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算法实例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算法实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能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算法的概念和特点。
2. 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算法的设计和分析。
2. 流程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算法实例的相关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算法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算法实例,如排序、查找等。
2. 提问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作用和意义。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算法的特点,如输入、输出、有穷性和确定性等。
2. 介绍流程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处理步骤等。
3. 示范如何使用流程图表示一个简单的算法实例,如求两个数的和。
4.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设计并绘制一个算法实例的流程图,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值。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尝试绘制其他算法实例的流程图,如排序、查找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算法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算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2. 提问学生如何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其他算法实例,提高算法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点,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算法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绘制流程图,避免学生出现绘图错误。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算法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算法。
算法分析与设计教案
算法分析与设计教案教案一:算法复杂度与算法分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复杂度的概念2.掌握算法复杂度的计算方法3.能够通过算法复杂度分析算法的效率4.学会如何选择适合的算法二、教学内容:1.算法复杂度概述a.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b.算法的执行时间和占用空间的计算方法c.算法的最好情况、平均情况和最坏情况的概念和关系2.算法复杂度分析a.常见的算法复杂度i.常数阶ii. 对数阶iii. 线性阶iv. 线性对数阶v.平方阶b.算法复杂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示例3.算法效率的比较与选择a.算法效率的评价标准b.如何选择适合的算法c.通过实际例子对比算法效率三、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介绍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针对具体算法实例,进行算法复杂度的分析和计算3.进行实际例子的比较,分析不同算法的效率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时间引入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倾听并记录讲授 5分钟讲解介绍算法复杂度概念和分类倾听并记录讲授 15分钟示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分析和计算算法复杂度思考并记录讲授和讨论20分钟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算法的效率,并选择合适的算法思考并讨论讲授和讨论20分钟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倾听并记录讲授 5分钟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2.计算器3.教材和参考书籍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情况来评估学生对算法复杂度与算法分析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1.可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算法复杂度和算法分析的经验2.给学生布置一些算法的分析和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深入理解算法复杂度与算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教案二: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思想2.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能够使用动态规划解决实际问题4.学会如何设计动态规划的算法二、教学内容:1.动态规划概述a.动态规划的定义和基本思想c.动态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动态规划的应用a.最优子结构的性质b.重叠子问题的性质c.通过子问题的解计算原问题的解d.动态规划的算法设计与实现3.动态规划的经典问题a.背包问题b.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c.最短路径问题d.斐波那契数列问题三、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介绍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运用具体问题进行示例分析,演示动态规划的应用和算法设计3.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动态规划算法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时间引入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倾听并记录讲授 5分钟讲解介绍动态规划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倾听并记录讲授 15分钟示例分析通过具体问题示例进行动态规划的分析和解决思考并记录讲授和演示 20分钟算法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动态规划算法并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考并动手实践讨论和指导25分钟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倾听并记录讲授 5分钟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2.教材和参考书籍3.计算器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情况来评估学生对动态规划的理解和应用掌握情况。
算法教案
一、知识点剖析1.算法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要点:算法定义:在数学中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算法特点:①有穷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它应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且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不能模棱两可。
③可行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明确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要准确无误才能解决问题。
④不惟一性: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不惟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解决。
易混易错:(1)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运算,只要按部就班的做总能算出结果,通常把算法过程称为“数学机械化”,“数学机械化”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
(2)实际上,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
如,邮购物品有其相应的手续。
购买飞机票也有一定的手续等。
(3)求解某个问题的算法不惟一。
2.(1)程序框图表示算法步骤的一些常用的图形和符号点的符号。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①顺序结构②条件结构③循环结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会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易混易错:在条件结构中无论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框之一,两框不可能同时执行,也不可能两框都不执行。
循环结构:算法结构中经常会遇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成为循环体。
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当性循环结构和直到性循环结构。
当性循环结构: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先判断”直到性循环结构: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算法初步教案
算法初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能够分析简单问题,设计出有效的算法,并能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算法的设计和流程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算法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2、教学难点复杂问题的算法设计。
流程图的规范绘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如“如何泡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从而引出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概念(10 分钟)给出算法的定义:算法是指解决某一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举例说明算法在生活和计算机中的应用,如计算数学题、排序数据等。
3、算法的特征(10 分钟)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能有歧义。
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是可行的,能够通过有限的操作实现。
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4、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15 分钟)以“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值”为例,用自然语言详细描述算法的步骤。
让学生练习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简单问题的算法,如“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5、用流程图描述算法(20 分钟)介绍流程图的常用图形符号,如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等。
以“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值”为例,绘制流程图展示算法的流程。
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问题,先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再绘制流程图。
6、算法的设计(20 分钟)提出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的步骤。
第一章 算法初步全章教案
