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会在水痘初次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当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活跃,引发疱疹病变。
带状疱疹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皮肤的带状区域来传播,病情一般表现为皮肤疼痛、疱疹、发热等症状。
针对带状疱疹的护理和健康宣教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其护理的必要性和宣教的重要性。
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在接触带状疱疹患者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疱疹病变部位。
病情观察与控制:定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病变扩展、发热程度等。
控制病情的发展,采取药物治疗和适当的休息。
疼痛管理:确保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或局部外用药物减轻疼痛。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心: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抚,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了解带状疱疹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向带状疱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和传播途径,如避免接触病变部位等。
个人卫生教育: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
提供洗手方法和指导,教育患者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水痘疫苗的重要性,提醒及时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疼痛管理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如何根据疼痛程度来调整用药剂量等。
定期复诊: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跟踪病情发展,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
护理带状疱疹患者和进行健康宣教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讨论带状疱疹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频繁洗手,确保手部清洁,以避免感染其他部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频繁洗手,确保手部清洁,以避免感染其他部位。
避免搔抓疱疹区域:搔抓可能导致疱疹溃破,增加感染风险和疼痛感。
避免搔抓疱疹区域:搔抓可能导致疱疹溃破,增加感染风险和疼痛感。
避免搔抓疱疹区域:搔抓可能导致疱疹溃破,增加感染风险和疼痛感。
护理病历2带状疱疹

护理病历及护理计划一、一般资料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入院方式:家庭住址:入院日期:收集资料时间:病史陈述者:医疗诊断:1.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2. 脂肪肝3. 主动脉硬化二、身体健康状况(一)入院主要原因及发病经过入院主要原因:左侧枕部、肩背部疼痛6天,水泡3天。
发病经过:患者约10天前有感冒,当时未服药,6天前开始出现左侧头后枕部及肩背部烧灼及闪电样刺痛感,当时未就诊,3天前开始出现左侧肩背部及前胸部的水泡,簇状出现,部分破溃,就诊于我院门诊,考虑带状疱疹,予抗病毒等治疗,患者仍有明显疼痛,影响生活和休息,遂就诊于东升医院,予尼美舒利治疗后患者疼痛稍缓解,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
起病以来,患者无明显发热、寒战,无头晕、恶心、呕吐,进食胃纳好,二便正常。
(二)既往健康状况1. 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2. 个人史生于江苏常州,于江苏常州长大,在广州工作,高中文化程度,退休。
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冶游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3.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患者,否认遗传病史、传染病史、肿瘤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
否认两系三代家族性遗传病史。
4. 月经生育史(女性病人)已婚已育,生有2个子女,子女及配偶均体健。
初潮14岁,3~5天,50岁绝经28~30天5.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6. 个人嗜好无。
三、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1. 饮食状态普食,食欲一般,无吞咽困难,正常经口进食。
2. 睡眠情况入睡困难。
3. 排泄型态大便:能控制,2天一次,排淡黄色成形软便,无粘液血便。
小便:一天5次,淡黄色清亮小便,每次约300ml,无排尿困难,无尿失禁和尿潴留。
4. 自理能力生活完全自理,Barthel指数评分为100分。
四、社会心理状态1. 心理状况患者因疼痛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绪,SAS评分为轻度焦虑状态。
一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护理查房

3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及影响学习有关
1、护理目标: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护理措施: ① 评估焦虑程度及原因。 ② 帮助病人认识焦虑,学习或解决问题,做好心理护理。 ③ 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焦虑的措施,予心理护理。 ④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消除焦虑心理 。 ⑤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树立信。 3、护理评价:患者焦虑情况明显好转,积极复习备战高考。
病史简介
既往史
半月前咳嗽、咳 痰,低热,于当 地医院予以阿奇 霉素及止咳药物 治疗。
5天前感冒后出现头痛 ,双眼眶周围隐痛阵 发性剧烈疼痛,自行 服用塞来昔布,效果 逐渐减弱。
4.3就诊于我院门诊, 4.3入住我科。
病史简介:现病史
4月3日18点主诉头颈部疼痛不适,疼痛评分6分,遵医 嘱予以布洛芬0.3g口服,后好转,疼痛评分2分。
日期 SAS焦虑程度自评量表分数 4.4 62(中度) 4.10 42(轻度) 4.14 28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1、护理目标: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护理措施: ①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 ② 多与患者沟通,告知饮食、用药的相关知识,指导并协助家属予以康复训练 3、护理评价:患者及家属能够复述病毒性脑炎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治疗方案(4.14)
Part Three 护理诊断-措施
护理诊断与措施
1. 疼痛:与患者颅内压高有关 2.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进食少有关 3.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 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5. 潜在并发症:脑疝、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
1疼痛:与患者颅内压高有关
1、护理目标:及时使用药物,患者疼痛好转,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护理措施: ① 观察、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② 遵医嘱给予病因治疗及镇痛药,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效果。 ③ 调整好舒适的体位。 ④ 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⑤ 指导病人应用松弛疗法,如听轻音乐等。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病人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
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为群集疱疹,带状分布、单侧性发病、疼痛剧烈
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疼痛护理
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三)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
