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形线虫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第八节 丝虫-

人体寄生虫学-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第八节 丝虫-
体液和尿液微丝蚴: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组织活检查成虫或微丝蚴: 免疫学诊断:查抗体,辅助方法。
流行 prevalence
流行概况:丝虫病是世界十大热带病之一,热带 和亚热带流行, 80多个国家流行,感染者1.2亿。 班氏丝虫世界性分布,马来丝虫仅见于亚洲。
我国:建国初期有3000万丝虫病人,到2019年, 16个流行省、市全部达到消除丝虫病标准,彻底 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但目前仍有40万慢性丝虫 病患者。
流行 prevalence
流行环节: 传染源: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媒介:班氏丝虫—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我国5~10月是流行季节。
防治prevention & treatment
普查普治:首选药物--海群生(乙胺嗪), 象 皮 肿:中西医结合; 鞘膜积液:手术治疗; 乳 糜 尿:卧床休息。 防蚊灭蚊:控制丝虫病的关键。
部位:主要在横纹肌; 原因: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侵入器
官及横纹肌; 病变:血管炎、肌炎等; 表现:发热(38~40℃)、颜面部水肿、过敏
性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肌肉痛(腓肠 肌、肱二、三头肌),重度因肺炎、心肌炎、 脑炎死亡。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受损肌细胞进行修复,梭形肌腔包绕幼虫, 幼虫终钙化死亡;此期患者全身症状减轻或 消失,但肌痛可持续数月。
丝虫病(filariasis)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寄生虫病,是世界上第 二位致残性疾病,我国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象皮肿病人
淋巴丝虫
我国寄生人体的丝虫仅有班氏吴策线虫(班氏 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由蚊传 播,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引起淋巴丝虫病。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
以上的病人腓肠肌或肱二头
肌压片检查。 (检出率为
50%)
患者食剩的肉食品应同
时作压片镜检
2、免疫学诊断
1、皮内试验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种方法同时进行,可以提高诊断的 准确度
六、流行
1、地理分布: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 2、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猪,其次是各种野生动物。 3、流行原因: 食入不熟的受感染猪肉或野生动物肉类是 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 3、抵抗力:高温70℃才能杀死。 4、繁殖力:1条雌虫能产出1000-10000条幼虫。
二、生活史
幼虫宿主吞食
囊包
侵入肠粘膜,24h后回到肠腔 幼虫 成虫 (4次蜕皮) 48h后 (交配) (十二指肠) 雄虫死亡
雌虫继续长大,产 新生蚴 (肠粘膜内) 入 血
囊包
幼虫 (横纹肌)
二、生活史特点
1、感染 阶段:幼虫囊包。 方式:经口食入含旋毛虫的肉类。 2、寄居 成虫: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横纹肌(咬肌、胸肌、腓肠肌、膈肌等)。 寿命:雌虫1-2个月,肌肉囊包内幼虫约为数年,但 最长可达30年。 3、生长 成虫和幼虫可生活在同一宿主(既是终宿主又是中 间宿主),完成生活史必须有宿主更换; 为卵胎生寄生虫;无自由生活阶段和离体阶段;为 唯一寄生于细胞内的线虫。
1.成虫
雄虫体末端有两枚形似 钟状的交配附器。雌虫 卵巢位于体后部,输卵 管较窄,子宫较长,其 前段内含未分裂的卵细 胞,近阴门处的后段含 幼虫。阴门开口于虫体 前端1/5处。
成虫
囊 包 幼 虫
2.幼虫
虫体细长,大小约100×6μm。主要是在宿主的横纹肌纤 维内寄居,长大后自行卷曲,形成梭形的幼虫囊包,大 小约为0.25~0.5×0.21~0.42mm。一个囊包内常有1 ~ 2条幼虫,是旋毛虫的感染期。

