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道_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研究

合集下载

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

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

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道法自然是老子要表达的宇宙本体的观念《老子》哲学在中华哲学史上素有开山祖的称谓,它的贡献就是将“道法自然”作为哲学的宇宙本体论。

《老子》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则要效法自然规律,宇宙法则。

这就是老子要表达的宇宙本体的观念。

定出这个本原,在伦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从古至今,自儒释道阐明了宇宙本体论之后,历经两千多年,不少朝代的士大夫,却将本体论给弄没了。

将“忠孝”变成了最高行为规范了,“忠孝”这个行为规范是必需要的,但它要在“敬天”,“仁爱”这个最高行为规范的统领下,这样才会“刑法不崇尚士大夫,礼数不卑下庶民百姓”。

钱文忠教授讲《三字经》时,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用上边这句话来解释,而且讲到过去有些朝代把这句话解释成为“刑法不能上罚士大夫,礼数不能下给庶民百姓”这是错的,违反原著《尚书》的本义,而且是篡改。

复兴不是复古我们强调复兴不是复古就是这个意思,这才能传承与创新并举,也才能使中华伦理成为公平的,为人认可的真理。

所以说中华崛起了,如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扶其左右,才势必成功。

尤其中华复兴已经不是仅仅中国人在关心了,而是全世界人在关心了。

道家是从修养身心去谈“善治天下”道家学问与心理调治,其实在中医里从阴阳五行的脏腑经络去调治心理疾患,就已经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而道家在伦理到行为的建设上也颇有建竖。

尤其在调理心理障碍上,更有其突出的地方。

说起来惯常的研究者,把道家对人文,教化是持批评的态度的,但实际道家正是从修养身心去谈“善治天下,应体大道之无为无形,以墨化群生,无心任化。

”应当说老庄是最反对教条主义的,认为“不住各相,自可长久。

”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事并育而不相容,道并行而不相悖,”以“齐物论”解之。

管理者既要尊重客观现实,又要从动态相对中去把握现实,故为“以无为有”,而管理者能在因果缘由中,是亦彼也,莫若以明,得其环中,从自性达到自化,从必然达到自由,尤其在当前我们中国人复兴的时候,找到我们中国人的自性,通过修养身心,达到我们中国人的自化,由必然达到自由,其中修养身心的功夫是个关键。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辨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辨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辨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哲学一直在发展和演变,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理念。

其中,本体论思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探讨的是世界的本质、存在的本体以及存在与本体的关系。

在当代,本体论思辨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理解自然界的秩序、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先秦本体论思辨的主要流派在中国古代,本体论思辨主要来源于先秦诸子之间的辩论。

其中,儒家是较为温和的一派,认为存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不断产生、不断变化,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顺应这种变化,不断探究道德的真谛。

另一方面,道家则更关注万物的本质和整体性,认为存在不仅是以物为主,还包含了一些非物质的实体,并且这些实体中有一部分是由人类可能最终领悟到的道所构成的。

而除了儒家和道家之外,还有一些论述比较极端的思想流派,如墨家、纵横家等。

例如,墨家的墨子认为,存在只有一种本体,那就是“兼爱”,并且存在的唯一意义在于实现“兼爱”的理想。

而纵横家则更加强调技巧和实用,在他们看来,存在的本质是变化和纷繁多样。

二、中华文化中的本体论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构成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在中华文化中,本体论思想也反映了这种整体性和关联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综观念、和谐观念以及天人合一之道等许多具有深刻本体论意涵的文化思想,都揭示了中国人独特的本体论观点。

例如,在诗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表达整体性的意象:万物皆一,十有三而获天台。

这里的“天台”意味着“天人合一”的意象。

在后来的书籍中,这一思想被不断发扬光大。

《周易》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而生万物”等经典文言,表现了宇宙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本体论思想。

三、当代本体论思考当代哲学对本体论的探究也在不断深入。

例如,当代哲学家白岩松提出了新“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类作为整个宇宙中的一个部分,应该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积极贡献自身的价值。

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先秦时期,道家学派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其思想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本文将从道家学派的起源、主要思想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

一、道家学派的起源道家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的经典之一。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和本质,是超越一切的无限之源。

他主张人应该顺应道而生活,放弃执着和欲望,体验生命的本真和自然之美。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其所著《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的另一部经典。

庄子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空灵自由,超越世俗的束缚,回归到本我和自然之中。

二、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1. 道和德的概念道家学派将道和德分别看作是宇宙和人性的本质。

道是宇宙的一元大道,是自然规律的本源和根基,是一切存在的本质和本体。

而德则是人性的内在天赋,是孕育智慧和德性的启蒙之力。

道和德通过相互渗透和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的“道德完美”。

2. 自由自在的态度道家学派主张人应该以自由自在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人应该放弃执着和欲望,回归到本我和自然之中,体验超越一切的自由和本真。

庄子曾经说过,“予恶乎知非禽鸟之性与,惟飞之亦飞,惟游之亦游,人之无羽翼而翔于天者,骞与鹤之徒也。

”3. 无为而治的哲学道家学派主张政治应该是“无为而治”的哲学。

政治权力不应该过分干预人民的生活和行为,而应该让人民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庄子认为,“化物之情;深情似海,纳诸己而不流,是可以蔽器而成器。

是可以化人而成人。

”三、道家学派的影响道家学派的思想影响了先秦和汉代的哲学、政治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思想对诸子百家的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战国时期的墨家和名家等学派。

汉代,道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了“黄老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和法家等学派共同构成了汉代儒、道、法三家并行的局面。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和先秦儒家都是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

本文将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是指他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两个极端之间,而不是在极端之中。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二、先秦儒家中庸观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是指他们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中庸之中,而不是在极端之中。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

先秦儒家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的平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道德的选择。

三、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都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中间,而不是在极端之中。

其次,他们都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

最后,他们都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或道德的选择。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理性的平衡,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道德的平衡。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个人的选择,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社会的选择。

最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个人的自由,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个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都是一种追求平衡的思想,都是一种追求合理的选择。

虽然它们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它们的相似之处更多。

它们都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美德的思想,都是一种追求中庸之道的思想。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追求平衡,追求合理的选择,追求真理和美德。

