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
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摘要】目的:对比结肠癌手术患者中使用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作用。
方法:依据双盲法将本医院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实验组1(n=30),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实验组2(n=30),关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2结肠癌手术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下床用时、首次排气用时、术中舒芬太尼用量、七氟醚用量对比实验组1相关数据相关数值,P<0.05,表明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使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均得到显著作用,但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更具优势。
【关键词】腹直肌鞘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结肠癌手术;镇痛效果本次阐述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中使用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项目收入样本即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分组法即为双盲法划,实验组1收入30例,男性和女性为20:10,年龄取值上限71岁,下限30岁,中位年龄(50.69±4.02)岁;实验组2收入30例,男性和女性为21:9,年龄取值上限72岁,下限32岁,中位年龄(50.55±4.11)岁。
比较两组基础信息,P>0.05,数据指标无统计意义。
纳入样本标准:ASA分级处于I至II级之间,不存在听力和交流障碍患者,排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同意书内容后签字认可,提交到医学伦理会被批准。
排除样本标准:非正中切口手术者、局部麻醉药物过敏者、腹壁穿刺处皮肤破损者。
1.2方法两组均予以相同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 0.05mg/kg咪唑安定、0.6μg/kg舒芬太尼、0.2mg/kg順式阿曲库铵、0.3mg/kg依托咪酯。
实验组1实行腹直肌鞘阻滞,选取13MHz 的超声线阵探头,让探头纵轴与腹壁正中线垂直后置入到患者腹直肌上,将探头纵轴下端靠近脐部,促使存在清晰的腹直肌后鞘间与腹直肌的间隙成像,定位之后予以常规消毒铺巾处理,选择20G局部麻醉针依据平面内技术实施进针处理,将患者皮肤、腹直肌前鞘以及腹直肌进行逐渐穿刺,于患者腹直肌以及腹直肌后鞘间回抽不发生出血后,予以实施水分离法处理,注入生理盐水1至2ml,对针尖所处间隙的位置进行确定,回抽无血之后注入0.2ml/kg的0.5%罗哌卡因,以相同方式处理对侧。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年11月第35卷第11期J Clin Anesthesiol,November2019,Vol.35,No.ll・1051・临床研究•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曹寅胡亦玮李世锋黄自生杨杰余秀国【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老年患者46例,均为男性,年龄65~82岁"1^120-27kg/m2,ASA II或HI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联合RSB组(TR组)和TAPB组(T组),每组23例。
TR组患者接受TAPB联合RSB,T组患者接受单纯TAPB,所有神经阻滞采取的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0.7|xg/kg。
记录麻醉诱导前(T。
)、手术开始时(TJ、手术开始后20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2h(T4)、术后24h(TJ两组HR、SBP、DBP,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
记录TT,时静息时VAS评分,T4—T5时活动时VAS评分。
记录围术期补救镇痛情况和神经阻滞失败、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或降低幅度〉基础值30%、心脑血管意外、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T。
时比较,叫一丁3时两组HR均明显增快(P<0.05),SBP、DBP、RPP均明显升高(P<0.05)。
T,—T3时TR组HR明显慢于T组,SBP、DBP、RPP明显低于T组(P<0.05)。
T|—T3时TR组静息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T4—T,时TR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
TR组术中补救镇痛和围术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组(P<0.05)o两组术后均不需要补救镇痛,围术期均未发生血压升高或降低幅度〉基础值30%、心脑血管意外、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产后血栓前状态及泌乳素的影响
2020123412420产妇分娩后血清泌乳素(P R L)[1]水平会逐渐提高,有利于促进泌乳和母乳喂养,但泌乳素的分泌和释放会因使用大剂量的镇痛药物而受到影响[2],因此寻找一种对泌乳素分泌影响较小、安全性高的镇痛方式至关重要。
近年来,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 r a n s v e rs u s a b d o m i n a l p l a n e,T A P)阻滞[3]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应用于术后镇痛区域神经阻滞及下腹部短小手术,促进了术后多模式镇痛新的研究进展。
此次研究旨在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及产后泌乳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10月需要在全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共40例,A S A分级I I级,术前均无严重心肺疾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排除有遗传性、先天性疾病者;合并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者;有精神性疾病史。
产妇自愿接受术后镇痛治疗并签字,且同意参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产后血栓前状态及泌乳素的影响李彬①,曹爽①#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栓前状态、泌乳素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全麻下行剖宫产产妇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比较疼痛程度、舒适度、镇痛满意度、产后血栓前状态及泌乳素等。