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5.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本病经治愈后不再复发,解除其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并介绍治疗的效果及皮肤不会出现永久性疤痕,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
带状疱疹病人标准化护理流程。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PPT

预防跌倒:加强患者安全防护,提高患者 安全意识
预防压疮: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长时 间卧床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添加项标题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
病史及诊断依据
病史: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 间、症状持续时间等
病情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症状等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对症治 疗、支持治疗等
临床表现及体征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皮肤出现带状疱疹,疼痛明显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异常,如肌力下降、感觉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发现病毒感染证据,如病毒抗体阳性、病毒核酸阳性等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 性脑炎护理查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及随访计划
患者病情评估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总结与建议
01
护理人员:XX医院 -XX科室-XX
02
患者病情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患者年龄 性别:患者性别 病史:患者既往病史
症状:患者目前症状 检查结果:患者检查结果 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症 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指 标,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
持续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总结护理经验:总结护理过 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
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04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成人,尤其是春秋季节。
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升高。
带状疱疹的症状主要包括沿神经节段分布的疱疹和严重的神经痛。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除了遵循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外,良好的护理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带状疱疹的护理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饮食护理:患者应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生蒜、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同时避免饮酒。
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豆浆等,以提高免疫功能。
2.皮肤护理: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搔抓。
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皮疹。
在发病早期避免洗澡,以防搓破水疱继发感染。
3.休息与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和愤怒。
这些负面情绪和劳累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4.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的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接下来,我们根据以上护理原则,进行个案护理。
病人,男,56岁,因带状疱疹就诊。
就诊时,病人背部有明显的水疱和神经痛。
1.饮食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质。
为病人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营养。
2.皮肤护理:为病人清洁皮损部位,保持局部干燥。
指导病人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皮疹,并避免摩擦和搔抓。
3.休息与情绪调节: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虑。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4.穿着护理:为病人提供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的衣物。
5.疼痛缓解:对于疼痛剧烈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同时,指导病人采用局部冷敷或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经过两周的治疗和护理,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水疱干涸,神经痛症状减轻。
继续遵循护理原则,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
总之,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个案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遵循护理原则,关注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康复。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温暖和支持。
功能训练
语言能力训练
针对患者出现的语言障碍,进行 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发音练习、 词汇积累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表达能力。
运动能力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 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游泳、瑜 伽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
认知能力训练
通过脑力活动、游戏等方式,提 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 能力,帮助他们恢复认知功能。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意识状态、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防止抽搐和癫痫发作
病毒性脑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和癫痫发作,应采取措施防止发作 ,如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刺激患者等。
保持肢体功能位
在患者意识不清或抽搐时,应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僵硬和肌 肉萎缩。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社会支持
了解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的 支持情况。
护理诊断和问题
护理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如意识障碍、高热、皮肤黏膜出血、 偏瘫等。
护理问题
针对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
03
CATALOGUE
急性期的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与家庭成员和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通
与家庭成员保持沟通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家庭成员沟通,让家庭成员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进展以及护理措施。
与其他医护人员沟通