先秦道家思想

先秦道家思想

先秦道家思想先秦道家思想先秦道家是种学术上的派别,并非宗教,《老子》、《庄子》也都是学术著作,而非宗教经典,它们成为道教的思想理论来源之一是历史形成的,也是道教主动地大加利用的结果。

道教之所以能利用先秦道家的思想作为其宗教教义的基石,是道家思想中有一些可供选择的因素。

道家比较注重养生,其中有些思想便说到「长生」,如《老子》中有「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庄子》说∶无劳你的形,无摇你的精,便可以长生,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著白云,到达帝乡。

这些都成为后世道教神仙长生思想的理论依据。

先秦道家哲学的「道」具有神秘蕴义,道教将其进一步神秘化,把它人格神化,使之成为有意志、有感情的造物主,从而使道家哲学宗教神学化。

有学者认为,老庄思想与原始宗教本有渊源,道家和道教来自同一种古老的宗教根源,故二者关系极为密切,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伸。

这种紧密联系正是先秦道家演化为后世道教的内在契机。

从道家的发展阶段看,有先秦老庄道家、秦汉黄老道家、魏晋玄学道家。

先秦道家成为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其关键的演变阶段正是秦汉的黄老道家。

近人蒙文通在《古学甄微·道教史琐谈》中指出:魏晋以后老、庄诸书入道教,后世道徒莫不宗之,成为道教哲学的精义所在,不可能舍去老庄而谈道教。

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

道家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

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

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10102中国哲学专业学科介绍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10102中国哲学专业学科介绍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哲学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一)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哲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哲学问题。

时间包括中国哲学的发生期、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

研究特长包括:经学、东亚儒学、敦煌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宋明理学与心学研究、公羊学等。

主要导师有:崔宜明教授、邓辉教授、郭美华教授、石立善教授、王江武副教授、蔡志栋副教授。

2、中国近现代哲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近代以来哲学问题。

时间包括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中国当代哲学。

研究特长包括:中国近现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中国近代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潮等。

主要导师有:崔宜明教授、邓辉教授、郭美华教授、蔡志栋副教授。

3、比较哲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所作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中国哲学与现象学和存在论、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儒家心性学与心灵哲学、中国哲学与日本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学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等等,导师主要有吾敬东教授、樊志辉教授、邓辉教授、郭美华教授、石立善教授、王江武副教授、蔡志栋副教授和袁青博士。

(二)导师简介吾敬东1955年6月出生。

1996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

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思维形态——发生与成型期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华书局2002)、《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主要关于儒家伦理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华书局2007)、《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上海三联书店2009)、《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已出和将出中、英、俄、土耳其、伊朗、日、法、西班牙、塞尔维亚文)(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中国哲学起源的知识线索——从远古到老子:自然观念及哲学的发展与成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本体论研究

本体论研究

关于本体论的研究一,定义1,哲学史上关于本体论的最早定义。

哲学上关于本体论的定义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沃尔夫,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其说如下: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如“是”以及“是”之成为一和善。

在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

(见中文本贺麟,王安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189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由此而可以看出在沃尔夫的定义中,本体论最初是西哲史上的一种形态。

2,百科全书上关于本体论的定义。

(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关于本体论的定义。

全部引述如下:本体论:关于“是”本身,即关于一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和研究,这个术语直到17世纪时才首次拼造出来,然而本体论痛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所界定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是同义的,由于后来形而上学也包括其他的研究,例如,哲学的宇宙论和心理学,本体论就毋宁指对“是”的研究了,本体论在近代哲学中成为显学,是由于德国理性主义者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依他的看法,本体论是走向关于诸是者之本质的必然真理的演绎的学说,然而,他的伟大的后继者康德却对作为演绎体系的本体论,以及作为对上帝的必然存在(当做最高最完善的“是”)所作的本体论证明作了有重大影响的拒斥,由于20世纪队形而上学的革新,本体论火本体论的思想又变得重要起来,这主要表现在现象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中,其中包括了马丁·海德格尔。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则认为,“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定性的学说。

”又说:“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还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跟论’”等等。

在我国哲学界,还有许多关于本体论的说法,它们大体都可包括在我们上面所引到的几条说法中。

而且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本体论的说法比之沃尔夫关于对本体论的定义更为被大众接受。

第五章 儒道释三教合一

第五章 儒道释三教合一

宋元以后,儒、佛、道三教之间的融洽关系日益见深,“合一”的思潮为中国学 术思想发展的主流。其中最突出的是金丹派南宗的祖师张伯端。他以修炼性命说 会通三教,他提倡的修炼方法是:“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 神通,终以真知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原。”他的修持方法明显地 是三教的结合。
在佛教方面,不少僧人比附儒、道,撰写了不少宣传中国伦理纲常的佛教经典; 在僧侣队伍中还出现了很多“孝僧”、“儒僧”等等。
中国的佛教宗派更是在摄取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道思想的基础上创立起来 的。天台宗把止观学说与儒家的心性论调和起来,甚至把道教的“借外丹力修内 丹”的修炼方法也引进了佛教。华严宗五祖宗密不仅认为禅、教一致,还进而认 为儒、释同源。他写道:“孔、老、释迎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 相资,共利群庶,……三教皆可遵行”(《华严原人论)))
道教提倡“三教一致”的思想始于晋时葛洪。葛洪使道教思想系统化时,提出以 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以 后宣传“三教合一”思想的有梁朝的道士陶弘景等。在葛、陶之后,道家中人提 到 “三教”的愈来愈多,论证也愈来愈深入。
在儒学方面,有隋唐的王通,他曾呼吁“三教合一”;韩愈、李翱(ao)虽然 在政治上反对佛教,但他们把佛教的心性学说和法统观加以改造,提出了儒学的 道统说和复性论,因之有人讥讽他们是阴释阳儒。柳宗元虽然批判佛教的中观是 “妄取空语……颠倒是非”,但他仍然认为:“浮图仍有不可斥者,往往与 《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送僧浩初序》)。
在北方影响最大的是王重阳在金大定年间创立的全真教。王重阳和他的弟子鼓吹 “三教归一,义理本无二致”的思想。
在宋明时期,儒学经过了第二次改造,出现了理学。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 心学。理学仍然以孔孟创导的伦理思想为核心,它虽然竭力排斥释、道,特别是释、 道的出世主义与虚无主义,但实际上仍然“出入于儒道”。