旋毛虫检验

旋毛虫检验

3.囊包形成期 或称恢复期。囊包的形成是由于幼虫的刺激, 导致宿主肌组织由损害到修复损伤的结果。随幼虫的长大、卷曲, 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长梭形的肌腔包围 虫体,随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囊壁。随着囊包的形成,急性炎 症逐渐消退,患者的全身症状亦日渐减轻或消失,但肌痛可维持数 月之久。严重感染者晚期可呈现恶病质或虚脱状态;抑或因并发心 肌炎、心衰、毒血症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死亡。国内本 病的死亡率为3%左右。 儿童患旋毛虫病起病急,症状不典型,多数无腓肠肌疼痛症状 ,个别重症感染可累及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若诊治不及时,可导 致死亡。 旋毛虫感染可使宿主产生显著的免疫力,表现在对再感染具有 一定的抵抗力,致使幼虫发育障碍,抑制成虫生殖和加速虫体排除 等。
旋毛虫 囊胞
幼虫 小肠内
24小时后返 回肠腔
成虫
幼虫 在全身 各组织 ,主要 于横纹 肌中
幼虫 穿过 肠壁进入 血液和淋 巴液移行
旋毛虫 囊胞
(三)生活史要点: 1、宿主关系: 人:是中间又是终末宿主 猪等动物是保虫宿主 2、感染期和感染途径: 囊胞,经口感染 3、寄生部位: 全身各组织,主要于横纹肌中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分布 旋毛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以欧美的发病率为高。我国的 调查资料显示,到1996年底,在云南、贵州、甘肃、四川、西藏、江西、广东、 广西、内蒙、东北三省、河南、湖北、天津等15个省(市、自治区)发生旋毛虫 病和旋毛虫病暴发流行。 2.流行因素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自然界中约有百余种哺乳动物 可感染旋毛虫,成为本虫的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 虫的肉屑或鼠类。鼠及其他野生动物则是通过相互残食或因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 物尸体而感染。

旋毛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之一

旋毛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之一

寄生虫--猪旋毛虫病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Trichinellidae ) 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人、猪、犬、猫、鼠类、狐狸、狼、野猪等均能感染。

鸟类可以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患病致死,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病原形态】成虫细小,雌雄异体(雄虫长为1.4~1.6mm、雌虫长3~4mm)。

前部较细为食道部;食道的前部无食道腺围绕,其后部均由一列相连的食道腺细胞所包裹。

后部较粗包含着肠管和生殖器官。

雌雄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

尾端有泄殖孔,其外侧为一对呈耳状悬垂的交配叶,内侧有2对小乳突;缺交合刺。

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前部(食道部)的腹面中央。

胎生。

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之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称肌旋毛虫【生活史】旋毛虫的生活史比较特殊 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个宿主;宿主感染时,先为终宿主,后变为中间宿主。

旋毛虫正常寄生于人、猪和鼠类等。

宿主摄食了含有幼虫包囊的动物肌肉即被感染,幼虫在消化液的作用下破囊而出到达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经两昼夜发育为成虫。

交配多在粘膜内进行,交配后不久,雄虫死去,雌虫钻入肠腺或粘膜下的淋巴间隙中发育。

一般在感染后的7~10天开始产幼虫,幼虫产于粘膜中,有时直接产于淋巴管或肠绒毛的乳糜管中。

每条雌虫一生中可产1000~10000条幼虫。

雌虫的寿命为5~6周。

雌虫所产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入胸导管,再到右心,经肺转入体循环,随血流被带至全身各处肌肉,以活动量较大的肋间肌、膈肌、舌肌和嚼肌中较多。

新产的幼虫呈圆柱状,到达肌纤维膜内开始发育;感染后1个月,幼虫长到1mm长,感染后第17~20天幼虫开始盘曲。

感染后第21天开始形成包囊,到第7~8周完全形成。

包囊内的幼虫似螺旋状盘绕,发育充分的幼虫,通常有2.5个盘转,此时幼虫已具感染性,若被另一宿主食下即重新开始下一个生活史。

寄生虫学-旋毛形线虫

寄生虫学-旋毛形线虫
流行特点: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 分布: 旋毛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以欧美地区发病率为高。 我国云南、西藏、四川、河南、湖北及东北等地也屡有该病发生。
流行因素:
旋毛虫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猪、犬、羊、牛、鼠等多种哺乳动物成为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 流行与猪最为相关,猪主要是由于吞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肉屑或被污染的饲料而感染。 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囊包的动物肉类
头间隙(长:宽)
较短(1:1或1:2)
较长(2:1)
体核
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开,排列整齐,清晰可数
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分清
尾核