护理人员需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商讨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确保治疗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教育和指导病人和家庭成员
提供疾病知识
向病人和家庭成员普及病毒性脑炎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注 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并配合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整理版ppt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
2、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昏迷、惊厥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神经 精神症状。 3、脑脊液的变化: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可在 30 ̄500×10的6次方/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 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脑脊液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5、血清中和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 以上。 6、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以 上。 7、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的滴定度较急性期高出或低于4倍以 上。 8、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阳性。 9、脑电图示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 化灶等低密度区,MRI可见颞叶、额叶或顶 叶稍低或稍高信号; MRI优于EEG、CT--中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4.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 波幅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
行关系。 52.%脑的组并织发活症检;:为阳诊性整断率理版的仅ppt金为标33准%,一但56没%必,要并。有 11
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占94.29%;美国-急 性VE发病人数仅次于SAH。
男女比例:1.3:1
全年均可发病,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多流行 于夏秋季,以7-9月最多。
整理版ppt
3
病因
文献报导: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
肠道病毒(EV):80%
虫媒病毒
传染病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散发
病毒性脑炎(VE)
Viral Encephalitis
整理版ppt
1
学习目标
低年资护士掌握VE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 点;
高年资护士掌握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 的表现。
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

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皮肤护理方法2、疼痛管理措施3、饮食注意事项4、心理护理要点5、日常活动指导6、用药规范7、病情观察要点11 皮肤护理111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水轻轻清洁带状疱疹部位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肥皂。
清洁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水疱导致感染。
112 避免搔抓:叮嘱患者切勿搔抓带状疱疹的皮疹,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疱破裂,增加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引起疤痕形成。
113 衣着选择:建议患者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114 局部处理:若水疱未破裂,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减轻瘙痒;若水疱破裂,应使用碘伏消毒,然后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12 疼痛管理121 药物治疗: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
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副作用。
122 物理治疗:可采用冷敷、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123 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观看电视等方式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疼痛的感受。
13 饮食注意131 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32 增加蔬果摄入: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皮肤修复。
133 避免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酒精等,以免加重病情。
134 保持水分摄入:督促患者多喝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14 心理护理141 心理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142 情绪疏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带来的不适和心理压力,引导其通过倾诉、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143 疾病教育:向患者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注意事项有哪些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概述
带状疱疹这种疾病大家并不生疏,很多种原因都会引起带状疱疹这种疾病的,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一旦发生了这种疾病,都会使患者疼痛难忍,让患者受尽折磨,所以对于这种疾病,不但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在治疗的期间,对于带状疱疹的患者,还要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才能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常规三、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
二、步骤/方法:
1、对于带状疱疹的护理,一定要让患者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老年人的患者,更应该注意,要适当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者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通过这些锻炼项目来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还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带状疱疹最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的患者,会因为一些原因引起感冒,这样就会引起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就会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在这方面一定要提起高度重视。
3、对于带状疱疹的患者,还要防止外伤,外伤容易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另外患者还要避免接触毒性物质,特别是一些化学药品以及毒性的药物,一定要预防这些药品伤害到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
低自己的身体的抵抗能力。
三、注意事项:
另外带状疱疹的患者还要注意好自己的饮食,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少吃一些,油炸的或者是难以消化的食物,尽量的不要吃一些海鲜蛋类,患者只要能够注意好这些,身体就会很快的康复。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引言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俗称火花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
