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用教程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用教程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当今新闻传媒领域中的重要技能,它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
本教程将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指导,帮助你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高效的新闻采访和写作。
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的关键。
在采访之前,你应该调查并了解所要采访的主题、人物或事件的背景信息。
通过在网络上搜索、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相关人士进行专家访谈,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你要报道的内容。
其次,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是成功采访的基础。
确保你选择的人物或专家与你的报道主题相关,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专业和客观的态度,不要给予个人情感色彩或偏见。
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意愿,确保你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以便引出对主题的深入回答。
在采访完成后,你需要整理和编辑所收集到的信息,以便产生一篇有逻辑和清晰结构的新闻报道。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使用引人入胜的标题和开端。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行话,以免让读者感到困惑。
在全媒体环境中,你需要注意尽量使用多媒体元素,如配图、视频和音频,以增加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最后,在发布你的新闻报道之前,务必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校对。
检查你的文章是否存在拼写、语法或逻辑错误,并确保你的报道准确、客观和真实。
在发布之后,与读者保持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评论,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你的写作技巧。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你将能够提升你的写作水平和报道质量。
希望这些实用教程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在全媒体新闻领域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新闻采写实用教程
新闻采写实用教程主要涵盖了新闻采访和写作两个核心部分,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步骤:
新闻采访:
1.明确采访目的:在开始采访前,需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和主题,以及了解受访者的背景和需求。
2.制定采访计划:根据采访目的和主题,制定采访计划,包括采访时间、地点、方式、问题等。
3.做好采访准备:根据采访计划,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受访者背景、研究相关资料、准备问题等。
4.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受访者,认真倾听,适时提出问题,注意采访的细节和技巧。
5.整理采访资料:采访结束后,需要及时整理采访资料,包括记录受访者的言论、观点、事实等。
新闻写作:
1.明确写作目的和主题:在开始写作前,需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以及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2.组织素材:根据写作目的和主题,组织采访所得的素材,选择重要的信息和细节。
3.撰写稿件:根据写作目的和主题,撰写新闻稿件。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新闻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注意文字的表达和流畅。
4.审核稿件:稿件写完后,需要进行审核,检查新闻事实、语言表达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5.发布稿件:审核通过后,将稿件发布到相应的媒体平台。
以上是新闻采写实用教程的主要内容和步骤,通过学习该教程,可以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的质量和价值。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概述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传媒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新闻传递与报道的主要方式之一,新闻采访写作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中国新闻采访写作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旨在帮助新闻从业者提高采访和写作能力。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采访目标在开始采访之前,记者需要明确采访的目标和目的。
对于即将进行的采访,记者应该明确自己的报道任务和细节要求,以便在采访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问和收集信息。
2. 调查研究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和相关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
通过阅读相关报道、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记者可以获得更多关于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从而提高采访效果。
3. 制定采访提纲在采访前,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制定一份采访提纲。
提纲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保持重点和顺利展开对话。
提纲可以包括一些预备问题和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
采访技巧1. 提问技巧在进行采访时,提问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不带限制性的问题,可以引导采访对象展开回答,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一种带有选项的问题,可以用于确认事实细节或获取清晰的回答。
•进一步追问:记者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获取更多细节或释疑,例如:“您能详细说明一下吗?”或“您说的具体是什么意思?”。
2. 采访技巧除了提问技巧外,记者还需要掌握一些采访时的交流技巧,以提高采访的效果:•倾听和引导对话:记者应该主动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并善于引导对话,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观点。
•尊重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保持中立和客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或情感色彩。