有2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
生活史(Life cycle)
生物源性线虫
• 中间宿主:蚊虫 • 终宿主:人
蜕皮2次
从蚊子口器中逸出的丝状蚴
丝状蚴
(二)在人体(终宿主)内发育
(感染期幼虫)丝状蚴(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钻入皮肤)
成虫(大淋巴管、淋巴结)
微丝蚴(大淋巴管、淋巴结→胸导管→血循环)
淋巴管
幼虫(大淋巴管、淋巴结)
蜕皮两次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血管,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
班氏吴策线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简称 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 ( Brugia malayi)简称马来丝虫。
由蚊传播,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引起淋巴丝虫病。班氏丝虫的危害较马来丝虫严重。
1.成虫:两种丝虫成虫形态相似。 虫体乳白色,细长丝状,表面光滑。 雄虫尾端向腹面呈螺旋状卷曲2-3周,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雌虫大于雄虫,尾端钝圆,雌虫生殖系统双管型。 雌虫 雌虫 雄虫 形 态(Morphology)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04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杀死旋毛虫。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摘除包囊或排出幼虫。
旋毛虫病的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特别是猪肉、牛肉和羊肉等。
加强肉类检验和加工
媒介传播
某些昆虫或鼠类可能携带旋毛虫幼 虫,成为传播媒介。
旋毛虫病的流行特点
地区分布
旋毛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 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与当地 饮食习惯和卫生条件有关。
人群分布
人群对旋毛虫病的易感性存在差 异,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和 职业等因素有关。
季节性
旋毛虫病的流行季节与当地的气 候条件和饮食习惯有关,通常在 温暖潮湿的季节更容易传播。
严格执行肉类检验标准,对不合格的肉类进行无害化处理。
个人防护
避免与可能感染旋毛虫的动物接触,尤其是处理肉类时要注意手 部卫生。
提高公众对旋毛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01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旋毛虫病的危 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的防范 意识。
培训和指导
02
03
监测和监督
对肉类加工、餐饮等行业的从业 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 了解旋毛虫病的预防措施。
旋毛虫的分布和宿主范围
分布地区
旋毛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 美洲的部分地区。
宿主范围
旋毛虫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 猪、鼠、狗、猫等多种动物,也 可感染人类。
02
旋毛虫的致病性
旋毛虫病的症状和体征
早期症状
感染旋毛虫后,早期可能 出现发热、头痛、乏力、 恶心、呕吐等症状,类似 于流感。
中期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 肌肉疼痛、肿胀,特别是 面部、颈部和大腿肌肉。

