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道_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认为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存在的本原和本质规 律的学说 ,但本文在比较《道德经》《、庄子》《、易传》三部 著作时发现 ,老子 、庄子 、孔子的本体论所论之“道”既是 一种物质实体 (本原)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本质 、本性) , “道”本体除了包括本原 “( 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最初根
源或最根本的物质) 、本质 (事物生灭变化的根本规律及 神秘意志) 以外 , 还包括本性 (天地万物共有的道德本 体) ,具有三个方面的根本属性 “; 道”之物质性和精神性 不可分割 ,整 体 统 一 ;“道”的 本 体 特 征 集 中 体 现 于“混 沌”“、变通”“、阴阳”“、虚静”等几个重要哲学范畴中 。
“易”即《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文 化之滥觞 ,哲学美学之源头 。《易经》产生于周初 ,是卜筮 之书 ,主体部分是由原始八卦 (即伏曦八卦) 演变而成的 六十四卦文化系统 ,包括卦象 、卦辞和爻辞 。因为处于 “轴心时代”以前的原始巫术文化时期 ,人们尚缺乏抽象 思辨能力 ,所以《, 易经》中出现 7 次的“道”皆指称具体道
摘 要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 ,而比较忽视儒家 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 。文章认为 “, 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 ,意指天地万物之 本原 、本质 、本性 ;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 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 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 “; 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 逻辑起点 。
语用 、本质属性和哲学功能上的异同比较研究 ,还有人在 进行中西“形 而 上 学 ”、“天 人 合 一 ”、“本 体 论 ”、“主 客 体 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更有人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合法 性”问题 ,目的都是试图通过现代阐释学和比较哲学的方 法打通中西 ,以显示中国哲学的学术个性和自身价值 ,在 哲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或普遍主义与本土主义讨论中作 出积极的回应 。
一 “混沌”
“混沌”是一个最为普遍的表现“道”为本原的哲学范 畴 ,它也准确地概括了“道”的性状样态并蕴涵着部分 “道”之本性 。
老子的《道德经》用了大量的文字说明“道”是宇宙的 本源 、万物之宗 、天地之母 ,其中最有名的论断是“道生 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四十二章》) 庄子说“道”“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 神鬼神 帝 ,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 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庄子·大 宗师》) 与老子的思想基本一致 。孔子在《易传》中关乎此 理的文字不多 ,但在释《易》时也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 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 易传·系辞上》)“太极” 即“道”“, 道”生“两仪”(天地) ,天地生“四象”(四时) ,四 时生“八卦”,也是以“道”为本原 。
“道”为何物 ? 这是先秦哲学争论的焦点 ,也是引起 后世哲学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 。本文选择了先秦哲学的 本体论研究 ,旨在一元哲学前提下重新审视先秦儒道之 “道”,从天地万物的本原 、本质 、本性三个方面辨析“道” 的本体性内涵 ,进一步阐明孔老之“道”既是一种物质实 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 混沌”、“变通”、“阴阳”、“虚静” 是表述“道”的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 。
收稿日期 :2004 - 11 - 23 作者简介 :杨 建 (1964 - ) ,女 ,江苏泰兴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硕导 、文艺学在职博士生 ,主要从事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 。
116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17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改 、质朴未开 、善恶无分 ,所以其性圆浑 、完满 、敦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立 、自由 ,成为中国哲学 、美学 、宗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 是可见 “, 德的义蕴大多由道出 ,就是说 ,道是德之本 、德 的根据 ;德是道之性 、道之外观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德则是天地万物所秉有的自然之性 。道的本性便是道之 德时 ‘, 道’与‘德’同体 。”[1 ] (P24)
2005 年第 3 期 第 18 卷 (总 77 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No. 3 2005 General No. 77