在带状疱疹的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随后皮肤上会出现带状疱疹病疱。
带状疱疹具有传染性,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扰。
本文将介绍带状疱疹患者所需的护理措施,并给予相关的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预防传播。
一、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1. 隔离措施带状疱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带状疱疹患者需要采取一些隔离措施,避免与他人接触。
具体措施包括: - 在室内佩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呼吸道分泌物; - 避免与他人共用盥洗用品、毛巾等个人用品; -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并使用带状疱疹患者专用的肥皂;-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传播的风险。
2. 皮肤护理带状疱疹病疱出现在皮肤上,对皮肤的保护和护理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皮肤护理的建议: - 避免用力搔抓病疱,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以用温水轻柔清洗病疱周围的皮肤; - 使用医生推荐的抗病毒药膏或保湿霜,有助于减轻皮肤症状和加快康复; -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香料的洗护产品,以免刺激皮肤。
3. 疼痛管理带状疱疹常伴随着疼痛症状,患者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疼痛。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可以使用非处方镇痛药(如布洛芬)或药店购买的止痛贴膏,但应请医生指导使用; - 尽量避免紧身衣物和摩擦刺激,保持休息和放松状态; - 可以尝试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但避免过热或过冷。
4. 饮食注意带状疱疹患者的饮食也需要注意,以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 -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坚果等; -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和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病疱和消化系统。
二、健康宣教1. 疾病认知带状疱疹的症状和传播方式对患者和他人的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预防传播。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以皮肤神经分布区域为特征的疱疹和疼痛,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相当大的身心困扰。
因此,在护理带状疱疹患者的过程中,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工作。
以下我将详细介绍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一、护理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给患处进行冷水清洗,既能够减轻瘙痒感,又能够减少疱疹的感染风险。
2.符合卫生要求:患者的衣物、被褥等物品需要经常进行清洗,以杀灭病毒。
3.缓解疼痛: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缓解,如非处方的局部利多卡因麻药贴等。
同时,避免患者穿着紧身衣物,以免刺激患处。
4.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
5.心理护理:带状疱疹的患者往往由于疼痛和病情的困扰,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护士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合理的指导来进行心理护理,在尽量减少患者的焦虑与痛苦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健康宣教:1.病毒传播预防:带状疱疹患者病情稳定后,仍需掌握以下信息,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a.避免与未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对病程中的病毒带菌期;b.注意手部卫生,户外扑病时尽量避免用手触碰;c.不与有免疫功能低下者接触;d.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并保持环境清洁;e.注意患处的卫生,避免破溃后直接接触他人。
2.病情监测: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复发:带状疱疹易复发,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生活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尽可能增加抵抗力。
4.出行问题:病程中,患者应暂时避免出行,特别是长途旅行,以免加重病情。
5.注意药物使用: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规定,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总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定义病毒性脑炎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脑实质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则称为病毒性脑膜炎。
以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及脑膜刺激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程多具有自限性。
病因1、80%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仅表现手足口病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而重型EV71感染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2、其次是疱疹病毒,其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是引起严重病毒性脑炎的重要病原。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常有小脑性共济失调。
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及有免疫缺陷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EB病毒脑炎常伴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4、呼吸道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狂犬病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虫媒病毒等也可引起病毒性脑炎。
发病机制病毒自呼吸道、消化道或经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系统繁殖,通过血循环感染各种脏器,在脏器中繁殖的大量病毒可进一步扩散至全身,产生病毒血症,在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如果此时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血脑屏障功能异常,病毒即通过脉络丛或血管内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一方面通过大量繁殖直接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激发宿主的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髓鞘,造成感染后免疫脱髓鞘。
病理病理检查可见脑膜充血,脑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侵润,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组织坏死。
大脑、脑干、小脑、脑膜和脊髓均可受累,呈弥漫性水肿、脱髓鞘、软化和胶质增生。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侵犯大脑皮层尤其是颞叶,也可侵犯额叶、枕叶、丘脑和基底节,引起脑组织坏死出血。
虫媒病毒脑炎往往累及全脑。
症状、体征多为急性起病,出现病毒感染全身中毒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并可出现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和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精神异常、言语障碍、兴奋躁动、抑郁等。
带状疱疹的护理范文

带状疱疹的护理范文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疾病。
