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
医学影像学(6.5.1)--肝脏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 CT 表现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弥漫性)
(三) MRI 表现
信号
1 、 T1WI 像低信号、 T2
WI 像高信号
2 、瘤灶中
心可有脂肪变性、囊变、坏死、出血等
而出现不同的信号
镶嵌样结构:
纤维
间隔或坏死灶将有活性的瘤结节分隔使
瘤内信号不均
重 T2 像: TE 时间的延长而信号逐渐减
影像表现
(一) DSA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AVF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表现: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占位 征象,肿瘤染色和充盈缺损影,静脉早期显影, 门脉推移、狭窄、栓塞。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肝癌 TAC
E
(二) CT 表现
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 边缘清晰—有假包膜 ( 晕圈征 -Halo si gn) 纤维组织增生
含脂质、出血、细胞内糖元较多或铜沉积。 HCC 周围肝组织含锌量较多,可致 T1WI 信 号降低, HCC 可显示为相对高信号。
小 HCC 的 T2WI MRI 表 现
1. 中、低分化的和 >3cm 的 HCC 呈现为高 信号者居多。 2.<3cm 的 HCC 约 60% 为高信号,约 40% 为等或低信号。 3. 高分化 HCC 不少呈现为等信号,少数 H CC 呈现为低信号(与 DN 相仿)。 4. 小 HCC T2WI 信号强度表现的原因不甚 明确。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
HCC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 1 、巨块型:直径≥ 5cm ,单个,
或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2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直径< 5cm
3 、弥漫型:结节小,弥漫 而均匀分布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和特征
环影(假包膜) 肝脏病变中出现环影的有腺瘤、肝癌和囊腺瘤或囊腺 癌,肝癌最常见。环影在动脉期,甚至门静脉期都不 强化,表现为低密度,因为纤维组织强化很慢。环影 通常是在延迟期表现为相对高密度而易于观察。
肝癌包膜在平扫和动脉期显示为低密度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动脉期成像: 起因不明的肝脏肿瘤的特征。 对高甲胎蛋白患者的肝癌检测。 对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筛选。 检测富血管肿瘤患者的肝转移。
二.肝肿瘤的特征
从实用角度出发,探讨一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特征 从实用角度出发,探讨一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特征 首先从检测它的密度开始。如果病变接近水的密度,均 匀、具有清晰的边缘,并且没有强化,这是一个囊肿。 如果病灶强化,下一步判定病灶是否是血管瘤,这是最 常见的肝脏肿瘤。强化表现为边缘和结节状增强,各期 强化密度与血池相同。 如果既不是囊肿也不是血管瘤,就需要对病变进一步研 究。根据增强的不同表现,将肿瘤分为富血供和少血供 两类。通常增强方式和病理特性相关,如脂肪、出血、 钙化、囊变以及纤维成分等成分,并与临床病史相结合 进行鉴别诊断(图)。
富血管病变 动脉期增强病变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包括像FNH 动脉期增强病变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包括像FNH 和腺瘤的原发性肝肿瘤,以及快速充满对比剂的 小血管瘤。这些良性肿瘤需要与常见的富血供恶 性肝肿瘤鉴别,包括原发性肝癌以及像黑色素瘤、 肾细胞癌、乳腺癌、肉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胰 岛细胞瘤,类癌,嗜铬细胞瘤)等富血供转移瘤。
门脉晚期检测恶性转移低密度肿块。注意 肿块边缘一些增强。
平衡期 平衡期时对比剂从肝脏退出,肝脏密度开始降低。 该期开始于注射造影剂后3 该期开始于注射造影剂后3-4分钟,扫描最佳时 间在在注射造影剂后10分钟。此期的价值在于发 间在在注射造影剂后10分钟。此期的价值在于发 现如肝癌对比剂快速退出的低密度以及如在血湖 中仍存有造影剂的肝血管瘤,或者强化的环状纤 维组织(肝癌)或疤痕组织(FNH,胆管癌)。 维组织(肝癌)或疤痕组织(FNH,胆管癌)。
肝转移瘤CT影像诊断
【诊断要点】
1.症状和体征: 1)肝转移瘤常以原发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2)当肝转移瘤灶较大或较多时,则会出现转移瘤症状,与原发性肝癌相仿,如乏力、
消瘦、肝大、肝区疼痛和腹部肿块。 3)后期有黄疸、腹水、发热和恶病质等。
2.实验室检查: 1)95%的患者AFP阴性,少数来自胃、胰腺、卵巢癌的肝转移瘤AFP可轻微升高
【CT表现】
肾癌肝转移 A~D.增强扫描 肝内不同层面 均见高密度强 化结节(↑)
【CT表现】
➢ 2.增强扫描: “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较高密度强化,最外层
又低于肝实质。多为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和肉瘤的肝转移。 较小的病灶可有囊变,是肝转移瘤的特征。囊肿性转移瘤有时可见壁
PAGE
THANKYOU
低密度,显示为同心圆状。
【CT表现】
胃癌肝转移 A.CT平扫见肝内分布均匀、大小相仿的类圆形低密度结节,腹主动脉右侧膈肌脚后淋巴肿(↑); B.增强扫描见病灶边缘轻微强化,中心无强化
【CT表现】
结肠癌肝转移伴钙化 CT平扫见肝内大小不一的低 密度病灶,其内见多发菜花 状高密度钙化(↑)
【CT表现】
【CT表现】
➢ 1.CT平扫: 病灶的分布:病灶小而多是肝转移瘤的特点,病灶越多,大小分布越
趋向均匀。 病灶形态:绝大多数为圆形,个别大病灶外形可不规则或呈分叶状。 病灶密度:肝转移灶多为低密度,3%有钙化多见于结肠癌、胃黏液癌、