Vo1. 18
“道”
———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研究
杨建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9)
以往的研究非常注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本体 论在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和地位 ,比较忽视或无视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本体论 ,有人甚至不以为儒家哲学 也有本体论哲学前提 ,干脆就把儒家哲学叫做“伦理哲 学”,还有人孤立地看待《易传》,只是把它单纯地归入易 学研究范围 ,不与儒家哲学体系挂钩 。这些正是本文研 究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首先需要指出的问题 。
论 ,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本体哲学概念 ,更没有形成范畴 , 只是提供了直观的象数和义理关系 。孔老二人同受《易 经》影响 ,孔子作《易传》,老子写《道德经》(又称《老子》) , 庄子又受老子的影响著有《庄子》,这三部著作都是举世 闻名的“道论”经典 ,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先秦儒道哲学的 主要文本 。
《道德经》分道经三十七章 、德经四十四章 ,共八十一 章 。《庄子》分内篇 (7 篇) 、外篇 (15 篇) 、杂篇 (11) 三部 分 ,其哲学思想承继了老子的“道论”而又有所发展 。《易 传》是《易经》阐释学 ,相传为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所作 ,但具体成书于战国时期孔门后学之手 。《易 传》是一部哲学论文集 ,共 7 种 10 篇 ,其中《系辞传》(上 下) 总论《易经》大义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 的阐释和发挥 ,已产生了抽象的哲学思辨 。孔子以“道” 阐释《易经》,此“道”既是对《易经》哲学意蕴的本体揭示 , 又是孔子晚年酷爱《易经》的结果 ,还为其儒学思想之核 心 ———“仁”学找到了本体依据 。孔子所谓“志于道 ,据于 德 ,依于仁 ,游于艺”, 《( 论语·述而》) 已明言“道”的先在 至上位置 ,而“德”、“仁”、“艺”与“道”之本体是次第从属 关系 。至于孔子在《论语》中大约有 100 次提到“道”字 , 指的都是“天道”或“人道”,并非最高哲学本体意义上的 “道”。
孔子对“道”的论述很抽象 。他说 :“形而上者谓之 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 易传·系辞传上》) 此论后来一直 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堂奥 。本文认为 “, 道”为“形而上 者”,已明言“道”有“形”,但这个“形”应为老庄所说的“混 沌”之形 ,指的是天地未分之前的世界的本原 、本质 、本 性 ,是“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 易传·系辞 传上》) 的原始质料 、根据 。“上”是一个本体论上的时空 概念 ,说明“道”在先 “, 道”的等级至高无上 “, 道”的本性 为尊 、为贵 。“形而上者”即指“道”,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是哲学本体范畴 。“形而下者谓之 器”中的“形”已不同于“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形”,指的 已是具体感性事物和现象 ,是“道”之显现的场所和载体 。 “下”也是一个本体论上的时空概念 ,意味着“器”由“道” 所派生 ,居后 、居下 、从属 、卑微 。“形而上者”即“道”,为 体“, 形而下者”即“器”,为用 ,这就是最早的“道体器用” 思想 。
“道”为何物 ? 这是一种本体论追问 。历史上的“道” 曾有过“道”“、太极”、“太虚”、“一”、“太一”、“大一”、“泰 一”“、齐一”、“常 一 ”、“上 善 ”、“常 德 ”、“孔 德 ”、“大 德 ”、 “大同”“、大通”“、理”“、法”等同一系统的不同表达 ,这些 本体范畴可见于《易传》《、礼记》《、道德经》《、庄子》《、楚 辞》等先秦典籍和后世儒 、道 、释各家经典中 ,它们都从各 个角度指向了“道”的本体特征 。
“道”作为本体哲学范畴何时出现 ? 多数学者认为是 老子第一个提出 ,孔子受老子的影响 ,此说有一定可信 度 ,主要依据大概是《礼记》(孔子著) 上的记载 :老子和孔 子是同时代人 ,老子是东周王的守藏吏 ,学识渊博 ,思想 深刻 ,为孔子所景仰 。但更为稳妥的说法似乎应该是 :孔 老二人同受《易经》影响 ,他们的“道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 可做平行比较研究 (这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 当然也不排除相互影响的可能 ,只是我们找不到直接影 响的事实依据 。
中国哲学是关于“道”的学问 。早在人类文明的“轴 心时代”,先秦诸子就有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道论”, 特别是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 ,其“道论”互补 、完 整 ,已建立了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初具规模的儒家 、道家 哲学体系 ,儒 、道两家的哲学体系都包括本体哲学 、自然 哲学 、伦理哲学 、政治哲学 、艺术哲学 (美学) 、语言哲学等 学科领域 ,后世儒道哲学 ,还有受儒道 (特别是道家) 影响 而中国化的主要佛教派别禅宗哲学 ,都是在本体论 、认识 论 、方法论 、实践论等方面对先秦儒道哲学体系做着不断 的阐释和完善工作 。从古到今 ,各家各派无以累计的释 “道”、论“道”文章 ,可以说创下了中国学术史的辉煌 。在 提倡多元并存 、平等对话 、相互融合的“全球化”语境下 , 有人尝试将“道”与西方本体哲学范畴“逻各斯”进行语源
