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大脑、小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精选全文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一) —神经系统
垂体瘤(巨大腺瘤伴出血)
颅内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亚急性期硬膜下出血
黑色素瘤
肝豆状核变性
脑囊虫病
多发性硬化
急性脑梗死
丘脑急性出血
后颅凹肿瘤向下推移小脑扁桃体,使之疝入到枕大孔下方。
小脑扁桃体疝
正常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二) —肌肉系统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 2、肌肉疾病(多发性肌炎等)
后颅凹肿瘤向下推移小脑扁桃体,使之疝入到枕大孔下方。
脊 髓
1、位于脊柱椎管内; 2、发出31各节段,发出31对脊神经(周围神经),包括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及1个尾节; 3、有灰质(神经核团)和白质(传导纤维); 4、颈膨大(C5-T2)和腰膨大(L1-S2)。
脊髓节段 (spinal segment)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的范围为一个脊髓节段。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核磁共振成像颅内结构
大脑
额叶
顶叶
枕叶
枕叶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颞t课件
枕叶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颞叶
中央沟
枕前切迹
*
ppt课件
枕叶
顶枕沟
额 叶
顶叶
颞叶
中央沟
枕前切迹
*
ppt课件
枕叶
顶枕沟
额 叶
顶叶
颞叶
中央沟
枕前切迹
胼胝体
*
ppt课件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颞上回后部(优势半球):感觉性失语(Wernicke区) 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听觉中枢 颞中回后部:命名性失语 钩回和海马回前部:嗅觉中枢 癫痫 精神症状及记忆障碍 象限盲
人体解剖学课件:脊髓
《人体解剖学》
脊髓
1
第一节 脊髓
知识目标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2.熟悉:脊髓的功能。 3.了解:内部结构。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描述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功能。
2
第一节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骨内。 一、 脊髓的位置及形态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L1椎体下缘(小儿L3),全长约40-45cm。
D.第1~2腰椎棘突之间
E.第4~5腰椎棘突之间
5.脊髓灰质的前角是( B ) A.感觉神经中枢 B.运动神经中枢 C.内脏感觉中枢 D.交感神经中枢 E.副交感神经中枢
24
25
蛛网膜下隙
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脊髓节段: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脊髓节段共有31个。 1.颈段:8节(C1~8); 2.胸段:12节(T1~12); 3.腰段:5节(L1~5;) 4.骶段:5节(S1~5); 5.尾段:1节(Co1)。
(二)脊髓与椎骨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脊髓节段的位置大多高于同序数椎骨。
5
马尾临床意义与腰椎穿刺
马尾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腰椎穿刺部位:L3-4或L4-5。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
①麻醉(腰麻) ②取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麻醉
马尾
6
二、脊髓内部结构
组成:主要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各节段内部结构相似。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
例1:脊髓T10节半横断损伤了哪些传导束?会有何表现? 1.薄束:同侧 T10 以下躯干、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2.脊髓丘脑束: 对侧 T11-12 以下躯干和下肢的痛、温觉消失。 3.皮质脊髓侧束:T10 以下同侧下肢肌瘫痪。
脊髓
1
第一节 脊髓
知识目标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2.熟悉:脊髓的功能。 3.了解:内部结构。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描述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功能。
2
第一节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骨内。 一、 脊髓的位置及形态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L1椎体下缘(小儿L3),全长约40-45cm。
D.第1~2腰椎棘突之间
E.第4~5腰椎棘突之间
5.脊髓灰质的前角是( B ) A.感觉神经中枢 B.运动神经中枢 C.内脏感觉中枢 D.交感神经中枢 E.副交感神经中枢
24
25
蛛网膜下隙
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脊髓节段: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脊髓节段共有31个。 1.颈段:8节(C1~8); 2.胸段:12节(T1~12); 3.腰段:5节(L1~5;) 4.骶段:5节(S1~5); 5.尾段:1节(Co1)。
(二)脊髓与椎骨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脊髓节段的位置大多高于同序数椎骨。
5
马尾临床意义与腰椎穿刺
马尾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腰椎穿刺部位:L3-4或L4-5。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
①麻醉(腰麻) ②取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麻醉
马尾
6
二、脊髓内部结构
组成:主要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各节段内部结构相似。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
例1:脊髓T10节半横断损伤了哪些传导束?会有何表现? 1.薄束:同侧 T10 以下躯干、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2.脊髓丘脑束: 对侧 T11-12 以下躯干和下肢的痛、温觉消失。 3.皮质脊髓侧束:T10 以下同侧下肢肌瘫痪。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2
一 感觉传导通路