采访后的写作1. 信息整理在采访结束后,记者需要把采访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项目的突发性4.需要的广泛性5.知识的全面性6.活动的艰辛性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形式上分1.个别访问2.开座谈会3.现场观察4.参加会议5.蹲点6.查阅资料7.改写8.问卷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10.网络采访主要形式:1)直接转载信息2)组织网络调查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4)查阅资料(真实性)●性质上分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新闻报道策划一、缘起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
1993年11期《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研讨开始集中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全面展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
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三、作用(3“是”、2“标志”、3“有利于”)三个“是”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两个“标志”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四、分类两类: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了了解和获得新闻事实而进行的情况搜集和调查探究活动新闻采访的目的:为新闻报道服务,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服务新闻采访的实质: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活动新闻采访的特点:专业性、及时性、突发性、广泛性、艰辛性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思想性、时效性、简明性广义的记者: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摄影、新闻出版者等。
狭义的记者:出外采访的人19世纪初期,随着近代报纸的创刊,我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
记者的职责1、2、采写新闻:面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难度大的报道任务时,记者应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千方百计的去完成采访任务。
反映情况:不是公开的新闻报道,而是特指记者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一些不宜作公开报道,但对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写成“内参“的形式上报。
3、做群众工作采访者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1、记者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和把握能力2、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新闻业务技能的娴熟运用能力)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敏锐发现新闻线索、迅速地挖掘新闻素材、及时地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的表现:一、快捷,能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二、准确,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三、灵活,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1、2、3、4、迅速遇见可能出现的新闻的能力迅速判断新闻事件引起受众反响程度的能力迅速判断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迅速判断新闻事件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的能力5、迅速判断透过一般现象挖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重要新闻的能力新闻价值:指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能否成为可以进行传播的新闻尺度。
新闻价值包含的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冲突性、异常性。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0304190946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1. 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述略(1)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新闻界的早期新闻采访实践步入了实质性的实践与改进的时代。
其主要标志是: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从采访内容来看,注意经济新闻的采制,社会新闻的采访也从幼稚而发展。
驻外采访的勃兴我国新闻界对驻外采访的重视始于十九世纪末。
以《国闻报》、《民立报》为代表的若干报纸,延请驻外记者。
但是,早期的驻外记者多是由一些留学生兼任的,并非专职记者。
驻外记者采访活动的真正勃兴始于五四。
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迫切要求了解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内各大报派遣驻外记者与日俱增。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大公报》主编胡政之以唯一的中国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之始。
但这种境外采访仍是临时性的,而非长期驻外。
直到1920年10月,我国新闻界驻外采访的新纪元才开始开启。
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合筹经费,选派专员,,两报一共选派了16名特派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外派俄国采访的三人瞿秋白、俞颂华、李崇武,是我国最早采访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的首批新闻记者,瞿秋白还写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通讯集。
由于一战后,列强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国际形势大变,中国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日衰,而与世界的联系日强。
国际局势的变动可能影响国内民生,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采用以国人自己的眼光直接采访到的报道更符合国人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20年代驻外采访蓬勃发展。
一方面,这一采访方式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拓宽了报道范围,延伸了读者的感官,在采访方式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驻外采访使得我国报纸对国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及时自行报道,不是照登外国通讯社电讯,从而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成为可能。
作为一个直接结果,当时报纸上的国外通讯与旅行通讯也日益增多。
但这一时期所派出的特派员或者延请的特约通讯员,大多不具有新闻业务知识与背景,他们的活动大都以个人名义采访新闻,影响了采访报道的水平,表现在报道形式上为电讯过少,通讯过多。
新闻报道和写作的细节化 案例
优秀的记者需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去寻 找精彩的引语‘一双敏锐的眼镜去观察细节。