第一章 算法初步第一课时 1.1.1 算法的概念教学要求: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的算法.教学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几个典型的的算法设计.教学难点:算法的含义、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我们古代的计算工具?近代计算手段?(算筹与算盘→计算器与计算机,见章头图)2. 提问:①小学四则运算的规则?(先乘除,后加减) ②初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消元法) ③高中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给定精度ε,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步骤如下:A .确定区间[,]a b ,验证()()0f a f b <,给定精度ε;B. 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C. 计算1()f x : 若1()0f x =,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1()()0f a f x <,则令1b x =(此时零点01(,)x a x ∈); 若1()()0f x f b <,则令1a x =(此时零点01(,)x x b ∈);D. 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a b ε-<,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二、讲授新课:1. 教学算法的含义:① 出示例: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2(1)24(2)x y x y -=⎧⎨+=⎩的具体步骤. 先具体解方程组,学生说解答,教师写解法 → 针对解答过程分析具体步骤,构成其算法第一步:②-①×2,得5y =0 ③; 第二步:解③得y =0; 第三步:将y =0代入①,得x =2.② 理解算法: 12世纪时,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算法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程序和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且能在有限步完成. 广义的算法是指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算法特点:确定性;有限性;顺序性;正确性;普遍性.举例生活中的算法: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渡河问题.③ 练习:写出解方程组()1111221222(1)0(2)a x b y c a b a b a x b y c +=⎧-≠⎨+=⎩的算法.2. 教学几个典型的算法:① 出示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 ,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提问:什么叫质数?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质数? → 写出算法.分析:此算法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 设计算法要求: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② 出示例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230x -=的近似根的算法.提问: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如何求方程近似解→写出算法.③练习:举例更多的算法例子;→对比一般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算法的主要特征.3. 小结:算法含义与特征;两类算法问题(数值型、非数值型);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三、巩固练习:1. 写出下列算法:解方程x2-2x-3=0;求1×3×5×7×9×11的值2. 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3. 根据教材P6 的框图表示,使用程序框表示以上算法.4. 作业:教材P4 1、2题.第二课时 1.1.2 程序框图(一)教学要求: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写出算法:给定一个正整数n,判定n是否偶数.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320x-=的近似根的算法.二、讲授新课: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1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③④阅读教材P5的程序框图. →讨论:输入35后,框图的运行流程,讨论:最大的I值.2. 教学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①讨论:P5的程序框图,感觉上可以如何大致分块?流程再现出一些什么结构特征?→教师指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②试用一般的框图表示三种逻辑结构. (见下图)③出示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6,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师生共写程序框图→讨论:结构特征)④出示例4: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试验结果→讨论结构)⑤出示例5:设计一个计算1+2+3+…+10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给出另一种循环结构的框图→对比两种循环结构)3. 小结: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程序框图要注意:流程线的前头;判断框后边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标注“是”或“否”;循环结构中要设计合理的计数或累加变量等.三、巩固练习:1.练习:把复习准备题②的算法写成框图. 2. 作业:P12 A组1、2题.第三课时 1.1.2 程序框图(二)教学要求:更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难点:运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2.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结构说明按照语句的先后顺序,从上而下依次执行这些语句. 不具备控制流程的作用. 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根据某种条件是否满足来选择程序的走向.当条件满足时,运行“是”的分支,不满足时,运行“否”的分支.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 用来处理一些反复进行操作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 教学程序框图①出示例1: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判断其是否构成三角形,若构成三角形,则根据海伦公式计算其面积. 画出解答此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7 例3、4 →试验结果)②设计一个计算2+4+6+…+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9 例5 →另一种循环结构)③循环语句的两种类型:当型和直到型.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 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右.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及循环内部改变循环的条件.④练习:用两种循环结构,写出求100所有正约数的算法程序框图.2. 教学“鸡兔同笼”趣题:①“鸡兔同笼”,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以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描述为: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②学生分析其数学解法. (“站立法”,命令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或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③欣赏古代解法:“砍足法”,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独脚鸡”,“双脚兔”. 则脚的总数47只;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35-12=23(只).④试用算法的程序框图解答此经典问题. (算法:鸡的头数为x,则兔的头数为35-x,结合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判断鸡兔脚数2x+4(35-x)是否等于94.)三、巩固练习:1. 练习: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求大、小和尚各多少个?分析其算法,写出程序框图. 2. 作业:教材P12 A组1题.第一课时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提问:学习了哪些算法的表示形式?(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 导入: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VC,JB 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三种语句的格式及功能:①出示例1: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分析算法→框图表示→教师给出程序,学生试说说对各语句的理解.)①出示例2: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②出示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见P16)③出示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教法:先分析算法→画出框图→编写程序→分析各语句→变式→小结:先写算法,再编程)3. 小结: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格式;赋值“=”及表达式;编写简单程序解决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1. 练习:教材P16 1、2题 2. 作业:P16 3、4题.第二课时 1.2.2 条件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条件结构的框图模式?2. 提问: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3. 一次招生考试中,测试三门课程,如果三门课程的总成绩在200分及以上,则被录取. 请对解决此问题的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变题:…总成绩在200分以下,则不被录取)二、讲授新课:1. 教学条件语句的格式与功能:①分析:复习题③中的两种条件结构的框图模式?②给出复习题③的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新的语句的结构及含义.③条件语句的一般有两种: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 语句格式及框图如下.分析语句执行流程,并说明:①“条件”是由一个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构成,其一般形式为“<表达式><关系运算符><表达式>”,常用的运算符有“>”(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等于). 关系表达式的结果可取两个值,以“真”或“假”来表示,“真”表示条件满足,“假”则条件不满足. ②“语句”是由程序语言中所有语句构成的程序段,即可以是语句组. ③条件语句可以嵌套,即条件语句的THEN 或ELSE后面还可以跟条件语句,嵌套时注意内外分层,避免逻辑混乱.2. 教学典型例题:②出示例5: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算法分析→画程序框图→编写程序→给出系数的一组值,分析框图与程序各步结果)注意:解方程之前,先由判别式的符号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函数SQR()的功能及格式.②讨论:例5程序中为何要用到条件语句?条件语句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答:一般用在需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的算法设计中,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确定两个数的大小等问题,还有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等,往往要用条件语句,有时甚至要用到条件语句的嵌套③练习: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2个实数从小到大排列.