(一)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主要传导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 本身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 如;闭眼时感知的位置。又称深感觉。
整理版课件
3
位置觉
深感觉 运动觉
本体感觉 传导
震动觉
精细触觉
(辨别两点间的距离)
(物体的纹理粗细)
意识性感觉(传至大脑皮质)
本体感觉传导
通路包括
非意识性感觉(传至小脑)
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 包括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纹状体、 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 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 维联系。
锥体外系的 红核脊髓束 脑神经运动核 纤维最后经 网状脊髓束 脊髓前角细胞
1、在人类主要是协调锥体系运动 功能 2、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外表面包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 硬膜、蛛网膜、软膜
脑膜 蛛网膜 软膜
脑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脊髓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整理版课件
37
一、脊髓的被膜
• (一) 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上:附于枕骨大孔边 缘,与硬脑膜相延 续
下:下至S2椎水平变 细,包马裹尾,附 于尾骨
●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s):为大脑 皮质至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传出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s):为脑神 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神经细胞,它们的胞体
和 轴突构成运动冲动的最后通路。
锥体系
躯体运动传导通路包括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的
后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脊髓传导束
放射冠 内囊后肢后部
大脑脚中1/3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皮
皮
质
质
脊
脊
髓
髓
前
侧
束
束
双侧 前角内侧部
对侧前角中央 背外侧部
皮层、视觉、听觉、三叉、脊髓丘脑束
桥脑吻侧、尾侧 网状核 不交叉 在脑干及脊髓 白质中间部位 下行 脊髓前角内侧 兴奋伸肌张力及活动,前庭脊髓外侧束补充; 支配中轴肌肉,间接途径;
外侧网状脊髓束
皮层
一部分纤维交叉
前角中央外 侧部
伸肌抑制作用 控制中轴肌肉
MLF
前庭脊髓束
上 升 支
上
下
内
外
核
核
侧
侧
核
核
MLF
前
前
庭
庭
脊
脊
下
髓
髓
降
内
外
支
侧
侧
束
束
颈
部
协调转颈与
脊
眼球活动
髓
前
角
内
侧
部
脊
髓
控制中轴肌肉
全 长 前
兴奋同侧肢体伸肌 (抗重力肌肉)
角
内
侧
部
皮层
红核大细胞部 交叉
走行于脑干被盖 脊髓侧索
脊髓主要传导束
皮质 脊髓侧束
红核 脊髓束
楔束
薄束 脊髓小脑后束
延髓(外侧) 网状脊髓束
外侧 前庭 脊髓束
桥脑(内侧) 网状脊髓束
皮质 脊髓前束
内侧纵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前束
脊髓PPT课件
脊髓节段: 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 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 31个脊髓节段: C8、T12、L5、S5、Co1
C1 - C4 (=)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C5 - T4 (-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 T5 - T8 (-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 T9 -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T10 ~ 12) 与第10 ~ 12胸椎相对 S1 - Co (L1) 与第一腰椎相对
-7-
(一)灰 质
1.前角细胞:躯体运动神经元,轴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组成 前根,支配同侧躯干肢体骨骼肌运动(α运动神经元)、控制肌 张力(γ运动神经元)
2.侧角细胞:交感(T1-L3)、副交感(S2-4)神经元,支配 平滑肌、心肌、腺体
3.后角细胞:联络神经元,组成脊髓反射弧或上行纤维束
灰质内神经元胞体往往聚集成群,称为神经核或板层
位置:后索 起止:脊神经节→薄束核、楔束核 功能:传导同侧肌、腱、 关节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15
薄束
16
T3
楔束
T4
T5
脊神经节
T6
背侧丘脑 中脑 脑桥 薄束核 楔束核
-
腹后外侧核 内囊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
T4 L3
(2)脊髓小脑束—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1)脊髓小脑前束 位置:外侧索周边部腹侧份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对应的核团或部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颈 网状核 后角基底部 中间带,背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 前 角 底 部 ,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 前角内侧核 前角外侧核 中央灰质
-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楔束、薄束、 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脊 髓前庭束等 2、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 纵束等 3、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参 与脊髓节段间和节段内的反射活动
C1 - C4 (=)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C5 - T4 (-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 T5 - T8 (-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 T9 -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T10 ~ 12) 与第10 ~ 12胸椎相对 S1 - Co (L1) 与第一腰椎相对
-7-
(一)灰 质
1.前角细胞:躯体运动神经元,轴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组成 前根,支配同侧躯干肢体骨骼肌运动(α运动神经元)、控制肌 张力(γ运动神经元)
