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 算法初步全章教案
高二数学 第一章《算法初步》教案人教A版必修3
1.1.1算法的概念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6)会应用Scilab 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
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四、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
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
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 算法初步1、3 算法案例教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1.3 算法案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2.学习目标(1)通过求较大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感知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2)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并进行算法分析.3.学习重点掌握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4.学习难点认识并把握辗转相除法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阅读教材P34-P37,思考:你会求两个较为简单数的最大公约数吗?任务2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什么?2.预习自测1.有关辗转相除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和更相减损术一样是求多项式值的一种方法B.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除式m=nq+r,直至r<n为止C.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除式m=qn+r(0≤r<n),反复进行,直到r=0为止D.以上说法都错误【解析】:C 由辗转相除法的含义可得,故选C.2.用更相减损术求36与134的最大公约数,第一步为( )A.134-36=98B.134=3×36+26C.先除以2,得到18与67D.134÷36=3(余26)【解析】:C 利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若两个数都是偶数,则首先将两个数都除以2之后再作减法,故选C.(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数.(2)本课的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对于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有什么意义?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如何求两个较大的数的最大公约数?●活动一回顾旧知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你能求出18与30的最大公约数吗?易知18与30的公约数有:2、3、6,所以18与30的最大公约数是6.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两个数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活动二突破探索方法分析:8251与6105两数都比较大,而且没有明显的公约数,如能把它们都变小一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求出最大公约数.8251=6105×1+2146显然8251的最大公约数也必是2146的约数,同样6105与2146的公约数也必是8251的约数,所以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105与2146的最大公约数.以此类推:步骤:8251=6105×1+21466105=2146×2+18132146=1813×1+3331813=333×5+148333=148×2+37148=37×4+0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问题探究二什么是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其算法是什么?将上述求两个较大的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推广至一般,以上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 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q 0和一个余数r 0;第二步:若r 0=0,则n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r 0≠0,则用除数n 除以余数r 0得到一个商q 1和一个余数r 1;第三步:若r 1=0,则r 1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r 1≠0,则用除数r 0除以余数r 1得到一个商q 2和一个余数r 2; ……依次计算直至n r =0,此时所得到的n r 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1 求下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①378和90;②225和135. 解:①378=90×4+18,90=18×5+0, ∴378与90的最大公约数是18. ②225=135×1+90, 135=90×1+45, 90=45×2.∴45是225和135的最大公约数.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出来为: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2 分析下列解法错因,并用更相减损术正确写出求36和20的最大公约数的解法. 错解:用更相减损术步骤如下: 36-20=16, 20-16=4, 16-4=12, 12-4=8, 8-4=4,故36与20的最大公约数为4.解:错因:本题结果虽正确,但解题过程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完全掌握更相减损术的规则.更相减损术要求若两数均为偶数则要用2约简.本题出错正是忽略这一过程所致.正确解法:∵36和20都是偶数,∴两次用2约简得9和5.用更相减损的步骤如下:9-5=4,5-4=1,4-1=3,3-1=2,2-1=1,∴36和20的最大公约数为4.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的两个正整数,第二步: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为零,则较小的数即这时的除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较小的数和余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的除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2)更相减损术是另一种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其算法步骤是: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重难点突破】(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与联系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②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2)辗转相除法的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程序:INPUT “m=”;mINPUT “n=”;nIF m<n THEN x=mm=nn=xEND IFr=m MOD nWHILE r<>0r=m MOD nm=nn=rWENDPRINT mEND4.随堂检测1.用辗转相除法求得168与486的最大公约数是( )A.3 B.4 C.6 D.16【解析】:C 486=168×2+150,168=150×1+18,150=18×8+6,18=6×3,所以168与486的最大公约数是6,故选C.2.用更相减损术求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解析】:51 ∵459-357=102,357-102=255,255-102=153,153-102=51,102-51=51,∴51是459与357的最大公约数.(三)课后作业基础型自主突破1.用更相减损术求36与134的最大公约数,第一步为( )A.134-36=98 B.134=3×36+26C.先除以2,得到18与67 D.134÷36=3(余26)【解析】:C 更相减损术的算法第一步要求若两数均为偶数则要用2约简,故选C2.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A.3 B.9 C.17 D.51【解析】:D 459=357×1+102,357=102×3+51,102=51×2+0,故选D.3.用辗转相除法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除法的次数是( )A.1 B.2 C.3 D.4【解析】:B 294=84×3+42,84=42×2,至此最大公约数便已求出,故选B.4.在m=nq+r(0≤r<n)中,若k是n、r的公约数,则k ( )m、n的公约数A.一定是B.不一定是C.一定不是D.不能确定【解析】:A 由辗转相除法的原理可知若k是n、r的公约数,则k一定是m的约数,所以k一定是m、n的公约数.故选A.5.运行下面的程序,当输入n=840和m=1764时,输出结果是( )A.84 B.12 C.168 D.252【解析】:A ∵1764=840×2+84,840=84×10,∴1764与840的最大公约数为84.能力型师生共研6.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不正确的是( )A.16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 B.78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6C.85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34 D.105和315的最大公约数是105【解析】:C 用更相减损术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85,357)→(85,272)→(85,187)→(85,102)→(85,17)→(68,17)→(51,17)→(34,17)→(17,17),所以85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17,故选C.7.(1)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596的最大公约数.(2)用更相减损术求561与357的最大公约数.【解析】:(1) 84 (2)51(1)1596=840+756,840=756+84,756=84×9所以840与1596的最大公约数为84.(2)561-357=204357-204=153204-153=102153-102=51102-51=51所以459与357的最大公约数为51.8.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147g、343g、133g,现要将它们分别全部装入小瓶中(最后一个瓶子也装满),每个小瓶装入液体的质量相同,则每瓶最多装多少溶液?【解析】:每个小瓶的溶液的质量应是147,343,133的公约数,最大质量即是其最大公约数. 先求147与343的最大公约数:343-147=196196-147=49147-49=9898-49=49所以147与343的最大公约数是49.再求49与133的最大公约数:133-49=8484-39=3549-35=1435-14=2121-14=714-7=7所以49与133的最大公约数为7,因此147,343,133的最大公约数为7.即每瓶最多装7 g溶液. 探究型多维突破9.求612、396、264的最大公约数.【解析】:12 由辗转相除法可得:612=396×1+216,396=216×1+180,216=180×1+36,180=36×5,所以612和396的最大公约数为36;又264=36×7+12,36=12×3,所以264和36的最大公约数为12;综上三个数612,396,264的最大公约数是12.10.求225和135的最小公倍数.【解析】:675 ∵225=135×1+90,135=90×1+45,90=45×2,∴45是225和135的最大公约数.∴225和135的最小公倍数为(225×135)/45=675.自助餐1.930与868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解析】:62 ∵930=868×1+62,868=62×14,∴930与868的最大公约数为62.2.用更相减损术,求105与30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减法的次数是( )A.2 B.3 C.4 D.5【解析】:C 105-30=75,75-30=45,45-30=15,30-15=15.故选C.3.如图所示的程序表示的算法是( )A.交换m、n的值B.辗转相除法C.更相减损术D.秦九韶算法【解析】:B 由本节课所学的辗转相除法的原理及其算法可知,故选B.4.阅读程序:若INPUT语句中输入m、n的数据分别是72、168,则程序运行的结果为________.【解析】:24 该程序是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算法程序,输入72、168,即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可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24.=4),则下列程序的目的是( )5.若INT(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INT(4.3)=4,INT(4)A.求x,y的最小公倍数B.求x,y的最大公约数C.求x被y除的商D.求y除以x的余数【解析】:B这个程序实质上就是辗转相除法,主要用于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6.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1734和816的最大公约数.【解析】:辗转相除法:1734=816×2+102,816=102×8+0,所以1734与816的最大公约数是102.更相减损术:因为两数皆为偶数,首先除以2得到867和408;再求867与408的最大公约数.867-408=459459-408=51408-51=357357-51=306306-51=255255-51=204 204-51=153 153-51=102 102-51=51所以1 734与816的最大公约数是51×2=102.3.1.2椭圆的综合应用一、教学内容 椭圆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将关于椭圆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关于椭圆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关于椭圆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建模素养.2.熟练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能够根据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并简单了解椭圆第二定义为三种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教案2
第二学期高一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208+9x2+6时的值时,v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B.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C.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D.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2.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算法只含有一种逻辑结构B.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C.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D.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3.下列给出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输出语句INPUT a,b,c(2)输入语句INPUT y=3(3)赋值语句3=A(4)赋值语句A=B=C则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4.(2016·日照检测)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1,a2,…,a N,输出A,B,则( )A.A+B为a1,a2,…,a N的和B .A +B2为a 1,a 2,…,a N 的算术平均数C .A 和B 分别是a 1,a 2,…,a N 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D .A 和B 分别是a 1,a 2,…,a N 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5.(2015·高考北京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值为()A .3B .4C .5D .66.图示程序的功能是( ) S =1i =3WHILE S <=10 000 S =S*ii =i +2WEND PRINT i ENDA .求1×2×3×4×…×10 000的值B .求2×4×6×8×…×10 000的值C .求3×5×7×9×…×10 001的值D .求满足1×3×5×…×n >10 000的最小正整数n7. 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0 B.2C.4 D.148.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208+9x2+6x4+x6当x=-4时的值时,v2的值为( ) A.-4 B.1C.17 D.22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9,则判断框内m的取值范围是( )A.(42,56] B.(56,72]C.(72,90] D.(42,90]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输出的n为( )A.3 B.4C.5 D.6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 )A.5 B.6C.7 D.812.如图是判断“美数”的流程图,在[30,40]内的所有整数中,“美数”的个数是()A.3 B.4C.5 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三个数390,455,546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14.把七进制数1 620(7)化为二进制数为________.15.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x=-5y=-20IF x<0 THENy=x-3ELSEy=x+3END IFPRINT x-y,y-xEND16.对任意非零实数a ,b ,若a ⊗b 的运算原理如图所示,则log 28⊗⎝ ⎛⎭⎪⎫12-2=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函数f (x )=2x 5+3x 4+2x 3-4x +5当x =2时的函数值.v 3=v 2×2+0=32;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y =⎩⎪⎨⎪⎧x 2-3,x ≥0,2x 2-6,x <0,画出程序框图,对每一个输入的x 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以下是某次数学考试中某班15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72,91,58,63,84,88,90,55,61,73,64,77,82,94,60.要求用程序框图将这15名同学中成绩高于80分的同学的平均分数求出来.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高中数学 第一章算法初步复习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复习教案一.课标要求: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二.要点精讲1.算法的概念〔1〕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那么我们可以说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征:①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
“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用的步骤,“不漏〞是指缺少哪一步都无法完成任务。
②逻辑性:算法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
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
③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
〔3〕算法的描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2.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实现不同算法功能的相对应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内必要的说明文字。
3.几种重要的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它是由假设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见示意图和实例: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表达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设计的流程;•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算法中的常用术语和符号;•学习并实现常见的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算法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2.1 什么是算法?•算法的定义;•算法与计算的关系;•算法的特点。
2.2 算法设计的流程•算法设计的步骤;•算法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3 常见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
三、教学过程3.1 任务型学习1.让学生自己搜索和学习算法的定义,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2.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别针对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这四个常见算法进行深入学习;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帮助,通过任务型学习的方式掌握每一种算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场景。
3.2 理论讲解1.讲解算法设计的流程,强调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2.结合具体算法进行详细介绍;3.帮助学生掌握常用术语和符号的意义和用法。
3.3 多媒体展示1.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的流程和常见算法进行展示;2.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算法中的关键点和难点。
3.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简单的排序问题进行解决;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4.1 测试评价1.设计一份测试题,测评学生对算法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思想、常见算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2.给出具体的分值和评分标准。
