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导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2《童区寄传》教学设计北师大版1
童区寄传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照《童区寄传》是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心性愚智”,单元授课要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智能双全的少年。
结合这个单元主题解说《童区寄传》,要让学生经过对情节的复述与分析,认识到区寄被匪徒绑架后沉着沉着地和他们周旋,最后杀死两个匪徒,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童区寄传》是一篇文言文,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常用文言词语意思及用法,在此基础上能翻译文语言句,认识常有文言句式。
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对文章进行品析的能力,所以授课本文,还要指导学生抓住要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理解内容与写法。
二、授课背景分析授课内容:让学生经过朗诵课文、品味语言,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用法,掌握课文内容,学习区寄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精神。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能读懂比较简略的文言文,能够借助说明或工具书学习常有文言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特别文言句式的翻译与理解还需要老师点拨指导。
由于还没有形成文语言感,所以朗诵文言文还要老师对节奏、语气的掌握进行指导。
授课方式:语文是读的学科,最好的授课方式即是以读代讲,让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屡次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领悟简短传神的细节描绘。
三、授课目标1.借助说明或工具书,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或用法,认识特别文言句式。
2.有感情朗诵课文,归纳区寄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区寄面对危险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的精神质量。
四、授课要点和难点授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归纳区寄的性格特点。
授课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授课流程表示图六、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妄图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 12 课,先请一位同学来读题目(一世读,童/ 区寄传)一世读题目(童/区寄直接入题,理解题题目的意思是,为一个叫区寄的孩子写传),读出停留,试说为意,为下面学习做铺的列传。
什么这样读。
垫。
二、出示学习目标1.借助说明或工具书,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或用法,认识特别文言句式。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学案1
《童区寄传》学案[学习寄语]:有胆有识才不惧困境,胆源于识,识则来自学习。
小区寄有胆有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积累掌握“之”“者”“是”“囊”“虚”“为市”等不同类型文言词语。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细节等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能说出其好处。
4、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体味区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淳朴可爱的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1、由表及里诵读法。
第一步:用心默读;第二步:放声朗读;第三步:品味诵读。
2、借用外力法。
工具书、课下注释、有关资料、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3、意会猜度法。
注意要联系上下文反复验证。
4、整体感知法。
[学习流程]第一站:第一课时◇预习目标:不读错一个字,能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达成学习目标1、2。
◇预习指导:1、先自主阅读,独立完成预习题目,后小组交流,互帮互助。
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询问老师。
以自主阅读,独立学习为主。
2、先通读课文,划出疑难,再做预习题目。
2、要反复朗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用心猜度意会。
3、翻译指导:①古汉语多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为双音节词,对于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差别小的词试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双音节词。
②对于词义和现代汉语差别大的词,凭着语感联系上下文猜想意会,并反复验证。
③古汉语中省略成分多,注意补上。
古汉语中有些句子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注意调整。
◇预习题目:1、解题:《童区寄传》选自。
作者。
区寄(区读作ōu),一个姓区名寄的人。
传(zhuàn),替经书作注的著作。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童”的意思是 ______,交代了人物的________。
区寄是本文的______。
“传”交代了本文__ __ 。
2、查资料(包括课下注释),熟悉作者。
七级语文上册12《童区寄传》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2.童区寄传1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掌握基本的文言虚、实词的意思和用法,了解与“传”相关的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为:正确朗读及翻译文章,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区寄的人物形象。
(3)品德和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合作探究区寄成功自救的原因,即他的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畏难情绪,所以,课文的翻译应该简单化。
《童区寄传》一文的主人公区寄和学生们年龄相仿,比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以此为导入,以期有好的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及翻译文章,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区寄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区寄成功自救的原因。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1.导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少年英雄——区寄。
2.介绍作者柳宗元和与“传”相关的文学常识。
活动2【讲授】掌握字词,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顿;借助工具书和文中的注释自读课文,质疑。
(说明:目的是让学生自己疏通课文,学会自读古文;只有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选择典型语句作一些朗读指导。
)2.重点字词、语句释义(1)二豪贼劫持: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
豪,强横。
贼,古代指强盗。
(2)布囊其口:用布蒙住他的嘴。
囊,原意是口袋,这里作动词。
(3)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
植,立。
刃,刀。
(4)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做两个郎的仆人,哪如做一个郎的仆人呢?郎,当时仆人称主人为郎。
僮,仆。
孰若,何如,哪里比得上。
(5)郎诚见完与恩:你果真能保全我(不杀我),好好待我。
(6)持童抵主人所:带区寄到主人那里。
主人,指墟所窝藏豪贼的人。
3.参考译文区寄是郴州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
(有一天)在放牛打柴的路上,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又用布蒙住他的嘴,带到四十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北师大版七上《童区寄传》word教案
(一)预习课
1、组长检查并公示导学案完成、课文朗读和背诵情况。
课题:童区寄传主备教师:王文利时间:2011.
