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荷马史诗: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合集下载

第一章古代文学——2、荷马史诗解析

第一章古代文学——2、荷马史诗解析
他对命运的清醒认识,对于国家的忠贞赤诚,特别是 对于个人幸福的留恋、对妻儿父母的尊重、对个人与民族 国家的责任关系的认同,体现了此时期人的变化,人的主 体性的自觉意识观念萌芽并生长着,标志着真正的人的觉 醒。
《伊利亚特》第6卷
赫克托耳:“……如果 我停留在这里,远远站着 旁观,我便是一个懦夫, 便要在特洛亚人的面前丢 脸!我的勇气也不允许我 这么做,它总是驱使我到 最前线。我的心预感到不 久神圣的特洛伊城会沦为 废墟,普里阿摩斯国王和 他所有的人民都被毁灭。”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二节 荷马史诗
主要内容:
一、关于“荷马史诗”的几点说明 二、“荷马史诗”的内容 三、《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 四、“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 五、“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一、关于“荷马史诗”的几点说明
1、荷马(Homer)
古代传说荷马是个盲乐师, 是公元前九世纪的人,住在希 腊东部的小亚细亚一带,他的 地位、身份,都和他在《奥德 修纪》卷八里所描写的老乐师 差不多。他们经常带着竖琴, 出入贵族厅堂演唱一些歌咏英 雄事迹的诗歌。
特洛伊战争起因
“不和的金苹果” 珀琉斯和忒提斯 不和女神厄里斯 “赠给最美丽的女神”
“天下第一美神”
赫拉 权利,最伟大的国王
雅典娜 智慧,最勇敢的战士
阿芙洛狄忒 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
海伦私奔
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 了阿芙洛狄忒,由此 引起赫拉和雅典娜对 帕里斯的不满。 后来,帕里斯到 斯巴达做客,拐走了 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 子海伦和大批财物。
十年战争
• 这一行为,激起了希 腊各部落的公愤,他 们公推墨涅拉俄斯王 的哥哥,迈锡尼国王 阿伽门农为首领,调 集了10万大军,驾着 1000多条战船,渡海 攻打特洛伊。战争进 行了10年。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那些不在乎阅读古人著作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拉辛从荷马那里得到 了多大的教益。 ——(法)狄德罗
一部杰作已经成立,便会永存不朽。第一位诗人成功了,也就达到了 成功的顶峰。你跟随着他攀登而上,即便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也绝不 会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但丁好了,而他的名字却叫荷马。 — —(法)雨果
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相对应,古希腊人热 爱海洋,具有大海般汹涌澎湃的性格;中国古人向 往高山,具有深沉稳重的气质。
与“知者动,仁者静”相对应,古希腊人信仰“动” 的哲学,崇尚力量和冒险;而中国古代人则喜静, 崇尚和谐、稳定和恬静。 与“知者乐,仁者寿”相对应,古希腊人追求现世 的欢愉,赞美肉体和声色之乐;中国人则节制情欲, 渴望长寿。
荷 马 史 诗
The Epics of Homer 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史诗Epic概念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 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 英雄业绩。
史诗Epic
形成方式及美学风格: ——以口头方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 作品。 ——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史诗Epic 史诗的研究价值:
历史事件为背景
民族重大事件,具 有很深的民族根源。 由于其反映历史的 真实性和可靠性, 往往成为研究历史 的重要依据。
土耳其境内的古特洛伊城
荷马史诗Homer
《奥德修纪》(The Odyssey)希腊文原义为“奥德修斯历险记”, 音译为《奥德赛》。
伊利亚特 The Iliad
一 结构 24卷,15693行。 十年战争,只选取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重点仅是其中的十天。

2荷马史诗PPT课件

2荷马史诗PPT课件
三千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两部史诗,单就研 究结果印成的书,就可以自成一个小图书馆。荷 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 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 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
地中海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有人戏称它为 “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
第二节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史诗: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就是指一个民族在
它的幼年阶段,即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阶段,用 诗歌这种体裁记载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
它以古代神话传说和部落所崇拜的英雄业绩 作为题材。
它是口头创作,几百年几千年的留传于民间 ,最后形成文字。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 《奥德赛》的合称。它被称为 欧洲文学的鼻祖,是西方古代 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 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 面的很高价值。
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记》
(古希腊语:Ιλιάς
拉丁语:Ilias)
战争起因之一:不和的金苹果
相传阿基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来到 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赫拉、 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果然争夺起这个苹果来。宙斯要她们找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各许帕里斯以最大的好处,赫拉许 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答 应他娶一个最美丽的女子。帕里斯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
由犹太教派生出的基督教,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曾在这片海域中生根 发芽。
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以克里特岛为代表的爱琴文明; 以马耳他为代表的巨石文明;面向海洋的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纵横 于西亚的赫梯人、波斯人;还有将民主思想留给世人的希腊人和开创 了一个地中海时代的罗马人也先后出现在这里。

荷马史诗2

荷马史诗2

幻灯片1幻灯片2史诗●体裁特征:●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内容特点:●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

幻灯片3史诗●形成方式及美学品格:●——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

●●——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幻灯片4史诗●研究价值:●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是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