4.2 成果展示1.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一些复杂实际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2.要求学生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和说明;3.通过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算法设计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算法的定义、算法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常见算法的实现方法。
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名师精选试题+详细解答过程,值得下载)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 算法的概念★★★重点2 顺序结构★★★★重点3 分支结构★★★★重点详解:1.算法的概念及特点(1)算法的概念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______解决某一类问题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步骤.(2)算法的特点之一是具有______性,即算法中的每一步都应该是确定的,并能有效的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是模棱两可的;其二是具有______性,即算法步骤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后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解决问题;其三是具有______性,即一个算法应该在有限步操作后停止,而不能是无限的;另外,算法还具有不唯一性和普遍性,即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一个好的算法应解决的是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两个问题.2.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及来表示算法的图形.(2)构成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名称及其功能图形符号名称功能①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②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③赋值、计算④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⑤连接程序框○⑥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3.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的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可用程序框图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形式:(2)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常见的条件结构可以用程序框图表示为如图所示的两种形式:程序语句1.输入(INPUT)语句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要求:(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原本本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2.输出(PRINT)语句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功能:实现算法输出信息(表达式).要求:(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3.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它和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作用: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要求:(1)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含变量的运算式.如:2=x是错误的;(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B=A”的含义和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x=5是对的,5=x是错的,A+B=C 是错的,C=A+B是对的;(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4.条件语句语句(1)“IF—THEN”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说明:当计算机执行“IF—THEN”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2)“IF—THEN—ELSE”语句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当计算机执行“IF—THEN—ELSE”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1,否则(ELSE)执行语句体 2.【答案】1.(1)规则明确有限(2)确定有序有穷2.(1)程序框流程线文字说明(2)①终端框(起止框)②输入、输出框③处理框(执行框)④判断框⑤流程线⑥连接点3.(1)从上到下依次执行程序语句1.INPUT“提示内容”;变量2.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3.变量=表达式4.(1)IF条件THEN语句体END IF(2)IF条件THEN语句体 1ELSE语句体 2END IF重点1:算法的概念【要点解读】算法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考向1】算法的概念【例题】下列语句是算法的个数为()①从济南到巴黎:先从济南坐火车到北京,再坐飞机到巴黎;②统筹法中“烧水泡茶”的故事;③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判断其是否为大树;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该三角形的面积.A.1B.2C.3D.4【评析】算法过程要做到一步一步地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糊不清,且在有限步后必须得到问题的结果.【考向2】经典算法【例题】“韩信点兵”问题.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保守军事机密,他在点兵时采用下述方法:先令士兵从1~3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2;再令士兵从1~5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3;又令士兵从1~7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 4.这样,韩信很快就知道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请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士兵至少有多少人.解:在本题中,士兵从1~3报数,最后一个士兵报2,说明士兵的总人数是除以3余2,其他两种情况依此类推.(算法一)步骤如下:第一步:先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7余4的数是4;第二步:依次加7就得到所有满足除以7余4的数:4,11,18,25,32,39,46,53,60,…;第三步:在第二步所得的一列数中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5余3的正整数:18;第四步:依次加上35,得18,53,88,…;第五步:在第四步得到的一列数中,找到最小的满足除以3余2的正整数:53,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算法二)步骤如下:第一步:先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3余2的数是2;第二步:依次加3就得到所有满足除以3余2的数:2,5,8,11,14,17,20,23,26,29,32,35,38,41,44,47,50,53,56,…;第三步:在第二步所得的一列数中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5余3的正整数:8;第四步:然后依次加15就得8,23,38,53,…,不难看出,这些数既满足除以3余2,又满足除以5余3;第五步:在第四步所得的一列数中找到满足除以7余4的最小数是53,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评析】给出一个问题,设计算法时要注意:(1)认真分析问题,研究解决此问题的一般方法;(2)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成若干步骤;(3)用简练的语言将各步骤表示出来;(4)把解题过程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得到一个明确的算法.对于同一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算法,其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解决问题的繁简程度不同,我们要寻找最优算法.重点2:顺序结构【要点解读】(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2)程序框图通常由程序框和流程线组成.(3)基本的程序框有终端框(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执行框)、判断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语句一般格式功能输入语句INPUT“提示内容”;变量输入信息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考向1】顺序结构程序框图【例题】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求点P(x0,y0)到直线l的距离d,写出其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x0,y0及直线方程的系数A,B,C.第二步:计算z1=Ax0+By0+C.第三步:计算z2=A2+B2.第四步:计算d=||z1 z2.第五步:输出 d. 流程图如图所示:【评析】顺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可严格按照传统的解题思路写出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注意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考向2】顺序结构语句【例题】请写出下面运算输出的结果.(1)a=5b=3c=(a+b)/2d=c*cPRINT“d=”;d(2)a=1b=2c=a+bb=a+c-bPRINT“a=,b=,c=”;a,b,c(3)a=10b=20c=30a=bb=cc=aPRINT“a=,b=,c=”;a,b,c是将a,b之和的一半赋值给变量c,语句“d=c*c”是将c的平方赋值解:(1)语句“c=(a+b)/2”给d,最后输出d的值.故输出结果为d=16.(2)语句“c=a+b”是将a,b之和赋值给c,语句“b=a+c-b”是将a+c-b的值赋值给了 b.故输出结果为a=1,b=2,c=3.(3)经过语句“a=b”后a,b,c的值是20,20,30,经过语句“b=c”后a,b,c的值是20,30,30,经过语句“c=a”后a,b,c的值是20,30,20.故输出结果为a=20,b=30,c=20. 【评析】①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②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后被赋予的值.重点3:分支结构【要点解读】条件语句(1)算法中的条件结构与条件语句相对应.(2)条件语句的格式及框图①IF-THEN格式②IF-THEN-ELSE格式【考向1】分支机构程序框图【例题】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c(单位:元)与行李的重量w(单位:kg)之间的关系为c=0.53w,w≤50,50×0.53+(w-50)×0.85,w>50.写出计算费用c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行李的重量w;第二步:如果w≤50,那么c=0.53w,否则c=50×0.53+(w-50)×0.85;第三步:输出托运费 c.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评析】条件结构的运用与数学的分类讨论有关.设计算法时,哪一步要分类讨论,哪一步就需要用条件结构.【考向2】条件语句【例题】设计算法,求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根据框图可写出程序语言:INPUT a,bIF a〈〉0 THENPRINT “x=”;-b/aElSEIF b=0 THENPRINT “解集为R”ELSEPRINT “此方程无解”END IFEND IFEND【评析】对于三段或三段以上的分段函数求函数值的问题,通常需用条件语句的嵌套结构.本例是条件语句内套条件语句,即用了两个条件语句,必须有两个END IF,请读者指出前后END IF分别结束的条件语句.难点列表:。
第一章 算法初步全章教案
第一章 算法初步第一课时 1.1.1 算法的概念教学要求: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的算法.教学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几个典型的的算法设计.教学难点:算法的含义、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我们古代的计算工具?近代计算手段?(算筹与算盘→计算器与计算机,见章头图)2. 提问:①小学四则运算的规则?(先乘除,后加减) ②初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消元法) ③高中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给定精度ε,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步骤如下:A .确定区间[,]a b ,验证()()0f a f b <,给定精度ε;B. 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C. 计算1()f x : 若1()0f x =,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1()()0f a f x <,则令1b x =(此时零点01(,)x a x ∈); 若1()()0f x f b <,则令1a x =(此时零点01(,)x x b ∈);D. 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a b ε-<,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二、讲授新课:1. 教学算法的含义:① 出示例: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2(1)24(2)x y x y -=⎧⎨+=⎩的具体步骤. 先具体解方程组,学生说解答,教师写解法 → 针对解答过程分析具体步骤,构成其算法第一步:②-①×2,得5y =0 ③; 第二步:解③得y =0; 第三步:将y =0代入①,得x =2.② 理解算法: 12世纪时,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算法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程序和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且能在有限步完成. 广义的算法是指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算法特点:确定性;有限性;顺序性;正确性;普遍性.举例生活中的算法: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渡河问题.③ 练习:写出解方程组()1111221222(1)0(2)a x b y c a b a b a x b y c +=⎧-≠⎨+=⎩的算法.2. 教学几个典型的算法:① 出示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 ,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提问:什么叫质数?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质数? → 写出算法.分析:此算法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 设计算法要求: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② 出示例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230x -=的近似根的算法.提问: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如何求方程近似解→写出算法.③练习:举例更多的算法例子;→对比一般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算法的主要特征.3. 小结:算法含义与特征;两类算法问题(数值型、非数值型);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三、巩固练习:1. 写出下列算法:解方程x2-2x-3=0;求1×3×5×7×9×11的值2. 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3. 根据教材P6 的框图表示,使用程序框表示以上算法.4. 作业:教材P4 1、2题.第二课时 1.1.2 程序框图(一)教学要求: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写出算法:给定一个正整数n,判定n是否偶数.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320x-=的近似根的算法.二、讲授新课: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1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③④阅读教材P5的程序框图. →讨论:输入35后,框图的运行流程,讨论:最大的I值.2. 教学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①讨论:P5的程序框图,感觉上可以如何大致分块?流程再现出一些什么结构特征?→教师指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②试用一般的框图表示三种逻辑结构. (见下图)③出示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6,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师生共写程序框图→讨论:结构特征)④出示例4: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试验结果→讨论结构)⑤出示例5:设计一个计算1+2+3+…+10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给出另一种循环结构的框图→对比两种循环结构)3. 小结: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程序框图要注意:流程线的前头;判断框后边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标注“是”或“否”;循环结构中要设计合理的计数或累加变量等.三、巩固练习:1.练习:把复习准备题②的算法写成框图. 2. 作业:P12 A组1、2题.第三课时 1.1.2 程序框图(二)教学要求:更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难点:运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2.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结构说明按照语句的先后顺序,从上而下依次执行这些语句. 不具备控制流程的作用. 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根据某种条件是否满足来选择程序的走向.当条件满足时,运行“是”的分支,不满足时,运行“否”的分支.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 用来处理一些反复进行操作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 教学程序框图①出示例1: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判断其是否构成三角形,若构成三角形,则根据海伦公式计算其面积. 画出解答此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7 例3、4 →试验结果)②设计一个计算2+4+6+…+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9 例5 →另一种循环结构)③循环语句的两种类型:当型和直到型.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 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右.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及循环内部改变循环的条件.④练习:用两种循环结构,写出求100所有正约数的算法程序框图.2. 教学“鸡兔同笼”趣题:①“鸡兔同笼”,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以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描述为: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②学生分析其数学解法. (“站立法”,命令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或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③欣赏古代解法:“砍足法”,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独脚鸡”,“双脚兔”. 则脚的总数47只;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35-12=23(只).④试用算法的程序框图解答此经典问题. (算法:鸡的头数为x,则兔的头数为35-x,结合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判断鸡兔脚数2x+4(35-x)是否等于94.)三、巩固练习:1. 练习: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求大、小和尚各多少个?分析其算法,写出程序框图. 2. 作业:教材P12 A组1题.第一课时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提问:学习了哪些算法的表示形式?(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 导入: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VC,JB 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三种语句的格式及功能:①出示例1: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分析算法→框图表示→教师给出程序,学生试说说对各语句的理解.)①出示例2: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②出示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见P16)③出示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教法:先分析算法→画出框图→编写程序→分析各语句→变式→小结:先写算法,再编程)3. 小结: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格式;赋值“=”及表达式;编写简单程序解决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1. 练习:教材P16 1、2题 2. 作业:P16 3、4题.第二课时 1.2.2 条件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条件结构的框图模式?2. 提问: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3. 一次招生考试中,测试三门课程,如果三门课程的总成绩在200分及以上,则被录取. 请对解决此问题的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变题:…总成绩在200分以下,则不被录取)二、讲授新课:1. 教学条件语句的格式与功能:①分析:复习题③中的两种条件结构的框图模式?②给出复习题③的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新的语句的结构及含义.③条件语句的一般有两种: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 语句格式及框图如下.分析语句执行流程,并说明:①“条件”是由一个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构成,其一般形式为“<表达式><关系运算符><表达式>”,常用的运算符有“>”(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等于). 