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常规 PPT课件

血常规 PPT课件
形态异常包括:①大小异常;②形态异常 ; ③染色反应异常;④结构异常。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 5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细胞类型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RBC ︰Hb=1×1012/L︰30g/L
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关系失调:(贫血) ⑴以RBC下降为主: RBC Hb 大细胞性贫血 ⑵以Hb下降为主: RBC Hb 小细胞性贫血 ⑶RBC、Hb平行下降:RBC Hb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⒈RBC、Hb减少(多见) 贫血定义: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
⑵绝对增多: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于EPO ,属非造血系统疾病。 ⅰEPO代偿性增加:
因机内组织缺氧,致EPO ,红细胞增多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生理情况下:胎儿、新生儿、高源居民、运动员。 病理情况下:慢性心肺疾患、肺心病、先心病。
ⅱEPO非代偿性增加: 体内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致EPO分泌增加:肾癌、肝癌、卵巢癌,
⑵病理性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不足: ⅰ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浸润。 ⅱ 细胞分化成熟障碍(造血原料不足): 缺铁贫、巨幼贫。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 ⅰ 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 球形RBC、红细胞酶缺陷,异常血红 蛋白病,PNH。 ⅱ 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 自免溶贫、理化因素致溶血。 ③失血:ⅰ急性失血 ⅱ慢性失血
newborn
6.0~7.0×1012/L 170~200g/L
问题:⒈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RBC、Hb差异产生的原因? 2.成人与新生儿RBC、Hb差异产生的原因?

血常规 ppt课件

血常规 ppt课件
3.急性内出血—肝、脾、宫外孕 4.急性中毒—安眠药、有机磷、尿毒症、酮
症酸中毒
5.白细胞及恶性感病毒
2.血液病—再障、非白血白血病
3.慢性理化损伤—x线,氯霉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脾亢
淋巴细胞
增多:1.新生儿---儿童 低---高-----------低
血常规
检验知识(一) 血常规
血常规内容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测定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小板计数
结果是如何而来的
原理:1。电阻抗检测
2. 流式细胞术加光学检测
红细胞
红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红细胞 =72+48=120小时。生命120天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12/L

血常规采血
稀释法:毛细血管采血,采血困难者。 全血:静脉血 大部分人群。 选择,穿刺顺利,量准确。均匀。
中性粒细胞 6—10h 病原微生物 淋巴细胞 B3—4天体液 T月年 细胞免疫 单核细胞 2—3年 吞噬 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过敏反应 蠕虫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超敏反应
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扁桃体炎、阑尾炎
2.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烧伤、 大手术、心梗、溶血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红细胞临床意义
增多:高原生活,失水,慢性心肺疾病。
减少:
生理性:婴幼儿、妊娠、老年人。
病理性: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白血病
造血原料缺乏-铁、vitb12、叶酸
红细胞破坏多-溶血
红细胞丢失多-急、慢性失血

《血常规检查》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PPT课件
皮肤病、血液病、某些肿瘤及传染病
• 减少:伤寒及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 其临床意义不大
白细胞参数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0.1):见于结肠炎、变态反应性疾病、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 病、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瘤)等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白细胞参数
淋巴细胞 增多(>5):
– 儿童时期(6-7岁后才逐渐下降) – 感染(病毒、结核杆菌等) –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 – 再障
减少:
– 接触放射线 – 应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 – HIV
白细胞参数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后成为巨噬细胞) • 增多: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和血液系统疾病,如粒疟 疾、粒细胞缺乏恢复期
红细胞参数
与MCV结合进行贫血分类:
• 小细胞性贫血: 均一性:RDW正常,见于轻型地中海型贫血,慢性病贫血。 非均一性:RDW>14.5%,见于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H病,α、β地中 海贫血,红细胞碎片过多。
• 正细胞性贫血: 均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性肝病、无贫血症状的血红 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病贫血。 非均一性:混合型营养不良性贫血、早期缺铁性贫血、早期叶酸缺乏性 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白细胞参数
中性粒细胞减少(<1.5)
– 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病毒) – 血液系统疾病:再障、非白血性白血病 – 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 – 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手术者要求中性粒大于1.5×10e9/L以上,一般手术保持在1.0×10e9/L。
白细胞参数
嗜酸性粒细胞 • 增多(>0.5):应激状态、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

