.2.2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5.2.3心理科学研究与推广结论:军人心理学教案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军人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军人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升心理韧性。

同时,军人心理学实践与应用也将在军事训练和军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本教案能为军事院校和部队单位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为军人的心理健康和战斗力提升做出贡献。

部队四大心理讨论辨析

部队四大心理讨论辨析

部队四大心理讨论辨析随着时代的发展,部队官兵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新兵,他们一方面要面临从生活上完全依赖父母和家庭,转变为独立面对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另一方面要从应对考试的学习观念和方法转变为以军事训练、技能训练为导向的目性和命令性的学习。

因此,了解部队官兵尤其是新战士心理健康状况,对加强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非常必要。

1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表达的心理最佳状态。

军人心理健康标准为:(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人际关系和谐;(3)环境适应良好:(4)情绪积极稳定;(5)意志品质健全;(6)自我意识正确;(7)个性结构完整。

2部队官兵中常见的心理问题2.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有几种典型表现:(1)有强烈的消极暗示。

常常用“我不行”来暗示自己,对自己作出偏低的评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悲观失望、信心不足。

(2)性格孤僻。

不大愿意和别人交往。

(3)胆小怯懦。

不敢冒半点风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4)意志消沉。

总认为自己不是“成才”的料,甚至变得自暴自弃,对部队的管理教育产生反感。

2.2失衡心理失衡心理就是人们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满、不服的消极心理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别人入党、提干、立功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心理便不平衡;有的人看到别人能力比自己强,便嫉妒、不满;有的人遇到挫折和失败后,怨天尤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平。

2.3虚荣心理虚荣心理从表现上看似乎是一种积极向上、争强好胜,其实是自尊心过度膨胀,是一种过于追求自身价值、自我满足的一种不良心理品质。

在一些年轻战士中虚荣心理主要表现在:好炫耀、摆阔气、遮丑掩过。

虚荣心理的存在对青年官兵成长进步的消极影响很大。

首先,虚荣心理易形成虚伪的性格;其次,虚伪心理影响着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
典型表现: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
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
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揭当,反复
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
.
(八)回避型人格特征偏离及心理问题。 是一个行为退缩,心理自卑,很容易因 他人批评或不赞同受到伤害。做事时爱 夸大困难,危险或可能的风险。
常为自己不行,不能,和别人做成后心 理感到很痛苦。
.
典型表现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高度统一集体,其行为不仅受思想、立场、 观念的支配,还要受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 影响。尤其是消防部队,练兵千日用兵千日,执行的每一 项任务都有是人民急需解决的任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的任务.各方面高素质的要求。
消防官兵在特殊警营环境里他们是平安的“救火 神”,常人眼里的“烈火金刚”化身。 但是艰巨复杂 性和危险性任务面前,在他们看似坚强的外表下跳动 的是一颗普通的心脏,有着脆弱的一面,平时生活也 有各种各样的困惑。
.
(六)强迫型人格特征的问题。要求完美,常 有不安全感,反复检查,惟恐出现差错不得
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 心里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反
复检查,担心门是否锁好,写完信反复检查邮 票,地址是否写对;思虑过多,对自己做的事 总没把握,总以为没达到要求;生活中清规戒 律多。快节奏,突发事件难适应。

当代军人心理分析

当代军人心理分析

当代军人心理分析一、军人心理的生理基础人,首先是自然人,具有生物的属性。

人的心理不是灵魂活动,而是建筑在人的生物属性的基础上。

军人心理的生理机制依从于人类心理的生理机制的共同规律。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脑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活动产生人的心理呢?也就是说,人脑作为人的心理的器官,是如何产生人的心理呢?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以反射活动形式产生人的心理。

反射就是动物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一定的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反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巴甫洛夫对大脑半球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实验研究,反射一般可以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人的心理活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形成和发展的。

二、军人心理的社会基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脑通过加工客观现实才产生心理。

因而,人的心理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自然环境可分为天然自然和人造自然。

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不是主要的,影响人的心理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活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经济状况,政治法律制度、社会规范、社会价值体系(对物质或现象的社会意义评价、判断、观点的体系)、信仰体系、风俗和民俗、种族和民族、职业、宗教、农村和城市、国家和学校、家庭、友伴、社会团体等。

军人首先作为社会成员,不是处在真空中,他必定要受到整个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军人的心理并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入伍之前,就至少已经在社会环境中生活了十多年了。

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军人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和鲜明的个性。

即使军人到部队后,也要与家庭等社会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社会生活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军人心理发展的方向,奠定了军人心理发展的基础。

