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精深中医诊疗方案设计[1]
【VIP专享】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VIP专享】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9e12863915f804d2b16c16a.png)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完整word版)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完整word版)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5c4ed1aeaad1f346933fcb.png)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能、CO2(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b87681cda38376bae1faebd.png)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编码:S22.3/S22.4 )。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 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 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033f1b5ccbff121dc368323.png)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肋骨骨折诊疗指南
![肋骨骨折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7dfdf0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f.png)
肋骨骨折【概述】肋骨骨折在胸部钝性和穿透性创伤中均最为常见,约占胸部创伤的60% 以上。
其病因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
前者所致的骨折多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断端可向胸内凹陷而损伤肋间血管、胸膜和肺等,产生血胸、气胸或血气胸;而间接暴力多为胸部前后遭受挤压,常在肋骨中段折断,骨折端向外。
枪弹或爆炸伤产生的骨折多为粉碎性,且多伴有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因咳嗽、打喷嚏等肌肉强烈收缩而发生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最常发生在4〜7肋,1〜3肋有锁骨及肩胛骨保护而不易折断;8〜10肋软骨连接于肋弓,有弹性缓冲,亦不易折断;11肋和12肋为浮肋,活动度大,骨折更为少见,但当暴力强大时,这些肋骨仍可发生骨折。
第1或第2肋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胛骨骨折时,应密切注意有无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内脏器损伤。
对下胸部的肋骨骨折,要注意有无膈肌及腹腔脏器损伤,特别是肝、脾及肾脏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儿童及青年肋骨本身富有弹性,不易发生骨折。
因此,儿童及青年胸外伤,有时有内脏损伤而未发生骨折。
若发生骨折,说明暴力强烈更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损伤。
【临床表现】1.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显著的症状,可随呼吸、咳嗽加重。
2.压痛骨折处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或局部凹陷,或有骨擦音、骨擦感。
3.胸廓挤压试验用手前后挤压胸廓,可引起骨折部位剧痛。
【诊断要点】1.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及体征,肋骨骨折的诊断不困难。
2.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的损伤。
3.对下部肋骨骨折应注意腹腔脏器,特别是肝、脾破裂之可能,必要时行腹腔诊断性穿刺。
4.对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应进行连续血气分析,以便明确低氧血症程度。
5.X线胸部照片可观察骨折情况并可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及并发症(气胸、血胸、肺挫伤、纵隔增宽等)。
但应注意如骨折无明显移位或骨折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能X线胸片不易显示骨折线,待3〜6周后X线复查发现骨痂影。
6.对疑有肺挫伤患者,CT及MRI对明确肺挫伤的严重程度、范围大小均有帮助,常可发现肺内血肿和肺撕裂伤。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f515e7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0.png)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CT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骨折中医治疗方案
![骨折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59548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骨折中医治疗方案一、中医对骨折的认识中医认为,骨折的发生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筋骨损伤,气血瘀滞。
骨折不仅损伤了筋骨,还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导致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
因此,中医治疗骨折的原则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二、骨折的中医诊断中医诊断骨折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肢体形态、肿胀程度、肤色等;闻诊主要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受伤经过、疼痛情况等;切诊主要触摸患者的脉象、受伤部位的压痛等。
通过综合诊断,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程度。
三、骨折的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1)初期(伤后 1-2 周)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方剂有桃仁四物汤、活血止痛汤等。