●由于其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幻灯片5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

●荷马是一位年老的盲歌手,过着流浪生活,是《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及其他许多诗歌的作者,是一位行吟诗人。

●“荷马问题”幻灯片6《伊里昂纪》——结构●24卷,15693行●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幻灯片7《伊里昂纪》——情节人物●忒提斯,佩琉斯,阿基琉斯●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阿佛罗狄忒)●十年战争;●阿基琉斯的愤怒●争夺女俘●木马计●赫克托尔的葬礼《特洛伊》影片中的海伦幻灯片8《伊利昂纪》——内容分析●《伊利昂纪》描画了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描写了氏族公社末期发生在希腊与特洛伊的一场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从而使史诗具有战争史诗的特征。

对战争的刻画刻画离不开对他们的部落首领英雄业绩的歌颂,氏族公社末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些英雄人物为了部落的利益出生入死,建立丰功伟绩。

战争的实质是奴隶主为了掠夺财富和奴隶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幻灯片9众英雄的决斗第三卷:帕里斯——墨奈劳斯第四卷:潘达罗斯——墨奈劳斯第五卷:狄奥墨得斯——埃涅阿斯、潘达罗斯、阿佛洛狄忒第七、十五卷:埃阿斯——赫克托尔第十六卷:帕特洛克洛斯——赫克托尔第二十卷: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阿瑞斯、赫拉——阿尔特弥斯、赫尔墨斯——勒托、赫淮斯托斯——克珊托斯第二十一卷:阿基琉斯——克珊托斯第二十二卷: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幻灯片10《伊里昂纪》——人物分析●阿基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

外国文学3第一章第二节荷马史诗

外国文学3第一章第二节荷马史诗
社会组织细胞是父系氏族,若干氏族组成部落, 几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军事民主制
希腊联军就是由20多个部落组成,战后解散。 部落的组织结构是军事民主制,重大事件必须召 开公民大会讨论,并征求氏族长老的意见。史诗 中,阿伽门农和帖雷马科就召开过这样的大会。
家奴制阶段
这时的富有氏族贵族开始拥有少数从事家务劳 动的奴隶,奥德修斯就有50名奴隶搞家务。但这 种奴隶还不是阶级制确立后的奴隶,他们和主人 之间没有明显的阶级界限,贵族和家奴还同桌吃 饭。
其作用有五:扩篇、生动、明晰、增彩、修饰
荷马史诗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荷马史诗为欧洲叙事文学奠定了基础 叙事题材与结构: 海上(河上)小说,个人冒险游历小说(流浪汉
结构),成长小说,英雄、战争、美人题材小说 及影视作品; 叙事模式:“荷马式”与“圣经式”;(俄尔巴 赫) 荷马史诗是人类童年的作品,是人类社会的“老 照片”, “在某些方面仍然是高不可及的规范”。
“正如山上生长的狮子,自恃凶猛,在吃草的 牲畜里捉去了最好的一头小牛,用有力的牙齿咬 断它的颈,然后狂暴地喝它的血,吞吃一切,四 周牧人和狗则远远喊叫着,但不敢同它反抗,为 苍白的恐惧所袭;特洛亚人正是这样不敢同英雄 的曼涅劳斯交锋。”
情节语言 ——就事论事的语言
明喻语言——与情节语言配套的以衬托为主并 (可以)与情节的常态发展“无关”的语言
公元前12世纪左右,希腊诸城邦与特洛伊之间爆发了一 场长达10年的战争,史称“特洛伊战争”。荷马史诗的情节 就是围绕着这场战争和战后余波而展开的。
帕 里 斯 的 裁 决
“金苹果”原本象征财富与荣誉,但要将其占为己 有的私欲,导致了战争与灾难。
爱琴海上千帆竞发
荷马史诗的内容

第一章第二节荷马史诗

第一章第二节荷马史诗

帕里斯的裁决
“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 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吧! 它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痛苦, 把许多英雄的魂灵抛向哈得斯, 躯体留作狗和飞禽的猎物······”
《荷马史诗》
思想内容: 第一,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
个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
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第三。,史诗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
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艺术特征:
第一,史诗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上显示了惊人 的水平。
第二,荷马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 第三,荷马的叙述具有某些显著的特点,那就是
明晰、快捷、生动和灵活中不失沉稳与庄严。 第四,荷马是一位功底深厚、想象丰富、善于创
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
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第一卷,第303页,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美女海伦
很像森林深处爬在树上的知了, 发出百合花似的悠扬高亢的歌声, 特洛亚的长老们坐在望楼上, 他们望见了海伦来到了望楼上面, 便彼此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 “特洛亚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 为这样一个妇女长期遭受苦难 无可抱悲,看起来她很像永生的女神”
荷马史诗研究
甘运杰:《论荷马史诗的情节结构艺术》,《郑 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罗念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外国文 学研究》1981年第3期。
肖锦龙:《〈伊利亚特〉的两个基本冲突纵横 谈》,《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
魏善浩《试论荷马史诗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 结合的特点》,《湘潭大学学报》1981年第二期
新的语言大师。荷马最拿手、也用得最好的修辞 手段是明喻。象征是诗歌创作中的常用手法,在 荷马史诗里也到处可以见到。