旋毛形线虫的检疫及应用

旋毛形线虫的检疫及应用

蛋 白质组学研究 不仅是探索生命 奥秘 的有利工具 , 也能 为人类健康事业 带来 巨大 的利益 。 传统 的单一蛋 白质 的研究
模式 已经落后, 药物蛋 白质组学方法应用蛋 白质组学 技术 , 利
因素 。由于 中药是 由多种化合物组合 的 , 其疗效通过作用 于
人体的生物分子及其 结构 的各级 系统来实现 。 蛋白质组学等
发生的 。 通过检测毒性生物 的特定标 记有 助于了解药物 的毒
性结果 。因为其结果 总是在基 因表达或 蛋 白丰度上 发生改 变 。鼠和人治疗和未治疗肾脏 样品的 2 D胶图 比较结果显示 钙结合蛋 白丰度 有显著 的差异, 在药物治疗后该 蛋 白的下调 解 释了其毒性作 用的机制 。与人 不同, 猴子不, 分别用 观察法 、 检法进行猪 镜
肉旋毛虫重复检疫。
23 制 片与处理 _
传统 的检疫方法 由每头 猪左右横膈膜脚 由表 1 以看出 ,0 5年 4月 2 0 可 20 0 6年 4月哈 尔滨市
道 里区动 检站对新 发 、 新辉 、 广林三个 屠宰点 检疫 的 13 0 86
维普资讯
试 验 研 究
旋 毛 形线 虫 的检 疫 及应 用
李思 源
( 黑龙江 省 哈尔滨 市道里 区动 物检疫 站 ,哈尔 滨 5 0 6) 10 1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 毛虫 , 成虫 和幼虫分 别寄生于同一 其 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 内。 和多种 哺乳动物可作为该虫的宿 人
得 到某一化合物 特异性 的毒性标 志物, 希望获得普遍风 险 更
的组织毒性生物标志,从而可用 于未来研究 中的毒性预测 。
4 蛋 白质 组 学 在 中药 研 究 中 的应 用
素 A的毒 性影响, 对猴子 的肾蛋 白质组学分析表 明在药物治 疗后钙结合蛋 白未 发生损失 。因此, 对猴子体 内药 物代谢途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PPT课件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PPT课件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大理名菜——生皮!
生活史(Cycle parasitaire)
幼虫 宿主吞食 幼虫 侵入肠粘膜
囊包
(十二指肠)
成虫
(肠腔)
Larve enkystée
囊包
♂虫死亡♀ 虫产新生蚴
(肠粘膜内)
入 血
幼虫 (横纹肌)
生活史(Cycle parasitaire )
生活史(Cycle parasitaire )
幼虫 宿主吞食 幼虫 侵入肠粘膜
囊包
(十二指肠)
成虫
(肠腔)
囊包
♂虫死亡♀ 虫产新生蚴
(肠粘膜内) 入 血
幼虫 (横纹肌)
生活史(Cycle parasitaire )
旋 毛 虫 幼 虫 在 肌 肉 内 形 成 囊 包 的 过 程
生活史(Cycle parasitaire )
(肠粘膜内)
入 血
幼虫 (横纹肌)
生活史(Cycle parasitaire )
♀虫产新生蚴
入血
(肠粘膜内)
幼虫
(横纹肌)
幼虫移行期(migration de larve)
变态反应 Allergie
心肌炎Myocardite
肌肉酸痛 Myalgie
脑炎 Encephalopathie
肺炎 Pneumonie
幼虫
(横纹肌)
囊包
囊包形成期(Calcification)
急性症状消退
肌肉酸痛 Myalgie 恶病质Cachexie
心肌炎Myocardite
毒血症 Toxé mie
Pré paration: Comment diagnostiquer la maladie?

旋毛虫

旋毛虫

四、诊断 (Diagnose)
1、询问病史: 2、综合分析临床表现 3、实验诊断 (1) 病原诊断:活组织检查法
(压、切片) (注意:取材时间、部位) (2) 免疫诊断:
五、流行 Epidemiology
1、流行因素(Popular factor)
(1)保虫宿主广泛 (2)囊包幼虫抵抗力强 (3)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 2、分布:仅云南省1964至1997年就有42 个县、市流行过旋毛虫病,爆 发流行441起,发病人数20101。
直接型) 二、生活史(life cycle 直接型)
生活史特点: 生活史特点:
1、生活史类型:在旋毛虫发育过程中, 、生活史类型: 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但完成生活史必须 更换宿主。 2、宿主:(双宿主) 、宿主: 人———— 终末宿主(definitive host 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 哺乳动物——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 转续宿主( transport host )
三、致病 ( Pathogenesis )
1.致病因素: 2.致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分为三期 (1)侵入期------------肠型期 (2)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3)囊包形成期
3、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浮肿、肌肉酸痛
4、主要死亡原因:
心肌炎、败血症、呼吸道感染。 患者多在发病后3~7周内死亡。 本病死亡率较高,国内为3%左右。 云南省为7%。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
一、形态与生态 (Morphology and zoology)成 虫Fra bibliotek幼 虫
1、特点