血常规检查 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  ppt课件

2)血液分析仪法 HCT=RBC×MCV 参考值:男性 0.38-0.50 女性 0.35-0.45 主要应用价值 1)临床补液量的参考 2)真红的诊断指标 >0.7 3)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基础 MCV MCHC 贫血形态学诊断
红细胞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检测原理 : 1)手工法 MCV=HCT/RBC ×1O15 fl MCH=Hb/RBC ×1012 pg MCHC=Hb/HCT g/L 2)血液分析仪法 MCV直接测定导出 MCH=Hb/RBC MCHC=Hb/(RBC×MCV )
1)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6um 缺铁贫、 遗传球增多症 大红细胞>10um 巨幼贫 、红细胞生成加速 溶贫、肝病、脾切除 巨红细胞>15um巨幼贫、肝病 细胞大小不均 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巨幼 贫
2)形状异常
球形、椭圆形、靶形、口形 镰形、棘形、锯齿、泪滴形 3)Hb含量异常 低色素性 缺铁贫 高色素性 巨幼贫、溶贫 嗜多色性 各种增生性贫血 细胞着色不一 铁粒幼红细胞 4)红细胞异常结构 豪-焦小体: 脾切除、巨幼贫、溶贫 卡波环 : 恶贫 白血病脾切除、巨幼 贫、溶贫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铅中毒 缗钱状 MM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定义: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
相对比例。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平均体积、 血浆量有关,主要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的诊断、血液稀释和浓缩变化的测 定。 检测方法:1)离心沉淀法 微量法和温氏 法 血浆,血小板,白细胞,有核红细胞,还 原红细胞和氧和红细胞 。
生理功能:
红细胞计数
检测原理
1)显微镜计数法: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标本稀 释一定倍数,滴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 镜下计数一定区域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 得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2)血液分析仪法:多采用电阻抗法,也有采 用流式细胞术激光检测法。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
增多;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
见大量幼稚单核细胞;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
备注:单核细胞减少在临床意义不大。
胞减少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
见单核细胞增多。
精选课件
43
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 儿童 病理性 绝对增多(计数值)
相对增多(百分比值)
精选课件
44
淋巴细胞—病理性绝对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
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 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 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 多,可达15%或更多。
如亚急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 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等单核细胞增多;活动性肺结 核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
某些血液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
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 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 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
某些慢性感染
如结核病恢复期淋巴细胞也 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 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 类来识别。
精选课件
45
淋巴细胞—病理性绝对增多
淋巴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可 作为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个早 期征象,持续大于0.1×109/L则 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 征。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
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可达 20%以上,多为幼稚型。
备精注选:课件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在临床意义不大。42
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 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 重新分配所致。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退行性左移:WBC不增高甚至减少者 如再障 2)核右移:分叶核粒细胞过多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感染恢 复期等
d.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
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2)巨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棒状小体(Auer小体)
只见于白血病细胞中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的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β -海洋性贫血
(四)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 的临床意义 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鉴别骨髓增生性疾病与反应性 血小板增多 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 与血小板体外功能明显相关
二 白细胞分类技术的进展
多症)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CMV感染和其它病毒感染
b.淋巴细胞减少症
见于何杰金氏病;SLE;AIDS等。
c.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感染;药物过敏;免疫性疾病等
E.单核细胞(monocyte)
正常值 2-6% 100-600/ mm3
?功能 抵抗感染;吞噬功能;产生干扰素
诱导免疫反应;调节白细胞生成等
临床意义
4)球形包涵体
见于严重感染
5)其它:与遗传有关的异常
B.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 正? 常值 0.5-5% 临床意义 a.增多 >5%或 >0.5x109/L b.减少 影响因素
C.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正常值 0-1% 临床意义 a.增多 白血病 b.减少
C. 组织肥大细胞的存在 过敏 哮 喘等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及其意义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及其意义ppt课件
26
2. 参考值范围:
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 (15.0~20.0) ×109/L 6个月~2岁 (11.0~12.0) ×109/L
DC percent(%) Absolute value( ×109/L)
27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1)生理变化:
年龄、时间、环境、身体状况等 (2)病理变化:
Leukopenia Leukophilia 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等各类细胞数量的影响
28
29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反应性: 急性感染或炎症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造血异常、应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
35
36
3. 白细胞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的诊断
疾病治疗的监测
疾病的预后
WBC N
预后较好 ↑

