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赏析.doc

合集下载

史记_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

史记_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

孔子世家【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正文】【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先宋人也(1),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2),祷于尼丘得孔子(3)。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4)。

生而首上圩顶(5),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6),姓孔氏。

【注释】(1)先:祖先。

(2)颜氏女:据《礼记·檀弓》说,名征在。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 1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孔子世家作者:司马迁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

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

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

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

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敢请你啊。

”孔子因此退去。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

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

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

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

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释】①兕:犀牛;②率:循,沿着。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中:切中B、夫子盖少贬焉贬:降低C、不容何病病:生病D、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兴:调动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用于楚燕王拜送于庭B、吾何为于此客何为者C、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D、夫道之不修也行李之往来13、请将Ⅰ卷文言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赏析.doc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赏析.doc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赏析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释】①兕:犀牛;②率:循,沿着。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中:切中B、夫子盖少贬焉贬:降低C、不容何病病:生病D、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兴:调动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用于楚燕王拜送于庭B、吾何为于此客何为者C、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D、夫道之不修也行李之往来13、请将Ⅰ卷文言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

《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孔子世家作者:司马迁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

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

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

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

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敢请你啊。

”孔子因此退去。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

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

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

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

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doc

[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doc

[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袂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韂,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

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史记《孔子世家》全文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全文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全文翻译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

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字仲尼,姓孔氏。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史记《孔子世家》全文翻译,欢迎阅读。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

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死了,埋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国东部,因此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坟墓在何处,是母亲没有把父亲埋葬的地方告诉他。

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

孔子的母亲死后,就把灵柩暂且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慎重没有马上埋葬。

陬邑人挽父的母亲把孔子父亲的葬地告诉了他,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同父亲葬在一起。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名土,孔子前往参加。

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阻挠说:“季氏招待名士,没有请你啊。

“孔子因此而退了回来。

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

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

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而受。

走路时顺根快走,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

’他就是这般恭谨节俭。

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

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

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礼。

这一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继承了卿位。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

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逐句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逐句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逐句翻译《史记-孔子世家》原文逐句翻译说明:此处内容为节选,另单独收录有完整《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如有需要请点此查看。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都的地方长官,孔子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鲁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

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

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约。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正好代理宰相的职务,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

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

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定公说:“好的。

”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

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简略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双方互相敬酒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

景公曰:“诺。

”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

齐景公说:“好的。

”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时,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译文翻译:《史记8226;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译文翻译

译文翻译:《史记8226;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译文翻译

译文翻译:《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译文翻译话题:译文翻译我的老师怎么办才好老师的话孔子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袂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韂,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

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文言文翻译史记孔子世家

文言文翻译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也。

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年七十三。

孔子世家,盖述其家世、言行、教化之事也。

孔子世家曰:“孔子生而异人,长而好学,不耻下问。

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有德行,有文章,而好礼乐。

其于道,未尝不乐而好之,好之不倦,教之不厌。

是以弟子从者,盖三千焉。

”孔子世家载:“孔子为鲁司寇,行摄相事,有补国家,有助百姓。

孔子曰:‘吾闻君子之政,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

’于是,孔子为政,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

”孔子世家又载:“孔子以仁为本,以义为用,以礼为表,以智为导。

孔子曰:‘仁者,爱人也。

’‘义者,宜也。

’‘礼者,敬人也。

’‘智者,知人也。

’孔子以是教人,故其弟子皆能行仁义,敬人知人。

”孔子世家曰:“孔子之时,诸侯并起,礼乐崩坏,天下大乱。

孔子乃周游列国,讲学传道,以匡正天下。

孔子曰:‘吾欲居九夷,与民同俗。

’然孔子之行,未能至九夷,而周游天下,历聘诸侯,讲学不已。

”孔子世家又载:“孔子至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至楚,观于城濮之战,叹曰:‘古之用兵,非好战也,不得已也。

’孔子至宋,见宋公,曰:‘吾闻君子之德,以仁为本,以义为用,以礼为表,以智为导。

’宋公曰:‘善。

’孔子至卫,卫灵公问:‘居鲁得仁乎?’孔子对曰:‘得仁。

’卫灵公曰:‘得仁,何如?’孔子对曰:‘仁者,爱人也。

’”孔子世家又载:“孔子晚年居陈,教化弟子,弟子皆从之。

孔子曰:‘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弟子由从之,孔子遂乘桴浮于海,至九夷,不得其志,还归鲁。

