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学案)
学案3:3.5 力的分解
5 力的分解教材提炼知识点一力的分解以及分解法则1.力的分解:已知一个力求它的的过程.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同样遵循.3.分解依据:通常依据力的进行分解.知识点二矢量相加的法则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相加的物理量.3.三角形定则:如图所示,三个矢量F1、F2和F构成一个三角形,其中首尾连接的矢量F1、F2为两个分矢量,从一个矢量的箭尾指向另一个矢量的箭头的矢量F为合矢量,矢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方向分别表示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重难拓展拓展一力的分解讨论1.一个力在不受条件限制下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将某个力进行分解,如果没有条件约束,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如图所示),这样分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际分解时,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一组确定的分力.2.一个合力可分解为唯一的一组分力的条件.(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3)已知合力F以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时,若F与F1的夹角为α,有下面几种可能:①当F sin α<F2<F时,有两解,如图甲所示②当F2=F sin α时,有唯一解,如图乙所示③当F2<F sin α时,无解,如图丙所示④当F2>F时,有唯一解,如图丁所示拓展二力的效果分解法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拓展三 力的正交分解法 1.概念.将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力的正交分解. 2.优点.正交分解法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其优点有:(1)可借助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对力进行描述.(2)分解时只需熟知三角函数关系、几何关系,简便、容易求解. 3.适用情况.常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合成. 4.步骤.(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 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3)分别求出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F x =F 1x +F 2x +… F y =F 1y +F 2y +…(4)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F 2x +F 2y ,合力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tan α=F yF x . 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4题为多选题) 1.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B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C .当已知合力,和其中一个分力,则分解的结果可能是无数D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结果是唯一的2. 如图所示,a 、b 、c 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 绳水平,c 绳下挂一个重物。
力的分解(导)学案
3.5 力的分解【学习目标】1.理解分力的概念,知道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
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作图并计算。
3.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初步了解正交分解法。
4.能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问题一:分力、分力与合力的关系1.分力的概念?2.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问题二:“正交分解”方法1.简述如何运用“正交分解”方法将一个力进行分解?【考点突破】考点一:合力与分力例题1.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且成一定夹角,分解是唯一的B.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C.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D.此合力有可能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解析: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能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分解是唯一的,故A、B正确;如果将合力分解时两个分力夹角为120°且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则两个分力与合力等大,故D正确;若已知一个分力F1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设F2与F夹角为θ,若F1<Fsinθ,则无解,若F1=Fsi nθ,有惟一解,若Fsinθ<F1<F,有两解,故C错误。
答案:ABD考点二:“正交分解”方法例题2.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解析:(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得:竖直方向:Fsinθ+FN =mg 解得FN =mg -Fsinθ=340N雪橇对地面压力F′N 是地面对雪橇支持力FN 的反作用力,所以雪橇对地面压力: FN′=FN =340N(2)水平方向:Fcosθ-F f =0 F f =μF N由上式解得:μ=4/17=0.24答案:(1)340N (2)0.24例题3.如图所示,楔形物体倾角为θ=30°,放在水平地面上,轻质硬杆下端带有滑轮,上端顶有重1000N 的物体,硬杆只能沿滑槽上下滑动。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5篇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5篇教案要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篇1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思考: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区别是,空气中存在着空气阻力.对于一些密度较小的物体,例如降落伞、羽毛、纸片等,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较大;而一些密度较大的物体,如金属球等,下落时,空气阻力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因此在空气中下落时,它们的快慢就不同了.在真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相同.2.不同物体的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的关系(1)有空气阻力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快慢不同,往往是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2)若物体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尽管不同的物体质量和形状不同,但它们下落的快慢相同.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v0=0(2)加速度恒定(a=g).4.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都相同.4.在不同地理位置处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不同.规律: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最小,南(北)极处重力加速度;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因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2gh4.平均速度公式:=5.推论:h=gT2问题与探究问题1: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相同吗?你有什么假设与猜想?探究思路:物体在真空中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不再受到空气阻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较大,整个下落过程运动加快.在空气中,物体不但受重力还受空气阻力,二者方向相反,此时物体加速度较小,整个下落过程较慢些.问题2:自由落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请你结合实例谈谈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体下落的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探究思路:回顾第一章质点的概念,谈谈我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如何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进一步理解这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3:地球上的不同地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吗?探究思路: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也就不同.一般来讲,越靠近两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就越大;离赤道越近,加速度就越小.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篇2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力的分解教案(精选7篇)