病情较重 ↑

病情危重 ↑/↓

恢复期
N
N
E
+ -
+
L
核象
/ 轻度左移
↓ 中度左移
↓ 重度左移
↑ 恢复正常
37
血小板检查
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BPC) 及相关指标:
1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定义:平均每个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量。 以皮克(pg)为单位 。 MCH = Hb/RBC
参考值:手工法27~31pg 仪器法27~34 pg

血常规讲义ppt课件

血常规讲义ppt课件
11
一)几个特殊的概念:
1.核左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叶以3叶居 多,(杆状/分叶)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 大,即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有时也可出现 比杆状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2.核右移:反之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以上 的细胞超过0.03时,称核右移。
12
3.中毒性颗粒(Toxic granulation):Wright染色的血涂 片中,中性粒细胞浆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 均的深紫色或兰黑色的颗粒,称中毒性颗粒。 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多见。
作用下→形成RBC)。
3
1.RBC
(3)正常值【 Reference Interval 】 成年男性(4.0—5.5)*1012/L, (400-550万/mm3)旧计量单位 成年女性(3.5—5.0)*1012/L。
(4)RBC(破坏) →Hb(单核巨嗜系统)→Fe,珠Pr 和胆色素→组成机体代谢。
中度
Hb→ 60--90g/l
重度
Hb→60--30g/l
极重度
Hb〈30g/l
⑴生理性减少:
婴儿、妊娠中后期、老年人
⑵病理性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造血组织容量减少。
8
3.RBC形态学改变: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6--9μm。
⑴大小异常: ①小RBC Microcyte:直径小于6μm。
4.棒状小体(Auer小体):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 片中, WBC浆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不定,称棒状小体。 这种小体只出现白血病细胞中,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二)关于淋巴细胞 (免疫学)
13

解读血常规报告PPT课件

解读血常规报告PPT课件

巨红细胞
直径>15 μm, 见于:叶酸 或/和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贫。
2、形态异常:
球形细胞
直径<6μm, 厚度>2.9μm, 涂片中>2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也见于:自免溶贫。
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横径缩短,长径增大,
横径/长径<0.78,呈பைடு நூலகம்圆型/长柱 状,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临床意义
数目增多
量的异常
数目减少
核象变化
质的异常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缺乏症 核左移 核右移
形态异常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经期妊娠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或炎症:细菌性 (最常见的原因) 2)、广泛性组织损伤、坏死 3)、急性溶血或失血 4)、急性中毒 5)、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骨髓增殖性疾病 7)、恶性肿瘤的晚期 8)、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AIHA 9)、某些药物 10)、严重缺氧
晚幼红
网织红
成熟红细胞
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呼吸载体
肺泡
氧 红红细细胞胞
二氧化碳
组织
3、红细胞的生存周期:120天
参考值
Rbc(×1012/L) M 4.3~5.8 F 3.8~5.1 N 6.0~7.0
Hb(g/L) 130~175 115~150 170~200
影响因素:1、总血容量的变化 2、血浆容量的变化 3、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差异
解读血常规报告


血细胞 血 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蛋白质 酶 凝血因子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 常人的MCV为82~92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 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 比。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查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查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如何解读血常规
❖ 概述 ❖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 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 成。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大部分医院都 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
标本的储存
❖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 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 4小时。
血小板减少原因
❖ 血小板<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通常血小板数在 50×109/L以下,患者即有出血症状。可见于: ❖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白 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亢进
血小板减少原因
❖ 免疫性破坏。如有血小板自身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过敏性药物损伤(奎宁、磺胺 类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炎症、风疹)、血小板同种抗体(新生 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消耗亢进(血栓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ppt课件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淋巴细胞
增多:1.新生儿---儿童 低---高-----------低
2.病毒和细菌—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扁桃体炎、阑尾炎
2.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红细胞临床意义
增多:高原生活,失水,慢性心肺疾病。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红细胞
红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红细胞 =72+48=120小时。生命120天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12/L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某些感染—伤寒、流感病毒
2.血液病—再障、非白血白血病
3.慢性理化损伤—x线,氯霉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脾亢