结果研究组术后6h、12h、24h静息时V A 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6h、12h、24hB C S评分明显升高(P<0.05)。
研究组术后使用曲马多次数及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两组术后T M明显下降,P F4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24h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缓解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提高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且全麻后血栓前状态有明显变化,但对术后泌乳素分泌影响不大。
超实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普通外科:胃肠/肝胆 ➢妇科 ➢产科 ➢泌尿外科 ➢血管外科 ➢小儿科 ➢整形科
前腹壁神经阻滞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生殖股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定义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 TAP
解剖基础
解剖基础
尸体标本TAP 染料扩散范围 T10-L1
CT评估
阻滞方法
➢解剖定位法(传统方法)
➢超声定位引导法 1,腋前线入路(经典入路) 2,肋缘下入路
McDonnell的两次突破感
进针的初遇阻力是 腹外斜肌筋膜,
第一个突破感是突破 腹外斜肌筋膜层,
第二个是腹内斜肌筋膜,
即表示进入TAP平面。
TAP Block Video
TAP留置导管持续输注
➢ 0.2%罗哌卡因6-10ml/h ➢ 追加:5ml/30~60 min
TAP临床应用
解剖定位法 VS 超声引导TAP
TAP用于开腹子宫切除术镇痛
TAP用于微创手术镇痛
TAP用于小儿镇痛
TAP并发症(罕见)
肠穿刺损伤, 肝穿刺损伤, 短暂的股神经阻滞, 血管内注射, 腹膜内注射, 下肢感觉异常, 盆腔血肿 局麻药中毒
小结
超声引导TAP
➢2007年最初由Hebbard’s 报道
腋前线入路
超声引导TAP
肋缘下入路(脐上部位)
操作步骤
➢ 仰卧位 ➢ 探头: 线阵高频探头,10~13MHz ➢ 穿刺针 :22G 10CM短斜面阻滞针 ➢ 局麻药: 0.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10-20ml每侧 ➢ 推荐采用“平面内”技术
腹横肌平面、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一、解剖和阻滞范围腹部的皮肤、肌肉由T7~L1神经支配。
这些躯干神经走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腹横平面”内。
而在髂前上棘水平,该肌间平面走行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
在腹横平面内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滞单侧腹部皮肤、肌肉和壁层腹膜。
而局麻药输注入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水平,可阻滞下腹部、腹股沟、大腿上部内侧、会阴区前部。
二、适应证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开展,使得无运动神经纤维的体表神经阻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超声直视下可准确定位神经,即便无法直视神经时,从图像上也可观察药物扩散以判断注射点是否需要调整。
因此,超声引导下的腹横平面、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目前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腹横平面阻滞可用于剖腹手术、阑尾手术、腹腔镜手术、腹壁手术等,但该方法的腹部阻滞范围尚未得到一致结论。
尽管有个案报道显示,单独的腹横平面阻滞用于腹部手术,如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开放手术。
但临床中并不是每次阻滞都能得到完全的效果,且腹部手术对内脏牵扯造成的不适,影响了该法的广泛应用。
因此,腹横平面内阻滞目前常用于前腹部手术后的术后镇痛。
三、标志和患者体位(一)腹横平面阻滞主要体表标志为肋下缘和髂棘腋前线区域。
患者仰卧位,暴露出操作区域皮肤。
(二)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主要体表标志是髂前上棘。
患者仰卧位,暴露出操作区域皮肤。
四、操作技术(一)腹横平面阻滞标记肋下缘和髂棘,消毒后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于腋前线水平显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短轴切面图像。
辨认三层肌肉结构,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将局麻药注入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腹横平面。
结构辨识不清时,可注射0.5ml局麻药观察针尖位置及筋膜扩张。
可按需要在脐水平上下做多点注射以扩大阻滞范围,每侧输注局麻药20ml。
(二)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标记髂前上棘,消毒后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于髂前上棘内侧显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短轴切面图像。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避免反复穿刺,以免 增加感染风险
02
保持穿刺角度,避免 损伤邻近组织
04
术后密切观察,及时 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
01
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感染
03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 的康复锻炼
02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4
定期随访,了解患 者恢复情况
04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的作 用:缓解慢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适应症
腹部手术:如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等
妇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 卵巢切除术等
泌尿外科手术:如前列腺 切除术、肾结石手术等
腹部创伤:如肝破裂、脾 破裂等
腹部疼痛:如急性腹痛、 慢性腹痛等
其他需要镇痛的情况:如 癌痛、术后镇痛等
04
提高患者满意 度,改善医患
关系
05
促进术后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06
降低术后疼痛对 患者心理的影响, 减轻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
慢性疼痛的治疗
01
慢性疼痛的定义:持续时间超过3个 月的疼痛
02
慢性疼痛的原因:多种原因,包括疾 病、损伤、心: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演讲人
目录