④出示例6: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3个实数从小到大排列.(讨论:先用什么语句?→用具体的数值给a、b、c,分析计算机如何排列这些数?→写出程序→画出框图→说说算法→变式:如果是4个实数呢?3. 小结:条件语句的格式与功能及对应框图. 编程的一般步骤:①算法分析:根据提供的问题,利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②画程序框图:依据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③写出程序:根据程序框图中的算法步骤,逐步写出相应的程序语句.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22 1、2题.2. 试编写程序进行印刷品邮资的计算. (前100g 0.7元,以后每100g 0.4元)3. 作业:P22 3、4题.第三课时 1.2.3 循环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会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设计一个计算1+2+3+……+1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2. 循环结构有哪两种模式?有何区别?相应框图如何表示?答: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 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两种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① 给出复习题①的两种循环语句的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新的语句的结构及含义.② 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下.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 当使用WHIL 语句时,循环内部应当有改变循环的条件,否则会产生无限循环. 学习时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③ 讨论: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则:在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 语句中,先执行循环体,再当条件不满足时再执行循环体.2. 教学例题:① 出示例:编写程序,计算1+2+3+……+99+100的值.(分析:实现累加的算法 → 分别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 → 变题:计算20以内偶数的积.② 给出下列一段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各语句的作用,分析程序的功能. (见教材P24)(读,找疑问 → 说各语句 → 分析功能)③ 练习:用描点法作函数y =x 3+3x 2-24x +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 =-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④ 分析右边所给出程序:当n=10时,结果是多少?程序INPUT “n=”;ni =1 a =0 WHILE i <= n a = a +(i +1)/i i = i+1WENDPRINT “…”;aEND实现功能?3. 小结:① 循环语句的两种不同形式: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还可补充了For 语句),掌握它们的一般格式.② 在用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格式及条件的表述方法. 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UNTIL 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③ 循环语句主要用来实现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在处理一些需要反复执行的运算任务. 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中常用到.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24 1题.2. 编写程序,实现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整数. (算术运算:5 MOD 3 =2)3. 作业:P24 2、3题.第一课时 1.3.1 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学要求: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出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它们的算法程序.教学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回顾算法的三种表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三种逻辑结构)、程序语言(五种基本语句).2. 提问:①小学学过的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先用两个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口算出36和64的最大公约数. ②除了用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6436128=⨯+,36∴和28的最大公约数就是64和36的最大公约数,反复进行这个步骤,直至842=⨯,得出4即是36和64的最大公约数.二、讲授新课:1. 教学辗转相除法:例1:求两个正数1424和801的最大公约数.分析:可以利用除法将大数化小,然后逐步找出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适用于两数较大时)①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1)用较大的数m 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0S 和一个余数0R ;(2)若0R =0,则n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0R ≠0,则用除数n 除以余数0R 得到一个商1S 和一个余数1R ;(3)若1R =0,则1R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1R ≠0,则用除数0R 除以余数1R 得到一个商2S 和一个余数2R ;……依次计算直至n R =0,此时所得到的1n R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②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中的除法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且执行次数由余数是否等于0来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循环体,它的程序框图如右图:(师生共析,写出辗转相除法完整的程序框图和程序语言)练习:求两个正数8251和2146的最大公约数. (乘法格式、除法格式)2. 教学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1)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 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2)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2:用更相减损术求91和49的最大公约数.分析:更相减损术是利用减法将大数化小,直到所得数相等时,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反思: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是否存在相通的地方) 练习:用更相减损术求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3. 小结: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及比较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②结果上,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1题 2、作业:教材P38第1题 第二课时 1.3.2 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学要求: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教学重点:秦九韶算法的特点及其程序设计.教学难点:秦九韶算法的先进性理解及其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出两个正数623和1513的最大公约数.2. 设计一个求多项式5432()254367f x x x x x x =--+-+当5x =时的值的算法. (学生自己提出一般的解决方案:将5x =代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提问:上述算法在计算时共用了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此方案有何优缺点?(上述算法一共做了5+4+3+2+1=15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 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不通用,不能解决任意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而且计算效率不高.)二、讲授新课:1. 教学秦九韶算法:① 提问:在计算x 的幂值时,可以利用前面的计算结果,以减少计算量,即先计算2x ,然后依次计算2x x ⋅,2()x x x ⋅⋅,2(())x x x x ⋅⋅⋅的值,这样计算上述多项式的值,一共需要多少次乘法,多少次加法?(上述算法一共做了4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② 结论:第二种做法与第一种做法相比,乘法的运算次数减少了,因而能提高运算效率,而且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所需的运算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要长得多,因此第二种做法能更快地得到结果.③ 更有效的一种算法是:将多项式变形为:5432()254367f x x x x x x =--+-+=,依次计算2555⨯-=,55421⨯-=,2153108⨯+=,10856534⨯-=,534572677⨯+=故(5)2677f =. ――这种算法就是“秦九韶算法”. (注意变形,强调格式) ④ 练习: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432()2351f x x x x x =+-++当4x =时的值. (学生板书→师生共评→教师提问:上述算法共需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⑤ 如何用秦九韶算法完成一般多项式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的求值问题?改写:1110121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 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11n n v a x a -=+,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212n v v x a -=+,323n v v x a -=+,,10n n v v x a -=+. ⑥ 结论:秦九韶算法将求n 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 个一次多项式的值,整个过程只需n 次乘法运算和n 次加法运算;观察上述n 个一次式,可发出k v 的计算要用到1k v -的值,若令0n v a =,可得到下列递推公式:01,(1,2,,)n k k n k v a v v x a k n --=⎧⎨=+=⎩.这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用循环结构来实现.⑦ 练习: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5432()52 3.5 2.6 1.70.8f x x x x x x =++-+-当5x =时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2. 