第二节荷马史诗: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第二节荷马史诗: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2、史诗,希腊文(epos),英文(epic), 史诗,希腊文(epos) 英文(epic) 本义为“ ”“歌 本义为“话”“歌”,尤指口耳相传的 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 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形式 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 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 以堂皇叙事为特征, 以堂皇叙事为特征,歌颂超凡英雄及业 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绩,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女性角色: 女性角色:红颜祸水的海伦与坚贞聪慧的裴奈 罗佩(佩涅洛佩) 罗佩(佩涅洛佩) 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Was this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3、“奥德修斯”在文学中的意义 奥德修斯”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 伪装” 回家” nostos)最著名的“回家” “伪装”与“回家”(nostos)最著名的“回家” 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 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与乔伊 斯的《尤利西斯》 Joyce’ Ulysses) 斯的《尤利西斯》(Joyce’s Ulysses)间的文 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 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 (zero degree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 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堂皇叙事” 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的“堂皇叙事” narrative) (grand narrative).

荷马史诗 (1)

荷马史诗 (1)
4、死国:骚西带领,见到母亲及诸英雄的灵魂 5、艺人国:塞壬
6、海妖斯拉:独眼巨人怪的母亲(章鱼)
7、太阳神美岛:神牛(太阳神之子),杀死神牛 充饥被太阳神困在岛上七年,后在雅典娜劝说下 释放 8、卡普吕索岛:波塞冬困禁三年 9、波斯利亚国:离开卡普吕索岛后到达,讲述海 上经历
10、回到家乡,设计打败求婚者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和文化源流
开放性:易接受外来影响;喜扩张冒险、求知欲 强;追求现实价值,个人意识较强; 艺术性:热爱“美”、追求“美”,人性全面发 展;
阿喀琉斯之踵
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 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 亚人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将许多豪杰强健的 魂魄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作为美食, 扔给了狗和兀鸟,从而实践了宙斯的意志。 荷马在阿喀琉斯身上表现出宝贵的民族自省精神
荷马教育了希腊。— —柏拉图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 神话,这就是希腊人 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 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
荷马吟咏史诗
在英雄时代所有崇高的诗人中,无论就价值还是实践来看,荷马都享 有首屈一指的特权。 ——(意大利)维柯
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荷 马借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 ——(德)黑 格尔
《奥德修纪》(The Odyssey)希腊文原义为“奥德修斯历险记”, 音译为《奥德赛》。
伊利亚特 The Iliad
一 结构 24卷,15693行。 十年战争,只选取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重点仅是其中的十天。
伊利亚特 The Iliad
二 情节
开端:“不和的金苹果”
主题
这首史诗不同于《伊利亚特》,写战争结束后俄十年惊心动魄的经历, 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又通过与求 婚者的斗争,歌颂了正在兴起的奴隶制对原始公社制的彻底胜利。