01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的原理
02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03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1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的作用
减轻术后疼痛:通过阻断腹横肌平面的神经传导,减轻术后疼痛感 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术后恢复
3
操作技巧
两种区域神经阻滞方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比较
两种区域神经阻滞方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比较发布时间:2021-04-08T02:42:24.064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2期作者:焦富荣[导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随着可视超声技术的发展,区域神经阻滞因其效果好、创伤小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LC术后镇痛。
本文就用于LC术后镇痛的两个区域神经阻滞技术进行综述,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单一的神经阻滞技术能为LC患者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因此临床上仍建议使用多模式镇痛来缓解LC术后疼痛。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省泰兴市225400)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随着可视超声技术的发展,区域神经阻滞因其效果好、创伤小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LC术后镇痛。
本文就用于LC术后镇痛的两个区域神经阻滞技术进行综述,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单一的神经阻滞技术能为LC患者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因此临床上仍建议使用多模式镇痛来缓解LC术后疼痛。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区域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多模式镇痛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之一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病变的金标准。
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创伤较小,但急性疼痛仍然是LC术后最常见的问题。
术后疼痛可能诱发炎症应激反应,不利于机体恢复。
近年来,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超声技术日益普及,阻滞成功率的增加以及并发症的减少使得区域神经阻滞成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应用比例迅速提升。
本文就两种常用的区域神经阻滞方式用于LC术后镇痛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各技术的优劣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LC术后疼痛特点LC术后疼痛主要分为三类,即腹壁切口疼痛、内脏疼痛、牵涉性肩部疼痛。
在LC术后24小时内,腹壁切口疼痛最严重,是术后疼痛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LC常选用三孔技术,切口分别位于剑突下、右侧肋缘下、脐下。
徐医附院麻醉科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TAP)肌肉面神经穿刺腹壁
徐医附院⿇醉科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神经阻滞(TAP)肌⾁⾯神经穿刺腹壁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神经阻滞概述腹横肌平⾯是指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的平⾯,其对应的神经⽀配为下胸部的六对胸神经和第⼀对腰神经,研究表明腹横肌平⾯(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可以成功阻滞腹部的外周疼痛信号的传导,主要针对前腹壁⽪肤、肌⾁及壁层腹膜的镇痛,也可以⼀定程度缓解躯体疼痛。
超声技术的辅助使这⼀技术得以定形。
现已被⼴泛应⽤到简单⼿术中,如剖宫产、腹股沟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
解剖腹部前外侧的肌⾁由外及⾥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肌⾁之间为筋膜层;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平⾯称为TAP。
腹前外侧壁由T7—T12胸神经(肋间神经)和L1腰神经⽀配。
第7肋间神经转⽽向上⾛⾏⾄胸⾻剑突处发出终末⽀,此处为腹壁最⾼处。
第10肋间神经近乎⽔平地⾛⾏⾄脐。
第12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配腹股沟韧带和耻⾻⼸以上的区域。
第1腰神经是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起源神经,后两者均为腰丛的分⽀,⾛⾏于髂嵴上⽅。
超声定位患者取仰卧位,以患者舒适为宜。
超声探头起始位置位于髂嵴的上⽅,纵向放置探头,看到髂嵴后稍向头端移动探头,可以看到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肪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然后旋转探头90都。
将探头向上平移⾄肋缘下可以观察到腹横平⾯三层肌⾁结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穿刺⼊路超声辅助下不同穿刺路径的TAP阻滞可影响局⿇药在TAP层的扩散范围,进⽽影响TAP阻滞的效果,因此,Hebbard建议根据TAP穿刺路径的不同对TAP阻滞⽅法进⾏分类命名,以解决不同TAP阻滞名称混扰的问题。
具体分类如下:(1)上肋缘TAP阻滞(主要覆盖T7~T8神经所⽀配区域);(2)下肋缘TAP阻滞(主要覆盖T9~T11 ⽀配区域);(3)侧边TAP阻滞(主要覆盖T11~T12⽀配区域);(4)髂腹下、腹股沟神经TAP阻滞(主要覆盖T12 ~L1 ⽀配区域);(5)臀后部(Petit三⾓)TAP阻滞。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苏海文;姜文霞;高路明;王元;朱玉召【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24(34)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超体重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定位,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术毕后在超声检查辅助实施双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利用传统定位法,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镇静评分(RSS)、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少、穿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首次自控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麻醉恢复室10~30 min 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6 h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可见切口处浆膜层连续中断,肌间可见出血形成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或高回声区;见子宫浆膜层连续好,局部可见小范围隆起,回声均匀,浆膜层局部可增厚、表面光滑,完整。