卵巢癌和乳腺少病灶中心为更
腹膜后纤维肉瘤肝转移 A.CT平扫见肝内多个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病灶,边缘尚清晰,部分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 B.增强扫描见病灶边缘强化,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不强化,较大癌灶见高密度强化假包膜,左侧腹腔内有多个 转移灶与胃及肠管相连(↑)
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化验检查AFP常升高,阳性率大 于70%。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容易侵犯血管、胆管及淋巴形成 肝内外转移、静脉瘤栓及阻塞性黄疸。
医学ppt
2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肿瘤内显示异常肿瘤血管 肿瘤染色 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饶 动静脉瘘 肿瘤湖征
指发生在肝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它部位 者另述。
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化或伴有粘液分泌,富于 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癌硬。
呈少血供型。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痛及腹块,胆管阻塞出 现黄疸。常有胆管结石病史;AFP阴性。
医学ppt
26
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不明显,可见邻近血管的改变。 【CT】 平扫为边缘不清低密度肿块,瘤内可有钙化、结石。 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 实质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强化渐明显(延迟强化)。 近肝门者,肿瘤周围见扩张胆管或肿瘤包埋胆管。 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 【MRI】 表现与肝细胞癌相似。可见瘤周血管受侵、胆管扩张。
肝脏是转移瘤的常见部位之一。
转移途径:血行(经门脉、经肝动脉)、淋巴和直接侵 犯。
多来自消化道、肺、胰腺、肾及乳腺等。
转移瘤的大小、数目和形态多变,以多个结节灶较普遍, 也有形成巨块的。
其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癌相似。可发生坏死、囊性变、病 灶内出血及钙化等。
临床兼有原发癌症状及转移癌本身引起症状,此外, CEA生高有一定意义。
医学ppt
22
肝硬化、右肝小肝癌
医学ppt
23
左肝癌,门静脉瘤栓
医学ppt
24
肝脏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增强CT扫描
通过增强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肝 实质内结节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 迟期的强化特征,有助于鉴别良恶 性病变。
MRI检查
MRI检查在显示肝脏转移瘤方面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 动态增强MRI,能够更准确地评估 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肝血管受侵
肝血管受侵
肝脏转移瘤可能侵犯肝内血管,包括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 等。
血管侵犯的影像学表现
血管侵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血管内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整或血管 闭塞等征象。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肝血管瘤、肝细胞癌等肝脏原发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结合 病史和相关检查综合分析。
肝外转移
肝外转移
肝脏转移瘤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 途径转移到肝外其他部位。
常见转移部位
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骨、脑、 肾上腺等。
对于多发或较小的肝脏转移瘤,射频消融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将射频电极 插入肿瘤内,产生热效应使肿瘤坏死。
化疗
免疫治疗
全身化疗可用于控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存 期。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 利铂等。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已成为治疗肝脏转移瘤的 研究热点。
预后评估
MRI诊断局限性
MRI检查时间较长,且对于某些金属 植入物或起搏器等患者可能存在禁忌 症。
MRI诊断优势
MRI可以提供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的 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检测和评估转 移瘤,尤其是对于较小的转移瘤。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概述
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 显示肝脏结构和功能。
超声诊断优势
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展望
进一步探索新型影像学技术,提高肝 脏转移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MRI强化扫描表现
扫描对
对于小肝癌而言,一般的强化
诊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需要特殊的造影