关系表达式的结果可取两个值,以“真”或“假”来表示,“真”表示条件满足,“假”则条件不满足. ②“语句”是由程序语言中所有语句构成的程序段,即可以是语句组. ③条件语句可以嵌套,即条件语句的THEN 或ELSE后面还可以跟条件语句,嵌套时注意内外分层,避免逻辑混乱.2. 教学典型例题:②出示例5: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算法分析→画程序框图→编写程序→给出系数的一组值,分析框图与程序各步结果)注意:解方程之前,先由判别式的符号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函数SQR()的功能及格式.②讨论:例5程序中为何要用到条件语句?条件语句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答:一般用在需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的算法设计中,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确定两个数的大小等问题,还有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等,往往要用条件语句,有时甚至要用到条件语句的嵌套③练习: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2个实数从小到大排列.④出示例6: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3个实数从小到大排列.(讨论:先用什么语句?→用具体的数值给a、b、c,分析计算机如何排列这些数?→写出程序→画出框图→说说算法→变式:如果是4个实数呢?3. 小结:条件语句的格式与功能及对应框图. 编程的一般步骤:①算法分析:根据提供的问题,利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②画程序框图:依据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③写出程序:根据程序框图中的算法步骤,逐步写出相应的程序语句.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22 1、2题.2. 试编写程序进行印刷品邮资的计算. (前100g 0.7元,以后每100g 0.4元)3. 作业:P22 3、4题.第三课时 1.2.3 循环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会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设计一个计算1+2+3+……+1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2. 循环结构有哪两种模式?有何区别?相应框图如何表示?答: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 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两种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① 给出复习题①的两种循环语句的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新的语句的结构及含义.② 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下.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 当使用WHIL 语句时,循环内部应当有改变循环的条件,否则会产生无限循环. 学习时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③ 讨论: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则:在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 语句中,先执行循环体,再当条件不满足时再执行循环体.2. 教学例题:① 出示例:编写程序,计算1+2+3+……+99+100的值.(分析:实现累加的算法 → 分别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 → 变题:计算20以内偶数的积.② 给出下列一段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各语句的作用,分析程序的功能. (见教材P24)(读,找疑问 → 说各语句 → 分析功能)③ 练习:用描点法作函数y =x 3+3x 2-24x +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 =-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④ 分析右边所给出程序:当n=10时,结果是多少?程序INPUT “n=”;ni =1 a =0 WHILE i <= n a = a +(i +1)/i i = i+1WENDPRINT “…”;aEND实现功能?3. 小结:① 循环语句的两种不同形式: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还可补充了For 语句),掌握它们的一般格式.② 在用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格式及条件的表述方法. 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UNTIL 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③ 循环语句主要用来实现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在处理一些需要反复执行的运算任务. 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中常用到.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24 1题.2. 编写程序,实现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整数. (算术运算:5 MOD 3 =2)3. 作业:P24 2、3题.第一课时 1.3.1 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学要求: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出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它们的算法程序.教学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回顾算法的三种表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三种逻辑结构)、程序语言(五种基本语句).2. 提问:①小学学过的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先用两个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口算出36和64的最大公约数. ②除了用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6436128=⨯+,36∴和28的最大公约数就是64和36的最大公约数,反复进行这个步骤,直至842=⨯,得出4即是36和64的最大公约数.二、讲授新课:1. 教学辗转相除法:例1:求两个正数1424和801的最大公约数.分析:可以利用除法将大数化小,然后逐步找出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适用于两数较大时)①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1)用较大的数m 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0S 和一个余数0R ;(2)若0R =0,则n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0R ≠0,则用除数n 除以余数0R 得到一个商1S 和一个余数1R ;(3)若1R =0,则1R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1R ≠0,则用除数0R 除以余数1R 得到一个商2S 和一个余数2R ;……依次计算直至n R =0,此时所得到的1n R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②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中的除法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且执行次数由余数是否等于0来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循环体,它的程序框图如右图:(师生共析,写出辗转相除法完整的程序框图和程序语言)练习:求两个正数8251和2146的最大公约数. (乘法格式、除法格式)2. 教学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1)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 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2)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2:用更相减损术求91和49的最大公约数.分析:更相减损术是利用减法将大数化小,直到所得数相等时,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反思: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是否存在相通的地方) 练习:用更相减损术求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3. 小结: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及比较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②结果上,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1题 2、作业:教材P38第1题 第二课时 1.3.2 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学要求: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教学重点:秦九韶算法的特点及其程序设计.教学难点:秦九韶算法的先进性理解及其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出两个正数623和1513的最大公约数.2. 设计一个求多项式5432()254367f x x x x x x =--+-+当5x =时的值的算法. (学生自己提出一般的解决方案:将5x =代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提问:上述算法在计算时共用了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此方案有何优缺点?(上述算法一共做了5+4+3+2+1=15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 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不通用,不能解决任意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而且计算效率不高.)二、讲授新课:1. 教学秦九韶算法:① 提问:在计算x 的幂值时,可以利用前面的计算结果,以减少计算量,即先计算2x ,然后依次计算2x x ⋅,2()x x x ⋅⋅,2(())x x x x ⋅⋅⋅的值,这样计算上述多项式的值,一共需要多少次乘法,多少次加法?(上述算法一共做了4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② 结论:第二种做法与第一种做法相比,乘法的运算次数减少了,因而能提高运算效率,而且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所需的运算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要长得多,因此第二种做法能更快地得到结果.③ 更有效的一种算法是:将多项式变形为:5432()254367f x x x x x x =--+-+=,依次计算2555⨯-=,55421⨯-=,2153108⨯+=,10856534⨯-=,534572677⨯+=故(5)2677f =. ――这种算法就是“秦九韶算法”. (注意变形,强调格式) ④ 练习: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432()2351f x x x x x =+-++当4x =时的值. (学生板书→师生共评→教师提问:上述算法共需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⑤ 如何用秦九韶算法完成一般多项式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的求值问题?改写:1110121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 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11n n v a x a -=+,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212n v v x a -=+,323n v v x a -=+,,10n n v v x a -=+. ⑥ 结论:秦九韶算法将求n 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 个一次多项式的值,整个过程只需n 次乘法运算和n 次加法运算;观察上述n 个一次式,可发出k v 的计算要用到1k v -的值,若令0n v a =,可得到下列递推公式:01,(1,2,,)n k k n k v a v v x a k n --=⎧⎨=+=⎩.这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用循环结构来实现.⑦ 练习: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5432()52 3.5 2.6 1.70.8f x x x x x x =++-+-当5x =时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2. 小结:秦九韶算法的特点及其程序设计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2题 2、作业:教材P36第2题 第三课时 1.3.3 算法案例---进位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 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各种进位制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除k 取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及其程序的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试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52()42f x x x =-+当3x =时的值,分析此过程共需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2. 提问: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旧式的秤是十六进制的,计算一打数值时是12进制的......那么什么是进位制?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二、讲授新课:1. 教学进位制的概念:①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几进制的基数就是几. 如:“满十进一”就是十进制,“满二进一”就是二进制. 同一个数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上例中:(2)(8)(16)1110017139==② 一般地,任意一个k 进制数都可以表示成不同位上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即1110()1...(0,n n n n k n n n n a a a a a k a a a k a k a ka k a k ----<<≤<=⨯+⨯+⨯+⨯.如:把(2)110011化为十进制数,(2)110011=1⨯25+1⨯24+0⨯23+0⨯22+1⨯21+1⨯20=32+16+2+1=51.把八进制数(8)7348化为十进制数,3210(8)7348783848883816=⨯+⨯+⨯+⨯=.2. 教学进位制之间的互化:①例1:把二进制数(2)1001101化为十进制数.(学生板书→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将非十进制转为十进制数的方法) 分析此过程的算法过程,编写过程的程序语言. 见P34②练习:将(5)2341、(3)121转化成十进制数.③例2、把89化为二进制数.分析:根据进位制的定义,二进制就是“满二进一”,可以用2连续去除89或所得商,然后取余数. (教师板书)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化为k 进制数的算法,这种算法成为除k 取余法. ④练习:用除k 取余法将89化为四进制数、六进制数.⑤例3、把二进制数(2)11011.101化为十进制数.解:4(211-=⨯. (小数也可利用上述方法化进行不同进位制之间的互化. )变式:化为八进制→方法:进制互化3. 小结:进位制的定义;进位制之间的互化.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3题 2、作业:教材P38第3题 第四课时 1.3.4 生活中的算法实例教学要求: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了解算法思想.教学重点:生活实例的算法分析.教学难点:算法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前面学习了哪几种算法案例?每种算法的作用及操作方法是怎样的?2. 算法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利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讲授新课:1. 霍奇森算法:提问:同学们经常会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例如,你可能要面临好几门课的作业的最后期限,你如何合理安排以确保每门课的作业都能如期完成?如果根本不可能全部按期完成,你该怎么办?(霍奇森算法可以。
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
9.穷举法
10.分治法
11.贪心法
12.动态规划法
13.回溯法
2.3 算法的描述
14.伪代码
15.流程图
2.4 排序算法
16.直接插入排序
17.希尔排序
18.直接选择排序
19.堆排序
20.冒泡排序
21.快速排序
三、教学重难点
22.算法的基本特性和分类。
23.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0min
算法的基本概念
讲授
定义算法,介绍算法的特性、分类及应用。
30min
算法的设计基本思想与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
分别介绍穷举法、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结合实例分析。
20min
算法的描述
讲授、技能演练
介绍伪代码和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让学生自行练习。
40min
排序算法
讲授、案例分析
分别介绍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结合实例分析。
10min
课堂小结
讲授
确认本节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回答学生提问。
6.2 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和技能演练等教学手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针对教学目标制定评价表,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技能演练等多种教学手段,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后续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算法的设计方法,有效实现问题求解。同时,需要注重计算机语言和实现细节的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算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教案(高一数学)
算法与程序框图教案第一章 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入门向导】“孙子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算经十书》之一的《孙子算经》中.其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意思是说:今有一些事物,不知道它的数目,三个三个地数它们剩余二个,五个五个地数它们剩余三个,七个七个地数它们剩余二个,问这些事物的数目是多少?“孙子问题”相当于求关于x ,y ,z 的不定方程组⎩⎪⎨⎪⎧ m =3x +2m =5y +3m =7z +2的正整数解.《孙子算经》中给出了具体的解法,其步骤是:选定5×7的一个倍数,被3除余1,即70;选定3×7的一个倍数,被5除余1,即21;选定3×5的一个倍数,被7除余1,即15.然后按下式计算:m =70×2+21×3+15×2-105P .式中105为3,5,7的最小公倍数,P 为适当的整数,使得0<m ≤105,这里取P =2.你能想出一种算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吗?1.对算法含义的理解(1)算法是机械的算法的设计要“面面俱到”不能省略任何一个小小的步骤,有时可能要进行大量重复计算,但只要按步骤一步一步地执行,总能得到结果.算法的这种机械化的特点,在设计出算法后,便于把具体过程交给计算机去完成.(2)算法是普遍存在的实际上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如国际象棋的棋谱、走法、胜负的评判标准,邮寄物品的相关手续,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等.(3)求解某个具体问题的算法一般是不唯一的算法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求解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算法.如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但不同的算法可能会有“优劣”之分.例1 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好的一种流程( )A .1.洗脸刷牙、2.刷水壶、3.烧水、4.泡面、5.吃饭、6.听广播B .1.刷水壶、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3.泡面、4.吃饭、5.听广播C .1.刷水壶、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3.泡面、4.吃饭同时听广播D .1.吃饭同时听广播、2.泡面、3.烧水同时洗脸刷牙、4.刷水壶分析 处理问题的算法要求能够一步一步地执行,好的算法还要花费时间少.解析 A 中洗脸刷牙可以在烧水的过程中进行,听广播可以和吃饭同时进行;D 中吃饭要在刷水壶、烧水、泡面之后.答案 C2.算法与数学问题解法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算法与解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也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如教材中由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解法)出发,归纳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步骤;同时指出,这样的求解步骤也适合有限制条件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些步骤就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算法的获得要借助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求解方法,而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可利用这类问题的一般算法解决.(2)区别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所需要的程序和步骤的统称,也可理解为数学中的“通法通解”;而解法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步骤,是具体的解题过程.例2 给出求解方程组⎩⎪⎨⎪⎧2x +y =7. ①4x +5y =11 ②的一个算法. 解 方法一 (消元法)S1 ②-①×2,得3y =-3,③S2 解③得y =-1;④S3 将④代入①,得x =4;S4 输出x =4,y =-1.方法二 (公式法)S1 计算D =2×5-4×1=6;S2 因为D =6,所以x =5×7-11×16=4,y =11×2-7×46=-1; S3 输出x =4,y =-1.点评 本题中的方法二,直接利用高斯消去法的算法步骤,显得更为简捷.3.程序框图(1)与自然语言相比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优越性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的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在处理条件结构或循环结构这样的问题时比较困难,不够直观、准确.