力的分解教案(精选7篇)力的分解教案第1篇一、课标要求通过观察与体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学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会用力的分解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此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表示及分类、力学中的三种力、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是等效思想的具体应用,等效思想是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学习力的合成时学生已有所了解,本节教学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运用等效思想。
矢量是完全不同于标量的一类物理量,它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矢量的学习、为牛顿定律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要求的五种基本能力之一,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要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菱形等数学知识计算分力的大小,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之一。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经对力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力的合成方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学会了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力学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想课时安排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认知难度,笔者将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处理,把“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作为该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两类知识及教学策略按照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的分类,笔者将本课时的新授知识和需要用到的原有知识分类如下:陈述性知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的概念──已知合力求分力。
其中力的分解的概念是新授课的陈述性知识。
对于陈述性知识,笔者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根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原有知识越多就可能学得越多,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差异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了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新授知识必须在新授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
力的分解教案精选3篇
力的分解教案精选3篇力的分解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
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 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问题牵引】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2)(4m+3n)(4m-3n).?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2)(4m+3n)(4m-3n)=(4m)2-(3n)2=16m2-9n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2.分解因式16m2-9n.?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1)a2-25=a2-52=(a+5)(a-5).(2)16m2-9n2=(4m)2-(3n)2=(4m+3n)(4m-3n).?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1)x2-9y2;(2)16x4-y4;(3)12a2x2-27b2y2;(4)(x+2y)2-(x-3y)2;(5)m2(16x-y)+n2(y-16x).?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3.5力的分解学案
§3.5 力的分解学案一、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___________。
一个已知力可以分解成________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
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 确定。
二、力的分解的一般原则1、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例如:求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θ)重力为G 的静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时,可将重力分解为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从而求得压力大小F 1=G cos θ。
按实际效果分解下列各力且计算分力的大小(1)水平面上物体斜向上拉力的分解(2)重力的分解(3)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2、将一个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叫正交分解。
(一般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8N10N30o 12N135o9N分解的目的是便于求和,看上去是走了弯路,但却给解决问题带来了方便,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θθ三、矢量相加的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普适法则,矢量与标量的区别在于运算的法则不同。
(2)三角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简化,于是得到三角形定则。
四、力的分解的讨论力的分解有解或无解,简单地说就是代表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表分力的有向线段能否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F2,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F 1 F 2F3,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F 1F4,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分力的方向F 1F 2FF F 1 F 2F 1 FF 2。
《力的分解》学案
§3.5 力的分解 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理解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能够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会用图解法求分力,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知识梳理】1、力的分解(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 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方法: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同样遵守 。
把已知力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 ,那么,与力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 就表示力F 的两个分力。
(3)力的分解依据:一个力,若没有其他限制,可以分解为 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
在实际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一般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2、矢量相加的法则:(1)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 从而求出 的方法。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是 的(2)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 或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 相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如:质量、时间、路程、速率等【典例分析】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力F 按作用效果分解,求两分力大小。
例题2:放在斜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将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求两分力大小。
例题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间搁有一个重为G 的光滑圆球,试求该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θ【课堂基础练习】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有1种。
☆对三角形定则的理解2、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答案:3种3、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