中药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乳香、没药、延胡索等,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2)中期(伤后 3-6 周)以接骨续筋为主,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等。
中药如骨碎补、续断、自然铜等,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3)后期(伤后 7 周以后)以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六味地黄丸等。
中药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具有调养气血的作用。
2、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手法触摸骨折部位,了解骨折的移位情况,然后运用牵引、旋转、屈伸等手法,将骨折端复位。
手法复位要求医生熟悉骨折的解剖结构和力学原理,操作准确、轻柔,避免加重损伤。
3、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是中医治疗骨折的特色之一。
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合适的夹板和固定垫,将骨折部位固定。
小夹板固定具有轻便、灵活、透气性好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4、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敷在骨折部位。
常用的中药有大黄、黄柏、栀子、侧柏叶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药外敷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提高疗效。
中医如何治疗肋骨骨折?中医治疗肋骨骨折的四个秘方
![中医如何治疗肋骨骨折?中医治疗肋骨骨折的四个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ce8665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a.png)
中医如何治疗肋骨骨折?中医治疗肋骨骨折的四个秘方发布时间:2022-03-11T03:23:02.46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4期作者:廖鹏[导读]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受到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外伤也越来越多廖鹏成都金牛蓬勃诊所 61003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受到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外伤也越来越多,其中胸部外伤导致的肋骨骨折是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
在医生看来肋骨骨折是最简单但也是较难诊断的,往往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烦恼。
肋骨是人体当中形似月牙的弧形小骨,共12对,平分在人体胸部的两侧,是胸廓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用来保护心脏、肺,又可加强呼吸的机能。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肋骨骨折的治疗和康复。
很多老年人可能会感觉到胸廓周围疼痛,夜间可能比白天疼痛,主要要考虑是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由于老年人肋骨的骨量较少,也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如果老年人不小心摔倒,无论是患者是受到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胸廓骨折的90%。
由于老年人年龄增大,肋骨弹性减弱,骨质疏松,如果老年人不小心导致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气胸,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
1.肋骨骨折的治疗1.1肋骨骨折类型临床按骨折数量可分为单根肋骨骨折或2根以上肋骨骨折,也可按并发症是否为单根肋骨骨折和合并气胸肋骨骨折。
1.2肋骨骨折整复手法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单肋骨骨折,无需人工复位。
若骨折超过两处,且有明显移位,应用人工复位。
复位时,患者坐位,抬高患侧上肢,胸部肌肉绷紧,术者用手轻轻按压抬高的肋骨,主患者深呼吸或咳嗽,使下垂的肋骨用力膨胀。
1.3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包括胶带固定法、胶带固定法。
闭合性单根肋骨骨折可与多个胸带、弹性胸带或半环宽胸带重叠。
在多处闭合性肋骨骨折的情况下,可用圆形沙袋或纱布垫弹性包裹稳定漂浮的胸壁,或指示患者侧卧。
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542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f.png)
损伤疼痛(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9 年)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 损伤疼痛(TCD编码:BGU050)(二)西医病名:肋骨骨折(ICD编码:S22.300)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 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 受伤部位压痛明显, 或触及骨擦感, 胸廓挤压征阳性。
(3) 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进行诊断。
①(1)病史: 可有外伤史。
②(2)临床表现:③主诉: 胸痛、气促、咳嗽、呼吸困难;体征: 伤侧呼吸运动减弱, 呼吸音低或消失, 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 ), 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
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 X线胸片检查或CT可观察骨折情况并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或其他病变, 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类1 •少数(W2)肋骨一处骨折: 骨折发生于少数肋骨。