鲜活的场面是通过记者亲 眼观察到的一个故事,再通过 记者的笔展现给读者的。
用细节描写意味着舍弃没有形象感的形 容词、晦涩的专业术语、空洞的概念性词语。格 林说,“要让事实说话, 而不是让形容词来拔高 这个事实, 要抛弃那些形容词。”
他举例说, 美国实际上是利用十九世纪电磁学理论建立到成熟 的这个时期发明了电报、电话、电灯留声机。这些新技术充分利用了当时电 磁学发展所提供的机遇, 兴起了一个新兴的产业。汽车也是大规模的生产技 术, 美国人也抓住了这个机遇。在这种基础上, 美国很快就成为一个很强的一 个国家。 “江泽民的报告特别强调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认为, 重要的是把它落实到实处,”周光召说。 “落到实处就是要发挥创新力, 获取发展民族工业所需的知识 产权, 培育发达而规范的市场经济, 参与国际竞争和协作分工,要以数字代替 物资,”他说。 “过去是机械化、自动化时代,现在是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 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他说。 “比如电子邮件可以节省很多纸张,通过电脑联网,可以节省很 多会议,交通也减少了,”周光召通过所在宾馆的电话线与他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联网,可以看每天国内外同事和朋友发给他的电子邮件,并阅读国际互联网上 的最新科技经济信息。他有时还要用英文给对方回信。 “跟上科技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用电子邮件通讯。 跟不上,你就没有出路。但是一跟上,你就发现你原来的知识结构都不行了。 现在电视、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的结合,就影响了我们一大批企业,”他说。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当作旗帜提出来, 邓小平理论要求实事 求是、解放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不断思考中国新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新 出现的问题。如在电视机、计算机和电子邮件都统一在一起的情况下,它一 定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结构调整,如国家还有必要分这么多的部吗?到 底怎么样来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要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 发,”他说。
第十章深度性报道采访
② 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整合报道,将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
的某一侧面的报道整合在一起; 系列报道,以《新闻联播》为例,每隔一
段时间均会推出某类主题的系列报道,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经典中国”、 “新农村建设”。
微观背景即事实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运用丰富的背景材料,可展现新闻事件发 生的前因后果和内在联系,使新闻具有时空上 的纵深感,从而增强新闻的穿透力。
沈阳:被贫困撕裂的繁荣
到过沈阳的人会经常感觉自己 生活在一座由两张皮硬堆在一起 的城市。在市中心的和平和沈河 区,林立着所有的高档住宅、豪华 酒店和购物中心,在这里看见奔驰、 宝马的机会要比在北京长安街上 多得多。而在大厂云集的铁西区, 你很难找到一座五层以上的象样 饭店,出租车也懒得光顾这儿—— 因为拉不上活儿。沈阳70
第三节 深度报道的采写要求
1.树立宏观意识,博中求深。
要求记者不仅要从“点”上采写新闻,而且 要 从“面”上进行分析报道,从全局的高度和理性 的 深度来反映那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案例:1988年8月,新 华社记者王志纲采写《中 国走势探访录》,文中提 出“治理改革环境,整顿 改革秩序”,受到党和国 家领导人的重视和采纳。 1988年到1991年,中国进入 了治理、整顿时期。
第二节 深度报道的特征和类型
1. 深度报道的特征
① 在报道内容上,题材重大,问题尖锐。 ② 在报道重心上,侧重回答新闻要素中的 why、how。 ③ 在报道手法上,深度报道对事实的阐释 采用分析的方法。
④ 在报道思维上,冲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 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新闻事物的立体形象。
新闻采访教程知识点总结
新闻采访教程知识点总结一、新闻采访的定义和意义新闻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消息源或相关人士获取新闻信息和素材的过程。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采访,记者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和信息,为新闻报道提供可靠的素材,为新闻报道注入新的内容和价值。
二、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其身份、职务、工作单位等;其次要了解采访对象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和话题,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2.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新闻采访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采访方式。
3. 走访采访对象如果选择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需要提前与采访对象约定时间、地点,并在采访前确认好采访的内容和要点。
在进行走访采访时,要注意礼貌待人,尊重采访对象,切忌出言不逊,严肃认真。
4. 电话采访在进行电话采访时,记者要注意控制采访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提出明确的问题,并充分倾听对方的回答,尽量避免打断对方。
5. 电子邮件采访电子邮件采访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记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采访对象发送问题,等待对方回复。
在进行电子邮件采访时,记者需要确保问题清晰明了,尽量简洁精炼,并保持礼貌,尊重采访对象。
6. 采访中的技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注意一些采访技巧,包括倾听对方的发言,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和表情,根据情况适时提问,避免问问题过多或者过于冗长,尊重采访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
7. 采访后续在完成采访后,记者需要及时整理采访的素材和信息,核实采访的内容和细节,做好采访的记录和备份,以备后续的新闻报道。
三、新闻采访的注意事项1. 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谨慎对待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注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新闻采访教程期末名词解析答案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真实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通常也称为准确性。
所谓思想性,即指新闻报道的思想观点或政治倾向。
在中国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即指政党的新闻事业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
思想性也俗称指导性。