程序框图是表示算法的另一种形式,它的结构清晰,步骤准确,有时能解决自然语言不易表达的问题.(2)画程序框图的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应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规则,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彼此之间能读懂各自画的框图.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来画;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符号;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语言要简练、清楚.例3已知圆的半径,设计一个算法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近似值,并用程序框图表示.分析解答本题可由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直接求解,其中圆的半径可由算法输入.解算法设计:S1输入圆的半径R.S2计算L=2πR.S3计算S=πR2.S4输出L和S.程序框图:1.算法的确定性理解不到位例1求2+4+6+8+…+100的算法.错解算法:S1计算2+4+6+8+ (100)S2输出第一步中的结果.错解辨析对于连加连乘的问题,不能直接得到答案,应当逐步进行.正解算法:S1计算2+4得到6;S2将第一步的结果与6相加得到12;S3将第二步的结果与8相加得到20;S4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加到100;S5输出运算结果.2.程序框图中循环结构功能、条件出错例2 如图所示是某一算法的程序框图,根据该框图指出这一算法的功能.错解 求S =12+14+16+18+110的值. 正解 在该程序框图中,S 与n 为两个累加变量,k 为计数变量,所以该算法的功能是求12+14+16+…+120的值.1.按部就班法此法是基本方法,要求按问题的解题步骤“按部就班”地做,每一步都有唯一的结果,且在有限步之后得出结果. 例1 写出作∠ABC 的平分线的一个算法.分析 解决这个问题,只需按作图方法“按部就班”地设计算法.解 S1 以B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边BA 交于M 点,与边BC 交于N 点.S2 以M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d 为半径画弧.S3 以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d 为半径画弧.S4 取第二、三两步所得的弧的交点P .S5 过B ,P 作射线BP ,射线BP 即为∠ABC 的平分线.2.公式法利用现有公式解决问题是设计算法的重要思路.例2 计算上底为2,下底为4,高为5的梯形的面积.分析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 =12(a +b )h .其中a 是上底,b 是下底,h 是高,只需令a=2,b=4,h=5,代入公式即可.解算法如下:S1a=2,b=4,h=5;S2S=12(a+b)h;S3输出S.3.循环法有些问题需要重复计算,而这正是计算机的强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循环来实现.例3设计出一个求23+43+63+…+603的算法.解S1p=0,i=2.S2p=p+i3.S3i=i+2.S4如果i>60,算法结束,否则,返回第二步.S5输出p.1.抓特征组成任何一个程序框图的三要素是“四框”、“一线”加“文字说明”.“四框”即起、止框、输入(出)框、处理框、判断框.“一线”即流程线,任意两个程序框之间都存在流程线.“文字说明”即在框图内加以说明的文字、算式等,这是每个框图不可缺少的内容.2.明规则程序框图的画法规则是:①用标准,即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②按顺序,即框图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③看出入,即大多数程序框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判断框是唯一具有两个出口的图框,条件分支结构中要在出口处标明“是”或“否”;④明循环,即循环结构要注意变量的初始值及循环终止条件;⑤辨流向,即流程线的箭头表示执行的方向,不可缺少;⑥简说明,即在程序框内的描述语言要简练清晰.3.依步骤画程序框图的总体步骤是:第一步,先设计算法,因为算法的设计是画程序框图的基础,所以在画程序框图前,首先应在稿纸上写出相应的算法步骤,并分析算法需要哪些基本逻辑结构;第二步,再把算法步骤转化为对应的程序框图,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很多细节,是一个将算法“细化”的过程.例4某商场进行优惠促销:若购物金额x在500元以上(不包括500元),则全部货款打8折;若购物金额x在300元以上(不包括300元)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则全部货款打9折;否则,不打折.画出程序框图,要求输入购物金额x元,能输出实际交款额.分析由题意,实际交款额y与购物金额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 x , 0≤x ≤300,0.9x ,300<x ≤500,0.8x ,x >500.因为它需对x 进行三次判断,所以算法含有两个条件结构,写出算法步骤如下.解 算法如下:S1 输入购物金额x .S2 判断x ≤300是否成立.若是,则y =x ,执行第四步;否则,进入第三步.S3 判断x ≤500是否成立.若是,则y =0.9x ;否则,y =0.8x .S4 输出y ,算法结束.画法步骤 ①画顺序结构图,即起、止框及输入框,并且流程线连接(如图中①);②画条件结构图,即画判断框,里面填写“x ≤300”(如图中②).对于“是”画处理框并填入“y =x ”,对于“否”流向下一个判断框;③再画条件结构图,即画判断框,里面填写“x ≤500”对于“是”画处理框并填入“y =0.9x ”,对于“否”画处理框并填入“y =0.8x ”(如图中③);④画一个总的输出框并输出y ,以及起、止框表示算法结束(如图中④).最后,合成整个算法程序框图.1.(天津)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 的值为( )A .3B .4C .5D .6解析 i =1时,a =2;i =2时,a =5;i =3时,a =16;当i =4时,a =65>50.即条件a >50成立,所以输出的i 的值为4.答案 B2.(湖南)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x 1=1,x 2=2,x 3=3,x =2,则输出的数等于______.解析 由框图的算法功能可知,输出的数为:S =(1-2)2+(2-2)2+(3-2)23=23.答案 233.(日照模拟)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 =________.解析 按照程序框图依次执行为S =5,n =2,T =2;S =10,n =4,T =2+4=6;S =15,n =6,T =6+6=12;S =20,n =8,T =12+8=20;S =25,n =10,T =20+10=30>S ,输出T =30.答案 304.(威海调研)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量y 与输入量x 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该程序框图表达的是一个分段函数y =⎩⎪⎨⎪⎧2x , x ≤1,x -2,x >1. 答案 y =⎩⎪⎨⎪⎧2x , x ≤1,x -2,x >1 5.(抚顺模拟)某篮球队6名主力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个数如下表所示:下图是统计该则图中判断框应填________,输出的s =________.解析该程序框图是统计6名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总数,因此图中判断框应填i≤6,输出的s=a1+a2+…+a6.答案i≤6a1+a2+a3+a4+a5+a6。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1.2算法与程序框图TI教案
算法与程序框图教案1.1 算法与程序框图(3课时)1.1.2程序框图教学目标:1. 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理解程序框图的符号表示2. 程序框图的规则重点难点:1.程序框图的概念与符号表示2.程序框图的规则教学过程:一. 引入1.程序框图概念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的更直观,我们常用框图表示? 问题: 什么程序框图?程序框图: 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通常,程序框图由程序与流程线组成,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流程线是方向箭头,按照算法进行的顺序将程序框连接起来。
例1:(1)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022=-x 的近似根的算法.(2)用程序框图表示此算法。
解:设所求近似根与精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算法:第一步:令()22-=x x f .因为()()02,01><f f ,所以设x 1=1,x 2=2.第二步:令221x x m +=,判断f (m )是否为0.若是,则m 为所求;若否,则继续判断()()m f x f ⋅1大于0还是小于0.第三步:若()()01>⋅m f x f ,则x 1=m ;否则,令x 2=m.第四步:判断005.021<-x x 是否成立?若是,则x 1、x 2之间的任意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不防取近似根为m=122x x +.);若否,则返回第二步. 说明:按以上步骤,我们将依次得到课本第4页的表1-1和图1.1-1.于是,开区间(1.4140625,1.41796875)中的实数都满足假设条件的原方程是近似根.(2)程序框图循环结构例2: 判断一个正整数n是否是质数。
(1)试写出一个算法;(2)用程序框图表示这个算法。
(1)解: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 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
高中数学:教案(算法初步)新人教版必修3
算法初步(总12课时)§1.1 算法的含义(1)(第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与主要特点;2.能按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学;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算法过程.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学过程一.序言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阅读教材第4页.二.创设问题情境1.情境:介绍猜数游戏(见教材第5页).2.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三.学生活动学生容易说出“二分法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化(按步骤)的表达.说明:以上过程实际上是按一种机械的程序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四.建构数学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1.广义的算法——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例如: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空调说明书是空调使用的算法.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2.本章主要讨论的算法(计算机能够实现的算法)——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例如:解方程(组)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问题的算法等.3.本节采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 五.数学运用 1.算法描述举例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算法2 运用公式123n ++++=2)1(+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 =5;第二步:计算()21+n n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算法3 用循环方法求和.第一步:使1S =; 第二步:使2I =;第三步:使S S I =+;第四步:使1I I =+;第五步:如果5I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说明:①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唯一. ②若将本例改为“给出求123100++++的一个算法”,则上述算法2和算法3表达较为方便.例2.给出求解方程组274511x y x y +=⎧⎨+=⎩的一个算法.分析: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别,为了适用于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用高斯消元法(即先将方程组化为一个三角形方程组,在通过回代过程求出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解: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第一步: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x 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x 的系数,得到乘数422m ==; 第二步:方程②减去m 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的x 项,得到2733x y y +=⎧⎨=-⎩;第三步: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1y =-,4x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1x y =⎧⎨=-⎩. 说明:(1).从例1、例2可以看出,算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①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必须结束.“有限性”往往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让计算机执行一个历时1000年才结束的算法,这虽然是有限的,但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人们也不把它视作有效算法.“合理限度”一般由人们的常识和需要以及计算机的性能而定.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例如,一个健身操中一个动作“手举过头顶”,这个步骤就是不确定的、含糊的.是双手都举过头,还是左手或右手?举过头顶多少厘米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不应产生歧义,而应当是明确无误的.(2).一般来说,算法应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没有意义的.2.练习:课本第6页练习第1、2、3题.练习1答案:第一步 移项得23x =-;第二步 两边同除以2得32x =-. 练习2答案:第一步:使1S =; 第二步:使3I =;第三步:使S S I =⨯; 第四步:使2I I =+;第五步:如果7I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练习3答案:第一步 计算斜率203(1)AB k -=--;第二步 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0(1)AB y k x -=+.补充例习题1.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解:算法或步骤如下:S1 人带两只狼过河;S2 人自己返回;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两只狼返回;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S6 人自己返回;S7 人带两只狼过河; S8 人自己返回;S9 人带一只狼过河.2.写出求111123100++++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使1S =; 第二步:使2I =;第三步:使1n I=;第四步:使S S n =+; 第五步:使1I I =+;第六步:如果100I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六.回顾小结1.算法的概念: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算法是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2.算法的重要特征:(1)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后必须结束; (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必须是确定的;(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4)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七、课外作业 课本第6页第4题, 补充习题1.有A 、B 、C 三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瓶,A 装着酒精,B 装着醋,C 为空瓶,请设计一个算法,把A 、B 瓶中的酒精与醋互换.2.写出解方程0322=--x x 的一个算法.3.“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该方程组的算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 流程图(1) (第1课时 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 等)的意义;2.能用程序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 教学难点 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1.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123100++++= ; (2)123n ++++= ;2.问题:已知1232006n ++++>,求n 的最小值,试设计算法.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1S 取1n =;2S 计算2)1(+n n ; 3S 若(1)20062n n +>,则输出n ;否则,使1n n =+,转2S . 上述算法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描述出来: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7页图121--.这样的框图我们称之为流程图.三.建构数学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几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程线(指向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2.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7页),结合图形讲解. 3.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4.从流程图121--可以看出,该算法步骤中,有些是按顺序执行,有些需要选择执行,而另外一些需要循环执行.事实上,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表达出来.5.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四.数学运用 1例题:例1.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一个算法.解: 1S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1l ;2S 作BC 的垂直平分线2l ;3S 以1l 与2l 的交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圆,圆M 即为ABC ∆的外接圆.说明:1.以上过程通过依次执行1S 到3S 这三个步骤,完成了作外接圆这一问题,这种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就是顺序结构.2.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例2. 说明:12.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符号“1页) 解:1S p x ←;{先将x } 2S x y ←;{再将y 的值赋给x ,这时存放变量x 的单元可作它用} 3S y p ←.{最后将p 的值赋给y ,两个变量x 和y 的值便完成了交换}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右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例3.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S r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解:算法如下:1S 10r ←; 2S 2S r π←; 3S 输出S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右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 2.练习:课本第8页练习第1、2题. 五.回顾小结 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几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2.画流程图的步骤:p x ← x y ← y p ← ↓↓ ↓↓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再把自然语言转化为流程图; 3.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六.课外作业:课本第15页习题第1,3题. 补充:已知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C 的转换公式是:C F =⨯-95)32(,写出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图,使得输入一个华氏温度F ,输出其相应的摄氏温度C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 流程图(2) (第2课时 新授课)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流程图的概念,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能运用流程图表达选择结构;2.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流程图表示选择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 规范流程图的表示以及选择结构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0.53,50,500.53(50)0.85,50,c ωωωω⨯≤⎧=⎨⨯+-⨯>⎩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算法为: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否则500.53(50)0.85c ω=⨯+-⨯;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9页图5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1.选择结构的概念: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条件p 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A 和B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又执行B ,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4)规范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两个退出点.3.思考:教材第7页图121--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四.数学运用例1.(教材第9页例3)设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分析: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未必总有实数根,因此,求解时,要先计算判别式24b ac ∆=-,然后比较∆与0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法中应含有选择结构.解:算法如下:1S 输入,,a b c ;2S 24b ac ∆←-;3S 如果0∆<,则输出“方程无实数根”,否则 12b x a -+∆←,22b x a--∆←,并输出1x ,2x .. 思考:如果要输出根的详细信息(区分是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还是不等的实数根),如何修改上述算法和流程图?例2. 解:1S 输入任意实数x ;2S 若0≥x ,则y x ←;否则y x ←-;3S 输出y .算法流程图如右.2.练习:课本第10页练习第1、2、3题. 五.回顾小结1.选择结构的概念: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2.理解选择结构的逻辑以及框图的规范画法,选择结构主要用在判断、分类或分情况的问题解决中.说明:[]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或称x 的整数部分),如:[2.6]2=.作业中可N0x ≥y x ←输入x输出yY y x ←-以使用此符号.六.课外作业:课本第15页习题第2,5题.补充:1.已知函数32,()5x xf xx x+⎧=⎨⎩为奇数为偶数,,写出当x为整数时求()f x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2.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 流程图(3)(第3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能运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2.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运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规范流程图的表示以及循环结构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的实现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算法的基本概念2.常用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3.常用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4.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常用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教学难点•快速排序的原理和实现方式•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编程实践”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理论讲授:教师通过讲解PPT、示意图等形式,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常用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算法的应用和优化。