局部肿痛, 压痛, 胸廓挤压征阳性, 少见并发气、血胸者。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 骨折发生于多根肋骨。
除肿痛, 胸廓挤压征阳性外, 常岀现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肋骨多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多处肋骨。
除肿痛, 胸廓挤压征阳性外, 表现为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常可岀现连枷胸。
(三)骨折分期和证候分型1・早期: 伤后2〜3周内气滞血瘀, 阻遏胸胁证:损伤早期, 胸胁部肿、痛并见, 气促, 呼吸困难。
或胸胁满闷、胀痛, 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 痛有定处, 拒按拒动。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或紧。
中期: 伤后4~8周营卫失调, 瘀血凝滞:损伤中期, 胸胁瘀血未尽, 筋骨未坚, 胸胁刺痛, 夜间隐痛、胀痛, 夜寐不安。
骨伤科肋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肋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24a4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6.png)
肋骨骨折胸背部受暴力撞击或挤压伤时,易引起肋骨骨折,以第4~9肋较易发生骨折,第10~12肋则较少见,第1~3肋更少见。
肋骨骨折轻者为单根肋骨骨折,严重者可多根肋骨同时骨折,甚至并发气胸、血胸等。
【诊断】1.胸背受伤部位疼痛、压痛较重,医生用手掌贴于痛处,嘱病人咳嗽时,可感觉到骨擦音。
2 .胸背伤处疼痛剧烈,但未查到骨擦音,医生用两手分别按于胸骨体及胸椎棘突部,同时对向挤压,如引起伤处疼痛者,应考虑肋骨骨折。
3 .如骨折发生于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者,因软骨在X线下不显影,必须以查得骨擦音为诊断依据。
4 .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由于断骨刺破胸膜,常合并有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血胸一侧,胸腔下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气胸者,一侧胸腔上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个别病人可以咯痰带血。
5 .严重的胸部挫压伤,气胸或血胸发展迅速,可有气急,呼吸困难,唇甲发细,脉细数,心脏向一侧移位,甚至血压下降、休克,需立即抢救。
一侧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可发生胸壁塌陷,出现反常呼吸,以致循环衰竭,亦应予以抢救。
6 .X线检查,对于诊断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及其严重程度,实属必需。
但对于抢救病人,应先予抢救,病情稳定后再作X线检查。
【治疗】1.单根肋骨骨折,外贴跌打损伤膏后,可用多头带自腋下至胸廓下缘作横形包扎,为防止多头带滑脱,可在多头带上缘加1~2根布带,绕过锁骨上部。
于呼气时偏紧包扎,可减轻疼痛。
亦可用贴胶布法固定伤侧的胸廓(见图10-36)。
7 .如血胸在站立位超过第4前肋间者,可于腋中线第7肋上缘或第8肋上缘作胸腔穿刺抽液(见图10-37),一次抽出200~400ml,然后注入链霉素1g。
如抽后血胸仍有发展,可隔1日再抽1次。
8 .气胸病人如胸腔积气较多,已压缩一侧肺脏1∕3~1∕2者,应于锁骨中线第3肋上缘,用18号穿刺针作胸腔穿刺,抽除空气。
抽后气胸仍有发展者,次日或隔日再抽1次。
多根肋骨骨折并发反常呼吸者,可施行肋骨巾钳牵引疗法。
肋骨骨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年度总结,评价
![肋骨骨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年度总结,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63ada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9.png)
肋骨骨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年度总结,评价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多见于车祸、跌倒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胸部的情况下。
由于肋骨在胸腔内位置较前,并且与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相邻,因此肋骨骨折是一种需要重视的损伤。
中医在肋骨骨折的诊疗方案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对这一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年度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一份完整方案,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治疗患者。
首先,我们来总结评价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势。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对于病情的综合分析更加全面。
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中医通过望诊、切诊、问诊和闻诊等四诊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病情,不仅可以评估肋骨骨折的程度和位置,还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理反应等信息,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强调治疗与辨证相结合,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理表现,具体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达到治疗效果的提高。
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一份完整的中医诊疗方案。
首先,在诊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来观察患者胸部的肿胀、淤血和瘀斑等外部表现,同时进行脉诊,以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