所谓时间性,即指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新闻报道迟缓的原因:①有关记者编辑的观念陈旧,作风素质较差;②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太合理,审稿制度繁琐;③通讯、交通设备更新慢;④发行渠道单一;坚持时间性的做法:①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②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③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④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⑤简化审稿制度;⑥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⑦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指让新闻的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然地得以流露。
记者一般总是带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因此,事实能反映、体现记者的立场与观点。
新闻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①新闻的本源是事实;②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敏感: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
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价值:原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被称为记者的“第六感官”。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些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政策:即指关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
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复合新闻政策,两则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之间应当相辅相成,互为制约。
报纸采访格式
报纸采访格式采访是新闻报道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传递事实真相的一种方式。
在采访中,采访者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以便于整理信息和撰写报道。
下面是一份报纸采访格式的参考内容,包括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过程中的步骤和采访后的整理和编辑。
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采访主题和目标:明确要采访的主题和想要获取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准备问题。
2. 收集背景资料:了解被采访人的基本情况、所在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为采访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安排时间地点:与被采访人协商好采访的时间地点,确保双方都有充分的准备和配合时间。
二、采访过程中的步骤1. 打招呼和介绍:采访开始时,对被采访人进行问候和自我介绍,向其明确采访的目的和意义。
2. 提问和倾听:根据准备好的问题,有条理地逐个提问,并耐心倾听被采访人的回答。
3. 追问和引导:对于被采访人的回答,可以适当追问,引导其深入阐述观点和看法,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干涉和主导对话。
4. 笔录和拍照:采访过程中,可以进行笔录或录音,以便于后期整理和编辑。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和被采访人协商拍照的事宜。
5. 结束和感谢:采访结束时,向被采访人表示感谢,再次核对信息的准确性,确认是否需要后续补充采访。
三、采访后的整理和编辑1. 整理笔录和录音:将采访过程中的笔录和录音整理成可阅读的文字稿件,逐个整理问题和回答,在文字层面上保持准确和完整。
2. 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对于整理出的文字稿件,和被采访人进行核对,确认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误传或错误的情况。
3. 编写采访报道:根据整理出的稿件,结合采访的背景和目的,进行适当的编辑和筛选,形成一篇完整的采访报道。
4. 与其他材料结合:如果有需要,可以将采访内容与其他相关材料进行结合,例如统计数据、专家评论等,以增加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5. 校对和排版:对采访报道进行校对和排版,确保语句通顺,文章结构合理,形式规范。
最后,进行细致的终稿审查,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问题。
新闻学采访教程期中复习(第一章~第五章)
期中复习:新闻学采访教程第一章总论1.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新闻采访的地位: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具有基础、决定性的作用。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①先有采访后有写作②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③新闻与写作是辩证统一的(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采访)4.新闻采访的特点(与调查研究的区别):①目的性的区别:新闻采访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②新闻采访具有时间的限制(争分夺秒)以及稿件成品的快速③新闻事件的突发性,无法事前准备④受众兴趣广泛,新闻题材和体裁的广泛性. ⑤新闻工作者对知识的全面性要求⑥采访工作的艰辛5.采访的方式:①最普遍:个别采访(1vs1)特点:具体、深入,记者有主动权对象:新闻人物或知情人②开座谈会特点:短时间内获得较多新闻材料,并能当场得到验证(修正)对象:大中型报道题材③现场观察特点:亲身体验达到准确而生动④参加会议特点:符合中国国情能获得阶段总结和下阶段工作任务获得大量新闻线索⑤蹲点(深入一点,扎实解剖)特点: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象:报道量大、涉及面广且时间相对充裕的报道素材⑥查阅资料⑦改写:加工新闻线索以及现成稿件⑧问卷:从全体调查中抽取一部分实证⑨电话采访由于不能前往现场,为完善新闻的真实性→注意事项:要准备充分、提问精炼、及时记录10网络采访特点:信息广泛、采集形式多、满足采写的即时性、信息容量无限性、信息采集的交互性→主要形式:直接转载、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ail、搜集资料6.采访性质的分类:常驻采访、突击采访(面对突发情况)、交叉采访、巡回采访、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易地采访总论思考题:(1)什么叫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怎样全面、正确的认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是事实和新闻之间的媒介先有采访后有写作,采访决定写作,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归宿,写作反作用采访。
(3)采访从形式和性质本别是怎样区分的?从形式上分有10种形式:个别采访、开座谈会、现场观察、参加会议、蹲点、查阅资料、改写、问卷、电话采访、网络采访从性质上分为6类:常驻采访突击采访交叉采访巡回采访隐性采访易地采访(4)新闻采访有哪些特点?目的差异性、时间的限制性、项目的突发性、需要的广泛性、知识的全面性、活动的艰辛性(5)什么叫隐形采访?采访过程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的目的特殊采访。
新闻报道教程
新闻报道教程一、名词解释1.新闻:新闻是媒体对公众生存环境新近发生的重要变动状态的描述。
2.报道角度: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
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