小结:秦九韶算法的特点及其程序设计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2题 2、作业:教材P36第2题 第三课时 1.3.3 算法案例---进位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 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各种进位制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除k 取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及其程序的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试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52()42f x x x =-+当3x =时的值,分析此过程共需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2. 提问: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旧式的秤是十六进制的,计算一打数值时是12进制的......那么什么是进位制?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二、讲授新课:1. 教学进位制的概念:①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几进制的基数就是几. 如:“满十进一”就是十进制,“满二进一”就是二进制. 同一个数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上例中:(2)(8)(16)1110017139==② 一般地,任意一个k 进制数都可以表示成不同位上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即1110()1...(0,n n n n k n n n n a a a a a k a a a k a k a ka k a k ----<<≤<=⨯+⨯+⨯+⨯.如:把(2)110011化为十进制数,(2)110011=1⨯25+1⨯24+0⨯23+0⨯22+1⨯21+1⨯20=32+16+2+1=51.把八进制数(8)7348化为十进制数,3210(8)7348783848883816=⨯+⨯+⨯+⨯=.2. 教学进位制之间的互化:①例1:把二进制数(2)1001101化为十进制数.(学生板书→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将非十进制转为十进制数的方法) 分析此过程的算法过程,编写过程的程序语言. 见P34②练习:将(5)2341、(3)121转化成十进制数.③例2、把89化为二进制数.分析:根据进位制的定义,二进制就是“满二进一”,可以用2连续去除89或所得商,然后取余数. (教师板书)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化为k 进制数的算法,这种算法成为除k 取余法. ④练习:用除k 取余法将89化为四进制数、六进制数.⑤例3、把二进制数(2)11011.101化为十进制数.解:4(211-=⨯. (小数也可利用上述方法化进行不同进位制之间的互化. )变式:化为八进制→方法:进制互化3. 小结:进位制的定义;进位制之间的互化.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3题 2、作业:教材P38第3题 第四课时 1.3.4 生活中的算法实例教学要求: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了解算法思想.教学重点:生活实例的算法分析.教学难点:算法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前面学习了哪几种算法案例?每种算法的作用及操作方法是怎样的?2. 算法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利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讲授新课:1. 霍奇森算法:提问:同学们经常会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例如,你可能要面临好几门课的作业的最后期限,你如何合理安排以确保每门课的作业都能如期完成?如果根本不可能全部按期完成,你该怎么办?(霍奇森算法可以。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3课《算法的设计》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3课《算法的设计》教案(一)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在设计算法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初始条件和目标要求,明确算法的输入和输出。
其次需要考虑算法的计算过程,包括算法的选择、数据间的数学关系,以及所需要使用的控制结构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输入与输出、设计计算过程、选择算法描述方式等。
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算法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算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树立信息科技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
使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算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算法。
理解和选择适当的控制结构来描述算法。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算法设计案例、流程图示例等。
2.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概念。
3. 小组学习材料:包括问题卡片、流程图绘制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与算法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可以用算法来解决?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实例。
2. 讲授新课(15分钟)讲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介绍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输入与输出、设计计算过程、选择算法描述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使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算法。
讲解常用的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及其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分配任务: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最短路径问题、排序问题等),并设计相应的算法。
浙教版(2023)六上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3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对于算法的实现与优化,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编程任务,掌握算法实现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并在任务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算法进行优化。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浙教版(2023)六上第3课算法设计》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算法流程图、实例动画演示等。
8.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算法:首先,定义一个函数,接受一个列表作为参数。然后,使用循环,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字,如果第一个数字比第二个数字大,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最后,返回排序后的列表。
9.排序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超市收银台,需要对商品进行快速排序,以便顾客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10.搜索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搜索引擎中,需要使用搜索算法来快速找到用户需要的信息。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主动探索算法设计的知识和技巧,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问和讨论。
7.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对算法设计的拓展学习,了解算法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8.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信息科技 五年级上册 算法 教案
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算法教案教案一:认识算法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演示板、白板、标志笔;2. 图书《信息科技导论》;3. 学生课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展示演示板上的两道问题:“如果你要煮一锅开水,应该先倒水还是先放电源?”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步骤和顺序。
步骤二:引入算法概念(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法的概念,解释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规则的有序集合。
教师可以借助课本和图书《信息科技导论》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可以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制作三明治的步骤、洗衣服的程序等。
步骤三:探究算法的特性(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道问题,如如何从一堆乱糟糟的书籍中找到某一本特定的书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步骤,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归纳出算法的特性: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有限的步骤、能得到确定的结果、对于同样的输入,算法可以得到相同的输出。
步骤四:应用算法解决问题(2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个小练习,要求学生用算法的思维解决以下问题: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如何找到前往博物馆的路线?2.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上学过的地图阅读技巧,自由发挥,用文字或图示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解决方案。
步骤五:操练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几道由图形组成的问题,如如何连接所有的点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条线。
学生需要利用算法思维,找到解决方案并解释步骤。
步骤六: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举例讲解一些常用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等,以及二分查找算法。
步骤七:教学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用算法思维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凑十算法教案6篇
凑十算法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方案、述职报告、思想汇报、演讲稿、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thought reports, speech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凑十算法教案6篇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保证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教案的撰写过程使教师仔细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技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凑十算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各种算法教案