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

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

学校代码:10200 研究生学号:10200200920793分类号:K0 密级:无硕士学位论文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The Study on Purport of Citing and Explaining History by Pro-qin Scholars :Take the Confucian,Mohist, Taoist and the Legist Schools for Example作者:李鹏飞指导教师:董铁松副教授学科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方向: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学位类型:学历硕士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1年5月摘要已往学者论及先秦史学萌芽状态,多关注史官设置、史书体裁和体例、历史观的种种表现等方面,而对先秦诸子历史旨趣的考察则相对较少,虽有所涉及,但没有将其作为考察先秦史学状态的一个重要议题加以对待。

本文从分析儒、墨、道、法四家要著对历史的引证和解释入手,以斠议其历史旨趣。

先秦诸子以王官学术为依托,因仍“礼坏乐崩”的社会政治现实,裂取王官学术之一端,申述其饱含救世情怀的思想学说主张。

诸子书中,征古、托古所表现出的历史兴趣虽不尽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即皆服从思想学说的需要。

诸子对历史考疑和批判,表现出一定的历史理性,但这种考疑和批判也是基于争鸣的需要而产生的——成为诸子相互批判的一种工具和武器。

总的看,诸子的历史旨趣,既有历史继承性,又凸显出时代的特点:其历史征实的基本内涵,不是以“历史原型客体”为依归,而是在借助已有的一般历史认知。

在历史事实意义的解释上,看不出历史的内在性和系统性,表现出政治伦理秩序价值层面的“单向度”,以及现实价值优先的倾向。

则说明诸子引证、解释历史并非以历史自身为本位的。

关键词:先秦诸子;引证历史;历史解释;历史旨趣AbstractPrevious scholars who cover the pre-Qin historiography bu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genre and the historical setting, historiographer style of the manifestations, historical view, ye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y purport of the pre-Qin period is relatively less, although is involved, but not a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Qin period, an important theme historical condition to trea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fucian,Mohist, Taost and the Legist School, four citations of history and explan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its historic purpose.In the pre-qin period philosophers relied on officials academic, because of social political reality "the ritual corrupted etiquette caved", one of officials academic took the full of salvation feelings allegedly its theories claims. In the book, reform under the cover of antiquity showed interest in endless, but there is a common ground, namely obey the needs of all doctrines. Thinkers’ doubt and criticism of history examination show some of the historical reasons, but this kind of doubt and criticism is also based on debate needs, and became a tool and weapon for mutual criticism. Philosophers of Pre-Qin, whose general look and interests, both with historical heredity, and highlights age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onfirm history, not by "historical archetypes object" responsive to, but in general history with existing cognition. The explanation in the historical fact couldn't see the inner relation and systematic connection, and shows the political ethic order value levels, and deeming the tendency of real value is preferred. Then history cited by Philosophers of Pre-Qin is not history itself as the standard.Key words: The Philosophers of Pre-Qin;Cited History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History Purpor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诸子论说中对历史事实的引证解释及其异同 (4)(一)对诸子引证历史事实的具体分析 (5)(二)相同点——历史解释服从于学说需要 (7)(三)不同点——对历史解释兴趣不尽相同 (11)1.《论语》通过引证历史可以推知未来 (11)2.孟子对历史总结的随意性 (12)3.荀子历史不变来证明其治世理论 (13)4.墨子以历史的得失为借鉴的标准 (14)5.韩非子从历史本身解释学术观点 (15)6.老庄贬义历史以倡导回归自然本真 (16)二、诸子对历史的考疑和批判 (18)(一)孟子对史事考证的方式及原因 (18)(二)荀子批评诸子之历史证据 (19)(三)韩非子对儒、墨两家的诘问 (20)(四)墨子“三表”中对古史的批判性总结 (22)(五)庄子现实批判指向中的历史批判 (23)三、诸子历史旨趣评议 (25)(一)诸子历史征实的基本内涵 (25)(二)历史事实意义解释上的单向度及现实价值优先 (27)(三)诸子历史论证的非内在性、非系统性 (29)结论 (32)参考文献 (33)后记 (36)引言学术界一般认为,虽然先秦时期的“史学”很难与秦汉时期——史学确立乃至“六朝”以后史学逐渐成为具体明确的认知对象之情形相提并论,但其已有了初步的表现:人们认知的途径及重心已经开始由“天命”向“人事”逐渐转变;重要的历史载体形式——编年记事获得了初步的发展(《春秋》——《左传》),而且以《世本》为代表,出现了力图综合记述历史的旨趣;在历史观念上,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类似“历史进化”、“历史退化”、“历史循环”的观念,纷纷登场亮相;在历史的功能问题上,历史的认识功能、教化功能、资治功能等都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有所表现。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并称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两大流派。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部分,虽然道家哲学思想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但其核心思想都围绕着“道”这个概念展开。

一、道家哲学思想的起源先秦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生命和世界的本质,形成了各种哲学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两个重要经典。

二、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1. 道的概念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指的是普遍存在的本体和宇宙原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无形无物的,不可捉摸的,但却是万物之母,包容万物,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原则。

在道家看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而非人为所为。

因此,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顺应自然,如水流般自然地流动,不加干预,让自然界自己去平衡事物。

3. 自然道家哲学思想强调自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道德。

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应该去改变自然的本性和秩序。

人应该尽量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尽量保护自然,让它自己去生生不息。

4. 破去二元对立道家哲学思想强调破去二元对立的观念。

在道家看来,万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互相理解和尊重,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谐发展。

三、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广泛。

在文学艺术方面,道家哲学思想为以后诗词文学、山水画、园林建筑等文艺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内涵。

在政治方面,道家哲学思想主张宽容、柔和、和平和顺应,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仁政”及其重视德治、法治不同,但两者也存在相互交汇的地方。

在科学技术方面,道家哲学思想也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不仅深刻地剖析了生命和世界的本质,而且为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宝贵的遗产。

中国哲学—搜狗百科

中国哲学—搜狗百科

中国哲学—搜狗百科综述据先秦史料记载,上古中华祖先们创造了“河图洛书”,表达对宇宙世界的认识。

伏羲氏继承和发扬了河图洛书包含的哲学思想,创造出八卦图形,表达万事万物的时空和阴阳之道,成为中华哲学的源头。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即始于夏代止于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