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N,与该力的夹角为答案:50N,60°4、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A.只有惟一一组解B.一定有两组解C.可能有无数组解D.可能有两组解解析: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可作出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如图所示,F2=F sinθ.(1)当F2<F sinθ,无解=F sinθ,有惟一解(2)当F(3)当F sinθ<F2<F时,有两组解(4)当F2>F时,有惟一解,所以正确答案是D.点评:利用几何知识求最小值是解本题的关键.☆综合应用5、如图所示,重力G=1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θ=30°的拉力F,F=20N,受到力F作用后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求:①物体受到的支持力.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答案:①90N,②17.3N【小结】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力,但实际情况中,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一般是沿其它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目的是为方便求解。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篇1一、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四两拨千斤”(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二、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请学生猜想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
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
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优秀5篇)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优秀5篇)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篇一题目关于“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研究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劳动、学习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绳子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进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具有实践意义。
有关内容可以参见备课资料中的“扩展资料”。
让同学观察周围的力学工具,对比杆与绳子,分析说明各个物体的受力特点,与其有关的题目可以参见如下:1、晾晒衣服的绳子,为什么晾衣绳不易过紧?2、为什么软纸经过折叠后,抗压性能提高?对比拱桥的设计,有什么感想?力的分解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三、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四、活动准备1、10以内数的分解和教学光盘。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五、活动过程(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如: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二)、学习10 的。
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
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1〉来了几位小矮人?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篇三一、预习目标1、说出力的分解的概念2、知道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二、预习内容1、力的分解:几个力________________跟原来____________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力的分解学案
§3.5 力的分解学案【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并能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会用图解法求分力,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课前自主学习】1.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几个力来________,这几个力称为这一个力的________.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___________.同样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以已知力作为____________画平行四边形,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___表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2.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__________相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3、想一想早期的石匠用钢钎劈石头,他们选用较细的钢钎在被劈的大石块上凿一个深孔,然后把一根较粗的钢钎安放于孔内,如图1所示用铁锤沿钢钎的方向用力一砸,石块就会被劈开.钢钎对石块产生什么作用效果?坚硬的石块为何能被小小的钢钎劈开?【合作探究】探究1、已知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倾角为θ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并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讨论:随θ角的变化,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化?联系实际:为什么山路通常修成盘山公路,而不是直接从山脚修到山顶?探究2、如图所示,可自由转动的轻杆BC水平,与轻绳AC夹角为θ,在它们的连接处C 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请分解力F,并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联系实际:为什么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横梁上方要用钢丝绳拉着?学生总结:力的分解的基本步骤探究3:如图1所示用铁锤沿钢钎的方向用力一砸,石块就会被劈开.钢钎对石块产生什么作用效果?坚硬的石块为何能被小小的钢钎劈开?【课堂检测】1.请根据实际情况画出重力的分解图,并求解各个分力,已知物体重力为G,夹角为θ。
3.5力的分解学案.doc
3.5力的分解【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并能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会用图解法求分力,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同样遵守定则,同一个力,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对一个实际问题,要根据力的来分解。
一个力分解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时,要有确定的解必须已知两个分力的或一个分力的。
2.既有,又有,并且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法的物理量称作矢量。
除力外,如位移、、等也是矢量。
3.两个分矢量首尾相接,剩余的尾首相连的有向线段就是合矢量, 它恰与两分矢量的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它是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简化。
如图3 —5 — 14.力的分解的常见情况(1)已知一个力(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则两个分力有惟一确定的值.如图1-6-1所示,要求把已知力尸分解成沿出、缪方向的两个分力,可从尸的矢(箭头)端作出、缪的平行线,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得两分力K、K阮8⑵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和一个分力(大小、方向),则另一个分力有惟一确定的值.如图1-6-1所示,已知力R合力),分力R, 则连接夕和A的矢端,即可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得另一个分力(3)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且具有最小值.如图1-6-2所示,已知夕和R的方向沿0A,则从夕的矢端向以可引无数条线段,但只有垂直于出的线段最短.此时力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注意:当R有最小值时,A的值并不最小.(4)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则可分解成无数个分力,但当该分力小于合力,另一个分力与合力夹角最大时,两个分力便有确定的两个解.如图1-6-3所示,以合力夕的矢端为圆心,以代表分力A的线段为半径画圆,过。
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圆于,、刀两点, 则线段04、必的长度表示R的大小,此时R与夕的夹角最大,且F*【小试身手轻松过关】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2N的力可分解为7N和4N的两个分力B.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9 N和9 N的两个分力C.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D.一个8N的力可分解为4N和3N的两个分力2.要把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凡和F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得到唯一的解?A.已知Fi和F2的方向B,已知Fi或F2的大小和方向C.已知凡的方向和F2的大小D.已知凡和F2的大小3.将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A. 5 NB. 10 NC. 15 ND. 20 N4.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A.重力的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和下滑力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5.请根据实际情况画出重力的分解图,并求解各个分力,已知物体重力为G,夹角为M第5题图6.一个质量可以不计的细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力的分解学案
《力的分解》学案
讨论实验方案,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结论:
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分力(填可以或不可以)大于合力。
你们组还有其它发现吗?