剂如Mn-DTPT等,可以提高诊断能力。
精选课件
93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分布异 常区。
色。
A 小肝癌 DSA表现 典型病变局部有小范围的血管
毛细血管期有局限性的肿瘤染
精选课件
94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早期多数即可见有小动静脉瘘形成。
色。
毛细血管期边缘不清的肿瘤染
精选课件
35
血 管 分 布 散 乱
精选课件
36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2 结节型
界,
肿瘤与正常肝组织有明确的分
直径小于5厘米,其形态较规则,多有完
整的包膜,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精选课件
37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59
弥漫性肝癌
精选课件
60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脏分
弥漫型肝癌病灶与周围正常的肝
界不清常常难以显示出病变的范围。
精选课件
61
精选课件
62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DSA表现
节,部分
动脉期显示血供较丰富的弥漫性结
可见动静脉瘘形成。
精选课件
69
精选课件
70
精选课件
71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3 巨块型
MRI平扫表现
影像,
T1为块状的低信号或稍高信号
肝脏肿瘤影像学鉴别诊断
特殊 征象
1、2
3
9
11
7
1、肝硬化 2、AFP阳性
1、青年女性多 见
1、青壮年,女 性多见 2、长期口服避 孕药或激素类 药物
1、青少年多见 2、无肝硬化
1、“瘢痕征”
“快进快出”“快进慢出” 2、周边见增粗
供血血管
1、速升缓降 2、均匀强化
1、速升缓降 2、不均匀强化
“中心瘢痕” T2W呈高信
病例1—临床资料
肝 脏 病 例
• 患者,男性,66岁 • 主诉:阵发性剑突下疼痛3个月,加重5天 • 现病史:阵发性剑突下疼痛,隐痛,无放散
无腹胀,尿色加深为茶色 •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 专科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
及反跳痛,肝区叩痛(+)
• 实验室检查:AFP 正常
第2页/共32页
第25页/共32页
病例10—影像学资料
肝
脏
病
CT平扫
例
CT增强动脉期
CT增强门脉期 第26页/共32页
CT增强静脉期
病例11—临床资料
肝 脏 病 例
• 患者,女性,34岁 • 主诉:右上腹胀半年,加重半个月 • 现病史:无腹痛、无咳嗽、咳痰,
二便正常 •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长期口服避孕
及腺体,左乳可触及 腺体
第15页/共32页
病例7—影像学资料 肝 脏 病 例
第16页/共32页
病例7—影像学资料
肝
脏
病
T1W平扫
T2W
例
T2W抑脂 第17页/共32页
T2W冠扫
病例7—影像学资料
肝
脏
病
T1W增强动脉早期
第三部分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图示腺瘤的假包膜和脂肪沉积
现在是36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 磁共振成像在检测脂肪和出血方面更敏感。化 学位移成像显示出的相位图像信号缺失可以确 认脂肪的存在。
▪ 同样肝癌中约40%的病变含有脂肪,因此脂肪 的存在不能帮助鉴别。
现在是37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现在是38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 腺瘤破裂导致右上腹痛。 ▪ 腺瘤和肝癌是导致出血的最常见的两种病变。 ▪ 虽然腺瘤是良性病变,但可以恶变为肝细胞癌
(HCC),虽然恶变罕见,大多数人主张腺瘤 患者尽早手术切除。
现在是39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现在是40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腺瘤出血
讨论
▪ 腺瘤、 肝癌、 FNH 和富血供转移瘤在CT表现上有许多相 同之处,单凭CT检查往往不能确诊。
现在是44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四.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 FNH是肝脏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 ▪ FNH不是真正的肿瘤,被认为是肝内动静脉畸
形对血流量增加的增生性反应,肝脏的正常成 分都存在但也含有异常组织。 ▪ B超显示FNH为非特异的、含糊不清的病变。 中央疤痕为强回声时可被检测到,但通常不能 区分。彩色多普勒有时可以看到疤痕内的血管 结构。
有瘢痕组织的巨大血管瘤。注意各期强化与血池的比较,
中央的疤痕平扫为低密度并一直保持。
现在是9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边缘强化
▪ 血管瘤的增强从边缘开始,呈结节状或球状不 连续强化。
▪ 环形强化是边缘连续完整的强化,这不是血管 瘤。边缘的环形强化是恶性病变,尤其是转移 瘤。
现在是10页\一共有82页\编辑于星期四
▪ 对腺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是经皮细针穿刺活检,但尚有争 议,原因有二,一是当腺瘤从FNH分化而来时,组织学 检查可能会导致误诊;二是对富血供肿瘤进行活检时存 在大量出血的风险。
肝脏影像学表现
肝脏影像学表现肝脏影像学表现一、肝脏解剖结构在肝脏影像学表现的讨论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肝脏的解剖结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右上腹部,主要由左右两叶组成。
肝脏表面有包膜覆盖,内部则由肝小叶组成,肝小叶又由许多肝细胞组成。
肝脏的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
二、常见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1、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通常采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来进行诊断。