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

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

先秦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

商统治者将天人格化,视为至上神,称为“帝”或“上帝”。

祭祀、征伐、田猎、行止等都以占卜的结果行事,表现出唯心主义世界观。

《尚书·洪范》记载殷代贤人的言论,一方面保留了殷商信奉上帝的观念,同时认为五行为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成分。

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将早期八卦观念系统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及万物间的联系和变易,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西周灭殷后提出“天命”观念,主张敬德保民以顺应天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为的作用。

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之气的运行说明地震现象;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这都表明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春秋末年的孔子肯定天命,但同时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战国初墨子反对天命,但主张天志。

老子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尽管学术界对老子“道”和“无”的含义至今仍有争论,但老子的观点毕竟将中国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老子之“道”的本体论解释

老子之“道”的本体论解释

老子之“道”的本体论解释作者:苗桂先来源:《群文天地》2009年第22期老子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学者对道论的争论焦点之一在于道家之道在哲学结构中,是否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老子》是先秦道家重要经典。

西学东渐以来,尤其是从日本输入西方哲学以来,以“西哲”格义中国传统思想的潮流逐渐兴起,并形成一种至今仍在运用西方哲学概念比附中国哲学论题的学术倾向。

尽管这种倾向已经纳入到“比较哲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体系之下,但其主要问题仍然是围绕着以西方哲学范畴为主要参照标准的比较研究之中。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西方哲学关于“本体论”问题。

这一问题对于《老子》思想中所述之“道”是否属于本体论,在比较哲学理论中是歧义性最大的。

在东西不同的哲学理论框架中,本体论都蕴涵着不同的理论内容和历史的规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添了更多的歧义乃至混乱而令人难以理解,因此有必要对“本体论”的构词来源及译法争论进行梳理澄清。

西方哲学文献记载中本体论虽然产生于古代,但最先构成“ontology”一词的是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斯(Goclenius,1547—1628)在1613年用拉丁文编写的《哲学辞典》,把它作为“存在之哲学”的同义词使用。

真正使“ontology”一词成为重要哲学术语的是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Wolf,f 1679—1754)及其学派。

按照沃尔夫的观点,逻辑学是哲学的入门,而哲学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哲学,包括本体论、宇宙学、心理学和神学;二是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

由此可见,本体论是作为理论哲学的基础部分,并非可有可无的一种缀饰。

在我国对英语“ontology”一词多译为“本体论”,从“ontology”的构词及词源来看,英语的“ontology”一词,最早均出自于拉丁语的“ontologia'’一词。

近来“ontology”的译名新提法认为应译为“是论”,这一译名的优点是能说明本体论在逻辑上的起源,也就是说,研究“是”的问题仍是研究本体论的、绕不过去的进路。

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国哲学本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探究的一个经典主题,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对本体的理解和发展。

本体论是一种主要研究以及讨论实体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可以说是必须的知识的基础。

本体论是把世界中不同形式的实体分成不同的类别,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本体论一直是保持着持久传统的一种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哲学家也关注了本体论,认为它对做出正确明智的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孔子曾指出,“要懂得什么是本体,它才可以被称为一种智慧”。

因此,他们将诸如“善”和“恶”等主题视为相对而非绝对的,它们必须以更深入的思考来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考本体论也牵涉到宗教信仰。

比如,“道家”学派认为,“道”是本质上的绝对真理,而“物”则是有形的,是“道”的一种非本质的外在表象。

“道家”学派将“道”作为一种理念,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期做出正确的决定与行为。

中国古典哲学家们也将本体论应用到思考“是”与“非”的关系上。

墨家的哲学思想认为,“是”与“非”不是完全相容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性,差异性和吸引力。

“是”“非”之间的关系可以形容为“无常”。

孔子认为,拒绝客观实在,找寻其之间的和谐,会令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道德真理。

在古代,本体论的概念也应用到艺术和文学的理论框架中,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唐代宋人张九龄在他的《诗经》中提出了把“诗”作为一种实体的理念,用以讨论它和“文”之间的联系。

他后来也把“诗”和“乐”理解为是有差异的,并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唯物论、唯心论也牵涉到本体论的概念。

唯物论认为,物质本身有着客观的存在,而人类理性的认知只能获取实在的知识;唯心论则认为,实践是唯一能够获得真理的途径,而理念才是完全真实的。

从现代观点来讲,它们仍然有着相当的价值,对今天的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探讨的本体论是一个持久而又重要的主题,其理论仍然可以今天作为借鉴和参考。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与中国文化述论(一)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与中国文化述论(一)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与中国文化述论(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过着名的“轴心时代”理论。

他认为,以公元前五百年为中心------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二百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他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思则提出“哲学的突破”观念。

他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的阶段。

所谓“哲学的突破”,就是时人对构成人类之宇亩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后了层次之高乃是从未有过的,人类精神的文化基础由此而得以奠定。

对于中国来说,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期日益普遍出现的“礼崩乐坏”现象标志着传统的“封建”社会秩序解体了,章学诚所谓古代王师政教合一的古代“王官之学”不再能统一、整合、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与“政出多门”的社会现实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涌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士”人,出现了《庄子·天下篇》所述的古之“无乎不在”的“道术”分散为诸子百家的现象。

诸子百家以其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帕森思所谓“哲学的突破”,他们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

时至今日,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仍具价值,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重要启迪。

诸子兴起与百家争鸣“士”本处于西周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的最底层,春秋、战国之世“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大改组,将之从沉重的宗法制枷锁中解脱出来,在社会身份上获得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专门文化知识并以脑力劳动为特点的社会阶层。

士阶层中,群英荟萃。

其间,有思想家孔丘、老聃、庄周、墨翟、孟轲、邹衍、荀况……他们深邃的哲理思考表明这时的中国人对构成人类之宇亩的本质已经有了理性的认识,他们的智慧之光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程;又有政治家管仲、晏婴、子产、商鞅,军事家吴起、白起、孙武、孙膑,外交家苏秦、张仪、蔺相如,教育家少正卯、孔丘、邓析,史学家左丘明,文学家庄周、屈原、宋玉,论辩家惠施、公孙龙,还有医学家扁鹊,农学家许行,水利学家李冰、郑国,天文学家甘德、石申,……他们多方面的成就辉耀千古。

