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映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映照——谈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的审题
光明中学语文教师李新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沿袭了自2009年以来的材料作文的形式,但跟所谓的新材料作文不同,这道题目的限制比较多。材料中有两句话,一句话是“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一句话是“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两句话不能割裂来看,而是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微光从每一个人心头都曾经闪过,但正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所以往往将它舍弃,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是一种不自信心理,是一种自卑心理。这是中国人普遍的“远香近臭”的心态。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说:中国人“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说的就是中国人的这种心态。可仅仅从这一角度立意是不行的,要注意后面的一句话,“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天才的作品中发现自己曾经舍弃的那缕微光是多么富有价值。所以,在这两句话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要盲目相信天才,不要过于自卑,要正视自身的价值,要充满自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走了那么远,发现原来风景就在自己这里。这是对材料的整体把握。
可是光把握了这两句话还不行,还要注意关键词“微光”。“微光”是个比喻词,是借喻。借喻只喻体出现,本体不出现,我们就要确立它的本体。“微光”的本体很多,但如果对概念不加以辨析,它的本体就会无限放大,作文就会变成个大口袋,学生准备好的文章都可以往里面装。关键要注意这个“微”字,“微”是微小、微茫的意思,既然是“微光”,那就不是万丈光芒,就不是火辣辣的红太阳,而是天空中露出的启明星。但“微”可以变大,像灵感,这一微光乍现,最后就可以成就一位巨人;像希望,最初可能是微茫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变成光芒前景。因此,考生还要写出它的变化过程。
再有,就是“作品”,这是广义的作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不能理解得太实。太实了,思维就狭窄了。
总之,审读这则材料,既要宏观,又要微观;既要注意关系的判断,又要注意概念的划分。这对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上海的高考作文一贯强调四个关注: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未来。这道作文题仍然体现这一点。
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把“微光”理解为灵感、梦想等的,能够注意普通人和天才对比的,这样的作文得分都会好一些;反之,立意似是而非,概念无限放大,或者偷换概念、思想模糊的作文,得分都会低一些。写好这篇作文,对材料要整体把握,要注意材料前后的联系,要确定“微光”的含义,发现“微光”的价值,对于怎样抓住“微光”,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能表现出思辨意识。凡是从材料中提炼出“舍与得”、“宽容”、“道德”、“信念”等观点,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沿此谈开去,脚踩西瓜皮,越滑越远,抛开所供材料,对关键词“微光”置之不顾,这些作文都有偏题倾向,并有套构、宿构之嫌。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同学们注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