其次,在治疗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内服中药,常用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香薷麻沸散等,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展筋骨的作用;外敷破血逐瘀膏药,常用的中药有木香、冰片、磁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处的疼痛和肿胀;辅助治疗,如针灸疗法,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气血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最后,在康复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康复训练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如逐渐进行肋骨区域的活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肋骨的愈合和恢复。
综上所述,肋骨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治愈。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评估疗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1]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fb2ddfe33d4b14e85246863.png)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
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
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内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
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
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
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二)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
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
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三)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晚期:伤后4周以上。
中医治疗肋骨骨折的方法
![中医治疗肋骨骨折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3acb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9.png)
中医治疗肋骨骨折的方法张某,男,45岁。
2017年11月16日初诊。
诉2017年11月12日晚上骑摩托车躲闪不及摔伤,额头、左肩、左胸多处受伤,在河北省保定市某医院对症治疗4天。
诊断:左锁骨骨折。
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
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检查可见左锁骨及肩部肿胀、畸形、局部压痛明显,活动肩关节疼痛加重;左胸略有下陷,不对称,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部肿胀、压痛明显,骨擦音产生,咳嗽时疼痛加重,有痰,转动身体及下蹲功能受限。
X线检查左锁骨外1/3段骨折,骨折外侧段向内下移位,骨折两端对线尚可;左肩关节未见脱位。
未见异常;胸廓不对称,左5、6、7肋骨见横行骨折线,断端明显移位,局部胸廓轻度塌陷,左侧胸肋膈角有少量积液改变,左肺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外形在正常范围内,左膈光滑,左肋膈角锐利。
左锁骨外1/3骨折、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移位明显。
(复位前)左锁骨对位对线、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对位对线。
(复位后)【诊断】:左锁骨外1/3骨折。
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
【治则】: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肾壮骨。
【内服药】:①自拟中草药:当归9g,熟地9g,赤芍9g,川芎9g,柴胡15g,瓜蒌根9g,红花6g,甘草6g,穿山甲(炮)6g,大黄(酒浸)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个。
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
每天分3次,共15g。
②《李氏正骨》骨伤散(该方属于河北省第二批“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的项目):每日3次,每次5g,饭后白开水冲服。
前方中前四味是四物汤,养血补血;柴胡疏肝胆之气;当归养血活血;山甲破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生新;蒌根润燥散血;甘草缓急止痛;重用大黄荡涤凝瘀败血。
诸药合用,气血畅行,肝络疏通,则胁痛自平。
《李氏正骨》骨伤散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肾壮骨的作用。
【外敷药】:《李氏正骨》白公鸡接骨丹:患者双腿伸直坐在床面中央,先将两份接骨丹药分别摊在左肩及左胸肋骨下面,患者仰卧于药物上,纱布包扎固定,24小时后解除外敷药,继续将左锁骨固定带固定,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左肋骨腹带加压固定。
肋骨骨折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034f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4.png)
肋骨骨折诊疗方案诊断要点①有胸部外伤史。
②胸部疼痛,在深呼吸、咳嗽及转动身体时加重。
局部肿胀,皮下有瘀斑。
有时可少量咯血。
③骨折处有明显压痛。
胸廓挤压试验时骨折处疼痛加剧,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或皮下气肿。
多根多段骨折时,出现胸壁软化、骨折部位胸廓变平、呈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④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部位、数目、是否合并血气胸。
但如骨折发生在肋骨与软骨交接处、青枝骨折或腋部的肋骨骨折常显影不清,应特别注意辨认。