_文心雕龙_原道_三题_兼论刘勰对古代哲学传统的继承

_文心雕龙_原道_三题_兼论刘勰对古代哲学传统的继承
……登读言得 。得来之者 。”今本《周易》中的“德”字 ,汉帛书本多作“得”字 。可见 “, 德”在古代 的基本意思是指万物的生成和所得 。诸如 “: 德者得也 。得也者 ,其谓所得以然也 。”⑦“物得以 生谓之德”“, 天地之大德曰生”“, 德者 ,物之所得也”⑧ ,据此 ,我认为“文之为德”意即“文之为 得”,说的是“文”的产生 、来源 。那么 “, 文”又由何而生 、来源何处呢 ? 下文“与天地并生”清楚 地告诉我们 “: 文”和天地一样 ,都是由道创生 ,来源于道的 。
二 、道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说“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 ,那么“自然”则是老庄哲学的最高境界 。刘勰不仅借 老庄之道来建立抽象的文学本体论 ,而且还借老庄的“自然”观来具体地论证文的产生 、状况和 发展 。《原道》曰 “: 若乃河图孕乎八卦 ,洛书韫乎九畴 ;玉版金镂之实 ,丹文绿牒之华 ;谁其尸 之 ? 亦神理而已 。”“神理”即“自然之道”。刘勰遵循道家自然文化的观点 ,把自然之道视为宇 宙运行 、万物变化 、文章生成的最高法则 。黄侃慧目识机 ,说“彦和之意 ,以为文章本由自然生 , 故篇中数言‘自然’。”λψ 自然之道的第一要义是“自生”,就来源说 ,万物都是自生的 ,不是他造的 。庄子说 “: 夫天 籁者 ,吹万不同 ,而使其自已也 ,咸其自取 ,怒者其谁邪 !”λζ意即我不能生物 ,物亦不能生我 ,万 物都是块然自生 、自然而然的 ,这就是“天然”。刘勰借万物自生解释“文采自生”:首先 ,天地之 文是自生的 ,所谓“林籁结响 ,调如竽瑟 ;泉石激韵 ,和若球钅皇 。故形立则章成矣 ,声发则文生 矣 。”其次 ,人文也是自生的 ,故曰 “: 心生而言立 ,言立而文明 ,自然之道也 。”这也就是《情采》篇 说的“五色杂而成黼黻 ,五音比而成韶夏 ,五情发而为辞章 ,神理之数也 。” 自然之道的第二要义是“自尔”,就情态说 ,物貌都是天成的 ,不是外铄的 。“牛马四足 ,是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有”就可以视为天下万物借以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无”就成了“有”借以存在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

老子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

特别是治国论犹如一片原始森林。

“道”是老子及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

在这种情况下,对道的规定性和实质的把握,就必然成为正确理解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关键性环节。

经过长期的初步的研究,笔者对老子“道”的规定性作了这样的概括:“道”是既超越又内在于天地万物及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它的实质是天地万物最本质的共相,集中表现为矛盾法则或对立统一规律,对立面的协调、和谐或转化是其落脚点,自然无为是道的根本特性,真善美的统一是道在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

(一)老子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创始人对于哲学思想体系来说,本体论的建构是重要的,因为它是全部问题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

那么,在中国哲学史上,是谁开创了本体论的先河呢?是老子。

但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内外哲学界普遍认为本体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兴盛于欧洲,而中国哲学从来就没有本体论。

是汤用彤先生率先提出,中国哲学至魏晋方将两汉以生成论与构成论为主流的宇宙论转到本体论方向,这就是王弼提出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后来有些学者认为,既然王弼的“以无为本”是在注释《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时提出的,那么老子就应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创始人。

但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历来被认为是宇宙生成论的命题,而要把它说成是本体论的命题就必须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王弼当年没有作出论证,后来也似乎未见论证者)。

对于这个命题,笔者觉得似乎可以作这样的论证:既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以视为宇宙生成论的命题,那么就等于说天下万物是由“有”生的,而“有”是由“无”所生的。

其实,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世界上有的只是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有”只是对这些具体事物的抽象,因而“有”并非现实的存在,它何以能生万物呢?再说,“有生于无”也只能是在“有无相生”的意义上来理解,否则就只能是有违常识的“无中生有”了,而“有无相生”的本质涵义是对立面的相互依存而并非有与无的相互产生。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杨翰卿我国先秦道家哲学学派以老子为创始人,以庄子为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庞大,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之一。

进一步破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内涵、认识其现代社会价值,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总括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大体上包括关于"道"的哲学,辩证智慧和方法论思想,关于认识的神秘性和相对性,社会历史观和崇尚自然无为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等方面。

"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本根之道,即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混沌未分的始基或材料。

二是法则之道,也就是把道看做自然界的内在秩序和必然性,具有客观法则和规律的意义。

三是无为之道,表明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的。

道的自然性指道产生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它以自身为根据,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运动和变化,所以道的存在、运动、变化也就自然而然,不是任何人所能左右。

于是也就蕴涵着道的无为性。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无为无不为,是为无为,是不乱为,是无所为而为。

以往大多认为道家哲学是消极无为,其实这种理解并未把握道家哲学的真谛。

用今天的话说,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正是尊重事物的规律和法则,按规律、法则办事的一种规律观念或法则观念,蕴涵着怎样才是正确之为的积极有为的深刻辩证性。

这种思想对于克服各种胡作乱为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辩证智慧和方法论思想是先秦道家哲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老子强调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反相成,即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

如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来说,它也是无与有、虚与实、阴与阳、动与静、变与常、始与终等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

至善与本真——先秦儒道“知止”观念的一个比较

至善与本真——先秦儒道“知止”观念的一个比较

至善与本真———先秦儒道“知止”观念的一个比较◎刘 欢内容提要 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知止”的观念,且学贵“知止”,对于先秦儒道两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止于何的问题上,两家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思想旨趣。

儒家以止于至善为宗,道家基于名言的有限性,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对应观念,但从道家思想的精神来看,《庄子》中已有苗头,后世加以运用的“本真”概念实质上可以作为“至善”的对应语,从而使我们能够借助“至善”与“本真”这两种价值类型对两家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儒家是在社群和定位中看待人,而道家则是在大化流行的背景下看待万物,这也就决定了以蕴蓄成德和性修反德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修止之方。