旋毛形线虫与旋毛虫病

旋毛形线虫与旋毛虫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如肝衰竭、肾衰竭、心脏疾病等。
肺部感染
由于呼吸系统严重受损,患者容易发 生肺部感染,加重病情。
意识障碍和昏迷
神经系统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 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03
旋毛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旋毛形线虫与旋毛虫病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旋毛形线虫概述 • 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 • 旋毛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 预防和控制旋毛虫病 • 案例研究
01
旋毛形线虫概述
旋毛形线虫的生物特征
旋毛形线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属于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毛首目、毛形 科。
旋毛形线虫头部有角质层,无口孔, 尾部钝圆。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粪便、血液或肌肉组织样本进行旋毛虫检测,包括显微镜 检查、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囊虫病、包虫病等。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首选阿苯达唑进行治疗,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和 患者年龄等因素而定。
辅助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 养状况等。
治疗过程:采用阿苯达唑药物治 疗,剂量为每次XXmg,每日X次 ,连服X天。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补液、降温等措施。
患者年龄:XX岁
诊断:通过粪便检查确诊为旋毛 虫病
结果: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 显缓解,两周后痊愈出院。
预防和控制的有效实践
加强宣传教育
向公众普及旋毛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 的自我保护意识。
旋毛形线虫呈细长丝状,成年雌虫长 3-4毫米,雄虫长2.5-3毫米。

旋毛虫镜检法

旋毛虫镜检法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采样。

自胴体左右两侧横膈膜的膈肌脚(见图21-1),各采膈肌1块(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每块肉样不少于20g,记为一份肉样,送至检验台检查。

如果被检样品为部分胴体,则可从肋间肌、腰肌、咬肌等处采样。

2.肉眼检查。

撕去被检样品肌膜,将肌肉拉平,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见图21-2)。

未钙化的包囊呈露滴状,半透明,细针尖大小,较肌肉的色泽淡;随着包囊形成时间的增加,色泽逐步变深而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

若见可疑病灶时,做好记录且告知总检将可疑肉尸隔离,待压片镜检后做出处理决定。

3.制片。

取清洁载玻片1块放于检验台上,并尽量靠近检验者。

用镊子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可疑部分剪下。

如果无可疑病灶的,则顺着肌纤维方向在肉块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2块肉样共剪取24个小肉粒)。

将剪下的肉粒依次均匀地附贴于载玻片上且排成两行,每行6粒。

然后,再取一清洁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用力适度捏住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以能通过肉片标本看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

武汉某学院学生于1998年10月1日从市场购瘦猪肉2.6Kg,切 成0.5cm厚肉块,炭火烤吃,49人食用,从10月18日至11月3日 先后有19人发病。49人中,吃肉串10块以上者10人,均发病, 吃6-10块者11人,9人发病,吃肉串少于6块的28人未发病。 临床表现:轻型8例,体温37-38.5ºC左右,热程一周,腓肠 肌疼痛较轻;中型4例,体温38.5-39ºC左右,热程超过一周, 腓肠肌疼痛明显;重型7例,体温高于39ºC,热程超过一周,全 身肌肉疼痛,心悸、胸闷、脉缓,5例有烦躁、头痛、表情淡漠、 嗜睡等表现。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超过6%。测定19例病人24h尿肌酸含量, 15例均有升高,4例腓肠肌活检,1例中找到旋毛虫囊包。19例 血清旋毛虫抗体均为阳性。
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为囊包幼虫,同时导致血管炎和肌炎的 过程。 因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肉期。 感染后7-11天。 致病机理: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作用,引起所经之处 组织的炎症反应。
临床症状:幼虫移行期
肌肉症状:两周至两月 全身变态反应症状 肌肉酸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 重症:心肌炎,脑炎,肺炎
生活史
感染动物:人,猪,犬,猫,鼠,狐等120多种哺乳动物。 寄生部位:肠道和横纹肌。 生活史: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 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
动物含幼虫肌肉,胃内破囊→小肠经40h
雄虫死亡,雌虫,可活6周
→成虫交配,
→黏膜深部肠腺约3d后,产幼虫, 1500个/条,粪便→淋巴管血液循环,全身→横纹肌膈肌、舌 肌、喉部肌肉、眼肌、咬肌、肋间肌等→继续发育第17-20d,幼 虫盘曲→形成包囊第7-8周,包囊完全形成→感染性幼虫2.5 个盘转,6-9月开始钙化,可活11年→动物误食感染。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
人体寄生虫学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实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
Trichinella s
概述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 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该 寄生于人体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重要的人兽 严重感染时可致患者死亡。
2. 传播途径 生食或半生食受肉类(猪、羊等)及其制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尤见于特殊食肉方式的人群。
五、流行与防治
流行
五、流行与防治
防治
1. 防治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改变食肉 方法;加强肉类检疫、灭鼠。
2. 治疗药物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和噻 苯达唑。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线状,雄虫(1.4~1.6)mm×(0.04~0.05) mm,雌虫(3.0~4.0)mm×0.06 mm。 • 咽管占体长的1/3~1/2,其后段背面有一 杆状体,由一列圆盘状杆细胞组成。 • 两性成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雄虫 末端有2片叶状交配附器。雌虫子宫较长。
一、形态
二、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 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在发育和完成生 程中,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通过食入含有活囊 的肉类,才能更换宿主使虫种延续。
2. 保虫宿主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及熊 狼、狐等野生动物。
三、致病
致病过程分为三期:
1 侵入期
• 为幼虫在小肠内脱囊钻入肠黏膜发育为成虫
• 临床表现:急性炎症逐渐消退,患者 全身症状相应减轻或消失,但肌痛仍 可持续数月。
• 病程:4~16周。
肌肉中
三、致病
肌肉中的囊包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二)旋毛虫集样消化法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组织捣碎机,采样盘,磁力加热搅拌器,圆盘转动式计数镜检台,集虫器,载玻片,表面皿,烧杯,剪刀,镊子,天平,温度计,显微镜。

