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_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课标要求】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理解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高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
性及方法论要求。
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探究一: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天天昼夜循环呢?为什么年年岁岁
四季交替呢
你还能否举出运动的一些事物或是现象吗?
1 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的()和()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二:回忆<<刻舟求剑>>的故事,想一想:楚国人为何没有
找到剑?犯了什么错误?
① (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
探究三:《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想一想: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的运动?到底是什么在运动呢?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②、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
( )。
→思考总结: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例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 D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④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探究四:想一想: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
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 )
探究五:参阅教材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呢?
(1)哲学上讲的静止
——运动的一种( )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 )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 ) 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 ) 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结论:静止是( )、( )、( )
注意: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所以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第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如刻舟求剑。
第二,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如欧布里德的观点。
→思考: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呢?
【例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议一议: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探究六:上述俗语、名句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1).规律的含义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 的、( )的联系
理解:固有的,即事物本身具有的,不是外界强加给事物的,不
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本质的,即内在的,不是外在现象,不是现象的联系。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我们不能刻意回避规律。
稳定的, 不是多变易逝的
【例3】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D.水往低处流
E.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F.守株待兔
(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探究七:参阅教材33页回答:“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 )转移的,它既不能( )也不能( )
规律是普遍的。
( )、( )和( ),在其运动和变化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理解:(1)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
(2)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3).方法论意义(要求):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而不能()。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
的意义。
(例4)“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
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
件
探究八:我国自1958年就开始了有组织的人工增雨作业。
多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四个方面:人工降雨减少旱灾和预防雹灾,水库增水,森林灭火,改善生态环境。
回答:人工影响天气的初步成果表明了什么?这种做法能否被看
作是改变和改造规律?
结论:规律虽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
力的。
人可以在( )和(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一个原理、两个概念、两对关系。
一个原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两个概念:运动规律
两对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随堂练习
1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这句话说明( )
A 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西不一定是运动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 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眼里、心中运动
2. 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寓意有()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的统一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下列说法与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下列关于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关系的认识,错误的有()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B.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
的联系
C.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5 .2009年编号第一号的台风“鲸鱼”由于中央气象台预报准确,台风给当地造成的损失被降到最小。
这说明( C )
A 人们能认识和改变规律
B 规律是客观的
C 人们能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减少损失
D 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6. 由于事物的运动才引起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如何理解恩格斯这句话?
能力拓展
面对近两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洪水、地震、飓风、海啸等
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请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
答::(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天灾不由人”即天灾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人们不能改变自然现象中的
天灾,如汶川地震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
(2)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抗灾不由天”即抗灾的成败不是由天意决定的。
人类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通过顽强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是可以战胜困难的,在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
体现了“抗灾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