由此,透过“至善”与“本真”这两个观念,借助于前人对“止”的工夫和本体义的挖掘,围绕止之目标、根据、方式,考察儒道在此问题上的一个差异,不惟能深入把握“知止”观念,还能增进对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止 知止 至善 本真 儒道〔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0-0040-12 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知止”的观念。

儒家“知止”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仅以“三纲领”之代表的形式明确提出了“知止”的观念,而且将“止”贯穿于“八条目”的展开过程,成为概括全文宗旨的关键字眼。

①道家“知止”观念的提出,肇始于老子,《老子》第三十二章“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乃是针对文明进程可能带来的问题而言“知止”,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乃是针对名利追求而言“知止”。

《庄子》中几处“知止”的说法则与强调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回归大道以开显内在精神之明相关,如《齐物论》和《庚桑楚》的“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养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人间世》“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德充符》“唯止能止众止”以及《达生》“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和《则阳》“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庄子》物论思想研究”(2020CZX022)至善与本真———先秦儒道“知止”观念的一个比较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等。

(多媒体)老子的“道本体论

(多媒体)老子的“道本体论

老子的“道本体论”和辩证法思想“道本体论”和辩证法思想是老子《道德经》的立论基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不仅最先明确抽象出“道”这一基本范畴,而且最早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道的辩证法思想。

一、道本体论(一)道的本性——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总规律一章总论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道、常名、一、大、玄,在老子《道德经》中,都是指“道”,但其余的名称都是对“道”的本质属性一种界定。

因为一般的“道”是恒久不变的,故称“常道”。

“变”与“常”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对矛盾的范畴。

我们说“道”是常住不变的,是指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普遍适用的。

而“道”所揭示的规律实际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所以,只能说“只有变,才是不变的。

”(2)常名、无名。

常名,即恒常不变的名,也就是道。

相对于叫得出名的具体事物,作为“常名”的“道”指的是普遍的规律和法则,它不囿于某一叫得出名的具体事物,所以,它就是“无名”。

同时,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无象的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方,因而它是“无名”的。

(3)徼,归、终之意,此处作边界讲。

具体事物的变化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徼,即表示具体事物发生变化的空间边界。

解读:何为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道。

何为名?可以叫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名。

“无名”是万物的始源;“有名”是万物的母体。

所以,从无形无象的道去观察万物的奥妙,从有形有象的事物去观察具体的变化。

“常有”和“常无”这两者同出于一个始源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所由同出的始源又叫做“玄”,即玄奥而深远。