在超声影像上,肝囊肿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CT影像上,肝囊肿呈现为低密度区,一般不强化。
MRI影像上,肝囊肿呈现为高信号,T2加权图像上高信号更为明显。
2、肝脏肿瘤肝脏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有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
在CT和MRI影像上,肝细胞癌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或高信号病灶,且常伴有血供异常。
肝胆管细胞癌则呈现为多发结节状低密度区或高信号病灶,并可出现胆管扩张的征象。
3、肝脓肿肝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做出诊断。
在CT影像上,肝脓肿呈现为低密度区,边缘可见壁结节,周围有压迫性改变。
MRI影像上,肝脓肿呈现为高信号病灶,T2加权图像上高信号更为明显。
4、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慢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常见的病因有慢性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等。
在超声影像上,肝硬化呈现为肝脏回声增强,结构紊乱。
CT和MRI影像上,肝硬化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边缘不规则,同时可见肝内血管形态改变。
5、肝血管疾病肝血管疾病包括肝脏动脉瘤、门静脉高压等。
在CT和MRI影像上,肝脏动脉瘤呈现为局灶性增大的动脉,周围可见包膜。
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肝内静脉扩张和侧支循环形成。
6、肝脏损伤肝脏损伤可以是创伤性的,也可以是非创伤性的,如药物性肝损伤等。
在CT和MRI影像上,肝脏损伤呈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高信号病灶,边缘模糊,可伴有血肿形成。
附件:本文档没有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门静脉高压:也称为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晚期的表现,主要特征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血液压力升高。
肝脏肿瘤影像学检测
肝脏肿瘤影像学检测肝脏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测在肝脏肿瘤的筛查、定位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肝脏肿瘤影像学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其应用。
一、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肝脏肿瘤的初筛和定位。
通过超声波的高频声波在肝脏组织内的反射来获得肝脏结构和异常区域的图像。
超声检测具有简便、经济、无创伤等优点,但其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小的肿瘤和肿瘤的准确性评估有一定限制。
二、CT扫描CT扫描是常用的肝脏肿瘤影像学检测方法之一。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可以显示肝脏内部的血管、肿块和其他异常结构。
CT扫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增强扫描,如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扫描,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液供应和浸润程度。
然而,CT 扫描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孕妇和乳腺癌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慎重使用。
三、MRI检测MRI检测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其分辨率比CT扫描更高,对于小肿瘤和肿瘤的微小结构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MRI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成像方式,如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等,通过对比不同成像方式的信号强度和特征,可以帮助鉴别肝脏肿瘤的性质和良恶性。
MRI检测虽然准确性高,但其成本较高且对于患者有一定的限制,如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进行MRI 检测。
四、PET-CT检测PET-CT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CT扫描相结合的影像学检测方法,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肿瘤进行评估。
PET扫描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药物注入患者体内,通过显像来显示肿瘤的代谢和功能活动情况,而CT扫描则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解剖图像。
PET-CT检测可帮助鉴别肝脏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疾病的分期,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PET-CT的成本较高,使用范围受限。
综上所述,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检测、CT扫描、MRI检测和PET-CT检测等。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
肿块型肝癌伴假包膜— 外周水肿
肿瘤边界清楚,有中央斑片坏死,肿瘤实 性部分显著强化;假包膜在平扫呈线样低 密度,增强后在线样低密度(弯箭)外侧 可见稍低密度水肿带(直箭)。