结论对比传统定位法引导的椎管内麻醉,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利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穿刺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总页数】3页(P156-158)【作者】苏海文;姜文霞;高路明;王元;朱玉召【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海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R445.1【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2.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联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生殖股生殖支神经阻滞在老年斜疝手术中的应用3.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4.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5.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入路腹横筋膜阻滞的临床应用
阻滞方法
• ②超声引导穿刺法 • 2007年Hebbard等首次描述了超声引导下
TAP阻滞技术。后经不断完善,目前常用入 路有腋中线法、肋缘下法、后路法、经髂 腹股沟入路、外科辅助TAP阻滞法、四象限 TAP阻滞法等需要具体根据手术方式,选择 不同入路的TAP阻滞方法。
阻滞方法
• 1.腋中线法
• Hebbard等在2007年报道采用超声引导的 方法进行TAP阻滞,并指出由于人类存在解 剖变异,因而依靠突破感来判断并不准确 。
阻滞方法
• 这样药物会沉积在腹横肌筋膜和腰方肌之 间,更能使药物扩散到椎旁间隙,特别是胸 腰段神经根更近的地方,从而有助于扩大 阻滞范围。
阻滞方法
• 4.此外还有经髂腹股沟入路,将探头置于髂 前上棘,垂直于皮肤向上向内移动约2 cm ,直至见到满意的超声图像,平面内进针 ,将药物注射于相应的平面。这种入路主 要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但是疝囊受内 脏神经支配,可能需要手术医生补充局麻 药。
给药方式、剂量及时间
• TAP阻滞实施时间可分为手术开始切皮前和 手术结束后。手术开始切皮前实施TAP阻滞 ,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有 一定优势。手术结束后实施TAP阻滞,可以 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无论何时实施 TAP阻滞,均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有时由 于麻醉时间仓促,只能选择术毕实施TAP阻 滞。或由于术中临时改变手术方式,切口 扩大需要加强镇痛,只能术毕TAP阻滞。
临床应用
• 随着学者们对超声引导下TAP的广泛研究, 该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于多种腹部手术, 如腹式子宫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减 肥手术、结直肠外科手术、肾移植术、肾 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剖腹产、前 列腺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等。尤其当一些 腹部手术患者存在脓毒症、凝血病等硬膜 外阻滞禁忌时,TAP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程度通常取决于手术方式、麻醉技术和术后镇痛管理。
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主要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比卡因等)和神经阻滞技术(如硬膜外阻滞、腹壁神经阻滞等)。
但传统方法存在吸收不稳定、镇痛效果欠佳、并发症多等问题。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术后镇痛技术,其通过向腹壁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腹横肌平面的术后疼痛点,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
超声引导下TAPB的技术优势主要包括:①目视化能力强,可以准确识别腹横肌平面的结构,避免误注射到血管或腹膜;②药物的扩散范围广,可以覆盖多个腹部脏器的疼痛来源;③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超声引导下TAPB的适应症主要包括:①行剖宫产术后术后镇痛管理;②不能耐受吗啡等口服药物的患者,或者不能耐受硬膜外阻滞,腹壁神经阻滞等神经阻滞技术的患者。
超声引导下TAPB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①消毒腹壁,布置好超声仪器,选择适当探头;②确定解剖结构:通过超声仪器,可以清晰显示腹直肌和腹横肌之间的平面,以及指示针的位置;③确定注射点:选择合适的注射点,通常在腹股沟前穿刺点处稍外侧2~3cm,然后沿着探头方向刺入皮下组织;④注射局麻药:在确认针头位置准确后,缓慢推入局麻药,观察药液在腹壁平面的扩散,以确认有效药物覆盖区域。
超声引导下TAPB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主要包括:①严格掌握超声解剖知识,尤其是腹横肌、腹直肌和腹内斜肌的位置和关系;②避免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避免过深穿刺;③局部麻醉药过量或者误注射到血管内可能引起全身中毒反应;④其他一般的穿刺技术操作规范,如无菌操作、遵循穿刺点局部麻醉等。
超声引导下TAPB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①术后疼痛缓解明显,可以减少术后吗啡用量和镇痛相关并发症;②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减少住院时间;③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的影响
