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百家争鸣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百家争鸣.ppt
![人民版:百家争鸣.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38b1003186bceb18e8bbd6.png)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精选ppt
11
知识归纳: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信
主要思想 ②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
(2)孟子
政。 ③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精选ppt
5
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和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至圣)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亚圣)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2、主张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精选ppt
15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社会稳定: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个人修养:
精选ppt
16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精选ppt
1
教学目标
❖ 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 主张。
❖ 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哲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百家争鸣PPT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1
![百家争鸣PPT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1](https://img.taocdn.com/s3/m/d8b1c0a50242a8956bece4fc.png)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说过:“语言是 思想的 外衣。 ”除了 交际工 具,语 言同时 也是文 化的载 体。在 岁月与 文明的 浸泡下 ,方言 承载着 浓郁的 地方文 化特色 ,能够 满足本 地区社 会交际 的需要 。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和我儒春 教国家秋孔 育伟学后子 家大派期名 。的创鲁丘
思始国, 想人人字 家,,仲
尼 ,
孔 子
知识点拔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张
核心思想
思想 学说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仁 (“仁者爱人”) 以德治国 (德政)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文化贡献 影响和地位
1. 创办私学(促进教育在民间发展); 2. 整理古代重要文献资料。 3.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儒家学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 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仁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
——德治
材料三: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育思想
三、百家争鸣
——主张:实行仁政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姓名: 荀子 生活时期: 战国 主要思想: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 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18张PPT)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502621a45177232f60a2c6.png)
D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 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 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D
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 传统文化的源头,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 的认同,对国家的热爱。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4
一、儒家思想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 人,教育家,政治家。
伏尔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 李约瑟:孔子是“无冕皇帝”。 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课标: 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
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 意义。
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子》 (2)道德观:舍生取义
二、道家 、法家和墨家
(一)道家 1.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 家。著有《道德经》,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孔子有个弟子叫冉雍,他父亲是一个小偷,弟子都有些歧视他。 有一天,孔子带子弟们去郊游,走着走着,在不远的地方看到一条 小牛,小牛的毛色纯赤、头角又端庄,非常漂亮!
有个学生说:“我记得老师说过,祭祀山川神祗就需要这样的牛”。 孔子故意摇摇头,有些惋惜地说:“但是这头牛不行!他血统不好,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 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 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D
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 传统文化的源头,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 的认同,对国家的热爱。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4
一、儒家思想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 人,教育家,政治家。
伏尔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 李约瑟:孔子是“无冕皇帝”。 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课标: 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
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 意义。
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子》 (2)道德观:舍生取义
二、道家 、法家和墨家
(一)道家 1.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 家。著有《道德经》,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孔子有个弟子叫冉雍,他父亲是一个小偷,弟子都有些歧视他。 有一天,孔子带子弟们去郊游,走着走着,在不远的地方看到一条 小牛,小牛的毛色纯赤、头角又端庄,非常漂亮!
有个学生说:“我记得老师说过,祭祀山川神祗就需要这样的牛”。 孔子故意摇摇头,有些惋惜地说:“但是这头牛不行!他血统不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1.1百家争鸣课 件( 9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1.1百家争鸣课 件( 9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53ccccc1c708a1284a4455.png)
孔子去世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 一书。孔子的学说影响很大,他开创的学派 被称为儒家学派。儒学以《诗》、《书》、 《礼》、《乐》、《易》、《春秋》为基本 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 《乐》后来失传了,就成为了“五经”。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 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 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 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 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吾与点也!
子路
曾皙 孔子
公西华
冉有
孔子之死
孔子一生,幸福短暂,哀伤始终伴随,幼年 丧父、中年无妻的他晚年更是遭遇儿子与爱徒 (颜回)的接连去世和学生的背叛。终于鲁哀 公十六年(前479年),《春秋》记事的最后一 年,73岁的孔子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从此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
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
我的理想是,给我一个小国治理, 我也只用三年,可以让老百姓丰 衣足食,但要人民都有信念、懂 礼仪,恐怕要有比我更高明的君 子来做。
冉有
我的理想是,希望自己在一个礼 仪中,能够担任一个小小的角色, 辅助国君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 就行了,至于治国,管理人民这 些事,我可不敢说。
公西华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 国统治者重用
探究: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思想文化: 材料一: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 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礼记·王制》 材料二:当周宣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典周史,惠襄之间,司 马氏去周适晋……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 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课件(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03012bb90d6c85ec3ac628.png)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 自我觉悟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孔子 春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
老子 春
道家
主要思想 “仁”和“礼”(克己复礼);提出“德治”;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重义轻利 (养浩然之气)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 高目标是把握“礼”;性本善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 采用哪家的思想来治理你的国家呢?为什么? 选择法家! (提示:“社会实践产生社会理论,社会理论反过来又 指导社会实践”。) 随着生产力和私有经济迅速发展,当时各诸侯国内部新 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各国相互争霸,国家走向统一。
法家商鞅和韩非子要求与时俱变,强化地主阶级专政和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更加适应这种社会实践。 相对而言,虽然道家、儒家也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但 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保守性,而孔孟的政治思想在当时 “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能立即解决各国迫在眉睫的军 事战争问题。
庄子 战
法家 墨家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
韩非 战 子 墨 战 子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 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禁锢了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2.宣扬的纲常伦理只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时 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3.唯心主义成分较多。神学迷信色彩较浓。 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孔子 春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
老子 春
道家
主要思想 “仁”和“礼”(克己复礼);提出“德治”;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重义轻利 (养浩然之气)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 高目标是把握“礼”;性本善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 采用哪家的思想来治理你的国家呢?为什么? 选择法家! (提示:“社会实践产生社会理论,社会理论反过来又 指导社会实践”。) 随着生产力和私有经济迅速发展,当时各诸侯国内部新 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各国相互争霸,国家走向统一。
法家商鞅和韩非子要求与时俱变,强化地主阶级专政和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更加适应这种社会实践。 相对而言,虽然道家、儒家也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但 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保守性,而孔孟的政治思想在当时 “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能立即解决各国迫在眉睫的军 事战争问题。
庄子 战
法家 墨家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
韩非 战 子 墨 战 子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 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禁锢了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2.宣扬的纲常伦理只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时 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3.唯心主义成分较多。神学迷信色彩较浓。 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人民版:百家争鸣上课课件20页PPT
![人民版:百家争鸣上课课件2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76d3e1a21614791611283e.png)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林立。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生产力大进步, 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材料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 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请思考:墨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墨子
兼爱、非攻 、非乐 、非命、尚贤 、尚同 、 节用 、节葬
影响 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哪 些深远的影响?
