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分离法制备母种介绍ppt课件
母种分离技术

1.肉眼观察:优良菌种菌丝浓白,绒状,粗壮密集,生长整齐,速度快,香味浓厚。
2.优良菌种标准可归纳为:"纯、香、正、壮、润"五个字。检查时,打开瓶塞,从菌种瓶中部取出小块菌丝体,观察色泽,闻其气味,手捏料块检查其含水量,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标准。
3.显微镜检查:挑取少量菌丝,置显微镜上观察其形态,菌丝分枝,分隔情况,锁状联合,细胞膜的厚薄。 培养观察:从菌种瓶中挑取小块菌丝体,接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置23℃~25℃恒温中培养,经五周后检查菌种生活力。如果菌丝生长快,旺盛纯一,健壮浓厚,长且整齐,则表示菌种的生活力强。
如果生产量较大,在三角瓶的基础上,再逐级扩大种子缸,发酵罐中进行液体深层通气发酵,产生大量菌种。但由于生产中要求设备繁多,技术性强,我们还应创造条件;实现食用菌栽培的现代化。
(四)菌种质量的鉴定
菌种质量鉴定最好的方法是,做出菇试验。但是时间比较长。在购置菌种时,或在菌种生产中,如何能知菌丝生长情况,快速判断菌种质量?我们介绍几种方法:
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必须进一步提纯复壮,当母种定植一星期左右,菌丝布满斜面时,选择菌丝健壮、生长旺盛无老化、无感染杂茵的母种试管,进而转管扩大,一般到栽培种,转管不宜超过5次。
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必须通过出菇试验,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使用。
种菇分离母种的几种常用方法

种菇分离母种的几种常用方法种菇分离母种常用的几种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菌种的来源,即指菌种最初的分离与获得。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始终和许多细菌、放线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
因此,要获得高纯度的优良菌种,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把食用菌从这些杂菌的包围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科学分离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三种,可根据不同的菌类和生产条件分别选用。
(1)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法是利用菇体成熟的有性孢子(担孢子)或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粉孢子等)萌发成菌丝,来获得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孢子分离法又分为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两种方法。
单孢分离法是取单个担孢子,接种在培养基上让它萌发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多孢分离法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其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2)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采用子实体组织,进行分离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
子实体是由菌丝体扭结成具组织化的菌丝,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组织分离犹如高等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农作物的扦插繁殖。
它们均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保持本种性的能力,属无性繁殖范畴。
组织分离取材广泛、操作简便、易于成功,经组织分离所得到的后代不易发生变异,一般继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种性。
它不仅适用于那些孢子不易萌发或单孢分离难度大的食用菌所采用,而且即使得到的纯菌丝后代和杂交育种获得的新菌株,也需用组织分离方法将其遗传性稳定下来。
因此,组织分离是一种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简便分离方法。
(3)基内菌丝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利用菇体生育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而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
其分离材料可从人工栽培出菇的木段或从栽培袋群体中,选择长有子实体的菌袋作为分离材料。
在木材或菌袋上割去子实体,从木质部或培养基等部位,分离出菌丝,接入试管内培育而成母种。
实验7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转管技术

实验注意事项
(1)组织块分离法对于胶质的耳类及菇体较小较薄的菇类,如金 针菇等不太适宜。 (2) 此法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3)纯化菌丝长至斜面1/2时,挑尖丝转管,培养成再生母种。 (4)控制菌龄菌丝即将长满斜面(一般7~10天)终止培养。分 别用于菌种保藏或繁衍原种。 (5)出菇试验将再生母种扩成原种、栽培种,使其出菇。看产量、 质量、形态、长势、抗性如何,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 使用。
应用:此法适宜多数食用菌,是野外工作者和种菇专 业户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实验原理
2.钩悬法 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耳类,也适用于伞菌类的多孢分离
法。
实验原理
3.孢子印分离法 取成熟子实体经表面消毒
后,切去菌柄,在20~ 24℃静置一天,大量孢子 落下形成孢子印。 接种环沾少量孢子在试管 培养基上划线培养。
(0.3~0.4立方厘米)大组织,放入斜面培养基上。迅速 塞上棉塞。
如已开伞的种菇、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菌肉。 如种菇已受雨淋,吸水较多,应取菌褶作为接种材料。
母种分离视频
实 验 步骤
5. 培养 取接组织的斜面试管放置于
25℃的培养箱中培养。 6. 转管
在菌丝长满斜面之前,菌丝生 长最旺盛时,挑取菌丝进行转管扩 繁。
结果与思考题
1.如何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的组织分离的失败? 2.判断你所分离的母钟是否标准? 3.孢子分离的母种为何一定要做出菇试验?
实验材料
材料:平菇、香菇、杏鲍菇较成熟的子实体 用具:培养皿;试管斜面培养基;酒精灯,接种刀,
75%酒精,消毒液;冰箱;培养箱等。 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
实 验 步骤
1. PDA培养基的配置 配方: 马铃薯浸粉; 5.0g /L;葡萄糖20.0g /L;琼脂 20.0g /L ;
如何用组织分离法制备灵芝母种

