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第七章体温
症状
低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失眠、盗汗等症状。 低热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腹痛、尿频等。
治疗
对于低热,一般采取观察和对症治疗,如休息、补充水分 等。如果低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 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过低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通常定义为低于35°C。体温过低可能是由于暴露于 极寒环境、某些药物过量、严重疾病等原因引起。
生理学课件第七章-体温
目录
• 体温的概述 • 体温的生理变化 • 体温的异常 • 体温的测量 和记录 • 体温与健康的关系
01
体温的概述
体温的定义
01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 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基础条 件。
02
正常体温的维持对于人体生理功 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是人体 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保 障。
体温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体温升高
运动时身体会产生热量,导致体温升高。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 的代谢和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高温环境下的运动
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可能导致中暑等严重后果。应避免在极端高温下 进行剧烈运动,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运动与低体温
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导致低体温,如冬泳、滑雪等运动。进 行这些活动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以防低体温的发生。
直肠测量法
将体温计涂上润滑剂,轻轻插入肛 门约3-4厘米,三分钟后取出读数。
体温的记录和分析
记录时间
记录测量体温的时间,以便分析体温变化规律。
记录其他症状
记录同时出现的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乏力 等,以便综合分析病情。
分析体温变化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数据,了解体温变化 趋势,判断病情发展状况。
低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失眠、盗汗等症状。 低热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腹痛、尿频等。
治疗
对于低热,一般采取观察和对症治疗,如休息、补充水分 等。如果低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 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过低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通常定义为低于35°C。体温过低可能是由于暴露于 极寒环境、某些药物过量、严重疾病等原因引起。
生理学课件第七章-体温
目录
• 体温的概述 • 体温的生理变化 • 体温的异常 • 体温的测量 和记录 • 体温与健康的关系
01
体温的概述
体温的定义
01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 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基础条 件。
02
正常体温的维持对于人体生理功 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是人体 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保 障。
体温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体温升高
运动时身体会产生热量,导致体温升高。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 的代谢和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高温环境下的运动
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可能导致中暑等严重后果。应避免在极端高温下 进行剧烈运动,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运动与低体温
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导致低体温,如冬泳、滑雪等运动。进 行这些活动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以防低体温的发生。
直肠测量法
将体温计涂上润滑剂,轻轻插入肛 门约3-4厘米,三分钟后取出读数。
体温的记录和分析
记录时间
记录测量体温的时间,以便分析体温变化规律。
记录其他症状
记录同时出现的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乏力 等,以便综合分析病情。
分析体温变化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数据,了解体温变化 趋势,判断病情发展状况。
体温 PPT课件
7.下列病人测体温方法选择正确的是(D) A.婴儿腋下测温 B.呼吸困难病人口腔测温 C.心肌梗死者直肠测温 D.昏迷病人腋下测温 E.精神异常口腔测温
40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8.周先生在测口温时不慎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
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 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 C.清29
测腋温
部位:腋窝正中 方法:腋下有汗 先擦干,水银端紧 贴皮肤,屈臂过胸 时间:10min
30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方法:润滑肛表,
插入3-4cm 测量时间:3min
31
注意事项
1. 测前:清点、检查体温计 2.禁忌症: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
鼻手术、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忌测口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病人忌测肛温;
儿童>成年>老年
年龄 性别
昼夜
运动、药物、 情绪、进食
环境
其他
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7
异常体温★
发 体温 热 过高
体体 温温 不过 升低
8
一.体温过高 ★
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等原因,使产热增加或散 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
要素一: 病因 要素二:机制 要素三:表现
A.驰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38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6.患者张某,58岁,诊断为"菌痢",护士 测量口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过热水,为此
应该 (E)
A.嘱其冷开水漱口后再测 B.暂停测一次 C.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 D.改测直肠温度 E.告知患者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
40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8.周先生在测口温时不慎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
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 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 C.清29
测腋温
部位:腋窝正中 方法:腋下有汗 先擦干,水银端紧 贴皮肤,屈臂过胸 时间:10min
30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方法:润滑肛表,
插入3-4cm 测量时间:3min
31
注意事项
1. 测前:清点、检查体温计 2.禁忌症: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
鼻手术、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忌测口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病人忌测肛温;
儿童>成年>老年
年龄 性别
昼夜
运动、药物、 情绪、进食
环境
其他
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7
异常体温★
发 体温 热 过高
体体 温温 不过 升低
8
一.体温过高 ★
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等原因,使产热增加或散 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
要素一: 病因 要素二:机制 要素三:表现
A.驰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38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6.患者张某,58岁,诊断为"菌痢",护士 测量口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过热水,为此
应该 (E)
A.嘱其冷开水漱口后再测 B.暂停测一次 C.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 D.改测直肠温度 E.告知患者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
生命体征PPT课件
水银槽 (区别)
31
• 体温计消毒与检查
(1)体温计消毒法
消 方法一:病人单独用 将体温表浸泡在消毒中,
毒
使用前清水洗净擦干
方
常用消毒液:70%
法 有 方法二:病室集体消毒
酒精、1:200 84消 毒液、 0.5%过氧乙 酸、碘伏
二 种