《血常规检查》课件

《血常规检查》课件
以便于抽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或 降低,有助于发现感染性疾病。
贫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等指标,用于诊断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血液成分,如白 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其他疾病
血常规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其他疾病的线索 ,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可能提示感染 、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需进一步 检查。
复查与追踪的建议
对于异常指标,建议在短期内复 查,以确认结果并排除偶然误差

若指标持续异常,建议进行追踪 检查,以了解指标变化趋势并采
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复查和追踪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健康状况得
到有效管理。
解读报告
正确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医生应结合患 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解读报告,避免误诊或漏诊。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 查结果,应在采血前告知医生 是否正在服用相关药物。
异常结果解读
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 ,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综
合分析和诊断。
02
血常规检查指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 ,计数可以反映感染、炎症等状况。 正常值范围为4-10 x 10^9/L。
浆、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检测分析
对分离出的血细胞成分进行计 数、形态观察和分类等检测分
析。
报告解读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PPT课件
正常
减低 增高
HCT偏低,提示贫血 HCT升高,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 脱水、大面积烧伤,因此可作为补液的参考值。
白细胞参数
成人:4.0~10.0×109/L (4000-10000/μL) 儿童:5.0 ~ 12.0×l09/L (5000-12000/μL) 6个月~ 2岁婴儿:11.0 ~ 12.0×109/L (11000-12000/μL) 新生儿:15.0 ~ 20.0×l0 9/L (15000-20000/μL)
血常规
• 血液常规检测的项目
1.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 检测; 2.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等。
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红细胞减少见于:
(1)缺乏造血原料、造血障碍和
造血组织损伤。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 物因素破坏。 (3)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
溶血。
(4) 急性或慢性失血。
血红蛋白增多: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血红蛋白减少: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RBC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4.0~5.5)×1012/L (3.5~5.0)×1012/L (6.0~7.0)×1012/L HB 120~160g/L 110~150g/L 170~200g/L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7~11fl)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原因:

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ppt课件
20.0x10 9/L以上。 (4)暴热和严寒,白细胞总数常有一过性增高,复温后迅速恢复
至正常水平。
38
临床意义
2.病理性白细胞增高:
(1)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化 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 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 炎、扁桃体炎、脓胸、肾盂炎、输卵管炎、 胆囊炎及败血症等。
由“造血工厂”——骨髓来制造,平均每天可造出15亿个
血细胞.在有失血,献血等情况下,人的造血能力比正常
增高4—5倍.
2
血液组成成分
3
不同部位采血对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的影响
建议除了少数不易取静脉血,如婴儿、大面积烧伤、及某些需要经常采取 检查的病例,如血液病、肿瘤化疗等以外,均应用静脉血做血液分析。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形态学 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7
临床意义
1.生理性白细胞增多:
(1)胎儿及初生儿白细胞常在10.0 ~ 20.0xl09/L。 (2)孕妇妊娠5个月以上时,白细胞总数常可达10.5x109/L或
更高,后期可20.0x109/L (3)剧烈的运动和劳动可使白细胞高达12.0x109/L,甚至
14
正常参考值
RBC
HB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
15
•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6.0×1012/L >5.5×1012/L
48
49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吸取样本 本分析仪支持全血和预稀释模式。 在全血工作模式下,分析仪将吸取20μL (CBC+DIFF模式)或15μL(CBC模式) 的全血样本。
目录
全血的操作
确定操作模式为“全血”模式
将K2EDTA抗凝的静脉血混匀后去 掉密封上盖
本操作以BC-3000Plus为例,适用于BC-3000、BC-1800系列
血红蛋白
血常规检查
目录
目录
血常规检查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 和质量的化验检查,包括RBC计数及其平均 值测定、Hb测定、WBC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DC)、血小板计数及其均值测定,同时 注意观察血涂片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血小板 形态有无异常,某些情况下应注意观察有无 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目录
实验原理
本分析仪采用库尔特原理(阻抗法)检测 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 数目以及体积分布; 采用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浓度; 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获得白细胞 的四分类统计计数。在此基础之上,分析 仪计算出其余参数的结果。
目录
红细胞/血小板测量
库尔特原理(阻抗法): 根据血细胞是电的不良导体的性质,当它通 过微孔时就引起电阻的变化,将电信号的 变化检测出来,即可检测到通过微孔的细 胞。
目录
人体血液的组成
目录
一、红细胞
目录
二、白细胞
目录
白细胞的组成
•粒细胞(75%) 核细胞(5%) 淋巴细胞(25%)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经过瑞氏染色后的各种白细胞
目录
三、血小板
目录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的作用是参与止血和凝血。 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并不与内皮细胞表面或其 他细胞发生作用,而是沿着毛细血管内壁排列,维持其 完整性; 当血管局部受损伤时,血小板的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 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粘附聚集作用。
目录
稀释样本
将样本放到采样针下方, 按动“吸样键”,待测样本吸 取到主机后被分为两份,在并行的稀释流程中经过不同 的试剂作用,分别形成用于红细胞/血小板测量、白细胞 计数/血红蛋白测量以及白细胞分类测量的检测样本。
目录
全血的操作
仪器开始计数;当仪器做完样本计数后,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按“打印”键即可打印结果;若结果有异常,需要复核结果。
目录
血小板的参考范围
血小板的功能
参与止血
正常参考值范围:
100~300×109个/L
目录
手工法检验的过程
1、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等血细胞的镜下计数)
2、定量血红蛋白 3、白细胞分类(瑞氏染色) 4、其它:血细胞比积、红细胞形态、嗜
酸球计数等
目录
•实验目的 掌握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掌握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掌握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目录
比色法
在比色池中,被稀释的样本加入溶血剂后, 红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 血剂结合后形成血红蛋白复合物,在比色 池的一端让LED光管发出中心波长为 525nm的单色光照射血红蛋白复合物溶液, 在另一端通过光电管接收透射光,并将光强 信号放大后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与比色池 中加入样本之前(比色池中只有稀释液) 测得的本底透射光强产生的电压比较,得 到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
目录
实验过程
静脉采血2ml;
目录
静脉采血过程
采血部位: 通常采用肘静脉,当肘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 腘窝部和外踝部静脉。 采血步骤: 采血者取卧位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台面枕垫上,暴露穿 刺部位,找好采血静脉后,先用碘酊棉签从内向外顺时针方 向消毒刺穿皮肤,稍等片刻再用75%的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 消毒并擦去碘迹。有采血部位的上方扎上压脉带,紧握拳头, 使静脉显露。如静脉仍不太明显时,可嘱患者反复伸握拳数 次,促使静脉怒张。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 下端,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先以皮 肤成30°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 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以免采 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穿破静脉造成血肿; 用右手示指将针头固定,左手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 血量后,解开压脉带,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签压住伤口, 拔出针头,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瓶壁缓缓注入事先准备好的 抗凝瓶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即为抗凝全血;
目录
全血的操作
将样本放到采样针下方, 按动“开始键,开始计数
当仪器做完样本计数后, 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按“打印”键即可打印 结果。 若结果有异常,需要复 核结果。
目录
计数界面
目录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2、实验分析 3、临床意义
目录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数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目录
有关参数
目录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 细胞数 正常值:27-34pg
目录
实验用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5ml 真 空 采 血 管 ( 含 有 K2EDTA 抗凝剂); 止血带(压脉带); 一次性注射器; 医用络合碘; 棉签。
目录
白细胞测量
激光流式细胞技术
当一定量的血细胞被吸入并经过特定量的试剂作用后,血 样经喷嘴注入充满稀释液的圆锥形流动室中。在稀释液形 成的鞘液包裹下,细胞单个排列成行地穿过流动室的中央。 当悬浮在鞘液中的血细胞经过二次加速后通过激光检测区 时,血细胞受到激光束的照射,产生的散射光性质与细胞 大小、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折射率有关。低角前向散 射光反映了细胞的大小,高角前向散射光则反映细胞的内 部精细结构和颗粒物质。光电二极管接收这些散射光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电脉冲,根据采集到的这些电脉冲数据,可 以得到血细胞大小及细胞内部信息的二维分布图,称为散 点图,横坐标反映细胞的内部复杂度信息,纵坐标反映细 胞的体积。 从DIFF通道散点图可得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各自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