学习目标:(一)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
(三)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哈尔滨市道外区嵩山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我的名字:教研组长签字:教导处盖章:
使用说明
一、学案使用
1、提前下发导学案,上课之前完成独学,组长检查独学情况并进行评分。
2、对独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疑点问题,预习课上组内或组间研讨解决(老师可做方法的指导)。
二、任务分配
1、小组长职责:
①保证独立完成自己的学案;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3.区寄在自救过程过程中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4.获救后又有什么难能可贵的选择?
5.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了什么作用?
6.读了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7.通过本文作者还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三、【情感升华】激发创作欲望,我的情感我表达
抛砖引玉——
1、查找柳宗元的其他作品,朗读(或背诵)给大家听,然后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鼓励多种形式的小创作……
我的今日得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 12 童区寄传导学案1(无答案) 北师大版
课题:童区寄传第一课时一、引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战国时期的甘罗12岁拜为上卿,唐代骆宾王7岁吟鹅,孔融4岁让梨,宋司马光少时砸缸救人......有一个叫区寄的少年,被两个歹徒绑架,结果安然无恙,他是如何脱离魔掌的呢?让我们从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中寻找答案。
二、明确学习目标:自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互学目标:理解、记忆课文重点的文言词语,结合课下注释正确翻译课文。
综合目标: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三、引导自主学习:(一)自学预习跳读积累:1、利用晚自习时间,结合课文注释和词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上拼音,并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第83页第1—2题。
细读疏通:1、阅读《练习册》导航塔,勾画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要点,并结合其他参考书写50字左右的作家及作品介绍。
2、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和参考资料,在练习本上独立地翻译这篇课文(采用词根扩展法,尽量直译),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
速读概括:本文条理清楚,可以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划分为三个层次,尝试着概括各层大意。
(二)互学探究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布囊.其口行牧且荛.彼不我恩.也刺史颜证奇.之力.上下郎诚见完.与恩(2)、贼易.之一人去.为市市者良久计.之因.取刃杀之与其杀是.僮虽疮.手勿惮(3)、①即即.藏其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②行行.牧且荛将欲行.愿愿.以闻于官幼愿.耳2、翻译重点句子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3、在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
(三)精读赏析:讨论人物形象1、在与二豪贼周旋时,区寄哪个方面是劣势?他利用了自己作为孩子的哪些特点及对手的哪些弱点最终战胜了强盗?区寄在自救过程过程中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获救后又有什么难能可贵的选择?我的理解是: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是:2、“刺史颜证奇之”,综观全文,区寄“奇”在哪里?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了什么作用?我的理解是: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是:(四)交流展示方法点拨:交流前自己要先弄懂,交流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六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班级交流。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教学设计】《童区寄传》
《童区寄传》《童区寄传》是北师版-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性灵愚慧”为主题展开。
《童区寄传》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区寄遇劫的经过,赞扬他善于抓住时机,沉着果敢的行动,表现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方法;3、学习区寄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合作探究训练,帮助学生倾听阅读感悟,使阅读产生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区寄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按照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说出区寄其人的品质特点。
1、查找作者的资料;2、熟读课文;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课:自古英雄出少年,唐代中叶,有个少年区寄,被两个歹徒绑架,结果安然无恙,他是如何从歹徒手中逃脱的呢?今天,我们就从柳宗元《童区寄传》中寻求答案。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关于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3、关于写作背景。
二、文言知识介绍1、定义和特点;2、学法指导。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结合注释读懂文章,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四、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2、区寄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文章是如何体现的?3、柳宗元极善用笔,丰富的故事情节,只用了简洁的笔点画勾勒,却处处动人心魄,但文章仅为了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故事吗?如果不是,透过字面,作者真实的目的会是什么呢?4、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五、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怎样看待区寄杀人?他的这一行为要负法律责任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六、布置作业:穿越历史的长河,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