小肝癌伴假包膜— 不完整,MR优于CT
CT增强实质期未显示假包膜,MR增 强后病变内侧见不完整假包膜,呈 弧线状强化(箭)
结节型肝癌伴假包膜—T1 强化优于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CT平扫等密度,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等密度,无包膜
分隔
平扫
A期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T1等低信号,T2不 均匀线状高信号,边界不 清,无包膜,无中央瘢痕
T1
TruT2
Tse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等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略高或等信号, 无包膜
可能的原因: 1、病变内出血 2、脂肪变性,是肝癌的病理特征之一; FNH、再生结节及腺瘤罕见 3、病变内铜含量增多,高信号常见 4、肿瘤的分化程度:分化好,信号高 5、肝背景信号:肝充血、肝实质铁质沉 着增多,肝信号减低
肝癌脂肪变性
同相T1梯度回波, 肝癌稍低信号
反相T1梯度回波,部 分肝癌病变信号下降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肿块型
(a)动脉期:肿块大部呈低 密度,周边环状增强,周 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 (箭)
(b)门脉期:向肿块中央强 化,低密度区范围变小, 动脉期的环状增强密度减 低
(c)病理标本显示肿块呈分 叶状,黄白色,无包膜; 附近胆管壁显著增厚(胆 管周围纤维化)(箭)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胆管内型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学习交流PPT
23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er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er- to iso.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80 seconds later. D, 5 minutes later
2,局灶性结节增生: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 可有更低信号瘢痕区;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 痕更高信号;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 高—等信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 均匀,增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学习交流PPT
18
鉴别诊断
浆细胞瘤
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转移性 肝肿瘤
胃、肺、胆、胰、结肠、 卵巢、子宫、乳腺等的癌 瘤转移至肝
瘤样疾病
肝囊肿 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炎性假瘤
学习交流PPT
2
原发性肝癌
病理组织学分: 1,肝细胞性肝癌 2,胆管细胞性肝癌 3,混合癌(肝细胞和胆管细胞)
学习交流PPT
3
肝细胞癌
病理分型
1,弥漫型 病灶呈浸润性生长,弥散分布;无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学习交流PPT
1
肝脏肿瘤的分类
良性
恶性
原
上皮性肿瘤
肝细胞腺瘤 胆管腺瘤
发
囊腺瘤
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鳞状细胞癌 腺鳞癌、囊腺癌、类癌
性
错构瘤
肝
肿
间叶组织肿瘤 肝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
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瘤
淋巴管瘤
平滑肌肉瘤
脂肪瘤
骨肉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5
肝脏常见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 1.肝细胞癌 2.胆管细胞癌 3.肝转移瘤 4.肝囊腺癌 5.肝肉瘤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6
常见良性肿瘤-肝血管瘤
➢概述: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临 床症状,个别有发热、贫血、腹痛等症状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60岁,男 女发病率之比约1:4.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
感谢您的阅览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 检查技术 • 常见肿瘤的影像表现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
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小的病灶可以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7
常见良性肿瘤-肝血管瘤
➢病理: 1、大体病理:外观呈紫红色、质软无包膜、切面为 囊筛状似海绵而得名 2、镜 下:由无数的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血窦 内衬单层内皮细胞。血窦内充满血液。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8
常见良性肿瘤-肝血管瘤
MRI检查 1.MRI平扫:
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1WI、T2WI
2. MRI增强扫描:与CT相同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4
正常肝脏影像表现
• 正常CT表现 1.平扫: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