3.试剂:0.04%胃蛋白酶溶液,盐酸。

(三)旋毛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滤纸片,玻璃瓶,剪刀,酶标测定仪,反应板,加样器。

3.试剂:(1)阳性血清,阴性血清;(2)旋毛虫抗原;(3)酶标抗体(又称酶结合物、酶标记免疫球蛋白);(4)包被液:Na2CO3 1.59g、NaN3 0.2g、NaHCO3 2.93g,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调整pH为9.6。

放4℃冰箱中保存备用。

(5)洗涤液:NaCl 8.9g、Tween-20 0.5g、KH2PO4 0.2g、NaN3 0.2g、Na2HPO4·12H2O 2.9g、KCl 0.2g,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调整pH为7.4。

(6)底物溶液(OPD-H2O2):称取邻苯二胺40mg,溶解于100ml pH5.0磷酸-柠檬酸缓冲液(0.1M 柠檬酸24.3m1,加0.2M NaH2PO4 25.7ml,加水50ml)中,然后加30%过氧化氢0.15ml,现配现用。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

7
感染后的第5d~7d,雌虫开始产出幼虫,排 蚴期可持续4~16周或更长。此间,每一条雌 虫可产幼虫约为1000~2000条。成虫一般可 存活1~2个月,有的可达3~4个月。
幼虫多侵入血液供应丰富、活动较多的肌群, 如:隔肌、舌肌、咽喉肌、胸肌、腰大肌、 肱二头肌及腓肠肌等。
如无宿主转换的机会,半年后自囊包的两端
18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 自然界已发现150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 可感染旋毛虫,成为本虫的保虫宿主, 其中感染率较高的动物有猪、犬、猫、 鼠、狐等。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 旋毛虫囊包幼虫的肉屑或鼠类。鼠及 其他野生动物则是通过相互残食或因 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感染。
2021/4/9
19
4
二、生活史
2021/4/9
5
二、生活史
• 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同寄生于一个宿主 体内,无外界发育的阶段,但完成生活史 则必须更换宿主。
• 成虫寄生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 肠上段;幼虫寄生在横纹肌细胞内。
• 除人以外,许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本虫 的宿主,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 狼、狐等家畜和野生动物。
2021/4/9
6
感染方式:
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肉或猎获的野 生动物及其制品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方式。
腌肉、酸肉、腊肠、香肠、“涮火 锅” 、“生拌牛肉” 、“ 凉拌狗肉”。
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 虫的肉屑和鼠类。
鼠及其他野生动物则是通过相互残食或
因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感染。
2021/4/9
2021/4/9
12
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幼虫大量侵入横纹肌后,引起肌 细胞变性、肿胀、排列紊乱、横纹 消失,虫体周围肌细胞坏死、崩解, 肌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肌炎 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 病程:1周。
脱囊期幼虫钻入肠黏膜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三、致病
2 • • 幼虫移行期 新生幼虫随淋巴、血液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 阶段 ,因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肉期。 临床表现:发烧、水肿、病人突出且最多发症状为全身肌肉酸痛、压 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有的可出现吞咽困
复期。随着幼虫长大并卷曲,寄生部 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
梭形肌腔包绕幼虫。
• 临床表现:急性炎症逐渐消退,患者 全身症状相应减轻或消失,但肌痛仍 可持续数月。 • 病程:4~16周。
肌肉中的囊包
14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三、致病
15
肌肉中的囊包
狼、狐等野生动物。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三、致病
致病过程分为三期: 1 • 侵入期 为幼虫在小肠内脱囊钻入肠黏膜发育为成虫
的阶段,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故又称为肠道期。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
11
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
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
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
幼虫及囊包。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 肉,亦可用同法检查,有助于确诊。