《童区寄传》课堂实录一、游戏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学生兴奋的一起回答:“喜欢!”老师:“那我们就来做个插手游戏,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十指交叉(老师示范交叉手指)(学生模仿)一、二、三…(教师数数)看一下,你的那只手的大拇指放在上面?”有生答有生说右。
老师:“现在,试着调整交叉的顺序,刚才左手大拇指放在上面的变成右手的大拇指放在上面,刚才右手大拇指放在上面的变成左手的大拇指放在上面,一、二、三…(教师数数)感觉怎么样?”生答:“别扭”“不习惯”。
师:“按照改变完的顺序,连续做十次。
”生重复十次。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还那么别扭吗”生:“好多了”“习惯了”。
师:“今天我们也来试着改变以往现代文的学习习惯,学习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文言文《童区寄传》”师:“好,上课!"(教师出示课件标题后板书课题)老师找学生读文章的课题。
生:“童区/寄传”(师认真倾听状)师:“请再读一遍”生:“童区/寄传”师:“哪个同学来点评,她读的怎么样?”生:“她读的不正确”师“那你能按正确的读法再读一遍吗?”生:“童区寄/传”师重复“童区寄/传”后问“你为什么这样停顿?”生:“因为,‘童\'是一个儿童,‘区寄\'是这个儿童的名字,‘传’是一种文学题材。
”师:“我们昨天已经发了预习稿了,请同学们参照预习稿说一说什么是‘传\'?”(生纷纷拿出预习稿举手发言)“传,在这里指人物传记记录人的生平、事迹。
一般为有声名、有地位的人所写。
”二、小组合作读课文师“传,一般是为有声名、有地位的人所写。
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大文豪(出示课件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为什么给小孩子做传呢,他写的文章我们能读的通吗?(板书:文)下面请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读准停顿”)不会的字音和停顿可以小组间讨论,也可以文老师,如果你们一个组全都会了,就可以举手了。
”生选择小组后,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了,讨论字音和停顿。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教案1
《童区寄传》教案(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文记叙劳动少年区寄遇劫后,善于抓住时机,利用贼人的矛盾心理,杀盗自救,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黑暗腐败的现象。
【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
3.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表现主人公形象、性格所起的作用。
12童区寄传(第1课时)【教学建议】1.激趣导入。
有这么一个小孩被两个凶悍的强盗绑架了,结果却安然而返,这是为什么呢?2.作者介绍。
介绍柳宗元和他的文章特色。
3.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顿;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自读课文,质疑。
(2)落实重点字词、语句。
(出示课件)荛布囊逾恒状易之为市植刃微伺缚因得童恩专即虚二豪贼劫持布囊其口植刃道上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之虚所卖之郎诚见完与恩持童抵主人所疮手勿惮(3)依据关键词句合作释疑,通译全文并概括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关键词句:为儿恒状以缚背刃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大号愿以闻于官留为小吏,不肯侧目莫敢过其门4.自由读课文。
(1)找出本文通假字、多义字并做上标记。
(2)边读边做出批注即阅读时的初步感受。
12童区寄传(第2课时)【教学建议】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
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区寄的这次反抗行动显得既小心谨慎又坚决果断。
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
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并且“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有心计,而且知事明理。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学案2
《童区寄传》学案学习目标1、柳宗元和《柳河东全集》的文学常识。
2、借助词典和文中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3、品读课文,学习区寄机智、勇敢、淳朴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借助词典和文中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学习难点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方法:1、熟读,读中领悟2、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句子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二、基础夯实1、了解作者:作者 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
字______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________ 。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2、字词检查。
郴()州荛()牧儿也布囊()其口区()寄因大号()是儿少()秦武阳二岁大()府吾得专焉()以fù()背刃虽chuāng()手勿dàn()jù()曰3、找出所给句子的通假字⑴之虚所卖之()⑵恐栗,为儿恒状()⑶州白大府()三、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顿四、掌握字词,疏通文义落实重点字词、语句。
荛布囊逾恒状易之为市微伺缚因得童恩专植刃道上之虚所卖之抵主人所疮手勿惮五、小练习: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2、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3、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六、巩固提升1、找出描写区寄处境险恶的句子,思考区寄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摆脱险境的?从中可以看出区寄有什么特点?2、区寄在杀掉第二个贼盗时为什么“大号”?又为什么“愿以闻于官”?3、课文写官府对区寄杀死两个贼人的事层层上报是为了说明什么?大府为什么要“召视儿”?区寄不肯“留为小吏”,反映了他 ___________思想品质。
写“乡之行劫缚者”的反应有什么作用?4、柳宗元极善用笔,丰富的故事情节,只用了简洁的笔点画勾勒,却处处动人心魄,但文章仅为了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故事吗?如果不是,透过字面,作者真实的目的会是什么呢?5、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6、归纳课文主题:。
《童区寄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童区寄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童区寄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童区寄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必修)教学设计随着文学教育的发展,文学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在中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中,阅读作品已经是必修的教育内容。