2.侧角细胞:交感(T1-L3)、副交感(S2-4)神经元,支配 平滑肌、心肌、腺体
3.后角细胞:联络神经元,组成脊髓反射弧或上行纤维束
灰质内神经元胞体往往聚集成群,称为神经核或板层
位置:后索 起止:脊神经节→薄束核、楔束核 功能:传导同侧肌、腱、 关节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15
薄束
16
T3
楔束
T4
T5
脊神经节
T6
背侧丘脑 中脑 脑桥 薄束核 楔束核
-
腹后外侧核 内囊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
T4 L3
(2)脊髓小脑束—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1)脊髓小脑前束 位置:外侧索周边部腹侧份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对应的核团或部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颈 网状核 后角基底部 中间带,背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 前 角 底 部 ,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 前角内侧核 前角外侧核 中央灰质
-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楔束、薄束、 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脊 髓前庭束等 2、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 纵束等 3、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参 与脊髓节段间和节段内的反射活动
运动解剖学22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
动神经元,胞体大,轴突粗,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外肌,支配骨
骼肌的随意运动。α运动神经元也分两种:一种胞体小,轴突
传导冲动慢,支配红肌纤维;另一种胞体大,轴突传导冲动快,
支配 白肌纤维。
后角内聚集着与传导感觉有关的中间神经元胞体,主要
承受由后根传入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冲动,其轴突组成脊髓
白质内某些感觉传导束和联系脊髓节间的固有束。侧角内聚
从脊髓的横切面观察,脊髓内部是由位于中央的灰质和
周围的白质两局部构成。灰质中间有一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
向上通往第四脑室。
质: 灰质纵贯
脊髓的全长,在横断
面上呈蝶形构造,主
要是由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聚集而成,其
左、右侧各有一个突
起,前端膨大称为前
角;后端窄细称为后
角。在胸腰段的前、
后角之间还有向外
二、神经系统的根本概念和活 动
(一) 根本概念
质: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
在新鲜标本上呈暗灰色,故称
灰质。分布在大脑、小脑外表的
灰质称为皮质
大脑皮质
小 脑 皮 质
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
在一起的构造。由于神经纤维外表的髓鞘含有磷脂,故色
泽亮白,称白质
侧突起的侧角。
前角内主要聚集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纤维出前外侧沟 组成前根,构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γ-运动神经元,胞
体小,轴突细,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兴
奋,引起梭内肌收缩,刺激肌梭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梭外肌
收缩。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肌紧张。另一类是α-运
脊髓解剖与功能图ppt课件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1)传导
上行:
感受器 脊髓 脑
下行: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肌运动 大部分内脏运动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2)反射
躯体反射:牵张反射:骨骼肌被牵引时, 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肌张力的增高。屈曲 反射: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屈肌 收缩,以逃避这种刺激
内脏反射:排尿反射、竖毛反射、排便反射
灰质
1、后角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3、前角 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中间抑制神经元源自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白质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C5 白质前联合
L3
T8
S3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 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
以及短的固有束组成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Rexed板层结构
Ⅰ层 后角缘层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后角颈、网状核
Ⅵ层 后角基部
Ⅶ层 中间带
Ⅷ层 前角基部
Ⅸ层 前角运动细胞群
Ⅹ层 中央管周围
灰质:有神经细胞核团和部分胶质细胞 白质: 中央管: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一、灰质:前角、后角及C8-L2、S2-4的侧 角,还包括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前联合和后 联合,合称中央灰质。前角:主要与躯干 及四肢的运动有关。后角:参与感觉信息 的中转。侧角: C8-L2是交感神经中枢,支 配血管、内脏急腺体的活动(C8-T1支配同 侧的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面部 的血管和汗腺;S2-4副交感神经,支配直肠、 膀胱和性腺。)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64页PPT
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脊髓ppt课件
保留(感觉分离)。 ❖ 侧角损害:C8~T1病变(交感);S2~4病变(副交
感)
编辑版ppt
22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编辑版ppt
23
概念
❖指非特异性炎症→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 →急性横贯性损害。
❖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编辑版ppt
24
病因