欧洲文学史笔记 成考哦

欧洲文学史笔记 成考哦

导论1、两希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传统强调人的感性和原欲;希伯来重灵魂、群体和理性2、中世纪文学:5——14世纪文学3、文艺复兴文学:14——16世纪文学第一章古希腊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古希腊神论,《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悲剧、喜剧)1、古希腊文学展现了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节《荷马史诗》一、《荷马史诗》的创作约前9——前8世纪创作二、《荷马史诗》的内容1、《伊利昂记》从公元前21世纪古希腊攻打特浩伊城为背景2、《奥德修记》木马计三、《荷马史诗》中的个体意识1、英雄形象的个性化2、神的形象的凡人性3、荷马史诗的悲剧内涵A、人在命运的阴影中遭受困难B、人在对命运悲剧的抗争中彰显出生命价值第三节古希腊悲剧一、古希腊戏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二、古希腊悲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悲催人物:三联创《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代表作:《俄瑞斯式斯》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底浦斯》艺术成就1、结构:稳与乱的结合2、人物的刻画欧里庇得斯:悲剧是人本身的性格所带来的悲剧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文化背景第二节中世纪文学概论四类型:教会文学、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一、教会文学二、史诗三、骑士文学精神:忠君、护教、行侠、对女主人忠人耿耿抒情诗:带有反宗教意味的个体情感表达四、城市市民文学内容:讽刺贵族、教士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第三节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293)及其《神曲》3、创作“温柔的新体诗”时期:《新生》(1292—1293)为死去女友贝阿德里采而作风格清新真挚二、《神曲》(Divine Comedy,1307—1321)又名《神圣的喜剧》1307开始,大约十年时间完成1、结构:地狱、练狱、天堂各三导2、主题:第1、抨击封建专权和教会统治第2、对现实世界的歌颂,歌颂人正常爱情和情感第3、反对蒙昧主义,提倡文化3、特征:第1、对中世纪游历梦幻文学传统的发扬第2、作品结构上的设计精巧合理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中的文化精神二、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发生重大黑白的社会契机第二节文艺复兴文学人文观念的发展和演变一、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人”(Human)的复活二、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主义观念的发展第四节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整体局势的概述二、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义”《歌集》对女友劳拉之爱;在风格上抛弃了中世纪晦涩风格,突破禁欲,肯定男女之情,表达了以爱情幸福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三、“十日谈”A:生平:富商的私生子,熟悉下层人民生活B:内容:1348年,弗洛伦撒爆发鼠疫;天灾解放了人性第一:批判天主教的堕落、荒谬“恰泼莱托”(第一天,第一个故事)“亚伯拉罕改夫主教”(第一天,第二个故事)“愚夫修行”(第三天,第四个故事)“复活的丈夫”(第三天,第八个故事)第二、宣扬了作者的宗教观念“三个戒指”的故事第三、赞美人天生的情感、欲望“绮思梦达的故事”(第四天,第一个故事)第四、赞扬了下层人民的机智斗争精神“付出一个,将得到一百里个回报”(第一天,第六个故事)艺术特色:框架式小说结构1天10人10天100个现实主义特色以,在作品中展现了人间百态浓郁的民间色彩第五节法国文学一、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整体局势4、“七星诗社”龙萨: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风格典雅,但肯定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追求民族诗歌的建立拉伯雷(1495—1553)1、生平:“巨人”式人物“拉幕吧,戏做完了”拉伯雷说自己的作品就是“要伺候石烧火做饭”,有鲜明的民章倾向2、《巨人传》格朗古杰、高康大(卡刚都亚)以及庞大固埃第一部:高康大的出生,生长以及在巴黎的旅行第二部:高康大的儿子庞大固埃的成长第三、四、五部:巴汝奇和庞大固埃、若望修士一起寻找“神瓶”——“喝呀”3、《巨人传》分析A、主题:对于当时封建政权和宗教的讽刺“把弊病叫作道德,把邪恶叫做善良,把叛逆名为忠贞,把偷窃称为慷慨,动奇是它们的座右铭”B、“巨人”形象自信心极度膨胀而产生的人类形象“人是宇宙的中心”第一、知识第二、生命力第三、自由,“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第七节英国文学一、英国概论1、百年战争(1337—1437)玫瑰战争(1453—1483)2、伊丽莎白王朝二、莎士比亚1564—16161590《亨利六世》三部曲给他带来了声誉一生创作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0首十四行诗,共分三个阶段A、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诗歌创作时期10部喜剧《威尼斯商人》B、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和悲喜剧创作时期C、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创作时期《暴风雨》《辛白林》人的内心世界是莎士比亚的专长,他无时无刻不从中造就出意外情节。

人生必读之二——《荷马史诗》

人生必读之二——《荷马史诗》

人生必读之二——《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两部史诗都分成二十四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

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同时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了,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两部史诗都分成二十四卷,《伊利亚特》总共有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三行,而《奥德赛》却总共有一万二千一百十行。

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们的背诵流传。

荷马如果确有其人的话,那么他应该是把两部史诗整理定型的作者。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和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以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且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

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里的神秘恐惧。

《荷马史诗》于是就成了“希腊的圣经”。

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希腊史被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是这一个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六世纪才写成了文字。

但是很明显,荷马是一位功底深厚、想像丰富、善于创新的语言大师。

《伊利亚特》“词章华丽,妙语迭出,精彩、生动的用词和比喻俯拾皆是。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二节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荷马史诗》概要

《荷马史诗》是指《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前 八世纪,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做。

《荷马史诗》集古 希腊文化之大成, 是欧洲文学史上最 早的重要作品,标 志着西方文学史的 第一座里程碑。


阿喀琉斯性格的 主要方面:对个人尊 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 忘我的残忍的战斗精 神、天真温厚善良的 情感,这三点构成了 阿喀琉斯性格的三角 形,它的核心是个人 本位。 “这是一个人!高贵 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 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 的全部丰富性。”

英雄阿喀琉斯
英雄赫克托耳

为了他人舍弃自己,为了国家而不计 个人得失的英雄
英雄奥修斯

英雄奥德修斯是一个英勇、顽强、战 斗不息且又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这些都表现了热爱生活,肯定和追 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 想,显示了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古 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 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 意识。 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西 方社会的发展,但阿基琉斯式的自由 放任的个人主义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 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

荷马史诗的人文意义

荷马史诗的人文意义

荷马史诗的人文意义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巅峰之作,由两部史诗组成,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两部史诗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对于古希腊以及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荷马史诗以宏大的叙事、深入的人物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塑造,展现了古希腊文化的光辉和伟大。

《伊利亚特》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以希腊人的英勇和荣耀为主题,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奥德赛》则讲述了奥德修斯的冒险之旅,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诱惑,最终重返家园,展现了智慧和毅力的重要性。

这些故事以英雄主义和美德为核心,将荣耀、智慧、勇气等价值观念深深烙印在古希腊文化中,成为后世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