3.编程实践:教师通过提供一些编程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算法实现和分析。
并在课堂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代码。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4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第1课时:算法的基本概念。
介绍算法的定义、特点、效率和正确性等基本概念。
2.第2-3课时:排序算法。
介绍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的实现方式和时间复杂度分析。
3.第4课时:查找算法和复杂度分析。
介绍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的实现方式和时间复杂度分析,以及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方法。
课程评价本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和编程实践,笔试占60%,编程实践占40%。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编程实践的难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难度级别,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挑战。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编程作业进度,对学生进行平时成绩评价。
总结本课程以算法初步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并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常用算法的实现方式,培养良好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章算法初步》示范教案
示范教案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前面学习了算法、程序框图与几种算法语句,本节课作为本章的小结,旨在和学生一起站在全章的高度,以算法思想为灵魂,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典型例题为操作平台,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为目的对本章作全面的复习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优化知识结构.三维目标1.对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2.熟练应用算法、程序框图与基本算法语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应用算法、程序框图与基本算法语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形成知识网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大家都熟悉围棋高手“石佛”李昌镐吧,他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你知道他最令人可怕的地方吗?他的技术很全面,但他最厉害的技术是“官子”,他的“官子”层次分明,可以说滴水不漏,堪称世界第一.我们的这次复习也要像围棋中的“官子”,也要做到层次分明、滴水不漏.思路2(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程序框图与基本算法语句等内容,今天我们对本章知识、方法、数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与复习.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自己梳理本章知识结构.(2)回顾算法的定义及特征.(3)回忆程序框图的三种逻辑结构.(4)总结算法语句.讨论结果:(1)本章知识结构如下图.(2)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那么我们可以说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算法的特征:①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用的步骤,“不漏”是指缺少哪一步都无法完成任务.②逻辑性:算法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地持续进行.(3)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4)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输入语句:变量=input.输出语句:print(%io(2),变量).条件语句:格式1:if表达式语句序列1;else语句序列2;end格式2:if表达式语句序列1;end循环语句:for语句:for循环变量=初值:步长:终值循环体;endwhile语句:while表达式循环体;end应用示例例1如下图所示,该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解:该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是:A=1;S=1;S=1+9=10;A=1+1=2;A≤2,成立;S=10+9=19;A=2+1=3;A=3≤2,不成立;输出S=19.答案:19点评: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算法,那么就有多种程序框图和语句,再就是不同版本的教材算法语句的语言形式也不相同,因此高考试题中通常不会考查画程序框图或编写程序.由于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体会算法的思想,所以已知程序框图或程序,判断其结果是高考考查本章知识的主要形式,这也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本章的要求.其判断方法是具体∴y =π2×2-5=π-5. 例2到银行办理个人异地汇款(不超过100万元),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假设汇款额不超过100元,收取1元手续费;超过100元但不超过5 000元,按汇款额的1%收取;超过5 000元,一律收取50元手续费.试用程序框图描述汇款额为x 元时,银行收取手续费y 元的过程.分析: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故应先建立数学模型,y =⎩⎪⎨⎪⎧ 1(0<x ≤100),0.01x (100<x ≤5 000),50(5 000<x ≤1 000 000).由此看出,要求手续费,需先判断x 的范围.解:程序框图如下图:点评:条件分支结构经常与分段函数有密切的关联;判断框里要写明分支的条件,从而决定下一步该作出怎样的选择.例3已知函数y =⎩⎪⎨⎪⎧ 2x -1,x ≤-1,log 3(x +1),-1<x<2,x 4,x ≥2,试设计一个算法,输入x 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分析:对输入x 的值与-1和2比较大小,即分类讨论.解:算法如下:S1 输入x 的值;S2 当x ≤-1时,计算y =2x -1,否则执行下一步;S3 当x ≥2时,计算y =x 4,否则执行下一步;S4 计算y =log 3(x +1);S5 输出y.点评:分段函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考虑算法步骤时,要用到分类讨论思想,这为复习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打好了基础.知能训练1.下面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A .11B .12C .132D .1 320分析:该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是:i =12;s =1;i =12≥10,成立;s =1×12=12;i =12-1=11;i =11≥10,成立;s =12×11=132;i =11-1=10;i =10≥10,成立;s =132×10=1 320;i =10-1=9;i =9≥10,不成立;输出s =1 320.答案:D2.下图是表示求解方程x 2-(a +1)x +a =0(a ∈R ,a 是常数)过程的程序框图.请在标有序号(1)(2)(3)(4)处填上你认为合适的内容将框图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解析:所解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先计算判别式Δ=(a +1)2-4a =(a -1)2,所以(1)处填(a -1)2;计算判别式Δ的大小后,再判断其符号,由于Δ=(a -1)2,则只需判断a 是否等于1即可,则(2)有两种填法a =1或a ≠1,当(2)处填a =1时,(3)处填x 1=x 2=1,(4)处填x 1=a ,x 2=1;当(2)处填a ≠1时,(3)处填x 1=a ,x 2=1,(4)处填x 1=x 2=1.答案:(1)(a -1)2 (2)a =1 (3)x 1=x 2=1 (4)x 1=a ,x 2=1或(1)(a -1)2 (2)a ≠1(3)x 1=a ,x 2=1 (4)x 1=x 2=13.下列程序的功能是________.s =0;for i =1:1:100s =s +1/i ;endprint(%io(2),s);解析:该程序的执行过程是:s =0;i =1,s =0+11=1; i =2,s =1+12;i =3,s =1+12+13; ……i =100,s =1+12+13+…+1100. 答案:计算1+12+13+…+1100的值 拓展提升数学的美是令人惊异的!如三位数153,它满足153=13+53+33,即这个整数等于它各位上的数字的立方的和,我们称这样的数为“水仙花数”.请您设计一个算法,找出大于100,小于1 000的所有“水仙花数”.(1)写出算法步骤;(2)画出程序框图.分析:由于需要判断大于100,小于1 000的整数是否满足等于它各位上的数字的立方的和,所以需要用循环结构.解:(1)算法步骤如下:S1 i =101;S2 如果i 不大于999,则执行第3步,否则算法结束;S3 若这个数i 等于它各位上的数字的立方的和,则输出这个数;S4 i =i +1,返回第2步.(2)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课堂小结(1)复习了本章知识,形成了知识网络.(2)判断算法的功能或输出结果.作业本章小结Ⅲ.巩固与提高 4、5.设计感想本节通过大量生动活泼的例题对本章进行系统的总结,通过精彩的点评渗透算法的基本思想,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使学生的思想方法不断升华.备课资料人机大战的启示人类的许多进步之所以产生,多半是发明了一个更好、更有力的工具.物质工具使工作速度加快并使人们从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信息工具则扩大人们的智力.物质工具如犁、起重机、推土机、内燃机、电动机等等,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计算机是人的大脑的延伸.它最初只能进行数值计算,但随着其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不仅能够进行计算,还能进行记忆、判断、推理、设计、控制、自动化处理等等.一句话,只要是能输入计算机里的信息,它都能按照人的要求对信息进行迅速而圆满的处理.因此,计算机也被称为电脑.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计算机深入生活每一个角落的过程,深深感受到了计算机多方面的强大的功能.其中,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与IBM“深蓝”的人机大战的结果曾引起世人瞩目和激烈讨论,留下了有关计算机与人的关系的种种思考.1989年,美国IBM公司成立了“深蓝”(Deep Blue)项目小组,开始着手研究有关计算机下棋方面的技术,其实就是设计下棋的算法.其目的是证明它具有能够处理复杂博弈模式的能力,而真正的意图是,以此作为一个模型,将并行技术深入到其他各种复杂应用领域.1988年,“深蓝”的前身“深思”(Deep Thought)在华裔科学家许峰雄等人的开发下,已经具备与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的能力.“深蓝”在开始设计时就以超越“深思”为目的,特别在运算速度与处理能力部分.经过不断的努力,1996年2月,当今最优秀的国际象棋棋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深蓝”计算机展开了第一次真正的角逐.比赛为六局对抗赛.虽然卡斯帕罗夫最终以4∶2的比分取胜,但今天计算机所达到的能力,也着实让全世界吃了一惊.尤其是第一局,“深蓝”以获胜来了个“开门红”.卡斯帕罗夫在赛后承认,“深蓝”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劲敌,他说:“我没有料到它如此难以对付,我输掉第一局非常幸运,因为那是给我发出的最严重警告.”由于卡斯帕罗夫战胜“深蓝”,他预言“在严肃、经典的比赛中,计算机在本世纪没有赢棋的机会.”然而,卡斯帕罗夫对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估计错了.仅仅一年后,“深蓝”就战胜了这位大师.1997年5月人机大战重开.前五局战平,5月11日第六局决胜局的比赛,卡斯帕罗夫仅走了19步便向“深蓝”认输.“深蓝”的重量达1.4吨,拥有32个节点,每一节点有8块专门为进行国际象棋对弈设计的处理器,从而拥有每秒运算超过2亿步的惊人速度.为了使“深蓝”能拥有更多的资源规划棋步,开发小组汇集了一个开放棋局的数据库,输入了100年来世界顶级棋手的棋局,此外还有残局数据库,即最后五步时的走法,形成了汇集10亿个棋局的数据库.自1996年在输给卡斯帕罗夫之后,美国特级大师本杰明加盟“深蓝”,将他对象棋的理解编成语句输入“深蓝”,且在1997年的比赛中,每场对局结束后,小组都会根据卡斯帕罗夫的情况相应地修改特定的参数.“深蓝”在比赛中,不会疲倦、不会有心理和情绪上的起伏,只是不动声色地进行高速准确的运算.因此,卡斯帕罗夫的对手并不是“深蓝”主机,而是一群人如何运用电脑的硬、软件来向一个人的智慧和反应挑战.电脑的胜利说到底是人脑的胜利.但是“深蓝”的这次胜利,毕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准确地说,这次“深蓝”胜利,是人脑经过电脑胜过人脑.它也反过来让人们思考,什么是思维的本质?它第一次让人类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电脑与人的相异却又能够与人对抗的能力,这种力量还会从人们今后的努力中得到滋养从而不断壮大.有人曾将人机大战称为捍卫人类尊严的比赛,此次“深蓝”获胜,绝不意味人类的尊严丧失殆尽.许峰雄博士说得好:“棋王卡斯帕罗夫的胜利是为人类的过去赢了一盘棋;今年,‘深蓝’胜卡斯帕罗夫,是为人类的未来赢了一盘棋.”另外,深具意义的是,“深蓝”证明了人类的极限.超越人类的极限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人类就是在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中而进步的.。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全章教案
1.1算法的定义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2.能按照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3.了解算法的主要特点.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教学难点:算法的理解及设计.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情境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远方的朋友相联系,很少再有人去写纸质的信了,代之以打电话或上网发电子邮件等,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都有收发电子邮件的经历,有哪位同学能把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和步骤说一下?情境2:大家可能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李咏曾经主持的“猜价格,赢商品”的节目,竞猜者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某种商品的价格,就可赢得该商品.现有一商品,价格在0~8000元之间,如果让你去猜,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猜中价格?二、学生活动1.第一步:上网打开电子邮箱;第二步:点击“写邮件”;第三步:输入发送地址;第四步:输入主题;第五步:输入信件内容;第六步:点击“发送邮件”.2.第一步:报“4000元”;第二步:若主持人说“高”了(说明价格在0~4000之间),就报“2000”,否则(价格在4000~8000之间)报“6000”;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报数方法,直到得到正确的结果.3.小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我们都是在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了一系列机械的操作来完成一事件,其中就蕴含了算法的思想.三、建构数学1.算法的概念.对于一项任务,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执行,并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则这些步骤称为完成该任务的一个算法.2.算法的特征.(1)确定性:即求解的过程是事先确定的,有确定的步骤.在执行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只是机械地一步一步地照着做.(2)可行性:即算法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能够做到的.(3)有穷性:即算法在有穷步骤之后结束,这包含着算法运行的时间是有限的,运行时(在计算机中需要的存储)空间也是有限的.不满足有穷性的算法是没有实际意义的.(4)通用性:一般来说,算法应有某种通用性,可以解决某一类问题.(5)有输出特征:算法执行之后应有结果,应完成给定的任务.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1给出求1+2+3+4+5+6+7的一个算法.解析:本例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概念的程度,了解解决数学问题都需要算法.算法一: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第五步 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第六步 将第五步中的运算结果21与7相加,得到28. 算法二:可以运用公式1+2+3+…+n =n (n +1)2直接计算. 第一步 取n =7; 第二步 计算n (n +1)2 ;第三步 输出运算结果.例2给出求解方程组⎩⎪⎨⎪⎧2x +y =5 ①4x +5y =13 ② 的一个算法.解析:消元法,步骤:第一步 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的x 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x 的系数,得到乘数m =42 =2;第二步 方程②减去m 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的x项,得到⎩⎪⎨⎪⎧2x +y =53y =3第三步 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y =1,x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2y =1,这种消元回代的算法适用于一般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点评:一个算法,就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它为某个特定类型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运算序列.其中的每条规则必须是明确定义的、可行的.序列的终止表示问题得到解答或指出问题没有解答.2.练习.课本P36页第1题.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征.1.2流程图教学目标:1.理解流程图的概念;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框图的功能.教学过程:一、建构教学 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和流程线来表示算法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2.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二、数学运用 例1 已知1()21xf x =+,写出求(4)(3)(2)(4)f f f f -+-+-++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 1S 0S ←;2S 4I ←-;3S 1()21I f I ←+; 4S ()S S f I ←+;5S 1I I ←+; 6S 若4I ≤,转3S ,否则输出S . 例2 高一某班一共有50名学生,设 计一个算法,统计班上数学成绩良好(分数大于80且小于90)和优秀(分数大或等于90)的学生人数,并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1S 1n ←,0a ←,0b ←;2S 输入成绩r ;3S 若89r >,则1a a ←+,转5S ; 4S 若80r >,则1b b ←+; 5S 1n n ←+;6S 若50n ≤,转2S ,否则,输出a 和b ;1.2.1顺序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流程图的概念以及顺序结构.2. 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3. 能运用顺序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N50n >输出a ,b Y1b b ←+1a a ←+1n ←,0a ← ,0b ←输入成绩r89r > 80r >Y1n n ←+ NY结束开始教学方法: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顺序结构.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1)123100++++=;(2)123n++++=;2.