在阅读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教案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教育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作品,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展和丰富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作用。
本篇文章围绕《童区寄传》教材,将教师的教育教案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
1. 教学目标1) 具备阅读能力:了解《童区寄传》的故事情节,关键人物,以及各自的爱好和特点;2) 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3) 提高阅读兴趣:通过《童区寄传》的故事情节、场景和人物等元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创意意识。
2. 教育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2.1 教育教学内容《童区寄传》是一篇关于文学的短篇小说,讲述了童区寄传这个地方的故事。
这里汇聚了许多不同的人物,他们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故事和缘分。
其中,徐老师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经常到童区寄传来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去了解这些关键人物的故事和特点。
2.2 重点难点2.2.1 快速推理理解文本:文本中涉及到很多人物和故事情节,学生需要从文本中迅速获取相关信息来做出正确的推理。
2.2.2 分析和理解故事背景:了解童区寄传这个地方的历史和背景,并从中揣摩出创作文学的灵感。
2.2.3 深度理解文本:理解并掌握文本中抒情手法等重要的文学元素,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
3. 教育教学方法3.1 讲授法在学生学习《童区寄传》这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文本结构等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兴趣。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童区寄传》优秀教案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童区寄传》(2课时) 课型:主读作者:殷宪国学校: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预习展示:1.了解作者相关情况2.积累文言词语3.能提出若干问题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评价任务:1.正确流利诵读课文。
2.积累文中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3.分析区寄形象。
4.探究区寄做法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作家作品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非常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成的完美结合,强调作家创作上的严肃性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与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因参与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写过一系列山水游记,总称“永州八记”。
后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2.写作背景:《童区寄传》是在柳宗元第二次贬官柳州时所作。
这时他再次失意,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政治热情。
柳州当时人烟稀少且蛮荒落后,是个民不聊生的地方,且社会非常不平等,许多人被贩卖当奴隶。
然而当政者却只顾私利而不顾百姓的痛苦,因此他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童区寄传》学案 北师大版
《童区寄传》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和《柳河东集》的相关文学常识。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3、初步感知课文。
导学设计一、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世称“柳河东”,代家、家、散文家、思想家。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与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和宋代、、、、、并称“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主要著作有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散文《童区寄传》,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等等。
二、课题初探《童区寄传》选自。
作者。
童,意为。
区寄(区读作ōu),一个姓区名寄的人。
传(zhuàn),替经书作注的著作。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三、初知课文中学语文在线1、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顿等。
2、重点字词、语句释义(1)行牧且荛:。
荛,读作(),意思是。
(2)、二豪贼劫持:。
豪,。
贼,古代指。
(3)之虚所卖之:。
(4)、布囊其口:。
囊,原意是,这里作动词,意思是。
(5)、恐栗:。
栗,通,意思是。
(6)、以缚背刃:。
缚,。
背,。
(7)、植刃道上:。
植,古意为,今意为。
刃,古意为,今意为。
(8)力上下,得绝:。
力,。
(9)、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郎,当时仆人称主人为郎。
僮,。
孰若,。
(10)、郎诚见完与恩:。
诚,。
见,。
完,。
恩,。
(11)、即藏其尸:。
即,。
(12)、持童抵主人所:。
主人,。
(13)、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即,。
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12 童区寄传导学案1(无答案) 北师大版
课题:童区寄传第一课时一、引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战国时期的甘罗12岁拜为上卿,唐代骆宾王7岁吟鹅,孔融4岁让梨,宋司马光少时砸缸救人......有一个叫区寄的少年,被两个歹徒绑架,结果安然无恙,他是如何脱离魔掌的呢?让我们从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中寻找答案。
二、明确学习目标:自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互学目标:理解、记忆课文重点的文言词语,结合课下注释正确翻译课文。
综合目标: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三、引导自主学习:(一)自学预习跳读积累:1、利用晚自习时间,结合课文注释和词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上拼音,并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第83页第1—2题。