其次,荷马史诗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类的普遍困境和情感需求。

《伊利亚特》中,战争的残酷和创伤可见一斑,军士们面临生死考验,英雄们面对荣耀和责任的两难选择。

而《奥德赛》则聚焦于奥德修斯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对家庭和家园的思念之情。

这些故事通过英雄的形象,探究了人类在战争和冒险中的恐惧、无助、孤独和渴望的情感,深入探讨了人类精神和情感需求的普遍性。

这对于古希腊社会以及后来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人类情感和情感需求得以被深入思考和探讨。

最后,荷马史诗具有美的艺术价值,创造了史诗式的叙事和诗歌表达方式,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

荷马的叙事艺术丰富、雄浑,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深刻,描写细腻动人,语言优美,曲折有致,充满韵律感。

荷马史诗的影响远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乃至现代文学。

它对于西方文学传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典范和启示,在人物塑造、情节编排、叙事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而言之,荷马史诗的人文意义在于展示了古希腊文化的光辉和伟大,探讨了人类普遍的情感需求和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类与神的关系和命运的主题,同时也对于艺术形式和文学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马史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古代和现代文化传承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笔记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两者都是西方文学的开端,特别是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含着它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而且在文艺理论上也基本形成了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文学(一)“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主要成就: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

英雄传说常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底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尽管有人批评希腊神话是“古老的谎言”,但我们仍能透过深化形式科学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第一,从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

第二,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第三,从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第四,希腊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等。

《外国文学史》课堂笔记

《外国文学史》课堂笔记

外国文学史课程简介:1,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欧美文学(亚非文学)2,纵向划分:古代文学中古文学(中世纪)近代文学(资本主义时期开始)现当代文学(20世纪初至今):流派众多,作家各具特色,文学合流,民族文学进一步发展3,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欧洲文学史》:李赋宁主编第一章:古代文学一:希腊希伯来文学传统(二希)二:分期:1,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度。

史称“英雄时代”或者“荷马时代”2,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氏族公社解体时3,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

4,公元前4世纪—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新喜剧三.希腊神话的产生原因:1,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对外在世界的神话解释2,氏族公社社会特征的表现,如群婚制,血缘家庭,有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

3,宗教崇拜四:希腊神话的特点1,内容丰富复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喜剧性2,形象塑造“神,人同形同性”(赫拉克勒斯)3,思想上的人本主义,体现了人们的积极欢乐的精神,富有哲理性4,艺术上结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因素。

第二节:荷马史诗一:“荷马问题”先有集意识,最终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二:《伊利亚特》背景:金苹果的故事人物:阿基琉斯赫克托耳帕里斯与海神中心: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把人物当做重点,而不是史事,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三:《奥德赛》中心事件:奥德修斯返乡人物:奥德修斯裴涅洛佩勒马科斯三部分:奥德修斯家中的状况追述和漂流经过,奥德修斯赶走求婚者四:荷马史诗中的人物或命运1,个人本位,为个人荣誉,爱情,财产,权利而冒险,神也具备人的七情六欲2,人和神超自然的“命运”的限制,人与命运的斗争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3,在人与命运的对抗中展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留恋五: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1,战争观 2,神人关系 3个人意识的觉醒六:艺术特色1,结构精巧,主题明确,中心突出2,对比的运用(神界与人界,对阵双方,两位主将,战争的残酷的竞争的平等)3,人物性格的刻画(个性与类型兼有)4,语言:程式化的语言,荷马式的比喻(借自然界的动植物喻人)第三节:古希腊喜剧一:基础:希腊戏剧和奴隶制民主制二:起源和发展:悲剧—酒神祭祀庆典活动喜剧—祭祀酒神的狂欢和民间滑稽戏三:题材:神话和英雄传说荷马史诗四:三大悲剧家:1,埃斯库洛斯《阿伽门农》《祭酒人》埃斯库洛斯悲剧特色:(1)庄严崇高,雄浑有力的风格和丰富优美的抒情语言(2)比较完善的戏剧形式(3)情节简单,动作较少,人物性格单纯高大,性格单一静止2,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河马”《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注:《俄狄浦斯王》A.题材:忒拜系列英雄传说地点:忒拜王宫主线:追查杀死拉伊额斯的凶手B.主题:命运说本能说社会进化变更说仪式说人类的理性与无奈C.特点:布局巧妙情结单一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善于刻画人物性格3,欧力彼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有声转衰的时刻,因此现实性强,关心社会问题优点:写实手法和心理分析《美狄亚》关注女性的遭遇和性格4,三大悲剧家比较:(1)人物:埃斯库洛斯和索福克勒斯写理想英雄(应当怎样)欧力彼得斯写现实人物(本来怎样)(2)命运观:埃斯库洛斯将命运视为具体的神,认为命运可以支配一切,在此基础上强调人的意志;索福克勒斯将命运视为一种不可琢磨的神秘力量,命运捉弄人的邪恶性质,强调人坚定的意志和对命运的反抗;欧力彼得斯不相信命运,他认为命运在人的本身,强调事在人为,命运靠自己掌握(3)风格:埃斯库洛斯:悲壮,雄浑,自豪,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迷茫,悲愤欧力彼得斯:憎恨,悲痛五:希腊悲剧的特点:1,题材多取于深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新的诠释2,悲剧冲突往往表现为人和命运的冲突3,悲剧的主人公经历了从神到理想化英雄再到普通人的变化过程4,形式上保留了酒神颂歌的特点,始终分为两部分即对白和戏剧部分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一:“中世纪”和“中世纪文学”,历史分期和文学分期二:中世纪文学的特点:1,多种文明和文化相融合(如希腊希伯来文化,东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2,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学3,基本思想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4,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三:基督教简介:1,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002 荷马史诗 外国文学史