17
但阳性检出率仅50%。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四、实验诊断
2.免疫学诊断
(1)对早期或轻度感染者,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流行
21
我国旋毛虫病的分布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五、流行与防治
防治
1. 防治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改变食肉 方法;加强肉类检疫、灭鼠。 2. 治疗药物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和噻 苯达唑。
22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五、流行与防治
五、流行与防治
流行
1. 传染源 含有旋毛虫囊包的肉类。100余种动物自然感染旋毛 虫,主要有猪、犬、猫、狐、鼠类等。
20
2. 传播途径 生食或半生食受肉类(猪、羊等)及其制品。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尤见于特殊食肉方式的人群。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线状,雄虫(1.4~1.6)mm×(0.04~0.05) mm,雌虫(3.0~4.0)mm×0.06 mm。 • 咽管占体长的1/3~1/2,其后段背面有一 杆状体,由一列圆盘状杆细胞组成。
5
• 两性成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雄虫
末端有2片叶状交配附器。雌虫子宫较长。
雌虫
雄虫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12
难和语言障碍,还可表现肺炎、胸膜炎和心肌炎等。可因心衰、呼吸
道并发症而死亡。 • 病程:2~3周。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三、致病
13
旋毛虫寄生引起的面部浮肿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三、致病
3 囊包形成期

为受损肌细胞的修复过程,故又称恢
23
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旋毛虫病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旋毛虫幼虫囊包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二、生活史
8
旋毛虫生活史图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横纹肌内
感染阶段:幼虫囊包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吃了含活囊包的肉类及其制品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四、实验诊断
旋毛虫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应询问病人有无食生肉或未熟
肉类的病史。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虫囊包为确诊依据。本病有群体发 病的特点。
16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一、形态
1
成虫
6
旋毛虫雌虫
旋毛虫雄虫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一、形态
2
幼虫囊包
• 大小(0.25~0.5)mm×(0.21~0.42)mm • 1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 • 囊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
7
层较薄,由成肌细胞退变以及结缔组织增
生形成。
人体寄生虫学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Trichinella spiralis
概述一、形态3二、生活史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9
诊断阶段:幼虫、囊包
成虫寿命:雌虫寿命1~2个月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二、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 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在发育和完成生活史过
程中,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通过食入含有活囊包幼虫 的肉类,才能更换宿主使虫种延续。
10
2. 保虫宿主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
(2)常用方法有:IFA、ELISA及Western blot等,目前以IFA和 ELISA较常用,阳性检出率均可达90%以上。
18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四、实验诊断
19
荧光抗体试验示囊包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概述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
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该虫宿主。该虫 寄生于人体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严重感染时可致患者死亡。
4
当前位置: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