- 18 -[10]彭昌贵,李日旺,陈景昆,等.闭合复位装置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29(2):49-52.[11]张俊,厉国定,邱永敏,等.钢板联合骨折端螺钉固定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3,20(3):19-23.[12]李栋,周维波,朱春晖,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9):807-811.[13]李璐华,衣龙云,李军.不同内固定在复杂多段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8):1217-1219.[14]涂俊波,江海翔,李粹和,等.基于骨折端骨痂分级的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并原位骨折的治疗策略[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3,20(3):59-63.[15]袁野,黄文良,徐林,等.侧卧位牵引架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12):1847-1852.[16]梁冠青.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9,40(6):1208-1210.[17]陆定松,李永刚,杨志奎,等.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82-85.[18]姚积龙,汤艳,蔡祥春.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对愈合时间、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5):1250-1252.[19]陈志超,翁阳华,张金堂.股骨干骨折不同复位固定方式临床疗效比较及骨折不愈合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6):1317-1319.[20]桂鹏,叶茂,邹毅,等.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8):12-15.(收稿日期:2023-08-18) (本文编辑:张爽)①丰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江西 丰城 331100通信作者:鄢平花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的影响鄢平花① 杨彤霞①【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选在2020.12月-2021.12月,研究对象是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全体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其中有30例患者,一组为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对两组的应用效果展开比较。
结果:在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结束到气管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上,联合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排气和药物应用剂量比较上,术后排气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药物用量联合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言,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不但会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也会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值得运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伴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麻醉形式也变得丰富,手术过程中采用麻醉,可直接缓解患者的术中、术后疼痛,让手术更为顺利的完成[1]。
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目前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有效办法,此种手术不仅安全性比较高,同时术后副作用少[2]。
但是,在术中进行麻醉时,由于麻醉方式的不同,也会涉及到多种影响因素,致使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不佳[3]。
基于此,本研究中主要探索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运用效果,现把研究所得数据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12到2021年12月收治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中,按照疾病诊断表现筛选共计6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
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
联合组中的30例患者,男性病16例、女性病患共计14例,其患者年岁范围25-69岁之间,年龄中位在(47.30±6.66)岁;对照组中的30例患者可见男病患17例、女病患共计13例,其患者年岁范围30-70岁之间,年龄中位在(53.50±6.75)岁。
超声引导双侧腹直肌后鞘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手术镇痛的影响
2020年6月第27卷第11期超声引导双侧腹直肌后鞘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手术镇痛的影响王远彬 蔡雪峰 刘盼盼 叶润娣 徐 鹏腹腔镜手术后镇痛常单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不确切,且全身用药量易偏大,易发生过度镇静、恶心等不良反应。
复合外周区域神经阻滞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用量,腹横肌平面阻滞及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可满足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镇痛需要,单纯腹横肌平面阻滞范围在T10以下,不能满足上腹部腹腔镜手术剑突下穿刺孔的手术平面要求(T6~T8);双侧腹直肌后鞘阻滞可阻滞腹壁正中区域感觉传入,对腹中线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1]。
笔者观察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后鞘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行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90例,术前未使用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无区域麻醉禁忌证。
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龄(45.0±15.0)岁,体重(66.0±15.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级58例(64.4%),Ⅱ级32例(35.6%)。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各30例。
B、C组为对照。
