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合集下载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能力目标: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说明顺序。

情感目标:通过品味文章内容增强学生对自然事物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他著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5月,选自《生物学碎锦》。

2.生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褐.色()红缯.()醴.酪()绛.囊()贮.藏()渣滓.()粤.()瓤.肉()日啖.()萌蘖.()龟.()裂(2)词语解释缯:绡:兼程:次第:迁怒:萌蘖:(3)解题3.文体知识(1)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

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2)说明文种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作引用摹状貌语言:平实性生动性准确性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上——下外——内远——近逻辑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总述——分说简单——复杂特征——功用二、合作探究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知识?每个方面介绍了哪些具体内容?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全文的结构提纲。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来。

三、反馈检测(一)填空1.《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科普作家,本文选自他的《》。

2.“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出自唐代诗人_____的《荔枝图序》。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老科普家,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他著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1931年出版。

解放前,他还出版过《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科学小品集《生物学碎锦》,其中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5月。

他集创作、编著、翻译科学读物于一身,是我国老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

2、说明文知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1)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2)科普性为主的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3)实用性的,如说明书、解说词等说明文的特点:(1)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就一篇说明文而言,一般说来,总的说明中心只能有一个,各段文章也有一个说明中心,它们是为总的说明中心服务的。

(2)具有科学性。

说明文有很高的科学性。

它要求在说明事物时,力求正确,不夸大,不缩小,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反映,要实事求是。

(3)富有条理性。

说明文都具有条理性。

在说明事物时,要求头绪清楚,井井有条。

①空间顺序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

②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

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③逻辑顺序从主到次,或者从浅到深,或者从原因到结果,构成严密的条理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作者分享了5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公开课《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二、以引用为重点,学习用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三、从课文引用的材料中,在思想认识上受到一定的启发教育。

教学设想本课文用两教时,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

一教时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掌握说明的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第二教时着重研究说明方法,特别要弄懂引用在说明中的作用,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指导自读。

(一)明确教学要求(见前面的教学目的)(二)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1)结合注释阅读全文,标出读不准音的、不懂意思的、难写的字词,查词典解决,做到能读;会写、懂意思;(2)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细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特色,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3)参考“思考和练习一”,写出课文的结构提纲;(4)划出课文中引用的部分,思考它们的表达作用;(5)提出疑问。

二、研读课文。

(一)解题。

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7个字,包含了荔枝生长的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

以这句诗作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并且有文学气息,同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当然比以《荔枝》作标题要好。

(二)研究课文内容。

1.背诵(或抄录)《荔枝图序》全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三)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三)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三)【学习目标】1.了解荔枝的基本特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2.准确、科学地说明3.了解引用诗词文句说明事物的作用【学习重点】1.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课前延伸】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地壳.()躯壳.()红缯.()贮.藏()紫绡.()醴酪..()润.滑()瓜蒂.()粗糙.()尖锐.()绚.丽()啖.()二、整体感知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荔枝的?2.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特点?3.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介绍说明我国荔枝种植的历史?【课内探究】一、相关资料介绍1.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苏轼《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2.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

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3.知人论世这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学小品。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他的科学小品,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内容充实,语言简练,别具一格。

4.相关资料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图序》荔枝原产于我国南部,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18世纪末向世界各地传播,现栽培面积较大并已发展成为商品性生产的国家有泰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

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广西是原产地之一,从古籍记载可以考证广西是荔枝发源地之一。

2023最新-《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8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篇一一、导入部分(谜语导入)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脱了红袍子,是个白胖子。

去了白胖子,是个黑圆子。

(打一水果)。

学生:答案:荔枝。

师:非常棒,谜底就是荔枝,看来同学们对荔枝的样貌还是比较熟悉的。

虽然我们平时都有吃过荔枝,但是可能没有仔细观察了解过荔枝。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贾祖璋的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在从前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认识荔枝。

二、主体部分(一)解题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从这个题目里,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生: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阳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

突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生态的主要特点之一)。

师:XX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这个题目引用自明朝陈辉《荔枝》这首诗中的句子。

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作者不是以荔枝二字作为标题,而是以南州六月荔枝丹这样一句古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激发丰富的联想;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增加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再来了解下本文的作者贾祖璋。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

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生物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

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

小品文: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

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二)开始正式的文本内容1、理清字词2、文本层次的梳理,以及说明顺序的说明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分别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一、课文内容概述本课文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著的白话小说《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选段。