浸泡5min→甩表→第二盒浸泡30min→冷 开水冲洗→擦干→放清洁盒备用。
13
2. 生理变化:体温波动0.5~1℃内
1)昼夜:2~6时最低,13~18时最高 2)年龄: 婴幼儿>成年>老年 3)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 4)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 5)其他:环境、情绪、药物
14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hperthermia fever pyrexia):
39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 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 常范围。腋温超过37℃或口温超37.5℃,一昼夜 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原因: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15
发热
临床分级
分为四种:(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 中热 38.0~38.9 ℃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 ℃
3. 临床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致死温度
32~35℃ 30~32℃
<30℃瞳孔散大, 23~25℃ 对光反射消失。
4. 临床表现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频率减慢、皮肤苍白冰冷、 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晚期可能出现昏迷
27
护理措施
实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
31
• 体温计消毒与检查
(1)体温计消毒法
消 方法一:病人单独用 将体温表浸泡在消毒中,
毒
使用前清水洗净擦干
方
常用消毒液:70%
法 有 方法二:病室集体消毒
酒精、1:200 84消 毒液、 0.5%过氧乙 酸、碘伏
二 种
浸泡5min→甩表→第二盒浸泡30min→冷 开水冲洗→擦干→放清洁盒备用。
13
2. 生理变化:体温波动0.5~1℃内
1)昼夜:2~6时最低,13~18时最高 2)年龄: 婴幼儿>成年>老年 3)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 4)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 5)其他:环境、情绪、药物
14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hperthermia fever pyrexia):
39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 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 常范围。腋温超过37℃或口温超37.5℃,一昼夜 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原因: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15
发热
临床分级
分为四种:(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 中热 38.0~38.9 ℃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 ℃
3. 临床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致死温度
32~35℃ 30~32℃
<30℃瞳孔散大, 23~25℃ 对光反射消失。
4. 临床表现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频率减慢、皮肤苍白冰冷、 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晚期可能出现昏迷
27
护理措施
实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
《体温监测》课件
抢救赢得时间。
手术病人的体温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 等原因,患者的体温可能会出现
波动。
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温和高温等异常情况,保障手术
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体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
新生儿与危重病人的体温监测
新生儿和危重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体温异 常。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温度监测
总结词
准确度高,适用于不能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的病人。
详细描述
直肠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涂上润滑 剂,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测量时 间为3-5分钟。直肠温度相对稳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操作不便,需注 意卫生和安全。
腋下温度监测
总结词
操作简便、安全,适用范围广。
详细描述
腋下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时间为5-10分钟。腋下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夹紧 手臂、运动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体温监测的准确性问题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如腋下、口腔、肛门等 ,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时机
避免在剧烈运动、洗澡、 喝热水等情况下测量体温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体温 升高。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体温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体温监测的干扰因素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 影响体温的准确性,应在 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 量。
穿着
穿着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影 响体温的准确性,应适当 增减衣物再进行测量。 Nhomakorabea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体温 的准确性,应在平静状态 下进行测量。
手术病人的体温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 等原因,患者的体温可能会出现
波动。
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温和高温等异常情况,保障手术
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体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
新生儿与危重病人的体温监测
新生儿和危重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体温异 常。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温度监测
总结词
准确度高,适用于不能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的病人。
详细描述
直肠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涂上润滑 剂,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测量时 间为3-5分钟。直肠温度相对稳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操作不便,需注 意卫生和安全。
腋下温度监测
总结词
操作简便、安全,适用范围广。
详细描述
腋下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时间为5-10分钟。腋下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夹紧 手臂、运动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体温监测的准确性问题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如腋下、口腔、肛门等 ,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时机
避免在剧烈运动、洗澡、 喝热水等情况下测量体温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体温 升高。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体温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体温监测的干扰因素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 影响体温的准确性,应在 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 量。
穿着
穿着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影 响体温的准确性,应适当 增减衣物再进行测量。 Nhomakorabea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体温 的准确性,应在平静状态 下进行测量。
生命体征PPT优秀课件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 升高超过41 ℃,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达43℃ 很少存活,
观(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察
渐升 伤寒
骤升
肺炎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骤退 大叶 肺炎 疟疾
渐退 伤寒 风湿 热
退热期
产 产热>散热
热
肌肉代谢增加:
寒战、疲乏
散 皮肤血管收缩: 热 皮肤苍白、干燥
• (一)体温过高:
• 又称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 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 原因,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发 感染性发热
热
(infective fever)
原
因
非感染性发热
(noninfective fever)
由常病见原,体主以要外由的各 种病物原质体引引起起,。如变 态湿见反热于应、各性药种疾物急病热、()风无 菌慢性性坏传死染物病质和的吸 收感(染大性手疾术病后。、内
体温可上升0.2-0.3℃
生理变化
肌
肉
剧烈肌肉活动可使骨骼肌紧张并
活
强烈收缩,产热增加。
动
小儿哭闹也可使体温暂时升高。
生理变化
其 体温增高
他 体温下降
日常生活中沐浴、 进食、情绪激动、
精神紧张等因素
均安可静出、现睡体眠温、一饥时饿性、增高 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发热 (二)体温过低
出血、大面积烧伤、 癌、白血病)、体 温调节中枢功能失 常(颅脑损伤、中
暑)
观 察
(1)发热程度的判断
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
程度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控制情绪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监测血压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遵医嘱用药
04
R
特殊人群护理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持续的医疗观察和管理。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五官科、妇科等,以及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疾病。
饮食计划
喂食技巧
饮食卫生
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避免患者呛咳或窒息。
保持喂食环境的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03
02
01
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内衣,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内衣
身体擦洗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者的干燥和舒适。
更换尿布
根据天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生命体征的观察基础护理技巧常见疾病护理特殊人群护理生命体征异常及处理基础急救措施
01
CHAPTER
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值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体温降低可能提示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正常范围
最常使用的是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擦干腋窝,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腋窝,5分钟后读取数值。
总结词:血压升高、血压降低
详细描述
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休息、平复情绪等措施。
血压降低: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加强营养等措施。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监测血压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遵医嘱用药
04
R
特殊人群护理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持续的医疗观察和管理。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五官科、妇科等,以及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疾病。
饮食计划
喂食技巧
饮食卫生
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避免患者呛咳或窒息。
保持喂食环境的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03
02
01
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内衣,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内衣
身体擦洗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者的干燥和舒适。
更换尿布
根据天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生命体征的观察基础护理技巧常见疾病护理特殊人群护理生命体征异常及处理基础急救措施
01
CHAPTER
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值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体温降低可能提示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正常范围
最常使用的是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擦干腋窝,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腋窝,5分钟后读取数值。
总结词:血压升高、血压降低
详细描述
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休息、平复情绪等措施。
血压降低: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加强营养等措施。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体温的测量方法
1 口腔测量
使用体温计放置在口腔下 方,关闭嘴唇,等待数分 钟,读数。
2 腋下测量
3 耳朵测量
将体温计放置在腋下,确 保腋下干燥,等待数分钟, 读数。
使用耳温计将探头插入耳 道,按下按钮,等待测量 完成,读数。
常见的体温测量工具
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准确、易于使用的体温测量工具, 常见于家庭和医疗机构。
炎症
身体组织受伤或受到细菌感染 时,可能引起体温升高。
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和药物反应可能导致 体温异常。
体温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1 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保 持通风环境,帮助体温下 降。
2 药物治疗
3 就医咨询
根据不同的体温异常原因, 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异常持续或有其 他症状,及时就医咨询医 生。
通过测量耳道或额头的红外线辐 射,来测量体温。
水银体温计
传统的体温测量工具,已逐渐被 其他电子或数字型体温计取代。
正确的体温测量步骤
1
准备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并准备好消毒用品。
2
位置
根据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
3
测量
按照体温计的说明进行测量,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体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感染性疾病
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可以 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PPT课件
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 的状态。
体温的重要性
健康监测
体温可以帮助评估人体是否 处于正常状态,是疾病和感 染的重要指标。
反应身体功能
体温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速 率和内部环境的稳定程度。
给宝宝测量体温ppt课件
03
考虑其他症状
除了观察体温变化,还需要考虑宝宝的其他症状,如食欲不振、哭闹、
精神状态等。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症状,可能存在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
检查。
异常体温的识别
发热
宝宝出现发热时,通常会伴随出现面色潮红、呼吸加快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感染或其他 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低热
宝宝出现低热时,通常会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免疫力 低下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加强护理和关注。
给宝宝测量体温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宝宝的正常体温范围 • 如何给宝宝测量体温 • 解读宝宝的体温数据 • 宝宝体温异常的处理 • 预防宝宝发热的措施
01
CATALOGUE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名称
给宝宝测量体温PPT课件
主题背景
随着宝宝成长,定期测量体温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 何给宝宝测量体温,以及如何正确解读体温数据,我们设计了这款PPT课件。
3个月以下婴儿
对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任何体 温异常都应及时就医咨询。
精神状态不佳
如果宝宝发热时精神状态不佳 、嗜睡或烦躁不安,应尽快就
医。
06
CATALOGUE
预防宝宝发热的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 室内空气新鲜,减少 病菌滋生。
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 的调节,避免过冷或 过热,保持适宜的室 温。
补充电解质
宝宝因发热而大量出汗时 ,可以适当补充含有电解 质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 盐平衡。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对于儿童来说,阿司匹林 可能导致瑞氏综合征,应 避免使用。
就医建议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常见病:
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流感 肿瘤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降低体温 补充营养与水分 保证病人舒适
高热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1 次;降至38.5℃以下时, 改为每天测量4次;降至正 常水平3日后,改为每天测 量1次
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 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 良、药物中毒、重症疾病。 –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 分泌疾病:如甲低等。 –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 醉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口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最方便,但易引起交叉 感染
舌下热窝 3~5min
禁忌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 常、口腔疾病、口鼻手 术、张口呼吸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腋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安全易接受,但准确 性不高
腋窝 8-10min 口鼻手术、呼吸困难 者
禁忌
腋窝或肩关节有创伤 者、消瘦者
体温的测量方法
• 体核温度 –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 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 • 体表温度 – 皮肤温度 –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核温度。
一、
1. 体温的形成
– 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 解而产生
2. 产热与散热
– 产热 产热过程:化学方式 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基础代谢 – 散热 食物特殊动力作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用肌肉活动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部位
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2)优秀课件
部位 腋下 口腔 直肠
正常范围 36.0~37.0 ℃ 36.3~37.2 ℃ 36.5~37.7 ℃
平均温度 36.5 ℃ 37.0 ℃ 37.5 ℃
(二)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药物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 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是指机 体在致热源的作用 下,体温调节中枢 的调定点上移,使 产热增加、散热减 少,引起体温升高 并超过正常范围。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症发热等。
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 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 ℃,P110次/min, 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 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上 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 ℃,大量出汗, 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
(二)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 度衰竭的病人。
症状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 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
三、体温测量的方法
(一)、体温计的种类
(三)测量体温的方法
❖ 用物准备
❖ 步骤:备齐用物、做好解释。 ❖ 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测量3分钟。 ❖ 腋温:腋窝深处夹紧。测量10分钟。 ❖ 肛温:轻插肛门3-4厘米,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4. 护理措施
1.降低降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病情观察:测T:q4h,正常3d后→1-2次/d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 4.休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5.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效果评估
监测数据统计
防控措施评估
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了解疫情发展趋势 和防控效果。
对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 训,不断完善防控策略。
社会效益评估
健康效益评估
评估防控措施对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等方 面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评估防控措施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为 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
04
异常体温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热患者的护理
01
02
03
高热定义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上限,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
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是否有寒战、面 色潮红、呼吸急促等症状。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 充足的水分和易消化的食 物,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监测体温变化。
案例二:低温患者的护理
低温定义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下限, 常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 良等情况。
低热等。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异常体 温观察和护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 要性和效果,以便学习者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展望
技术发展
介绍当前异常体温观察和护理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 智能体温计、远程监测技术等,以及这些技术对异常体温 观察和护理的影响和推动。
未来挑战
分析异常体温观察和护理领域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如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对异常体温观察和护理的需 求和挑战。
。
补充水分
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体内水 分,预防脱水。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 录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护理效果评估
体温变化
观察患者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以及恢复时间。
《体温及调节》课件
01
02
03
自主调节
人体具有一定的自主调节 体温的能力,如通过收缩 毛孔、调节呼吸等来调节 体温。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对人体体温的调 节起着重要作用,如通过 下丘脑等神经中枢调节体 温。
激素调节
一些激素也可以影响人体 的体温调节,如甲状腺激 素等。02 体温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体温的来源
体内产热
人体通过代谢产生热量,是体温的重 要来源。
体温调节机制的研究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体温调节的生理机 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方面,以期 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新型体温调节药物的研究
随着对体温调节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 正在开发新型的体温调节药物,以应对发热
、低体温等体温异常情况。
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先进实验技术的应用
研究者们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如基因敲除、转基因 动物模型等,深入研究体温调节的分子机制。
低热的原因与影响
低热的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脑部病变等。
低热的影响
低热可能导致疲劳、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长期低热还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体温过低的原冈与影响
体温过低的原因
环境温度过低、暴露于寒冷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等。
体温过低的影响
体温过低可能导致颤抖、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体温及调节》ppt课件
目录