三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麻醉方法 三组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包括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后行气管插管,完成气管插管后,由同一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完成阻滞操作。
A组于术前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后鞘+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于术前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不进行阻滞。
术中以1.5%~3.0%七氟醚吸入及瑞芬太尼0.2~0.4μg/(kg·min)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5~60之间麻醉深度,术中根据心率、血压的反应调整麻醉深度并予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稳定。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这是一种新兴的镇痛技术,主要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术后会伴随着疼痛,尤其是在剖宫产切口处。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口服镇痛药物和静脉输液,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限制,如患者可能出现镇痛药物不良反应,或者需要经常给予药物,无法长时间提供充分的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镇痛技术。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来引导针头准确注射麻醉药物的技术。
它利用超声波仪器来实时显示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包括腹横肌平面,以及腹横肌与腹直肌之间的间隙。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超声图像来确定针头的位置和深度,从而准确注射麻醉药物。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注射过程,减少了误刺的风险,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主要是通过在腹横肌平面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产生镇痛效果。
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路线来减轻疼痛感。
在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切口疼痛。
而这种技术可以准确地靶向切口附近的神经,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来实现切口镇痛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技术。
它通过超声引导下的针头定位来准确注射麻醉药物,从而实现切口附近神经的阻滞,减轻疼痛感。
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将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剖宫产术后的镇痛一直是临床医生和产妇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效的术后镇痛除
了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还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恢复质量和产妇满意度。
在目前的临床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中。
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针对腰椎神经前支和副神经前支的区域性阻滞技术,随着超声
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已经成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
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使阻滞药物准确定位于腹横肌平面,降低了周围组织受损的风险,同
时能够监测阻滞药物的注射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轻患者镇痛需求和疼痛程度,降低了
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常规使用的阻滞药物有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
在给予患者镇痛的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血压升高和兴奋状态,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同
时还能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安全指数。
但是在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时,也需要考虑到术者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首先,术者必须熟悉超声诊断技术和解剖结构,确保阻滞药物准确注入腹横肌平面内,而不
是误注到其他受损组织中。
同时,应该注意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避免过度快速注射造成
患者不适和过敏反应。
在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临床中证
实了显著的镇痛效果。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临床上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对于患者和医
护人员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腹直肌鞘、腹横筋膜阻滞
T7
T8
腹直肌鞘阻滞
T9
肋间神经
T10
腹横肌平面阻滞
T11
T12(肋下神经)
腹直肌
腹直肌为椭圆形,位于腹部浅筋膜下。 在腹直肌的外侧,腹外斜肌、腹内斜 肌和腹直肌的腱膜分成两层,分别包 绕在腹直肌的前后(形成腹直肌鞘), 然后再次融合形成中间的白线。
腹直肌鞘阻滞
适用范围:腹直肌范围内的手术及术后镇痛, 通常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腔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腔
腋前线
肋缘
髂嵴 最高 点连
线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0.25-0.33%罗哌卡因20-30ml
腹横肌平面阻滞
感谢大家聆听!
1
2
3
4
5
0.25-0.33%罗哌卡因10-15mL
滑动
旋转
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腹横筋膜)阻滞
• 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是指将局麻 药注入腹横肌平面,阻断经过此 平面的神经,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 适用范围:开腹手术、腹腔镜手 术术中及术后镇痛。
2
•1
2
•1
2
•1
腹横肌平面
如何辨认?