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了中国 历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促成了当 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的局 面。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 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 对战争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二)道家学派
1."道"是万物的本源 2.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韩
非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子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人民版 百家争鸣88页PPT
![人民版 百家争鸣8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0d3feacc22bcd127ff0c49.png)
人民版 百家争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9
(1)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舟民水”说;②主张礼法并用,礼为 主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等唯物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 恶”
14
人民版百家争鸣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15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和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3
3、产生的原因
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兼并争霸战争。 ③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 重用。 ④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⑤根本原因: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和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6
7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至圣)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亚圣)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2、主张
8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政治 思想
①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②主张“为政以德” ③“敬鬼神而远之”
学 说
教育 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
①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 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②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 10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4
4、历史影响
深化理解
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 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各家学派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 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 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 5
❖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19
(1)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域
主要内容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11
人民版百家争 鸣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信
主要思想 ②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
(2)孟子
政。 ③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④伦理观:性本善
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 意义,影响深远。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社会稳定: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个人修养:
16
17
(二)道家学派
1、代表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2、学派思想特征
3、主张
4、影响
18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1
教学目标
❖ 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 主张。
❖ 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哲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难点:如何认识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影 响。
韩非子
——《韩非子》
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 24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1)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相结 合,加强君主集权。 ②法治观:厉行赏罚,奖 励耕战 ③改革观主张顺应历史 发展,变法革新。 ④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
(2)作用: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
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12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
阅读下列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思想;“君舟民水”.
13
知识归纳:
人民 版百 家争 鸣 主要 思想
政治:①主张“仁义” ,提出 “君
25
知识点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21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 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22
(三)法家学派
1、代表
李悝 吴起 商 鞅 韩非子 申不害
2、主张
23
人民版百家争鸣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
一、百家争鸣
概念呈现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 说家等十家。“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 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 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哲学 ①"道"是万物的本源
思 思想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
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①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 刑峻法
② 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
人民版百家争鸣
①把“道”作为世界最高 原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提出“齐物论”,追求逍遥 自得的精神境界。 ③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 必须顺从自然规律。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9
(1)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舟民水”说;②主张礼法并用,礼为 主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等唯物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 恶”
14
人民版百家争鸣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15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和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3
3、产生的原因
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兼并争霸战争。 ③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 重用。 ④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⑤根本原因: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和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6
7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至圣)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亚圣)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2、主张
8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政治 思想
①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②主张“为政以德” ③“敬鬼神而远之”
学 说
教育 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
①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 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②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 10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4
4、历史影响
深化理解
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 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各家学派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 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 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 5
❖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19
(1)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域
主要内容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11
人民版百家争 鸣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信
主要思想 ②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
(2)孟子
政。 ③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④伦理观:性本善
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 意义,影响深远。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社会稳定: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个人修养:
16
17
(二)道家学派
1、代表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2、学派思想特征
3、主张
4、影响
18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1
教学目标
❖ 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 主张。
❖ 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哲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难点:如何认识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影 响。
韩非子
——《韩非子》
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 24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1)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相结 合,加强君主集权。 ②法治观:厉行赏罚,奖 励耕战 ③改革观主张顺应历史 发展,变法革新。 ④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
(2)作用: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
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12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
阅读下列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思想;“君舟民水”.
13
知识归纳:
人民 版百 家争 鸣 主要 思想
政治:①主张“仁义” ,提出 “君
25
知识点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21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 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22
(三)法家学派
1、代表
李悝 吴起 商 鞅 韩非子 申不害
2、主张
23
人民版百家争鸣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
一、百家争鸣
概念呈现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 说家等十家。“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 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 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哲学 ①"道"是万物的本源
思 思想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
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①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 刑峻法
② 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
人民版百家争鸣
①把“道”作为世界最高 原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提出“齐物论”,追求逍遥 自得的精神境界。 ③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 必须顺从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