3.消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用文体,它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的客观变动状况所做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4.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
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
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5.非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是针对客观环境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呈现的具有新闻意义的趋势、问题、征兆所做的报道。
6.特稿:特稿是一种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更加生动、更加深入地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体裁。
7.深度报道:是对主体新闻的时空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展示与剖析而深刻地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
8.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是致力于查明并揭露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却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而被掩盖起来的深层事实真相的报道。
9.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深层意义进行解释的报道。
10.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指的是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酝酿与生成、存在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它反映着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原因与过程。
11.专题报道:是围绕一个报道主题而由数篇独立成章的报道组合而成的报道集群。
12.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13.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
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新闻采访基本知识学习案例
新闻采访基本知识案例教学案例一、相关知识点——新闻的基本要素例1卫生部紧急通知立即停用亨氏美味源辣椒制品2005年03月05日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记者曾利明) 国家卫生部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止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该公司进行监督检查。
通知说,近日工商和质检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色素,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为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卫生部要求各类餐饮单位不得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已购入的辣椒制品就地封存,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卫生部要求广东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苏丹红(一号)的来源、添加范围以及产品的流向,对调查发现的线索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
案例分析:这篇报道具备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即“五个W+1个H”:何人(Who):国家卫生部何时(When):2005年03月05日何地(Where):北京何事(What):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用亨氏美味源辣椒制品,并对该公司进行监督检查。
为何(Why):近日检查发现亨氏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色素,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如何(How):卫生部要求各类餐饮单位不得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已购入的辣椒制品就地封存,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卫生部还要求广东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苏丹红(一号)的来源、添加范围以及产品的流向,对调查发现的线索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
案例二:相关知识点——新闻敏感的作用与特点例1:(1)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最早向国内外报道的记者是赵敏恒。
新闻采访与写作 教学大纲( 马列工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马列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马列工程)】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传播工作,对于塑造舆论、传递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对此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概述1. 新闻采访概念新闻采访是指记者面对新闻事件,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介,通过亲临现场、访问当事人或相关人士,收集信息、采访经历,撰写报道,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
2. 新闻写作概念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事件的事实,运用新闻写作技巧,撰写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写作需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新闻事件,直击读者求知的欲望。
3. 马列工程介绍马列工程是指以、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一门课程。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了解马列主义理论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指导意义。
4. 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四、教学内容1.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客观真实原则- 见证性原则- 采访技巧:提问、记录、整理等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确定新闻要素- 标题的撰写-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结构的谋篇布局3. 马列主义理论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指导意义-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对新闻事件的深刻理解- 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采访能力和写作技巧。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共享采访和写作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提高。