002 荷马史诗 外国文学史

——风格
《荷马史诗》的价值观念
• 1.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 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 2.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古希腊人古朴的 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 3.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 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荷马史诗》的艺术风格
• 一、精巧严整的结构美。 • 二、口头文学表达的质朴美,大量使用对话、
《奥德赛》
——情节人物
• 奥德修斯性格缺陷: 私心很重 个性狭隘 念念不忘个人财富 对求婚者赶尽杀绝。
《奥德赛》
——人物分析
• 奥德修斯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 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它 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 之光。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性。
《奥德赛》
• 阴柔之美。 • 浪漫色彩。 • 徐缓肃穆。 • 突出个人形象。
• 重点仅是最后10天。
电 影










电影剧照
《伊里亚特》
——情节人物
• 阿喀琉斯 Achellies • 争吵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
果”
•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 典娜、阿佛罗狄忒)
• Paris(帕里斯)、斯巴达王后 Helen ( 海 伦 ) 、 迈 锡 尼 王 Agamemnon(阿伽门农)
荷马史诗
•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 就。
• 荷马其人: 一个年老的盲歌手, 是《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的作者。 行吟诗人。
荷马正在吟唱特洛伊英雄的史诗
阿开阿亚开亚
特特洛洛伊伊
特洛伊战争示意地图
《伊里亚特》I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 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的人本主义解读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的人本主义解读

雄为 准则 。古 希腊 文化 中 的人 本 主义思 想最 终还要 通过 英雄 群体形 象 的塑造 来充 分表 达 。在 史诗 里 ,英雄
们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 完满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一 , 人始终处在一种尽量去表现 自己, 尽量去抗争之中。古希腊人是从现实世界人的感受 、需求和欲望去幻想他们心 目中的神 ,诸神只不过是大
制 的和谐 发展 ,对后 世 的文 学和 哲 学发展 起 到 巨大推动 作 用。 关键词:荷 马 史诗 ;英雄 ;人 本 主义
中图分类号 :I4 .7 55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62 1)55 —4 0 82 4 (0 00 —00
希腊 文 明之所 以能够 取得 历史 的辉煌 并成 为西 方文 明 的源泉之 地 ,在很 大程度 上 归功 于荷 马史诗 的时 刻 浸润 。在 当时 的希腊 ,能够 背诵荷 马史 诗成 为 “ 有教养 ”的人 的一个 重要标 志 ,甚至 在 6世 纪 的雅 典 , 正 式背诵 荷 马史诗 被确定 为一 种公 共仪式 , l “ ”【它 哺育 了一代 又一 代希 腊人— —艺 术家 、思 想家 ,同样 还 有 普通人 的心 灵 和想象 ” 2自古 以来 ,荷马 史诗都 是思 想家 、作家 和艺术 家们 进行 创作 的重要 借 鉴和源 头 。[ 1
作 为西方文 学 的开源 之作 的荷 马史诗 ,一方 面从 价值层 面体 现 了 “ 文学 是作 为人 的精神 本体存 在 ,作 为人 的价值 观念 艺术 结 晶 , 4 当生动 地反 映 了人 的七 情六 欲 。史 诗 中的人物 虽然 性格 各异 ,但他 们重视 ”【相 ] 自由意志 和对 自然界 的优 越性 ,以人 为衡量 一切 事物 的标准 ,突 出人 的本性 中 的感 情 ,颂扬人 的价值 、尊 严 和力 量 。他们 强调人 的作 用 ,重视人性 和人 格 ,蔑视 神权专 制 主义 ,反 对专 制 主义 ,正是有 了他们 才 有

《荷马史诗》赏析课件

《荷马史诗》赏析课件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 件
首先,让我们探索一下《荷马史诗》的背景与介绍。这些古老希腊史诗的魅 力和影响将在本次课件中一一呈现。
《荷马史诗》的特点与魅力
1 史诗性质
《荷马史诗》是史诗文学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古希腊英雄们的壮丽冒险,以及他们的勇 气、智慧和牺牲精神。
2 文学意义
这些史诗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和哲学思考,还展现出了人类的情感、美学和社 会关系。荷马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现代文学与电影
荷马史诗的故事和主题仍然流行,启 发了无数现代作家和电影创作者。
荷马史诗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1 领导力与自我成长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故事 可以激励我们发展领导 力、追求卓越,并在困 难中找到成长机会。
2 人性与社会关系
3 文化传承与认同
Hale Waihona Puke 这些史诗引发了对人性、 道德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提供了洞察人类行为的 深刻见解。
人性与道德
奥德修斯的旅程引发了人 性与道德的思考,展现了 有关伦理、正义和自我的 复杂问题。
荷马史诗对文学与艺术的影响
1
古希腊文学
荷马的史诗影响了古希腊其他文学作
鲁本斯、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
2
品,如戏剧、史诗诗歌和哲学著作。
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受到了荷
马史诗的启发,创作了众多雄伟的艺
术作品。
3
荣誉与辉煌
《伊利亚特》中英雄们为了荣 誉和辉煌进行着战斗,同时也 面临着家庭、友谊和英雄主义 之间的抉择。
《奥德赛》的赏析与解读
冒险与挑战
《奥德赛》追踪着奥德修 斯在回家过程中的众多冒 险和挑战,展示了他的智 慧、勇气和毅力。
爱与忠诚
这部史诗也探讨了奥德修 斯与妻子普西芭和儿子泰 勒玛克斯之间的爱与忠诚, 以及他对家庭重归的渴望。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解析“荷马史诗”是西方思想的“圣经”,而《伊利亚特》则是这部异教圣典的“旧约”,因为他宣讲了一种更为古老、质朴的信念(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P119)。