它玄之又玄,是开启一切奥妙的总门。

解读:何为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道。

何为名?可以叫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名。

“无名”是万物的始源;“有名”是万物的母体。

所以,从无形无象的道去观察万物的奥妙,从有形有象的事物去观察具体的变化。

先秦儒道思想解释的进化论向度——胡适的开掘、思考及评论

先秦儒道思想解释的进化论向度——胡适的开掘、思考及评论
S u m No .1 7 0
【 中国思想史研究——先秦思想专题 】
栏 目主持 人 :梁 涛
主持 人语 按 照西方哲学 范式建 立起来 的 中国哲 学史学科 , 从 一开始便存在 着 以西 方哲 学理 论解释 、 研 究 中国哲 学 的倾 向。于是 便 有 了中国哲 学 中的本 体论 、 中国哲学 中知识 论、 中国哲 学中的辩证 法、 中国哲学 中的 唯物论 等 内容 , 构 成 了 中国哲学 史研 究 的一道独 特 的风 景。胡适 以进 化论 解释 中国古代 思想 , 显然也属 于这种 情况。这 种 以西释 中的研 究范式, 自有其优点 , 因为他 山之石可 以攻玉 , 外来 思想往往可 以激活本 土思想 , 使 我们看 到以往看 不到的 问题 。但其缺 点 同样 明显 , 主要 它是 一种 外在理路 ,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来 的观念解释 本土 的思想 , 难免张冠李戴 , 削足 适履 , 甚 至枘凿 不入。 中国哲学史研 究之所 以一直 邯郸 学步, 受制于人 , 主要是 因为在近 百年 西方话 语 的霸权 下, 国人 出现 了暂 时性“ 失语 ” , 已 不 能够用本 民族 的语 言去表达 、 诠释古人 的思想 、 智 慧。面对此 , 我们 主张 内在理路 , 以中 释 中, 其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创造 当代 中国的哲学语 言和话语 。“ 以 中释 中” 的前 一个 “ 中” 是指 当代 中 国的哲 学语 言 , 而后 一个“ 中” 则是 指记载在 典籍 上 的古代 哲人 的言说 , 以中 释 中就是用 当代 中国的哲 学语言去诠释古代先哲 独特 的宇宙、 社会 、 人生智 慧。 当代 中国 哲学语言 的创立 , 自然需要借 鉴、 学 习包括 西方 哲学在 内的外来 思想 , 但 不是 简单 的照搬 照抄 , “ 拿来 主义 ” , 而应 立足 本 土 , 像 当年 宋 儒那 样 , “ 出入 佛老 数 十 载 , 然 后返 之 于 六 经” , 通过 吸收 、 消化佛老 思想 , 以 自己的哲学语 言对孔孟 思想做 出重新诠 释 , 完成儒 学的 次伟大复兴。否则 , 拾人 牙慧 , 生搬硬套 , 反 向格 义 , 以西释 中, 只能使 中国哲 学沦为 西 方世界 的二等公 民, 中国哲学的独特 智慧也永远无法呈现于世人面前。 以进化 问题为例 , 若 以西方近代进 化论 为标 准 , 那 么 中国古代哲人 的进 化论 思想 无疑 是 朴素 、 肤 浅、 零碎 的, 甚 至有无进 化论 的思想, 都值得 商榷。但这不 等于古代 哲人没有对 于进 步、 发展 、 进 化之类 问题 的思考 , 只不过在古 人看来 , 进 步、 发展 、 进 化并 不是最 高 的。 在儒 家那里 , “ 三代 ” 之 所 以是理 想社会 , 是 因为孔 孟等 儒者认 识到 , 伴 随物质 、 技术进 步 的, 往往是人们道德 、 精神的衰 落和退化 , 提醒人们在获得物质进步 的 同时, 还 应有更高 的 精 神追求。这 里的“ 三代” 是价值理 想 , 而不 一定是 实有形 态。在道 家那里 , 老 子反复强调 “ 反者道之动” , “ 吾 以观其 复” , 实际是认 为循环是绝对 的, 发展是 相对 的, 任何发展 、 进步 如果 不能循环 , 如果违背 了自然原则 , 都将 带给人类沉重的灾难。这 对于近代 以来片面追 求直 线式发展 无疑具 有振 聋发聩 的作用 。毕竟 , 对进 化 的推 崇, 只是近 百年 的事情 , 它带 给人 类的是 福是祸 , 一切还都在未定之 中。李承贵教授 的《 先秦 儒道思想解释 的进 化论 向 度—— 胡适 的开掘 、 思考及 评论 》 以胡适所 肯认 的进 化论 为方法 , 对先秦儒家 、 道 家思想展 开解释 , 系统地将 先秦诸子 的进化论 思想 呈现 出来 , 并揭 示 了他们 各 自特 点 与异 同, 是用 中国话语及概念 阐释 中国思想 的“ 以中释 中” 的一个 尝试 。 近代 以来 的哲 学史 、 思想史研 究有一个特 点 , 就是 重视子 学, 忽视经 学, 学者往往选择 历史上 思想家 的著 作、 论述 ( 在传统 学术 中往往属 于子 学) , 加 以分析 、 梳理 、 论述 , 写 出所 谓 的中国哲学史 、 中国思想史的教 材或著作 来。这 种研 究范式虽然产 生过 一定影响 , 但若 要全面 、 真实地反 映 当时思想界 的实 际状 况 , 则 显然是 有局 限的。就传 统 学术 而言, 经 学 的地位和影响不仅远远高于子 学, 而且 一般 所谓 思想家所使 用 的概念 、 命题, 甚 至 问题 意 识, 往往也来 自 经典 , 脱离 了经学 而谈论 子学 , 是 很难 对古代 学术思想做 出深入 、 准 确、 全 面把握的。故整 合经学与子学 , 从经 学、 子学的互动来书写思想史 , 恐怕将是今 后哲学史、 思想史研 究一种值 得关注的新的研究 范式。 《 周 易》 为五经之首 , 属 于经 学 , 墨家 为诸 子之 一 , 属 于子 学 , 张 涛教授 《 墨家 思想 与 《 周易》 经传》 正是通过《 周 易》 与墨家思想 , 对经学 、 子学的关系做 了有 益的探讨。诚如作 者 所言 , “ 一方面 , 《 易经》 作 为 当时知识 阶层所倚 赖 的文化 经典 , 为 墨家 的一些理论 奠定 基 础。另一方面, 墨家 的社会政 治观 、 历史发 展观给此后 出现 的《 易传》 以深刻启示。墨家 思想与《 周 易》 经传 的这 种互动值 得我们关注。 ” 均属持平之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7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改 、质朴未开 、善恶无分 ,所以其性圆浑 、完满 、敦厚 、独 立 、自由 ,成为中国哲学 、美学 、宗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 是可见 “, 德的义蕴大多由道出 ,就是说 ,道是德之本 、德 的根据 ;德是道之性 、道之外观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德则是天地万物所秉有的自然之性 。道的本性便是道之 德时 ‘, 道’与‘德’同体 。”[1 ] (P24)
“道”为何物 ? 这是一种本体论追问 。历史上的“道” 曾有过“道”“、太极”、“太虚”、“一”、“太一”、“大一”、“泰 一”“、齐一”、“常 一 ”、“上 善 ”、“常 德 ”、“孔 德 ”、“大 德 ”、 “大同”“、大通”“、理”“、法”等同一系统的不同表达 ,这些 本体范畴可见于《易传》《、礼记》《、道德经》《、庄子》《、楚 辞》等先秦典籍和后世儒 、道 、释各家经典中 ,它们都从各 个角度指向了“道”的本体特征 。
论 ,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本体哲学概念 ,更没有形成范畴 , 只是提供了直观的象数和义理关系 。孔老二人同受《易 经》影响 ,孔子作《易传》,老子写《道德经》(又称《老子》) , 庄子又受老子的影响著有《庄子》,这三部著作都是举世 闻名的“道论”经典 ,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先秦儒道哲学的 主要文本 。
《道德经》分道经三十七章 、德经四十四章 ,共八十一 章 。《庄子》分内篇 (7 篇) 、外篇 (15 篇) 、杂篇 (11) 三部 分 ,其哲学思想承继了老子的“道论”而又有所发展 。《易 传》是《易经》阐释学 ,相传为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所作 ,但具体成书于战国时期孔门后学之手 。《易 传》是一部哲学论文集 ,共 7 种 10 篇 ,其中《系辞传》(上 下) 总论《易经》大义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 的阐释和发挥 ,已产生了抽象的哲学思辨 。孔子以“道” 阐释《易经》,此“道”既是对《易经》哲学意蕴的本体揭示 , 又是孔子晚年酷爱《易经》的结果 ,还为其儒学思想之核 心 ———“仁”学找到了本体依据 。孔子所谓“志于道 ,据于 德 ,依于仁 ,游于艺”, 《( 论语·述而》) 已明言“道”的先在 至上位置 ,而“德”、“仁”、“艺”与“道”之本体是次第从属 关系 。至于孔子在《论语》中大约有 100 次提到“道”字 , 指的都是“天道”或“人道”,并非最高哲学本体意义上的 “道”。
以往的研究非常注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本体 论在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和地位 ,比较忽视或无视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本体论 ,有人甚至不以为儒家哲学 也有本体论哲学前提 ,干脆就把儒家哲学叫做“伦理哲 学”,还有人孤立地看待《易传》,只是把它单纯地归入易 学研究范围 ,不与儒家哲学体系挂钩 。这些正是本文研 究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首先需要指出的问题 。