关键词 :先秦儒道哲学 “; 道”;本体论 “; 天人合一”“; 和谐” 中图分类号 :B 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223X(2005) 03 - 0116 - 05
综观中国哲学史和近十年来中国哲学研究动态可以 发现 ,大家都很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 学史上的原创地位 ,但忽视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 “道”本体哲学思想 。其实 ,孔老以东方特有的重了悟觉 解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 、“存而不论”的致思风格 、“言象 互动”的哲学表达 ,都揭示了一个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 现代分析哲学有所不同的“道”“, 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 核心范畴 ,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 据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
“道”这种本原物质何等性状样态 ? 老子说 “: 道之为 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 恍兮惚兮 ,其中有 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 道德 经·四十一章》)“道之为物”中的“物”指的不是万物之一 “物”,而是“万物”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本根之物”。 “有象”“、有 物 ”、“有 精 ”、“有 信 ”说 明 作 为 本 原 物 质 的 “道”确实存在 ,但没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体 。老子还有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 殆 ,可以为天下母 。”《( 道德经·二十五章》) 还有“道常无 名朴”《( 道德经·三十二章》) “、道隐无名”《( 道德经·四十 一章》) 等论析 ,都是把“道”视为一种幽明隐晦 、本无概念 而独立存在的物质 ,它的总体特征是“混成”,即庄子所说 的“混沌”。庄子对“道”之性状样态的论述与老子很相 近 ,如“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为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 不可见”,《( 庄子·大宗师》) 但他更强调“道体混一”特点 , 《庄子·应帝王》中“浑沌”(与“混沌”通用) 的神话故事脍 炙人口 ,说的就是“道”的不可更易性 :无形 、无别 、无言 、 无界 、无为 。而“德总乎道之所一”《( 庄子·徐无鬼》) 说的 也是“德 ”———“道 ”之 性 归 于“一 ”———“混 沌 ”。“道 ”为 “混沌”说明四点 :第一 “, 道”作为世界的本原 ,是无象之 象 ,无物之物 ,无形之形 ,无有之有 ,无言之言 ,无为之为 , 无名之名 ;第二 “, 混沌”之“道”体已生化为隐藏于天地之 万物 ,不再独具形体 ,天地万物就是它的形体 ,它是“无体 之体”,即无形体之实体 ,它是天地万物的始原 、根基 、“骨 子”(朱熹语) ;第三 “, 道”在时间上无限 ,自本自根 ,所谓 “道久”,在空间上也无限 ,生化 、贯通于天地万物 ,所谓 “道大”;第四 “, 混沌”之“道”自在自足 、虚寂无感 、独立不
源或最根本的物质) 、本质 (事物生灭变化的根本规律及 神秘意志) 以外 , 还包括本性 (天地万物共有的道德本 体) ,具有三个方面的根本属性 “; 道”之物质性和精神性 不可分割 ,整 体 统 一 ;“道”的 本 体 特 征 集 中 体 现 于“混 沌”“、变通”“、阴阳”“、虚静”等几个重要哲学范畴中 。
“易”即《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文 化之滥觞 ,哲学美学之源头 。《易经》产生于周初 ,是卜筮 之书 ,主体部分是由原始八卦 (即伏曦八卦) 演变而成的 六十四卦文化系统 ,包括卦象 、卦辞和爻辞 。因为处于 “轴心时代”以前的原始巫术文化时期 ,人们尚缺乏抽象 思辨能力 ,所以《, 易经》中出现 7 次的“道”皆指称具体道
摘 要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 ,而比较忽视儒家 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 。文章认为 “, 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 ,意指天地万物之 本原 、本质 、本性 ;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 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 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 “; 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 逻辑起点 。
语用 、本质属性和哲学功能上的异同比较研究 ,还有人在 进行中西“形 而 上 学 ”、“天 人 合 一 ”、“本 体 论 ”、“主 客 体 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更有人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合法 性”问题 ,目的都是试图通过现代阐释学和比较哲学的方 法打通中西 ,以显示中国哲学的学术个性和自身价值 ,在 哲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或普遍主义与本土主义讨论中作 出积极的回应 。
一 “混沌”
“混沌”是一个最为普遍的表现“道”为本原的哲学范 畴 ,它也准确地概括了“道”的性状样态并蕴涵着部分 “道”之本性 。