【情景三】加在劈背上的力的分解
【找一找】实验桌上的物品中,劈在哪里?
课后作业
拉链是近现代方便人们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他是发明家逊德巴克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后于1917年发明的。
发明者很好地将力的分解的原理运用在拉链头中。
1.认真研究拉链的拉开和合上过程,讨论拉链拉开
和合上过程中如何运用力的分解的原理;
2.将你的研究写成小论文《拉链中的力学原理》,
在全班展示。
3.阅读课本65页,了解什么是正交分解。
反思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
G。
3.4力的分解导学案
3.4力的分解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分力的概念,清楚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了解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3.会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4.能应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复习测评】1.合力与分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如果一个力的__________跟这几个力的共同__________相同,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_,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_.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__________关系.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_____的过程.3.如何求两个力的合力?________ ________【教学过程】一.力的分解问题1.什么是力的分解?问题2.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问题3.力的分解遵循什么法则?二.如何分解一个力问题1. 如果给定一条对角线,你能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启发:如果仅仅已知力F大小和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把力F分解为对分力。
问题2. 如果给定一条对角线和一组邻边的方向,能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启发:已知力F大小和方向及两个分力的方向,力的分解是_________。
情景一.对斜向上拉力的分解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斜向上方F拉力的作用,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拉车的力F产生什么效果,如何分解斜向上的拉力?请在图中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把拉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
情景二.对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把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的倾斜角为θ,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这个重力将对物体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应如何分解重力G?请在图中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把重力G分解成两个分力。
思考: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达标检测】1.关于合力与其中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它们合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C.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就是合力的大小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任意大小的两个分力2.(多选)如图所示,在斜面上静止着一个物块,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 N和F f.如果增大斜面的倾角θ,而物块仍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则这一过程中( )A.F N增大B.F N减小C.F f增大D.F f减小3.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B处),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另一端C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A.绳子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B.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指向AC.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指向AD.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
力的分解教案(5篇)
力的分解教案(5篇)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一个已知力的分力;2、会用三角形法则求解;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情感目标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篇二一、引入: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1、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
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力和力的大小为: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如图),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使物体压紧斜面。
3、练习(学生实验):(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产生的效果?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常被分解成和,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优秀5篇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教案优秀5篇力的分解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力及力的分解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且都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一般步骤,学会判断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力的分解》教案物理必修篇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分解力的方法2、学生会用作图法求分力,并能根据作图法说出力的分解在理论上是无限的3、学生能结合实际需要对指定力进行分解,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的大小,能用作图法分析分力的变化4、学生能结合问题体会力的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力的分解是有用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实际情况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指定的力成为本课的重点,而判定分力的方向则成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1)课题引入实验演示,引入新课教师演示:两个绳提起矿泉水瓶,一根绳也可以实现。
复习合力分力概念,明确合成的规律。
问题引入:一个力提起重物,能否用两个力来代替。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为后续学习活动提供时间保障。
(2)引导学生发现,在活动中发现规律2.1力的分解多样性的活动设计问题引导:请同学们画两个力,用来替代事先画在投影片上的力。
学生活动:用彩笔把作图分解。
完成作图后,将作图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教师引导:作图是否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叠加不同分组展示并追问:都正确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力的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力的分解的不唯一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力的分解教案优秀3篇
力的分解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力的分解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力的分解学案
3.5力的分解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学习重点难点
1.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2.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易错问题:对一个力分解时不能根据实际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主要内容:
一、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力的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同样遵守.