母种2023-11-05contents •组织分离法介绍•准备工具和材料•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总结目录01组织分离法介绍•组织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它通过从灵芝子实体或菌褶中切取一小块组织,然后将其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以获得纯培养的灵芝母种。
组织分离法的定义•组织分离法适用于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纯化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从子实体或菌褶中获得纯培养的真菌,如灵芝等。
组织分离法的应用范围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优点1. 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
2. 可以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避免了其他杂菌的污染。
•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其他方法分离的微生物,组织分离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缺点1. 有些微生物在组织分离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损伤,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2. 有些微生物在组织分离过程中可能需要特定的培养条件才能生长,否则会影响其分离效果。
3. 组织分离法获得的母种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和鉴定才能获得理想的菌株。
02准备工具和材料酒精灯电子天平用于消毒器械,需准备镊子、解剖刀、接种针等。
用于称量药品和材料。
培养皿恒温箱用于接种和培养灵芝组织块。
用于控制培养温度和湿度。
三角瓶超净工作台用于培养灵芝菌丝体。
提供无菌环境,用于接种和培养操作。
工具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灵芝作为分离材料。
材料准备新鲜灵芝用于诱导灵芝组织块萌发菌丝体。
PDA培养基提供营养,促进菌丝体生长。
葡萄糖提供营养,促进灵芝生长。
麦麸使培养基凝固,便于接种和培养。
琼脂制备培养基和培养灵芝所需的水源。
水03具体操作步骤总结词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产量高、质量好的灵芝菌种。
详细描述从具有优良性状的灵芝中选取组织块,遗传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确保后代遗传优势,提高产量和质量。
选择优良菌种总结词对选取的菌种进行表面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
详细描述将选取的菌种表面用70%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提高组织分离成功率。
香菇组织分离方法

香菇组织分离方法
随着东北地区香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香菇品种也在逐年更新。
组织分离方法是一种香菇无性繁殖方法,这种分离母种方法,操作简便,其繁殖的后代变异小,能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因此大多数科研院校及制种单位,在品种审定后,都采用这种方法来保持菌株的优良种性,并用其原始母种扩繁原种及栽培种,并应用于生产。
一般3~4年后,菌株才开始逐渐表现出衰老退化现象。
1.分离用种菇的选择在优良品种出菇选择单菇重量大、菌盖圆整、菌柄细短、菌肉厚实、颜色鲜、有鳞片且无病虫害的单菇,要求开伞度在7~8分正处在正常生长中的种菇。
2.种菇的消毒处理选好的种菇带入接种室内,剪去菇根,用消毒镊子夹住菌柄,并用1%的升汞水或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消毒2~3遍,然后将分离用工具用常规法消毒后移入无菌分离区。
3.分离种菇的组织块在无菌条件下,用酒精擦手消毒后,用手纵向将种菇掰开,迅速用接种刀将掰开菇的菌盖和菌柄的交界处菌肉上横划两刀,并在划口中间每隔2毫米竖划一刀,及时用镊子夹取组织块,迅速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间部位,并用镊子稍压一下,以保证组织块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4.母种的培养接种后将试管放在温度23~25℃的培养箱中,经2~3天,可见组织块周围有灰白色放射状的菌丝,再过1~2天菌丝开始蔓延到试管斜面上。
大约12~15天
菌丝可长满整个试管,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整齐一致平铺于斜面上的试管留作母种,其余淘汰。
母种经低温复壮后就可以扩繁原种、栽培种及进行出菇试验。
第3章食用菌菌种的制作ppt课件

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装好后就要立即进行灭菌;将其中的杂 菌杀死,然后才能接入我们所需要的纯菌种, 进行培养。 不论是母种分离时用的斜面培养基,还是原种、 栽培种瓶培养基或聚丙烯塑料袋培养基,一般 都采用热力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若是斜面试管培养基,应在1 kg/cm2 (121℃) 压力下维持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开锅 取试管时,趁热放成斜面。
第二节 培养基
根据各种食用菌生长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用 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供菌丝生长发 育,把这种营养物质叫培养基。它如同农作物 需要土壤、肥料,动物需要饲料一样。 目前,人们采用的培养基相当多,种类各不相 同。不论哪种培养基都有共同特点:一般都含 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生长因子等。
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虽用量不多;但不可缺少,它主要是 酶类的组成成分,调节各种生命代谢活动,如磷酸二氢 钾、硫酸镁。
生长因子需要量很少,是培养基中的特殊营养物质,它 是维持食用菌正常生长所不可缺少的生长因素。如马铃 薯、 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维生素也属 此类。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碳源是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元素,也是食用菌生长发膏 所需能量来源。碳源的主要原料是糖类、淀粉、纤维素 物质。代表物质是葡萄糖、蔗糖、玉米粉、麸皮、米糠、 锯木屑、棉籽壳等。
氮源是食用菌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 素,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一切生命活动都 离不开这些物质。氮源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胨、尿素、 硫酸铵、含有氮素的物质有玉米、棉籽壳。
第三章食用菌菌种的制作
第一节 食用菌菌种的概述
一、母种,也称 一级菌种或试管 种
•母种鉴定: 洁白,健壮,无 虫害,有蘑菇香 味
组织分离制食用菌母种PPT课件