这种信念就是英雄们对名声、荣誉的追求。

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道德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表现了古希腊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肯定了人的力量。

其中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并通过他们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的英雄主义理想:英雄应该追求卓越、荣誉、名声,而不能贪生怕死、安于平庸。

这就是《伊利亚特》所反映的英雄精神,其表达的英雄精神的核心思想,影响到后来乃至整个希腊甚至整个西方文化。

阿基琉斯是荷马史诗中的一个重点英雄人物,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英雄形象。

史诗开篇就提到了他的愤怒,并贯穿全诗。

当代表荣誉的女俘被阿伽门农抢走时,阿基琉斯因“愤怒”拒绝出战;而当自己的好朋友被杀死后,它又因“愤怒”杀死对手赫克托尔。

因为荣誉问题,阿基琉斯一怒而起,其战斗精神是被个人尊严受到侵犯的“愤怒”代替。

正是由于他的愤怒,给希腊联军“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

可以认为阿基琉斯是“个人主义”的先驱,强烈的个人价值与个人荣誉感,甚至迫使他将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胡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精神[J]. 时代人物. 2008, 200)。

当荣誉受到侵犯时,希腊文化中以个人主义为本质特征的精神就体现出来了:勇敢地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在抉择中展现自我,这样才能在困境中挺身而出,才能在烟火飞扬的战场中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势。

在荷马描写的英雄世界中,英雄们追逐的是个人的荣耀,颇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因此荷马史诗成为了个体性arete (德性)理念的先驱(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P208)。