小学各种算法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算法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算法的定义和特点2. 常用的算法及其应用3. 算法的评价和选择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算法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算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讲解常用的算法及其应用(10分钟)1. 讲解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整理书架、排序比赛等。
2. 讲解搜索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迷宫逃脱、寻找丢失物品等。
3. 讲解计算算法(乘法、除法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分数换算等。
三、算法评价和选择(5分钟)1. 讲解算法评价的标准,如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等。
2.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算法进行实践操作,如编写一个小程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等。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以及团队合作的效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算法介绍的PPT或教案。
2. 编程工具或解题纸笔等。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关注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培养学生的算法优化意识。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基本算法》教案
《基本算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知道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设计方法,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算法的定义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 基本算法设计方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3. 算法描述工具:伪代码和流程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基本算法设计方法、算法描述工具。
2. 教学难点:算法设计中逻辑思维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算法的概念、基本算法设计方法和算法描述工具。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算法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提高编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基本算法》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编程环境、网络等。
3. 教学资源: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算法的概念,举例说明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3. 演示:通过示例,展示基本算法设计方法的使用,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4.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编写一个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算法。
2. 编写一个算法,实现学绩的排序。
八、课后作业: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实际编程能力。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情况。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应用所学的算法设计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二)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_ 30 _ 20 24 4035 4 25 4 45 2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_=( ) ( ) 30=( ) ( ) 24=( ) (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_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第一种解法6 _ 5=72 5 =360(元)第二种解法6 (_ 5)=6 60 =360(元)你发现什么?使学生明确(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 _ 5= 6 (_ 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板书课题:简便算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35 5 2 学生试做(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35 5 2 =35 (5 2) =35 10 =350(3)拓展补充45 2 9.(4)学生完成做一做.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5 _ ①讨论怎样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把_分成4 4,这样25 4 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25 _ =25 (4 4) =25 4 4 =100 4 =400 ②启发学生想不同的算法.(2)拓展补充_ _怎样算比较简便?三.巩固发展1.填空(1)27 4 5 (2)_ _=27 [( )○( )] =_ [( )○( )]=27 [( )○( )] =_ [( )○( )]=27 [ ] =_ [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46 25 4=46 [( )○( )]3.练习二十五1题4.练习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5.练习二十五5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五.布置作业练习4题.六.板书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除法中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且用其中的一个位数去数被除数比较简便时,就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去除被除数.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4.创新目标: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教学分析:乘这里讲的简便算法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除改写成用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除,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教学重点: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一位数去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掌握由此规律得出的两种简便方法教学难点:在除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教师行为:导引目标1.口算(投影出示)240 20 360 40 450 30 350 70450 50 630 70 800 100 240 802.填空,把下面各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35=( ) ( ) 54=( ) ( )32=( ) ( ) 40=( ) ( )25=( ) ( ) 28=( ) ( )3.应用题(小黑板出示)三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3组,每组多少人?(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点拨学生,订正.教师:刚才我们用两种解法解同一应用题,观察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明确:已知数相同,计算结果也一样,只是运算顺序不同.教师说明:也就是说两个算式相等.教师板书:90 2 3=90 (2 3)教师:抛开具体的事理,单看两个算式,90 2 3还可以用90除以2和3的乘积计算填空练习_0 4 5=_0 ( ) _0 5 4=_0 ( )240 5 6=240 ( ) _0 5 2=_0 ( )教师提问:由以上练习,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教师引导明确: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投影出示)教师:学习了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除法中的简便计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除法中的简便算法〞教师板书课题.二.创造条件教学例3 (1)出示例3 390 5 6 引导学生汇报,先算出5和6的积,再用积30去除390.提问为什么?因为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简便.反馈练习_60 8 5引导学生口述思路.(2)练习810 9 2怎样计算简便?教师巡视把学生的不同作法板书并比较810 9 2 810 9 2=90 2 =810 (9 2)=45 =810 _ =45教师提问:(启发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连除法时,如果两个除数的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先把两个除数先乘起来,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教师提示:计算时方框的步骤不必写出来.(3)反馈练习:_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_0 _ 2(加强对比灵活运用)教师巡视,指点差生,集体订正.组织研究教学例4 教师:在例3中,我们利用这一规律把连续除以两个数,改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来简算.(1)出示例4:420 35 教师:你能进行简便计算吗?420 35 420 35=420 7 5 =420 5 7=60 5 =84 7=_ =_请同学们比较两种作法哪种要简便?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第一种简便,因为第一步用7去除,能迅速地用口诀求商,所以比较简便.(2)教师小结:在计算时,要注意,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怎样使计算比较简便,就怎样计算.三.引导创新_1页做一做(幻灯出示)350 25 480 32四.反思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教师提示:今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使计算简便.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范文三教学内容:教材第29~31页内容.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根据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正确选择相应的简算方法使计算简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为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喜欢)老师了解到,为了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学校最近又新买了一些体育用品,大家想知道都有什么吗?(想)师:请看情境图,学校都买了哪些体育用品?1.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生2: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生3:我还看见一筒羽毛球上写着〝一打装〞.师:〝一打〞是多少个?(_个)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置身于〝大课间〞活动的现实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1.教学教材29页例8(1).