⑤对疑有血气胸且病情危重、不允许搬动的患者,可行胸腔穿刺,以利血气胸的诊断。
治疗方案预案1:一般治疗取半坐位卧床休息,经常翻身,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用祛痰剂以助排痰。
酌情用小剂量可待因或哌替I®(度冷丁)止痛。
必要时给予吸氧或蒸气吸入。
老年、体弱及咳痰困难者,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吸出痰液,及早应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有休克者给予输血、补液或用升压药物积极纠正休克。
预案2:闭合性肋骨骨折①棉垫压迫加胸带包扎制动:具有止痛效果好、疗效可靠、不影响呼吸运动、无皮肤过敏反应等优点。
②肋间神经封闭法:用1%普鲁卡因5-10ml,在肋骨角处注入肋骨下缘,范围包括骨折处上下各1肋间。
亦可用2杉普鲁卡因10ml直接注入骨折处止痛。
必要时lh后再注射1次。
第2天、第3天可重复注射。
预案3:开放性肋骨骨折尽早施行清创术,缝合伤口,其他同闭合性肋骨骨折。
预案4:多根多段肋骨骨折①对范围小且反常呼吸运动轻者,用棉垫压迫加胸带包扎或沙袋压迫制动。
②对胸壁软化范围大者,用肋骨牵引固定术,方法是在软化胸壁的中央,选择2~3条肋骨,在局麻下用手巾钳夹持,外加滑车牵引,牵引重量2~3kg,时间2~3周。
③控制性机械通气:当有严重性肺挫伤伴有呼吸衰竭,PaO2<8.0kPa时则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入带气囊的导管,连接于人工呼吸器上进行辅助呼吸。
若有气胸,应先行肋间闭式引流。
④手术复位固定适用于少数年轻较健壮患者或有胸内合并伤,开胸手术时顺便施行。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618e1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d.png)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肋骨骨折是指肋骨骨干或肋软骨断裂,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中医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依据病情特点,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即是指中医医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针对肋骨骨折的整体治疗规范和程序。
肋骨骨折是由于外力冲击或直接压力等原因引起的肋骨断裂。
肋骨骨折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活动受限。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多为靠休息、疼痛控制和对症治疗,但中医临床路径为肋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诊断阶段:1. 辨证分型: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辨证分型,如实证、寒证、血瘀证等,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二、治疗阶段:1. 疏散瘀血:中医注重疏散瘀血,常采取活血化瘀的方法,如外敷中草药熏洗或敷贴药物。
2. 理气止痛:通过理气药物的使用,达到舒缓胸痛、促进气血顺畅的效果,如川芎、香附、活血止痛胶囊等。
3. 调整脏腑功能:中医重视调整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伤害的抵抗力,如养胃、健脾的中药调理。
4. 牵引托片:中医经常采用疗法包括患肢牵引、物理疗法、封闭法等。
5. 相关治疗:中医药可辅助使用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拔罐、艾灸等。
三、康复阶段:1. 体质调养:中医强调肋骨骨折康复期的调养,包括饮食调养、生活习惯等,以提高患者康复的质量和速度。
2.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肋骨的功能,然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凭借着中医医生经验和中医理论,以及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为肋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针对个体化的病情,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针对症状治疗,而且注重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
总之,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是中医医生针对肋骨骨折治疗而制定的一套系统化临床实践方案。
这种路径依据经验和经验总结,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并保证患者的康复。
肋骨骨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年度总结,评价
![肋骨骨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年度总结,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59f3d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e.png)
肋骨骨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年度总结,评价近年来,肋骨骨折在临床上逐渐成为一种疾病的热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肋骨骨折在特定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中医诊疗方案对肋骨骨折这一优势病种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肋骨骨折在中医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传统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治疗,能够通过调节气血、舒经活络来促进骨头愈合,对肋骨骨折有显著疗效。
中医治疗肋骨骨折还注重调理体质,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率,这是现代西医难以比拟的优势。
中医诊疗方案针对肋骨骨折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治疗和辨证施治。
肋骨骨折多由于外伤、摔倒、扭伤等因素引起,中医治疗针对不同原因和患者体质,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对于肋骨骨折合并气滞血瘀者,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对于肋骨骨折合并气虚血瘀者,特别强调调理脾肾气虚,滋养气血的治疗方案。