复习上一节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步骤
• 1.按配方称量:见下面的配方 • 2.煮制 • 3.分装 • 4.灭菌 • 5.排斜面
母种培养基配方:
1.土豆200g、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2.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 水1000ml、PH值自然,另外添加:麸皮20g、 玉米面5g或黄豆粉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 镁2g,VB11片(10mg)。 此配方适用于大多数菌种,金针菇、黑木耳、 灵芝生长尤其茁壮。 可作黑木耳、香菇的复壮培养基,效果显著。
2.记录你制作的母种的生长状态; 3.是否有杂菌污染,如有分析其原因.
再见!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7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人操作; 第二大组可在无菌室内操作;
第一大组采用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组织进 行分离,第二大组采用菌盖带菌褶部分 进行组织分离,作对比观察。
分组辅导
注意同学们的操作; 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 接种操作完毕,收集试管进行培养。
数显式恒温培养训第三大部分
结果观察
培养基的高压灭菌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应注意的事项? (提问同学) (1)锅内装物品不应过紧; (2)注意排出冷气,否则不能保证灭菌效果; (3)加热排冷气后,使温度达到121.3℃,压
力在0.1-0.15 MPa之间维持30 min; (4)不耐高热高压之物品,不能用此法灭菌。
(四)组织分离操作的主要步骤:
菌种的来源—组织分离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食用菌生产技术
项目二 菌种的来源
任务四 组织分离技术
1
作物生产技术
以黑木耳为例: 黑木耳组织分离的应用
黑木耳组织分离
野生种驯化 选育菌种 生产栽培
食用菌生产技术
2
作物生产技术 黑木耳的形态特征
干木耳 耳状 鲜木耳 叶状
食用菌生产技术
3
作物生产技术 黑木耳的形态特征
食用菌生产技术
胶质体,是由许多 具有横隔和分枝的
食用菌生产技术
1.超净工作台 2. 7号手术刀柄 3. 15号手术刀片 4.酒精灯 5. 75%酒精棉球 6. PDA斜面培养基 7.工具支架 8.平皿及滤纸 9.95%酒精
7
作物生产技术 组织分离前的准备
接种室要提前2天采用烟雾 消毒剂进行熏蒸消毒处理。
将浸泡好的黑木耳及斜面培 养基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手术 刀柄与刀片组合在一起,并准备 好其它用具。提前30分钟开启 超净工作台及紫外线灯照射,严 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食用菌生产技术
恒温培养2d,胶 质体周边生长出菌丝。
25℃恒温培养5d, 菌丝生长情况。
9
作物生产技术 纯化与出耳试验
转管纯化
食用菌生产技术
扩大繁殖
25℃恒温箱中避 光培养5~6 天。
挑取新生长出的 菌丝转管进行纯 化培养。
试管菌种移接培养 成原种、栽培种, 进行出耳试验。
管状菌丝组成。
两个中间层位置 分开形成背、腹
两片。
4
作物生产技术 分离材料的准备
食用菌生产技术
吊袋黑木耳
地摆黑木耳
清水浸泡2小时备用
5
作物生产技术 分离材料的准备
1.选取干木耳 4.放置超净工作台上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巧用名言,亮出论点。作者引用贴 切的名 言,巧 妙地提 出中心 论点, 言简意 赅,简 明易懂 ,便于 读者把 握主旨 。 2.古今对举,例证典型。为了让论点 得以有 力的凸 显,文 章采用 古今中 外的名 人名言 与事例 作为论 据,纵 横捭阖 ,让人 心服口 服,不 容置疑 。 3.句式多变,感情充沛。行文中,作 者多处 使用了 设问句 、反问 句和感 叹句, 分别起 到了不 同的表 达作用 ,字里 行间洋 溢着作 者的立 场、观 点与情 感,增 强了语 言的表 现力与 论证色 彩和力 度。
四、母种的组织分离法
1.材料工具
材料:平菇子实体。
工具: 酒精灯
镊子 手术刀 接种环 75%酒精及酒精棉球 PDA试管斜面培养基 超净工作台等。
2、方法
选 择 种 菇 → 表 面 消 毒 ( 75% 酒 精 或 0.1%升汞)→撕成两半→取菌柄菌盖交 界处→小块菌肉→Βιβλιοθήκη 入PDA→培养→观 察→转管→纯种