老子的《道德经》用了大量的文字说明“道”是宇宙的 本源 、万物之宗 、天地之母 ,其中最有名的论断是“道生 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四十二章》) 庄子说“道”“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 神鬼神 帝 ,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 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庄子·大 宗师》) 与老子的思想基本一致 。孔子在《易传》中关乎此 理的文字不多 ,但在释《易》时也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 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 易传·系辞上》)“太极” 即“道”“, 道”生“两仪”(天地) ,天地生“四象”(四时) ,四 时生“八卦”,也是以“道”为本原 。
“道”为何物 ? 这是先秦哲学争论的焦点 ,也是引起 后世哲学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 。本文选择了先秦哲学的 本体论研究 ,旨在一元哲学前提下重新审视先秦儒道之 “道”,从天地万物的本原 、本质 、本性三个方面辨析“道” 的本体性内涵 ,进一步阐明孔老之“道”既是一种物质实 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 混沌”、“变通”、“阴阳”、“虚静” 是表述“道”的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 。
收稿日期 :2004 - 11 - 23 作者简介 :杨 建 (1964 - ) ,女 ,江苏泰兴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硕导 、文艺学在职博士生 ,主要从事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 。
116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17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改 、质朴未开 、善恶无分 ,所以其性圆浑 、完满 、敦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立 、自由 ,成为中国哲学 、美学 、宗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 是可见 “, 德的义蕴大多由道出 ,就是说 ,道是德之本 、德 的根据 ;德是道之性 、道之外观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德则是天地万物所秉有的自然之性 。道的本性便是道之 德时 ‘, 道’与‘德’同体 。”[1 ] (P24)
2005 年第 3 期 第 18 卷 (总 77 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No. 3 2005 General No. 77
Vo1. 18
“道”
———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研究
杨建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9)
以往的研究非常注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本体 论在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和地位 ,比较忽视或无视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本体论 ,有人甚至不以为儒家哲学 也有本体论哲学前提 ,干脆就把儒家哲学叫做“伦理哲 学”,还有人孤立地看待《易传》,只是把它单纯地归入易 学研究范围 ,不与儒家哲学体系挂钩 。这些正是本文研 究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首先需要指出的问题 。
论 ,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本体哲学概念 ,更没有形成范畴 , 只是提供了直观的象数和义理关系 。孔老二人同受《易 经》影响 ,孔子作《易传》,老子写《道德经》(又称《老子》) , 庄子又受老子的影响著有《庄子》,这三部著作都是举世 闻名的“道论”经典 ,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先秦儒道哲学的 主要文本 。
《道德经》分道经三十七章 、德经四十四章 ,共八十一 章 。《庄子》分内篇 (7 篇) 、外篇 (15 篇) 、杂篇 (11) 三部 分 ,其哲学思想承继了老子的“道论”而又有所发展 。《易 传》是《易经》阐释学 ,相传为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所作 ,但具体成书于战国时期孔门后学之手 。《易 传》是一部哲学论文集 ,共 7 种 10 篇 ,其中《系辞传》(上 下) 总论《易经》大义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 的阐释和发挥 ,已产生了抽象的哲学思辨 。孔子以“道” 阐释《易经》,此“道”既是对《易经》哲学意蕴的本体揭示 , 又是孔子晚年酷爱《易经》的结果 ,还为其儒学思想之核 心 ———“仁”学找到了本体依据 。孔子所谓“志于道 ,据于 德 ,依于仁 ,游于艺”, 《( 论语·述而》) 已明言“道”的先在 至上位置 ,而“德”、“仁”、“艺”与“道”之本体是次第从属 关系 。至于孔子在《论语》中大约有 100 次提到“道”字 , 指的都是“天道”或“人道”,并非最高哲学本体意义上的 “道”。
孔子对“道”的论述很抽象 。他说 :“形而上者谓之 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 易传·系辞传上》) 此论后来一直 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堂奥 。本文认为 “, 道”为“形而上 者”,已明言“道”有“形”,但这个“形”应为老庄所说的“混 沌”之形 ,指的是天地未分之前的世界的本原 、本质 、本 性 ,是“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 易传·系辞 传上》) 的原始质料 、根据 。“上”是一个本体论上的时空 概念 ,说明“道”在先 “, 道”的等级至高无上 “, 道”的本性 为尊 、为贵 。“形而上者”即指“道”,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是哲学本体范畴 。“形而下者谓之 器”中的“形”已不同于“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形”,指的 已是具体感性事物和现象 ,是“道”之显现的场所和载体 。 “下”也是一个本体论上的时空概念 ,意味着“器”由“道” 所派生 ,居后 、居下 、从属 、卑微 。“形而上者”即“道”,为 体“, 形而下者”即“器”,为用 ,这就是最早的“道体器用” 思想 。