这种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中医诊疗方案还结合了多种治疗手段,形成了多元化的综合治疗体系。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采用了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疗法,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综合效果,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健康维护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诊疗方案在治疗肋骨骨折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中医诊疗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对一些急性骨折患者,不够及时有效。
中医在临床效果的可量化和可证伪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更为科学的评估标准。
中医诊疗方案在推广和普及方面还需加强,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中医诊疗方案在肋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总结和评价,我们可以不断完善中医诊疗方案,使之更加科学、规范、有效,为更多肋骨骨折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肋骨骨折中药方
![肋骨骨折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c6355a1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9.png)
肋骨骨折中药方肋骨共有12对,呈弓形,分左右对称排列,与胸椎和胸骨相连构成胸廓,对胸部脏器起保护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肋骨骨折中药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肋骨骨折中药方上7对肋骨借软骨直接附着于胸骨,第8~10肋骨借第7肋骨间接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称为浮肋。
第1~3肋骨较短,且受锁骨、肩胛骨及上臂保护,而浮肋弹性较大,故均不易骨折。
4~9肋较长且固定,在外力作用下较易发生骨折。
常规治疗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肌固定和其余肋骨支持,多无明显移位,一般不需整复。
治疗的重点在于止痛和预防肺部感染。
多根或伴有多段骨折,移位明显,甚至造成浮动胸壁出现反常呼吸时,需予复位与固定。
1.复位方法患者正坐,助手在患者背后,将一膝顶住患者背部,双手握其肩,缓缓用力向后方拉开,使患者挺胸,医者一手扶健侧,一手按定患侧,用挤按手法将高凸部分按平。
若患者身体虚弱时,可取仰卧位,背部垫高,同样采用挤按手法将骨折整复。
多根多段肋骨骨折造成浮动胸壁,出现反常呼吸时,采用肋骨牵引法,可选择在浮动胸壁中央选择一根肋骨,局麻后用无菌巾钳将肋骨夹住,系上牵引绳进行滑动牵引,牵引重量2~3千克。
2.固定方法(1)胶布固定法:患者正坐,在贴胶布的皮肤上涂复方苯甲酸酊,呼气使胸围缩至最小,然后屏气,用宽7~10厘米的长胶布,自健侧肩胛中线绕过骨折处紧贴到健侧锁骨中线,第二条盖在第一条的上缘,互相重叠1/2,由后向前,由下至上地进行固定,一直将骨折区和上下邻近肋骨全部固定为止,固定时间3~4周。
若皮肤对胶布过敏或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老人心肺储备能力有限者,因半环式胶布固定可加重呼吸限制而不宜采用。
(2)尼龙扣带或弹力绷带固定法:适用于老年人、患肺部疾患或皮肤对胶布过敏者。
骨折部可外贴伤膏药或消瘀膏,嘱患者作深呼气,然后用尼龙扣带或宽弹力绷带环绕胸部固定骨折区及上下邻近肋骨,固定时间约3~4周。
3.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引起浮动胸壁,出现反常呼吸,且不能充分换气,不能有效咳嗽排痰时,可选择切开钢丝内固定,或硅橡胶板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4年)
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
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
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
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
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
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
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
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
(二)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
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
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三)中医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
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整复手法
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外肌的保护和其余肋骨的支持,所以无明显移位,且稳定,一般无需手法整复。
移位明显的骨折尽量争取复位。
1.立式整复法《证治准绳》载: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
人靠实处,医人以两脚踏患人两脚,以手从胁下过背外,相叉抱住患人被后,以手下于其肩掬起其胸脯,其骨自入“。
此法令患者站立靠墙,医者与患者相对,并用双足踏患者双足,双手通过患者腋下,相叉抱于背后,然后双手扛于肩部,使患者挺胸,骨折断端自然整复。
2.坐位整复法根据上法原理,嘱患者正坐,助手在患者背后,讲一膝顶住背部,双手握其肩,缓缓用力向后方拉开,使患者挺胸,医者一手扶健侧,一手按定患侧,用推按手法将高凸部分按平。
若后肋骨骨折,助手扶于前胸,另患者挺胸,医者在患者背后,用推按法将断骨矫正。
3.卧位整复法患者仰卧位,一助手双手平按患者上腹部,令患者用力呼吸,至最大限度再用力咳嗽,同时助手再用力按压上腹部,术者拇指下压突起之肋骨骨端,即可复位,若为凹陷骨折,在咳嗽的同时,术者双手对挤患部两侧,使下陷者复起;