4. 影视教学播放相关的新闻采访和写作案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际操作。
《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谢谢观看
15.1复习笔记 15.2典型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典型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2
第十一章访问 的原则
3
第十二章访问 气氛的建立
4
第十三章提问 的规律和方法
5 第十四章现场
观察的作用和 方法
第十五章采访 的记录与核实
第十六章应当 具备的素质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详解
目录分析
第二章采访在新闻 工作中的地位
第一章采访的定义 及基本方式
第三章采访的基本 特征
01
第四章采访 的基本任务 和步骤
02
第五章获得 新闻线索
03
第六章新闻 选题的重要 性
04
第七章新闻 选题的标准
06
第九章采访 的策划与准 备
05
第八章确定 新闻选题的 操作过程
1
第十章采访对 象的分析
6.1复习笔记 6.2典型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典型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典型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2典型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典型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典型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典型题详解
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第一章采访的定义及基本方式第一节采访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新闻采访的定义有三个要素1. 采访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2. 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3. 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一、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1. 采访得到的材料是为了广泛传播2. 传播的目标是大众3. 采访的选题应当是大众关心的问题4. 采访的材料必须通俗易懂三、新闻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1. 收集材料2. 认识事物3. 发掘报道素材第二节采访的基本方式一、访问1. 公开式访问2. 隐蔽式访问二、现场观察三、体验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靠观察和询问进行采访。
这种采访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体验式采访多用于人物报道,必须靠在新闻人物的共同的生活中“身临其境”,才能体味和理解新闻人物的生活环境,也才能理解新闻人物的精神生活。
在体验式采访过程中,“身临其境”不仅仅对记者理解新闻人物有切实的帮助,也使新闻人物在这种熟悉的、放松的环境中触景生情,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四、阅读文献第二章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第一节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第二节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业务环节的质量和最终稿件的质量和最终稿件的质量第三节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采访材料的要求1. 材料的真实性2. 材料的深刻性3. 材料的生动性和可信度第三章采访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第二节采访活动时刻处于时效的压力下第三节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第四节使用社会交往方式1. 繁杂性2. 双向性3. 对等性第四章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第一节采访的基本任务采访的任务,是依据报道思想,迅速地采集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的事实材料采访任务包括五个要素1. 拿到事实2. 拿到真实的事实(与事实相关的知情者对报道的真实性的检验、社会实践对新闻报道的检验)3. 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4. 拿到典型的事实5. 迅速地获取事实第二节采访的八个步骤一、获得新闻线索二、确定选题三、策划与准备1. 明确采访目的2. 明确采访对象3. 所选题目的背景调查4. 准备提问方案四、联系采访五、建立融洽的访问气氛六、提问七、现场观察八、结束采访第五章获得新闻线索第一节高质量的线索是高质量选题的前提一、新闻线索的作用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开端,也是引发记者灵感的一个触觉。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一、教案概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
本课程将涵盖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学会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 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1.1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定义和意义1.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原则1.3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流程与步骤第二章: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2.1 准备与策划2.2 提问与倾听2.3 观察与记录2.4 采访中的沟通与交流第三章: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3.1 真实性原则3.2 客观性原则3.3 公正性原则3.4 准确性原则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第五章: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1 新闻报道的策划5.2 新闻报道的组织5.3 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整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参与、实践作业、采访与写作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以检查学生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籍: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新闻写作基础》等;2.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新闻报道案例,包括报纸、杂志、网络新闻等;3. 视频资料:采访与新闻写作的相关视频,如新闻采访现场、新闻制作过程等;4. 实践场地:如校园新闻编辑部、采访实践对象等;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新闻网站、专业论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七、教学安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章节有足够的授课和练习时间。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授课时间: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90分钟)进行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2. 实践时间:每个章节安排1课时(45分钟)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3. 作业布置: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4. 考试与评估: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1.帮助新闻工作者找到新闻线索;2.帮助记者衡量事实地新闻价值;3.帮助记者独立思考;4.帮助记者预知新闻的发生。