“道”为何物 ? 这是一种本体论追问 。历史上的“道” 曾有过“道”“、太极”、“太虚”、“一”、“太一”、“大一”、“泰 一”“、齐一”、“常 一 ”、“上 善 ”、“常 德 ”、“孔 德 ”、“大 德 ”、 “大同”“、大通”“、理”“、法”等同一系统的不同表达 ,这些 本体范畴可见于《易传》《、礼记》《、道德经》《、庄子》《、楚 辞》等先秦典籍和后世儒 、道 、释各家经典中 ,它们都从各 个角度指向了“道”的本体特征 。
“道”作为本体哲学范畴何时出现 ? 多数学者认为是 老子第一个提出 ,孔子受老子的影响 ,此说有一定可信 度 ,主要依据大概是《礼记》(孔子著) 上的记载 :老子和孔 子是同时代人 ,老子是东周王的守藏吏 ,学识渊博 ,思想 深刻 ,为孔子所景仰 。但更为稳妥的说法似乎应该是 :孔 老二人同受《易经》影响 ,他们的“道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 可做平行比较研究 (这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 当然也不排除相互影响的可能 ,只是我们找不到直接影 响的事实依据 。
中国哲学是关于“道”的学问 。早在人类文明的“轴 心时代”,先秦诸子就有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道论”, 特别是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 ,其“道论”互补 、完 整 ,已建立了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初具规模的儒家 、道家 哲学体系 ,儒 、道两家的哲学体系都包括本体哲学 、自然 哲学 、伦理哲学 、政治哲学 、艺术哲学 (美学) 、语言哲学等 学科领域 ,后世儒道哲学 ,还有受儒道 (特别是道家) 影响 而中国化的主要佛教派别禅宗哲学 ,都是在本体论 、认识 论 、方法论 、实践论等方面对先秦儒道哲学体系做着不断 的阐释和完善工作 。从古到今 ,各家各派无以累计的释 “道”、论“道”文章 ,可以说创下了中国学术史的辉煌 。在 提倡多元并存 、平等对话 、相互融合的“全球化”语境下 , 有人尝试将“道”与西方本体哲学范畴“逻各斯”进行语源
关键词 :先秦儒道哲学 “; 道”;本体论 “; 天人合一”“; 和谐” 中图分类号 :B 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223X(2005) 03 - 0116 - 05
综观中国哲学史和近十年来中国哲学研究动态可以 发现 ,大家都很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 学史上的原创地位 ,但忽视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 “道”本体哲学思想 。其实 ,孔老以东方特有的重了悟觉 解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 、“存而不论”的致思风格 、“言象 互动”的哲学表达 ,都揭示了一个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 现代分析哲学有所不同的“道”“, 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 核心范畴 ,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 据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
“道”这种本原物质何等性状样态 ? 老子说 “: 道之为 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 恍兮惚兮 ,其中有 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 道德 经·四十一章》)“道之为物”中的“物”指的不是万物之一 “物”,而是“万物”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本根之物”。 “有象”“、有 物 ”、“有 精 ”、“有 信 ”说 明 作 为 本 原 物 质 的 “道”确实存在 ,但没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体 。老子还有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 殆 ,可以为天下母 。”《( 道德经·二十五章》) 还有“道常无 名朴”《( 道德经·三十二章》) “、道隐无名”《( 道德经·四十 一章》) 等论析 ,都是把“道”视为一种幽明隐晦 、本无概念 而独立存在的物质 ,它的总体特征是“混成”,即庄子所说 的“混沌”。庄子对“道”之性状样态的论述与老子很相 近 ,如“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为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 不可见”,《( 庄子·大宗师》) 但他更强调“道体混一”特点 , 《庄子·应帝王》中“浑沌”(与“混沌”通用) 的神话故事脍 炙人口 ,说的就是“道”的不可更易性 :无形 、无别 、无言 、 无界 、无为 。而“德总乎道之所一”《( 庄子·徐无鬼》) 说的 也是“德 ”———“道 ”之 性 归 于“一 ”———“混 沌 ”。“道 ”为 “混沌”说明四点 :第一 “, 道”作为世界的本原 ,是无象之 象 ,无物之物 ,无形之形 ,无有之有 ,无言之言 ,无为之为 , 无名之名 ;第二 “, 混沌”之“道”体已生化为隐藏于天地之 万物 ,不再独具形体 ,天地万物就是它的形体 ,它是“无体 之体”,即无形体之实体 ,它是天地万物的始原 、根基 、“骨 子”(朱熹语) ;第三 “, 道”在时间上无限 ,自本自根 ,所谓 “道久”,在空间上也无限 ,生化 、贯通于天地万物 ,所谓 “道大”;第四 “, 混沌”之“道”自在自足 、虚寂无感 、独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