该选段描写了南洲一位名叫刘三好的草药医师,为了治愈儿子的病而苦苦钻研,最终研制出一种名为“荔枝丹”的药物,治愈了儿子。

文章通过刻画刘三好对待生命的认真态度以及对科学的追求,表现出了作者独特的人生哲学。

二、课文分析1. 文学语言特色本文使用白话文的语言进行叙述,语言朴实自然,内容贴近人生,生动而真实的刻画了刘三好的人物形象。

而在表达刘三好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科学追求方面,文笔简练,准确明了,富有感染力。

2. 文化背景课文描写了明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在明代时期,尤以南洲一带的荔枝和龙眼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药物也是明朝社会热门话题之一。

因此,以荔枝为主要原料的“荔枝丹”在明朝医药发展史上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该文化背景的体现之一。

3. 人物形象刘三好是一个重视生命的医生,他精通草药医术,对待病人认真负责。

他对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深刻的认识和洞察,具备严肃的科研态度和精神。

在制药的过程中,他细心耐心,绞尽脑汁,最终成功研制出药物,展示了他的才华和韧性。

4. 文学主题本文主要是表现了刘三好在人生态度和科学追求上的精神,将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高度统一,呈现出积极向上、自信乐观和助人无私等积极精神面貌。

三、导学流程1. 热身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可以让学生对“生命”、“科学”、“追求”三个关键词进行卡片制作,以激发学生对本课文章的了解和思考。

2. 导读通过阅读该文有关人物形象、文化背景、诗意表达和文学语言特色方面的基本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该文本的主体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表达思想。

同时也针对文中出现的不理解的术语、生词、语句等问题进行解释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3.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整体把握和理解文章,并逐段分析和归纳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和思想。

学生可以阅读地梳理文章中的文学表达技巧、语言形式、主人公性格、人物关系等等细节。

南州六月荔枝丹 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班级姓等第
课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重点
难点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②荔枝含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精氨酸,色氨酸,叶酸,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C等成分,实为食补、食疗之佳品。
③荔枝木是上乘木材。材质硬重,坚韧耐用,不怕海水浸泡,是制船板、船舵、船桨之佳料;又是作枕木、桥梁、车辆、家具的良材。
④荔枝树能抗污染。深圳市委旁边有座荔枝公园,内有大量荔枝树,虽处闹市却保山野本色。
学习
过程
主要内容
方法指导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基础知识】
给加点字注音。
红缯()紫绡()瓤()肉醴酪()
粗糙()龟()甲龟()裂绛囊()
渣滓()浸渍()贮()藏莆()田
饮啖()萌蘖()
【解读文题】
思考:“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本文用古诗句命题有何妙处?
【把握文脉】
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合作探究】
思考:课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记述荔枝的诗文,达十二处之多,这样引用有何好处?:
【说明方法】
从文中找出符合以下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做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迁移训练】

初三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通用10篇)

初三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通用10篇)

初三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通用10篇)初三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品读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思念》2、“水可干而不可夺湿,火可灭而不可夺热,金可柔而不可夺重,石可破而不可夺坚”,这是一种人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一种人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更是一种人格。

人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

人格是人的灵魂,它让人有了重量;人格是人的脊梁,它让人有了高度。

(《人格的魅力》)这两个语段,行文中都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或名句,激活了语言表达,彰显了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使文章增色不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说明文也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什么呢?它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

二、预习检测1、字音:缯zēng、膜mó、绡xiāo、瓤ráng、醴酪lǐlào、龟裂jūn、绛囊jiàngnáng、绚丽xuàn、蒂部dì、荷瓣bàn、贮藏zhù、莆田pú、萌蘖niè、卢橘jú、啖dàn2、写作训练下面的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1)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

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

观点:将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无耻2)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枇杷)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传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荔枝的构造、生长等学问。

2、领悟引用古诗文典故的作用。

3、学习本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4、尝试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说明文。

二、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因此本文的重难点应放在对荔枝学问的了解上和一些生动手法的运用上,而对说明方法和说明挨次,初中有所提及,故可略及。

2、用文艺性笔调写作,是对所学学问的稳固与延长,对作文要求不应过高,能会一些方法与技巧就行。

3、在教学方法上,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

4、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教师提问:你吃过荔枝吗?你对它了解吗?学生可能答:吃过。

荔枝表皮粗糙,红色,肉甜。

教师明确:学习本文,了解荔枝。

二、教师明确文体学问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

2: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学问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学问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3:特点:学问性、趣味性、通俗性。