当一个人感染水痘后,病毒会休眠在神经细胞中,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或老化,病毒就会重新活跃并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通常会在身体的一个区域出现红疹、水疱和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腰部和胸部,但也可能出现在面部和其他身体部位。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带状疱疹的护理。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无香皂轻轻洗涤带状疱疹病灶周围的皮肤。
洗涤时避免用力搓揉或刺激疱疹病灶,以免破坏病毒囊泡或引起感染。
2.避免暴露于疾病区域的刺激物。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香皂、化妆品和药膏。
同样的,避免穿着紧身衣物、羊毛或合成纤维衣物,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疼痛或刺激。
3.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的疼痛是非常剧烈的,可以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如非处方的局部麻醉乳膏,如利多卡因凝胶,或处方的口服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但请务必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并避免过量使用。
4.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涂抹在带状疱疹病灶周围的健康皮肤上,以保持皮肤湿润。
但是避免将保湿霜直接涂抹在疱疹病灶上,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感染。
5.注意饮食。
良好的饮食对于加速伤口愈合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力提高。
6.避免搔抓。
带状疱疹的疼痛和痒感可能让您有冲动搔抓病灶,但请尽量避免这样做,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您无法控制搔抓冲动,可以戴上手套,或修剪您的指甲,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
7.休息和缓解压力。
身体的休息和改善免疫力是带状疱疹康复的关键。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多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8.接种疫苗。
对于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这可以帮助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减轻疾病的症状。
9.密切监测病情。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带状疱疹,最好及时就医。
早期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并减少疼痛。
水痘并发病毒性脑炎1例的护理

水痘并发病毒性脑炎1例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10-25T14:43:53.2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罗佳宋瑞梅荀林娟庄英叶海燕[导读]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并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1],全身症状轻微。
患儿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但以后可以发生带状疱疹。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
若病变累及脑实质时称为病毒性脑炎,病变累及脑膜则称为病毒性脑膜炎。
水痘并发脑炎较少见[2],病死率可达到15%[3],可留有智力障碍、癫痫、运动障碍或行为异常等严重后遗症。
2016年1月,我院感染科病区收治1例水痘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患儿。
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后转危为安,基本康复出院后转他院进一步康复治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男,11岁3个月。
因“皮疹7天,头痛4天,发热3天,意识障碍2天。
”于2016年1月14日14时入院。
患儿2天前出现意识障碍,于当地医院查脑脊液常规示:有核细胞数70?106/L。
入院时患儿谵妄状态,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干燥,头部、躯干见疱疹愈合后结痂。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膝腱反射++,左侧膝腱反射未引出,颈抵抗明显,双侧克氏征阳性,双侧布氏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阴性。
体温37℃;心率8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5/78mmHg;经皮血氧饱和99%。
Glasgow昏迷评分法9分,入院后立即予告病危,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监测血压血糖,记24小时出入量,予甘露醇降颅压,阿昔洛韦抗病毒,苯巴比妥镇静,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支持及补液对症治疗,完善相关检查等;1月15日患儿谵妄状态反复,时有尖叫,医嘱予地西泮缓慢静推,予约束带保护约束,15时患儿谵妄仍明显,不停坐起、躺下,时有大叫,医嘱予停用苯巴比妥针,改咪达唑仑微泵静推维持;1月19日,患儿神志转清,于其交流有应答,可以点头摇头来回答,或可应以简单词语,无烦躁不安及四肢舞动,停用咪达唑仑针。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带状疱疹常见于中老年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VZV多侵犯脊神经背根神经节,发疹前或发疹时患区疼痛。
脑炎的发生时间与皮疹不同。
大多数病例在皮疹发生后3~5周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少数病例在皮疹前或与皮疹同时出现神经系统损伤。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急性带状疱疹性脑炎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由异常反应引起。
主要发生在皮疹发生后3~4天,但也可发生在皮疹发生前,主要发生在颅神经或颈部、上胸脊髓神经段。
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或其他进行性感觉障碍、共济障碍等小脑症状。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脊神经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节。
当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沿神经向上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上可出现意识丧失、精神异常、抽搐、脑神经麻痹、偏瘫、失语、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脑电图,CT检查有助于诊断。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脊神经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节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当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沿神经向上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脑电图诊断本病,CT大查等,大部分都可以明确诊断。
具体检查如下:1、常规脑脊液检查:白细胞(WBC)轻度或中度增多,最多可达500×106/升(/L);轻度或中度蛋白质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2、补体结合试验: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可以找到。
3、图像学检查: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4、脑电图: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和棘慢综合波。
慢波背景活动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的性质。
有些病人的脑电图也可以正常。
中医认为,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原因是人体正气内虚,季节性温热疫邪和湿热疫邪乘虚入侵。
带状疱疹病人的护理

带状疱疹病人的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按神经分布,有成簇炎性水疱并伴有神经痛的皮肤病。
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禁用肥皂清洗患部。
二、饮食护理: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忌羊肉、辣椒、酒等。