超声引导下 腹直肌鞘、腹横肌平面阻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手术麻醉中心
谢汉镔主治医师
颈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
前根 (运动神经)
前支
腰神经前支(混合神经) 骶神经前支 Nhomakorabea脊髓
脊神经
尾神经前支
后根 (感觉神经)
后支 (混合神经)
后外侧支 后内侧支
胸神经前支 (上段)
胸神经前支 (下段)
超声引导在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教学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在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彭勉陈磊陈莹莹张宗泽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可视化操作逐渐成为临床麻醉科医生必备的技能。
在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超声引导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教学,有效增强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操作自信心,为麻醉科临床教学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可视化;超声引导;腹横肌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尤其适用于病情特殊难以接受全身麻醉及椎管内麻醉的下腹部手术患者,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同时能够缓解病人术后疼痛,是临床麻醉医师需掌握的操作技能[l]。
提高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于帮助低年资住院医师克服恐惧心理和充分了解腹部解剖结构。
体表解剖定位法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教学,主要依赖老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达不到精准化的操作教学要求,学员技能提高缓慢且易发生穿刺并发症,加重学生对操作的恐惧感。
近年来,随着精准麻醉概念的提出,可视化操作成为临床麻醉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研究引入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对低年资住院医生进行培训,希望为神经阻滞的临床教学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低年资住院医师20名,且未接触过腹横肌平面阻滞术(2016年10月-2018年6月)。
随机分为A组(超声定位组)和B组(体表解剖定位组)。
A组的10名低年资住院医师由1名上级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带教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总例数200例;B组的10名低年资住院医师由1名上级医师体表解剖定位下带教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总例数200例。
两组培训时间均为4周。
2名上级医师均为经过统一带教培训的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穿刺对象为同期在我院行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0例(男228例,女172例),年龄28~65岁,体重指数18~28,ASA分级I~III级,排除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严重障碍,局麻药过敏,局部解剖异常,拒绝神经阻滞等患者。
腹直肌后鞘阻滞较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行二次腹部手术中的优势
腹直肌后鞘阻滞较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行二次腹部手术中的优势丁则武;郭文静;解康杰【摘要】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RBS)在二次腹部手术中与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的优劣.方法选取全麻下再次行腹部切口的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全麻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和B组(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两组患者的超声引导下穿刺点腹部肌肉分层情况、穿刺成功率、切皮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术后镇痛评分及术后下床时间差异.观察两组并发症(腹膜穿破、肠管及腹腔脏器损伤、局麻药中毒)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穿刺点超声下显示腹膜结构清晰例数、肌肉筋膜分层清晰例数明显多于B组,穿刺操作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1.61、13.78,t=-4.75,P均<0.05),但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05).A组、B组组内各时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39、11.36、40.83、12.97,P均<0.05),A组切皮时(T2)及拔管后(T4)时MAP及HR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6、-2.94、-2.63、-3.40,P均<0.05).A组术后1 h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12 h内镇痛泵单击次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3、-4.93,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40,P>0.05).结论有开腹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部手术时,全麻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比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更有优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镇痛效果更理想,穿刺点腹部肌肉分层紊乱发生率更低.【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9(017)008【总页数】4页(P710-713)【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腹直肌后鞘阻滞;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腹部二次手术;术后镇痛【作者】丁则武;郭文静;解康杰【作者单位】310011 浙江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麻醉科;310011 浙江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麻醉科;310011 浙江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多模式镇痛可有效降低术中用药量,减少术中应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复苏时间[1,2],而术后的切口痛影响患者术后咳嗽排痰以及早期下床活动[3],因此有效的多模式镇痛对辅助手术进程顺利、全麻后复苏及术后恢复起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室承办超声相关的国家级继教班两项
Company Name
1. 优缺点 2. 技术介绍 3. 案例分享
前言
❖ 术后疼痛管理是快速康复外科非常重要的一部 分,术后良好的镇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 其生活质量
Company Name
LOGO
TAPB+RSB
优势: 几乎无穿刺禁忌 单侧阻滞 全身影响小 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 量
缺点: 持续时间短 镇痛不全(不能缓解内 脏痛)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个案分享
❖ 病例1: ❖ 患者,男,73岁,贲门癌,行开腹胃癌根治术 ❖ 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支架植入术后1年,抗凝
治疗 ❖ 镇痛方式:RSB+TAPB+PCIA
Company Name
病例2: 患者,女,86岁,结肠癌,拟行降结肠癌根治术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降压抗凝治疗 镇痛方式: RSB+TAPB+PCIA
❖ 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可以对腹部进 行有效镇痛
❖ ERAS专家共识推荐镇痛模式:区域神经阻滞 复合PCIA
`
镇痛方法
PCIA
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镇痛不全 镇静过度
PCEA
区域神经阻滞 RSB+TAPB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尿储留M,et a1.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versus Rectus Sheath Catheters for open midline incisions in major abdominal surgery.within an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TERSC):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OL].Trials,2014,15:400.2-12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 腹横肌平面阻滞
李琦 嘉兴市第二医院
LOGO
科室介绍
❖ 嘉兴二院麻醉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 年完成手术麻醉例数为10953例,其中区域神经
阻滞为1244例
Company Name
科室获奖
❖ 嘉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超声在麻醉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