”孔子世家曰:“孔子归鲁,年已七十有三,弟子益亲,至七十有二,孔子卒。

孔子卒,弟子皆服丧三年,以为报恩。

孔子葬于鲁城东北,弟子皆为之服丧。

”孔子世家又载:“孔子之丧,诸侯大夫皆来吊。

孔子之弟子,或为之服丧,或为之祭。

孔子之门人,自是以后,各以所学,布于天下,教化大行。

”孔子世家曰:“孔子之道,传至孟子,孟子传之孙思邈,孙思邈传之扬雄,扬雄传之王充,王充传之荀悦,荀悦传之颜之推,颜之推传之孔融,孔融传之何晏,何晏传之王弼,王弼传之韩愈,韩愈传之李翱,李翱传之柳宗元,柳宗元传之刘知几,刘知几传之赵宋,赵宋传之司马光,司马光传之朱熹,朱熹传之周敦颐,周敦颐传之程颢,程颢传之程颐,程。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新版]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新版]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新版]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索隐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

?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集解徐广曰:“陬音驺。

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索隐陬是邑名,昌平,乡号。

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邹城在兗州泗水县东南六十里。

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

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

故阙里在泗水县南五十里。

舆地志云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

”按:今尼丘山在兗州邹城,阙里即此也。

括地志云:“兗州曲阜县鲁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

伍缉之从征记云阙里背邾面泗,即此也。

”按: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索隐家语:“孔子,宋微子之後。

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

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

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罒幸}夷。

{罒幸}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正义括地志云:“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趾。

地理志云鲁县有尼丘山,有叔梁纥庙。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

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於颜氏徵在,从父命为婚”。

其文甚明。

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於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

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

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故家语云“梁纥娶鲁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於颜氏,颜氏有三女,小女徵在”。

据此,婚过六十四矣。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索隐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

□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集解徐广曰:“陬音驺。

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索隐陬是邑名,昌平,乡号。

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邹城在兗州泗水县东南六十里。

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

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

故阙里在泗水县南五十里。

舆地志云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

”按:今尼丘山在兗州邹城,阙里即此也。

括地志云:“兗州曲阜县鲁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

伍缉之从征记云阙里背邾面泗,即此也。

”按: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索隐家语:“孔子,宋微子之後。

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

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

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罒幸}夷。

{罒幸}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正义括地志云:“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趾。

地理志云鲁县有尼丘山,有叔梁纥庙。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

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於颜氏徵在,从父命为婚”。

其文甚明。

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於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

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

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故家语云“梁纥娶鲁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於颜氏,颜氏有三女,小女徵在”。

据此,婚过六十四矣。

祷於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孔子世家作者:司马迁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

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

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

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

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敢请你啊。

”孔子因此退去。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

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

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

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

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新版]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新版]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新版]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索隐、集解索隐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

?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集解徐广曰:“陬音驺。

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索隐陬是邑名,昌平,乡号。

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邹城在兗州泗水县东南六十里。

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

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

故阙里在泗水县南五十里。

舆地志云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

”按:今尼丘山在兗州邹城,阙里即此也。

括地志云:“兗州曲阜县鲁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

伍缉之从征记云阙里背邾面泗,即此也。

”按: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索隐家语:“孔子,宋微子之後。

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

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

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罒幸}夷。

{罒幸}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正义括地志云:“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趾。

地理志云鲁县有尼丘山,有叔梁纥庙。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

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於颜氏徵在,从父命为婚”。

其文甚明。

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於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

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

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故家语云“梁纥娶鲁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於颜氏,颜氏有三女,小女徵在”。

据此,婚过六十四矣。

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赏析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
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兕:犀牛;②率:循,沿着。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中:切中
B、夫子盖少贬焉贬:降低
C、不容何病病:生病
D、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兴:调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用于楚燕王拜送于庭
B、吾何为于此客何为者
C、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D、夫道之不修也行李之往来
13、请将Ⅰ卷文言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14、请用(/)给下面一段话断句。

(限6 处)(3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参考答案
11、C(病:担心,担忧)
12、D(A被,介词/在,介词;B因为,介词/干,动词;C转折,连词/修饰,连词;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三、(22分)
13、译文:于是就共同调发役使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乃”“相与”各1分,大意1分,共3分)
14、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每对2处计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

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

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

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们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指责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

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

”于是就共同调发役使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

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面有怒色。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
子贡说:“是。

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

我做人能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怒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

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的遭遇)?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见面。

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

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

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

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人接受。

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接受。

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进来见孔子。

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
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

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担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

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不被容纳担心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求救。

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