细读疏通:1、阅读《练习册》导航塔,勾画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要点,并结合其他参考书写50字左右的作家及作品介绍。
2、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和参考资料,在练习本上独立地翻译这篇课文(采用词根扩展法,尽量直译),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
速读概括:本文条理清楚,可以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划分为三个层次,尝试着概括各层大意。
(二)互学探究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布囊.其口行牧且荛.彼不我恩.也刺史颜证奇.之力.上下郎诚见完.与恩(2)、贼易.之一人去.为市市者良久计.之因.取刃杀之与其杀是.僮虽疮.手勿惮(3)、①即即.藏其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②行行.牧且荛将欲行.愿愿.以闻于官幼愿.耳2、翻译重点句子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3、在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
(三)精读赏析:讨论人物形象1、在与二豪贼周旋时,区寄哪个方面是劣势?他利用了自己作为孩子的哪些特点及对手的哪些弱点最终战胜了强盗?区寄在自救过程过程中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获救后又有什么难能可贵的选择?我的理解是: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是:2、“刺史颜证奇之”,综观全文,区寄“奇”在哪里?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了什么作用?我的理解是: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是:(四)交流展示方法点拨:交流前自己要先弄懂,交流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六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班级交流。
童区寄传(北师大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童区寄传(北师大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之”“虚”“易”“熟”等文言词语。
2、品读课文,学习区寄机智、勇敢、淳朴的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1、熟读2、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句子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二、基础夯实1、了解作者:作者,代著名文学家。
字,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郴()州荛()牧儿也布囊()其口以fù()背刃虽chuāng ()手勿dàn()jù()曰区()寄因大号()岂可近耶()是儿少()秦武阳二岁大()府吾得专焉()3、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⑴之虚所卖之()⑵恐栗,为儿恒状()⑶州白大府()三、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翻译一句话合作完成)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布囊其口行牧且荛贼易之微伺孰若吾得专焉惮良久计曰白州得童奇之郎诚见完与恩3、一词多义幼愿耳即炉火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愿以闻于官即藏其尸一人去为市持童抵主人所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四、巩固提升1、找出描写区寄处境险恶的句子,思考区寄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摆脱险境的?从中可以看出区寄有什么特点?2、区寄在杀掉第二个贼盗时为什么“大号”?又为什么“愿以闻于官”?3、课文写官府对区寄杀死两个贼人的事层层上报是为了说明什么?大府为什么要“召视儿”?区寄不肯“留为小吏”,反映了他思想品质。
写“乡之行劫缚者”的反应有什么作用?4、柳宗元极善用笔,丰富的故事情节,只用了简洁的笔点画勾勒,却处处动人心魄,但文章仅为了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故事吗?如果不是,透过字面,作者真实的目的会是什么呢?5、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6、归纳课文主题:自古英雄出少年:智勇双全少年天子--康熙擒鳌拜天资聪慧--曹冲称象人间天使--音乐神童莫扎特谦逊有礼--孔融让梨冷静沉着--司马光砸缸救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童区寄传》学习目标1识记柳宗元简介。
2、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
4、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学习重点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学习难点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表现主人公形象、性格所起的作用。
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这篇人物传记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少年区寄遭到豪贼绑架后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并成功自救的故事。
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了解区寄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所以后人又称他柳河东。
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长于长安。
幼敏悟。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所以后人又称他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咬文嚼字1.字音区.寄(ōu ) 荛.牧(r áo ) 惮.(d àn ) 郴.州(ch ēn ) 大骇.(h ài ) 遽.曰(j ù) 囊.(n áng ) 逾.(y ú) 僮.(t óng ) 微伺.(s ì) 恐栗.(l ì) 因大号.(h áo ) 2.多音字3.形近字⎩⎨⎧阻挠挠荛牧荛 ⎩⎨⎧彬彬有礼彬郴州郴⎩⎨⎧粟米粟栗子栗⎩⎨⎧官吏吏历史史4.词义二豪贼劫持: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
豪,强横。
贼,古代指强盗。
布囊其口:用布蒙住他的嘴。
囊,原意是口袋,这里作动词。
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
植,立。
刃,刀。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郎,当时仆人称主人为郎。
僮,仆人。
孰若,何如,哪里比得上。
郎诚见完与恩: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不杀我),并好好待我。
持童抵主人所:带区寄到主人那里。
主人所:墟场上窝藏豪贼的人家。
为市:做买卖。
5.通假字之虚所卖之(“虚”通“墟”,集市)恐栗(“栗”通“慄”,发抖)大府(“大”通“太”)6.词类活用布囊其口:囊,原意是口袋,这里作动词,用口袋捂住。
彼不我恩:恩,原意是恩德,这里作动词,好好待我。
虽疮手勿惮:疮,原意是伤口,这里作动词,烧伤。