3.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在不同情况下,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个力可以产生几个不同的效果,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所以一个已知力要根据力的实际进行分解.按作用效果先确定,再根据作出两个分力,利用三角形知识求解分力的大小。
学生活动:
1、已知合力F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在图一中画出两个分力。
图一
2、按作用效果,将斜面上物体的重力进行分解。
3、按作用效果将拉力F进行分解。
4、小球静止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按作用效果分解小球的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分解(学案)
必修一力的分解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说出力的分解的概念
知道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力的分解:几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原来_____________ 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_____________ 叫做力的分解.
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______ 、____________ 的分力。
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 。
既有_______ ,又有__________ ,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____ 的
物理量叫做标量.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养成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力的分解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什么叫做力的分解?
如何得到一个力的分力?试求一水平向右、大小为的力的
10N 分力。
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农田耕作时,拖拉机斜向上拉耙。
拖拉机拉着耙,对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这个力产生了两个效
果;一方面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方面同时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
也就是一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
如果这两个效果是由某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使耙克服泥
土的阻力前进的效果是由一个水平向前的力F1产生;把耙
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的效果是由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产生的。
那F1、F2与拉力F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一种等效关系,也就是说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通常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精讲点拨
思考分析:如图:将一木块放到光滑的斜面上,试分析
重力的作用效果并将重力进行分解。
实例探究
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
果可能有种
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
有1种。
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另外一个分
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
答案:3种
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
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N与该力的夹角为
答案:50N, 60°
矢量相加的法则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遵循代数求和法则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力、速度是矢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能量、电流强度等物理量是标量.
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分别遵循两种不同的求和运算法则.
当堂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两个分力的方向,则这两个分力有唯一解。
B.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
向,则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
c.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它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但有最小值。
D.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两个分力有唯一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4N的两个分力
B. —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9N的两个分力
c .一个6N的力能分解为3N和4N的两个分力
D. —个8N的力能分解为4N和3N的两个分力
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将80N的力分解,其中一个分力F1与它的夹角为30度,当
另一个分力F2最小时求F1的大小。
当F2=50N时求F1的大小。
如右图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线Ac悬挂在墙上,
求球对细线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
课后练习与提高:
.如图1 —6—6所示,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F2的合力就是F
B. 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
c .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
D・力的合成科【分解都遵循平行卩L|边形疋则
答案:ABcD
.如图1 —6 —7所示,细绳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
力相同,长度o > 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
[:]
图1 —6—7
A. oN绳先被拉断
B. o绳先被拉断
c. oN绳和o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答案:A
.如图1 —6—8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和球对墙壁压力FN的大小分别是
[:.]
.如图1 —6—9所示:三个共点力,F1= 5N, F2= 10N,
F3= 15N, 9 = 60°,它们的合力的x轴分量F x为N,y车由分量F y 为N,合力的大小为N,合力方向跟x轴的正方向夹角为.
图1 —6—9
答案:1551030:
.如图1 —6 —10所示,三角形轻支架ABc的边长AB= 20c, Bc= 15c.在A点通过细绳悬挂一个重30N的物体,则AB杆受拉力大小为N, Ac杆受压力大小为N.
图1 —6—10 答案:4050
.如图1—6—11所示是一表面光滑,所受重力可不计的尖劈插在缝间,并施以竖直向下的力F,则劈对左、右接
触点的压力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图1 —6—11
]
图1 —6—13
A. 当F1> Fsin 9时,肯定有两组解
B. 当F> F1> Fsin 9时,肯定有两组解
c .当F1v Fsin 9时,有惟——组解
D.当F1v Fsin 9时,无解
答案:BD
.如图1 —6 —14所示,将质量为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吊起来,并靠在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绳的悬点
A到球面的最小距离为d.求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半球体的压力.若L变短,问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半球体的压力如何变化?
图1 —6—14
解析:将小球受到的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做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三角形ABo与三角形BF2G相似,对应边
成比例得[:]又因为G= g
导出F2 =
F1 = 由上式可得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为,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为.
当L变短时,F2=减小,F1=不变,所以,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减
小,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不变
答案:拉力:;压力:
若L变短,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减小,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