问题:已知1232006n++++>,求n的最小值,试设计算法.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解1S取1n=;2S计算2)1(+nn;3S若(1)20062n n+>,则输出n;否则,使1n n=+,转2S.上述算法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描述出来: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7页图1-2-1,这样的框图我们称之为流程图.三、建构数学2.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7页),结合图形讲解.3.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4.从流程图121--可以看出,该算法步骤中,有些是按顺序执行,有些需要选择执行,而另外一些需要循环执行.事实上,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表达出来.5.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四、数学运用 1.顺序结构举例例1 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一个算法. 解 1S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1l ;2S 作BC 的垂直平分线2l ;3S 以1l 与2l 的交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圆,圆M 即为ABC ∆的外接圆.说明 1.以上过程通过依次执行1S 到3S 这三个步骤,完成了作外接圆这一 问题,这种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就是顺序结构.2.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作BC 的垂直平分线2l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1l以1l 与2l 的交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圆p x ← x y ← y p ← ↓↓ ↓↓图1 图2例2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说明 1.在计算机中,每个变量都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它们都有各自的地址.2.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符号“p x ←”表示“把x 赋给p ”. 解 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 . 算法是:1S p x ←; {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 ,这时存放变量x 的单元可作它用} 2S x y ←; {再将y 的值赋给x ,这时存放变量y 的单元可作它用} 3S y p ←. {最后将p 的值赋给y ,两个变量x 和y 的值便完成了交换}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上图2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例3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πS r =,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 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如下:1S 10r ←; 2S 2πS r ←;3S 输出S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右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 2.练习:课本第9页练习第1,2题.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和流程线来表示算法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2.画流程图的步骤: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再把自然语言转化为流程图;3.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1.2.2选择结构教学目标: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0.53,50,500.53(50)0.85,50,c ωωωω⨯≤⎧=⎨⨯+-⨯>⎩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算法为: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否则500.53(50)0.85c ω←⨯+-⨯;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条件p 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 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A 和B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又执 行B ,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 两个退出点.3.思考:教材第7页图121--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四、数学运用分析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未必总有实数根,因此,求解时,要先计算判别式△24b ac =-,然后比较△与0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法中应含有选择结构.思考:如果要输出根的详细信息(区分是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还是不等的实数根),如何修改上述算法和流程图?例2 解 1S 输入任意实数x ;2S 若0≥x ,则y x ←;否则y x ←-; 3S 输出y . 算法流程图如右.2.练习:课本第11页练习第1,2,3题.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选择结构的概念: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2.理解选择结构的逻辑以及框图的规范画法,选择结构主要用在判断、分类或分情况的问题解决中.1.2.3循环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流程图的循环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2. 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N0x ≥y x ←输入x输出yY y x ←-教学方法: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你知道在申奥的最后阶段,国际奥委会是如何通过投票决定主办权归属的吗?对遴选出的5个申办城市进行表决的操作程序是: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总票数的一半,那么该城市就获得举办权;如果所有申办城市得票数都不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则将得票数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申办城市为止.2.问题:怎样用算法结构表述上面的操作过程?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表达,然后画出流程图.解:算法为:1S投票;S统计票数,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总票数的一半,那么该城市就获得举办权,2转3S;S,否则淘汰得票数最少的城市,转1S宣布主办城市.3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2页图129--.三、建构数学1.循环结构的概念: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循环结构,先执行A框,再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为假;若p为假,则再执行A,再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为假……,如此反复,直到p为真,该循环过程结束.四、数学运用1.循环结构举例.例1 (教材第13页例4)写出求12345⨯⨯⨯⨯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算法1:逐一相加(见教材第13页);算法2:1S1T←; {使1T=}S22I←; {使2I=}3S T T I←⨯; {求T I⨯,乘积结果仍放在变量T中}4S 1I I ←+; {使I 的值增加1} 5S 如果5I ≤,转3S ,否则输出T .说明:1.算法2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算法2不仅形式简练, 而且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其中3S ,4S ,5S 组成一个循环,在实现算法时要反复多次执行3S ,4S ,5S 步骤,直到执行5S 时,经过判断,乘数I 已超过规定的数为止.算法流程图如右.练习1:写出求1357911⨯⨯⨯⨯⨯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例2 设计一个计算10个数平均数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分析:由于需要依次输入10个数,并计算它们的和,因此,需要用一个循环结 构,并用一个变量存放数的累加和.在求出10个数的总和后,再除以10,就得 到10个数的平均数.解:1S 0S ←; {使0S =}2S 1I ←; {使1I =} 3S 输入G ; {输入一个数}4S S S G ←+; {求S G +,其和仍放在变量S 中} 5S 1I I ←+; {使I 的值增加1} 6S 如果10I ≤,转3S , {如果10I >,退出循环} 7S 10S A ←; {将平均数10S存放到A 中} 8S 输出A . {输出平均数}说明:1.本题中的第一步将0赋值于S ,是为这些数的和 建立存放空间;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本题中的I )和累加变量(本题中的S ),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本题实质是为了记录输入的数的个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与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进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算法流程图如右.2.练习:课本第15页练习第1,2 题. 练习1 答案:1S 2S ←;2S 4I ←;N100I >2S ←4I ←S S I ←+ 2I I ←+3S S S I ←+;4S 2I I ←+; 5S 如果100I ≤,转3S , 否则输出S .练习2答案:将50个学生中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打印出来.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循环结构的概念: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它主要 用在反复做某项工作的问题中.2.用循环结构画流程图: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确定循环的转向位 置和终止条件.3.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选择结构通过判断执行分支,只是执行一次;循环结构通过条件判断可以反复执行;联系:循环结构是通过选择结构来实现的,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选择结构. 4.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本题中的I )和累加变量(本题中的S 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本题实质是为了记录输入的数的个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与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进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1.3.1-1.3.2赋值语句的输入、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2.能初步应用这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编写类BASIC 程序. 3.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方法:例4 通过实例,发展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 例5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算法、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例6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种基本语句,感受算法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1 已知我班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二、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流程图:2.怎样将以上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呢? 下面我们将通过伪代码学习基本的算法语句. 三、建构教学 1.伪代码:伪代码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为了今后能学好计算机语言,我们在伪代码中将使用一种计算算法:S1 a ←80 S2 b ←100 S3 c ←89S4 A ←(a +b +c )/3 S5 输出Aa ←80b ←100c ←89 A ←(a +b +c )/3 输出A 结束开始机语言“BASIC 语言”的关键词.2.赋值语句:赋值语句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的语句.例如:“x y ←”表示将y 的值赋给x ,其中x 是一个变量,y 是一个与x 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说明:①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②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表达式;③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3.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分别用“Input ”(或者“Read ”)和“Print ”来描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1)输入语句与赋值语句的区别在于:赋值语句可以将一个代数表达式的值赋于一个变量,而输入语句由于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因此输入语句只能将读入的具体数据赋给变量.(2)输出语句的主要作用是:①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例如:可以将问题1中的算法改进为求任意三门功课的平均值的算法. 流程图:说明:输入语句“Read a ,b ”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a ,b ;“Print A ”表示输出运算结果A .四、数学运用伪代码:Read a ,b ,c A ←(a +b +c )/3 Print AA ←(a +b +c )/3 结束开始 输出A 输入a ,b ,c1.例题.例1 写出求23x =时多项式3273511x x x +-+的值的算法. 算法1322373511x p x x ←←+-+算法223((73)5)11x p x x x ←←+-+说明 ①以上两种算法,算法1要做6次乘法,算法2只要做3次乘法,由 此可见,算法的好坏会影响运算速度;②算法2称为“秦九韶算法”,其算法特点是: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 步得出高次多项式的值;对于一个n 次多项式,只要做n 次乘法和n 次加法.例2 “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用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写出伪代码.解 设有x 只鸡,y 只兔子,则352494x y x y +=⎧⎨+=⎩.设二元一次方程组为1111221222,(0),a x b y c a b a b a x b y c +=⎧-≠⎨+=⎩用消元法解得2112122112211221b c b c x a b a b a c a c y a b a b -⎧=⎪-⎪⎨-⎪=⎪-⎩,因此,只要输入相应的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就能计算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输出,x y 的值.开始2.练习:课本第18页练习1题.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结构和作用.1.3.3条件语句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2. 能初步用条件语句设计算法、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即编写程序).3.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方法:例7通过实例,发展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例8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算法、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例9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条件语句,感受算法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1 某居民区的物业管理部门每月按以下方法收取卫生费:3人和3人以下的住户,每户收取5元;超过3人的住户,每超出1人加收1.2元.试设计算法,根据输入的人数计算应收取的卫生费?二、学生活动 1. 学生思考后得出:若用c (单位:元)表示应收取的费用,n 表示住户的人口数,则5, 035 1.2(3), 3n c n n <≤⎧=⎨+->⎩. 具体算法步骤如下: S1 输入n ;S2 若3n ≤,则5c ←,否则5 1.2(3)c n ←+-; S3 输出c .流程图如右图所示.从流程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选择结构, 我们可以用条件语句来实现该过程.三、建构教学 1.条件语句: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为:If -then -Else (如图1所示),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If 条件A then语句1 Else语句2 End If(图1)否是 满足条件?语句1语句2 (图2)“条件A ”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A 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A 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 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A ,则执行Then 后面的语句1;若不符合条件A ,则执行Else 后面的语句2.问题1中的选择过程用条件语句可以表示为: Read nPrint c我们把步骤“5c ←” 称为“Then ”分支,步骤 “5 1.2(3)cn ←+-”称为“Else ”分支.为了醒目和便于阅读这些分支一般缩进书写.四、数学运用 1.例题:例1 写出输入两个数a 和b ,将较大的数打印出来的算法,写出伪代码,并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 S1 输入a ,b ;S2 若a >b ,则输出a ,否则输出b例2 儿童乘坐火车时,若身高不超过1.2m ,则无需购票;若身高超过1.2 m 但不超过1.5m ,可买半票;若超过1.5m ,应买全票.试设计一个购票的算法,写出伪代码,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步骤为: S1 测量儿童身高h ;S2 如果h≤1.2,那么免费乘车;否则,如果h≤1.5,那么购买半票乘车;否则,购买全票乘车.伪代码:流程图:Read hIf h≤1.2 ThenPrint 免费乘车ElseIf h≤1.5 ThenPrint 半票乘车ElsePrint 全票乘车End IfEnd If说明:从本例可以看出,条件语句“If-then-Else”可以嵌套.说明:本题中的条件语句是“行If语句”,前面的是“块If语句”.例3已知函数1,00,01,0xy xx>⎧⎪==⎨⎪-<⎩,试写出计算y值的一个算法.解可以用条件语句表示这类分段函数的算法:Read x 流程图:If x>0 Theny←1Else If x=0 Theny←0Elsey←1End IfPrint y2.练习.补充:用算法语句表示:输入一个数x,如果x不为0,则输出1x,否则,重新输入.解:10 Read x20 If x=0 Then Goto 1030 Else40 Print 1/x50 End If60 End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1.3.4循环语句(1)教学目标:1. 掌握循环语句的简单应用,初步掌握循环语句的嵌套.2. 初步掌握用循环语句处理一些求和、求乘积问题的技能.3. 了解用条件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初步能在程序语句中识别出表现为条件语句的循环.教学方法:例10 通过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的过程,学习掌握循环语句,发展编写能力.例11 通过具体实例,发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 设计计算135799⨯⨯⨯⨯⨯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二、学生活动 解决问题的算法是:对于以上算法过程,我们可以用循环语句来实现. 三、建构教学循环语句:循环语句一般有种:“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Do 循环”(由于该种循环变化较多,教材中暂不介绍).(1)“For 循环”是在循环次数已知时使用的循环, 其一般形式为:例如:问题1中算法可用“For 循环”语句表示为:S1 S ←1S2 I ←3 S3 S ←S ×I S4 I ←I+2S5 若I ≤99,则返回S3 S6 输出S流程图:结束 开始For I from “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 End forPrint S End说明:①上面“For ”和“End For ”之间缩进的步骤称为循环体;②如果省略“Step 2”,默认的“步长”为1,即循环时,I 的值每次增加1(步长也可以为负,例如,以上“For 循环”第1行可写成:For I From 99 To 1 Step -2);③“For 循环”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即先执行后判断. (2)“While 循环”的一般形式为:其中A 为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例如:问题1中的算法可“While 循环”语句表示为: 1S ← 3I ← Print S End 说明:四、数学运用1.例题:While A …End while For I From 1 To 99 Step 2 S S I ←⨯ End ForWhile I ≤99 S S I ←⨯ 2I I =+ End While。
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全部教案-5
第五课时进位制(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b)过程与方法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c)情态与价值领悟十进制,二进制的特点,了解计算机的电路与二进制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与数学的联系。