7.一词多义之⎪⎩⎪⎨⎧),()3(),()2(),;,,()1(指豪贼代词因取刃杀之指捆手的绳子代词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指区寄代词到往动词之虚所卖之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剖析:柳氏笔下,区寄不但行动机智,而且语言也机智,他杀死了第一个贼人,说服要杀他的第二个贼人,关键处也只用了一两句话。
因为,他抓住了贼人见利忘义的心理,既稳住了贼人,又为以后逃跑创造了条件。
表现了他的机智。
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剖析:区寄杀强盗是英雄自救、为民除害,不是为做官,封建官吏企图收买他,为他们服务,而区寄不慕富贵,一心回乡。
在当时,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出路,他确不为所动,更显出其品质的高贵。
二、重点语段“乡之行劫缚者”至“岂可近耶”。
剖析:最后一段是侧面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烘托这个孩子的精神震撼力量。
表现了他的有勇有谋、胆识过人。
更加具有说服力。
结构简析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
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区寄的这次反抗行动显得既小心谨慎又坚决果断。
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
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并且“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有心计,而且知事明理。
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声。
也分两层。
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惊人的勇敢。
主旨探究本文主旨有如下表述:1.本文通过区寄被强盗绑架后,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而最后杀死强盗而成功自救的故事,赞扬了区寄机智勇敢的性格和处乱不惊、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2.本文通过少年区寄遭到强盗劫持最后成功自救的故事,赞颂了少年英雄区寄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
对本文主旨你有什么看法?审美鉴赏通过情节展现人物本文写的是区寄在遭到两豪贼绑架后,临危不俱,巧妙周旋,最后得以成功自救的故事。
区寄的临危不惊、机智勇敢、大胆心细的性格特点,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逐渐表现出来的。
如一开始遭到绑架后,伪装“儿啼”“恐栗”,“为儿恒状”,故使得“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这首先麻痹了对手,表现了他的机智。
然后“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则表现了区寄的机智和勇敢。
当他逃跑未成,二次被劫持将要杀死他时,区寄又用语言劝说绑匪“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使劫匪产生动摇,放弃了杀死区寄的念头,这为区寄下一步的逃脱又争取到一个机会。
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解释下列词语。
虚:⎩⎨⎧)()(一虚皆惊之虚所卖之 去:⎩⎨⎧)()(有孙母未去去逾四十里易:⎪⎩⎪⎨⎧)()()(护还之乡以物易物天下事有难易乎贼易之答案:虚,集市;城镇。
去,距离;离去。
易,轻视;容易;交换。
2.根据翻译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区寄逃出来没多远,洽谈交易的贼人回来了,抓住这孩子非常惊讶,打算杀掉他。
(2)把他带到距离此地四十多里远的地方,到城镇上去卖他。
(3)整个城镇都惊动了。
答案:(1)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2)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3)一虚皆惊。
3.翻译下列句子。
(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2)彼不我恩也。
(3)愿以闻于官。
(4)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答案:(1)区寄是郴州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
(2)他对我不好嘛(所以我杀了他)。
(3)我愿意把这件事向官府报告。
(4)刺史颜证很赞赏他,想留他做小差吏,区寄不肯。
4.“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①虚.所卖之②。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③,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④。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牧:_________ 去:_________ 虚:_________ 儿:___________易:_________ 为:_________ 微:_________ 因:___________答案:牧:放牧;去:离开;虚:集市;儿:像小孩子一样;易:轻视;为:谈,做;微:偷偷地;因:就,于是。
6.解释文中四个“之”的意思。
①之:_________ ②之:_________ ③之:_________ ④之:_________提示:之有多种词性:动词到;代词代人、事、物等;还有助词词性。
须仔细辨别。
参考答案:①到;②代区寄;③代区寄;④代贼。
7.“贼易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提示:读文章结合上下文找出原句即可。
答案: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8.从上述文字找出最能表现区寄智和勇的两个句子。
提示:首先要理解文句意思,然后再从表现智和勇两个方面分别选取句子。
参考答案:(1)第3句,(2)第6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我的老师贾平凹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
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
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
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
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不爱惜,不保卫,只想占有;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我们也常常不珍惜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
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
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
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
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字。
”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又问:“什么字?”说:“黑字。
”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副联,‘×××××,××××××’,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
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