复杂不清。包括多种临床综合征: ❖ 感染后脊髓炎 ❖ 疫苗接种后脊髓炎 ❖ 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 ❖ 坏死性脊髓炎 ❖ 副肿瘤性脊髓炎
13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圆锥(S3~5 )
1、无瘫、锥体束征 2、马鞍型感觉障碍 3、肛门反射消失 4、性功能障碍早且明显、真性尿失禁
编辑版ppt
14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 马尾(L2~尾节)
1、根痛突出 2、感觉障碍(股部、小腿、会阴部) 3、下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4、大小便障碍晚且不明显 5、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性
19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中
央
管
附
近
损
害
❖ 双侧对称的节段性分离性
感觉障碍
(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
编辑版ppt
20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前索损害:对侧粗触觉障碍(脊髓丘脑前 束)
❖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和识别触觉障碍 ❖侧索损害: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编辑版ppt
21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前角损害: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颤动 ❖ 后角损害:同侧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C8、T12、L5、S5、Co1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六个节段:高颈髓.颈膨大
感)
编辑版ppt
22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编辑版ppt
23
概念
❖指非特异性炎症→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 →急性横贯性损害。
❖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编辑版ppt
24
病因
复杂不清。包括多种临床综合征: ❖ 感染后脊髓炎 ❖ 疫苗接种后脊髓炎 ❖ 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 ❖ 坏死性脊髓炎 ❖ 副肿瘤性脊髓炎
13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圆锥(S3~5 )
1、无瘫、锥体束征 2、马鞍型感觉障碍 3、肛门反射消失 4、性功能障碍早且明显、真性尿失禁
编辑版ppt
14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 马尾(L2~尾节)
1、根痛突出 2、感觉障碍(股部、小腿、会阴部) 3、下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4、大小便障碍晚且不明显 5、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性
19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中
央
管
附
近
损
害
❖ 双侧对称的节段性分离性
感觉障碍
(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
编辑版ppt
20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前索损害:对侧粗触觉障碍(脊髓丘脑前 束)
❖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和识别触觉障碍 ❖侧索损害: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编辑版ppt
21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前角损害: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颤动 ❖ 后角损害:同侧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C8、T12、L5、S5、Co1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六个节段:高颈髓.颈膨大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丘脑皮质束
定义
丘脑皮质束是从丘脑到大 脑皮层的传导束,负责感 觉信号的传递。
功能
它传递来自身体各部分的 感觉信号,包括触觉、温 度、疼痛等,是人体感知 外界的重要途径。
损伤影响
受损可能导致感觉缺失或 视辐射是从丘脑到大脑皮层的传导束 ,负责视觉信号的传递;听辐射是从 脑干到大脑皮层的传导束,负责听觉 信号的传递。
后索
位于脊髓后正中沟浅层,主要传导躯 干和四肢的精细触觉和关节位置觉冲 动。
侧索
• 侧索位于脊髓的左右两侧,主要传导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冲 动,控制身体的自主运动。
皮质脊髓侧束与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起源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主要控制 对侧肢体的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前束
起源于大脑皮层的运动前区,主要控 制同侧肢体的随意运动。
视辐射受损可能导致视野缺损;听辐 射受损可能导致听力丧失或听力障碍 。
功能
视辐射传递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号, 听辐射传递来自耳蜗的听觉信号,它 们分别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相应的 区域进行处理。
03
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前索与后索
前索
位于脊髓前正中裂与后正中沟之间, 主要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轻触 觉和震颤等一般感觉冲动。
感觉传导
平衡与协调
脑和脊髓中的感觉传导束负责将来自身体 各部分的感觉信号传递到大脑,使人们能 够感知外界刺激和自身状态。
小脑通过与脑干和脊髓的连接,协调肌肉 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并对动作进行精确 控制。
02
脑的主要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定义
皮质脊髓束是由大脑皮质到脊髓的运动性传导束 ,负责控制躯体运动。
功能
它控制着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包括姿势和动作的 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脊髓丘脑侧束型感觉障碍
传导束性(病灶水平以下全部)痛、温 觉障碍;
在病灶的对侧;
呈上升性或下降性感觉障碍
不具水平定位意义,神经根痛是髓外硬 膜内占位性病变定位诊断的重要依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2020/11/13