(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
中医认为,本病为温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
(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
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重。
三、疼痛护理:(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物,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感。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四、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用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水时动作轻柔。
五、病情观察:(1)观察皮损情况:皮损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中线。
若皮损泛红,有血疱,且病人精神状况差,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应考虑体内有潜在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9-02T11:01:06.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吴华马宴灿
[导读] 对1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治疗的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和基础、心理和用药护理
吴华马宴灿(云南省普洱市中医院云南普洱 665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280-02
【摘要】对1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治疗的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和基础、心理和用药护理,协调患者家庭、经济和社会关系,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无并发症的发生,住院22天好转出院。
【关键词】脑炎带状病毒协调护理
2009年6月我科收治1例带状疱疹致病毒性脑炎患者,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1岁,于2009年6月16日凌晨04:30左右睡眠过程中突然尖叫,继而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后由120急救中心送入我院。
入院检查:T36.8℃,P86次/分,BP120/66mmHg,患者神志不清,RLS分级为Ⅳ级,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面色苍白,四肢抽搐,一般情况差,被动体位,全身及皮肤粘膜无黄染,左胸壁、右腋窝及肩胛区可见簇状不融和疱疹,部分溃破,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角无明显歪斜,颈抵抗,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
右侧巴氏征阳性,大小便失禁。
实验室检查:头颅CT正常,脑电图正常,中性细胞比率73%。
诊断:疱疹性病毒性脑炎。
遵医嘱给0.9%氯化钠250ml加阿昔洛韦500ml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对症治疗3天后患者逐渐清醒,神志模糊,行为异常,颈有抵抗。
继续治疗6天后,患者上述症状虽然逐渐减轻,但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精神错乱,乱抓乱咬,随地大小便,甚至有脱光衣服到处乱跑等行为,给予加强病人24小时看护管理,遵医嘱给5%葡萄糖250ml加细胞色素3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钴铵5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5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复查:血常规、淋巴细胞正常,局部皮肤疱疹脱落消失,接近正常皮肤。
2 护理
2.1病情观察该患者神志不清,实施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入院前7天体温波动在38.5-36.4℃之间,脉搏波动在68-130次/分之间,血压波动在114-132/65-91mmHg之间,3天后意识逐渐恢复,12天后生活能自理,患者留置尿管6天后拔管,自此小便自理,色淡黄,大便入院后第一天失禁,第二天后每3天解一次,色为淡绿色,睡眠好,肩胛骨及右腋窝疱疹逐渐干结,无破溃、感染,结疤脱落部位与正常皮肤接近。
2.2基础护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加护栏防止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带,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
每2小时翻身1次,给予拍背、按摩,保持床单平整干净;用0.9%氯化钠口腔护理,每日2次;每日床上温水擦浴1次;每次清洁皮肤后遵医嘱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疱疹处;留置尿管3-4小时排放尿1次,每天行膀胱冲洗,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给会阴护理每日1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有痰时及时给予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各关节处于功能位置。
2.3各种导管的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随时巡视病房,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漏液等,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滴速,满足患者机体需要量;每日给膀胱冲洗1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2.4用药护理遵医嘱0.9%氯化钠250ml加阿昔洛韦500mg静脉滴注每日3次,连用7天,给抗病毒同时加用20%甘露醇125ml,15分钟滴完,每8小时1次给予脱水2天。
该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神智不清,精神错乱,胡言乱语,躁动不安,给予安定10mg 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 肌肉注射等,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先后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加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清开灵40ml静脉滴注治疗。
在各种药物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2.5心理护理该患者清醒后,及时做好安抚工作,安抚患者接受病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身体恢复。
护士经常深入病房与其交谈,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请社保局主管人员来院探望、交流、谈心,以消除其心理压力,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讨论
3.1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在临床上很少见,该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知识缺乏,未及时就诊,导致病情加重出现昏迷才送医院就诊。
3.2我们对患者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负责守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后给予特别的护理关注。
对患者的病情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3我们迅速联系了患者居住的社区和所辖区的民政部门,解决了患者无人承担经济费用的后顾之忧。
3.4我们针对性的关心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认真落实护理的每个细节。
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中西医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没有出现精神后遗症和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值得我们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敖友爱,陈燕,徐桂红.病毒性脑炎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临床医学工程,2008,15(9).
[2]李新梅,徐志芳,李召辉.大剂量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观察与护理.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