注意事项:整复前,术者与助手均要手摸伤处,阅读正侧位X线片,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成角、粉碎骨块的位置、断端嵌插短缩及下尺桡关节有无分离等情况,做到手摸心会,法从手出,制定整复计划,做到手法整复时动作协调一致。
(二)固定方法
1.宽绷带固定法:骨折复位后,可外贴吊膏,然后覆以硬纸壳,胶布贴于胸壁,再用宽绷带或多头带包扎。
一般固定3-4周。
2.胶布固定法:适用于第5-9肋骨骨折。
每条胶布宽约7厘米,比病人胸廓半周长10厘米。
病人住位,两臂外展或上举,在呼气末即胸廓最小时,先在后侧超过中线5厘米,第一条胶布贴在骨折下2
肋,然后以叠瓦状向上增加4-5条,以跨越骨折部上、下各两肋骨为宜。
(此种方法现多用肋骨固定带代替。
)
3.肋骨牵引固定法:多根多处骨折,必须迅速固定胸壁,减少反常呼吸引起的生理障碍,此时可行肋骨牵引。
其方法是:在浮动胸壁中央,选择1-2根下陷严重的肋骨,在局麻下用巾钳夹住下陷的肋骨,通过滑动牵引来消除胸壁浮动。
(三)练功活动:患者经整复固定后,一般均应下地活动,重伤员需卧床休息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并锻炼腹式呼吸运动。
有痰者,护理人员需扶住伤处,鼓励病人咳嗽,待症状减轻后即应下地活动。
(四)药物治疗
1.分期分型治疗(服中药)
初期:由于筋骨脉络的损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机凝滞,经络受阻。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可选用消肿止痛汤(院方):当归9 红花5 儿茶5 炒白芍9 白芷9 丁香3 元胡15丹皮15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车前草20g、大黄5g(后下)、甘草 5g。
红桃消肿合剂加减:当归10g、川芎9g、生地10g、香附10g、牛膝10g、甘草5g、元胡10g、桃仁10g、木瓜10g、枳壳10g、连翘10g、金银花10g、桂枝5g、乳香10g、没药10g、川断10g、红花5g。
中期:此期肿胀消退,疼痛明显减轻,但瘀肿虽消未尽,骨尚未
连接,
治法:接骨续筋为主
方药:新伤续断汤加减:
乳香6g 没药6g 丹参12g 自然铜(醋煅)12g 骨碎补12g 泽兰12g 续断15g 甘草3g
疼痛加:地鳖虫3g 元胡6g
肿胀加:当归12g 红花6g
后期:一般已有骨痂生长。
治法: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服:八珍汤加减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川芎6g 当归10g 熟地10g 白芍10g 甘草3g 疼痛加地鳖虫3g 元胡6g
2. 外治法
初期:专科特色中药外敷消肿散
方药:制乳香6g 制没药6g 虎杖6g 大血藤6g 天花粉12g 大黄12g 木12g
研抹凡士林调敷患处
中晚期专科特色中药外敷接骨散
方药:制乳香6g 制没药6g 自然铜(煅淬)15g 滑石15g 大黄9g 赤石脂9g
醋或黄酒调敷患处
后期中药熏洗化瘀通络洗剂
方药:骨碎补12g 桃仁6g 红花6g 续断l0g 木10g 桑寄生lOg 伸筋草12g
水煎熏洗患处。
三、其他疗法
肋骨骨折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若为新鲜开放性肋骨骨折,在开胸出来胸前脏之后,可用钢丝把骨折两个断端固定在一起;横断骨折采用钢丝穿孔固定法,斜面骨折采用横行钢丝捆绑法,在捆扎处作1小骨槽,防止滑脱,以利固定。
近年来有专用的锁骨固定钢板,如普通钢板、钛合金爪型钢板等。
四、合并症的处理:
1.气胸:如胸腔积气较少者,对肺功能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积气往往能自行吸收。
若积气较多,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可在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气。
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可见消毒的纱布或凡士林油纱布填塞伤口包扎,阻止胸腔与外界空气相通,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清创术。
如合并脏损伤时,应先处理脏器损伤。
力性气胸,需紧急降低胸腔压力,以后插入胸腔此流管进行水封瓶引流。
2.血胸:非进行性血胸如量大,可在伤后12-14小时后,在腋后线第肋间隙进行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血,如积血多者,可分次抽出,每次抽吸后注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进行性血胸,在积极抢救休克后,进行开胸探查,术后插入引流管,水封瓶引流。
肋骨骨折无合并血气胸者在复位固定后,一般均应下地活动,重
伤员需卧床休息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并锻炼腹式呼吸运动。
有痰者,护理人员需扶住伤处,鼓励病人咳嗽,待症状减轻后即应下地活动。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者,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可行胸腔穿刺抽气或抽液,或行胸腔闭式引流,3-5天后拍片复查胸腔积气、积血的吸收情况。
四、康复治疗
指导病人深呼吸、吹气球等,锻炼肺活量,帮助肺复。
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如抬高、拿物等。
出院后多做深呼吸运动,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禁止吸烟,以促进康复
五、护理调摄
1.心理护理病人大多是意外伤害引起,加上受伤后疼痛、呼吸困难、有濒危感。
因此护士应陪伴在病人身边,讲解与本病有关的知识和治疗措施。
消除病人的紧、恐惧心理,是病人有安全感,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体位护理如无休克倾向,可给予半卧位休息,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利于引流。
协助病人健侧翻身,向病人讲解定期翻身的重要性。
3. 环境护理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禁止吸烟,以消除烟雾刺激咽喉、支气管引起的咳嗽,并注意通风换气,注意患处保暖。
4.饮食护理饮食对病人极为重要,创伤后由于蛋白分解代的增加;环境改变,打破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影响食欲,影响营养的吸收。
因此应指导帮助病人制订适宜的食谱,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多饮水,并进行必要的解释。
六、疗效评定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已愈合,局部肿痛消失,咳嗽及深呼吸无疼痛。
好转:骨折对位好,基本愈合,局部有轻微疼痛或压痛,胸廓挤压征(+-)。
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痛无改善,或仍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