军人心理特征的质的变化,是在军事活动中实现的。

马克思指出:“人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人集体心理特征
发表时间:2018-06-14T12:06:11.2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6期作者:厉京达[导读] 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组织严密的集体,具有明确的集体目标,完善的组织体系,严格而自觉的纪律。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组织严密的集体,具有明确的集体目标,完善的组织体系,严格而自觉的纪律,和谐的集体人际关系,健康的集体舆论,共同的理想、信念、世界观。

军人集体的特殊性,加速了军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群体凝聚力的形成。

研究和探讨军人集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加强军人集体建设和各级组织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军人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状况:
(一)以集体活动为中心的凝结性
所有人一旦参军加入部队行列,就都打下军人“集体”的烙印。

军人生活在这个集体里,从起床、早操、操课、训练,到熄灯就寝,无时无刻不处在集体之中。

因此,以集体活动为中心,成为军人集体的最重要特点。

人与人之间地理位置越接近,越容易自然发生人际交往关系:人们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

越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感受,越容易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军人的活动以集体为中心,在连队集体内部,军人交往的距离之近、交往的频率之高,是军队之外的其他任何人群都不能比拟的。

这种因集体活动导致在时空上非常接近的因素,成为军人之间能够形成亲密无间战友关系的十分有利的客观外在条件。

(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服从性
所有人都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在部队内部,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这是军队的铁的纪律,也是军队夺取胜利、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

严密的组织系统和铁的纪律,正是军人集体区别于其他群众的一个显著特征。

军人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共同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军人之间大量的交往活动是上下级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既体现民主和平等,也体现集中和服从,因而军人集体的行动无不打下服从的烙印,军人集体行动的服从性与平等性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服从性主要体现在工作关系上。

是正式组织意义上的等级关系,是非情感性的;平等性是就人格和态度而言的,包括政治上的平等和情感上的相容。

士兵要听从军官指挥,向军官学习,下级要服从上级,接受上级的指导。

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

士兵和下级只有感到在政治上与军官和上级完全干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才会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军官和上级热情、关怀、支持的态度,能获得士兵和下级的好感、拥护和合作,军官、上级对士兵、下级缺乏情感,相互之间只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发号施令与唯命是从的关系,则不利于官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我军几十年来形成的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是官兵进行健康人际交往、加强军人集体心理建设的重要基础。

(三)官兵心理互动的平等性
在人民军队,不论职务、军衔高低,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政治上一律平等。

相互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亲疏远近之别。

这是因为在军队内部,官兵都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这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而结合到一起的,任何基层单位和官兵个人的具体目标,都是这个大目标的具体化,都是为着实现这个大目标的,因此在官兵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大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这就决定了军人的交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平等的。

官兵一致的平等性交往,有利于军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部队的凝聚力。

官兵一致的平等性,会使军人不会感到权力的压力和威胁,彼此尊重,相互关爱。

因为一致,是“自己人”,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易于接近和吸引。

官兵一致的平等性交往对于形成部队内部的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以地缘情感为交往纽带的非正式性以地缘情感为纽带的非正式交往也就是同乡交往,是基层部队非常普遍的现象。

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由于同乡之间有共同的地方语言,有比较一致的风俗习惯,有相同的对故乡留恋的情感,因而在感情上容易沟通交流,从而建立起同乡型非正式群体。

同乡型非正式群体在部队是客观存在的。

它既可能对部队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对部队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为同乡型非正式群体内的成员是自愿、自由结合在一起的,是非权力结构,同乡战友间情感相悦。

交往频繁,互相谅解,友好合作,无话不说,并且一般都感到同乡战友的话更可信,尤其是同乡型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在群体中的威信可以达到很高。

对同乡型非正式群体引导得好,使同乡战友之间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竞赛,则会促进部队的巩固和建设,有些思想工作让同乡战友去做,可能比连队领导去做效果还好。

但是,如果对同乡型非正式群体不加引导或引导不得法,同乡之间极易产生狭隘的老乡观念,拉帮结派,感情用事,形成—个与他人、与领导作对的小圈子,破坏组织原则,破坏部队的团结和稳定。

因此,正常的同乡交往无可非议,但也无须提倡这种同乡关系的发展,特别要加强对同乡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使同乡之间不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不利用职权、违反组织原则为同乡办私事;不慷公家之慨,让同乡占便宜;同乡有缺点时多提醒、多帮助,不为之掩饰和袒护;同乡发生违法乱纪行为,应严肃劝告,及时报告,决不纵容支持和包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