三、投影打出简介,学生阅读了解。

贾祖璋:我国有名的科普作家。

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早在三十年月,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了《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学问、历史学问和文学学问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四、要求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扫瞄课文,完毕后,以小组形式争辩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标题给我们供给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2、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里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甘酸浆液如醴酪”的话对吗?学生自主争辩探究后可得:1、⑴标题给我们供给了三点信息: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完整word版)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完整word版)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二中新校高二语文组制作【学习目标】1、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把握本文说明顺序,领会本文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关注周围世界科学的存在,并能对科学的事物与道理进行说明。

课前预习案1、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资料链接(1)学前指导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2)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3)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

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

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

(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

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第18课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说明的顺序2.了解说明内容及思路3.体会开头部分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一)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著有《中国植物图鉴》、《鸟类概论》《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

2.概述背景荔枝是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果木植物,它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及生产情况不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人们所普遍了解。

为此,久负盛名的科普作家贾祖璋在十年浩劫结束,全国人民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之后,于1979年5月写下这篇以荔枝味说明对象,以荔果为说明重点的蜕皮上品文(文艺性说明文)。

(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贮藏()萌孽()粗糙()醴酪()日啖()红绡()2.辨清字形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吹嘘不了了之蜜源植物B宠幸因地制宜更足珍惜C嘲讽钻牛角尖绚丽景色D从然不足之处印入眼帘3.理解词义解释下列词语。

(1)不了了之:(2)钻牛角尖:(3)龟裂:(4)因地制宜:三、合作探究探究一理清思路1.概述各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说明顺序。

2.课文介绍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生长北限和建议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3.本文按、的顺序构思全文:第一部分(1~10):第二部分(11~14):探究二理解标题4.“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

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

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

探究三品味写法4.课文开头写对荔枝的印象与老师讲的文章有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1.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课文采用先主后次,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介绍荔枝及相关知识,这样写来,内容全面、主次鲜明、层次清楚,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牲,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2.高度的科学性:表现在作者能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纠正前说的谬误,还事物以真实面目。

引用史实都有科学偏振,对无法证实的问题,则不妄加结论。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第一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的写作手法。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大量引用诗词典故的作用。

2.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荔枝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掌握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结构、文章的语言特点等(二)尝试练习1.正音缯()瓤()醴()酪()囊()夤()畯()龟()裂萌蘖()日啖()渣滓()()2.解释下列词语龟裂:呈现许多裂纹。

幅员:领土面积。

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

⑵福气、运气。

3.填空《南州六月荔枝丹》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范畴,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等特点。

4.问答题(1)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的知识?(2)本文课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第1段: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

第2段-第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

第6段-第10段:写荔枝的果实。

从壳膜写起,写了果肉、贮运、核、花。

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次写有关荔枝的专著,再写荔枝的移植,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引用的诗歌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1.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课前背诵: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导语设计: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差异,使得气候、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

南方有一种水果——荔枝,这种被称作“果中珍品”的水果北方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作者及文体:作者简介: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

它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共2课时.doc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共2课时.doc

3、给加点的字注音缙膜绡瓠醴酪♦• • • • •龟裂绛囊♦• •绚丽襄. 蔡田莆.蒂部楠• •祠堂萌麋现彖——本质《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文体特征。

2、诵读课文,读准字咅。

3、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4、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走近作者贾祖璋,1901年生,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主要作品:〈中国植物图蛤(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学著作)、〈鸟类概论%(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题解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一一“南州六月荔枝丹” ?卢橘4、说明文相关知识■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一一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空间顺序一一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如:整体一一局部上一一下外一一内远一一近逻辑顺序一一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來说明。

女口:一般一一个别主要一一次要原因一一结果总述一一分说简单一一复杂■说明方法:下定义: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言简意赅;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來说明;分类别:将纷繁攵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第一单元第三课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岀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列图表:指画制图表,分项分类说明事物的特点;作诠释:下定义相似,只是语言的表述更详尽和具体,有解释的效果;摹状貌:指运用描写等的手段来介绍事物的样子形状和面貌。

■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彖)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通用1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通用1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通用13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 了解引用这一说明方法作用。

2. 掌握本文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3. 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4. 品读鉴赏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二、教学重点:1. 引用等说明方法。

2. 本文的结构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2. 点拨法3. 竞赛激励法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2. 实物投影仪六、教学步骤:课前准备一张白纸一、导入[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学生齐答:荔枝)。