31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九、脊髓后索型感觉障碍
2020/11/13
28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七、白质前联合型感觉障碍
症状:双侧对称性;节段性;(浅感 觉)分离性;
浅感觉障碍,触觉迟钝;
中央管病变,先影响痛温觉,后影响 触觉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2020/11/13
29
2020/11/13
30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2020/11/13
13
2020/11/13
14
2020/11/13
15
听觉传导路
听传导路
听觉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氏 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内耳 道、内耳门入颅→桥小脑角入脑→耳蜗 神经背(同侧)、腹(双侧)侧核→双
外侧丘系→下丘臂→内侧膝状体→听放
射→内囊后肢→颞横回
2020/11/13
三叉神经周围支→半月神经节→三叉神 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对侧三叉 丘系→脑桥中、上部、中脑→丘脑腹后内 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2020/11/13
5
2020/11/13
6
深部感觉传导路
肌、腱、关节部深感受器→周围神经 →脊神经节→后根→后索(薄、楔束)→ 延髓薄、楔束核→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脑桥、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 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一、末梢型感觉障碍
症状: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子
型;远端重;各种感觉障碍;
伴随症状:感觉异常;疼痛;植物神
经症状;下单元瘫。
2020/11/13
19
2020/11/13
20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二、神经干型感觉障碍
症状:呈神经干型;各种感觉障碍;
伴随症状:麻、痛、感觉异常;下单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芮德源 教授
2020/11/13
1
四肢躯干痛温觉传导路
皮肤、粘膜感受器→周围神经→脊神 经节→后根→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联合→ 对侧皮质脊髓侧束→延髓脊髓丘脑系→脑 桥、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2020/11/13
2020/11/13
23
2020/11/13
24
2020/11/13
25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四、脊神经节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
感觉障碍;剧痛;带状疱疹
2020/11/13
26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五、后根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
障碍;剧痛(呈根性-节段性)放射痛;
有冲击痛
单一神经根损害时,可有剧痛,但无
感觉障碍体征
伴随症状:根性运动障碍;节段性反
射障碍
2020/11/13
27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六、后角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浅感觉分离 伴随症状:节段反射减弱或消失 感觉障碍水平低于病变平面1-2个节段
2020/11/13
10
脊髓小脑传导束
二、脊髓小脑腹侧束
肌、腱、关节深部感受器→脊 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中间 内侧核→双侧脊髓小脑腹侧束→延 髓、脑桥→前髓帆、结合臂→小脑 前叶、后叶旧部。
2020/11/13
11
2020/11/13
12
视觉传导路
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 (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视束→外侧 膝状体→视放射(背侧束、腹侧束)→内 囊枕部→视皮质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
病灶水平、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 病灶水平上方、同侧、节段性感觉过敏带
33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一、脊髓横贯损害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灶水平以下传导束性中枢性瘫痪
病灶水平以下传导束性各种感觉障碍
16
听觉传导路
听反射传导路
听觉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氏 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内耳 道、内耳门入颅→桥小脑角入脑→耳蜗 神经背(同侧)、腹(双侧)侧核→双
外侧丘系→下丘核→顶盖延、脊髓束→
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听反射
2020/11/13
17
2020/11/13
18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元瘫;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单神经干损害,感觉障碍区较实际支
配区小,其中心区感受觉消失,周边区减
退
2020/11/13
21
2020/11/13
22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性分布;丛区内各种感觉障碍;
伴麻、痛、感觉异常;植物神经障碍;
下单元瘫;感觉障碍范小于丛区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
传导束性;
深感觉障碍;
感觉性共济失调;
薄束损害在胸 4 水平以下;
楔束损害在胸 4 水平以上。
2020/11/13
32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脊髓半侧损害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痪
2020/11/13
病灶同侧、传导性、中枢性瘫痪 病灶同侧、传导性、深感觉及触觉障碍 病灶对侧、传导性、痛温觉障碍 病灶水平、同侧、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
2020/11/13
7
2020/11/13
8
触觉传导径路
触觉传导径路有二: 1、粗略触觉的传导路随痛温觉传
导路行走; 2、精细触觉传导路随深部感觉传
导路行走。
2020/11/13
9
脊髓小脑传导束
一、脊髓小脑背侧束 肌、腱、关节深部感受器→脊
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背核 →同侧脊髓小脑背侧束→延髓绳状 体→小脑前叶、后叶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