(1)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让学生找出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2)指名列出算式,并说明解题思路.(3)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出结果.预设生1: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_ 25=(3 4) 25=3 (4 25)=3 100=300(个)生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_ 25=(10+2) 25=10 25+2 25=250+50=300(个)生3:先扩大再缩小可以使计算简便. _ 25=_ (100 4)=_ 100 4=_00 4=300(个)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对于最后一种方法可能说不太清楚,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100 4=25,把25筒看成100筒,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计算结果不变,应缩小到原来的)(4)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简便算法.①这几种算法有哪些相同点?(结果一样;算法都比较简便)②你喜欢哪种算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解决问题吗?(5)总结: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板书课题)2.教学教材29页例8(2).(1)找到解决这个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2)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让学生汇报解题方法.预设生1:我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钱,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330 5 2=66 2=33(元)生2:我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总价除以支数求出单价. 330 (5 2)=330 10=33(元)(4)唤起回忆,理解意义.①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内讨论.②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两个算式用等号连起来.330 5 2=330 (5 2)质疑:在这个算式中,为什么〝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结果相等呢?学生借助题意理解: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钱,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和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总价除以球拍的支数求出单价,都能求出最终的结果,只是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5)方法选优:相比之下,这两种计算方法哪种比较简便?(出示课堂活动卡)(6)引导总结,归纳规律.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 b c=a (b c)(b.c均不为0).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变得简便的能力.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简便计算.32 _5=(________ ________) _532 _5=32 (________ ________)32 _5=(________+________) _532 _5=(________-________) _52.同桌合作完成教材29页〝做一做〞,鼓励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30页1.4题.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教案教案标题:高中信息技术-算法教案目标:1.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 能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算法的定义和特性。
2. 常见的算法设计方法。
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递归算法。
2. 学会使用分治法解决问题。
3. 理解动态规划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
2. 相关教学PPT和示例代码。
3. 学生练习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引入算法的概念,提出问题:“什么是算法?为什么需要学习算法?”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梳理出算法的定义和作用。
二、算法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介绍算法的基本特性,如输入、输出、确定性和有限性。
2. 解释算法的设计方法,如穷举法、贪心法、分治法、动态规划等,并举例说明各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三、算法复杂度分析(20分钟)1. 讲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示例代码演示如何计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 强调优化算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算法以提高效率。
四、算法设计与实践(30分钟)1. 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给学生分发练习作业,要求设计一个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根据所学算法设计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编写相应的代码。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设计思路和实现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提供相关拓展资源,如推荐书籍、网站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算法竞赛,提高算法设计和分析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或机构,了解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完成的练习作业和代码质量。
3. 学生对算法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算法初步教案
算法初步教案教案标题:算法初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算法思想和解题方法;3. 能够使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内容:1. 算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常见的算法思想和解题方法,如贪心算法、动态规划、回溯算法等;3. 算法的应用实例。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1. 利用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算法的概念,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引出算法的概念。
二、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 介绍算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如输入、输出、确定性和有限性;2. 解释算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算法等。
三、介绍常见的算法思想和解题方法1. 贪心算法:a. 解释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b.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贪心算法的求解过程。
2. 动态规划:a. 介绍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b. 通过一个经典的背包问题演示动态规划的求解过程。
3. 回溯算法:a. 解释回溯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b. 通过一个八皇后问题演示回溯算法的求解过程。
四、应用实例展示1. 选取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找零钱问题;2. 分析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思想和解题方法;3. 演示如何使用算法解决问题,并解释求解过程。
五、练习与巩固1. 提供一些算法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强调算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六、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算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 提供一些拓展资源,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应用算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2. 学生对算法思想和解题方法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算法应用实例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编程竞赛,提高算法解题能力;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更复杂的算法思想和应用领域;3. 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算法知识面。
信息技术初中算法教案
信息技术初中算法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算法。
2. 学习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算法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2. 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流程图模板。
3. 编程环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排序、查找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问题分解步骤化,从而引出算法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算法的理解。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算法的概念,包括输入、输出、规则等基本要素。
2.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 教师介绍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如开始、结束、操作、判断等。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流程图表示生活中的简单算法。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运用流程图表示给定的问题算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流程图,并简要说明算法的设计思路。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算法设计,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算法和流程图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算法应用到编程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组织算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算法,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
通过流程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算法设计。
整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评价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既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算法和流程图的知识。