(2)教学重难点重点:各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及各进位制之间的转换难点:除k去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的设计(3)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在学习各种进位制特点的同时探讨进位制表示数与十进制表示数的区别与联系,熟悉各种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从而理解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去余法。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4)教学设想(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那么什么是进位制?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又什么联系呢?(二)研探新知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
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
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
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
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电子计算机一般都使用二进制,下面我们来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例1 把二进制数110011(2)化为十进制数.解:110011=1*25+1*24+0*23+1*24+0*22+1*21+1*20=32+16+2+1=51例2 把89化为二进制数.解:根据二进制数满二进一的原则,可以用2连续去除89或所得商,然后去余数.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89=2*44+144=2*22+022=2*11+011=2*5+15=2*2+1所以:89=2*(2*(2*(2*(2*2+1)+1)+0)+0)+1=1*26+0*25+1*24+1*23+0*22+0*21+1*20=1011001(2)这种算法叫做除2取余法,还可以用下面的除法算式表示:把上式中的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即可得到89=1011001(2)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化为k 进制数的算法,这种算法成为除k 取余法.当数字较小时,也可直接利用各进位制表示数的特点,都是以幂的形式来表示各位数字,比如2*103表示千位数字是2,所以可以直接求出各位数字.即把89转换为二进制数时,直接观察得出89与64最接近故89=64*1+25同理:25=16*1+99=8*!+164+1*23+1*20(2)练习:(1)把73转换为二进制数(2)利用除k 取余法把89转换为5进制数把k 进制数a(共有n 位)转换为十进制数b 的过程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语句为: INPUT a,k,ni=1b=0WHILE i<=nt=GET a[i]b=b+t*k^(i-1)89 44 22 11 5 21222222 2 0 余数 1 0 0 1 1 01WENDPRINT bEND练习:(1)请根据上述程序画出程序框图.参考程序框图:(2)设计一个算法,实现把k进制数a(共有n位)转换为十进制数b的过程的程序中的GET函数的功能,输入一个正5位数,取出它的各位数字,并输出.(1)进位制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转换的方法及计算机程序(5)评价设计作业:P38 A(4)补充:设计程序框图把一个八进制数23456转换成十进制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教案:第1章1-4算法案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教案第1章算法初步教学目标:1.理解不定方程的算法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2.理解不定方程的算法的方法与步骤.3.能根据算法语句与伪代码语句的知识设计完整的流程图并写出伪代码语句算法程序.4.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定方程的算法设计和列举法的基本思想.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中国古代的一个有趣的故事的方法引入新知识,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教学中利用探索性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定方程的算法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等一般科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情境:韩信是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据说有一次汉高祖刘邦在卫士的簇拥下来到练兵场,刘邦问韩信有什么方法,不要逐个报数,就能知道场上的士兵的人数.韩信先令士兵排成3列纵队,结果有2个人多余;接着立即下令将队形改为5列纵队,这一改,又多出3人;随后他又下令改为7列纵队,这次又剩下2人无法成整行.二、学生活动1.同学们想一想,韩信是如何得出正确的人数的?2.类似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的《算经十书》之一的《孙子算经》中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3.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着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着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後,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4.该问题的完整的表述,后来经过宋朝数学家秦九韶的推广,又发现了一种算法,叫做“大衍求一术”.在中国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它的意思是说:将某数(正整数)除以3所得的余数乘以70,除以5所得的余数乘以21,除以7所得的余数乘以15,再将所得的三个积相加,并逐次减去105,减到差小于105为止.所得结果就是某数的最小正整数值.用上面的歌诀来算《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便得到算式:2×70+3×21+2×15=233,233-105×2=23,即所求物品最少是23件.三、建构教学“孙子问题”相当于求关于,,x y z 的不定方程组的325372m x m y mz =+=+ =+ 的正整数解;设所求的数为m ,根据题意m 应该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m 被3除后余2,即mod(,3)2m =; ②m 被5除后余3,即mod(,5)3m =; ③m 被7除后余2,即mod(,7)2m =; 用自然语言可以将算法写为:1S 1m ← 2S 1m m ←+3S 如果mod(,3)2m =且mod(,5)3m =且mod(,7)2m =则执行4S ,否则执行2S ;4S 输出m伪代码:1m ← DO1m m ←+Loop Until mod(,3)2m =且mod(,5)3m =且mod(,7)2m = Print m流程图为:四、数学运用例题有3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最小的能被15整除,中间的能被17整除,最大的能被19整除,求满足要求的一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伪代码:思考:以下伪代码是否可行?k←1a←15kWhile Mod(a+1,17)≠0 orMod(a+2,19)≠0k←k+1a←15kEnd WhilePrint a,a+1,a+2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巨大贡献;2.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3.算法的表示及语句的运用.教学目标:1.理解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2.理解用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与步骤.3.能根据算法语句与流程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流程图并写出其伪代码.教学重点:1.理解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与步骤.2.能写出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的流程图和伪代码.教学难点:1.利用计算机编程来实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2.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的流程图和伪代码程序.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引入新知识,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易于理解.2.教学中利用类比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3.通过数学与计算机编程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构造性数学,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领会数学算法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你能求出18与30的公约数吗? 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二、学生活动解:8251=6105×1+2146显然8251和的2146最大公约数也必是2146的约数,同样6105与2146的公约数也必是8251的约数,所以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105与2146的最大公约数.6105=2146×2+1813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 三、建构教学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 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0q 和一个余数0r ; 第二步:若00r =,则n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00r ≠,则用除数n 除以余数0r 得到一个商1q 和一个余数1r ;第三步:若10r =,则1r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10r ≠,则用除数0r 除以余数1r 得到一个商2q 和一个余数2r ;……依次计算直至0n r =,此时所得到的1n r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四、数学运用利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计算算法,图以及BSAIC 大公约数,性,并在计算机上验证自己的结果.(1)辗转相除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 程序框图: 伪代码: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得到除式r nq m +=)0(n r <≤,直到0=r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辗转相除法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及算法语言的表示; 2.函数Mod(,)a b 的含义.教学目标:1.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方法,能利用计算器求精确到0.01的实数解.2.理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进一步理解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3. 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流程图并写出其伪代码.4.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工具的能力.教学重点:1.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法近似解.2.能写出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流程图和伪代码.教学难点:1.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流程图和伪代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在前面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如不定方程的解、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等问题,对算法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下面,我们还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算法案例,继续体会算法的思想.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二、学生活动x x−−=在区间[1,1.5]内的一个近似解(误差不写出用区间二分法求解方程310超过0.001)的一个算法.(1)算法设计思想:如图,如果估计出方程()0f x=在某区间[,]a b内有一个根*x,就能用二分法搜索求得符合误差限制c的近似解.(2)算法步骤可以表示为: 1S 取[,]a b 的中点20ba x +=,将区间一分为二; 2S 若0()0f x =,则0x 就是方程的根,否则判断根*x 在0x 的左侧还是右侧;若0()()0f a f x >,则*0(,)x x b ∈,以0x 代替a ; 若0()()0f a f x <,则*0(,)x a x ∈,以0x 代替b ;3S 若||a b c −<,计算终止,此时*0x x ≈,否则转1S . 三、建构教学 伪代码1:R ea d a ,b ,c02a bx +←While ||a b c −≥ And 30010x x −−≠ If 3(1)a a −−×300(1)x x −−<0 Then 0b x ← Else 0a x ← End If 02a bx +←End While Print 0x伪代码2:Read ,,a b c0()2a b x +←3()1f a a a ←−−3000()1f x x x ←−−If 0()0f x = Then GoTo 120If 0()()0f a f x < Then 0b x ← Else 0a x ← End IfIf ||a b c −≥ Then GoTo 20 Print 0x二分搜索的过程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故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处理(代码1),课本解法是采用GoT o 语句实现的(代码2).四、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二分法的算法和用伪代码表示该算法; 2.GoT o 语句的使用;3.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分析-画流程图-写伪代码.。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算法初步 1.2 基本算法语句 1.2.3 循环语句》优质课教案_6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而数学教学,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从而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循环语句》第一课时。
●教材的地位与作业:(1)《循环语句》是程序框图的第二部分内容。
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程序框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将流程图转化为语言,使循环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使学生对计算机语言有初步认识,另外对再学习较复杂的流程图打下基础,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对循环语句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条件语句及输入输出语句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接受和运用上就相对容易。
且与计算机英语相结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角度: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条件语句等基本语句的基础上进行,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
但对于循环语句中的循环、计步、停止等,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
2、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
已初步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问题的探究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上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3、任教班级学生特点角度:我所在的学校是城镇中学,学生来源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或留守学生,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能够较好的掌握教材上的内容,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1)掌握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格式,能由循环结构写出循环语句,并学会用计算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转化、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表达能力。
(3)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团体精神,在观察发现中树立探索精神,在上机操作中增强实践意识,在编程成功后体验学习乐趣。
五、重点难点重点:1.由循环结构写出循环语句;2.跟踪变量的变化,理解程序语句执行过程;3.区分for语句和while型语句。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教案(word版)
第一章算法初步一、课标要求: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教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计算机的算法,计算机可以解决多类信息处理问题,但人们必须事先用计算机熟悉的语言,也就是计算能够理解的语言(即程序设计语言)来详细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即首先设计程序,对稍复杂一些的问题,直接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理解并掌握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本章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过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点是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第一章算法初步1.1.2 程序框图(第二、三课时)
1.1.2 程序框图(第二、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路。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设计计算机程序,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我们首先要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使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直观化,使抽象的问题就得十分清晰和具体。
有了这个流程图,再去设计程序就有了依据,从而就可以把整个程序用机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程序框图是我们设计程序的基本和开端。
2、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弄清各种图形符号的意义,明确每个图形符号的使用环境,图形符号间的联结方式。
例如“起止框”只能出现在整个流程图的首尾,它表示程序的开始或结束,其他图形符号也是如此,它们都有各自的使用环境和作用,这是我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另外,在我们描述算法或画程序框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事实证明,无论如何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设计它们的算法时,只需用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逻辑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并正确地运用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3、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四、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1.1.1 算法的概念教学要求: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的算法.教学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几个典型的的算法设计.教学难点:算法的含义、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我们古代的计算工具?近代计算手段?(算筹与算盘→计算器与计算机,见章头图)2. 提问:①小学四则运算的规则?(先乘除,后加减) ②初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消元法) ③高中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给定精度ε,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步骤如下:A .确定区间[,]a b ,验证()()0f a f b <,给定精度ε;B. 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C. 计算1()f x : 若1()0f x =,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1()()0f a f x <,则令1b x =(此时零点01(,)x a x ∈); 若1()()0f x f b <,则令1a x =(此时零点01(,)x x b ∈);D. 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a b ε-<,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二、讲授新课:1. 教学算法的含义:① 出示例: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2(1)24(2)x y x y -=⎧⎨+=⎩的具体步骤. 先具体解方程组,学生说解答,教师写解法 → 针对解答过程分析具体步骤,构成其算法第一步:②-①×2,得5y =0 ③; 第二步:解③得y =0; 第三步:将y =0代入①,得x =2.② 理解算法: 12世纪时,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算法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程序和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且能在有限步完成. 广义的算法是指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算法特点:确定性;有限性;顺序性;正确性;普遍性.举例生活中的算法: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渡河问题.③ 练习:写出解方程组()1111221222(1)0(2)a x b y c a b a b a x b y c +=⎧-≠⎨+=⎩的算法.2. 教学几个典型的算法:① 出示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 ,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提问:什么叫质数?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质数? → 写出算法.