主要内容: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的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3.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兴趣。
五.新闻敏感
定义:新闻工作者敏锐地辨识事实所包含新闻地能力。在西方,新闻敏感又叫做“新闻鼻”、“新闻眼”或“新闻嗅觉”。
概念内涵:1.它是一种专业能力,即感知和判断某一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或具有怎么样的新闻价值的能力;2.新闻敏感落实在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关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核心能力;3.新闻敏感是一个尺度,具有不同敏感度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
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一.新闻线索
1)定义和特点:
定义:指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信号或者重要信息。
特点;1.比较简单;2.存在时间短;3.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2)高质量的新闻线索的标准:1.线索丰富;2.线索可靠;3.线索及时。
记者对线索的甄别环节的步骤:1.核实线索源;2.核实线索的合理性;3.从事发地,从可能对事件产生影响的侧面进行核实;4.亲自到现场观察核实。
二.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是新闻报道要完备地交代清楚一件事实应该具备有的基本要素。新闻要素包括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等新闻六要素(“5w1h”)。有时,也把对新闻事实地价值、意义(meaning)的认识作为要素之一,就成了“新闻七要素“(”5w1h1m“)。在新闻要素中,事件要素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如时间、地点、人物要素都围绕发生了何事而展开,由此构成了新闻报道的第一层次信息;原因与结果新闻要素构成报道的第二层次信息。
必要性:1.采访机会难得;2.采访不可以重复进行;3.采访的事实是复杂的,对象是广泛的。
准备:1.确定采访目的(不同媒体的价值观不同);2。把握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3.熟悉要采访的领域;4.研究要采访对象的档案(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等,采访地点的信息);5.背景材料的准备。
九.新闻热词
高考替考、东方之星号、韩国mers、暴雨、红色通缉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卖儿童一律死刑、穹顶之下、孙楠退赛、李光耀、乌克兰危机、缅甸投弹事件、反腐倡廉、一带一路、新常态。
三.新闻价值
定义: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素质的总和,是新闻工作者泳衣衡量客观事实能够成为新闻的标准。
内容:1.不变要素:真实性、时新性;2.可变要素;重要性(社会主义新闻价值的核心)、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异常性。
显著公式
四.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问题的本质特征。如果新闻报道失去了真实性,媒体也就失去了公信力,就失去了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存在的价值。真实性包括:1.新闻事实真实准确;2.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它现在两个层次:1.具体真实;2.总体真实。这两个层次是统一的,要求即反映事物真实的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意义:1.有助于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新闻能力,做出更符合规范、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2.它规范记者和媒体的表现,是新闻事业的基石;3.它会因媒体的影响力传导至社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内容:1.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4.发扬优良作风,树立真确道德观念;5.坚持改革创新;6.遵纪守法;7.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培养途径:1.及时学习党的新政策新精神;2.要立足全局看问题;3.要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4。知识要广博。
六.政治洞察力
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是指新闻记者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也就是新闻记者对宏观形势和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政治敏感在新闻的具体工作中起者至关紧要的作用居于新闻敏感的核心地位。一名记者必须对党的基本理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然于胸。
如何培养:1.平时多注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理论与方针政策的学习、对这会问题的分析;2.咋新闻报道中善于运用政治眼光与政治辨别力,发现与分析事实。总之好的新闻写作应该做到三点一线:上面的政策、群众的呼声和记者选择的新闻事实。
七.新闻职业道德
概念:新闻媒体承担着守望社会价值的任务,承担着引导和培养人的功能,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记者是这些任务和功能的具体承担者。因此,新闻记者的道德应该且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其道德内涵因为工作的特殊而具有特殊性。新闻职业道德就是记者在新闻发现、采集、表达、传播过程中坚持的行为规范。
原则:1.忠于事实,坚持真理;2.遵守规范,服务社会;3.引导舆论,严守机密。
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1.严格遵守行业规范;2.提高记者的责任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维护新闻的公信力。
八.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提纲)
定义:指记者在取得采访线索后,在与采访对象接触之前,对采访的报道思想步骤等有一个集体的策划,对采访的人事等有初步的了解。
2)如何获得新闻线索:1.党和政府的决策和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2.通过新闻媒介;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4.设立听众、观众或读者热线;5.从读者、听众或者观众来信、来访、通讯员来稿中筛选出新闻线索;6。从道听途说中发现新闻线索(注意核实);7.新闻线人(他是通过提供新闻线索从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有偿征集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