信息科技 五年级上册 算法 教案
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算法教案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学习使用算法解决问题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1.什么是算法2.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算法解决简单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算法。
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做一个简单的任务,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这些步骤就是算法。
2.理解算法的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算法的概念,即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指令或步骤。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用到哪些算法,比如刷牙、做饭、写作业等等。
3.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用到哪些算法,比如刷牙的步骤,做饭的步骤等等。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看看是否可以使用算法来解决。
4.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算法,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1.复习(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回忆算法的概念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算法解决简单问题(2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如何找到一本书在书架上的位置,或者如何把乱放的玩具整理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算法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让他们尝试去实践。
3.活动(2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算法,并写出具体步骤。
4.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课后拓展:让学生寻找更多日常生活中使用算法的例子,并和同学分享。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并进行实践。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尝试使用算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在下节课分享经验和收获。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前面两节课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以及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还着重认识了抽象建模。
本节课从设计算法着手,帮助同学们借助表格和流程图进行算法设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能够运用枚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枚举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算法问题。
理解和运用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和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也认识了抽象建模,但对设计算法的具体步骤有些陌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算法概念的介绍、枚举法的演示等。
示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材料。
流程图绘制工具或软件(如WPS的流程图绘制功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堆动物,共有35个头和94只脚,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3. 引出算法的概念,并介绍算法在解决这类问题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讲解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强调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2. 枚举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10分钟)讲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演示如何使用枚举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枚举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3. 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5分钟)讲解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问题定义、数据分析、算法选择、算法实现和算法测试。
小学算法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排序算法。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简单的排序算法及其原理。
教学难点:1. 算法的抽象思维。
2. 排序算法的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排序算法演示程序、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排序问题。
2. 引出算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如:算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确定性、顺序性、有限性等。
2. 举例说明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清单排序、电话号码排序等。
3. 介绍简单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教师演示排序算法的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实现简单的排序算法。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的原理。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算法和排序算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回顾排序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2.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排序算法的优化过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教师演示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实现排序算法的优化。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
在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排序算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中的算法教案博客
生活中的算法教案篇一:生活中的算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算法,如排序、查找、计数等,并能够应用这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编程能力,让学生体验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算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其探索算法世界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算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如排序、查找、计数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算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快速找出100元钞票、如何将一堆鞋子快速排序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算法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概念:介绍常见的算法概念,如排序、查找、计数等,并解释其原理和用途。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算法应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通过演示快速排序算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一堆物品快速排序。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编程活动,如用Python编写一个计数器或排序器,让学生亲身体验算法的实际应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受,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6.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行选择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实现。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在讲解算法概念时,配合实例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3. 互动式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4. 实际操作:提供计算机和编程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编程实现算法。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编程练习,例如编写一个简单的排序程序或计数程序。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算法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3. 熟练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算法的设计方法:递归、分治、贪心、动态规划等3. 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4. 常见算法实现:排序、查找、图论算法等5. 算法实验:编程实现并分析给定算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2. 实践:学生动手编程实现算法3. 讨论:分组讨论算法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 报告:学生提交算法实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算法的设计方法3. 第三课时:算法分析4. 第四课时:常见算法实现5. 第五课时:算法实验及报告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2. 编程实践:学生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和效率3. 实验报告: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算法导论、计算机算法等2. 编程环境:Python、C++、Java等编程语言及其开发工具3. 网络资源:相关算法论文、开源算法实现等七、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概念,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3. 实践:学生动手编程实现经典算法4. 讨论:分组讨论算法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 报告:学生提交算法实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编程任务2. 强调算法思维,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设计并分析算法3. 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教学效果九、教学拓展1. 算法竞赛:介绍国内外算法竞赛,鼓励学生参加锻炼能力2. 算法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算法研究,培养创新能力3. 实际应用:探讨算法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算法应用能力十、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算法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2. 完成课后编程练习,加深对算法实现的理解3. 阅读相关算法论文或书籍,拓展算法知识体系4. 结合自身兴趣或实际问题,尝试设计与分析新的算法十一、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算法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点剖析1.算法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要点:算法定义:在数学中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算法特点:①有穷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它应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且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不能模棱两可。