分析:此算法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 设计算法要求: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② 出示例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230x -=的近似根的算法.提问: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如何求方程近似解 →写出算法.③ 练习:举例更多的算法例子; → 对比一般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算法的主要特征.3. 小结:算法含义与特征;两类算法问题(数值型、非数值型);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三、巩固练习:1. 写出下列算法:解方程x2-2x-3=0;求1×3×5×7×9×11的值2. 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3. 根据教材P6 的框图表示,使用程序框表示以上算法.4. 作业:教材P4 1、2题.第二课时 1.1.2 程序框图(一)教学要求: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写出算法:给定一个正整数n,判定n是否偶数.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320x-=的近似根的算法.二、讲授新课: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1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③④阅读教材P5的程序框图. →讨论:输入35后,框图的运行流程,讨论:最大的I值.2. 教学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①讨论:P5的程序框图,感觉上可以如何大致分块?流程再现出一些什么结构特征?→教师指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②试用一般的框图表示三种逻辑结构. (见下图)③出示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6,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师生共写程序框图→讨论:结构特征)④出示例4: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试验结果→讨论结构)⑤出示例5:设计一个计算1+2+3+…+10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给出另一种循环结构的框图→对比两种循环结构)3. 小结: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程序框图要注意:流程线的前头;判断框后边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标注“是”或“否”;循环结构中要设计合理的计数或累加变量等.三、巩固练习:1.练习:把复习准备题②的算法写成框图. 2. 作业:P12 A组1、2题.第三课时 1.1.2 程序框图(二)教学要求:更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难点:运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说出下列程序框的名称和所实现功能.2. 算法有哪三种逻辑结构?并写出相应框图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结构说明按照语句的先后顺序,从上而下依次执行这些语句. 不具备控制流程的作用. 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根据某种条件是否满足来选择程序的走向.当条件满足时,运行“是”的分支,不满足时,运行“否”的分支.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 用来处理一些反复进行操作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 教学程序框图①出示例1: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判断其是否构成三角形,若构成三角形,则根据海伦公式计算其面积. 画出解答此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7 例3、4 →试验结果)②设计一个计算2+4+6+…+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9 例5 →另一种循环结构)③循环语句的两种类型:当型和直到型.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 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右.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及循环内部改变循环的条件.④练习:用两种循环结构,写出求100所有正约数的算法程序框图.2. 教学“鸡兔同笼”趣题:①“鸡兔同笼”,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以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描述为: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②学生分析其数学解法. (“站立法”,命令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或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③欣赏古代解法:“砍足法”,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独脚鸡”,“双脚兔”. 则脚的总数47只;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35-12=23(只).④试用算法的程序框图解答此经典问题. (算法:鸡的头数为x,则兔的头数为35-x,结合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判断鸡兔脚数2x+4(35-x)是否等于94.)三、巩固练习:1. 练习: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求大、小和尚各多少个?分析其算法,写出程序框图. 2. 作业:教材P12 A组1题.第一课时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提问:学习了哪些算法的表示形式?(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 导入: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VC,JB 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INPUT “Maths=”;aINPUT “Chinese=”;bINPUT “English=”;cd=(a+b+c)/3PRINT “The averag e=”;dEND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三种语句的格式及功能:①出示例1: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算法→框图表示→教师给出程序,学生试说说对各语句的理解.)①出示例2: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②出示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见P16)③出示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教法:先分析算法→画出框图→编写程序→分析各语句→变式→小结:先写算法,再编程)3. 小结: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格式;赋值“=”及表达式;编写简单程序解决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1. 练习:教材P16 1、2题 2. 作业:P16 3、4题.第二课时 1.2.2 条件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条件结构的框图模式?2. 提问: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3. 一次招生考试中,测试三门课程,如果三门课程的总成绩在200分及以上,则被录取. 请对解决此问题的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变题:…总成绩在200分以下,则不被录取)二、讲授新课:1. 教学条件语句的格式与功能:①分析:复习题③中的两种条件结构的框图模式?②给出复习题③的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新的语句的结构及含义.③条件语句的一般有两种: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 语句格式及框图如下.分析语句执行流程,并说明:①“条件”是由一个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构成,其一般形式为“<表达式><关系运算符><表达式>”,常用的运算符有“>”(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等于). 关系表达式的结果可取两个值,以“真”或“假”来表示,“真”表示条件满足,“假”则条件不满足. ②“语句”是由程序语言中所有语句构成的程序段,即可以是语句组. ③条件语句可以嵌套,即条件语句的THEN或ELSE后面还可以跟条件语句,嵌套时注意内外分层,避免逻辑混乱.2. 教学典型例题:②出示例5: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算法分析→画程序框图→编写程序→给出系数的一组值,分析框图与程序各步结果)注意:解方程之前,先由判别式的符号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函数SQR()的功能及格式.②讨论:例5程序中为何要用到条件语句?条件语句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答:一般用在需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的算法设计中,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确定两个数的大小等问题,还有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等,往往要用条件语句,有时甚至要用到条件语句的嵌套③练习: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2个实数从小到大排列.④出示例6: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3个实数从小到大排列.(讨论:先用什么语句?→用具体的数值给a、b、c,分析计算机如何排列这些数?→写出程序→画出框图→说说算法→变式:如果是4个实数呢?3. 小结:条件语句的格式与功能及对应框图. 编程的一般步骤:①算法分析:根据提供的问题,利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②画程序框图:依据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③写出程序:根据程序框图中的算法步骤,逐步写出相应的程序语句.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22 1、2题.2. 试编写程序进行印刷品邮资的计算. (前100g 0.7元,以后每100g 0.4元)3. 作业:P22 3、4题.第三课时 1.2.3 循环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会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教学重点: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设计一个计算1+2+3+……+1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2. 循环结构有哪两种模式?有何区别?相应框图如何表示?答: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 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两种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① 给出复习题①的两种循环语句的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新的语句的结构及含义.② 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下.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 当使用WHIL 语句时,循环内部应当有改变循环的条件,否则会产生无限循环. 学习时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③ 讨论: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则:在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 语句中,先执行循环体,再当条件不满足时再执行循环体.2. 教学例题:① 出示例:编写程序,计算1+2+3+……+99+100的值.(分析:实现累加的算法 → 分别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 → 变题:计算20以内偶数的积.② 给出下列一段程序,试读懂程序,说说各语句的作用,分析程序的功能. (见教材P24)(读,找疑问 → 说各语句 → 分析功能)③ 练习:用描点法作函数y =x 3+3x 2-24x +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 =-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④ 分析右边所给出程序:当n=10时,结果是多少?程序实现功能?3. 小结: ① 循环语句的两种不同形式: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还可补充了For 语句),掌握它们的一般格式.② 在用WHILE 语句和UNTIL 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格式INPUT “n=”;ni =1 a =0 WHILE i <= n a = a +(i +1)/i i = i+1WEND PRINT “…”;a END及条件的表述方法. 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UNTIL 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③ 循环语句主要用来实现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在处理一些需要反复执行的运算任务. 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中常用到.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24 1题.2. 编写程序,实现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整数. (算术运算:5 MOD 3 =2)3. 作业:P24 2、3题.第一课时 1.3.1 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学要求: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出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它们的算法程序.教学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回顾算法的三种表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三种逻辑结构)、程序语言(五种基本语句).2. 提问:①小学学过的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先用两个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口算出36和64的最大公约数. ②除了用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6436128=⨯+,36∴和28的最大公约数就是64和36的最大公约数,反复进行这个步骤,直至842=⨯,得出4即是36和64的最大公约数.二、讲授新课:1. 教学辗转相除法:例1:求两个正数1424和801的最大公约数.分析:可以利用除法将大数化小,然后逐步找出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适用于两数较大时)①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1)用较大的数m 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0S 和一个余数0R ;(2)若0R =0,则n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0R ≠0,则用除数n 除以余数0R 得到一个商1S 和一个余数1R ;(3)若1R =0,则1R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1R ≠0,则用除数0R 除以余数1R 得到一个商2S 和一个余数2R ;……依次计算直至n R =0,此时所得到的1n R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②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中的除法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且执行次数由余数是否等于0来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循环体,它的程序框图如右图:(师生共析,写出辗转相除法完整的程序框图和程序语言)练习:求两个正数8251和2146的最大公约数. (乘法格式、除法格式)2. 教学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1)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 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2)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2:用更相减损术求91和49的最大公约数.分析:更相减损术是利用减法将大数化小,直到所得数相等时,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反思: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是否存在相通的地方) 练习:用更相减损术求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3. 小结: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及比较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②结果上,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1题 2、作业:教材P38第1题 第二课时 1.3.2 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学要求: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教学重点:秦九韶算法的特点及其程序设计.教学难点:秦九韶算法的先进性理解及其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出两个正数623和1513的最大公约数.2. 设计一个求多项式5432()254367f x x x x x x =--+-+当5x =时的值的算法. (学生自己提出一般的解决方案:将5x =代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提问:上述算法在计算时共用了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此方案有何优缺点?(上述算法一共做了5+4+3+2+1=15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 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不通用,不能解决任意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而且计算效率不高.)二、讲授新课:1. 教学秦九韶算法:① 提问:在计算x 的幂值时,可以利用前面的计算结果,以减少计算量,即先计算2x ,然后依次计算2x x ⋅,2()x x x ⋅⋅,2(())x x x x ⋅⋅⋅的值,这样计算上述多项式的值,一共需要多少次乘法,多少次加法?(上述算法一共做了4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② 结论:第二种做法与第一种做法相比,乘法的运算次数减少了,因而能提高运算效率,而且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所需的运算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要长得多,因此第二种做法能更快地得到结果.③ 更有效的一种算法是:将多项式变形为:5432()254367((((25)4)3)6)7f x x x x x x x x x x x =--+-+=--+-+,依次计算2555⨯-=,55421⨯-=,2153108⨯+=,10856534⨯-=,534572677⨯+=故(5)2677f =. ――这种算法就是“秦九韶算法”. (注意变形,强调格式) ④ 练习: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432()2351f x x x x x =+-++当4x =时的值. (学生板书→师生共评→教师提问:上述算法共需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⑤ 如何用秦九韶算法完成一般多项式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的求值问题?改写:1110121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 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11n n v a x a -=+,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212n v v x a -=+,323n v v x a -=+,,10n n v v x a -=+. ⑥ 结论:秦九韶算法将求n 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 个一次多项式的值,整个过程只需n 次乘法运算和n 次加法运算;观察上述n 个一次式,可发出k v 的计算要用到1k v -的值,若令0n v a =,可得到下列递推公式:01,(1,2,,)n k k n k v a v v x a k n --=⎧⎨=+=⎩.这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用循环结构来实现.⑦ 练习: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5432()52 3.5 2.6 1.70.8f x x x x x x =++-+-当5x =时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2. 小结:秦九韶算法的特点及其程序设计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5第2题 2、作业:教材P36第2题 第三课时 1.3.3 算法案例---进位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 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各种进位制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除k 取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及其程序的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试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52()42f x x x =-+当3x =时的值,分析此过程共需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2. 提问: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旧式的秤是十六进制的,计算一打数值时是12进制的......那么什么是进位制?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二、讲授新课:1. 教学进位制的概念:①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几进制的基数就是几. 如:“满十进一”就是十进制,“满二进一”就是二进制. 同一个数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上例中:(2)(8)(16)1110017139==② 一般地,任意一个k 进制数都可以表示成不同位上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