史诗英雄具有“有死性”。

在古希腊神话及史诗中,无论多么显赫的英雄,都是“有死的”凡人,而非“不死的”神明。

荷马史诗的思想主题

荷马史诗的思想主题

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
• (1)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因而 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属于战争的哪一 方,都在歌颂之列。《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 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但同时又描与 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 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 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 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 坚强乐观的精神。
• 中的行为。
3、男权思想
• 《荷马史诗》中所谓的一夫一妻的道德新风尚, 是针对女性而言的,男性并不受约束,如描写珀 涅罗珀在家严拒求婚者,保护家庭财产;而奥德 修斯却与仙女在岛上同居而不受道德谴责。这一 切都表现了作者的男权立场。
思想反映
• 在史诗中,我们还可看到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映, 赞美人的智慧,嘲笑神的邪恶,赞美、歌颂人间, 蔑视上天,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常常是同歌颂 民族贵族英雄主义相结合的。恩格斯曾经指出, 全部《伊利亚特》是以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争夺 一个女奴的纠纷为中心的。掠夺光荣,敢于掠夺 者才是英雄,这种思想倾向显然适合当时奴隶主 贵族的胃口。
• 1、夸大神的意志和命运的力量
• 在《伊利亚特》中,战争的胜负由神决定,最终 结局由命运决定。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 “十三难”同样是因为得罪了海神。
2、奴隶主贵族的立场
• 史诗作者明显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 判断是非曲直。如在《伊利亚特》中,丑 化敢于直言的士兵忒尔西忒斯的形象。在 《奥德赛》中,肯定奥德修斯处罚求婚
主题思想
(2)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 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 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 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 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 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史诗,希腊文(epos),英文(epic), 史诗,希腊文(epos) 英文(epic) 本义为“ ”“歌 本义为“话”“歌”,尤指口耳相传的 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 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形式 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 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 以堂皇叙事为特征, 以堂皇叙事为特征,歌颂超凡英雄及业 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绩,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1、叙事艺术 《伊利昂记》十年战争中取51天,具体只 伊利昂记》十年战争中取51天 51 集中在4天激战, 集中在4天激战,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与息 怒贯穿全诗。 怒贯穿全诗。
《奥德修记》十年海上遇险只写42天, 奥德修记》十年海上遇险只写42天 42 非线性而是多重线索的叙事程式, 非线性而是多重线索的叙事程式,最初 以一种颜色线索编织, 以一种颜色线索编织,即现在时态的儿 子寻父( 子寻父(忒勒马科斯从伊塔刻出发找寻 奥德修斯),渐渐织入奥德修斯的现在、 ),渐渐织入奥德修斯的现在 奥德修斯),渐渐织入奥德修斯的现在、 过去和未来的其他颜色的线条, 过去和未来的其他颜色的线条,结构复 时空互相蕴涵, 杂,时空互相蕴涵,读者分辨不清究竟 是奥德修斯、 是奥德修斯、忒勒马科斯还是佩涅洛佩 的故事。 的故事。
(3)赫克托尔:成熟、以群体利益为重, 赫克托尔:成熟、以群体利益为重, 具悲剧色彩的古代民族英雄形象 5、战争观和主题 、 毫不偏袒地歌颂战争和战争中英勇的 英雄,也偶尔表现出厌战情绪, 英雄,也偶尔表现出厌战情绪,流露出人 性的情感。 性的情感。
(二)《奥德修记》 奥德修记》
1、《奥德修记》(Odyssey)希腊文原意 奥德修记》 Odyssey) 奥德修斯历险记” 音译《奥德赛》 为“奥德修斯历险记”,音译《奥德赛》。 2、人物形象奥德修斯 古代出色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领袖, 古代出色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领袖, 足智多谋、勇敢坚毅的英雄, 足智多谋、勇敢坚毅的英雄,也表现出早 期奴隶主的特点。 期奴隶主的特点。
3、“奥德修斯”在文学中的意义 奥德修斯”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 伪装” 回家” nostos)最著名的“回家” “伪装”与“回家”(nostos)最著名的“回家” 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 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与乔伊 斯的《尤利西斯》 Joyce’ Ulysses) 斯的《尤利西斯》(Joyce’s Ulysses)间的文 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 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 (zero degree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 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的“堂皇叙事” 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的“堂皇叙事” narrative) (grand narrative)伊利昂记》 伊利昂记》
1、《伊利昂记》(Iliad),一译《伊利 、 伊利昂记》 Iliad),一译《 ),一译 亚特》 古希腊将特洛伊(Tyoy) 亚特》,古希腊将特洛伊(Tyoy)称为 伊利昂” Iliad”意为“lium之 “伊利昂”,而“Iliad”意为“lium之 歌”。这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战争叙事 文学。 文学。 2、战争起因:“一个不和的金苹果” 、战争起因: 一个不和的金苹果”
战争形势图
特洛伊木马
3、情节线索(“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 、情节线索( 主题” 主题”) 愤怒——息怒(再愤怒)——决斗 息怒( 决斗—— 愤怒 息怒 再愤怒) 决斗 还尸——特洛伊木马 还尸 特洛伊木马 4、人物形象 、 阿伽门农: (1)阿伽门农:从聪敏多谋之君到刚愎 自用之徒
(2)阿基琉斯:史诗中心人物,古代英雄 阿基琉斯:史诗中心人物, 形象 ——勇猛 坦率、正直、重荣誉、 勇猛、 ——勇猛、坦率、正直、重荣誉、讲义 光明磊落、 气、光明磊落、爱憎分明 ——暴烈 专横任性、心胸狭窄、 暴烈、 ——暴烈、专横任性、心胸狭窄、报复 性强 矛盾性:既英勇任性又富于友情、 (矛盾性:既英勇任性又富于友情、既 残忍暴烈又不失同情心。) 残忍暴烈又不失同情心。)
第二节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一、荷马时代与英雄史诗 荷马时代与英雄史诗
1、荷马时代(11BC-9BC),荷马两大史诗 荷马时代(11BC-9BC),荷马两大史诗 ), 所反映的时代,亦称“英雄时代” 所反映的时代,亦称“英雄时代”,荷 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 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
2、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荷马式比喻—— ——The 3、荷马式比喻——The Homeric simile may occupy no more than two lines but is frequently much longer…. Or several images may be grouped together. For example, when Patroclus 帕特罗克洛斯) (帕特罗克洛斯)kills Sarpedon, Sarpedon’ Sarpedon’s fall is first compared to that of a tree that has been felled; then his groans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bull mortally wounded by a l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imiles bring two different world into conjunction. Note that the first simile above is drawn from daily life; this is often the case in Homer. The second is taken from the world of animals, as are many motifs in the plastic arts contemporary to Homer. 在艺术表现上, 在艺术表现上,荷马史诗达到了古代历史 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可惊成就。 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可惊成就。
女性角色: 女性角色:红颜祸水的海伦与坚贞聪慧的裴奈 罗佩(佩涅洛佩) 罗佩(佩涅洛佩) 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Was this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这岂非当年激千帆竞渡 焚云霄古城的绝世红颜么?) 焚云霄古城的绝世红颜么?)
(三)两部史诗之比较
1、主题 歌颂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 歌颂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同时展 现出人文主义因素。 现出人文主义因素。 歌颂人的智慧与和平重建。 歌颂人的智慧与和平重建。
2、情调 阳刚之美: 阳刚之美:西方第一部恢宏的战争文 学作品。 学作品。 阴柔之美: 阴柔之美:西方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 遭遇为情节主线的作品,西方流浪汉小 遭遇为情节主线的作品, 说的滥觞。 说的滥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