③可行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明确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要准确无误才能解决问题。
④不惟一性: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不惟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解决。
易混易错:(1)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运算,只要按部就班的做总能算出结果,通常把算法过程称为“数学机械化”,“数学机械化”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
(2)实际上,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
如,邮购物品有其相应的手续。
购买飞机票也有一定的手续等。
(3)求解某个问题的算法不惟一。
2.(1)程序框图表示算法步骤的一些常用的图形和符号点的符号。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①顺序结构②条件结构③循环结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会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易混易错:在条件结构中无论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框之一,两框不可能同时执行,也不可能两框都不执行。
循环结构:算法结构中经常会遇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成为循环体。
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当性循环结构和直到性循环结构。
当性循环结构: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先判断”直到性循环结构: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先循环”注意: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着条件结构。
3.基本算法语句(1)输入语句①输入语句的一般形式是:INPUT “提示内容”;变量②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④输入语句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⑤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2)输出语句①输出语句的一般形式是: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②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
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如PRINT “S=;S 是提示输出的结果是S的值④PRINT语句可以在屏幕上出现常量、变量以及系统信息。
注意: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问题的结果输出。
(3)赋值语句①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②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变量=表达式③“=”叫做赋值号。
易混易错:①赋值号做变只能是变量而不能使表达式。
②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调换。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符号意义不同。
注意: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程序框图中的顺序结构;一个算法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具有运算功能而输入语句不具有运算功能。
(4)条件语句共分为两种形式 IF-THEN-ELSE格式(1)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 后的语句2。
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② IF-THEN 格式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
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
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5)循环语句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
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两种语句结构。
即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
①WHILE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机执行循环体或跳出循环体的。
当计算机遇到WHILE 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 与WEND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
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 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 之后的语句。
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
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②UNTIL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F 条件 THEN 语句 WHILE 条件 循环体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 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
区别: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
4.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算法: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第三步:若r1=0,则r1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依次计算直至r n=0,此时所得到的r 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程序:INPUT “m=”;mINPUT “n=”;nIF m<n THENx=mm=nn=xEND IFr=m MOD nWHILE r<>0r=m MOD nm=nn=rWENDPRINT mEND更相减损术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出来为: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
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区别联系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②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2)秦九韶算法与排序掌握秦九韶算法的原理=anvk=vk-1+an-k (k=1,2,3,……n)(3)进位制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
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
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
易混易错: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 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二、典型例题剖析1.判断某一事情是否为算法方法归纳:(1)判断某一问题是否为算法要把握算法的五个特征:①有穷性②确定性③可行性④不惟一性⑤普遍性例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 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A. 1B. 2C. 3D. 4 主要过程:由算法的五个特征可以解得只有①是错误的,解答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时不惟一的。
强调内容:把握好算法的五个特征。
2.就某一问题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 方法归纳:(1)画程序框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中各个符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2)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算法时一定要注意有些符号与框图之中书写的不同。
例2.设计算法求100991431321211⨯+⋅⋅⋅+⨯+⨯+⨯的值.要求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用基本语句编写的程序.主要过程:强调内容:解答此题目是一定要注意循环终止的条件是i>99而不是i>100,因为这个数列共有99项3.讨论法画程序框图写程序方法归纳:先通过解决数学题的思想进行讨论,再画图写程序。
例3、画出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b <0 (a ,b ∈R)的流程图及程序。
开始i=1s=0s=s+1/(i*(i+1))i=i+1i>99??输出s 结束i=1s=0DOs=s+1/(i*(i+1))i=i+1LOOP UNTIL i>99PRINT sEND主要过程:如上强调内容:注意讨论时要全面,不但要讨论a 还要讨论b. 4.实际应用:方法归纳:先通过解决数学题的思想进行讨论,再画图写程序例4、某城市现有人口总数为100万人,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城市人口数y (万人)与年份x (年)的函数关系式; (2)用程序表示计算10年以后该城市人口总数的算法;(3)用流程图表示计算大约多少年以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的算法。
主要过程:(1)xy 012.1100⨯= (2)程序如下: S=100 I= X=0WHILE S<120 S=S*I X=X+1 WEND PRINT X END5. 求高次多项式的值方法归纳:能够熟练利用秦九韶算法原理求高次多项式的值v 0=a nv k =v 1-k +a k n - (k=1,2,3,……n)用秦九韶算法计算()543254321f x x x x x x =+++++ 主要过程:a 5 =5, a 4=4,a 3=3,a 2=2,a 1 =1,a 0 =1v 0= a 5=5v 1= v 0*2+ a 4=5*2+4=14 v 2= v 1*2+ a 3=14*2+3=31 v 3= v 2*2+ a 2=31*2+2=64 v 4= v 3*2+ a 1=64*2+1=129 v 5= v 4*2+ a 0=129*2+1=259 所以 f(2)=259强调内容:注意在运算过程之中v k =v 1-k +a k n - (k=1,2,3,……n)的正确应用三、高考链接 (2008广东 )1.阅读右上的程序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