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

(请同学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贾祖璋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家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这个地方就是——海宁。

他1901年出生于我们海宁的黄湾(在座的有没有来自黄湾的同学,你尤其应该为家乡出了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当然,我们每个海宁人都应该为贾先生感到自豪)。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著作。

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

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字词正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给下面这些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的写作手法。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大量引用诗词典故的作用。

2.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荔枝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 掌握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结构、文章的语言特点等(二)尝试练习1.正音缯()瓤()醴()酪()囊()夤()畯()龟()裂萌蘖()日啖()渣滓()()2. 解释下列词语龟裂:呈现许多裂纹。

幅员:领土面积。

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

⑵福气、运气。

3. 填空《南州六月荔枝丹》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范畴,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等特点。

4. 问答题(1)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的知识(2)本文课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第1段: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

第2段-第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

第6段-第10段:写荔枝的果实。

从壳膜写起,写了果肉、贮运、核、花。

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次写有关荔枝的专著,再写荔枝的移植,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二、课堂探究1. 解题:标题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1)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产地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成熟期 六月——阳历七月。

颜色 丹——红色。

(2)作用:以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

2.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面关于课文结构分析的表格。

3.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本文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有何作用顺序可否颠倒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荔枝的形态结构(1—10)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外部形态(2—5) 内部构造(6—10) 外壳构造⑵外壳颜色⑶ 荔枝形状⑷ 大小重量⑸荔枝薄膜⑹ 荔枝果肉⑺ 荔枝贮藏⑻ 荔枝果核⑼荔枝的花⑽ 荔枝产地和栽培史 ⑾ 古代的荔枝书谱⑿ 荔枝的生长北限⒀ 荔枝生产的发展⒁ 主——次 外(表)——内(里)三、课堂检测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 )A.粗糙cāo红缯zēng乳酪lào B.背负bèi树冠ɡuān萌蘖nièC.龟裂guī宋徽宗hui 贮藏zhù D.谚语yàn紫绡qiāo果梗ɡěnɡ分析:B项“背”读bēi, C项“龟”读jūn ,D项“绡”读xiāo,前二者系多音字,D 项系与形近字而误。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C )A.醴酪纵然粗糙呕气 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 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分析: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误。

A项“呕”应为“怄”,B项“希”应为“稀”,D 项“侯”应为“候”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C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日啖(品尝)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绛囊(深红色)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浑圆(全、满)分析:A项“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B项“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D项“次第”:依次。

4.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D )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分析: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内。

5.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

B.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

C.用诗做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于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突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

D.用古人的一句诗为题,巧妙地概括了文章重点说明的内容,独树一帜,别有情趣。

分析:“丹”是名词,红色6.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对有错,请加以判断,并说说作者引用《荔枝图序》有何作用(1)壳如红缯——错(粗糙)膜如紫绡——错(误作)瓤肉莹白如冰雪——对甘酸浆液如醴酪——对(2)作用:一是引出下文,引出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

二是增添文章的文学情趣。

三是使读者对荔枝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且通过对荔枝形态的疑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

第二学时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以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一、课前尝试1.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科学、准确、具体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科学、准确、精练、严密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分类别——使说明对象严密细致,条理清晰2.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些(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二、课堂探究1. 说明文为了将说明对象说清楚往往要使用很多的说明方法,哪种说明方法在本文中大放异彩找出来,并且分析其作用。

(1)说明方法:引用说明(引资料)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说明荔枝的颜色)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2)作用: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

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使作者的观点显得确凿可信,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

2.文章中除了使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还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举例子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

”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

(2)打比方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3)列数字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

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作用:准确、客观、具体……)(4)作比较“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

”(作用: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5)分类别“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作用:使说明对象严密细致,条理清晰)(6)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

”、“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作用:准确、科学……)3. 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说明白了”即说到准确、明白即止。

请同学们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为说说作者在本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啊(提示从说明方法的使用和说明语言的运用两个方面思考)(1)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2)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3)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4)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明确:“大多数”表示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但不是全部。

如果去掉,就可能被误解为全部。

“通常”表示一般、常见的情况,不包括特殊不常见的情况。

如果去掉,就把特殊不常见的情况也包括在内了。

“完全”表示全部,没有例外。

“极”表示最高程度的少,“极少数”比少数更少。

4. 归纳文章主旨本文从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两个方面介绍荔枝的有关知识,提出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5. 文章有何艺术特色(1)科学性(2)文学性三、课堂检测1.“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