CT值55-75HU 肝动脉、门静脉、胆管进出肝门其密 度低于肝实质 3.增强扫描:A.动脉期:肝动脉及其分支强化,肝实质没有明显强 化 B:门脉期:门静脉、肝静脉明显强化,肝实质开始强化 C.肝实质期:肝实质强化达峰值。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7
肝右前叶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8
肝右后叶下段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9
肝右后叶上段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0
肝右前叶上段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1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2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3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4
肝脏常见肿瘤
常见良性肿瘤 1.肝海绵状血管瘤 2.肝细胞腺瘤 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4.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 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解 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 (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 延迟期(5-7分钟)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
检查技术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5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6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7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8
正常肝脏的影像表现 • 正常肝脏的MRI表现 ❖肝实质 1、信号均匀 2、T1WI像 为中等信号略高于脾 T2WI像 信号 明显低于脾
26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7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8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9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0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2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3
2020/12/15
肝尾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4
2020/12/15
肝左外叶上段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5
2020/12/15
左外叶下段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6
肝左内叶
21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2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3
正常肝脏
• 正常上腹部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4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5
正常解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4、较大血管瘤中心常不能强化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9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40
女性,42岁,查体发现肝脏占位,要求CT进一步检查。
• 平扫
➢CT表现
A.平扫
1、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CT值约30Hu
2、较大的血管瘤中央有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的
更低密度影(瘤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坏死、
囊变、陈旧性出血等所致)
B.
增强扫描(特征为早出晚归)
1、早期
病变边缘呈高密度强化(结节状或棉絮样)强化程
度类似同层动脉。
2、随时间推移,增强区域进行性向心性扩展 3、延迟扫描呈等或高密度充填
❖门静脉主支及肝静脉主干因流空效应而呈低信 号
❖肝动脉、肝内胆管不显示
❖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号
• 增强扫描肝实质均匀增强,肝血管增强明显, 肝内胆管无增强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9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0
2020/12/15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1
正常肝脏影像表现
• 肝脏分段
• 根据: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的走行 分成: 左、右 半肝,五叶,八段
• 肝段的划分方法: 正中裂 :肝中V ,分肝为左右半肝 背 裂 :为 弧 形线, 分出尾状叶(I段)。 左叶间裂:左叶间V, 将肝左叶分为左内叶与左外叶 左段间裂:肝左V, 分左外叶为左外上段(II段)与 左 外下段(III段) 右叶间裂:肝右V ,分肝右叶为右前叶与右后叶 右段间裂:又称横裂,门脉右支,再分右半肝为上 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