语用 、本质属性和哲学功能上的异同比较研究 ,还有人在 进行中西“形 而 上 学 ”、“天 人 合 一 ”、“本 体 论 ”、“主 客 体 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更有人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合法 性”问题 ,目的都是试图通过现代阐释学和比较哲学的方 法打通中西 ,以显示中国哲学的学术个性和自身价值 ,在 哲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或普遍主义与本土主义讨论中作 出积极的回应 。
“道”这种本原物质何等性状样态 ? 老子说 “: 道之为 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 恍兮惚兮 ,其中有 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 道德 经·四十一章》)“道之为物”中的“物”指的不是万物之一 “物”,而是“万物”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本根之物”。 “有象”“、有 物 ”、“有 精 ”、“有 信 ”说 明 作 为 本 原 物 质 的 “道”确实存在 ,但没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体 。老子还有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 殆 ,可以为天下母 。”《( 道德经·二十五章》) 还有“道常无 名朴”《( 道德经·三十二章》) “、道隐无名”《( 道德经·四十 一章》) 等论析 ,都是把“道”视为一种幽明隐晦 、本无概念 而独立存在的物质 ,它的总体特征是“混成”,即庄子所说 的“混沌”。庄子对“道”之性状样态的论述与老子很相 近 ,如“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为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 不可见”,《( 庄子·大宗师》) 但他更强调“道体混一”特点 , 《庄子·应帝王》中“浑沌”(与“混沌”通用) 的神话故事脍 炙人口 ,说的就是“道”的不可更易性 :无形 、无别 、无言 、 无界 、无为 。而“德总乎道之所一”《( 庄子·徐无鬼》) 说的 也是“德 ”———“道 ”之 性 归 于“一 ”———“混 沌 ”。“道 ”为 “混沌”说明四点 :第一 “, 道”作为世界的本原 ,是无象之 象 ,无物之物 ,无形之形 ,无有之有 ,无言之言 ,无为之为 , 无名之名 ;第二 “, 混沌”之“道”体已生化为隐藏于天地之 万物 ,不再独具形体 ,天地万物就是它的形体 ,它是“无体 之体”,即无形体之实体 ,它是天地万物的始原 、根基 、“骨 子”(朱熹语) ;第三 “, 道”在时间上无限 ,自本自根 ,所谓 “道久”,在空间上也无限 ,生化 、贯通于天地万物 ,所谓 “道大”;第四 “, 混沌”之“道”自在自足 、虚寂无感 、独立不
“道”作为本体哲学范畴何时出现 ? 多数学者认为是 老子第一个提出 ,孔子受老子的影响 ,此说有一定可信 度 ,主要依据大概是《礼记》(孔子著) 上的记载 :老子和孔 子是同时代人 ,老子是东周王的守藏吏 ,学识渊博 ,思想 深刻 ,为孔子所景仰 。但更为稳妥的说法似乎应该是 :孔 老二人同受《易经》影响 ,他们的“道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 可做平行比较研究 (这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 当然也不排除相互影响的可能 ,只是我们找不到直接影 响的事实依据 。
中国哲学是关于“道”的学问 。早在人类文明的“轴 心时代”,先秦诸子就有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道论”, 特别是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 ,其“道论”互补 、完 整 ,已建立了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初具规模的儒家 、道家 哲学体系 ,儒 、道两家的哲学体系都包括本体哲学 、自然 哲学 、伦理哲学 、政治哲学 、艺术哲学 (美学) 、语言哲学等 学科领域 ,后世儒道哲学 ,还有受儒道 (特别是道家) 影响 而中国化的主要佛教派别禅宗哲学 ,都是在本体论 、认识 论 、方法论 、实践论等方面对先秦儒道哲学体系做着不断 的阐释和完善工作 。从古到今 ,各家各派无以累计的释 “道”、论“道”文章 ,可以说创下了中国学术史的辉煌 。在 提倡多元并存 、平等对话 、相互融合的“全球化”语境下 , 有人尝试将“道”与西方本体哲学范畴“逻各斯”进行语源
2005 年第 3 期 第 18 卷 (总 77 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No. 3 2005 General No. 77
Vo1. 18
“道”
———先秦儒道哲学本体论研究
杨建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9)
一 “混沌”
“混沌”是一个最为普遍的表现“道”为本原的哲学范 畴 ,它也准确地概括了子的《道德经》用了大量的文字说明“道”是宇宙的 本源 、万物之宗 、天地之母 ,其中最有名的论断是“道生 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四十二章》) 庄子说“道”“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 神鬼神 帝 ,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 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庄子·大 宗师》) 与老子的思想基本一致 。孔子在《易传》中关乎此 理的文字不多 ,但在释《易》时也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 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 易传·系辞上》)“太极” 即“道”“, 道”生“两仪”(天地) ,天地生“四象”(四时) ,四 时生“八卦”,也是以“道”为本原 。
一般认为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存在的本原和本质规 律的学说 ,但本文在比较《道德经》《、庄子》《、易传》三部 著作时发现 ,老子 、庄子 、孔子的本体论所论之“道”既是 一种物质实体 (本原)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本质 、本性) , “道”本体除了包括本原 “( 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最初根
源或最根本的物质) 、本质 (事物生灭变化的根本规律及 神秘意志) 以外 , 还包括本性 (天地万物共有的道德本 体) ,具有三个方面的根本属性 “; 道”之物质性和精神性 不可分割 ,整 体 统 一 ;“道”的 本 体 特 征 集 中 体 现 于“混 沌”“、变通”“、阴阳”“、虚静”等几个重要哲学范畴中 。
“易”即《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文 化之滥觞 ,哲学美学之源头 。《易经》产生于周初 ,是卜筮 之书 ,主体部分是由原始八卦 (即伏曦八卦) 演变而成的 六十四卦文化系统 ,包括卦象 、卦辞和爻辞 。因为处于 “轴心时代”以前的原始巫术文化时期 ,人们尚缺乏抽象 思辨能力 ,所以《, 易经》中出现 7 次的“道”皆指称具体道
摘 要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 ,而比较忽视儒家 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 。文章认为 “, 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 ,意指天地万物之 本原 、本质 、本性 ;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 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 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 “; 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 逻辑起点 。
“道”为何物 ? 这是先秦哲学争论的焦点 ,也是引起 后世哲学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 。本文选择了先秦哲学的 本体论研究 ,旨在一元哲学前提下重新审视先秦儒道之 “道”,从天地万物的本原 、本质 、本性三个方面辨析“道” 的本体性内涵 ,进一步阐明孔老之“道”既是一种物质实 体 ,又是一种精神实体 “, 混沌”、“变通”、“阴阳”、“虚静” 是表述“道”的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