实验一、母种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实验二、组织分离法制备母种
一、食用菌的概念
担子菌纲(多):如蘑菇、香菇、
1、分类地位
平菇、金针菇等
子囊菌纲(少):如冬虫夏草、
羊肚菌等
2、营养体:分枝状菌丝体。不含叶绿素,不能光合作用;
3、繁殖体:形成大型子实体;
4、生活方式: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
二、常见食用菌形态观察
7.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 自主权,有助于 高校根 据自己 的办学 定位、 育人要 求,选拔 适合本 校培养 目标的 学生。
重;
1.菌丝未萌发
• ①组织块太小; • ②烫伤严重; • ③培养条件,如温度不适宜。
2.有杂菌污染
①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② 培养基成分适宜杂菌生长; ③ 环境、用具消毒不严格; ④ 菇体耳体消毒不严格; ⑤ 接种操作控制不当,要无菌操作。
常见的杂菌观察
• 常见的杂菌主要有细菌、放线菌;
青霉、黑曲霉
羊肚菌
羊肚菌
Morchella esculenta
子囊菌纲食用菌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蛹
冬虫夏草的蛹、成虫、虫卵
冬虫夏草的虫卵
三、PDA培养基制作及灭菌
PDA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 葡萄糖或蔗糖 琼脂 水 pH
30 g 3g 2.7-3 g 150 ml 自然
每组150ml。每人分装1支试管。 包扎。灭菌
4.娜塔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 急的面 色,忽 然明朗 起来, 露出了 快乐、 感激、 小孩般 的笑容 。 5.对于自己的专业精通又专注几乎就 是自己 对生命 最好的 馈赠, 因为不 仅它能 让自己 得到更 多机会 ,而且 能为这 世界创 造更多 价值, 这或许 就是生 命意义 所在。 6.小 说中的 娜塔莎 是托尔 斯泰笔 下的一 个经典 形象, 她出身 于贵族 家庭, 是一个 充满浪 漫与幻 想且多 愁善感 的女性 。
菌盖 菌褶
菌柄
担子菌纲食用菌
双孢蘑菇(白蘑菇) 盐渍双孢蘑菇
担子菌纲食用菌
平菇
担子菌纲食用菌
香菇
担子菌纲食用菌 银耳(白木耳)
担子菌纲食用菌
白金针菇
黄金针菇
灵芝
担子菌纲食用菌
灵芝
担子菌纲食用菌
猴头菇
姬松茸
担子菌纲食用菌 黑木耳
草菇(麻菇, 杆菇)
担子菌纲食用菌 长裙竹荪
担子菌纲食用菌
别名:猪苓花、猪灵芝。
特征:子实体丛生,肉质,味道鲜美,地下部分的菌核即是中药材的 猪苓,菌核不规则、块状,棕黑色至黑色。
药用功效:猪苓及猪苓多糖对肝炎、肺癌、食管癌、白血病、乳腺癌 及淋巴肉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杏鲍菇:Pleurotu seryngii
别名:刺芹侧耳、雪茸。
杏鲍菇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味道鲜嫩的新型品 种,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具有杏仁香味。
母种
4、实训作业
(1)每2人分离1支试管菌种。 (2)记录你制作的母种的生长状态(菌丝萌发及长度) (3)是否有杂菌污染,如有分析其原因。 (4)食用菌菌种分离方法有哪些?
母种培养生长状态观察
母种培养生长状态观察
母种培养生长状态可分4种情况. • 1.菌丝已萌发,生长旺,无污
染 (如图所示); • 2.菌丝已萌发,但有杂菌污染; • 3.菌丝未萌发,无污染; • 4.菌丝未萌发,且杂菌污染严
杏鲍菇:Pleurotu seryngii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红菇:Russula lepida
子囊菌纲食用菌
上述分离物在25℃下,经3d~5d可看到分离 物表面长出白色绒毛状丝,每隔1d~2d检查1 次,随时淘汰霉菌、细菌污染的培养物,培养 10d~15d,再作1次转管即得到纯种。
3、注意事项
• 环境用具严格消毒; • 组织块大小要适宜(黄豆粒大小),易定植; • 接种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 培养时调节到该菌的适宜温度。
灰树花
担子菌纲食用菌
长根菇
牛肝菌
担子菌纲食用菌
茶新菇
茶树菇
茶树菇 Agrocybe aegerita
茶树菇 Agrocybe aegerita
鸡腿菇
鸡腿菇 Coprinus comatus
担子菌纲食用菌
真姬菇
担子菌纲食用菌
虎掌菌:Sarcodon imbricatus
猪苓菌:Grifola umbell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