• 体温的概念与意义 • 体温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 体温调节的机制与过程 • 体温异常的原因与影响 • 体温调节的疾病与防治 • 体温调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体温的概念与意义
体温的定义
体温
指人体内部的温度,通常用直肠 、口腔、腋窝等部位的体温表示 。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41°C,这是非常 危险的,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温。
如果超高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其他 症状,应立即就医。
护理措施包括:使用冰袋、冰贴等物 理降温方法,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 畅,防止窒息。
04
体温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感染
各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 毒、真菌等,导致发热。
电子体温计的使用
总结词
便捷、高效、准确
详细描述
电子体温计通常采用红外线测量技术,只需对准额头、耳道等部位,几秒钟即可获得体温读数。这种 方法便捷、高效、准确,尤其适合家庭使用。
03
高热与低温的护理
高热的护理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C,需要 采取措施降低体温,以避免对身
体的伤害。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多饮水、减少衣物、使用冰
年龄差异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 未发育完全,体温易受环 境影响。
昼夜节律
人体体温存在昼夜节律变 化,一般清晨较低,下午 较高。
02
体温的评估方法
口测法
总结词
直接、快速、准确
详细描述
口测法是将体温表置于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读取数值。这种方法直接 测量口腔温度,快速且准确,适用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使用其他测量方法的病 人。
袋或冰贴等物理降温方法。
如果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症 状,应及时就医。
低热的护理
低热是指体温在37.5°C至38°C 之间,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需要关注身体状况。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 湿度适中、适当休息、饮食清 淡、注意保暖等。
如果低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 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 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 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 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7.3_38℃是低热,39.1_41℃是高热。[1]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 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 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 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 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 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 度为37℃(范围36.3-37.2℃),直肠温度 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 温度为36.5℃(范围36.0℃-37.0℃)。
儿童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儿童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儿童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儿童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 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影响因素 听语音
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 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 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 常范围内。
测量体温 听语音
人体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 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 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 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体温测量计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 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 消毒。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 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 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中文名 正常体温 特点 是一个温度范围 口腔舌下 范围36.3-37.2℃ 直肠
37.5℃ 腋下
36.5(范围36.0℃-37℃) 数据标准 听语音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 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示意图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 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 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优秀课件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
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三大营 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其中50%左 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 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 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 机体利用。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需转化为 热能散出体外。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昼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4-8 时体温最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 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 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谢、 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 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 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 下降的情况。
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 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 此外,外界气温的变化,进食等均可 使体温产生波动。
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 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 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 有关, 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 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龄因素
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 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 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 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 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 低。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 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 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 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 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
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5℃左右。 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 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 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 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 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